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
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它一方面用当代的先进哲学思想为指导,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把先秦以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食管与肠的比是1∶35,现代解剖是1∶37,两者非常接近。
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的。
对动静脉也有一定的认识。
以上这些认识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 1628年(明崇祯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引言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中医的发展历史,包括起源与初步发展、经典医籍的形成、学派的兴起、现代中医的发展以及国际传播与认可。
通过对这些大点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的发展轨迹与重要意义。
正文内容:1. 起源与初步发展1.1 古代医学的起源- 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原始社会,最早的医学知识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总结。
-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奠基之作,记录了古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1.2 中医的初步发展- 在战国时期,中医逐渐形成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
- 《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的浮现,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
2. 经典医籍的形成2.1 《黄帝内经》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包含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方法,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素问》和《灵枢》是《黄帝内经》的两部份,分别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
2.2 其他经典医籍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医籍的浮现,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的治疗方法和方剂。
- 这些经典医籍的形成,为后世中医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3. 学派的兴起3.1 医家学派的浮现- 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浮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家学派,如张仲景的“伤寒学派”、孙思邈的“千金方学派”等。
- 这些学派代表了不同的治疗理念和方法,推动了中医的进一步发展。
3.2 学派的影响与传承- 不同学派的观点和经验在后世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形成为了多样化的治疗方法和方剂。
- 例如,四诊法、辨证施治等方法成为中医诊疗的重要手段。
4. 现代中医的发展4.1 中医现代化的进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逐渐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
- 中医现代化的进程包括中药研究、针灸推拿技术的改进以及中医诊断仪器的引入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反复总结并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的科学。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国特有的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至汉末,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
《黄帝内经》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奠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被历代医家奉为"四大经典",由此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汉末,由《素问》《灵枢》两部分构成,集医学论述162篇,具体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等。
同时,还对阴阳、五行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例如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血脉"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比英国哈维在公元1628年发现人体血液循环早1000年以上。
《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中医学辨证论治专著,由东汉末年张仲景著。
全书由《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构成,《伤寒论》系统阐述了外感风寒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等;《金匮要略》系统阐述了内科、妇科等4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方药等。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汉魏。
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对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及服用方法等均有详细论述。
如书中所载黄连治痢、麻黄平喘等均验之有效。
这也是世界药物学上的最早记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的中国古代。
起初,中医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随着人们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形成的。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解剖学和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索。
同时,人们还根据对植物、动物和矿物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药用植物和药物。
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古代医家和书籍的贡献。
战国时期的孙思邈、张仲景等人都是中医学的杰出代表,他们对古代医药知识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并以书籍的形式传承下来。
《黄帝内经》成为了中医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学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和丰富起来。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来实现的。
古代医家们通过临床实践,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总结出了中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他们通过治疗疾病的实践经验发现,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也会在人体内部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还离不开对病因病机研究的深化。
中医学强调“格致治病”的理念,即治疗疾病需要从病因病机的角度出发,找到病因病机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古代医家通过对疾病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寒热虚实、气血阴阳失调等概念,形成了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中医学理论体系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中西医学的融合成为了当时中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许多中医学家开始学习和吸收西方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其应用于中医学的研究和实践中。
这使得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和系统,并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学、治疗学等方面。
在基本理论方面,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为人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外界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中医基础理论》要点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1月20日14:00 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变化、运动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①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百家争鸣);②医药知识的积累(扁鹊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③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直接观察法(解剖方法)和间接观察法(是把活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心主身之血脉”。
);④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地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表
4
唐/孙思邈
《千金药方》
《千金翼方》
1.详细论述了临床各科的诊治方法、预防、卫生等方面内容。
2.在脏腑辨证方面较大发挥。
宋金元时期
宋/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提出“三因致病说”,奠定中医病因学的基础。
