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注释及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戒子书注释
七年级上册语文戒子书注释《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信,以下是该文及其重要词语的注释:1. 诫:警告,劝人警惕。
2.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3. 书:书信。
4.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5.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6. 修身:修养身心。
7. 养德:培养品德。
8. 淡泊:内心淡泊,不慕名利。
9.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10. 明志:明确志向。
11. 明:明确、坚定。
12.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13.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14. 致:达到。
15. 才:才干。
16. 广才:增长才干。
17. 广:增长。
18. 成:达成,成就。
19. 淫慢:放纵懈怠。
20. 淫:放纵。
21. 慢:懈怠。
22. 励精:振奋精神。
23. 励:振奋。
24. 险躁:轻薄浮躁。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25. 险:轻薄。
26. 治性:修养性情。
27. 治:修养。
28.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飞快逝去。
29. 与:跟随。
30.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31. 日:时间。
32. 去:消逝,逝去。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33.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34. 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行:操守、品德。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如果)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非淡泊无以明志)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
(才须学也)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
(非志无以成学)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
(淫慢则不能励精)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
七年级课文诫子书原文注释
七年级课文诫子书原文注释七年级课文《诫子书》原文注释:诫子书,又称《父子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教育经典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诫子书》的原文注释。
第一章:不重视学习将来会后悔1. 《诫子书》的第一章中,子夫告诫儿子应该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
他说:“亲爱的儿子啊,你要时刻记住,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琐碎的事情上,否则你将来会后悔。
”2. 子夫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句话来形容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修养的人。
他希望儿子要像金玉一样璀璨耀眼,而不是只有外表却内心空虚。
第二章:不贪图享受会导致失败1. 子夫告诫儿子要远离贪图享受的诱惑,不要沉迷于虚荣和享乐之中。
他说:“儿子啊,不要追求暂时的快乐,而应该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通过辛勤努力和奋斗,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 子夫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只顾眼前享受而不顾后果的人。
他希望儿子要懂得避险和规避风险,不要轻易陷入困境。
第三章:不骄傲自满会失去机会1. 子夫告诫儿子要保持谦虚和低调,不要因为一些小成就而自以为是。
他说:“儿子啊,只有保持谦逊和学习的心态,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2. 子夫用“骄者必败”这句话来形容那些自满和骄傲的人注定会失败。
他希望儿子要懂得谦虚和谨慎,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得意忘形。
第四章:不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1. 子夫告诫儿子要避免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上。
他说:“儿子啊,只有追求实际的目标,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2. 子夫用“饮鸩止渴”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忽视真实需求的人。
他希望儿子要明智地选择目标和方向,不要盲目追求虚幻的东西。
总结:《诫子书》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经典著作,通过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的阐述,旨在引导孩子成为有品德、有修养、有责任心的人。
每一章都包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价值观,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诫子书》原文及注释
诫子书概况《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线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后有留存多篇《诫子书》。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
要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
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注释淡泊:不追求名利。
宁静:安静,集中精神。
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
励精:奋发向上。
险躁:浮躁。
冶性:陶冶性情。
鉴赏提示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
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文章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Ⅰ关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
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能而长才识。
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
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翻译:我作官做了三十多年,官职已经到了最高等级,可是学业一点也没有成就,德行一点儿也没有可赞许的地方,到岁数大了只有伤悲,不胜惊慌惭愧。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译文及赏析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译文及赏析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注释】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⒅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
淫:过度。
【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诫子书》详解
《诫子书》详解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表议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论语》中:有才德的人)行:行为操守。
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翻译:君子为人行事,用宁静专一来提高修养,以自我约束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翻译:不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保持内心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静:宁静专一。
以:连词,用来广: adj用作v, 增长。
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 (不明确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遂: 最终。
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翻译:年华随时光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日渐丧失,最终凋落衰残,6、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翻译: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楼的居舍,(那时悔恨) 又怎么来得及?1、词类活用(1) 非学无以广才(广, adj的使动用法, 使……广、使……增长)(2) 非志无以成学 (成, v的使动用法,使……成)(3) 多不接世 (多, adj作n, 多数人)(4) 非宁静无以致远(远, adj作n,远大的目标)2、古今异义(1) 静以修身(古义:修养身心;今义:衣服显示出穿着人的线条)(2) 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安静,精神集中。
