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在地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业兼并、参股、收购国 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 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愈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四) 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点,抓规范。十七 大报告中指出: “ 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 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 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搜盖 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 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 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 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 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①在产权制度上,要从独资企业 单一主体的产权结构向 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等多元化产权制度过渡; ② 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独裁型决策机制向科学化现 代化管理过渡; ③在企业规模上,要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步向公司化、集 团化方向发展; ④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 术管理密集型、集约型过渡: ⑤在企业扩张上,要从仅仅依靠 “ 一家一 户”的资本积累转移到依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行多元化融资上来; 鼓 励私营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 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只要政策允许,并正确引导,这些 “ 戴帽”的、 “ 挂靠”的私营经济 成分必将像火山爆发一样,进发出巨大的能量,使私营建筑经济得到大力 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建筑业的 迅速发展。
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 [关钮词】 私营建筑经济问 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I 一 文献标识码: 八 文t 编号: 1671一7597 (20 8) 0420 67一 J 9 0 0 0,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设计与施工的融合、设计与产品的融合、设计与管理的融合。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新型”含义: 一是,区别以前的建筑工业化; 二是,“新”在信息化,是新时期的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概念 3: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
传统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区别
通过发展建筑工业化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短缺的现实,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 从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城镇化发展要求
建筑业转型升级
建筑工业化
工程效益质量
劳动力短缺现实
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概念 2: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建筑业 的未来发展看,信息技术必将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建筑工业化与 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必然对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方式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是现代 工业和现代建筑业的重要特征,意义深远,范围广范,作用巨大。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 以 互 相 讨 论下, 但要小 声点
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
其根本原因—生产方式落后: 技术集成 能力低
传统生产方式
劳 动 力 素质低
管理方式 粗 放 生产手段 落 后
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
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
生产方式 决定了生 产质量、 效率和资 源消耗的 水 平。
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根据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要素定义:(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是将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是指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建筑行业的弱点与整改措施建议

建筑行业的弱点与整改措施建议

建筑行业的弱点与整改措施建议一、引言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着一些弱点和问题,限制了其全面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建筑行业的弱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建议。

二、技术水平不高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技术水平上仍存在差距。

一方面,部分企业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现代化科技应用上缺乏创新能力。

因此,在增强企业自主研发、积极引进其他国家先进技术以及提升员工技术素质等方面需要加大投入。

整改措施:1.加强研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于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

2.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满足企业对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引进先进的建筑科技设备和管理经验。

三、施工安全风险较大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

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

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形象和社会稳定。

因此,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是当前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整改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制定与落地:制定并完善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明确责任主体,并加大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之力度。

2.提供充足培训机会:加大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要确保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面必要资质具备。

3.推广先进施工方法:鼓励使用装配式建造、BIM技术等新兴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并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四、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当前,如何处理建筑行业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整改措施:1.加强环保审批和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企业排放标准;同时加大对于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力度。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地位、建设内容、主要挑战与对策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地位、建设内容、主要挑战与对策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地位、建设内容、主要挑战与对策摘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重点从“现代化”以及“体系”这两个范畴去理解。

自主性、开放性、协调性等现代性特征,决定了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我们可以从结构、要素协同、产业组织、时间眼界等方面,寻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和机制,它们都具有不同的政策含义。

当前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除了有复杂的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外,还有科技创新脱离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基础不牢、创新缺乏长期资本来源、顶尖人才稀缺等几个内部因素。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在欠发达的二元经济结构中推进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一直强调要以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实现赶超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崛起,解决实体经济基础弱化、产业结构不优等产业发展中的失衡问题也显得日益紧迫和重要,由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命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要素协同的角度,首次提出要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相互协同的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

目前,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容,我国形成了框架性、方向性质的阐述,但尚没有对其内涵做出明确的定义。

这为日后因技术进步而动态化地调整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内容留出了空间。

理论界一般认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石,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为保障,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结构要素入手,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定义为在结构、组织、技术、金融、政策等层面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或从产业升级入手,把现代化产业体系界定为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生产模式和技术经济范式进行颠覆性重构的现代化产业模式和组织运行系统;等等。

其实,无论是从什么角度来界定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范畴,都是指现代知识技术密集、创新能力强、附加值率高的产业系统,因此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国家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一、背景和意义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住房安全和生活质量。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产业存在着施工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管理混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不仅能够优化建筑生产过程,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

