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各高中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各高中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d41df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c.png)
各高中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B. 心旷神怡C. 怦然心动D. 风声鹤唳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B. 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从不认真。
C. 他的文章辞不达意,让人难以理解。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气横秋。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喜欢写作。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B. 他像一个战士,勇往直前。
C. 他像一个智者,深思熟虑。
D. 他像一个孩子,天真无邪。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C.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D.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是吗?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_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春晓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_》。
答案:望岳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_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离骚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但同时也有些孤傲和敏感,她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但最终命运多舛。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领导风格。
答案:宋江作为梁山好汉的首领,他的领导风格以智谋和仁义著称,善于团结人心,能够调动众人的积极性,同时也注重策略和计谋,使得梁山好汉能够多次成功抵抗官军的围剿。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六套](https://img.taocdn.com/s3/m/9726b89983d049649b665856.png)
四、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1.觊觎读音:jì yú 意义: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杜预 注:“下不冀望上位。”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覬覦者也。”(觊觎)
7.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A)
8.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B)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 B、张良 C、韩信 (C)
10.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 落叶的因素、微黄的颜色 、湿润 B、落叶的因素、繁密的特点 、湿润 C、落叶的因素、微黄的颜色 、干燥的特点(C)
二、简答题
17.请给下面这句话加标点符号:
三角几何共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三角》《几何》共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18.农历的十五称作“望”,请问月底的一天称什么?(晦)
六、写出下列意思所对应的成语。
1、放浪形骸 [fàng làng xíng hái]
22.请解释“ 乞骸骨 ”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乞:求,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23.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亡国皇帝,虽然成不了好皇帝,但成了优秀的艺术家,请说出这两位皇帝.
(一位是南唐后主李煜,著名词人 ,另一位是北宋徽宗赵佶,著名书画家 )
24. 请说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作者。(杨慎 【明】)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及答案人教版试卷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及答案人教版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af42953ff00bed5b9f31d7d.png)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及答案人教版试卷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一、必答题(共18题)第一轮:诗词对句(由各代表队1号选手答题)评分规则:时间15秒,每人回答两句,每句10分,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⑤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第二轮:文学文化常识(由各代表队2号选手答题)评分规则:时间15秒,每人回答1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
①成语出处(说出作者及作品,只说出其中一项不得分)A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B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C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②对联与名人(说出下列对联中所指的是哪位名人?)A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颂杜甫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颂文天祥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颂蒲松龄D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颂屈原③名句与名著(下列名句与哪部名著有关)A“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三国演义_》的开篇词。
B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哪一部作品?《史记》C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自哪部名著?《红楼梦》D“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024届高中语文复习语文知识竞赛3(成语)(含答案)
![2024届高中语文复习语文知识竞赛3(成语)(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3909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b.png)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成语)(时间100分钟共150分)第一部分(共100分,每题1分)一、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对的请打√,错的请打×。
()1、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3、《还珠格格》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地。
()4、在我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5、为了富国强兵,王安石舍家忘身,殚精竭虑地推行新法;宋神宗不动声色,宵衣旰食地谋划改革。
()6、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者之间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
()7、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大都思维敏捷,博闻强识,并且综合能力较强。
()8、刚一起跑,高三(1)班的夏曦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点。
()9、这位作家很受读者追棒,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10、这位老教师总结出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屡试屡爽,大家都很佩服。