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原文注释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注释:1. 诫:警告,劝人警惕。
2. 夫(f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相当于“夫”或“盖”。
3.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4. 行:指行为。
5.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6. 修身:陶冶身心。
7. 养德:培养品德。
8. 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艺文类聚》卷十七引《陈书·沈后传》:“后素有恬素寡欲之分。
”9. 明志:明确记向。
《诫子书》中的“志”是“志向”。
是要有远大的抱负。
10.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11.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12. 成学:实现学业。
13. 淫慢:过度的享乐和怠惰。
淫:过度。
慢:怠惰。
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
《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引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诫子书原文和注释
诫子书原文和注释《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使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并入选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作品原文诫子书⑴夫君子之行⑵,静以修身⑶,俭以养德⑷。
非淡泊无以明志⑸,非宁静无以致远⑹。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⑺,非志无以成学⑻。
淫慢则不能励精⑼,险躁则不能治性⑽。
年与时驰⑾,意与日去⑿,遂成枯落⒀,多不接世⒁,悲守穷庐⒂,将复何及⒃![1]注释⑴诫:告诫,劝勉,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作“澹(dàn)泊”。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致,达到。
⑺广才:增长才干。
⑻成:达成,成就。
⑼淫慢:放纵懈怠,过度享乐。
《艺文类聚》作“慆慢”,漫不经心之意。
淫,放纵。
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尽心,专心。
励,振奋。
⑽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一说通“冶”。
⑾与:跟随。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⑿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⒀遂:最终。
枯落:枯枝和落叶。
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⒁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⒂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⒃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白话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自律、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德的。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赏析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赏析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
(静以修身)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
(俭以养德)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
(非淡泊无以明志)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
(夫学须静也)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
(才须学也)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
(非学无以广才)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
(非志无以成学)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
(淫慢则不能励精)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
(险躁则不能治性)如果年华虚度,任随岁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随时间而消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就会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成灰,变成无用之人,(遂成枯落)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处,大多不能够融入于社会,(多不接世)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悲守穷庐)等到将来那时知道要悔过、改过,却怎么也来不及了。
诫子书全文解释及注释
诫子书全文解释及注释那可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呀!开篇就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啥意思呢?就是说君子的行为操守,要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你想想看,咱平时是不是也得静下心来,才能更好地思考问题,提升自己呀,就像学习的时候,安静才能学进去嘛!“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是内心宁静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比如说你想当科学家,那你就得能沉得住气去钻研,对吧!“非淡泊无以明志”,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
这就好比你要是老想着玩游戏,那学习的志向不就被冲淡了嘛!“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不宁静,怎么能走得远呢!就像跑步比赛,你心浮气躁能跑好吗?“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你看那些学霸,哪个不是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难以使学习有所成就。
这多明显呀,你要是不学习,怎么可能变得有本事呢,没有志向的话,学习也没动力呀!“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
哎呀,你要是天天懒懒散散的,还怎么有精神头去做事呀!“险躁则不能治性”,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就像有的人脾气急,一点就着,那怎么能有好性情呢!“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时间过得多快呀,一不注意,我们就长大了,可不能虚度光阴呀!“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我们可不能等老了才后悔呀!我觉得呀,真的是句句在理,诸葛亮这是在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呢!这就像是我们的父母教导我们一样,都是希望我们能好呀!我们也得好好听听这些道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可不能辜负了长辈们的期望呀!大家说是不是呢!。
部编版语文七上《诫子书》注释译文赏析
部编版语文七上《诫子书》注释译文赏析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
最终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贡献,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注释选自《诸葛亮集》。
诫:告诫、劝勉。
子:一般认为是指猪哥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广:增长。
成:达成,成就。
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诫子书原文讲解
诫子书原文讲解《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
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注释⑴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⑵行:操守、品德。
⑶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⑷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⑸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⑹广才:增长才干。
⑺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
淫,过度⑻励精:奋勉,振奋。
