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和典型题(含真题)详解(矫正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和典型题(含真题)详解(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92736d75b14e852459fb5747.png)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7.1 复习笔记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概述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如吸毒者),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其消除违法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福利服务活动。
2.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根据个人与社会二因素的犯罪原因理论,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也应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1)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①监管功能矫正制度即刑罚执行制度,矫正社会工作者是刑罚执行团队中的一员。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矫正社会工作者被法律授予依法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的职责。
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主要是通过限制一定程度自由的办法对犯罪行为作一定补偿以及通过监管预防其再犯罪。
②矫正功能犯罪行为的实施有个人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思想观念、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等。
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生理上、心理上、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正常成员。
③服务功能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其服务对象是特殊社会困难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员。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贯穿整个刑事司法过程。
其内容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等。
服务手段包括直接的专业服务、转介性的间接服务等。
(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①营造有利于服务对象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许多研究表明,一些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其生活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社区环境恶劣,存在许多不利于人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服务对象的更新改造。
006.矫正社会工作
![006.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bfc3bd5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c.png)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1.阿凯因犯诈骗罪被判刑十五年,服刑十一年后,由于表现良好而提前获释,成为社会工作者小李的服务对象。
由于阿凯一直在狱中,没有什么技能,加之身体多病,出狱后也羞于见人,整日闭门不出。
久而久之,阿凯离现代社会越来越远,早已离他而去的亲人也不再与他联系,一个人变得更加消沉。
为促进阿凯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小李通过介入行动,主要应满足阿凯( )的需要。
A.基本生活保障B.教育权益保障C.就业培训D.再社会化【答案】D【解析】矫正对象的需要包括:(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解析】要。
再社会化的需要就是社会工作者通过实施矫正计划,促进矫正对象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社会正常的成员。
(4)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2.矫正服务对象老唐出狱后,社会工作者小亮为老唐解决了住宿问题,并且给老唐安排了体检,对接了就业资源,这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的( )功能。
A.矫正B.服务C.监管D.治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矫正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解析】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1)监管功能。
矫正制度即刑罚执行制度,矫正社会工作者是刑罚执行团队中的一员。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矫正社会工作者(如美国的缓刑官、我国香港地区的感化主任等)被法律授予依法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的职责。
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一是通过限制一定程度自由的办法(如定期汇报、不可随意离开居住地等规定)对犯罪行为作一定补偿;二是通过监管预防其再犯罪。
(2)矫正功能。
犯罪行为的实施有个人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思想观念、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等。
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生理上、心理上、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正常成员。
(3)服务功能。
实务培训七章矫正
![实务培训七章矫正](https://img.taocdn.com/s3/m/edf0bafe0c22590103029d28.png)
B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服务
C 发掘矫正对象潜能和参与问题解决
D 开展特殊教其严重缺失 的社会功能,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接入行 动,主要应满足矫正对象()的需要。
A 基本生活保障 B 教育权益保障 C 就业培训 D 再社会化
4、优势视角
5、“社会——心理”视角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接纳 可塑性 个别化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社区工作方法
1、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 境
2、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 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3、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 作
(二)社会工作行政
A 基本生活
B 教育保护
C 家庭生活
D 再社会化
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见下页例题)
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的介入 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的介入