二、产业链上的优势与挑战建筑产业涉及工程设计、施工、装饰、物流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对全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可以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有效协同,提高整体效益。

另一方面,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着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升级等方面的挑战。

三、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推动。

信息化可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各环节的精确控制和高效协同。

智能化则通过智能建筑、智能设备、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的能源节约、环境监测、安全管理等功能。

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推动不仅能提升建筑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满足人们对舒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四、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建筑产业管理模式存在着决策效率低下、信息流程不畅等问题,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现代化的建筑产业管理模式应该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分工协作的优化,实现从计划性管理向结果导向管理的转变,推动建筑产业向高效、专业、精细化方向发展。

五、政府支持与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支持,推动建筑产业与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国内建筑发展的概况及改善对策

国内建筑发展的概况及改善对策

国内建筑发展的概况及改善对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的推进,国内建筑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与改进。

本文将就国内建筑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对策进行分析。

一、国内建筑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的建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建筑产业总规模达到14.4万亿元。

建筑产业不仅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其层次也日趋多元化,涵盖了住宅、商业、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

2、建筑技术不断创新建筑技术是推动建筑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国内建筑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如钢结构、预制装配式、绿色建筑等。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建筑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发展。

3、建筑产业链日趋完整建筑产业链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建材生产、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等环节。

随着建筑产业技术的创新和规模的扩大,建筑产业链条越来越完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二、国内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1、质量问题质量是建筑行业的生命线,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一些不良厂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自己的盈利空间,从而忽略了建筑的质量,甚至采用了低劣的建材和施工工艺,给建筑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

2、安全问题建筑安全是每一个建筑行业从业人员都应该了解的基本常识,然而在实践中,一些人为因素和不完善的建筑制度,导致建筑安全问题在国内时有发生。

3、环境保护问题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中国建筑业的大量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三、改善对策1、加强监管加强建筑行业的监管力度,对于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和企业实施进一步打击,从而提升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2、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维护、使用和翻新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更便于生态与社会需求的概念。

推进绿色建筑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和浪费,提高建筑物的效益。

3、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建筑行业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

然而,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二、低质量工程1. 问题描述由于施工中存在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监督体系,以及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利益驱动等原因,造成了低质量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

低质量工程不仅浪费国家资源和企业资金,还会导致安全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 改进方案(1)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体系,完善对施工企业和工人技能水平的考核制度,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2)推广先进技术:积极引入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并进行培训与普及,提高施工质量。

(3)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加强对工程监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三、环境污染1. 问题描述建筑行业是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之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废气等污染物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同时,施工废弃物大量产生,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改进方案(1)优化材料选择: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来降低环境污染。

(2)控制排放标准:加强施工现场噪声、粉尘和废气等排放标准的监管,以减少对周边居民和大气质量的影响。

(3)循环利用:推进建筑废弃物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消耗,并减少填埋场需求。

四、安全隐患1. 问题描述在建筑行业中,由于违反安全规范、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以及工人安全意识不强等因素,造成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频发,给工人和相关方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安全风险。

2. 改进方案(1)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和责任感。

(2)严格监控: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力度,推广应用无人机、智能监控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3)落实责任制:明确各环节责任,并将违规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形成长效机制。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5
一、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3、建筑产业化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对 落后的传统产业,尤其在房屋建造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 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还具有普遍性,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工业 化、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6
一、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主要问题—生产方式落后: 技术集成
能力低
管理方式
粗 放
传统生产方式
劳动力
素质低
生产手段
落 后
造成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不理想
7
一、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4、建筑产业化的提出 2013年10月,俞正声主席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 的建议,张高丽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 出“以住宅为重点, 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 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4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 “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环境 保护
23
第三部分
建筑产业化工作(工艺)流程
24
三、建筑产业化工作(工艺)流程
建筑设计院 设计 生产厂家 深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 施工方案
构件的生产 和运输
构件的现场 安装
25
现场受力 构件的浇筑
合成一个整体
三、建筑产业化工作(工艺)流程
(一)装配式建筑图纸的设计 先由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然后由生产厂家深化设计,出具相应的施工 图,再通过建筑设计院复核后实施。
22
二、建筑产业化基本内涵和应用优势

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doc

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doc

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自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处长刘美霞在第十二届国际建筑大会“现代木结构建筑与建筑产业现代化”分论坛的讲话,有删节。

一、木结构建筑现状目前,我国木结构建筑的保有量为1200-1500万平方米,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木材加工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416家,2014年,全国木材产业总产值2.7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380亿美元。

