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建议
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它通常通过评估借款人的信用记 录、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等方面 来衡量。
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性
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 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营稳 健和盈利能力。
高质量的信贷资产可以降低不良贷款 率,减少风险损失,提高银行的声誉 和客户信任度。
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周期、政策调整等因素会影 响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 ,从而影响信贷资产质量。
。
04
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监管
监管机构对信贷资产质量的监管要求
严格控制不良贷款率
监管机构要求农商银行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信 贷资产质量。
定期报告信贷资产质量情况
农商银行需定期向监管机构报告信贷资产质量情况,包括不良贷款 的分类、风险评级等。
强化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
监管机构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农商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机制,及时 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
农商银行内部信贷资产质量监管机制
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
01
农商银行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信贷资产质量的监
控和管理。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02
农商银行需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包括信贷审批、
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
定期内部审计和检查
03
农商银行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检查,确保信贷资产质量符合
内部要求和监管标准。
信贷资产质量监管的挑战与对策
地区性经济波动影响
在经济波动较大的地区,农商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信贷风 险。对此,应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及时调整信贷策 略。
不良贷款处置困难
在不良贷款处置方面,可能存在法律程序复杂、抵押物估 值不准等问题。应加强与司法、评估等机构的合作,简化 处置流程。
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建议
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建议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信贷业务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一项核心业务。
然而,由于信贷业务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农村信用社在开展信贷业务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
为了保证信贷资产的质量管理,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管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信贷资产质量。
以下是针对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一些建议: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农信社有效地管理信贷资产质量。
农信社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岗位职责、分工合作机制、审批流程、权限划分和内部审核制度等。
同时,农信社还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2.加强风险管理信贷业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提前预警并及时应对风险。
农信社可以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不同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
同时,农信社还应该加强对客户的风险监控,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和措施,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
3.加强对借款人的尽职调查在进行信贷业务时,农信社应该加强对借款人的尽职调查,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
农信社可以通过收集借款人的基本信息、资产状况和经营状况等,对借款人进行评估和分析。
同时,农信社还应该加强对借款人的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4.加强对抵押物的评估抵押是信贷业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抵押物的评估直接关系到信贷资产的质量。
农信社在进行信贷业务时,应该加强对抵押物的评估,确保抵押物的价值足够覆盖贷款本金和利息。
农信社可以采用专业的评估机构对抵押物进行评估,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抵押物的监管,确保抵押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5.加强信贷审查和风险控制在发放信贷时,农信社应该加强信贷审查和风险控制,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
农信社可以对借款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严格履行信贷审批程序,确保借款人的资质和还款能力。
同时,农信社还应该加大对借款人的风险控制力度,如设置合理的贷款额度、还款期限和利率等,降低信贷风险。
信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信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以信贷为核心的金融业务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促进了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信贷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良贷款风险、信息不对称等,这给金融机构和借款人都带来了挑战。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层面分析信贷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信贷工作存在的问题1. 不良贷款风险:不良贷款是银行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由于各种原因(如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抵押物价值减少等),部分借款无法按时或完全偿还,导致银行资产规模缩水并造成损失。
2. 信息不对称:在信用评估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银行难以获取到客户真实可靠的信息,而客户又对自身情况有所隐瞒或夸大其词。
这使得银行很难判断一个借款申请是否合理和可靠。
3.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较为谨慎,存在一定的风险偏好。
但正是这一部分企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十分关键。
