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串讲PPT
合集下载
《梁启超文选》课件
![《梁启超文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9f67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7.png)
《梁启超文选》PPT课件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和作品 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的政治哲学思想
梁启超的政治哲学思想概述
梁启超早期从思想上就倡导自由和民主。他非 常关注政治体制和政治教育,提出了先建立“自 由民主的机构基础”,再进行“自由民主的思想教 育”。
《苏小小》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塑造
梁启超的散文《苏小小》是中国现代散文佳 作之一,文中描写了一个清丽脱俗、天真烂 漫的女孩形象,对女性心理特点和人生态度 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梁启超对文学的看法
梁启超认为,文学是一种抒发情感和表现生 命的艺术,也是一种表达真理和揭示人性的 方式,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 展。
对中华民族复兴的 贡献
梁启超主张立足中国传统文 化,吸收西方文化先进成果, 并关注教育、文化和政治等 方方面面的综合进步,为中 国近代文化和政治事业作出 了卓越的贡献。
总结
梁启超对中国的贡献和影响
梁启超的思想和作品对今天的启示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之 一,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政治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起。
梁启超的历史观基本特点
梁启超主张“立足于历史上轮廓清晰的 大格局之上”,强调历史具有客观性和 合理性,在思考中国的现代文化和政 治问题时必须注重其历史渊源。
梁启超的独立人格观
梁启超提出的独立人格观,即强调人 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主张独立思考、 独立创造和独立行动,是他丰富多彩 的人生和思想的最好注脚。
民主主义的意和价值
梁启超认为,民主主义是“思想自由、政治平等、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条件”,是现 代文明中最有意义的政治制度。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和作品 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的政治哲学思想
梁启超的政治哲学思想概述
梁启超早期从思想上就倡导自由和民主。他非 常关注政治体制和政治教育,提出了先建立“自 由民主的机构基础”,再进行“自由民主的思想教 育”。
《苏小小》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塑造
梁启超的散文《苏小小》是中国现代散文佳 作之一,文中描写了一个清丽脱俗、天真烂 漫的女孩形象,对女性心理特点和人生态度 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梁启超对文学的看法
梁启超认为,文学是一种抒发情感和表现生 命的艺术,也是一种表达真理和揭示人性的 方式,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 展。
对中华民族复兴的 贡献
梁启超主张立足中国传统文 化,吸收西方文化先进成果, 并关注教育、文化和政治等 方方面面的综合进步,为中 国近代文化和政治事业作出 了卓越的贡献。
总结
梁启超对中国的贡献和影响
梁启超的思想和作品对今天的启示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之 一,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政治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起。
梁启超的历史观基本特点
梁启超主张“立足于历史上轮廓清晰的 大格局之上”,强调历史具有客观性和 合理性,在思考中国的现代文化和政 治问题时必须注重其历史渊源。
梁启超的独立人格观
梁启超提出的独立人格观,即强调人 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主张独立思考、 独立创造和独立行动,是他丰富多彩 的人生和思想的最好注脚。
民主主义的意和价值
梁启超认为,民主主义是“思想自由、政治平等、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条件”,是现 代文明中最有意义的政治制度。
高考语文精品课件重点知识串讲 (4)
![高考语文精品课件重点知识串讲 (4)](https://img.taocdn.com/s3/m/2e63999abceb19e8b8f6bad7.png)
������������������������������������������������������������������������������������������������������������������������������������������������������������������������������������������������������������������������������������������������������������������������������������������������������������������������������������
2.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宾语前置句)
‘ 始得西山宴游记“ 文言知识整理
用,不译) 2. 而
一㊁通假字
1. 自余为僇人( 僇 同 戮 ,这里是 刑辱 的意思) ∙ 2.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 同 趋 ,往,赴) ∙
二㊁词类活用 三㊁古今异义
日与其徒上高山( 名词作状语,每日) ∙ 1.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古义:未曾㊂ 今义:没开始㊂
二㊁词类活用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日) ∙ 2. 非利足也( 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 ∙ 3.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名词作动词,游泳) ∙ 4.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 ∙
三㊁古今异义
1. 故木受绳则直 ∙ 古义:墨绳㊂ 今义:绳子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 ∙ 锲而舍之( 表承接) ∙ 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并列) ∙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表转折)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因果) ∙ 登高而招( 表承接) ∙ 3. 者
最新[中学教育]1大学语文串讲资料讲学课件
![最新[中学教育]1大学语文串讲资料讲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1fb9fded630b1c58eeb5c0.png)
• 例题: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 国者为诸侯”的黑暗现实的是( )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 二、作品阅读分析
• 1、文体特色:以寓言方式说理(作者虚构了河 伯和海若两个神话人物)、以对话方式展开的议 论文。
• 小结:善用寓言说理的文章《秋水》《种树郭 橐tuó驼传》
• 4、例: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
• 6、论证方法: • (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刺人而
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 饿殍而不知发”08、4;08、7
• (3)主要论证方法:归纳法 • (4)演绎法、例证法 • 7.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增强