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12年70题) 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四、行刑期满后的社会工作
72. 张某因贪污罪名被起诉,其10岁的女儿精神 受到打击,学习成绩下降。在机关工作的妻子也 因此情绪低落,不愿上班。在此期间,社会工作 者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 )
32、社区矫正对象徐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缓刑3年, 他从小生长在离异家庭,奶奶将他一手抚养长大, 百般宠爱,徐某逐渐成了一个事事以自我为中心, 行为偏执、 冲动、任性的“小霸王”。矫正初期, 无论社会工作者怎样努力,徐某总是沉默不语, 消极抵触。但社会工作者并没有放弃,从生活琐 事开始,真心实意地关心徐某。渐渐地,徐某开 始对社会工作者产生了信任。本案例中,社会工 作者坚守了()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7章 矫正社会工作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7章 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d118859a581b6bd97e19ea83.png)
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5、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1)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及 康复服务
(2)为社会大众提供预防性禁毒教 育及宣传服务
例题1:服务对象小方曾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二年。从 戒毒所出来后,小方回到社区,家人不愿接纳她,拒绝承 认有她这个女儿。社会工作者小赵了解到家人从小对小方 期望过高,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吸毒是为了缓解压力, 她自己也很讨厌这样的生活。针对小方的困境,小赵的恰 当做法是( )
社区矫正中的直接方法
▪ 2、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 A 要针对矫正对象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困惑设计小组活动的主题。
▪ B 要从矫正对象的特点出发选择小组工作实施模式。 治疗模式为主 社工的角色:教育者、领导者、临床诊断者、治疗者
▪ C 小组活动时间安排宜与矫正工作的制度要求相结合。
▪ D 要善于从矫正对象中发现和培育小组工作的领导。 小组领导的含义:1、领导者 2、过程
A.服刑改造 B.基本生存 C.再社会化 D.去污名化
【参考答案】C
【考点解析】监狱环境的特点是使服刑人员 与社会和他人保持一种隔绝状况,而监狱的 环境不利于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所以矫正 社会工作人员在监禁场所所提供的重要内容 之一就是帮助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恢复 重建其社会功能。具体的服务内容有:帮助 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帮助服刑人 员增强与家庭的联系;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 持性社会网络。
#知识点4: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 1、特殊性:为特殊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 ▪ 2、复杂性:强制性监管与人性化服务交织相伴 ▪ 3、长期性:服务期限与刑罚执行期限基本一致 ▪ 4、专业性:法律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
#知识点5: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b05dfcb2f121dd36a32d8283.png)
标签理论
优势视角
“社会-心 理”视角
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 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 起来考虑并开展工作
例、社区矫正对象阿兰在监狱服刑8年后获假释回到社区, 她对周围环境感到很陌生,常常觉得周围居民对她指指点 点,内心十分自卑,一天,她到街道申请办理劳动手册, 工作人员说她的申诉材料不全不予办理,她觉得工作人员 是刁难她,于是大吵一场,并当场撕毁申请材料。事后社
A.社区社会工作 C.社区综合治理
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1、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性质和作用 2、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 (1)犯罪事实的记录 (2)前科 (3)本人的生活史
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 会工作介入
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 的社会工作介入
1、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 2、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 3、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
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 强与社会的联系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缓刑、假释、监外 执行人员的观护
督促被观护者在观护期做到: 1、保持良好品行 2、服从检察官和观护人命令 3、接受观护人辅导 4、及时向观护人汇报工作、生活和居住状 况,不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
院舍训练的组织 管理
院舍类型: 1、中途家庭 3、教养院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
针对罪犯: 1.监管; 2.矫正; 3.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福利性 特殊性
针对社会环境
1.营造有利于更新改造 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系统性
专业性
2.促进刑罚制度人性化、 科学化进步;
初级社会工作者第七章考点-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
![初级社会工作者第七章考点-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7c87dd8d51e79b8969022600.png)
; 1、致力于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 P198~P202(1) 行为治疗方法:行为治疗法是以学习理论和实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
(多选)1 评估方案:行为治疗法不重视人的内在心理机制,而只注重人的具体可见的、可以量度的外在问题行为。
2 治疗的策略与技巧:行为治疗法有许多有特色的治疗方法与策略,须根据情况作不同的选择:一是反应性技巧,反应性行为通常与反射性反应和非自主性行为有关。
常用的反应性治疗的技巧有:反制约、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
二是操作性技巧,操作性技巧主要处理与有条纹肌肉和骨骼系统有关的自主性行为。
常用的操作性治疗的技巧有:正增加、负增强、消减、塑形、连扣、惩罚。
三是综合性技巧,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的认知行为理论,强调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此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认知行为治疗技巧,被称做是兼顾认知和行为矫正的综合性技巧。