4. 利率过高:由于不同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差异和市场供求关系,银行往往按照个案来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相较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信贷利率普遍较高,这使得许多在刚需、小微领域急需资金支持的人群感到压力。
三、问题对策建议1.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在授信过程中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估。
通过充分了解借款人情况及其相关背景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其还款能力,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坏账产生。
2. 引入科技手段改进信息获取: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来提升信息获取效率与准确性,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例如建立公共数据库以及与其他机构共享客户信息,使得银行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客户信用状况。
3. 推动中小微企业金融发展:建立专门的风险补偿机制和政府担保制度,减少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恐惧。
此外,应推动市场化、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并加大对其支持力度。
4. 优化利率定价机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国内银行间市场活跃程度,通过竞争驱动来压缩银行贷款利率差异。
《2024年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一一、引言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信贷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行及类似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参考。
二、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1. 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水平。
此外,对信贷业务的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也不够健全,导致信贷风险无法及时得到控制。
2. 信贷产品单一目前,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和农村客户,缺乏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导致客户流失和市场份额下降。
3. 信贷审批流程繁琐该行的信贷审批流程相对繁琐,审批时间长,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和业务效率。
同时,审批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审批结果不尽如人意。
4.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在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这影响了银行在信贷业务中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能力。
三、对策与建议1.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健全信用评估机制、完善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等。
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水平,从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同时,加强内部监控和审计,确保信贷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 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针对客户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
开发适合中小企业和农村客户的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的合作,拓宽服务渠道和业务范围。
3. 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应优化信贷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建议2篇
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建议 (2)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建议 (2)精选2篇(一)以下是加强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建议:1. 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评估制度:农信社应该建立一个全面的信贷风险评估制度,包括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产状况、担保品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估,以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2. 强化内部控制:农信社应加强内部控制,包括完善信贷审查流程、制定严格的贷款审批权限制度、加强对贷款操作的监督和检查等,以确保贷款业务符合规定和内部政策。
3. 加强风险预警和管理:农信社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信贷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化解和防范。
4. 建立风险分类和准备金制度:农信社应建立风险分类和准备金计提制度,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分类,并适时计提相应的风险准备金,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5. 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农信社应建立健全的不良贷款处置机制,包括及时追偿、拍卖抵押品、与债务人协商等手段,以减少不良贷款对农信社的影响。
6.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农信社应加强员工的信贷风险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7. 加强信息化建设:农信社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贷资产管理系统,提高业务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实时监控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化。
8. 进一步加强监管合规:农信社应积极响应监管部门的要求,加强合规管理,确保贷款业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
以上是加强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建议 (2)精选2篇(二)1. 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农信社应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包括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
同时,农信社应建立科学的贷后监管制度,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
2. 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农信社在审批贷款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规定进行,确保贷款的合法合规性。