()11、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12、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13、期中考试,刘军同学数学获得满分,真可谓是登堂入室了。
()14、如果把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15、你游桂林的山水,见到那些构造奇妙的山洞,一定会说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16、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17、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18、沈从文虽然来自农村家庭,但却在年轻时就读了很多的经典著作,论其学识来真可谓金玉满堂。
()19、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65f2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0.png)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单项选择题(85小题,每小题4分,共340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5小题,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C)。
A。
供:供词供职供不应求供奉祖先B。
角:角色角落拐弯抹角勾心斗角C。
当:当选当场锐不可当独当一面D。
模:模样模范航空模型模拟动作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
A。
即使即便即位若即若离B。
急需须知必须军需品C。
摧残残忍惨重惨绝人寰D。
废弃费用废驰半途而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C)。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定得再,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的假酒案。
A。
不止正确耸人听闻B。
不只正确耸人听闻C。
不只准确骇人听闻D。
不止准确骇人听闻4.下列哪一项比喻不尽恰当?(B)A。
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
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
笑容: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
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B)。
A。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B。
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C。
XXX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D。
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6.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C)。
A。
这部学术专著,使XXX花了多年心血,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
XXX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C。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厝火积薪,后果不堪设想。
D。
研究上他从不满足,总是得陇望蜀,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7.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D)。
A。
举案齐眉—XXXB。
卧薪尝胆—XXXC。
闻鸡起舞—XXXD。
完璧归赵—XXX8.成语“沐雨栉风”源于哪个故事?(B)A。
高中语文竞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竞题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3a42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f.png)
高中语文竞题试题答案及解析高中语文竞赛试题答案及解析涵盖了对文学常识、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考查。
以下是一些典型题目的答案及解析:一、文学常识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答案:苏轼解析: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 滕子京为何重修岳阳楼?答案:滕子京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时,为了纪念和展示国家的繁荣景象,决定重修岳阳楼。
2. 岳阳楼的重修有何意义?答案:岳阳楼的重修不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也象征着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我的母亲》节选:“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她用勤劳和智慧,把我们兄弟姐妹拉扯大。
”1. 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勤劳、智慧,尽管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成功地抚养了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
2.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什么情感?答案: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赞扬了母亲的勤劳和智慧。
四、作文题目:《我的梦想》要求:不少于800字,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病人带来健康和希望。
从小我就对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每当看到医生救治病人,我心中就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将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将来能够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做出贡献。
解析:这篇作文紧扣题目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表达了作者对成为医生这一职业的向往和决心。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0bea1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d.png)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落花流水”一词的本意是形容什么季节的景象?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A、荀子B、老子C、孙子D、孟子2、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A、《中庸》B、《尚书》C、《春秋》D、《左传》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4、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D、艾青的《大堰河》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
”A、知天命B、耳顺C、不惑D、耄耋6、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哪一项?A、举案齐眉——孟光B、囊萤映雪——孙敬C、击楫中流——祖逖D、枕戈待旦——刘琨7、“黔驴技穷”这一寓言故事的作者是谁?A、庄子B、柳宗元C、韩愈D、荀子8、“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 