(多选)3 增强物的作用: (全书重点)增强物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初级奖励品,指可以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东西,适用于年纪较小,智力较低的人士;第二类是次级增强物,指可以满足人们精神、社会和心理需要的东西,如金钱、名誉、赞赏、自由、快乐等(考次序),适用于年纪较大、智力较高的人士。
增强物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原则:→理想行为出现后应尽快给予奖励;→要让当事人明白为何得到奖励;→要交替使用多种增强物,避免因过多使用一种增强物而使其奖励作用减退;(最重要)→要鼓励当事人在多种增强物之间进行自行选择; (次重要)→要注意增加物是否适合当事人的年龄、兴趣和意愿;→要留意增加物的过多或过少使用。
4 强化程序:凡理想行为出现便给予奖励是连续强化;凡理想行为出现后只作不规则奖励的是间歇性强化。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培训课件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培训课件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23bf5545af1ffc4ffe47acb3.png)
下列哪项不属于矫正对象的需要?() A.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B.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C.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D.监管的需要
矫正对象的需要P155
(2014年真题)社会工作者协助即将出狱 的服务对象调整心态,为他们提供社会发 展变化的资讯,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出狱 后的生活。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做法满足了 服务对象的( )需要 A.服刑改造 B.基本生存
矫正对象特点 1、具有冲动好斗的人 格特征。 2、具有自卑消沉的心 理特征。 3、具有严重脱节的社 会特征 4、具有困难重重的生 活特征。 矫正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 障。 2、教育、就业权益的 保障需要。 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 要
犯罪嫌疑 人的亲友
寻找社会资源维持生计 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照料生活 为因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
#知识点7: 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1、协助服刑对象适应监禁场所生活 (1)帮助对象熟悉监狱环境 (2)协助服务对象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3)协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困难 (4)预防服务对象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2016年真题)31.社区戒毒人员小王得知 自己因吸毒感染了艾滋病毒后,沮丧绝望 ,精神几乎崩溃,把自己锁在家中,不愿 见人。家人请社会工作者小林对小王进行 个案辅导,此时,小林需要重点开展的服 务时协助小王()。 A.处理负面情绪 B.增强抵制毒品诱惑的能力 C.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D.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答案:A
【参考答案】C
【考点解析】监狱环境的特点是使服刑人员 与社会和他人保持一种隔绝状况,而监狱的 环境不利于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所以矫正 社会工作人员在监禁场所所提供的重要内容 之一就是帮助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恢复 重建其社会功能。具体的服务内容有:帮助 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帮助服刑人 员增强与家庭的联系;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 持性社会网络。
2014年成都市社工员评定综合能力学习资料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
![2014年成都市社工员评定综合能力学习资料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011ffc8c71fe910ef12df883.png)
社会工作实务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谭祖雪西南石油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矫正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实务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因为其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所以,矫正社会工作也具有和其他实务领域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方法。
在第七章里边我们就来学习矫正社会工作。
一、矫正社会工作概述这一章也是由三节构成: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的概述,在这一节里边主要有这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什么叫做矫正社会工作;第二,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三,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第四,矫正对象的需要及问题;第五,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那接下来我们就具体需要这些内容。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第一个问题,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矫正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里边一个特殊领域。
说到特殊,特殊在哪儿?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
矫正也称为矫治,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它是医学上的一个专门用语,是指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使身体部位的形状或机能能够得到康复,比如矫正牙齿、矫正斜视、矫正脊柱等,这是矫正原来的含义。
把矫正概念引入社会领域,成为司法方面的一个专门用语,是指国家的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得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正常成员的过程。
在理解矫正这个概念的含义的前提下,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做矫正社会工作。
在教材的175页这里有一个定义,矫正社会工作在一些国家还有一些地区,比如香港地区,它称之为感化工作,矫正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当中,其实施主体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运用的理念和方法是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服务的对象是罪犯及其家人。
服务场所是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服务内容是要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
助理社会工作师培训班(一期)课件【0419】.
