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
德国学生的手机管理制度
德国学生的手机管理制度随着手机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在校园和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然而,手机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成为学习和教学的障碍。
因此,为了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规范学生的手机使用,德国学校也开始实施手机管理制度。
1.校园手机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手机的普及,学生在校园和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虽然手机为学生提供了便利,比如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和娱乐,但是手机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偷偷使用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到其他同学的学习;而且,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会损害学生的视力和心理健康。
因此,学校为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和规范学生的手机使用,开始实施手机管理制度。
2.校园手机管理制度的内容(1)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德国学校一般规定,在上课期间,学生不得使用手机。
而且,为了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学校也会对手机进行管理。
比如,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将手机关机或者调至静音模式,并且放在课桌上,以便老师随时检查。
(2)学校对违反手机管理制度的处罚对于违反手机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也进行了一定的处罚。
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口头警告,并要求学生立即把手机交给老师。
如果学生屡次违反规定,学校也会对学生进行处分,比如扣分、适当的体罚等。
(3)学校鼓励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同时,学校也意识到手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
因此,学校也会鼓励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比如,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安全的WiFi网络,以便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和娱乐。
另外,学校也会为学生提供一些手机APP,比如学习类的APP,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手机进行学习。
3.校园手机管理制度的效果学校对手机的管理制度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以说,整体效果是不错的。
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不再随意使用手机,提高了课堂的纪律和效率。
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因为学生不再分心于手机,而能够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心学习。
法国将全面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运用手机
法国将全面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运用手机
法国国民议会30日表决经过关于制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运用手机的法案。
这一禁令将于本年9月开学时收效。
依照新规,在校小学生和初中生无论是在讲堂上,仍是在课外活动时均不得运用手机,除非出于教育意图,或是残疾儿童的特别需求。
高中校园可自愿悉数或部分履行此手机禁令。
除手机外,新法案还规则制止运用包含平板电脑和手表在内的一切可联网的通讯设备。
2010年,法国曾出台制止小学生和初中生在教育活动中
运用手机的规则。
法国国民教育部长让-米歇尔·布朗凯说,此前的手机禁令未能全面履行,这次经过的全面制止手机法案给法国社会及其他国祖传递出一个信息。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有86%的12岁至17岁的青少年具有手机。
新法案拥护者以为,学生乱用手时机涣散其讲堂注意力,影响课间体育活动,乃至会使他们遭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
国外中小学手机管理及思考
国外中小学手机管理及思考一、国外中小学手机管理的现状及特点(一)手机管理的目的学校普遍认为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手机不利于学校向学生提供安全的、有保障的学习环境。
学校手机管理目的在于避免学生手机使用不当或干扰课堂,以创造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
比如,英国的大巴尔中学[①](Great Barr School)明确手机管理旨在阻止学生不合理的手机通话或拍照行为,保护学生避免不良信息或视频的危害等;澳大利亚的艾文荷学校(Ivanhoe Grammar School)、波尔德小学(Boulder Primary School)和莱纳姆中学(Lyneham high school)制定手机管理政策,旨在向教师、学生和家长明确手机使用的责任,避免学生手机使用不当带来潜在问题,如干扰课堂学习或欺负行为,带来隐私和安全问题,而且手机容易丢失和损坏,丢失后寻找手机也对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美国学校安全与保护机构(National School Safety and Security Services)强调虽然家长认为学生有必要使用手机,但是学校不应允许或鼓励学生带手机进学校,因为手机会干扰学校教育教学,可能危害学生安全。
[1]概括而言,学校手机管理主要为了避免可能引发的问题:(1)引发攀比心理;(2)导致偷盗、抢夺和潜在的欺负行为;(3)影响学习,比如,分散注意力,干扰课堂,考试作弊等;(4)垃圾短信,不良图片、照片或视频及上网不安全因素等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5)影响家庭教育,比如,家长通过手机与孩子谈话而忽视面对面的交流和关心;(6)从微波辐射安全角度,学生经常使用手机可能有害身体健康。
(二)手机管理的内容1.关于手机的具体规定学校普遍采取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或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政策,并对手机管理做出详细说明。
比如,英国大巴尔中学建议学生不带手机进入学校,如果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必须关机(不是静音)。