同时,要加强内部审批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审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探究如何提升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论文
探究如何提升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论文农商银行是指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商业银行。
提升农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是保障农村金融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贷审查和风险预警、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和提升农民金融素养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农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
一、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是提升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农商银行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等环节。
首先,要对各类信贷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评级标准和风险管理指导意见。
其次,要加强风险监测,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控机制,掌握客户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及时预警风险。
再次,要加强风险控制,制定信贷政策和操作规范,严格审查贷款申请,控制贷款额度和期限,防止过度放贷和信用风险集聚。
最后,要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及时采取措施处置信贷风险,包括加大追偿力度,调整信贷组合结构,甚至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二、加强信贷审查和风险预警加强信贷审查和风险预警是提升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手段。
农商银行应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严格把关贷款资金用途和贷款人的资质。
在贷前审查中,要重点关注农村客户的还款能力、信用记录和抵押物价值等因素。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根据评级结果确定贷款额度和利率。
在贷后管理中,要及时跟踪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此外,农商银行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风险预警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和风险模型,提前预警信贷风险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应对。
三、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是提升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村金融市场是指在农村地区建立起来的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农商银行可以通过拓宽业务范围,推出更多适合农村客户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减少农民对非法金融渠道的依赖。
刍议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刍议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问题
1.1信贷评估不够准确
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的信贷评估主要以担保和抵押为主,而且评估手段相对简单,不够准确,容易导致贷款风险的增加。
1.2无法有效地控制贷款使用
农商行借贷双方往往缺乏信任,贷款使用情况无法准确把握,过多的不良资产和坏账可能成为金融风险点。
1.3资金来源单一
现今农商行的资金大多数来自于存款,且存款主要来自本地居民,存款流动性难以保证。
而且,大部分农村居民存款较少,不能满足农商行贷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
1.4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
农商行的监管规定较为宽松,容易使得银行内部人员懈怠,甚至出现违规操作或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资料等情况,而这些都会对银行的风险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二、解决方案
2.1优化信贷评估机制
建设先进的信贷评估系统,从风险评估、贷款合同、用款监管、回款管理等方面严格管控贷款流程,从而保证信贷评估准确性。
2.2加强贷款使用监管
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使用监管体系,加强对借款人的跟踪审计,实时了解贷款使用情况,保证贷款资金用于合法用途。
2.3拓宽资金渠道
农商行应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探索更多的资金来源途径,例如社区基金、企业贷款等,从而满足贷款规模的稳步增长和稳健发展。
2.4规范内部管理
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农商行内部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力度,增强员工风险意识,减少内部盗窃、贪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农商行应该重视信贷风险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创新风险
管理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持续优化风控机制,从而降低信贷风险,保证国家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
当前农商银行整村授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商银行整村授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整村授信,是指银行对辖内的农户逐户进行走访调查和信息采集,在此基础上进行信用状况和经济状况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向符合条件的农户授予一定贷款额度,农户在授信有效期内进行贷款支用,以解决临时性资金不足的问题。
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的重要举措,整村授信受到各家农商银行的青睐,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此项活动。
本文着眼于当前整村授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当前农商银行整村授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来看,当前农商银行整村授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授信对象不精准。
按照当前农商行整村授信工作部署,需要逐村逐户走访调查,并进行信息采集,而未考虑农户的贷款意愿。
在当前农村人口多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三留”人员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户没有资金需要。
而大部分由资金需求的青壮年农户由于常年在外打工,无法通过农商行的整村授信活动获得授信。
二是金融科技含量低。
从当前的整村授信工作来看,农商行还是主要依靠人海战术,抽调专门人员进村入户,填写信贷档案,缺乏金融科技的有力支撑。
而从用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获得授信的农户在授信期限内没有用信,以为着农商行前期的大量工作被浪费。