这幅对联描写的历史人物是谁?A、岳飞B、辛弃疾C、范仲淹D、陆游9、下列作者与作品配对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契诃夫——《套中人》B、卡夫卡——《变形记》C、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D、莫泊桑——《死亡与罗盘》10、“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阴山B、边关C、燕山D、华山11、李白诗作《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是现在的哪里?A、广州B、扬州C、福州D、南京12、唐人诗句“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作者和句中人物分别是谁?A、白居易、杨贵妃B、李商隐、武则天C、李贺、嫦娥D、杜甫、王昭君13、鲁迅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哪一部?A、《阿Q正传》B、《狂人日记》C、《孔乙己》D、《药》1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6ac7edf524ccbff12184bb.png)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此次竞赛共100道题,每题一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50题,总计50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什么的名句?A、牡丹B、菊花C、莲花D、梅花2、下列哪首诗歌因音律优美,被叶圣陶称赞“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A、《再别康桥》B、《雨巷》C、《沁园春长沙》D、《大堰河——我的保姆》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语出自谁?A、魏征B、陆游C、顾炎武D、魏源4、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A、秋瑾B、陆游C、班超D、项羽5、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下列哪部戏曲中的主要人物?A、《西厢记》B、《望江亭》C、《红楼梦》D、《窦娥冤》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D、消逝的友情7、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A、韩信B、项羽C、赵高D、刘邦8、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A、黄河B、黄土C、黄山D、黄帝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A、杜牧B、李商隐C、李清照D、王安石10、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1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着作?A、神话故事B、地理着作C、人物传记D、文人随笔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A、岳飞B、辛弃疾C、陆游D、李商隐13、“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苏武牧羊B、文姬归汉C、楚汉相争D、岳飞抗金14、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的词作。
请问该词人是谁?A、辛弃疾B、李煜C、晏殊D、李清照1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括号中应填写的内容是A、智者B、廉者C、仁者D、学者1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D、王国维对苏轼17、成语“差强人意”一词的意思是什么?A、差的让人不能接受B、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C、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18、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指哪一种动物?A、马B、乌鸦C、野鸭D、老鹰19、成语“无稽之谈”中的“稽”解释为什么?A、准备B、计划C、价值D、查考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色?A、春色B、梨花C、雪景D、雨景2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A、荀子B、老子C、孙子D、孟子22、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A、《中庸》B、《尚书》C、《春秋》D、《左传》2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24、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D、艾青的《大堰河》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
高中语文教育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育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89a4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f.png)
高中语文教育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别出心裁: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
B. 别有用心:指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C. 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风格或形式。
D. 别开生面:指另有一番景象或局面。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陆游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5.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马致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填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
”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三部分。
8.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
1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中的诗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四、阅读理解(每题15分,共30分)13. 阅读以下古文片段,回答问题:(古文片段略)(1)请解释文中“之”字的用法。
(2)请概括文中的主要思想。
14. 阅读现代文《我的母亲》,回答问题:(1)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母亲的形象?(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情感?五、作文题(30分)15. 请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D4. B5. D二、填空题6. 秋水共长天一色7. 颂8. 回忆9. 水调歌头10. 春晓三、简答题11. 林黛玉性格特点:聪明伶俐、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但同时性格中也有些许孤傲和敏感。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4416110b4e767f5acfce14.png)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一、必答题(共18题)第一轮:诗词对句(由各代表队1号选手答题)评分规则:时间15秒,每人回答两句,每句10分,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⑤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第二轮:文学文化常识(由各代表队2号选手答题)评分规则:时间15秒,每人回答1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
①成语出处(说出作者及作品,只说出其中一项不得分)A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B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C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②对联与名人(说出下列对联中所指的是哪位名人?)A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颂杜甫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颂文天祥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颂蒲松龄D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颂屈原③名句与名著(下列名句与哪部名著有关)A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三国演义_》的开篇词。
B 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哪一部作品?《史记》C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自哪部名著?《红楼梦》D"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高中生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3664b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6.png)