•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 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 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 A.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 是什么?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对比法
• 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反问、比喻 (09、10)
词语解释
•1、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08. 10) •轻:轻视。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08. 4) •闻:学识,学问。
五代史伶官传序
• 作者: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诗文革新 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事信”、“言文”,反对追求形式上的靡丽文 风。
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 8.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例题:词语解释 •1、邻国之民不加少(0民:老百姓。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07. 4) •涂:通“途”,道路。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问题:(08. 4)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 二、作品阅读分析
• 1、文体特色:以寓言方式说理(作者虚构了河 伯和海若两个神话人物)、以对话方式展开的议 论文。
• 小结:善用寓言说理的文章《秋水》《种树郭 橐tuó驼传》
• 4、例: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
• 6、论证方法: • (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刺人而
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 饿殍而不知发”08、4;08、7
• (3)主要论证方法:归纳法 • (4)演绎法、例证法 • 7.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增强
•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 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 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 A.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 是什么?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对比法
• 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反问、比喻 (09、10)
词语解释
•1、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08. 10) •轻:轻视。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08. 4) •闻:学识,学问。
五代史伶官传序
• 作者: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诗文革新 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事信”、“言文”,反对追求形式上的靡丽文 风。
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 8.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例题:词语解释 •1、邻国之民不加少(0民:老百姓。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07. 4) •涂:通“途”,道路。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问题:(08. 4)
自考-英语科技文选精要(附答案)ppt课件
![自考-英语科技文选精要(附答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b5f7bacfc789eb162dc843.png)
polygon---polygonal circular---semicircular inscribe---inscription approximate---approximation compute---computer lengthy---length refine---refinement extend---extension
4. We do not see that we may be proceeding down a narrow path of knowledge and that if we look slightly left or right we will be staring directly at the unknown.
20. to be obsessed with 21. set about learning the language 22. with reference to 23. by no means 24. have a wide bearing on the general history of thought and ideas 25. embark on 26. cannot afford 27. lose his early vision of 28. make his work more accessible in every possible way 29. accomplish himself 30. to be fully occupied 31. to be associated with him
英语科技文选 串讲
.
1
参考教材:
李碧嘉主编:《英语科技文选》
串讲方式:
I. Affix (涉及考试第一题) II. Key Words and Phrases (涉及考试第二和第三题) III. Translation (涉及翻译)
中国历史文选课件ppt课件
![中国历史文选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d071970c22590103029d20.png)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就是使 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 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 太后》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诸侯恐惧,会盟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 瓜州》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 以和夫妇。《礼记·礼运》
三 需要讲解的字词
1、乘:古代量词,车辆叫乘,古代战车一乘,四匹马拉,配甲士 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孟子离娄下》: “晋之乘,楚的梼杌,鲁之春秋,一也。”以后又把史书称作“史乘”。
2、 大:这个字有三读,除常音da之外,还读dai,如大夫、大王 (山大王);又读 tai,通“太”,如大山、大君、大王、大白等。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左传》成公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
论》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 书·赵充国传》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 败绩。日事遇朔曰朔。春秋三十有四战。未有以尊败 乎卑。以师败乎人者也。以尊败乎卑。以师败乎人。 则骄其敌。襄公以师败乎人。而不骄其敌。何也。责 之也。泓之战。以为复雩(yu)之耻也。雩之耻。宋襄公 有以自取之。伐齐之丧。执滕子。围曹。为雩之会。 不顾其力之不足。而致楚成王。成王怒而执之。故曰。 礼人而不答。则反其敬。爱人而不亲。则反其仁。治 人而不治。则反其知。过而不改。又之,是谓之过。 襄公之谓也。古者被甲婴胄。非以兴国也。则以征无 道也。岂曰以报其耻哉。宋公与楚人战于泓水之上。 司马子反曰。楚众我少。鼓险而击之。胜无幸焉。襄 公曰。君子不推人危。不攻人厄。须其出。既出。旌 乱于上。陈乱于下。子反曰。楚众我少。击之。胜无 幸焉。襄公曰。不鼓不成列。须其成列而後击之。则 众败而身伤焉。七月而死。倍则攻。敌则战。少则守。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 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 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道之贵者时。
