高中语文《鸿门宴》必修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鸿门宴课件PPT(116张)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鸿门宴课件PPT(116张)](https://img.taocdn.com/s3/m/75664fe7fd0a79563d1e7207.png)
问世间谁是英雄 王剑刚
西楚霸王项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悲剧英雄。 项羽身为楚国贵族后裔,从 24 岁(公元前 209 年)起兵 反秦开始,到 31 岁(公元前 202 年)垓下身亡为止,在风起 云涌的反秦斗争中和楚汉相争的舞台上,只活跃了短短的 8 年,却给人们留下了历久不衰的鲜明印象。
公元前 207 年,巨鹿之战。此时陈胜被杀,项梁战死。 秦军名将章邯率 20 余万主力围困赵军于巨鹿,而反秦起义 军首领宋义却坐观成败,延误战机。项羽果断斩杀了宋义, 率楚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以一当十,杀声震天,九战九 捷,消灭了秦军主力,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此时的项羽将 他的英雄豪气演绎得淋漓尽致。
课堂深度学习
一、思维建构 请把空缺处补充完整。
项伯夜访
二、内容把握
本文通过对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首次矛盾斗争全过程
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 傲慢自大而又有
“妇人之仁”(或“优柔寡断”) 的悲剧性格,表
他自封西楚霸王,分裂天下以封王侯,更是倒行逆施之 举,这岂不是要将历史的车轮拉回到战国时代?
他在面临垓下之围的绝境时,尚自诩英雄,说什么“天 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拒绝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他政治上优柔寡断,目光短浅,不屑于耍弄权术,又怎 能玩得过年长他 24 岁又极有心计、极有野心的刘邦呢?
总之,项羽能做一个伟大的军事将领,却不能成为一名 杰出的政治家。
二、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今义:山东省。
(2)约为婚.姻. 古义: 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 ……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意外的变故。 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鸿门宴》教案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鸿门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3c356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9.png)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鸿门宴》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中高一上册语文《鸿门宴》教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鸿门宴》优秀教案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只要说请你去喝酒,这个酒不好喝,你就说这个宴,就是鸿门宴,充满了凶险的那种宴会,我们叫鸿门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97a51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9.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具体章节为《古代记叙散文欣赏》。
详细内容为《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一文。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同时了解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鸿门宴事件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理解《鸿门宴》的词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了解古代历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言文词句的理解和翻译,以及对文章结构的把握。
教学重点:分析鸿门宴事件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体会古代记叙散文的写作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楚汉传奇》片段,让学生了解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3. 课文朗读: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4. 课文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讲解难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例题讲解:分析鸿门宴事件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如刘邦的机智、项羽的刚愎自用等。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鸿门宴事件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鸿门宴》2. 主要人物:刘邦、项羽、张良、范增等。
3. 文章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4. 重点词句:难点词句及翻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2)分析鸿门宴事件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谈谈你对文言文学习的体会。
2. 答案:(3)开放性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史记》其他篇章,深入了解古代历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effd4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f.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鸿门宴》的故事情节,了解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背景。
2. 分析并评价项羽、刘邦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历史走向的影响。
3. 掌握古代叙事文学的写作手法,学会运用类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文学鉴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对历史走向的影响。
重点:掌握《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和背景,学习古代叙事文学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短片,引发学生对《鸿门宴》的兴趣。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b. 教师讲解课文,详细解读鸿门宴的背景、过程、人物性格特点等。
c.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物形象,讨论其对历史走向的影响。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鸿门宴》的阅读理解题,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鸿门宴中的关键事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背景:楚汉争霸2. 人物:项羽、刘邦、范增、张良3. 重点词语:阴谋、权谋、英勇、机智、果断4. 叙事手法:类比、对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分析项羽与刘邦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
2. 答案示例:项羽英勇善战,但刚愎自用;刘邦机智果断,善于用人。
两位历史人物在鸿门宴上的表现,预示了楚汉争霸的结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分析历史走向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史记》中的相关篇章,深入了解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史人物扮演”活动,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决策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cf4d07f58fb770bf68a5510.png)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2.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内,通“纳”,接纳,进入。
(《晏子治东阿》他库少内.)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4.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5.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6.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
