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述
0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基础)
![0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6d35c0676a20029bc642d23.png)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即我们非常熟悉,并随时会接触到、感受到的精神现象。
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产生了语言。
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本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一)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从心理的动态性维度上或形式上分)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的形成又影响心理过程。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那么认识、情感和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阶段。
①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
它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感知觉给思维提供了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才能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
②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人不仅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应。
③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e1e2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5.png)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法来揭示个体心理活动的规律。
2.心理学的起源: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其中以亚里士多德最早对心理学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探讨。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案例研究等。
观察方法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研究心理活动;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来研究因果关系;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大量个体的心理状况;案例研究则是深入研究少数个体的心理特点。
4.神经科学基础:神经科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基础,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和化学信息传递来实现大脑的功能。
5.心理活动的两大领域: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感觉与知觉、认知与思维、情绪与情感、学习与记忆、人格与社会等几个基本领域。
感觉与知觉研究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认知与思维研究个体的思考、记忆和决策等心理过程;情绪与情感研究个体的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学习与记忆研究个体的学习和记忆机制;人格与社会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和社会交往。
6.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
心理发展领域包括婴幼儿发展、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和成人发展等。
儿童发展理论中的关键人物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和爱因斯坦等。
7.性格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的个性特征和表现。
个体的性格特点往往是稳定而长期的,并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
8.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9.病理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研究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研究对象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10.实际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可应用于教育、临床、组织管理和广告营销等领域。
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促进有效教学;在临床领域,心理学可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在组织管理中,心理学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发展等方面;在广告营销中,心理学可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广告策略。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ce23f926bec0975f465e2ad.png)
– 视觉 • 暗适应 • 颜色视觉:明度、饱和度、色调 • 视敏度 • 视量后效:正、负 – 听觉 • 音高:高音、低音 • 响音:对声音强度的反映 • 强度:客观的物理量
– 其它感觉 • 嗅觉:气味的融合 • 味觉:味蕾 • 温度感觉:冷点、热点 • 痛觉: – 感觉的性质 • 适应性 • 感觉的补偿
– 心理学的研究也为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 了理论上的假设和实验上的依据 记忆的研究: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指导了 生理学关于记忆问题研究的探索
2、科学体系中的心理学
– 科学早期的一元系统性是由于科学本身不发 达造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步产生了分 化 – 心理学是从自然科学和被称为认识论的理论 那一哲学分支两者的结合发展起来的
– 注意的种类
• 无意注意:指人的主义没有预定的目的, 布需要刻意努力 • 随意注意: • 有意识注意 • 注意的轨道
– 注意的特征
• 广度: 范围(同一时间关注的数量) • 稳定性:保持时间的长短 • 紧张性:使注意中心高度的保持在某 一事物上 • 分配: 一心能否二用 • 转移: 根据需要有目的的把注意转向
法国的实验生理学
• 冯特:系统的提出心理学是什么,其研 究方法如何,他认为,心理学对 象是来自直接经验;其研究方法 是自我观察法或内省法
• 铁钦纳:在美国开始推行构造主义,其
作品有《心理学入门》《实验
心理学》等。
– 机械心理学及其代表人物
• 心理学探索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心理或机理 • 心理过程是一种活动能力的几何体,而构 造主义没有揭示心理活动的结果或成就
及文化打交道。运用心理学的社会科学的解
释对心理学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特别是
在解释人的行为时更为有效
– 心理学常常受到伪科学的干扰——占星术、 相面学等 – 心理学研究受到思想家对人的非科学的、凭 感觉而定的思考的影响——特别是文学作品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1229d3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3.png)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一门广泛的交叉学科,研究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内在机制、发展规律以及外在因素对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它是一门综合科学,结合了生物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不
仅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心理和行为问题,还可以研究人类群体的特点和
规律。
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1、感觉过程:感觉是指受体机构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反应,是信
息的传入过程。
它包括感官输入、信息处理和抑制等三个步骤。
2、注意过程:注意是指个体从外界环境中搜集信息,将其转换为
内心有效信息的过程,是个体从外部事件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是心
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3、记忆过程:记忆是指对经历的事实、情况或事件的保存,以便
进行回想、思考或再利用的过程,是瞬时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的统称,是实现智能的基本过程。
4、思维过程:思维是指有规律地利用已有信息处理、推理和判断
的活动,是一种抽象推理的过程,它包括概念形成、分类、逻辑推理
以及抽象思维等多种形式。
5、情绪过程:情绪是指个体在内心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又叫心情。
它受外在刺激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强度不稳定、变化多
样的特点。
6、行为过程:行为是指人及其他动物依据环境刺激而采取的主观
行动,它是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行为可以有规律地分类:反射、运动、反应、活动、表现等。
心理学知识概述
![心理学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e151f2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2.png)
心理学知识概述心理学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
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