爱尔兰的小学(Scoil Bhríde Primary School)规定手机上必须清晰地贴上学生姓名,进入学校后手机关机并交给班主任教师,锁在教室专门的柜子里,放学后取回,离校后才能开机。
2020高考作文时事热点素材:法国出台“校园手机禁令”
2020⾼考作⽂时事热点素材:法国出台“校园⼿机禁令” 春秋冬来,新⼀轮的⾼考已经来临,在备考的时间当中,⾼考作⽂⾮常厉害,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2020⾼考作⽂时事热点素材:法国出台“校园⼿机禁令””,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考资讯!2020⾼考作⽂时事热点素材:法国出台“校园⼿机禁令” 7⽉30⽇,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法案,禁⽌15岁及以下中⼩学⽣在校使⽤⼿机。
⾃2010年起,法国便出台法规,禁⽌中⼩学⽣上课期间使⽤⼿机。
新法规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步,在教室及教学楼外的学校活动中完全禁⽌使⽤⼿机、平板电脑和智能⼿表等互联⽹设备,但课堂设备和残疾⼉童例外。
报道称,新法规适⽤于幼⼉园、⼩学和初中,即3岁⾄15岁的学⽣。
青少年沉迷⼿机的危害有多⼤,不必多说。
许多⼈惊愕的可能是,素来倡导“尊重天性”“⾃由⽣长”的西⽅,竟然会下如此狠⼿帮孩⼦“断舍离”。
实际上,不独法国,许多西⽅国家都拿出了相关举措: 意⼤利2007年颁布禁令,违规使⽤⼿机可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希腊不仅禁⽌学⽣使⽤⼿机,连教师在校园使⽤⼿机也有限制; 英国的“⼿机禁令”已经覆盖了95%的英格兰地区…… 时事解读 在⼩编看来,出台统⼀的顶层设计,督促孩⼦们有节制地使⽤电⼦产品,法国的这⼀做法值得肯定。
智能⼿机给我们带来了极⼤的便利,即便在学⽣的学习⽣活中,也能发挥许多正⾯作⽤,⽐如查找知识、沟通交流、了解时事…… 但是⽹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低俗内容甚⾄⾊情暴⼒⽆法杜绝,这些都可能影响孩⼦们的⾝⼼健康和价值观的形成,⽹络游戏更是容易让⼈沉迷,耽误学习。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来讲,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尚且懵懂,对⾃⼰的⾏为还不能完全把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加约束地使⽤⼿机,更是弊⼤于利。
校园内禁⽤⼿机会造成⼩⼩的不便,但是与孩⼦们的⾝⼼健康以及扎实的基础教育⽐起来,这点⼩不便应当克服,也能够克服。
当然,我们点赞“⼿机禁⼊校园”,并⾮要对电⼦产品⼀禁了之。
学生使用手机管理规定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学生使用手机管理规定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手机的广泛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在学生群体中,手机的使用更是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学生使用手机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游戏成瘾、学习分心等。
为了更好地规范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并在其他国家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了比较与借鉴。
本文将对国际上学生使用手机管理规定进行比较与借鉴。
一、韩国学生使用手机管理规定韩国是世界上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他们在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韩国将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分为不同阶段:小学生、中学生和高中生。
小学生不允许携带手机上学,中学生可以携带手机,但必须在学校指定地点存放。
而高中生在课间和放学后可以自由使用手机。
这种分阶段的管理方法考虑到了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需求,既不过于严格限制学生的自由,又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时不受手机的干扰。
二、美国学生使用手机管理规定美国的学生使用手机管理相对灵活,各州和学校都有自己的规定。
有些学校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但允许学生在课间和放学后使用;还有一些学校允许学生随时携带手机。
此外,美国的一些学校还通过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如开设手机使用礼仪课程、组织手机使用宣传活动等。
美国在学生使用手机管理方面的灵活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但也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定,不影响学习和他人。
三、新加坡学生使用手机管理规定新加坡对学生使用手机有明确的规定,学校一般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并要求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将手机交给班主任保管,下课或放学时再归还给学生。
此外,新加坡还实行了一种名为“教育谦让区”的做法,即学校在一些公共区域设置了禁止使用手机的区域,如教室门口、食堂等。
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非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
新加坡的管理规定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环境的高度重视,通过限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使学生更专注于学习。
四、对国际学生使用手机管理规定的借鉴在国际学生使用手机管理规定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点:1.分阶段管理:参考韩国的做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定,既保护学生的自由,又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
法国立法禁止学生校内使用手机
DUOWEI JIEDU
学生玩手机不可一禁了之
不少人呼吁我国也借鉴法国的做法,全面禁止中小 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但很显然,这忽视了治理学生 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学习,沉迷手游的复杂性。我国应 该借鉴的不是具体的治理措施,而是法国治理学生使用 手机的程序与思路,出台系统方案,而非一禁了之。
孩子若有手机,只禁止其在校园内使用,就只能解 决局部问题——防止上课精力被分散,这一点我国学校 基本早已执行——而难以解决沉迷手游的问题,孩子在 校外、家庭使用手机玩游戏依然无法根治。
50Leabharlann “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值得借鉴