(二)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5.①亡去不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6.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1.01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13.头发上.指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③间,动词作状语,抄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三)文言固定句式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6《鸿门宴》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6《鸿门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d27e9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c.png)
作 品 介 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 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 3000多年的历史,首创了中国历史学和历史传记 文学的纪传体体例,为中国民族文化作出了极其 重要的贡献。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 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 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 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 财用。
激趣导入: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前210年,秦 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 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 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 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
制作yu
作 者 简
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 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10岁时,随父亲到长 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并直接受学于 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初任郎 中,后继父任太史令,著《太史公书》(即 《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受 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 记》。
布置作业:
1. 总结本文的重点词语及特殊句式。 2. ①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 有怎样的结局?②假如鸿门宴上项羽杀 了刘邦,项羽是不是就可以登上九五之 位?请展开想象任选一题写一写,课下 交流。
后人对项羽的评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后人对项羽的评价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翻译优秀3篇
![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翻译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b5284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0.png)
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翻译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翻译优秀3篇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而主要人物就是刘邦和项羽。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6篇)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52ca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b.png)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6篇)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篇1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鸿门宴》节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其次单元,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会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观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力量和表达力量。
(二)教材目标及确定依据依据课程标准,围绕“学问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1、把握司马迁和《史记》的学问,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
2、了解文言实词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的一些规律,理解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学问。
3、学习本文紧凑地安排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4、感受隐忍发愤的著述精神,树立正确的读史观,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高一阶段,学生文言学问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
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学问积存,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育学生观赏魏晋历史散文的力量,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1、积存文言词句学问。
2、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这也是本科教学的难点所在。
说教法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供应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我打算本文教学中主要采纳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
“目标导学”即依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关于朗读、积存的教学。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学中主要表达为分组归纳和小组争论沟通等。
“迁移制造”是将阅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进展,如让学生创编课本剧《鸿门宴》等。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加教学效果,我设计运用录音带、多媒体等手段帮助教学,并印发课文翻译等文字资料。
说学法(一)学情分析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连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意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学问转化为力量,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想,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6课鸿门宴ppt优秀课件最详细 共78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6课鸿门宴ppt优秀课件最详细 共7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c4bbbecc7931b764ce1569.png)
1、宴会前,战与不战问题
矛盾集中 2、宴会上,杀与不杀问题
3、宴会后,追与不追问题
结构严谨
1、项羽欲击刘邦——刘邦被放 2、曹无伤告密——曹无伤被诛 3、范增劝说项羽——范增怒骂项羽
•6
阵营 主帅 谋士 武士 内奸 刘营 刘邦 张良 樊哙 曹无伤 项营 项羽 范增 项庄 项伯
•7
7班质疑
• 1.第1段中,汉营的曹无伤项羽告密,为什么会引起项羽 的大怒呢?(第6组)
• 7.第4段中,为什么樊哙指责项羽时,项羽“未有以应”? (第8组)
• 8.第4段中,樊哙闯帐斥责项羽的行为在鸿门宴上刘、项 斗争中有什么作用?(第8组)
• 9.刘邦他们既然都走了,为什么还要留下张良?(第10组) • 10.沛公为什么不辞而别,单独离去?(第2组) • 11.亚父为什么用剑撞破玉斗?(第2组)
项羽得到密报后的反应表现了他怎样的 性格?
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大怒”, 当即决定“击破沛公军”,表现了项羽自矜 功伐、盲目自信、急躁的性格。
自矜功伐:居功自傲。自以为有功劳而 骄傲自大。矜:自尊,自大,自夸。伐:功 劳,功业。
•13
第1段中,插叙双方的兵力与驻地,有什 么作用?