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The definition of Psychology is: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 and how they are affected by an organism's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心理学的定义是: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以及生物体的生理、心理状态和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心理学分为五个子领域,即:神经科学(Neuroscience)、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Society psychology)、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这五个子领域了。
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心理学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d917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9.png)
思维与想象
思维的概念与类型
想象与创造力的培养
阐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如概念 、判断、推理等,探讨不同思维类型 的特点和作用。
探讨想象和创造力的含义及其关系, 提出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法和途 径。
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分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如 算法式、启发式等,并通过实例加以 说明。
心理特征的分类
心理特征可以分为认知特 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 和行为特征等多个方面。
心理特征的评估
心理特征的评估可以通过 心理测验、观察、访谈等 多种方法进行。
个性与心理特征的关系
个性对心理特征的影响
个性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认知方式、情感表达、行为方式等心理特 征。
心理特征对个性的塑造
心理特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可以影响个性的形成 和发展。
情感与动机的关系
情感对动机的影响
动机对情感的影响
情感可以激发或抑制人的动机,从而 影响人的行为。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 人的动机,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 ;而消极的情感则会抑制人的动机, 使人产生消极退缩的行为。
动机也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当人的某 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积极的情 感;而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则会产 生消极的情感。同时,不同的动机会 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追求成 功的动机会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而 避免失败的动机则会引发消极的情感 体验。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相互促进
心理健康的提升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进行心理咨询,而心理咨询的效 果也会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被观察者的行为 、言语、表情等进行系 统观察,以了解其心理
现象的方法。
心理学学科概述
![心理学学科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b6791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e.png)
心理学学科概述一、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心理学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哲学思考到现代科学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者投入其中。
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认知、情绪、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关注人类的思维过程和信息加工方式;在情绪心理学领域,研究者探讨人类情绪的产生和调节机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研究者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关注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
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除了在学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临床心理学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工业心理学帮助组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提高教学质量;运动心理学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状态和发挥潜力。
四、心理学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心理学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心理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研究,与其他学科如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结合,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更深层次机制;同时,心理学也将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心理学将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12001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7.png)
THANKS
感谢观看
情绪的分类
根据情绪的性质和强度,可以将其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根据情绪持续的时间,可以将其分为短暂情绪和长期情绪;根 据情绪的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外显情绪和内隐情绪。
情绪的理论与生理机制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理论包括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和沙赫特-辛格理论等。这些 理论试图解释情绪的生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05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
心理发展的定义与阶段
定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 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阶段
心理发展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 定的心理发展任务和特点。
心理发展的理论与影响因素
情绪的生理机制
情绪的生理机制涉及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例如,当人们 感到恐惧时,自主神经系统会引发“战斗或逃跑”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 促等。
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力量,它引导人们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以满足自身的 需要。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将其 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可以将其分为近景性动机和 远景性动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 表现,记录并分析其心理活动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c3fba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b.png)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规律。
心理学包括多个子领域,涵盖广泛的研究内容,如认知、情绪、发展、社会等。
二、心理学的历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
最早的心理学实验是由德国心理学家
威廉·旦特进行的。
从最初的结构主义到后来的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各种学派相继兴起,为心理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思想和方法。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验法、问卷调查、观察法、案例研究等。
实验法
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因果关系,而问卷调查则用于获取被试者主观感受和看法。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基本概念,如意识、注意、记忆、学习、情绪等。
这些
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探究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五、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还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临床心理学、教育
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
心理学应用于医疗、教育、管理等领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解决心理问题。
六、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心理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未来,心理
学将更加关注个体差异、跨文化研究,探索心理健康、幸福等议题,为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和社会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对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