![助理社会工作师培训班(一期)课件【0419】.](https://img.taocdn.com/s3/m/2ca9eecf360cba1aa811daf6.png)
9.在矫正社会工作中,个案管理的运作与实施需要注意 的问题有( ABDE )。
A.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B.要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C.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 D.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E.要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 包办代替
—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 —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 —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
(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1.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
—帮助熟悉监狱环境 —协助戒除不健康生活习惯 —协助解决生活困难
—预防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பைடு நூலகம்
2.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3.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8.顾某,35岁,无固定职业,因盗窃被判有期徒刑1年, 缓期执行。判决后,其妻离家出走。目前顾某与父母 、儿子共同生活,父母年老多病,儿子辍学在家,家 庭生活困难。面对困境,顾某焦虑急躁,家庭关系十 分紧张。经过评估,社会工作者认为顾某目前的需求 包括( ABDE )。 • A.基本生活保障 B.获得就业机会 • C.获得教育机会 D.提供社区服务 • E.改善家庭关系
6.林泉因与人发生冲突,持刀将对方刺成重伤而被拘押 和起诉,妻子两个月前因乳腺癌去世,现家中只有 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再无他人照顾,也无任 何经济来源。此时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林泉提供的服 务是( A )。 A.为他们申请低保 B.寻找收养机构 C.寻找临时安置场所
D.进行心理辅导
7.老张因盗窃被判入狱服刑,社会工作者小吴定期为其 提供心理辅导。老张出狱后无住房,生活困难。社会 工作者小赵协助老张申请了低保,同时积极帮老张找 工作。本案例中属于矫正社会工作服务( BC )。 • A.司法判决前的服务 • B.监禁场所中的服务 • C.刑满释放后的服务 • D.社区矫正的服务 • E.司法判决中的服务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180da54c336c1eb91a375d89.png)
四、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也称:更生保护 原因: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受到社会歧视,家 庭拒绝,同伴疏远,就业困难,学习中断 主要内容:
(一)提供住宿场所:无家可归、有家难回者 (二)提供就业、就学辅导: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介绍 职业、联系学校就学,养成良好习惯 (三)提供生活辅导、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四)提供物质帮助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
(二)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
1、行为主义理论
2、认知理论
3、标签理论
4、优势视角
5、社会—心理视角
一、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
(三)基本价值理念 1、接纳
基本看法:每个人都有其价值与尊严 具体做法:以客观、体谅的心态,在平等、安全的气 氛中才能开展服务
2、可塑性
基本看法: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
3、个别化
基本看法: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致力于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 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的社会工作 方法 (三)个案管理:协调、整合的服务提 供模式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致力于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 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 1、行为治疗方法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三)个案管理:协调、整合的服务提 供模式 1、缘起及含义 2、运作与实施注意事项
(1)重视建立专业关系 (2)分步骤制定工作计划 (3)多部门整合性服务 (4)切记包办代替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七章(谢珺)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七章(谢珺)](https://img.taocdn.com/s3/m/6cd4cefe700abb68a982fbdc.png)
#知识点 :矫正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知识点3: 知识点
矫正对象特点 1、具有冲动好斗的人 、 格特征。 格特征。 2、具有自卑消沉的心 、 理特征。 理特征。 3、具有严重脱节的社 、 会特征 4、具有困难重重的生 、 活特征。 活特征。 矫正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 、 障。 2、教育、就业权益的 、教育、 保障需要。 保障需要。 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 、 要
最主要的 工作领域
#知识点 : 知识点10: 知识点 4、行刑期满后的社会工作 、
也称更生保护 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 提供住宿场所 提供就业、 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提供物质援助
8. 矫正社会工作者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 也称为()。 也称为()。 A.更生保护 更生保护 B.监督保护 监督保护 C.监管保护 监管保护 D.事后保护 事后保护
犯罪嫌疑 人的亲友
寻找社会资源维持生计 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照料生活 为因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
#知识点 : 知识点7: 知识点 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
内容: 内容: 调动罪犯本身的潜能以及社会资源, 调动罪犯本身的潜能以及社会资源,引导罪犯向 积极的方向转化以达到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积极的方向转化以达到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 消除或削弱罪犯思想和行为上的负面因素 加强其与社会的联系沟通 恢复重建社会功能
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研究
10. 社区矫正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 合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合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讲求操作的社 会工作实务领域, 会工作实务领域,综合了众多专业学科的理 知识和方法,其健康发展, 论、知识和方法,其健康发展,需要加强这 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研究,指的是()。 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研究,指的是()。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第七章_矫正社会工作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_矫正社会工作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54c91ff18583d049645974.png)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概述[2012年真题]小军因吸毒被强制戒毒结束后,矫正社会工作者小张跟进了小军的个案。
接案时小张了解到小军为非婚生子女,母亲改嫁后一直无人管他,小张对小军的需要进行了评估。
此时,小军最需要满足的是(B)要求。