文章写双方的兵力与驻地,表明项羽占 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他手。为下文 的人物活动做了铺垫。
•4
课文情节
• (开端) 无伤告密→范增献计 •↓ • (发展) 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项约婚→项伯
游说 •↓ • (高潮) 刘邦请罪→项王留饮→范增举玦→项庄
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 • (结局) 刘邦逃席→张良留谢→无伤被诛
•5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事件,以“杀不杀 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331b094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4.png)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并运用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2)能够分析并概括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3)能够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和写作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3)学会比较阅读,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3)领悟友情、忠诚、勇敢等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重点词语的解释;(2)分析并概括文章的结构和内容;(3)理解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文中涉及的古代礼仪、制度和文化背景;(2)作者的表达技巧和写作特色;(3)学生对文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2)概述《鸿门宴》的背景和历史意义;(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2)要求学生划记文中重点词语,并进行解释;(3)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和内容;(2)比较阅读,探讨不同观点和看法;(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作业布置:1. 翻译并背诵课文;2. 分析并总结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五、教学反思:1.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2.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鸿门宴》文言基础复习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鸿门宴》文言基础复习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6040473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0.png)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
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是
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 后,为
争夺天下而展开的第一场斗争,
它揭开了漫长的“楚汉相争 ”
的序幕。
2023/4/29
临河三中 陈静
7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 • (1)司马迁(前145---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 想家。字子长,继父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后 因替投降匈奴的李广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 发奋著书,著成《史记》
临河三中 陈静
鸿门宴 3
【文言素读断句】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 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 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 郤 2.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 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 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见放楚之汨罗。 2023/4/29
判词上临河没三中 有陈静“谋反”“故意杀人”32的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从
追赶
依顺,听从 跟随
依傍,紧挨着
两人相随而行 参与,参加
堂房亲属
• 16、樊哙从(参加)军,旦日从(跟随)百余骑随
刘邦赴鸿门宴。哙从(紧挨着)良坐,从(听从) 良计,斥项王:“欲不可从(放纵),大王宜合从
× • (6)山东:山的东面。“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 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文中指泰山以东,即函谷关 以东的地区。
× • (7)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伯、仲、叔、季。 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参乘:亦作“骖乘”, 古代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6课《鸿门宴》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6课《鸿门宴》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db8c799b6648d7c1c7462c.png)
2、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
3、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 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 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四、具体分析课文:
1.具体研习第一自然段。 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几件事?与“鸿门宴”事件有何关 系? (1)无伤告密(导火线) (2)亚父定计(范增进言)(激化) 思考问题:结合上下文,找出“项羽大怒”的原因。
课文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 一篇著名作品。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以 他精彩的笔墨,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成功 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鸿门宴》则又是《项羽本纪》中 极为精采的一节。
三、时代背景 “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 206年(即 陈涉起义后的第四年),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 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这是刘邦、 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 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当时刘弱项强,在 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 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 终于脱险逃归营地。作者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描写 了刘邦如何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 为夷;而项羽则由优势转为劣势,成为以后“刘胜项 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 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
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
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局与尾声。
阵营 刘营
主帅 刘邦
谋士 张良
武士
樊哙
内奸
曹无伤
项营
项羽
范增
项庄
项伯
202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鸿门宴》优质课件
![202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鸿门宴》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5ef45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4.png)
季父:叔父。 素:向来。 善:友善,交好。
之:到。 具告以事:以事具
告之,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了他。 去:离开。 毋:不要。 语:yù,告诉。
奈何:如何,怎么样。 为:wéi,献,出。
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
卑微。
距:同“拒”,据守。
毋内诸侯:不要让诸侯进来。内:同“纳”,接纳。
诸侯,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军:名次作动词,驻扎。 王:wàng,动词,称王。 关中:函谷关以西,泛指战国末
年秦之故地。
旦日:明日。 飨:用酒肉款待宾客,指犒劳。 为:wèi,替,
给。 是时:这时。 说:shuì,劝告。 山东: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幸:指君主宠爱女子。 望其气:观察他的云气(以预测吉凶穷达)。
失:指失去
关于《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 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表10篇, 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 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关于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故事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四年(公元前206年)。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 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拥立熊心为楚怀王, 刘邦也投靠了项梁。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6课《鸿门宴》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6课《鸿门宴》](https://img.taocdn.com/s3/m/ab92094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2.png)
史记构成
书(8)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经济。 如《礼书》
表(10)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载。 如《六国年表》
本纪(12)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如《高祖本纪》
世家(30)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如《陈涉世家》
列传(70)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如《游侠列传》
我国史书体例(一)
•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 件的史书,如《左传》.
导入新课
• “鸿门宴”这个词想必大家都 熟悉,有没有同学知道“鸿门 宴”现在的含义是什么?(多 指不怀好意的集会)。刘邦、 项羽这两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一个帝王之君,一个虽然兵败 却仍流芳千古。
•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司马迁去 看一场历史上的《鸿门宴》。
制作yu
学习目标
•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 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 物。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如《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应历史事 件 ,如《史记》;我国著名的《二十四 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我国史书体例(二)
• 通史:不间断的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 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 史,如《汉书》.
课文解题:
道芷zhǐ阳
探究问题:
“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 万”,双方力量悬殊,项羽居于主动 的、优势的地位,刘邦居于被动的、 劣势的地位。在《鸿门宴》这场斗争 中,项羽是怎样一步步由主动向被动 转化,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由被动向 主动转化的?