学学科,深入了解心理学知识,对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38a621b5f0e7cd1842536a2.png)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1897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实验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事实与表现3. 心理学研究内容: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能力,气质,性格4.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的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他们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
其中认识过程是基础,情感、意志随认识过程而产生。
反之,情感、意志又影响着认识的发展。
5.注意是伴随着心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它既不属于心理过程,也不属于个性心理。
6性格是区别一个人不同的最明显的特点,个性的核心是性格。
7.心里的概念: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的心理正是通过人脑的生理活动,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应。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和观察力1.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识记)2.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识记)3.4.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知觉则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3.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联系:1.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和前提,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2.感觉是知觉的组成部分,知觉是感觉的深化和发展:3.感觉的信息越丰富,越精确,知觉也就越清晰,越完整:4.感觉和知觉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统一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5.感觉和知觉的基本规律:A。
心理学全部内容
![心理学全部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27af82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8.png)
心理学全部内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医学、工商管理等。
本文将对心理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和应用领域等。
一、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代文明,例如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感知、思考和情感等心理过程的概念。
然而,正式的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
当时的心理学家威廉·怀姆斯在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并将实验方法引入到心理学研究中,奠定了现代心理学的基础。
此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涉及认知、发展、社会、人格等方面。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其中,实验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控制变量,观察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和心理反应,以确定因果关系。
另外,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等也是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之间相互补充,确保了对心理学问题的全面理解。
三、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众多的分支学科。
其中一些重要的分支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考、知觉、记忆、学习等认知过程。
通过实验和观察,认知心理学家探索人类信息加工的机制,揭示思维和决策的规律。
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类的生命周期发展过程,研究个体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发展变化。
通过长期追踪调查或实验研究,发展心理学揭示了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轨迹。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社会心理学家关注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如何相互影响和适应社会环境。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临床心理学家通过面谈、测试和治疗等方法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
教招心理学知识点
![教招心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7aa3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1.png)
教招心理学知识点
一、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探索人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并研究其影响行为的因素,以及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主要包括心理发展、
行为学、心理病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等领域。
二、心理学理论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认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外界环境
的影响,个体接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会采取相应的行为响应,从而形成
被称为条件反射的心理模式。
2、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理论将人的心理状态归因于内在的心理
力量,如矛盾、冲突、欲望、利益、价值等,它揭示了一个人的行为与内
心力量的矛盾冲突之间的关系。
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受到社会因素的
强烈影响,受到社会文化、形式、价值观、习俗、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都受到社会因素的强大影响。
4、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其内在的人格特
征所决定,人格特征不仅有外在表现的形式,而且有内在心理活动的潜在
动机,这些潜在的动机和内在的人格特征构成了个体的人格特征,影响着
其行为。
5、生物心理学。
心理学基本概念
![心理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3bb671f700abb68a882fb98.png)
心理学基础 概述
1、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
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心理实质的内容★2
心理实质的内容是: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 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外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主观能动的反映。人与动物的心理都具有选择性, 但动物心理的选择性受到生物制约,人类心理不 仅受到生物制约,还受到社会制约,人类心理有 社会制约性。
随着发育成熟,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形成人格, 标志: (1)自我意识的确立 :开始于婴儿期。 形成对自己的认识。 ★
认知过程(知)
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观察,包括 感觉、知觉、 记忆、想象、思维、注意等★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与特征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
映。 知觉有四个基本特征:★ ①知觉的选择性: ②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人所特有。 2.情绪产生多和生物性需要有关,而情感产
生多和社会的Leabharlann 要与精神上的满足有关。3.情绪发生时伴有显著的生理、行为上变化, 而情感产生则多不伴有明显的生理、行为变化。
4.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冲动性,情感则 不易受情景的影响,冲动性也小。
3、动机冲突的类型★
双趋冲突:同时面临两个具有相同吸引力的目标。 引起相同程度的动机,但必须从中选择一个而产 生的心理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冲突:同时面临两讨厌的事物,产生同样的 逃避动机。要回避其中一个,必定要遭遇另一个 产生的心理冲突。“前遇断崖,后有追兵” 趋-避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标采取矛盾态度, 既喜欢有厌恶时发生的心理冲突,“喜欢抽烟, 又怕损害健康”★
大一心理学知识点简要概述
![大一心理学知识点简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8a02f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b.png)
大一心理学知识点简要概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通过对人类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旨在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学习效果,改善人际关系。