宋/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论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
创立温病学的“三焦”辨证理论。
进一步发展了温病学说
10
清/薛生白
《温热病篇》
创立温病学说的湿热病因理论→提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
11
清/王孟英
《温热经纬》
提出温病学“新感”“伏邪”两大辨证纲领,发展了温病的发病机理和辨证施治理论。
完善了温热病在证因脉治方面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表
时代/代
表人物
代表作(专著)
专著的创立理论或学术贡献
代表人/代表作评价或地位
先秦—秦汉时期
1
战国至秦/托名黄帝
《黄帝内经》
1.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医学理论知识(还包含有许多学科的内容)。
2.形态学方面相当接近现代医学水平,如:食管与肠的比;血液在脉中“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发病学方面,强调人体正气,提出“治未病”。
1.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
2.中医学从经验医学上升到理论医学
3.达到当时的世界领先水平
2
秦越人著
《黄帝81难经》
1.人体组织机构、生理功能,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问答式】。
2.补充《黄帝内经》在脉诊、经络、命门、三焦等方面不足。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之概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汉代以后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又逐渐充实和完善了这一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战国以降,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
此时,古代医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力图将医学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他们在吸收了诸子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精神等学说,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同时又将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方法论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于此建立起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之总述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1.1.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1.1.2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先秦秦汉时期所出现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这些著作通常称作“四部经典”。
1。
1。
2。
重《黄帝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一般认为从春秋战国开始,可能至汉代才完成。
所以,此书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是众多医学家的论著几经修纂而成。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和临床经验,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及古代哲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就,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
创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从而成为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而且,这一理论体系至今仍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所组成,各九卷、八十一篇,内容十分丰富,是系统反映这一时期医学理论的巨著。
书中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其内容包括:对习医、行医和医德的要求,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体质学说、医学心理学、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运气学说、诊法学说、防治学说、疾病病因症候学、时间医学、地理医学、气象医学、针灸学、养生学等。
上述名称虽然有的并未见载于《内经》,但是,这许多内容确实在《内经》均已论及。
《黄帝内经》以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阐发医学基本理论,它论述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与医学内容相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已成为医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黄帝内经》又借助医学知识,对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和形神关系等作了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理论。
阴阳学说是《内经》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防治和养生等的重要理论,贯穿在各个方面。
掌握阴阳学说。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
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
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注意: 黄帝内经的学术地位是奠定了理论的基础,而非理论体系的基础
上限:春秋战国
1成书年代
下限:秦汉时期
2作者:许多医家的共同创造,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笔这一情形和九章算术 一样.既然内经这本书是许多医家的共同创造,那么为什么要挂上黄帝 这两个字呢 这是因为古代学者认为黄帝为华族的始祖,历代人们都以 自己为黄帝子孙为荣,所以,一切文化制度都要推原到黄帝,各种历史文 献也都挂上黄帝二字以表示正统,有所依据和具有重要价值等意义.
4.明清时期——最后高峰
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中医学出现了最后一个高峰.这一时 期的医著,常常带有近代科学思想的萌芽,比如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药物 栽培、标本制作以及实地、实物考证,王清任在解剖的实证科学思想等, 这都是由文化背景中近代资本主义思想萌芽所决定的.
5.近代和现代——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绪论
中医药学发展概况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 教材把它分成2个阶段——形成期、发展期.
一形成期——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秦汉时期,实际上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期.这一时期,中 医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及其世界领先的医学水平,使中国一跃成为当时 无可争议的东方的医学中心当时西方的医学中心是古希腊.中医四大经 典成功地构筑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P1,从而成为中医学彪炳青 史2000多年的强大依托.
中医学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同步演进规律还告诉我们,文化背景很大程度 地影响着中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有兴趣的同学,在5年学习 期间,如果能够留意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这将会是大有可为 的.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引言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中医的起源、发展、现状等方面,对中医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
一、中医的起源1.1 传统医学的雏形- 早期的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 起初,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探索疾病的成因和治疗方法。
1.2 黄帝内经的诞生-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经典,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
- 黄帝内经从整体观念出发,提出了“阴阳”、“五行”等重要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1.3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
-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的发展2.1 隋唐时期的繁荣- 隋唐时期,中医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医学院校相继建立。
- 隋唐时期的医学家陆续出现,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2.2 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中医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
- 这一时期的医学家对中医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2.3 西医的传入与中医的转型- 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 在西医的影响下,中医经历了一次转型,吸收了一些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现代中医学的雏形。
三、中医的现状3.1 国家政策的支持- 当代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 国家对中医药的保护、研究和推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3.2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可和采用中医药。