而部分用信的农户,由于到期无法归还贷款,又因为在外地打工,无法及时到农商行换约续贷,导致贷款逾期时有发生。
三是工作流于形式化。
部分客户经理,甚至党委班子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失,政治站位有待提升,认为农商银行点多面广、人少事多,整村授信贷款户数多、额度小,对工作不重视。
在工作中,为了完成整村授信考核任务,还存在应付上级,搞形式主义的现象,不讲究工作方式和方法,导致工作质效大打折扣,有的还引起群众怨言。
四是管理体系不完善。
对“整村授信”工作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考核体系,还存在“一评定终身”的现象。
对完成授信的客户没有进行动态管理,如有的在授信期限内经营出现问题,不能进行对其授信情况进行重新评定,缺乏客户清退机制;简单以授信和用信情况对工作的考核,对贷款的贷后检查、到期收回率、收息等没有专门的考核办法。
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商银行;信贷风险;不良贷款一、引言当前,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三农”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得到高效解决,而银行为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普遍增收、农村全面繁荣和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政策,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商业银行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模式,迎合时代特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二、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是一家按照现代商业银行治理模式运行,主要为“三农”、中小企业、社区居民、市域经济提供服务的区域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农商银行比其他商业银行优势更加明显:一是其分行遍布城乡各地,是辖区内金融机构中网点最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二是其信贷规模充裕、不受规模限制;三是它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和客户需求自主设计信贷产品,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客户资源,解决客户贷款难题。
(一)银行风险控制措施有待完善。
目前,在国际和国内银行业并没有统一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农商银行内部设置的风险控制制度并不能加强贷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切实化解风险,提高贷款质量。
农商银行现有的审批与贷款业务分离制度、不良资产管理制度、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等已不能满足现有的信贷风险控制需求。
农商银行的审批和贷款业务分离制度是指根据不同类型的贷款,设置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岗位分别承担负责贷款审批和放贷岗位的职责,以达到相互牵引制约的作用,以此降低信贷风险。
由于机构和人员的制约,农商银行只设置了信贷业务岗和信贷审查岗,由信贷审查岗承担信贷审查的责任,审查内容简单、程序不够规范,不能有效降低风险。
农商银行的不良资产管理制度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等制定的,针对贷款对象违约采取的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农商银行未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不良资产,对于逾期未能收回的本金处理不够及时,不能尽早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银行出现损失,银行整体价值下降。
农商银行现在采用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贷款内在风险程度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类别,其中次级、可疑、损失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农商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版】
农商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信贷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是确保银行贷款安全和案件防范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信贷管理水平,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规范信贷操作行为的重要体现。
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一些农商银行基层支行由于管理水平差,人员调动频繁,员工缺乏责任心等,信贷档案资料管理中存在“散、乱、差”现象,需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和规范。
信贷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资料内容填写不完整。
一是信贷业务审批表中包收责任人、调查人、审贷小组、农商银行(支行)意见栏相关人员未填写具体内容,有的简单填写“同意”二字。
二是贷款审批登记簿、包收责任人承诺书、贷款损失分摊责任表、面谈面签承诺书等资料放贷责任人签字不全。
三是贷款客户承担连带责任承诺书、财产抵(质)押清单中的借款人、抵押人、连带责任人签字不全。
四是贷款调查报告长期固定范文文本,未真实反映借款人基本情况、资产负债、贷款用途、抵押物、还款来源,关联贷款情况等内容。
二、贷款评级授信不规范。
对公客户使用个人客户评级授信文本和评级等级标准,对公客户评级授信数据采集与公司报表数据不符,授信测算额度少于申报和审批额度,有的评级和授信表审批人未签字。
三、贷款用途与申报用途不符。
如贷款客户无贷款用途资料,有的是虚假资料,与贷款调查报告和客户申请用途不符,有的按客户提供的营业执照在贷款用途栏填写流动资金、生意、周转等。
四、贷款及担保合同存在缺陷。
合同要素不全,内容填写不完整,如未真实签字盖章,漏填合同签订日期,贷款档案合同与提交有权抵(质)押登记部门合同不一致。
五、贷款支付流程资料不全。
客户未规定的支付流程签订《委托支付协议》、《委托支付通知书》,贷款用途汇划支付贷款资金去向与委托支付不符,未能提供支付证明资料。
六、贷后检查资料不全。
贷款检查表格和检查报告内容不真实,贷后检查报告长年内容不变,检查频率不够,检查人未签字。
七、贷款档案整理不规范。
主要是档案封面内容、颜色不统一,五花八门,档案无目录,或目录内容与资料不相符,有的未按目录顺序和规定时间装订归档保管。
农商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回复
农商行信贷管理的现状-回复农商行信贷管理的现状,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农商行作为服务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在信贷管理方面具有特殊性和独特的需求。
本文从农商行信贷管理的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商行成为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尤其是信贷支持。
然而,农商行信贷管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二、农商行信贷管理的现状1. 受制于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农村经济具有季节性、先期性等特点,贷款需求较大且高度集中,农商行信贷管理面临信贷规模波动大、风险难以评估等问题。
2. 风险评估和信用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可靠的风险评估体系和信用体系,使得农商行信贷管理难以进行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估,导致信贷风险较高。
3. 还贷压力较大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和收入增长的不稳定性,农户还贷压力大。