安徽省语文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串讲串讲一论语十二章ppt7
![安徽省语文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串讲串讲一论语十二章ppt7](https://img.taocdn.com/s3/m/37f1a0dcbceb19e8b8f6ba87.png)
(1)人不知而不愠 愠: 生气、发怒 (2)不逾矩 矩: 规矩、规范
(3)学而不思则罔 罔: 迷惑,迷茫无所适从 (4)温故而知新 知: 获得
(5)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 好的方面,优点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
26
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知道学习而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无所适从,只知 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有害。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
9
起
【问题探究】 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ꎬ不舍昼夜”? 探究一:这里是指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ꎮ 说流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不分昼夜 地流去ꎬ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返ꎬ体现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ꎬ勉励弟子一 定要加倍珍惜时间。探究二:这里是孔子用积极的心态来看人生,勉励人们要不 断进步,人生如河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流动。孔子告诉人们:“注意呀! 你们看这水, 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去! 向前去! 而且是昼夜不停地向前去。”人的一生中,思 想、观念都要不断地进步,如果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就会落伍。
1
起
《论语》十二章 句段全解
字词全解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
2
起
句段全解
字词全解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
3
起
句段全解
字词全解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
4
起
句段全解
字词全解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
5
起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高考语文精品课件重点知识串讲 (17)
![高考语文精品课件重点知识串讲 (17)](https://img.taocdn.com/s3/m/9a9682e50242a8956bece4dd.png)
一些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的描写对象, 在描写中将事物
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㊂ (4) 怀才不遇㊁壮志难酬的形象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
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 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知识分子形象㊂ (5) 矢志报国㊁慷慨愤世的形象
和 物 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物) 就是形象㊂ 一般分为人物形象㊁ 景物形象㊁ 事物形 象三大类㊂
������������������������������������������������������������������������������������������������������������������������������������������������������������������������������������������������������������������������������������������������������������������������
诗人 我 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实际上是诗化
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 而是融合了诗人 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 生活的感悟和看法㊂ 在古诗中,讲究 一切景语皆情语 , 所以我 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 往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㊂ 这两 者是一致的㊂
1. 月亮㊂ 一般说来,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㊂ 苏轼
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㊂ 屈原 ‘ 离骚 “ : 朝饮木兰之坠露 兮,夕餐秋菊之落英㊂ 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㊁ 超凡 脱俗的品质㊂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 将菊花素 雅㊁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联系在一起, 如 采菊东 何曾吹落北风中 ,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㊂ 篱下,悠然见南山 ㊂ 宋人郑思肖 ‘ 寒菊 “ 中 宁可枝头抱香死, 2. 梅花㊂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景之三
乌江自刎
拒渡乌江 头赠故人 乌江自刎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 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 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 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 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 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 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 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 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 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诗 仙 李 白
李的性格:天真、奇特、狂放
李白诗的艺术特点:浪漫主义;强烈 的主观色彩;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喷薄而出的感情,大胆的夸张和想象; 清新俊逸天然去雕饰的语言。
因为教室不能复制课件,我把串讲的课件先 发给大家。这是文选部分。
下周课堂安排:先串讲,然后答疑
同学们注意:
1.学校明文规定“不划重点、不指定复习资料”, 所以串讲和答疑时,不回答诸如“这个是不是重点 啊?”“这个用不用复习啊?”之类的问题。娃娃 们也不要尝试去“套题”,老师不会“上当”的, 因为老师也上过大学噢!