木结构建筑中约70%为轻型木结构,重型木结构建筑约占16%,其他形式木结构约占17%。

木结构别墅占已建成木结构建筑的51%。

1.1木结构建筑相关标准规范不断更新和完善住建部先后修订了一系列与木结构建筑相关的标准规范,已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

特别是国标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加入了木结构的相关内容,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木结构住宅》进行了修编。

2014年2月,经住建部批准,2015年1月更名为《木结构建筑》,扩大了木结构的适用范围,图集包括轻型木结构房屋体系,胶合木房屋体系和原木房屋体系三种现代木结构。

我国分别开展了木结构典型构件耐火极限验证试验研究,木结构房屋足尺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木材目测分级规格材强度测试研究,我国木结构建筑耐久性研究等,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在我国推广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1.2建设了一批现代木结构建筑试点工程2005年加拿大木结构房屋中心——梦家园办公楼在上海浦东金桥开发区落成。

2006年9月上海徐汇区木结构平改坡示范工程竣工,随后相继完成了上海该区数十栋木结构旧房改造项目。

青岛市18栋木结构旧房改造项目南京、石家庄等地区数百栋木结构平改坡工程2008年汶川地震后,加拿大政府为四川省援建了一批木结构建筑,包括都江堰向峨小学、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北川县擂鼓镇特殊教育学校、青川县农房项目等。

1.3重新启动木结构人才培养工作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复苏,国内相关高校重新启动木结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如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等。

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城市发展中,现代化建筑工程随处可见,工程项目的规模、数量较以前相比都有了质的转变,施工内容越来越多、施工难度越来越大,与之而来的是质量隐患增加、安全事故频发。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仍需行业人士深入分析和探索,进而为建筑项目顺利且安全的推进提供保障。

本文分别从建筑工程施工特点、问题以及策略等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和介绍。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特点;施工管理;问题;策略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水平已经有明显提升,对社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极为显著。

但不可否认,当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在少数,不仅对工程、对人们的安全造成不利威胁,也极容易出现工期延长、成本增加的一系列不良后果,为建筑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不良问题可能来源于工程内部,也可能来自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当中,建筑施工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需要行业人员科学预测并有效规避一些对施工项目不利的情况发生,不断挖掘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设计管理对策,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也为增强建筑的整体效益创造良好前提,让建筑行业在社会上长盛不衰。

1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建筑工程施工和其他工程建设存在一定区别,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有利于更好把控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指标。

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筑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建筑,施工环节的危险性因素众多。

对于一些不可预测的危险情况来说,即便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也很难完全避免,导致建筑施工的不确定性极强。

尤其针对一些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高空作业和露天作业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相当强的心理素质,再加上不良天气因素、温度原因等的影响,极有可能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第二、工期紧张、机械自动化程度低是当今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

建筑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对策与建议

建筑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对策与建议

协同工作 的效率等 。
要点。其中 .特别指 出 以 自主创新提 营管理服 务升级 . 实现 “ 以人为本 ” 集 升产 业技术水平 的关键 是全 面增强 自 成 管理 主创新能力 . 努力掌握核 心技术和关键
促进建筑业现 代化的途径
在 十一五 期间 .促 进建 筑业现
因此 , 进建筑业现代化 的意义深 代化的主要 目标是 . 推 以建设 项 目生命周 期为主线 .以建设 项 目的施 工阶段 为突 破 口. 力推 进以信 息技术为核 心的高 大
但是 ,与发达 国家相 比,我国的建 建筑业面临的~项紧迫任务 。
资中的6 %左右由建筑 业完成转化 . 0 增 筑业还处于低 水平 以建筑 业为例 . 我
加值增长 2 %.占GD 1 P的比重持续提 国建筑业 存在的主要 问题有 3个方面 。
高 到 6 % . 9