A.生理脱毒B.基本生活保障C.就业D.法制教育丨题解丨矫正对象的需要包括: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题中,小军戒毒成功后,最先需要解决的是生活压力,也就是基本生存条件,所以小军最需要满足的是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2010年真题]阿丽新婚不久,因挪用公款被判缓刑,失去了奋斗多年获得的财务主管职位,成为矫正对象,她痛苦万分,情绪低落,沉默寡言,闭门不出。
社会工作者在对阿丽的辅导中,不仅帮助他重新认识自己,还为他收集了很多就业信息。
阿丽调整了心态,终于又找到了一份工作,开始了新生活。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主要满足了矫正对象(D)的需要。
A.基本生存B.教育保护C.家庭生活D.再社会化丨题解丨矫正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矫正计划措施的实施,促进矫正对象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成为正常成员。
社会工作者要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
本题案例中,阿丽成为矫正对象后,痛苦万分,情绪低落,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调整了心态,找到了新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
这主要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的(C)。
A.监管功能B.矫正功能C.服务功能D.指导功能丨题解丨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监管、矫正和服务三个方面。
矫正社会工作PPT精选文档
![矫正社会工作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57595496137ee06eef9180c.png)
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
针对罪犯: 1.监管; 2.矫正;
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福利性
3.服务 针对社会环境
1.营造有利于更新改造 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特殊性 系统性 专业性
2.促进刑罚制度人性化、 科学化进步。
3
矫正对象的特点
人格特征:冲动好斗
心理特征:自卑消沉
社会特征:与社会严重脱 节
针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 2、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 3、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
9
例、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和周围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 一份有关服务对象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院作参考,这是 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 )的主要工作职责。 A.司法判决前 B.监禁场所中 C.杜区矫正中 D.服刑期满后
16. 矫正社会工作者小林针对有些矫正对象因 长期服刑不适应出狱后的生活这一问题,为其 开办了以“生活适应”为主题的小组。在小组 过程中,小林模拟西餐厅的情境,让服务对象 分别扮演“主厨”、“侍应生”与“顾客”, 尝试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和需求,以提升服务 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小林的上述做法回应了 服务对象( )的需要。
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 专业咨询服务
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 强与社会的联系
1、帮助熟悉监狱环境 2、协助戒除不健康生活习惯 3、协助解决生活困难 4、预防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1、公民教育 2、心理、情绪辅导 3、职业技能训练 4、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
1、帮助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 2、帮助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3、帮助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
7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b43555415901020206409c5c.png)
机,提升其对孩子的监护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最适宜开设的小组是( )。2018真题 A.“爱如明镜”亲职教育小组 B.“涅粲重生”同伴教育小组 C.“生命如歌”戒毒康复小组 D.“无毒人生”社会适应小组
答案:A
35岁的小军每天至少要注射三次海洛因,靠出租父母 给他的两套房收取房租。购买毒品并养活自己。小军无
建立专业关系,更好地帮助他顺利度过社区矫正期, 小温应该( )。2018真题 A.关心张某的生活,了解其需求 B.按规定安排张某参与公益劳动 C.收集张某的法律文书,为其建档 D.参与向张某宣告社区矫正制度的过程
A.建议警方对小军采取强制戒毒措施 B.协助小军申请救助,以缓解其经济压力 C.培养小军成为同伴辅导员,参与社区演讲 D.为小军提供个案辅导,进一步激发他的改变动机
答案:D
25岁的小新因吸食冰毒成瘾被责令社区戒毒,成为社会 工作者小林的服务对象。小林通过评估发现,小新“溜冰” 是为了“助兴",他身边很多朋友也这样,小新没有什么 改变动机,持续吸毒的可能性较大。对此,小林拟运用激 发小新内在动机改变的方法为小新进行个案辅导,以帮助 其戒除毒瘾。下列小林制定的干预策略中,有助于激发小 新内在动机改变的是( )。2019年真题
答案:D
2.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公民教育; 心理、情绪辅导;职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意识 与能力提升。
3.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1) 帮助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 (2) 帮助服刑人员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3) 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
(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 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社会服务(社区服务或社区劳役),通过判定罪犯在社区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PPT课件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93ad574b73f242326c5f68.png)
15
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 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16
四、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提供住宿场所 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提供物质援助
17
第三节 主要方法P125-133
2005年6月16日上午,歌手红豆正式结束了他为期1年 零1个月的假释考验期。红豆在有关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 字,正式办理了解除社区矫正的所有手续,回归社会。
3
案例分享
❖
2002年6月6日,红豆因犯猥亵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零6个月。2004年5月20日因表现良好获得假释出狱。此后, 正值北京市正式启动社区矫正,红豆作为西城区首例社区矫 正对象,被纳入社区矫正。红豆的假释考验期是2004年5月 20日至2005年6月16日,在将近13个月的假释考验期内, 他能够及时提交思想汇报,参加公益劳动,积极配合社区矫 正,日常表现非常不错。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考试内容(要点) 一、矫正对象的特点和需要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
第一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概述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 指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