法国通过禁止学生在校园里使用手机的法案,这一模式是我 国在治理学生使用手机问题时可以借鉴的。对家长和公众关注的 教育议题,需要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论证,而不能靠“拍脑袋” 做决定。而在立法之外,也还需要重视相应制度建设以及对学生 的引导和教育。
我国未成年学生沉迷手游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一些学校也出台 了禁令,但由于是行政规定,导致其在执行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 如果立法,就能使禁令具有法律效力,也可以让各方意见充分交锋 博弈。比如,赞成者认为,学生可通过手机相关功能进行学习,不 能因噎废食;反对者则认为,使用手机学习,只是学习手段的延伸, 当弊大于利时,就应谨慎使用。
因此,在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之外,必须给 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学生最终都会长大成人, 如果没有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在没有学校、家庭监 督、管理之后,也会沉迷手机游戏。解决这一问题,应 该边禁边疏,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适合 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但是,不能只禁不教,学校和 家庭都应该教育、引导学生怎样合理使用手机,养成良 好的使用习惯。尤其是家庭,不能只给孩子配手机,而 忽视了对孩子的引导,甚至有时自己忙,便用手机下载 动画、游戏打发孩子,这是导致未成年学生沉迷游戏, 产生行为偏差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理未成年学生使用 手机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全社 会共同努力,绝不是禁止在校园内使用就可一劳永逸。
欧美国家有无中小学手机禁令
时间:2021-02-09 10:55:13教育部最近下发通知,明确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中小学生手机禁入校园”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许多老师、家长表示支持,一些学生可能心里嘀咕不满。
随着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学生能不能配手机早已不是问题,问题是该不该带手机入校,这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
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如何?笔者特意请教了在欧美国家带娃上学的几位同事,发现情况各异。
一位娃在英国伦敦上五年级的同事说,学校规定不让带手机进入学校。
自六年级开始,如果家长不接送,学生一个人上学,则允许在路上带手机,到了学校之后要把手机交给老师保管,不准带入教室,放学之后老师则会把手机还给学生。
很明显,这是为了出于安全考虑保证孩子与家长沟通。
另一位旅欧同事介绍,他孩子所在的公立学校至今没有禁止手机进校园。
因为校方认为,手机和互联网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中小学生做好“进入世界”的准备正是学校职责所在。
这种准备,理应包括培养孩子合理安排时间、适度使用电子设备的自控力。
总之,欧洲各国的学校情况各异。
有的学校只禁止学生上课期间用手机,不过问课间和午餐时间;还有些学校每周选一天全面禁止在校园里使用手机。
当然,也有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没有任何规定。
美国那边则更宽松。
据一位在美国纽约带娃上高中的同事介绍,美国中小学也没有限制学生带手机的规定。
美国治安不好,从安全上考虑家长都让学生带手机。
但与此同时,有些学生因此而沉溺于手机游戏,有的甚至最终退学。
尽管如此,美国学校也没有发布手机禁令。
美国一些学校的一些科目已经没有实体书,许多老师都是通过自己偏爱的不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如发布视频教程、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打分、沟通反馈等,学生离开了网络已经无法完成学习。
从政府层面看,美国、德国等许多欧美国家是联邦制,教育管理权限在各州,连学校假期安排也是各州决定,因而联邦政府无权从全国层面实施手机禁令。
英国政府早有意支持学校实行手机禁令。
禁止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进校园的规定的国际比较
禁止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进校园的规定的国际比较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学校采取了禁止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进校园的规定。
本文将以国际比较的角度,探讨这一规定在不同国家的实施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和效果。
一、中国在中国,禁止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进校园的规定已成为大多数中小学的共识。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学校对学生手机的管理有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包括封存,集中管理或禁止携带等。
这一规定的核心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课堂纪律和学习效果,减少手机对学生学习的干扰。
二、日本日本在学校中对手机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
大部分学校禁止学生在上课和课堂间隙使用手机,只允许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使用。
这些规定主要是考虑到手机可能引发的纪律问题和学习效果下降的风险。
此外,一些学校为了保护学生的眼睛健康,也规定在校园内不得使用智能手机的摄影功能。
三、美国与中国和日本不同,美国学校对手机的管理策略较为灵活。
一些学校采取了允许学生携带手机的政策,但要求学生在上课时将其关闭或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其他学校则完全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以确保学生专注于学习和课堂活动。
这种灵活的管理方式是为了平衡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管理要求。
四、法国法国是全球第一个成功通过法律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国家。
此举旨在减轻学生依赖手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法国的规定要求学生将手机关闭并放置在学校指定的区域,以免影响学习和学校秩序。
然而,这一规定也面临着执法难度和学生隐私保护的问题。
五、国际比较通过对不同国家学校对手机管理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禁止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进校园的规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的普遍性认可。