高中生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傀儡(kuǐ lěi)B. 蹊跷(qī qiāo)C. 徇私(xùn sī) D. 箴言(zhēn yán)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写作比赛。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C.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D.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A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从不轻易下决定。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因为工作繁忙,常常废寝忘食。
D. 他是个书呆子,总是目不窥园。
答案:B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句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6.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古典小说的一项是:A. 《诗经》B. 《红楼梦》C. 《左传》D. 《聊斋志异》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品德一般。
C. 他学习好,品德高尚,体育也优秀。
D. 他学习好,品德高尚,体育优秀,音乐也擅长。
答案:D8. 下列成语中,表示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向相反方向转化的一项是:A. 物极必反B. 画龙点睛C. 画蛇添足D. 画饼充饥答案:A9.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一句是: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024年高中生语文文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选)
![2024年高中生语文文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b1451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a.png)
2024年高中生语文文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选)1、“丑小鸭”这个形象来自格林童话,对吗?( 错)2.《一千零一夜》又名叫《天方夜谭》,对吗?(对)3.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是金庸,对吗?( 对)4.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史记》,对吗?(对)5.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孟浩然,对吗?( 错)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培根。
(错)7.“春风不度玉门关”是王之涣诗句。
(对)8.“茅盾”是一位作家的笔名,这位作家的原名是沈雁冰。
(对)9.“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语出《红楼梦》。
(错)10.《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对)11.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人参。
(错)12.号“六一居士”的是欧阳修。
(对)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三国演义》。
(错)14.“红娘”是《西厢记》中的人物。
(对)15.《天演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严复翻译的。
(对)16.歌剧诞生于法国。
(错)17.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对)18.茅盾小说的代表作是《子夜》。
(对)19.《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的作者是莫扎特。
(错)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的诗句。
(对)61.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对)62.《史记》和《左传》都是编年体史书(错)63.《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是古典小说(错)64“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对)65.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对)66.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人物行当可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穆桂英属于武旦(对)67.〈〈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文中的“我”都不是作者本人。
(错)68.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脍炙人口,历诵不衰,“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对)69.〈〈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的小说家吴承恩。
2023年高中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中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235f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e.png)
2023年高中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满分60分)1.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划线的一项是:- A. 敬而远之 B. 雄心勃勃 C. 津津有味 D. 逶迤而行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春节期间,我们去了旅游,玩得非常开心。
- B. 孩子们个个都兴奋得笑了出来- C. 听说他最近去了北京旅游。- D. 这个演讲内容详细、条理清晰,非常精彩。
3. 下列句子中,含有并列连词的一项是:- A. 她说的话令人心碎。
- B. 他咬着牙,忍住了疼痛。
- C. 她昨天买了苹果和香蕉。
- D. 小明上了大学,比他的哥哥小了两岁。
...30. 晚会上,小明用幽默的话语让大家开怀大笑。
请问下列词语中,用于形容小明的一项是:- A. 英俊的 B. 高大的 C. 幽默的 D. 善良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2篇,每篇10题,每题3分,满分60分)短文一走进文化宫,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文化宫里有音乐、舞蹈、书画、戏剧等各种课程,舞蹈教室里年轻的舞蹈老师正在向学生教授舞蹈技巧,画室里站满了认真画画的学生,学生们笑着互相交流着自己的作品。
1. 下列关于文化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文化宫只提供舞蹈课程- B. 学生们在文化宫里研究会画画- C. 文化宫没有年轻的舞蹈老师- D. 文化宫的学生彼此不交流2. 在文化宫里,下列哪项是最繁忙的?- A. 音乐教室 B. 舞蹈教室 C. 戏剧教室 D. 书画教室...10. 文化宫提供的课程有哪些?- A. 音乐、舞蹈、书画、戏剧等- B. 只有音乐和舞蹈- C. 只有书画和戏剧- D. 只有舞蹈和戏剧短文二春节是中国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福”字,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此外,亲戚们会互相串门,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同庆贺佳节。
1. 春节是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 A. 中秋节 B. 国庆节 C. 春节 D. 清明节2.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做什么?- A. 贴“福”字 B. 放烟花 C. 烧香 D. 赏月...10. 春节期间,亲戚们会进行什么活动?- A. 互相串门 B. 打麻将 C. 看电视 D. 跳舞第三部分:写作(共1题,满分40分)请用150字以内的篇幅,写一段关于你心目中的英雄的描述。
高中语文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高中语文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c3d8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8.png)
高中语文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深受感动。
答案:C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李清照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填写以下古文名句的下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性格复杂多面,既有才情横溢、机智过人的一面,又有多愁善感、敏感脆弱的一面。
她对感情十分真挚,对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同时也因为身世的不幸和家庭的变故而时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为一位智勇双全、忠心耿耿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蜀汉的兴亡竭尽了全力。