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 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 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 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 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使罪犯 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 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4
❖ 红豆说,从去年出狱到昨天,他非常感谢各级有关人士对他 的关心和帮助。虽然在公众面前,他曾经是一个反面教材, 但是现在,从今天开始,他要重新开始,以全部精力为社会 作些贡献。他要为刑满释放人员甚至所有社区矫正服刑人员 做一个好的榜样。 目前,在朋友的帮助下,红豆成立了“铁打铁音乐工作 室”。因他目前的经济状态无法独立操作,工作室是朋友的 帮助才办起来的。取名“铁打铁”,是因为入狱的经历,使 他充分感受了朋友的关爱,在他不能给朋友带来任何利益的 时候,朋友依然关心他帮助他,“朋友跟我的关系就像铁和 铁的关系,牢不可破,”他如此解释。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第7篇章矫正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第7篇章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a30d43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4.png)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量表测 评、观察记录、访谈等,确保评 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评估指标确定
根据矫正目标和措施,确定具体 的评估指标,如行为改变、心理 状态、法律意识等。
效果评估实施
按照评估指标和方法,对矫正效 果进行实际评估,收集相关数据 和信息。
矫正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沟通技巧培训
专业人才缺乏
矫正社会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专业 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工作的有效 开展。
跨部门合作与沟通的难题
矫正社会工作涉及到司法、教 育、医疗等多个部门,如何加 强跨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形成 工作合力是一大挑战。
未来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更加注重罪犯的 心理辅导和康复
随着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的 不断发展,未来矫正社会工 作将更加注重罪犯的心理辅 导和康复,帮助罪犯重塑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评价
矫正社会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需要社会工作 者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尽管目前矫正社会工作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有限、专业人员 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对未来矫正社会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 的工作环境和多样化的服务对象。
目标
帮助罪犯重新认识自我,纠正错误观念和行为,减少再犯罪的可能性,促进其 顺利回归社会。
矫正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1 2
3
起源
矫正社会工作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最初是为了帮助罪犯 悔过自新、重返社会而设立的。
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矫正社会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并 不断完善和进步。
现状
目前,矫正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各国司法矫正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罪犯的改造和回归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ae6342d47f1922791688e883.png)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掌握重点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1.矫正社会工作的定义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2.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掌握重点2: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矫正社会工作与其他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表现为:●福利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特殊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者提供的福利服务。
●系统性:矫正社会工作是贯穿司法矫正全过程的社会福利服务。
●专业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掌握重点3:矫正对象的需要及问题1.矫正对象的需要(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矫正对象面临困难重重的生活压力,为其提供基本生存的条件,既是基本人权的体现,也是对其实施矫正计划措施的前提。
基本生存条件包括:维持基本生活所城的经济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条件;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等等。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2.矫正对象的问题(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掌握重点4:中国内地的社区矫正制度1. 社区矫正制度在中国试点推行我国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规都有明确的规定,即对被处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和暂予监外执行等罪犯适用社区刑罚,但作为一种刑法理念和刑罚制度的“社区矫正”始终没有在我国发育成熟。
2002年,在上海进行试点,后陆续推开。
社会工作实务第七-十三章(初级)2014培训课件(1)
![社会工作实务第七-十三章(初级)2014培训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aab3385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f.png)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 (考点1,P163) • (一)覆盖范围广 • (二)军队情结深 • (三)需要层次多(考点,P163) • (四)问题压力重(考点,P163)
(二)特别内容(P168) • 1.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 2.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 3.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第一节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功能 •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 • 1.矫正:国家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
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犯人员得 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 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正常成员的过程。
• 2.矫正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 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 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 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 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 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 方面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 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了解,P159)