其核心原因在于减少手机对学生学习和纪律的干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具体的手机管理政策因国家而异,主要受到教育制度、学校管理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手机管理规定的实际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估和研究,以确保其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和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国际视野下的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
国际视野下的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作者:杨晨曦徐湘荷来源:《现代教育科学》2022年第01期[摘要]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中小学生在学校乃至课堂上滥用手机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
滥用手机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健康的危害、社会交往的危害和教育教学上的危害。
法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及我国都先后通过立法出台了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
这些政策规定了中小学校禁用手机的时间段、禁用地点、例外的情境、手机在学校里的存储方式以及违规后果。
对我国进一步规范手机管理的国际经验和启示有4点:第一,禁用手机政策内容都简单具体,容易操作;第二,禁用手机政策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冲突;第三,避免一刀切,满足个性化需求;第四,争取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配合、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中小学校;禁用手机政策;滥用手机;国际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G62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2)01-0028-08[DOI]10.13980/ki.xdjykx.2022.01.005手机以十几年前人们都无法想象的方式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蓝图和教育图景。
技术的快速进步、网络媒体使用规模的扩大以及全球移动技术成本的下降,导致了中小学生手机拥有率非常高。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有95%的青少年拥有和使用智能手机,比2014-2015年增長了22%[1]。
据法新社报道,在12~17岁的法国青少年中,有近90%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2]。
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至于我国的情况,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未成年人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73.1%。
其中,城市未成年人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75.4%,农村达67.6%;小学生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64.2%,初中生达71.3%,高中生达86.9%[3]。
喧嚣的博弈:国外校园手机禁令出台背后
环球27喧嚣的博弈:国外校园手机禁令出台背后文_毛柳笛 杨光富 设计_张光伟2023年12月,新西兰新任总理克里斯托弗·拉克森宣布,将推动全国中小学校禁用手机,从而消除手机干扰课堂秩序的现象,让学生专心上课。
在此之前,法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都先后通过立法出台了中小学校禁用手机的法律法规。
随着智能手机使用的日益低龄化,一场针对手机能否进课堂或校园的博弈号角已吹响。
手机并非第一个被认为需要禁止进入学校的物品,却是最具争议性、难以达成各方共识的物件。
关于是否禁止手机进入校园,2022年澳大利亚数据机构Essential Research 调查了1070名受访者,数据显示,2/3的受访者强烈支持或部分支持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安全使用手机,而不是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37%的人支持或有些支持只允许11年级和12年级的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
校园手机禁令支持者vs 反对者校园手机禁令的支持者认为,学校禁用手机将有利于解决五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手机成瘾。
澳大利亚国会议员乔治·克里斯滕森(George Christensen )认为,手机对于青少年的影响类似于毒品。
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 )早在2011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青少年对智能手机“过度上瘾”,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地点无所不在。
第二是网络霸凌。
校园霸凌一直以来是学校重点关注却又难以根治的沉疴痼疾,而网络霸凌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了隐蔽幽微、难以勘察之地。
网络霸凌事前难以察觉、事中难以控制、事后难以追责的特性,让学校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防御和管控。
美国独立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于2022年4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6%的13—17岁的美国青少年曾不同程度地经历过网络欺凌。
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显著减少在校网络霸凌事件的发生。
2017年,研究者通过监测17个西班牙地区的区域级面板数据,对颁布手机禁令地区和未颁布手机禁令地区的网络霸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颁布手机禁令地区的青少年欺凌事件明显减少。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
然而,学生手机使用管理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手机,提高学习效果,各国纷纷开始探索和实施手机使用管理的政策。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际上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经验和借鉴。
一、日本日本一直以教育发达而著称,对于学生的手机使用管理也有一套完善的制度。