本文将对大一心理学的若干知识点进行简要的概述,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注意力等认知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人类是如何感知信息、加工信息以及对信息做出反应的。
在大一阶段,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认知过程,比如感知和注意力。
感知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器官对外界环境进行接收和解读的过程,而注意力是指人类集中注意力于某个事物或任务,并忽略其他干扰。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至老年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内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变化。
大一阶段,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基本的发展心理学知识,比如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身份认同发展、社交关系形成等。
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人类在社交交往、群体行为、态度和偏见等方面的心理现象。
大一阶段,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基本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比如群体影响、归因理论等。
4.个体差异心理学个体差异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之间心理差异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在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大一阶段,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一些基本的个体差异心理学知识,比如性格类型理论、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等。
5.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疾病的发生、预防与治疗。
大一阶段,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比如如何应对压力、提高心理韧性等。
以上只是心理学知识的冰山一角,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
心理学概论,word文档
![心理学概论,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a88a02e3169a4517723a3d8.png)
心理学概论1、人类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1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心理动力。
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万分。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2)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情绪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和意志过程(心理学把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
)(4)心理特征(重点)。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正是这些心理特征,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1.2个体心理与行动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1.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心理学
![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3befa11a37f111f1855b75.png)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总称①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主观客观化)和意向过程(客观主观化)②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主要研究内容: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差异表现在多方面:如认识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等)气质是先天的,是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核心部分3、心理现象: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志等活动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分心理过程与个性两类)①认知现象(人的基本心理现象)②情绪和动机③能力和人格能力是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功能性4、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①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实践服务②分类: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5、心理学对教育工作的意义①掌握心里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②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指导学生的心理保健③掌握心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6、普通心理学是最基础的一科,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7、普心与教心的关系①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学科性质不同、侧重点不同②联系:都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普心侧重一般规律,教心侧重教学活动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心理学的产生背景①心理学的萌芽: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是人类心理学思想的萌芽模式②世界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③明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清代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后人称之为脑髓说。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5e9b8fc75a8102d277a22ff4.png)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概念: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动态、个性心理。
2、心理学发展代表人物。
〔1〕“心理学之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3〕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否认意识,主张行为。
〔4〕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
〔5〕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其主张无意识。
马斯洛、罗杰斯是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主张心理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6〕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出版《认知心理学》,标志认知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3、个体发展规律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差异性;不均衡性。
4、心理发展的心理学理论两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1〕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论,认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第一阶段是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
〔2〕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论,人类心理机能由低向高发展过程由三方面推动。
第一,起源于社会文化;第二,个体发展来看,语言、符号等中介使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新的心理机能;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5、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期限”等观念。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6、高等心理学发展史代表人物。
〔1〕赫尔马特“科学教育之父”〔2〕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称为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后又出版了《双生子的测量》、《教育原理》、《智力测量》。
7、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综合化、本土化、情景化。
8、●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帮助教师建构科学的教育理念〔2〕有助于教师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质量〔3〕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4〕有助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e2c45ed964bcf84b8d57b52.png)