诸葛亮的形象深受后世敬仰,成为智慧和忠诚的象征,影响了无数人,尤其在文学、艺术和民间传说中,诸葛亮的形象被广泛传颂。
结束语:本次高中语文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这样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积极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中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5f7760d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4.png)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与“掩耳盗铃”意思相近?A. 画蛇添足B. 自欺欺人C. 杯弓蛇影D. 指鹿为马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苏轼《水调歌头》D. 王维《山居秋暝》3.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词语全部是名词?A. 快乐、悲伤、勇敢B. 桌子、椅子、快乐C. 勇敢、智慧、美丽D. 桌子、椅子、智慧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映了哪种人生态度?A. 悲观主义B. 乐观主义B. 现实主义D. 虚无主义5.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A. 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洛阳6. “水调歌头”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歌?A. 五言绝句B. 七言律诗C. 词D. 曲7.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马致远D. 王之涣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古文?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桃李”指的是什么?A. 桃树和李树B. 桃树和李子C. 教师和学生D. 教师和教育答案:1-5 B C D C C 6-10 C C A A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2.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3.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记叙、议论、抒情为主。
4.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
5.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散文形式,以记叙、议论为主。
答案:1. 《三国演义》 2. 律诗 3. 赋 4. 绝句 5. 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高中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3d9b3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b.png)
高中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揠苗助长一愁莫展B. 涣然冰释穿流不息C. 怏怏不乐殚精竭虑D. 杳无音信惴惴不安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北京?”B. 他问我,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北京?C. 他问我:“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北京”?D. 他问我: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北京?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不能参加这次活动。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于这次考试的成绩,真是喜出望外。
B. 他对于这次考试的成绩,真是喜出望外。
C. 他对于这次考试的成绩,真是喜出望外。
D. 他对于这次考试的成绩,真是喜出望外。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C.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__________(作者名)。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
4.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称是“__________”。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此次竞赛共100道题,每题一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50题,总计50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什么的名句?A、牡丹B、菊花C、莲花D、梅花2、下列哪首诗歌因音律优美,被叶圣陶称赞“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A、《再别康桥》B、《雨巷》C、《沁园春长沙》D、《大堰河——我的保姆》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语出自谁?A、魏征B、陆游C、顾炎武D、魏源4、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A、秋瑾C、班超D、项羽5、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下列哪部戏曲中的主要人物?A、《西厢记》B、《望江亭》C、《红楼梦》D、《窦娥冤》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D、消逝的友情7、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A、韩信B、项羽C、赵高D、刘邦8、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A、黄河B、黄土D、黄帝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A、杜牧B、李商隐C、李清照D、王安石10、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1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A、神话故事B、地理著作C、人物传记D、文人随笔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A、岳飞B、辛弃疾C、陆游D、李商隐13、“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苏武牧羊B、文姬归汉C、楚汉相争D、岳飞抗金14、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的词作。
请问该词人是谁?A、辛弃疾B、李煜C、晏殊D、李清照1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
括号中应填写的内容是A、智者B、廉者C、仁者D、学者1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D、王国维对苏轼17、成语“差强人意”一词的意思是什么?A、差的让人不能接受B、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C、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18、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指哪一种动物?A、马B、乌鸦C、野鸭D、老鹰19、成语“无稽之谈”中的“稽”解释为什么?A、准备B、计划C、价值D、查考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色?A、春色B、梨花C、雪景D、雨景2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A、荀子B、老子D、孟子22、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A、《中庸》B、《尚书》C、《春秋》D、《左传》2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24、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D、艾青的《大堰河》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括号中应补写的内容是:A、知天命B、耳顺D、耄耋26、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在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之列?A、《贝多芬传》B、《米开朗琪罗传》C、《托尔斯泰传》D、《梵高传》27、“黔驴技穷”这一寓言故事的作者是谁?A、庄子B、柳宗元C、韩愈D、荀子28、“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这幅对联描写