日本的一些中小学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他们要求学生在上学和放学时将手机交给老师保管,以保证学生能够专心学习,避免手机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手机对学生学习的干扰。
二、韩国韩国注重学校对学生手机使用的监管,通过安装软件,学校可以监控学生手机上的APP使用情况,以确定学生是否违规使用手机。
此外,韩国学校还与家长密切合作,通过定期开展家访和家长会议的形式,教育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和管理孩子使用手机,从而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共同管理。
三、德国德国在学生手机使用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种相对宽松的态度。
学校和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学习,通过手机APP提供教学资源和学习辅助工具,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料和交流讨论。
这种做法能够充分发挥手机在学习中的优势,同时也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使用规范,避免手机对学习的干扰。
四、美国美国在学生手机使用管理方面较为开放,不同学校和地区对此有不同的政策和规定。
一些学校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将其作为学习工具之一,可以进行实时讨论和在线学习。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考试期间,学校会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考场,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在学生手机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的政策和经验,各有利弊。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应该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国的经验与借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同时,学生、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共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管理好学生的手机使用,使其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手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必需品之一,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手机的使用已经普遍化。
为了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
本文将对国际上的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进行比较与借鉴,并提出对我国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建议。
一、美国的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在美国,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十分灵活,各个学校、教育机构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有些学校允许学生在课间和午餐时间使用手机,并对使用时间进行限制;有些学校则完全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
这种灵活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权益,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
二、日本的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在日本,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比较严格。
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日本学生在上学途中以及课堂上是严禁使用手机的。
而且一旦学生被发现使用手机,学校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例如扣分或者罚款等。
这种管理规定的出台是为了确保学生专心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德国的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德国对学生手机使用也有一定的管理规定。
学校通常会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学生在上课时间不得使用手机。
但是在放学和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可以自由使用手机。
这种管理规定注重平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娱乐需求,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权益,又确保了学校的正常运行。
四、对我国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建议根据以上国际比较,我国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借鉴。
首先,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化管理,即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需求差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比如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而高中生则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
其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家校合作的机制,共同管理学生手机的使用。
最后,要充分利用手机的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学习资源,并加强对学生手机的监管,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综上所述,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对我国的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英国惩罚玩手机上瘾学生一周内不得使用手机
英国惩罚玩手机上瘾学生一周内不得使用手机.content {font-size:16px !important;font-family:Tahoma,”Simsun” ;line-height:28px !important;color:#333;}.content p {font-size:16px !important;padding:0 15px !important;margin:20px 0 !important;text-align:left;}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全球越来越多的人越发依赖手机,包括低龄学生。