促进建筑业现代化的意义
改革 开放 以来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 人员总数的近 13 /。 续稳 定发 展的过程 中 . 建筑 业发挥了重 要的支柱 作用 十五 ” 期间 . 在党中央 ”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发挥后发优 势
建筑业现状
有 1 %是依靠技 术进步获得的 . 5 而在我
目前 ,我 国正在进行着世界最大规 国其他一些行业则达5 % 。 0 建筑业现代
中 .随着我国城市 化的迅速发展 .市政 住和生活水平 , 给社会提供 了大量的就 不到 日本建筑公司的 1 。 / 二是 . 2 我国建 公用事 业成 为 国民经 济 发展 的重要 基 业机会 . 促进 了农村 富余劳动 力向城市 筑企 业的 国际 市场 占有份额不 到 2 , % 础:建筑 业和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
值 、增加值都 保持 了两位 数的增长 .总 上海磁悬浮轨道 国家大剧院 .奥运场 量 .建筑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因 产值 平均增长 在2 %以上。 0 3 0 2 0 年建筑 馆项 目等接二连三地得到建设 , 更让人 此 . 探索一条符合 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 业产 业规模达 到新 的历 史高 点 .  ̄2 . 深深地领会我国建设事业的繁荣。 达 14 J 6 5 5 66 亿 元的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 %.5 6 . 6 发展的大趋势的建筑业现代化道路 . 是

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也在逐渐复杂化,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以期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存在的问题1.1 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突出和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建筑工地上,因为工人操作不规范、设备老化等原因,频繁发生事故,给工人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同时,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也让建筑工地管理难度加大,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

1.2 建筑质量问题建筑质量问题也是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之一。

从基础设施施工到建筑物的装修与整饰,都需要保证良好的质量。

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的施工方案、质量标准和有效的监管手段,现实情况下建筑质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病害、渗漏、崩塌等问题。

1.3 环境影响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问题愈发凸显。

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到施工废弃物的处理,都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缺乏环保理念以及处理技术的不完善,都会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危害。

1.4 施工成本问题建筑施工成本问题是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另一个难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昂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维护费用都是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在建筑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针对成本问题,予以较为确切的考量。

二、对策措施2.1 安全管理为了预防建筑工地的事故发生,可以引入现代化的安全设备,并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关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管理和监督。

此外,还可以开展科技支撑的现代化安全管理,如智能监测、视频监控等手段,为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2 建筑质量控制为了解决建筑质量问题,可以从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等方面入手,加强建筑质量控制,制定相应监管标准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同时,应对建筑工地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管,规范施工流程和质量标准,提升整个建筑业的质量水平。

2.3 环保治理为了解决施工环保问题,可以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运用、处理等方面入手,并纳入到整个施工施工流程当中,开展全面的环保治理工作。

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困境及改革措施

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困境及改革措施

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困境及改革措施一、建筑施工行业的困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施工行业迎来了空前繁荣。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困境。

1. 建筑产业链过长导致效率低下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从设计、采购到施工等环节都涉及多个参与方,使得沟通协调成为了一个巨大难题。

这造成了很多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不仅影响了项目进度和质量,还增加了成本。

2. 施工技术落后尽管建筑科技不断更新换代,但在施工现场上仍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力操作。

缺乏先进设备和智能机械化系统,限制了建筑施工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保障。

3. 双重压力:安全与环保建筑行业具有较高风险性和破坏性,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事故隐患。

此外,建筑施工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安全问题和环保压力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挑战。

二、改革措施为了克服建筑施工行业的困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提升效率、推动技术进步、确保安全和环保。

1. 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覆盖建筑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平台。

通过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方数据的互联互通,可以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协同效率,并且有效控制项目进度和质量。

2. 推广智能建筑和装备积极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机械化系统,减少人力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领域使用自动化浇注设备,在高空施工领域推广无人机巡检等。

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

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是建筑施工行业最基本的要求。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法律监管力度,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 推进绿色施工发展可持续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通过推广绿色建筑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在设计、供应链和施工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

建立绿色认证体系,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转型。

5. 促进行业标准化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质量评估体系,并进行有效实施。

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一、引言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然而,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篇文章将探讨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人力资源短缺问题1. 问题描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项目急需大量人才,但目前人力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2. 解决方案:-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于技工和各类施工人员培训计划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匮乏问题。

- 鼓励高校开设与建筑相关专业,并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 深化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违法违规现象丛生1. 问题描述:在一些地区和项目中,“红顶中介”、“裸官”等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 解决方案:-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行业准入制度和执业标准,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

- 完善信用体系,并与其他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形成全面监管网络。

- 增加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认识,减少其发生。

四、低质量工程问题1. 问题描述:建筑行业中存在着一些施工质量低下、使用材料不合格等问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和消费者维权纠纷。

2. 解决方案:-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质量反馈机制。

及时发现并处理工程质量问题。

- 启动第三方评估机构和专家评审制度,在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就进行审核并提出改进意见。