农商行在信贷管理中需要更好地衡量农户还贷能力,避免坏账和贷款违约的发生。
4. 农商行机构管理体系滞后相比于大型银行,农商行在机构管理方面滞后一些,缺乏全面、科学的信贷管理流程和制度,导致信贷管理效率偏低。
三、存在的问题1. 缺乏精准的风险评估能力农商行信贷管理中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和评估指标,无法准确把握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贷款风险水平。
从而导致贷款风险偏高。
2. 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缺乏农户的准确经营信息、抵押物的真实价值和银行借款人之间的诚信记录,给信贷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3. 农村金融服务的滞后性目前,农商行在金融科技的应用、网上信贷服务、信贷风险监控等方面滞后于大型银行。
这种滞后使得农商行信贷管理效率较低。
四、改进措施1. 加强风险评估能力农商行需要建立与农村经济特点相适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充分利用农业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对农户经营状况和还贷能力的准确度,从而有效降低贷款风险。
农商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建议
农商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建议2017年金融市场乱象专项治理风暴中,监管机构“三三四十”整顿波及千余家银行,开出的罚单达数十亿元。
近期,银保监会又开出巨额罚单,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因存在理财、信贷等业务信息错报、信息漏报等问题合计被重罚1770万元。
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严监管时代已经到来。
相较于其他银行,农商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弱势地位,资金数量不够庞大,管理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由于历史因素、经济过快增长导致企业过度投资、银行过度授信等原因,加之金融精准扶投入大量信贷资金亟待收回,农商银行不良资产普遍规模较大。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及自身体制机制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笔者对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立足实际,提出加强信贷管理、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几点对策。
一、信贷管理存在问题近年来,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攀升,存在内、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国际国内经济放缓,资金增长速度减慢,借款人利润也随之下滑,尤其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各行各业停工停产,错过了春节黄金利润期,助推了不良贷款率的升高。
另一方面也与农商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客户又以农民居多,存在单笔资金少、盈利不稳定、借款人可动产少等问题,且农商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工作人员基本为农信社的原班人马,受工作环境、工作习惯等约束,信贷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作风不端等问题。
以上两方面原因形成农商银行贷款经营模式不完善、抗压能力弱、管理制度不规范的现状,导致不良贷款率高,信贷资产质量较低。
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信贷发展缺乏战略高度。
农商银行普遍对信贷总量、结构缺乏总体规划,对区域信贷的布局更是缺乏长远部署,没有合理区分不同贷款品种的风险,对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能力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估办法,多以不断加码的绩效考核指标来激励其拓展市场。
探究如何提升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探究如何提升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因素行政过度压迫行政部门对农商的过度压迫体现在其迫使银行大量放款,导致信贷资金的财政化。
十二五期间,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国家强化了对于农村的资金投入,而行政部门为了保护地方财政,过度干预农商银行的贷款,弱化对于贷款核查的控制,不利于农商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
农商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过高农商银行由于地方性质特别浓厚,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局限,往往贷款投向会偏向于集中到某一个或者两个行业之中,一旦这个行业出现问题,信贷资产就面临突然变大的局面。
例如山东省当前农业发展最快的当数粮食产业,山东省农商银行针对粮食产业所投入的信?J资金也最多。
而粮食产业一旦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信贷风险就面临突变的局面,使得信贷资产质量受到威胁。
信贷操作不规范虽然信贷业务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越来越普遍,贷款规模也越来越巨大。
但是目前我国的信贷管理上还存在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农商银行对于信贷的审批、跟踪和回收都没有严格的流程进行实时的监督,造成了信贷资产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加上农商银行的信贷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和责任心缺乏,导致贷款后的信息缺失而不能长期跟踪检查,给信贷业务工作带来了困难。
工作人员能力与素质有所欠缺农商银行属于盈利性金融组织,其业务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且风险预测能力以及抗压能力较低,银行信贷的盲目扩张极容易增大风险。
另外,农商银行受自身内部因素的约束,难以吸收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不利于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大部分工作人员为了节约时间,并未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执行操作,随意接受贷款人员的贿赂,受利益趋势作出违法乱纪的事。
二、农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的控制措施完善经济资本管理制度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管理人员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的、银行需要保有的最低资本量。
农商行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调查研究】农商行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也迅猛发展,特别是进入21 世纪以来,金融借贷产业不断创新变革,已经逐渐从城市渗入到农村领域,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都开展并逐步扩大了小额信贷业务,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小额信贷业务市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探索相应的改革措施,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已经迫在眉睫。