据调查,英国三分之一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瘾。
为了改善这个现状,目前部分英国寄宿学校,已经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比如没收学生手机,每天只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允许学生用手机。
若不按照学校规定,一旦被发现,将对违规学生采取惩罚,一个星期内不能使用手机。
学生早晨起床用闹钟,应该使用传统的钟表而不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这是英国一家儿童慈善组织对学校和家长作出的呼吁。
这家慈善组织要求学校和家长关注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瘾的问题。
该组织向学校派发行为指导文件,要学生们晚上关闭手机和平板电脑,以便能有充足时间睡眠。
文件说,在晚上使用手机或电脑上网会刺激大脑活动,使孩子得不到充足睡眠。
指导文件还忠告学生“花钱买个真正的闹钟”,确保夜里能睡好觉,第二天有充足精力上课。
英国2200名学生最近接受调查,近半数承认自己有被互联网和手机“控制”的感觉。
三分之一的学生承认,上床睡觉时还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每10个中学生中就有四人对手机和电脑有上瘾的感觉。
其实不仅在英国,在中国的现状也是一样,很多人都是手机控。
一旦没了手机,仿佛象整个人都被抽空的感觉,惶惶不安。
不过还是希望大家,特别是广大的同学们,控制使用手机或者电脑上网的时间,回归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法国_禁止初中以下学生使用手机
户外运动不足是近视率上升的更重要原因据美国教育周刊网报道,2017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眼科研究所报告说,美国患近视的人数近42%,而在上世纪70年代只有25%。
美国的近视儿童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在其他一些工业化国家,儿童视力问题同样严峻。
有研究指出,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使用以及在校休息时间的减少都有可能导致儿童的视力问题。
但也有纵向研究表明,无论是使用计算机还是纸质印刷品,这些眼睛的近处活动都不能完全解释快速上升的近视率。
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校区的验光教授唐纳德·穆蒂的研究表明,户外运动不足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在学龄前迅速生长,到了学龄期会放缓,而如果到了学龄期眼睛继续以早期速度生长,就有可能导致近视。
而在小学阶段,较多地进行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光,有助于减缓眼睛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近视率。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罗怡雯编译)法国:缩减班额措施取得突出进展自就任法国总统以来,马克龙对法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希望消除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平等现象,提高国家的整体教育质量。
马克龙自参加总统大选时就作出承诺——缩减教育优先地区小学预备班和小学一年级的班额。
法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持续了一年之久。
从2017学年开始,法国多个重点教育优先网络地区的2200个小学预备班和小学一年级班级的班额已经缩减到原来的一半,而根据法国国民教育部长布朗盖所言,从2018学年开始,还将有3200个班级的班额“瘦身”成功。
布朗盖表示,如此缩减班级班额的举措是革命性的。
法国最大的初等教育工会SNUipp-FSU在一项调查中提到,缩减班级规模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但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仅仅缩减班级规模这一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改善小学预备班和小学一年级班额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验证。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王丽媛编译)法国:禁止初中以下学生使用手机7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了一项关于禁止3岁至15岁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这一禁令将于今年9月正式生效。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手机作为现代社会必备的通讯工具,已经成为学生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学生手机使用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并从中汲取启示。
本文将对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国际经验进行探讨,以期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
1. 国际经验一:制定明确规定和政策在国际上,许多学校和机构都采取了制定明确规定和政策的方式来管理学生手机使用。
例如,英国一些中学规定在上课时间内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加拿大某大学通过政策要求学生在图书馆和实验室等特定场所禁止使用手机。
这些规定和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明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手机以及不能使用手机,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 国际经验二:教育宣传与培训国际上一些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手机使用教育宣传与培训。
例如,日本某高中开设了手机礼仪课程,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并注重互联网安全意识培养。
法国某大学也通过开设在线安全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使用手机时避免网络陷阱。
这些教育宣传和培训的方式,使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具备了正确的意识和技能。
3. 国际经验三:合理限制使用时间和场所许多国家的学校在教学期间限制学生使用手机,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秩序和注意力集中。
例如,法国一些中学规定学生在学校期间禁止使用手机,以便他们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韩国一些学校也通过限制学生在特定时间和场所使用手机来控制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