- 完善相关立法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企业违规成本,并加大对造假行为处罚力度。

五、环境污染问题1. 问题描述:建筑行业取得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 解决方案:-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

加大环保设备投入力度,提高处理效率。

- 强化环境监管,加强执法力度,并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

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向绿色建筑转型。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这就提出了建筑工业化的目标。

所谓建筑工业化,是指标准化的设计、工程化的生产、装配化的施工。

从而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建筑产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业;发展现状;思考探究引言:在推进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为推进建筑工业化带来限制。

主要问题包括:成本问题、人员能力问题等。

在特定的情况下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从对信息化进程中成本的科学控制方面入手,从降低成本、建立生产基地等多个角度来保证建筑业的工业化工作顺利推进。

一、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性(一)有利于节能减排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在建筑的工业化过程中,能够达到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

推进建筑工业化,能降低施工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能够降低建筑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在建筑工程特定施工过程中,降低能源的特定消耗。

使建设工程可以更好地提高各种信息的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根据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状况,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质量问题。

比如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还有安全隐患是不可能避免的,也是不可能消除的。

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的总体质量。

(三)增加生产力,降低工作强度在施工项目中使用工业化的生产方法,而不是传统的生产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工期缩短30%左右,还可以节省大约50%的人力。

显然,推进建筑业的发展,一方面能使建设项目更快,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工人的工作量,尤其是在一些严苛的条件下,寒冷地区,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二、建筑工业现状近况至50年代我国开始步入建筑工业化阶段,并将借鉴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验、我国采用预制构件,装配式建筑被写入首个五年计划,自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获得持续性发展,特别在70年代后期,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

建筑行业中存在的痛点与创新解决方案

建筑行业中存在的痛点与创新解决方案

建筑行业中存在的痛点与创新解决方案一、痛点描述在建筑行业中,存在一些令人头痛和挑战性的问题,它们对项目进展、质量控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个主要的痛点,并提出相应的创新解决方案。

二、材料浪费与环境影响建筑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材料浪费,这不仅是资源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

同时,在现代化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建筑行业需寻找减少环境影响的方法。

创新解决方案:数字化技术在材料管理上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系统来监控和规划材料使用情况,可以大幅降低浪费。

此外,使用高性能、节能环保等新型材料也可以有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三、工期延误与协同沟通不畅建筑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参与方,并包含大量复杂的协同工作流程。

不同步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经常导致工期延误和项目整体效率低下。

创新解决方案:引入现代化技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使用云计算和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加强多方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加快各项任务进展,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或瓶颈。

此外,建筑项目管理软件还能够集成不同系统,提供自动化报告和跟踪功能,从而改善项目可见性和监控。

四、施工安全与智能监控施工安全一直是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

传统方法难以全面监测大型施工现场并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事故。

创新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来提高施工安全性。

通过布设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帮助监控人员及时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此外,虚拟现实(VR)技术也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培训模拟环境,提高操作技能并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五、结构性能与可持续设计建筑物的结构性能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传统设计方法往往基于经验和简化模型,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提高建筑可持续性方面,仍存在挑战。

创新解决方案:引入计算机模拟技术以提高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等工具,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材料应力、变形和破坏情况,并进行优化。

建筑工业化发展概况及我国建筑工业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业化发展概况及我国建筑工业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业化发展概况及我国建筑工业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摘要:介绍了建筑工业化基本概念及目前国外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和趋势,针对我国目前建筑工业化现状,归纳总结了三种主要体系特点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浇结构,钢结构1 建筑工业化发展概况建筑工业化是指采用现代化的制造和生产方式,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其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

与“建筑工业化”相近的概念有:装配式建筑、PC建筑、住宅产业化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几个概念并不等价。

工业化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一种生产方式。

国外建筑工业化是二战后期发展起来的。

战后欧洲法、德、苏等国家房屋损毁严重,重建工作量大,人工匮乏,先后掀起了建筑工业化高潮。

到60年代,建筑工业化已经扩及到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

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始于上世纪50年代。

总体来说,上世纪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并不理想。

90年代后提出了新型建筑工业化,并逐步推进发展。

2 国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2.1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与新体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工业化已向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方向发展,并研发出多种新型建筑体系,如新型钢结构、钢混结构、木结构等。