笔者就现阶段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以期能够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1. 产品种类少、期限短、额度较低农村的农业产业份额较大,农民大多依靠作物种植或者畜牧养殖获取资金来源,但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畜牧养殖周期都比较长,农民资金回笼周期也很长,农民想要获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养殖或者种植业中,就需要符合需求的信贷产品。
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的小额信贷业务范围还很窄,放款额度不高,产品种类过于单一,而且贷款期限比较短,这些都难以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没有合适的贷款品种,农民贷款积极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 信用等级评定不规范当前我国小额贷款普遍的信用评定方式是集中评级,信用等级往往只有优、良好和差这三个层级。
在实际的农村商业银行信用评定过程中,信用等级评定的标准和指标比较片面,而且由于农民对自身信用情况的认识或重视程度不够,往往盲目申请贷款,却由于信用评级不过关而导致贷款失败。
甚至有些商业银行职员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业绩,不愿意繁琐的进行信用评定,往往对农户的信用等级主观臆断,在没有真实、合理依据的情况下,随意对其进行信用评级。
而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信用等级评定基本上就是村干部说了算,很多人为了谋取一己私利,套取更大的信用额度,甚至出现寻租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市场秩序。
浅谈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对于发展中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信贷管理问题是一个首要的、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会给信贷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如若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本文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归结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然后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或减少风险的主要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农村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对策农村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笔数多、周期长,管理难度大,同时,由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加之部分信贷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差、管理能力低等原因,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对贷款的管理水平不能跟上贷款增长的速度,贷款操作不规范、贷后管理缺位的问题时有发生,信贷风险逐步显现。
如何更好地解决信贷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切实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建立一个保证信贷业务大发展、快发展、有效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是目前全体农村商业银行员工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当前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信贷管理制度,为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从规范的角度考虑,现有的信贷管理制度不系统、不全面,未建立有效的制度制约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三违”现象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容易诱发能力风险和道德风险。
2、信贷业务操作不规范,基础管理薄弱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开办的信贷业务种类较多,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合同文本管理混乱,在信贷实践中,合同文本使用不正确,基本要素填写不完整、不规范、担保手续不落实的问题较为突出。
档案管理不规范、不完整,实用性不强。
加之多年来,农村商业银行重业务、轻管理,重发展、轻风险的现象较为普遍,信贷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李世伟财政金融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支持三农、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核心是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随着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扩张,部分信贷风险逐步暴露。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农商行优化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农商行在信贷资产配置、不良贷款率、公司治理机制以及信贷操作流程方面等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对今后农商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农村商业银行优化信贷风险管理必要性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是农村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必要保障。
本文以河南省H 县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具体分析了优化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H 县农商行的信贷客户大都是个人和企业,部分贷款投放于高风险农业,借款人常常利用业务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向银行提供虚假或不真实的信息,同时隐瞒自身的负面信息,以达到获得融资的目的。
通过优化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更加严格的惩戒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失信行为发生等对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化解金融风险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需要1.不良贷款率过高,存在较大金融风险。
2015-2019年河南省H 县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大幅上升,分别为10219万元(4%),11191万元(4.5%),65424万元(20.7%),67196万元(18.92%),49757万元(12.20%)。
该行不良率飙升爆发于2017年,由2016年的4.5%增至20.7%,之后均高居10%以上,近五年不良贷款整体呈上升趋势。
2.公司监管和法人治理能力存在不足。
2017年河南省H 县农商行因贷前尽职调查不到位被河南银监局M 市分局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20万元。