这种合理限制的措施,有利于学生专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国际经验四: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国际上,一些学校重视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共同管理学生的手机使用。
例如,美国某小学建立了家长代表和学校代表组成的手机使用管理委员会,共同商讨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方式。
新加坡某中学也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向家长宣传学校对学生手机使用的政策和规定。
这种家校合作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统一和协调。
5. 国际经验五:探索应用技术管理手机使用由于手机使用管理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一些国家尝试借助应用技术来管理学生手机使用。
国外管控中小学生校园使用手机策略
国外管控中小学生校园使用手机的策略-校长管理论文国外管控中小学生校园使用手机的策略罗朝猛学生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影响学生学习,是世界各国教育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纵览海外,尽管各国国情不同,文化迥异,但在治理学生使用手机方面却有共同之处,梳理起来,主要的做法有:一是通过国家或地方立法做好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课堂的顶层制度设计;二是通过制定易操作、易检验的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刚性校规;三是通过学校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在自由和秩序间保持平衡,允许学生在学校有条件地使用手机。
或许国外的一些成功做法能有助于我们打开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的“另一扇窗”,也许能助力我们探寻到真正能解决中小学生“手机问题”的新路径。
一、英国:将学生使用手机上升到法治的高度迄今为止,比较而言,英国对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管理最具严格,主要采取立法的手段进行管理。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英国教育标准局已于2012 年宣布,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课堂,这是英国教育部门发起的改进学校纪律中的举措之一。
英国教育督查主要负责人迈克尔·威尔肖爵士表示,课堂经常被搅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学生使用手机所致,这种课堂乱象局面必须整治。
在回答媒体的采访时,这位前校长透露,英国教育标准局已从2013 年秋季起开始在学校实施一项更加严格的督查制度。
根据这项新的制度,如果学校未能遏制课堂上学生利用手机发短信、接听电话或上网,学校将被教育督查部门记载并问责。
在英国还未正式实施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课堂之前,英国中小学管理学生使用手机主要依靠制定严格的校规来进行规范。
全英最好学校之一的里丁肯德里克学校校规规定,带到学校的手机必须关机,并且在校期间不可以被教师看到。
学校不对类似物品的安全负责,责任需要学生自负。
二、美、德、法:以刚性校规限制学生校园使用手机目前,美国、德国和法国管理学生使用手机主要通过制定严格的校规,对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进行刚性的约束。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的制定需要参考的国际经验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的制定需要参考的国际经验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学习、交流和娱乐的工具。
然而,学生手机使用的过度与不恰当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学习质量下降、沉迷网络等。
为了有效管理学生手机的使用,借鉴并参考国际经验制定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美国是一个在学生手机管理方面较有经验的国家之一。
美国的一些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手机使用规定,例如在上课期间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学生进入教室前需将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模式,并交给班级教师统一保管。
此外,学校还规定在特定时间段内可以使用手机,如午餐时间或校内下课时间。
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手机对学生学习的干扰,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学生在有需要时可以及时与家长或紧急联系人取得联系。
作为另一个例子,韩国的学生手机管理规定也值得参考。
在韩国学校中,学生将手机交给班主任保管,确保手机不会在上课期间被使用。
韩国学校也放宽了学生在特定时间段使用手机的限制,例如午餐时间或放学后。
此外,韩国还实施了手机休眠制度,对特定时段将所有学生手机设为休眠状态,避免了学生手机使用的过度问题。
以上只是两个国家在学生手机使用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制定适合本国情况的规定。
基于国际经验,制定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限制上课期间使用手机。
在学生上课期间,要求学生将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模式,并交给班级教师进行统一保管,以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2. 划定特定时间段允许使用手机。
在一些特定时间段,如午餐时间或校内下课时间,可以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娱乐、交流等活动,满足学生需求。
3. 管理手机使用时长。
要求学生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避免沉迷于手机而忽视学习和身体健康。
4. 提供手机使用指导。
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手机使用教育活动,向学生传递正确使用手机的知识和技巧,防范网络安全问题。
5. 跟踪手机使用情况。
欧洲多国限制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龙源期刊网
欧洲多国限制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作者:
来源:《中小学德育》2018年第08期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用手机、玩“平板”日渐成为学校、家庭共同面临的教育话题。
沉溺手机者呈现“低龄化”趋势。