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除此之外,心理学还研究个体行为、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是边缘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个性)心理3、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过程。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4、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人格心理的差异。
人格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人格倾向性是指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等;人格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5、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 ; 学习与记忆 ; 思维与言语 ; 情感与意志 ; 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
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是在任何情境下人的一切的心理活动,而?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实践情境下学生的心理的。
??6、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探究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解释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和老年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心理学学科性质 属于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
社会科学性质的跨界学科。
二、心理的实质 要回答两个问题: ▲心理现象是由哪产生的 ▲心理现象是什么东西(内容)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有两种根本对立的 观点。
唯心—心理现象是独立在人体外或 寄居在人体内的灵魂。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 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情感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
机、兴趣、理想)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
认识过程
▲感觉—听到声音,看到光亮,嗅到 气味,尝到香味、摸到冷热、软硬。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能辨认产生 声音、发出气味、软硬热冷的是什 么物体,什么东西。
先天素质不同。 生活条件不同。 各方面的影响,教育不同。 从事的实践活动和经历不同。
2)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不是孤立的。三个心理过程之间
以及个性与心理过程之间都是彼此 互相联系的。
▲ 没有心理过程—个性就无由形成。 已形成的个性—制约着心理过程, 在心理过程中表 现出来。
▲没有不表现出个性特征的心理过 程,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之中 的个性特征。
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 —心理活动不可能产生
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 —心理活动就能产生
有什么样客观事物作用于脑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 理现象。
自18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发现30 多个被野兽哺育大的孩子,有猴孩、 熊孩、狼孩、羊孩等。
▲1920年印度人辛格在狼窝里发现的 “狼孩”。 8岁到人间—相当于6个月婴儿的心 理水平,四肢爬行,舔食吃东西, 怕火,夜间抓门,深夜常嚷叫。
左半球—分析、抽象、继时的,理性 的和主题的特征在计算、逻 辑、语言等抽象思维占优势。
右半球—整体的、具体的、同时的、 直观的和同格的特征。在空间 知觉,音乐欣赏,绘画等整体 知觉、形象思维占优势。
专门化与优势并不是绝对的—不能忽 视两半球的协同性及代偿功能。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 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学是最近 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 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 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 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 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医学科学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史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成为阻碍医学科学前进的羁绊。的确,要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显然已完 全超出了中西医学所涉及的范畴,我们必须跳出中西医学的理论
返回人间2年学会站立4年学会了6个单 词。
17岁死,相当3-4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1984年,猪孩(医大)
10岁女孩—与猪和人均交往,具有猪 和人的双重心理活动。
▲抗战时期,刘连仁,13年深山野人 生活
3.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观”“能动” 地 反映
▲主观的反映—不是死板地、机械地反映 事物, 受每个人知识、经验、个性特征 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不同个性对目标客观反映不同。 一个人不同的生活时期对同样现象,反 映也不同。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脑的各个部位并 不是均匀发展,其中新皮层的增长具 有重要意义。 把一种食虫类动物的脑皮层面积设定 位为1。
树狙(小型灵长类动物)10
大猩猩
30
黑猩猩
69
人类
> 150
新皮层高级联系区为人类所特有
此外,神经元突起的数量,胶质细胞
密度,脑沟深浅也可能与心理和智能
水平有一定关系。
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内容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自然条件,社会环境, 社会实践,教育影响,人际关, 人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能够把这些事 物辨认出来或想起来。
▲想象—不仅能记忆见过的事物,还 能想出自己从未见过的事物。
▲思维—凭借人所特有的语言,通过 分折、综合,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情绪情感过程 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常会产生
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等态 度体验。
心理学概述
▲对概念的误解—研究如何知道别人 心里想的什么。 心理与心里两个词的概念不同。 心里—指人的内心 心理—指人的心理现象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879年 冯特(Wundt . 1832~1920)在德 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物理实 验室—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 学。
2. 心理现象 1)心理现象组成
▲个体发生史—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以 脑的发育为物质基础的。 新生儿大脑是成人的1/3 9个月大脑是成人的1/2 2~3岁大脑是成人的2/3 12岁接近成人
▲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与脑的重量有关 脑重与体重比例
(脑化指数)(各种动物大小不同,标准化)
两个重量比例进行一定的数学转换 得出的数字人的脑化指数远远大于 动物
▲物种发生史—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
段的产物。地球上最早的物质是无生命 物质→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有生命的 物质(生物)→分化为植物、动物。→动物 的各种组织不断分化产生神经系统,有了 神经系统→动物开始具有最原始的心理 现象(感觉) →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心理活 动相应越来越丰富→进化到灵长类、特 别是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人脑发展到了 特殊阶段,成为一种结构极为复杂、功能 极为灵活的“特殊物质”,心理活动就是 最复杂,最高级的大脑产生的。
唯物—心理现象依赖于物质,由物 质产生的,是物质活动的产 物。
1、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由哪产生的) 古代—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水
平所限,认为心脏是产生心理 的器官 现代—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人的心 理是大脑的功能
现代科学史证明,心理依赖于脑, 神经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心理 发展水平,大脑的健康状况制约 着人的心理活动。
▲能动的反映—人脑不仅有记忆、理解, 还有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脑不仅是一 个运转站,而且还是一个加工厂,是一 个极其复杂的自我调节系统。这就是 人的心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心理实质可以这样表述: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4.大脑半球机能的不对称化研究 已肯定不对称化,原因不清。
意志过程 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对它
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还能根据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确定 行动目的,拟定计划、步骤,克 服各种困难,最后把计划付诸行 动这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力求加 以实现的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的共同性部份—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的差异性部份—个性 每个人均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