的历史人物是谁?A、岳飞B、辛弃疾C、范仲淹D、陆游29、下列作者与作品配对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契诃夫——《套中人》B、卡夫卡——《变形记》C、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D、莫泊桑——《死亡与罗盘》([阿根廷]博尔赫斯)3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括号中应填:A、阴山B、边关C、燕山D、华山31、下列那部作品由巴金所做?A、《四世同堂》B、《家》C、《骆驼祥子》D、《子夜》32、唐人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作者和句中人物分别是谁?A、白居易、杨贵妃B、李商隐、武则天C、李贺、嫦娥D、杜甫、王昭君33、鲁迅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哪一部?A、《阿Q正传》B、《狂人日记》C、《孔乙己》D、《药》3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中的“杜郎”是指谁?A、杜甫B、杜牧C、杜荀鹤D、李白35、“落花流水”一词的本意是形容什么季节的景象?A、深秋B、寒冬C、残春D、盛夏36、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下列哪一部?A、《康熙字典》B、《说文解字》C、《尔雅》D、《新华字典》37、“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男人、女人、物品都称“他”,后来谁创造了“她”和“它”?A、鲁迅B、钱玄同C、刘半农D、郁达夫3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
括号中应该填:A、山B、土C、静D、海39、“丑小鸭”这个形象来自于下列哪部童话集?A、格林童话B、伊索寓言C、安徒生童话D、郑渊洁童话40、在“网开一面”的典故中,“网”是用来做什么的?A、捕鸟B、捕鱼C、捕兽D、捕虫4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句语出自谁?A、托尔斯泰B、培根C、高尔基D、莎士比亚42、下面哪一句作为“梨花院落溶溶月”的对句最好?A、柳树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4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二十四桥”在今天的哪里?A、镇江B、扬州C、杭州D、苏州44、“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等闲”,解释为什么?A、空闲B、等待C、平常D、无所谓45、“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请问这副对联说的是谁?A、孔子B、司马相如C、屈原D、鲁迅46、“叹为观止”本意是赞美什么尽善尽美,无以复加?A、文章B、风景C、音乐与舞蹈D、建筑物47、下列哪位作家不在“世界三大小说家”之列?A、欧亨利B、莫泊桑C、高尔基D、契科夫48、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
据统计,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脑猝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年龄,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老年性痴呆有时会突然发病B.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C.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D.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将不断上涨49、汪曾祺曾说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在的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
在他看来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文课学的是语言,但语言不是空壳,而是要承载各种各样的思想、哲学、伦理、道德的。
怎么做人,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民族国家和自己的劳动等,这些在语文课里是与语言并存的。
从这个意义来讲,语文教育必须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而诗歌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诗歌中包含丰富的思想、伦理和道德元素B.脱离内在思想的语文教育是空洞无物的C.必须重视诗歌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D.语文教育需要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进行50.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宏观的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没有质量并且不带电荷,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这使得中微子的运动轨迹不会发生改变。
那些来自遥远宇宙、来自黑洞边缘或者来自宇宙线发源地的中微子,可以告诉人类那些“源”在哪里,甚至可以让我们一探黑洞的究竟。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A.令人惊喜的存在B.特立独行的中微子C.中微子:宇宙的使者D.触不可及:“隐形”的中微子二、判断题,每题一分,共20题,总计20分。
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51、梁山泊中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分别是:顾大嫂——母夜叉,扈三娘——一丈青,孙二娘——母大虫。
(f)52、《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依次流落到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f)53、“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t)54、《骆驼祥子》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天津市民的口语,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f)55、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含蓄温婉;契诃夫《变色龙》,冷峭尖刻;吴承恩《范进中举》,嬉笑怒骂。
这三篇小说都入木三分地揭露和针砭了生活中的荒谬与丑陋,显示了讽刺的力量。
(f)56、正月初一又被称为元日。
(t)57、我国近体诗形成于宋朝。
(f)58、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t)59、豪放派和婉约派是我国词这种文学形式中的流派。
(t)60、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
(t)6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t)62、古代每月初一称为“望”,每月十五称为“朔”。
(f)63、“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此对联称颂的是韩愈。
(t)64、徐志摩是新月派著名诗人,倡导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t)65、“三曹”是指曹操、曹植、曹冲。
(f)66、《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t)67、元宵,元夕,上元节都是指正月十五。
(t)68、叶圣陶创作了中国最早的童话集《稻草人》。
(t)69、“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t)70、乞巧节是指阴历的七月初七。
(t)三、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题,总计30分。
71、完成下列古诗词默写填空。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
②《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并怡然自乐。
③《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④《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往来无白丁。
⑤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⑥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悠然见南山。
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
⑧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72、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繁多,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形式:(1)中国书法(4分)高中语文知识竞赛中国书法一般特指中文汉字的书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