(一)什么是优抚安置工作
•
优待、抚恤(死亡、残疾)、安置
(二)什么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
1.界定
•
2.分类
•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
•
光荣院社会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的慨念及其功能 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矫
正 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社 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会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工 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作 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矫正社会工作方法的类型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直接方法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直间接方法
第一节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知识点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1) 针对违法犯罪人员
监管功能、矫正功能、服务功能
(2) 针对社会环境
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促进刑法制度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知识点二、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重点)
(1) 特点
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具有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2)需要(重点)
剧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的需要
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2
知识点三、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特殊性,特定的社会困难群体提供服务
◇复杂性,强制性监管与人性化服务交织相伴
◇长期性,服务期间与刑罚执行期限基本一致
◇专业性,法律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
知识点四、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内地的社区矫正制度
社区矫正是在与鉴于执行的“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他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至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重点)
1、针对罪犯嫌疑人:通过与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和周边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一根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做审判参考;要与家人、邻居、同学、同事、朋友、警察、受害人等交谈
◇调查报告内容(重点)犯罪事实、前科、本人生活史
2、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属:陷入经济贫困的寻找社会资源维持生计;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置、照料生活;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知识点二、监禁场所的社会工作
1、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熟悉监狱环境、协助戒除不健康生活习惯、解决生活困难、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2、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等服务:公民教育、心理情绪疏导、职业技能培训、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
3、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变化、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
知识点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重点)
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重点)
◇保持良好品行、不得与品行不断者来往;服从检察官和观护人命令;接受矫正社会工作辅导;及时汇报工作生活和居住状况,不得随意离开
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针对犯罪青少年):中途家庭、寄养家庭、教养院、
感化院
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重点)
◇社会服务计划的益处是通过从事公益劳动和服务培养罪犯的劳动习惯和社会
责任感,在服务过程中学会生产、生活技能以增强就业能力,在社会交往中学
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无偿的社区服务,使服刑人员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发生正向的改变
4、为社会服刑人员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就业、帮助接受教育、做好基本生活救
助、落实社会保险
知识点四、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重点)
◇提供住宿场所
◇提供就业、就学辅导:技能培训、介绍工作机会、联系学校
◇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提供物质援助
知识点五、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重点)
1、为吸毒者提供戒毒治疗及康复服务
◇掌握戒毒人员个人背景资料,建立个人档案(建档)
◇定期或不定期对个人进行家访,防止复吸(家访)
◇与相关部门合作,为戒毒人员提供生活上关心与帮助,解决其各种困难,更
好回归社会(合作)
◇对戒毒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
2、为社会大众提供预防性禁毒教育与宣传服务
◇以小组活动或班会形式向中小学、家长、教师宣传教育、提高认识、预防青
少年滥用毒品
◇跟进学校和社区中滥用药物和毒品的青少年,提供个案服务和家庭辅导
◇在社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居民的禁毒意识和群防群治能力
◇发动组织志愿者参与禁毒工作,为戒毒人员提供社会支持
第三节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3
知识点一、矫正社会工作方法的类型
直接方法个案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方法
间接方法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知识点二、社会矫正中的社会工作直接方法
(1)个案工作方法
1、重视和善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有重点、分步骤的制定矫正工作计划
3、着眼于服务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4、妥善处理为案主保密的原则与维护社会安全的关系
(2)小组工作方法
1、针对服务对象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困感设计小组活动的主题
(具体小组主题参考教材)
2、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出发选择小组工作实施模式
3、小组活动的时间安排宜与矫正工作的制度要求相结合
4、善于矫正对象中发现和培育小组工作的领导
知识点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间接方法
(1)社区工作方法(重点)
1、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
2、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3、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2)社会工作行政
1宏观上:与政府的社区矫正政策紧密相连,把政策变成服务
2微观上:与机构相连,加强机构内部管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