讲授翻译课文
沛公军(于)霸上 ,未得与项羽相
见。 驻军,军:名作动 没有能够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庄不得击。
高一语文《鸿门宴》原文
![高一语文《鸿门宴》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ad8a8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d.png)
⾼⼀语⽂《鸿门宴》原⽂ 《鸿门宴》是⾼中语⽂教材⾥的经典名篇,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语⽂《鸿门宴》原⽂,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鸿门宴》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伤使⼈⾔于项⽻⽈:“沛公欲王关中,使⼦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怒⽈:“旦⽇飨⼠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兵四⼗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沛公居⼭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关,财物⽆所取,妇⼥⽆所幸,此其志不在⼩。
吾令⼈望其⽓,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也。
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季⽗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从俱死也。
”张良⽈:“⾂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 良乃⼊,具告沛公。
沛公⼤惊,⽈:“为之奈何?”张良⽈:“谁为⼤王为此计者?”⽈:“鲰⽣说我⽈:‘距关,⽏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料⼤王⼠卒⾜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请往谓项伯,⾔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秦时与⾂游,项伯杀⼈,⾂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孰与君少长?”良⽈:“长于⾂。
”沛公⽈:“君为我呼⼊,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吾⼊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与⾮常也。
⽇夜望将军⾄,岂敢反乎!愿伯具⾔⾂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旦⽇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沛公⽈:“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军中,具以沛公⾔报项王,因⾔⽈:“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乎?今⼈有⼤功⽽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谢⽈:“⾂与将军戮⼒⽽攻秦,将军战河北,⾂战河南,然不⾃意能先⼊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课件52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课件52张](https://img.taocdn.com/s3/m/905153beb14e852458fb57e8.png)
•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 宜也,尊贤为大。”
• 所谓仁,就是爱人,爱人之中,以亲近 自己的亲人最重要;所谓义,就是适宜, 适宜之中,以尊敬贤人最重要。
•
• 项伯,看不到“义”之轻重、大 小。
• 全江湖恩义,失人生大义。
•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 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 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 :“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 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 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 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 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听到密报和劝说——大怒
听到项伯说情——答应“善遇”刘邦
胸无城府,有妇人之仁。
项
听到刘邦谎话——洋洋自得、说出线人
羽
沽名钓誉,致轻敌失计。
宴会上范增多次暗示——置之不理
形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熟视无睹
象
刚愎自用,缺乏政治远见。
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反称壮士,赐酒赐坐
刘邦逃后张良奉璧——安然受璧, 处之泰然 寡谋轻信,丧失判断能力。 自矜功伐、豪爽直率的一芥武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x.xk
著名的历史事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的典故“鸿门宴”就发生在这里。 今在 “鸿门宴” 遗址立有群雕像一组, 设有 “项庄舞剑” 、 “樊哙闯账”、“沛公逃席”、“范曾长叹”等场面。再 现了鸿门宴中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 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 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41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研读第三自然段,
(一)1.郤:通“隙”; 2.坐:通“座”。
(一)通假字 1.令将军与臣有郤 2.因击沛公于坐 (二)古今异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 为婚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 河南。
(1)军:名词活用 为动词,驻军。 (2)王:名词活用 为动词,称王,做王。
(3)小:形容词活 用为名词,小的方面。
2.解释下面句子中 “为”字的意义和用 (1)动词,做。 法。 (1)使子婴为相 (2)介词,替。 (2)为击破沛公军 (3)动词,是。 (3)皆为龙虎
(1)得:能够。
(二)1.婚姻:古义,指儿 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 的夫妻关系。 2.所以: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4.河北、河南:古义,黄河 以北、黄河以南地区;今义: 指河北省、河南省。
1.“战”后省略了 “于”)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2.籍何以至此 3.得复见将军于此 4.亚父者,范增也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5.翻译下列句子。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 可以由你称王了。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待他
(4)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 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
我力可拔山啊,豪气可盖世。 时运不济啊,我的乌骓马 也不走了。 乌骓马不走了,我能怎么 办啊? 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 么办啊?
项王军壁垓下, 兵少食尽,汉军及诸 侯兵围之数重。…… 于是项王乃悲愤慨, 自为诗曰:“力拔山 兮气盖世,时不利兮 骓不逝。骓不逝兮可 奈何,虞兮虞兮奈若 何?”歌数阕,美人 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莫能仰 视。
研读第二自然段
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 王
(1)具:通 “俱”。(2)距: 通“拒”。 内: 通“纳”
(3)要:通 “邀”。(4)倍: 通“背” (5) 蚤:通“早”。
鸿门宴
司马迁
《史记》
5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司马迁及《史记》 2、分析故事情节,掌握纪传体文学的写作手 法。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归纳人物 性格特征。 4、积累文言知识:多义词义项归纳,活用词 的意义用法特点,通假字辨认,省略句的辨 认翻译.