目前瑞典和日本建筑部品通用化程度较高,可以根据建筑需要直接进行组合。

2.2定制化、集成化西方国家将制造业中定制化概念引入住宅工业化生产中,形成模块化设计和生产定制建筑,提升客户体验,满足个性化需要。

运用建筑技术集成化,提升科技含量,提高建筑设施精细化程度,降低功能造价,节省建筑空间,在提升建筑使用舒适性、便利性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性优势。

2.3专业化服务体系发达国家建筑工业化发展形成了新型工程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了专业的施工队伍。

如,模板工程由现场作业进化为从设计到制作的独立商品运营模式,订购、选购、租赁、维修、拆除等等实现了一体化运营,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改善了施工场地环境。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一、背景介绍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中,建筑产业存在许多问题和短板,如低端产能过剩、科技创新不足、人才缺乏等。

因此,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我们需要制定指导意见。

二、总体目标(一)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建筑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二)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营销,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绿色环保理念和绿色技术应用,实现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具体措施1.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一)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二)建立行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共享。

(三)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优秀人才评价机制。

2. 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一)加强质量监管,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格处罚。

(二)推广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鼓励企业获得相关认证。

(三)加强品牌营销,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3. 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推广绿色环保理念,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二)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三)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一)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览会和论坛,扩大国际影响力。

(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水平。

(三)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交流,拓展市场空间。

四、政策保障(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产业发展资金。

(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信用体系,规范行业经营行为。

五、总结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是长期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为目标,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

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近年来,建筑产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主题。

随着现代化的加速,建筑行业呈现出了新的趋势,如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等,这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

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意义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行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它具有以下丰富含义:1. 提高建筑产业的竞争力。

建筑产业现代化可以促进建筑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建筑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2. 优化产品结构。

建筑产业现代化可以通过优化产品设计、使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和工艺,提高建筑产品的品质,推广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提升建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建筑产业现代化可以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入手,实现建筑物节能、绿色低碳、生态环境友好等目标。

这有助于推动建设美丽城市,加速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点内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点是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设计一体化、制造一体化和智能化。

1. 数字化:数字化的目的是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模拟和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2. 信息化: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设计和建设的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协作。

3. 设计一体化:将建筑设计的全部内容融合到一个系统中,实现设计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并在其中引入模拟和仿真技术,提高质量、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4. 制造一体化:实现生产、装配和加工的一体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在成本和时间上也实现了大幅的降低。

5. 智能化: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材料、构件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安全性和工艺性,解放建筑劳动力,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益。

三、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挑战与对策建筑产业现代化虽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传统建筑模式的制约、产业链条的长、离散度高等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方法解决。

浅析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伴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这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下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发展趋势下,传统的建筑工业发展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变,从而来适应时代的发展的主流。

本论文主要从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开展研究,从而为推动建筑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发展;问题;对策一、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建筑工业化的意识薄弱建筑工业化需要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其中整个过程包括建筑设计、生产制作、运输配送、施工安装、到验收运营等等方面。

还要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劳动强度为主要发展方向。

但目前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告别了传统的建筑业的发展中的一些理念。

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建筑行业按照传统的建筑的理念开展,这也和起初实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理念相背离。

例如在建筑过程中对于一些建筑材料根本没有考虑到其是否环保、以及在建筑过程中有没有起到既能够节约成本还能够高效的完成建筑施工的材料。

甚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浪费比较严重的现象。

在很大层面上很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也恰恰的体现出了建筑工业化的这种意识非常薄弱。

建筑工业化配套的技术不够全面要想实现建筑工业化,首先配套的技术一定要全面,这样在运行的过程中才能够保质保量。

例如建筑过程中对于一些墙体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先考虑到这一点,然后包括后期选择墙体材料方面以及墙体的建筑方面都需要采用配套的专业技术。

还有一些选用的节能环保材料上对于一些专业的设备都需要提前配备齐全,以免影响建筑施工。

但一些工程建筑为了使工程更快竣工,常常会在没有配套完整的设备技术就开始动工,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没能完全的达到建筑工业化的标准。

由于预制技术不成熟、建筑工业化的管理经验缺乏,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成本高于传统建筑方式,这使得许多开发商不愿意投资开发相应的项目,更不愿意进行相应的应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其盛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正大力向前推进,以此方式建造的住宅具有质量优势明显、施工周期缩短、全寿命周期成本低、施工过程安全、实现环保低碳等优势。

但是,各地在推进产业化过程中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如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重视程度不高;全面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激励政策缺位;相关标准规滞后于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的责任追踪机制不完善;掌握产业化技术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缺乏等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阶段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产业现代化整体装配式预制率BIM 成套技术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建设集成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推进建筑业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根本要求。