《2024年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一一、引言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当地金融服务的重要支柱,信贷业务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监管政策的调整,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1. 信贷风险控制不足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信贷审批过程中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导致部分高风险客户得以进入信贷系统;另一方面,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评估,使得信贷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2. 信贷产品单一目前,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尤其是在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方面,缺乏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这不仅影响了银行的服务水平,也制约了信贷业务的拓展。
3. 金融服务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信息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然而,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方面,银行内部的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支撑精细化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另一方面,在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时,服务渠道和服务内容也需进一步优化。
三、对策与建议1. 加强信贷风险控制针对信贷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在审批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评估。
同时,要加强对信贷业务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信贷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 丰富信贷产品种类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应丰富信贷产品种类。
在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方面,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针对小微企业可以提供小额贷款、快速贷款等便捷的服务;针对“三农”可以提供涉农贷款、农产品收购贷款等支持农业发展的产品。
信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信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信贷工作是银行、信托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业务之一。
通过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手段,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为借款人提供资金支持,以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信贷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贷风险、信息不对称、伪造资料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信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问题一:信贷风险信贷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信贷风险。
一方面,借款人可能无法如期偿还贷款本息,给银行造成损失。
另一方面,银行可能无法正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导致资金投向高风险的项目或个人。
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银行需要加强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和流程,确保贷款资金安全投放。
建议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1. 拓宽信息来源。
除了借款人自己提供的信息以外,银行还可以从其它相关渠道获得信息。
比如传统的征信机构,信用数据汇集平台等都是较为常见的信息来源。
2. 选用更科学的评估模型。
银行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挖掘影响信用的各种因子,并建立更为精准的评估模型。
模型准确性比计算机防病毒软件更重要。
问题二:信息不对称信贷工作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
很多借款人可能故意隐瞒财务状况或不良记录,从而获得高额贷款。
此外,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谈判力量不平衡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需要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确保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真实可信,同时强化风险提示和借款合同等法律文件的意识形态。
1. 完善合同签订。
借贷合同应该让借款人更清晰地认识到借款和还款的的具体条款,比如还款计划、利息、逾期罚款、保证金等内容。
2. 增强经验积累。
银行可以通过送出门搞市场调查、了解客户实际经营情况等方式,积累更为丰富的经验库,不断总结金融业态的共性、差异性和难点。
同时,构建大数据模型,分析预测借款人的还款风险更加科学,降低不良贷款率。
问题三:伪造资料还存在着伪造资料的问题。
为了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一些借款人往往会伪造资料或者谎报信息,银行难以识别真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商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建议
2017年金融市场乱象专项治理风暴中,监管机构“三三四十”整顿波及千余家银行,开出的罚单达数十亿元。
近期,银保监会又开出巨额罚单,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因存在理财、信贷等业务信息错报、信息漏报等问题合计被重罚1770万元。
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严监管时代已经到来。
相较于其他银行,农商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弱势地位,资金数量不够庞大,管理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由于历史因素、经济过快增长导致企业过度投资、银行过度授信等原因,加之金融精准扶投入大量信贷资金亟待收回,农商银行不良资产普遍规模较大。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及自身体制机制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笔者对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立足实际,提出加强信贷管理、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几点对策。
一、信贷管理存在问题
近年来,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攀升,存在内、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国际国内经济放缓,资金增长速度减慢,借款人利润也随之下滑,尤其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各行
各业停工停产,错过了春节黄金利润期,助推了不良贷款率的升高。
另一方面也与农商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客户又以农民居多,存在单笔资金少、盈利不稳定、借款人可动产少等问题,且农商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工作人员基本为农信社的原班人马,受工作环境、工作习惯等约束,信贷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作风不端等问题。