6
鸿门宴
第一课时
1、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2、了解事件背景 3、课文正音
(1)善:形容词活用为动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 词,与……交好,友善。 法。 (2)夜:名词活用作状语, (1)素善留侯张良 在夜里。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3)急:形容词活用为名 (4)秦地可尽王也 词,危急的事情;义:名词 (5)君安与项伯有故 活用为动词,守信义。 (6)项伯杀人,臣活之 (4)王:名词活用为动词, (7)吾得兄事之 称王,统治。 (8)籍吏民,封府库 (5)故: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旧交情。
明确:交代了项伯的身份,说明项伯在项羽集 团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而这样一个重要人物, 却在项羽要对刘邦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擅自离 开军队,为了朋友的安全,而不惜将军事秘密 泄露出去,项伯的行动既暴露了集团内部的弱 点,也为后文矛盾的转化埋下了伏线.
增定计 项伯夜访 刘项约婚 项王许诺
(6)活:使动用法,使……活。 (7)兄:名词活用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8)籍: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编造名册。
(1)介词,替。
3.指出下面“为”字 的意义和用法。 (1)臣为韩王送沛公 (2)为之奈何 (3)谁为大王为此计 者 (4)君为我呼入 (5)约为婚姻
(2)动词,处理,对 付。
7
有关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在《史 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 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令(掌管皇 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 后完成《史记》.
8
关于《史记》
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是我 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130篇,52万余字。类别:
鸿门宴
主 要 人 物 关 系
阵营 刘营 主帅 刘邦 谋士 张良 武士 内奸
樊哙 曹无伤
项营
项羽
范增
项庄
项伯
第二课时
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这篇文章共7个自然段,请大家根据 预习的理解,在浏览一遍课文,以“鸿门 宴”之“宴”为线索,简要概括情节. 明确: 宴前: 1-2 宴上: 3-4 宴后: 5-7
.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 有什么作用?
项伯夜访
第一件事是项伯夜访张良,
使紧张的形势出现了转机。
刘项约婚
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项庄舞剑时 “以身翼蔽沛公” 铺垫,刘邦逐步 由被动转为主动。
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3、项王许诺
探究
作者特意交代的“楚左尹项伯者,项 羽季父也”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什么?
17
第二课时
继续研读课文第一部分,解决 字词,把握文意。
18
2.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正音: 王关中 wàng 说项羽 shuì 好美姬 hào jī 为击破沛公军 wèi 为龙虎 wéi
20
研读第一自然段
1.指出下面加点词语 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志不在小
本纪(12),从黄帝起到汉武帝时的重大事件
表(10),用简明的表格,概括排列错综复杂的史实
书(8),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制度 或重大事项 世家(30),记述贵族诸侯的活动及事迹 列传(70),分别记载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3.我国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 书,如《左传》.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如《国 语》¸ 《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 件 ,如《史记》;我国著名的《二十四 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共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无伤告密, 这是事件的导火索,矛盾挑开。第二件事 是范增定计。范增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 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劝项羽“急击勿 失”,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2)文中写到“项羽大怒”,这个“怒”字 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什么?
1、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2、秦军主力是项 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 “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3、再说个性特征, 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 的那个项羽了,体现他率真、火爆的性格!
刘邦攻下咸阳后,吞并霸上,遣将把守函谷 关,不纳诸侯,欲称关中王。项羽听说后非 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 它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这次宴会隐含 杀机,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鸿门宴” 一词今天也成了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的 代名词。
鸿门宴遗址位于秦兵马俑博物馆
10
课文解题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故 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陈涉起义后,出身于 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 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陈涉失败 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孙,仍号楚怀王。项, 刘同为楚怀王所辖的主力军。项梁死,刘项分 别战于黄河南北。楚怀王曾与诸将相约,谁先 入关,就是关中王。项羽在巨鹿一带消灭秦军 主力,刘邦则从黄河以南打进函谷关,攻下咸 阳。
自读宴中部分,思考:
1、刘邦谢罪是否有诚心?
否,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言辞虽恭,但不认错,更 把责任推给“小人”.
2、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 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精心动魄的一幕是精 否,范增一再暗示,项羽“默然不应” 心策划的阴谋吗?
且项伯援救,导致不了了之。
3、“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 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5)山东:指崤山以 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
重点句子翻译:
①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公军
译:明天犒劳士兵们,替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②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成五采, 此天子气 也(判断句式) 译:我令人去看过他哪里的云气,都是龙武形状,皆 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
(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 而待将军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出 和意外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