它实现了图纸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饰一体化、全过程管理信息化。

并具有质量优势明显、施工周期缩短、全寿命周期成本低、施工过程安全、实现环保低碳等优势。

以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方式建造公租房为例,预制率在30%的情况下,实现节(木)材70%,节水36%,节能30%,节人工40%,节工期31%,减少建筑垃圾71%等优势。

2014年3月20日,建设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交流大会在成功召开,把我国的建筑产业化现代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全国各省市把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都提上了日程,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如、、、等市以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住宅均达数百万平方,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先行城市,为我国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全面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企业自身的问题,有市场的问题,也有政府的问题。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标准化滞后、设计的软件缺乏、关键技术创新不足、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结合不够紧密、产业链脱节等制约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曾讲,我国住宅产业化现阶段缺乏顶层制度设计和宏观指导,全国性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尚未出台;住宅产业化的相关标准、规严重滞后于市场和试点项目的发展。

同时,在各地保障房在推进产业化过程中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如对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发展重视程度不高;全面推动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发展的激励政策缺位;相关标准规滞后于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的责任追踪机制不完善;掌握产业化技术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缺乏等问题。

就连住宅产业化的名称的提法也不断地更新,如“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等。

还有将建筑产业现代化等同于结构装配式住宅,认为装配式住宅为全预制误区等等。

2012年以来,宝业集团先后在、、等地承担了近100平方米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住宅,实现了结构体系研发创新、图纸设计深化、构件生产、安装施工、建筑装饰的总承包模式,并已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

在顺利推进并积累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影响我公司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后期的正常推进。

本文将以建筑产业现代化最核心的结构产业化为主,结合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面临的问题1.1标准体系问题连接技术眼花缭乱,有些科学实验并不充分。

目前,国建筑产业化现代化企业标准体系呈多样化,各家的结构体系及企业标准不同,各自为阵,各自保护,产品只实现自己企业部的标准化,而没形成市场的通用化。

各地在相继出台政策鼓励PC的应用,但是能够全面指导设计、生产、施工的技术文件严重缺乏,造成很多不会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或设计不到位,构件生产单位生产的构件标准化程度不高且生产质量良莠不齐、施工单位对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了解甚少的现状。

国家规上明确了几种结构体系,即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其中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用得较多,后三种应用较少。

但连接方式是多样的,目前在有叠合板剪力墙连接、套筒灌浆连接、约束浆锚连接、浇外挂连接、环形扣合锚接连接等。

还有普通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这其中的连接技术有国家规定的,有企业自主研发的,很难把握,如何监督管理成了问题。

国家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已经出台,工业化住宅评价标准于明年出台,相应的图集正在紧的编制过程中,图集对各种连接方式做了详细说明。

这将暂时规了我国装配式住宅的结构体系,为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指导、构件生产指导和施工指导、构建及构造提供了依据。

1.2生产资质与构件质量问题企业无资质,构件隐蔽工程无法验收,构件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地区存在产能过剩。

预制构件的质量好坏,决定了装配式住宅的结构质量安全。

在PC结构应用初期,大家往往只关注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现场施工的质量安全,忽视了工厂里构件生产质量问题。

国部分PC构件工厂没有资质,也就存在没有监管,导致构件质量存在隐患。

(如叠合楼板的细裂缝问题普遍存在,夹心墙板的外连接隐蔽工程到现场无法验收等现象。

)这就要求构件工厂具备专业制造资质,行业主管部门对工厂构件质量纳入监督与管理围,项目监理驻厂对构件监督验收。

另外,场地和运输受到限制。

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要新找场地,要租用或征用土地。

征用土地一般很难满足政府约定的投资强度要求。

找一个合适场地比较困难,地方太远运输成本很高,所以产业化还遇到运输成本的问题。

1.3现场施工能力问题无专业化分包队伍,两种施工方式并存后现场组织管理差,关键节点技术失控,工期无优势。

目前,多数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其重点是体系的研发与预制构件的生产,现场装配施工能力较弱。

因为施工能力不足,熟练安装技术工人和新型专业化分包队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面积的装配化施工。

市在住宅产业化大面积施工过程中就碰到很多问题,主体结构施工速度慢于传统施工,因为很多施工企业是由构件型企业自行组建的施工企业,施工能力非常弱,根本不具备大面积施工组织能力。