以上两方面原因形成农商银行贷款经营模式不完善、抗压能力弱、管理制度不规范的现状,导致不良贷款率高,信贷资产质量较低。
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贷发展缺乏战略高度。
农商银行普遍对信贷总量、结构缺乏总体规划,对区域信贷的布局更是缺乏长远部署,没有合理区分不同贷款品种的风险,对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能力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估办法,多以不断加码的绩效考核指标来激励其拓展市场。
风险防控措施与业务发展要求不够匹配,尤其是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未能与信贷业务规模扩张速度同步跟上,无法有效识别风险,使得在同一区域、同一政策下,不同分支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二)信贷组织架构不健全。
农商银行从农信社改制后,迫切想要改变原有信贷发展的老路,习惯盲目地把大型银行的管理经验“移植”到农商银行,不适应农商银行实际业务发展,导致
“水土不服”。
例如盲目进行信贷组织架构调整,将一个业务科分解成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部、放款中心等多个部门,导致指挥员越来越多、战斗员越来越少;贷款前台营销人员少、中台审查人员多;管理人员制定的流程办法越来越多、风险控制效率越来越低等。
另外,在风险识别方面渠道狭窄,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情况大多靠借款人陈述,贷款三查制度始终强调但落实仍不到位,难免出现关键信息遗漏缺失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对借款人实质风险的识别与判断。
(三)信贷产品缺乏创新。
农商银行对三农市场存在老、土、旧的既定刻板印象,对乡村振兴的大趋势把握不到位,信贷产品创新内生动力不足,忽略了信贷客户专业化、多元化、纵深化的信贷需求,缺乏“短、频、快”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信贷产品。
信贷创新开发投入精力不足,缺乏开发产品的专门机构,对经济和市场发展缺乏总体、动态的把握,产品整合及创新能力较弱。
且创新需求信息多来源于一线人员,但开发和研究往往在总行,决策链条长,信息反馈不及时,对新兴市场的反应较慢。
(四)客户经理缺乏主动营销意识和责任意识。
客户经理坐门等客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多数客户经理住在城里,不扎根在农村,他们既没有意愿也没有时间深入到村庄营销贷款。
缺乏解决贷前调查和强力清收两个关键环节的有效管理手段,客户经理
对信贷管理制度办法了解不透彻、落实不到位,忽略贷后跟踪调查等关键环节,贷款管理较为松懈。
二、提升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途径
(一)认清当前严峻形势。
各省份农信系统陆续全面启动信贷资产质量集中攻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农商银行应当重学习、转观念、抓落实、专主业,回归本源促合规,防范风险守底线,全面推进从严治贷,大力开展信贷资产质量集中攻坚,尽快形成信贷业务高质高效发展的新气候。
一方面要维护局面,提气鼓劲,以央行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为契机,将更充足的资金投入到信贷市场,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谋划经营策略,创新经营方式,严格管理手段,以“改制”为动力,以“经营”为重点,以“质效”为中心,齐心协力把信贷总额提上去,把信贷质量搞上去。
另一方面要找准症结,强化管理,从生存需要、发展需要的高度上来认识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极力提高信贷风险防范意识和水平。
(二)打造一流信贷队伍。
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业绩。
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贷管理队伍,不仅具备一定的经济金融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信贷业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
信贷管理工作量
大面广,要求高、责任重,能否做好信贷管理工作,关键要靠人,要靠高素质的信贷管理人员,要针对信贷管理人员的不同职责,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从思想教育和引导入手,转变信贷人员的思想,树立信贷全新管理观念、风险意识观念,强化贷款管理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要着力克服农商银行信贷队伍整体素质与现代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客户营销的变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及信贷管理手段多样化要求不相适应的缺陷,在客户经理队伍中建立竞争、激励、淘汰的有效机制,拉开客户经理收入差距,既要把好客户经理人员的入口,也要通过有效的淘汰机制,将不适应干客户经理的人员淘汰出去。
要规范客户经理交接制度,对新任客户经理设定交接期,避免因交接带来的责任划分不清、新官不理旧账问题。
(三)强化责任认定与追究。
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是一个现实的、比较棘手的难题,贷款形成不良以至出现风险乃至损失,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农商银行在管理不良贷款时,一定要以国家法律法规、财经纪律、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总行机关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全面分析造成贷款形成不良的内外部因素,准确评价不良贷款各环节责任人职责履行情况,并对不同时期形成的不良贷款,依据当时的规章制度,客观公正地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理。
充分发挥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的警示作用,促进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各级管理人员
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
推行不良贷款动态管理,鼓励信贷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去较真、敢碰硬,逐笔审定不良贷款责任,建账销号管理,并与工资考核挂钩,每月视清收情况给与奖励和处罚。
(四)把好信贷三道关卡。
一要把好新增贷款准入关。
新增贷款投放时,要严筛投放对象,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略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严格控制大额贷款规模,把贷款投放重点向“三农”、脱贫攻坚、民营和小微企业领域,并且要以抵质押作为主要担保方式,提示抵质押贷款占比,增强贷款抗风险能力。
要合法合规操作,将“三真实两合理”时刻放在心上,把客户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资金流水、融资需求这些情况都彻底摸清,让材料经得起推敲,手续经得起起诉。
要严格贷后管理,对每笔新发放贷款做到准确分类、经常检查,及时了解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定期实地查看抵押物状态,通过贷后检查及早发现风险、规避风险,严防贷款被挪用、资产被转移、担保被空悬空,避免处于被动局面。
二要把好存量贷款风险关。
进一步做实贷款五级分类,对于正常类贷款,做好日常维护和回访工作,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对于关注类贷款,提高贷后检查频率,多打一个电话,多发一条信息,都有可能及时止损,防止继续恶化;对于次级、可疑类贷款,做好强力清收、法律诉讼、拍卖抵质押物等工作。
三要把好信贷制度落实关。
一方面要增强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增强制度执行的约束性,严
格约束信贷人员业务操作行为,坚决制止不良贷款查不清、找不透、罚不狠的现象,对违章违规贷款曝光,对没有任何进度重罚,形成强化信贷管理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