- 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不断加强,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3 科技的应用与创新- 科技的进步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中医药科技的应用与创新,推动了中医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中医的临床疗效。
四、中医的挑战与机遇4.1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中医发展面临着传统经典的传承与现代科技的创新之间的平衡问题。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展开全文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它记录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纵观中医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和中医理论体系逐渐发展与完善的时期。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出现。
它们成书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A.《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相传起源于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亦称为炎帝,尝百草多次中毒,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
B.《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被称为“医之始祖”,分《灵枢》、《素问》。
其中《素问》基本上是黄帝询问、太医岐伯作答(岐黄论道),以阐述医学理论,因此中国传统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
C.《难经》:为战国时期扁鹊所著。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被尊为“医祖”。
他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扁鹊见蔡桓公” .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思想。
他认为对疾病需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里,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是与华佗同一时期的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在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上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魏晋隋唐时期:充实和发展临床专科专著。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一)《难经》 《难经》是《黄帝八十﹣难经》的简称。 《难经》有两论。一为别有师承说,一为解疑答难说。《难经》所涉内容十分丰 富,对三焦、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以及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 则均有所创见,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有重大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五)宋代医学理论的发展 1、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在儿科方面有许多创见,提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特点是“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其弟子阎孝忠将其理论和经验整理成书,提出了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开 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2、宋代陈无择在其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提出了著名 的“三因学说”,将病因归类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分内因、饮 食饥饿、呼叫伤气、虫兽所伤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四)魏晋隋唐时期医学理论发展 1、晋皇普谧著《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晋王叔和继承经 典,结合临证经验,著成了《脉经》,成为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2、隋﹣巢元 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与证候学的专著。 3、唐药王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编著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 方》。系统总结了《黄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详细论述了临床各 科疾病的诊治方法以及预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了盛唐医学的先进水平和 成就。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二)《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撰著。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中医临 床医学发展的基础,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所遵循之经典。 《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医籍。《伤寒论》以论述 伤寒为主,确立了六经辨证纲领;《金匮要略》以论述杂病为主,提出了以脏腑 分证为纲辨别杂病的规律和原则。
1.论绪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它
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
1628年(明崇帧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
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
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金元时期,更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刘完
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他为寒凉派。他的学术观点给温病学说
的形成以很大的启示。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攻邪祛病,以汗、吐、下为攻去
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在
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
内,其大无外。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故日:“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
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万物"当然包括人在内,“人
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医学把人看成是物质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使中医学术界有了统一的学术范式,从而促使医学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
继《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后,历代医学家大多结合临床医疗实践。
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两晋隋唐时期,医家们在《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的理论认识指导下,广泛而又卓有成效地进行实践活动。
在对病症及其原因和机理的认识、诊断技术、医方创制、新药发现及临床各科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就,出现了一批专科性著作。
如晋代王叔和著有《脉经》一书,结合临床系统探讨了脉学的基础理论,使脉学诊断理论与方法系统化:西晋皇甫谧则系统总结了针灸经络学成就,撰有《针灸甲乙经》一书,书中厘定的穴位已达654个,并详论了各穴位的主治及禁忌;隋代巢元方组织医家探讨疾病的病源及证候特点而编写的《诸病源候论》,论述证候1700多条,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涛的《外台秘要》,是综合了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巨著,在脏腑辨证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南齐龚庆宣著成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刘涓子鬼遗方》,总结了外科和皮肤科的诊治经验及方法;唐代的蔺道人写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介绍常见伤科疾患的诊断问题;咎殷撰有《经效产宝》一书,论述了妇科和产科常见病症的诊治和急救等;此外,有关儿科、五官科和按摩等也都相继出现专著或有关文献资料。
总之,这一时期内科的进展尤其显著,是临床医学大发展的时期。
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们在前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经验体会,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在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气氛中,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
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他在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三因论》的基础上提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人,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踎折,疰忤附着,畏溺压,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