⑼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⑽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⑾驰:消失、逝去。
⑿日:时间。
⒀遂:于是,就。
⒁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⒂穷庐:破房子。
⒃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⒄才须学也:才:才干⒅意与岁去:意:意志(19)俭以养德:以简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20)枯落:枯叶一样飘零(21)夫:大丈夫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诫子书》原文及注释
《诫子书》原文及注释1500字《诫子书》原文及注释(1500字)诫子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汉代儒家学者荀子所著。
该书以教育子女为主题,旨在教导父母如何正确地教育子女,使其成为品德优秀、行为端正的人。
以下是《诫子书》的原文及注释。
原文:《诫子书》始曰:“家之所以立,道之所以行者也。
”意谓家庭的建立和家庭中的道德教育都非常重要。
注释:1. “家之所以立,道之所以行者也。
”此句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于个人的成长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是道德行为的起点和终点,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道德价值观,才能促使道德观念在家庭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原文:“子不学,非所宜也;学不学,人之情也。
”意思是孩子们必须要学习,这是他们应有的责任。
是否愿意学习则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意愿。
注释:2. “子不学,非所宜也;学不学,人之情也。
”这句话告诉父母们,孩子们不学习是不应该的,因为学习是每个人都有的责任。
而孩子是否愿意学习,则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和情感。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
原文:“余老矣,尚欲学,如今之人,犹可使学也已。
”荀子自谦地说自己已经年老了,但仍然渴望学习,现在的年轻人也同样可以让他们学习。
注释:3. “余老矣,尚欲学,如今之人,犹可使学也已。
”荀子这句话表达了不论年轻还是老年,人都应该保持学习的心态。
他认为即使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依然有能力和机会去学习。
荀子提醒父母们应该鼓励和帮助孩子们去追求知识和提升自我。
原文:“不教以俭,则使不得与之俭也;不教以勤,则使不得与之勤也;不教以信,则使不得与之信也;不教以正,则使不得与之正也。
”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如果父母不教导子女节俭、勤奋、诚信和端正,子女就很难学会和培养这些美德。
注释:4. “不教以俭,则使不得与之俭也;不教以勤,则使不得与之勤也;不教以信,则使不得与之信也;不教以正,则使不得与之正也。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诫子书》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诫子书》原文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翻译/译文一、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
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二、高尚君子的行为,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三、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要从宁静中修养身心,用简朴的行动来培养品德。
不节俭,无从确立自己的志向;不宁静,难以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努力学习;没有刻苦的学习,就不能得到广博的才智;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学到要学的知识。
沉溺散漫,就不能激励精神;轻佻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注释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注释《诫子书》原文翻译及注释《诫子书》的主旨就就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下面小编整理的《诫子书》原文翻译及注释,欢迎来参考!《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诫子书》注释:⑴诫:告诫,劝勉,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同“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致,达到。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尽心,专心。
励,振奋。
⑾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一说通“冶”。
⑿与:跟随。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⒀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⒁遂:最终。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文本解读《诫子书》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2.文题诠释诫,又作“戒”,劝诫,劝勉之义。
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3.主旨《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4.内容解读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诫子书》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诫子书》原文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翻译/译文一、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
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二、高尚君子的行为,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三、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要从宁静中修养身心,用简朴的行动来培养品德。
不节俭,无从确立自己的志向;不宁静,难以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努力学习;没有刻苦的学习,就不能得到广博的才智;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学到要学的知识。
沉溺散漫,就不能激励精神;轻佻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澹泊一作:淡泊;淫慢一作:慆慢)翻译: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注释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
《诫子书》原文及注释
诫子书概况《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线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后有留存多篇《诫子书》。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
要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
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注释淡泊:不追求名利。
宁静:安静,集中精神。
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
励精:奋发向上。
险躁:浮躁。
冶性:陶冶性情。
鉴赏提示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
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文章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Ⅰ关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七上《诫子书》译文注释赏析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
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
最终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贡献,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注释
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诫:告诫、劝勉。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广:增长。
成:达成,成就。
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的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赏析
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
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还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