企业要有计划地组织装配工人专项培训,专业化的分包队伍也正在慢慢形成,这个现状是暂时的。

施工能力弱的构件生产企业应以开放的心态联合施工能力强的企业形成产业连盟。

1.4片面追求预制率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初期,对装配式住宅的推广片面地追求高预制率,认为预制率越高越好,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

这将导致过度使用混凝土构件,甚至有一面隔墙的重量达5吨多,一是增加结构自重,二是不利于新型填充材料的推广。

预制率是一把双刃剑,有些地区规定不合理,导致恶性竞争,低价中标的不合性。

片面追求PC结构体系的高预制率,容易造成企业在新的体系的研发中过度追求高预制率而忽视结构安全。

所以,在预制率的高低上,市场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5 BIM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

如果很好地应用,可以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等优势。

但建筑信息化道路走的非常艰难和缓慢,比如整个建筑业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可知式非常多而复杂,有很多现实困难。

目前的困难是没有找准切入口,也就是基础数据采集,不解决基础数据的来源问题,后面的业务报表、统计分析都是无源之水。

据我了解,BIM技术在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里尚未得到广泛应用,雷声大雨点小,这项技术得不到普及,将会拖累住宅产业化现代化的推进。

我们曾在一个产业化项目上因为深化设计出现失误,造了几十万损失,如果应用BIM技术,先模拟一下,就可避免。

1.6企业自身组织问题如何在传统业务占主要地位的企业组织一批人来完成全产业链工作,至关重要。

大企业存在船大难掉头的问题。

住宅产业现代化是一个全产业链的过程,这里面有创新研发、设计深化、构件生产、项目投标造价、现场施工技术、以及工法专利的申报,如何组织这样团队,并得到有效地发挥每个点的极限至关重要,我想很多企业都非常头痛。

1.7总结少、创新少、工法少、专利少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都在忙于市场业务,又因为专业技术人才少的制约,故存在总结少、创新少、工法少、专利少。

这不利于住宅产业化的今后的大面积推广。

1.8培训组织不得力这是一次建筑产业革命,很多人仍没有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在培训问题上,企业希望政府来完成这项工作,这是不现实的,政府则希望企业自行完成。

1.9质量安全与监管质量安全与监管是政府要考虑的,如一些质量安全隐患是结构体系的缺陷,企业根本无法整改,这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结构质量存在隐患。

再一个就是技术太多,关键节点技术有些质检人员并不能很好地掌握。

1.10关键节点的技术的控制问题装配式结构体系的重直缝、水平缝、夹心板的外页连接、灌浆的控制、配套安全维护体系、板与结构的刚性或柔性连接等,都是关键技术节点,如果得不到控制和有效解决,将影响结构安全。

1.11成本问题成本问题是所有关注建筑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问题,不能回避。

就建安成本来讲,暂时一定是高于传统建造方式。

但这是建立在其几大优势的基础上的价格。

随着市场化与专业化的分工,全寿命周期成本一定与传统接轨,甚至低于传统。

1.12人才问题专业的建筑产业化人才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很多企业迫切想进入这个领域,但受限于无此方面的专业化人才。

这里所讲的人才是全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一个人才团队。

同时,现有的人才也存在非常大的不稳定性,挖人现象严重,哪里出价高就往哪里跑,这给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惑。

2对策及建议鉴于上述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企业自身解决、政府帮助解决、市场规律解决。

具体从以下九个方面来探讨。

2.1工程总承包(EPC)为龙头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推广过程中,没有好的办法,因为没有定额,政府对2012-2013年的项目采取单一来源谈判,随着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这种方法就没有办法实行了。

从2014年起,采取了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以施工企业为主,联合设计与构件生产业企业形成联合体,并实行最低价中标工程总承包(EPC)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是当前阶段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一种非常好的模式。

就是以工程总承包为龙头的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发展模式。

并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推进的发展路径。

并成立专业化的、协作化的建筑工业化的工程总承包队伍。

在研发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配、运营管理等环节实行一体化的现代化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

2.2企业一把手负责制和事业部制的优势为了更好地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要成产以集团总经理为组长的产业领导小组,来统一组织和协调住宅产业化的推进,根据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结构体系,做统一布置和计划。

事业部制在我公司发挥了重大作用。

因为多数实施住宅产业化的企业,尤其是施工总承包企业,传统项目仍占公司业务的大部分,让这些传统施工技术人员来转型兼顾是不现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