”充实和提高了中医病因学;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丰富了脏腑辨证论治的内容。
宋、金、元时期,临床医学进一步发展、学术流派崛起、理论争鸣激烈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显著特点。
这些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大大地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
其中,代表人物是刘完素(刘河间)、张从正(张子和)、李呆(李东垣)和朱震亨(朱丹溪)等。
后世誉之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在系统研究《内经》中的运气学说和病机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主火论”为特点的学术思想。
倡“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之说,认为大多数病证的性质属于火热,故诊治着眼于火热,擅用寒凉药物清泄火热,后世称他为“寒凉派”或“主火学派”。
刘氏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后世温病学说开创了先河。
张从正精研仲景《伤寒论》汗、吐、下三法,认为人之患病,多由邪生。
“邪去则正安”,故主张治病以攻邪为要,其治病善以汗、吐、下三法以攻逐邪实,反对漫用补药,故后人称之为“攻下学派”。
李呆着重研究脾胃元气的理论,提倡“人以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认为脾胃虚弱或脾胃功能异常是内伤疾病的主要矛盾,主张治疗以调补脾胃为主,善用益气升阳之方药去治疗疾病,故后人称之为“主气学派”、“脾胃学派”。
朱震亨集河间、子和、东垣之学,善治杂病,创见颇多。
他提出“郁证”,认为气血流畅,百病不生,一有郁滞,则诸病生焉,故治病当解郁。
他还认为痰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担出“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因而治当化痰。
朱震亨受理学影响较大,认为生理情况下,生命活动有赖于“相火”这种生命活动的推动力之激发,但相火性质属阳。
易妄动太过,妄动太过每可损及人体阴液而致病变,故强调:“阴常不足,阳常有余。
”认为湿热相火为病,十之八九,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誉其为“滋阴派”。
这些医家的学术观点尽管不同,但都以一定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指导临床实践。
这些学说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丰富了中医学术内容,对后世医家,包括国外医界产生很大影响。
如日本在16世纪出现了尊崇李呆和朱震亨的学派,近代又成立了“丹溪学社”,专门研究他们的学术观点。
此外,金元医家强调“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探索创新精神,也激发了大批医家勇于创立新说,造就了活跃、热烈而健康的学术气氛。
明、清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山现了对前期理论学说进行分析评价,综合汇通的总趋势。
在集古代中医基础理论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的临床经验和哲学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探讨,提出许多创见,大大提高了中医对正常人体和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有一批集大成的综合性医著问世,影响较大的有《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张氏医通》、《医学纲目》、《医宗金鉴》、《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及药物学集大成巨著《本草纲目》等。
这一时期医学理论的进展较显著,它体现在藏象理论、病源学说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及温病学派的崛起。
明、清医家不再满足于原有的藏象理论,他们更深一层地致力于探讨生命的本质和原动力,探索调节人体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所在,由对《难经》的“左肾右命门说”的争论发展形成了“命门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肾中精气或命门之阴阳水火是生命活动的根蒂和原动力,命门之阴阳水火的盛衰决定着全身阴阳的盛衰,命门是调节人体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这一观点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前进了一步,为调整阴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治疗方法,有效地指导人们对许多疾病的防治及延年益寿等实践活动。
对这一学说作出重大贡献的当推赵献可和张介宾。
近年来,人们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对肾和命门学说的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揭示了一些重要的未知奥秘。
李中梓还在总结前人对脏腑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论断。
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明清时期形成的温病学说,它虽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辨证论治的一门临床学科,但在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温病学说的理论渊源于《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经历了汉以后历代医学家的不断研究、充实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其中突出的如明代吴又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反复实践,写成了传染病学专著《温疫论》。
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温疫的传染途径是从口鼻吸收。
确立了感染“戾气”为传染病发病主因的新观点,戾气说与现代人们所认识的病源微生物的一些致病特性十分吻合。
这对于温病学和温病的病因、病邪侵犯人体的途径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吴氏的成就促使中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处理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前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在清初人们对于热性病的认识和治疗出现了一大飞跃,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诊治体系——温病学说。
清代叶桂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卫气营血温病病机传变规律及其辨证论治方法,这是对热性病发病途径和传变规律的新认识,是对热性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作出的较大的发展。
吴瑭则创立了三焦的温病病机传变规律及其辨证论治方法,论述了风温、温热、湿温等九种热病的证治。
所有这些,都使得中医学对热性病的认识及处理大为深化和系统,叶天士、吴鞠通等瘟病学家的成就,促使温病学说日趋成熟,成为在病因、病机传变、辨证论治等方面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
此外,清代王清任重视解剖,改正古代有关“内景图说”中的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著成《医林改错》,并致力于人体气血运行的研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倡导活血祛瘀的治疗方法,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近代和现代的医家,一方面继续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在西方医学大量传人的前提下,从中西医论争,逐渐发展到中西医汇通,然后走向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十六世纪末,随着传教士的涌人,带来了西方医学知识。
由于当时的西医学知识比较粗浅,尤其在临床方面,无法与中医学相抗衡,故对我国医学界并未产生多大影响。
鸦片战争前后,帝国主义分子意识到医学是文化侵略的最好武器,而文化侵略又是经济掠夺、政治奴役的先头部队,故在中国大肆开设教会医院和医学校。
它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大量传人中国,对中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在长期论争过程中,医学界出现了影响较大的中西医汇通思潮,中西医双方在学术上逐渐沟通,代表人物有唐容川、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
如恽铁樵认为西医重解剖和细菌,对病源和局部病灶特别重视,但缺点在于反自然、执着试药和不顾四时五行;中医重“形能”,讲“气化”,顺乎自然,治疗用药重视四时五行等外界环境的影响。
故中西医互有优劣,可以殊途而同归。
所以他强调“治医者不当以《内经》为止境”,应吸取西医之长,发展中医。
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就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中西医学汇通的专著。
同时,西医界也不断吸收和研究中医,如西药麻黄素、延胡索乙素等等,都是西医药学家研究中药取得的成果。
中西医汇通是当时社会条件下中医学界的进步思潮。
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当时两大医学体系还不具备真正汇通的可能性,在研究方法上又缺乏切实的科学手段,故中西医汇通的成就很有限,它同目前的中西医结合工作,有着质的差异。
在整理前人的成果方面,本世纪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乃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成书于70年代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打下了基础。
1956年以来,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用现代科学的多学科研究中医,这使中医的理论体系得到较快的发展。
近30多年来,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的工作,在藏象学说领域内,尤其是对于肾和脾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
目前,这些研究还在继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