将军、宝剑、烤肉、琵琶、战车、弓刀, 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成一片。
二 词坛飞将 慰平生(词魂)
(一)军事意象群的密集出现
(二)英雄主角慨然登场
唐宋词人当中,没有一个词人像辛弃疾那样钟 情、崇拜英雄。他最想成为的是曹操、刘备那样的 人物,所以他的词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话,如: •英雄事,曹刘敌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不仅如此,在辛弃疾看来,是英雄还要有 成就伟业的豪情壮志、要有光复河山的铮铮信 念。男子汉到死,为国捐躯的决心都要坚硬如 铁。如: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
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南乡子》
二 词坛飞将 慰平生(词魂)
(一)军事意象群的密集出现 (二)英雄形象的慨然登场 (三)沉郁顿挫词风的形成
麻 鞋 见 天 子
三、积极参政
古代文人的恋政情结
三、积极参政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红楼梦》是一部生活小说,需要通过品味才 能理解个中深味。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的 细节:
• 林黛玉进西角门,没有见到两个舅舅,说明她地 位低微,贾府对她态度冷淡。 • 贾宝玉见到林黛玉,面善、赠字、摔玉等行为, 说明宝玉对林黛玉的真情流露。 • 王熙凤见林黛玉,热情问好,表示关心,其实是 外热内冷。
华容道一遇:我们看到了曹操的冷静机智, 也看到了关羽的重情重义。 但关于关羽的义释曹操一事,历来有两种 意见:一是认为关羽这样放走曹操,因一己私 利背叛了原则置国家大业于不顾,甚至说关羽 敌我立场不分,丧失人生信条。 另外一种意见则认为关羽的放曹,是“士 为知己者死” ,正反映关羽了的义薄云天。
说不尽的《红楼梦》(上)
四、关注时事
“蚩尤‛,传说中的古代九黎族首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领。以金作兵器,与黄帝战于涿鹿,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决战时雾塞天地,失败被杀。这里以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膠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人代物,借指雾。有种说法,蚩尤出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现,预兆有兵乱。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天柱折‛,典出《淮南子· 天文训》: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故日月星辰移焉‛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强烈的忠君爱国意识,积极参政 的人生理想,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 国古代文人精神的鲜明特点。 生性仁慈的杜甫出生于‚奉儒守 官‛的家庭,一直是‚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济苍生,平天下是他 最大的人生理想。
四、关注时事
杜甫不仅有忠君爱国的情感与理念,
还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 这一点可不是每一个诗人都具备的。 比如在困守十年长安时期,沉沦下僚, 但是对于政坛的黑暗腐败洞若观火。
杜甫的诗圣情怀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赏析
一、结合课文分析‚诗圣‛圣在何处
二、 课文翻译,从‚入门闻号咷‛到结尾
后代为什么尊杜甫为“诗圣”
‚诗圣‛这个称号就是诗中 的圣人,这个称号的最后确立是 明代人。但宋代已有了这种概念。
一、超绝的诗歌成就
现存诗1400多首,名篇很多,风格多样:
豪
迈
奔
二、“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关羽
桃源三结义 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华容道放曹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 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 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 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侮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 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 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 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 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 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 “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 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 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 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 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 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 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 并皆放去。
水 随 天 去 秋 无 际
楚 天 千 里 清 登 秋 建
康 赏 心 亭
水 龙 吟
三
至死不渝
爱国心
直使便为江海客, 也应忧国愿年丰。
——《上梁文》
《三国》之“三奇”
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 —诸葛亮 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关羽 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曹操
“三绝” 智绝、义绝、奸绝
一、一代“奸雄”曹操解读
一、课后给大家的思考与练习题(见文档) 二、课文分析 (教材)
一 少年英雄 不平事(剑胆)
二 词坛飞将 慰平生(词魂)
(一)军事意象群的密集出现 刀 枪 剑 戟 弓 箭 戈 甲
铁 马 旌 旗
将 军 骑 兵
军事意象的频繁出现,构成了中国 词史上非常罕见的一种景观。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 兵。 马作怜白发 生。
五、心忧天下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六、推己爱人
推 己 爱 人
《论语》思想核心:‚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六、推己爱人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 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 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 课代表收集一下比较集中的问题
关 于 考 试
100分: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期末闭卷考试,卷面100分 按70%折入总成绩
二、题型
(一)填空题(5分) (二)判断题(10分) (三)简析题(30分) (四)公文格式修改(10分) (五)公文修改或写作(15分) (六)材料作文(30分)
司马迁与《垓下之围》赏析
结合《垓下之围》的场景,从不 同角度分析项羽形象(文学、军 事)
场景之一
霸王别姬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 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 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 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 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 泣,莫能仰视。
《登高》
语言特色
千锤百炼、炉火纯青 历历在目
历历开元事 分明在眼前 将军笔下开生面
明目皓齿今何在 炙手可热势绝伦 意匠惨淡经营中
别开生面
明目皓齿 炙手可热
惨淡经营
闻一多文章《杜甫》的最后, 说杜甫这个人,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