很多中小学生在学校频繁使用手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
为减少电子产品对学生成长的干扰,不少国家采取了限制使用的措施。
意大利是欧洲第一个禁止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的国家,早在2007年,意大利就颁布了一道全国禁令,一旦发现学生在校违规使用手机,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校方可视情节轻重,对学生处以没收手机或取消期末考试资格等惩罚。
希腊教育部近期也宣布,将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内使用电话及其他电子设备,尤其是可以处理图形图像和声音的设备。
同时,教师使用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也将由学校提供。
英国教育标准局前首席执行官表示,英国的“手机禁令”已推广到大多数中小学校。
根据英国教育部的数据,目前英格兰地区已有95%的学校实行了类似禁令。
比利时法语区义务教育总司协调局负责人表示,在比利时法语区,政府的立场是倡导教育与预防教育相结合,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数字身份”,了解相关法律和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预防潜在错误行为产生;同时也要借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契机,指导其学习正确地运用媒体。
(来源:人民网2018年7月17日)。
世界各国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
世界各国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美国——2007年1月29日,200多所公立学校联合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2007年,芬兰市场法院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日本——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致函全国各中小学,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制定“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印度——2009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下属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法国——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英国----教育部曾经给各个中学的校长发过一个信函,禁止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手机。
入学协议上会有规定,大部分学校都规定了16岁以下学生本人和家长,尤其是家长作为法定代理人需要在这个协议上签字的,这个协议就是有效率的。
协议上通知还规定了如果违反了使用手机,可能会面临一些开除之类的惩罚,一定会言出必行。
使用时机的危害,主要有: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记忆力;网吧进了教室,毒害青少年;干扰他人休息,降低学习效率;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听课效率;严重败坏考风,彻底击跨学风;事端容易滋生,事故防不胜防。
严格控制手机,再严也不过分。
惩罚犯罪不是为了消灭犯罪,而是为了减少犯罪,对于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也应该是这种态度。
严格控制手机,再严也不过分。
控制手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手机,而是减少手机,或者是减少手机的使用次数,我们觉得,以控制不住为理由对手机的使用采取默许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学生的纵容,是不落实学校规定的懒汉做法。
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增加学生的闲事,分散学习精力,败坏学习风气。
手机虽然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却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对中学生来讲害处远远大于益处。
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视频、聊天、上网、下载、发短信、玩游戏等,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和逐渐普及,已经使手机变成了一个微型网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各国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美国——2007年1月29日,200多所公立学校联合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2007年,芬兰市场法院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日本——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致函全国各中小学,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制定“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印度——2009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下属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法国——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英国----教育部曾经给各个中学的校长发过一个信函,禁止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手机。
入学协议上会有规定,大部分学校都规定了16岁以下学生本人和家长,尤其是家长作为法定代理人需要在这个协议上签字的,这个协议就是有效率的。
协议上通知还规定了如果违反了使用手机,可能会面临一些开除之类的惩罚,一定会言出必行。
使用时机的危害,主要有: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记忆力;网吧进了教室,毒害青少年;干扰他人休息,降低学习效率;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听课效率;严重败坏考风,彻底击跨学风;事端容易滋生,事故防不胜防。
严格控制手机,再严也不过分。
惩罚犯罪不是为了消灭犯罪,而是为了减少犯罪,对于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也应该是这种态度。
严格控制手机,再严也不过分。
控制手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手机,而是减少手机,或者是减少手机的使用次数,我们觉得,以控制不住为理由对手机的使用采取默许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学生的纵容,是不落实学校规定的懒汉做法。
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增加学生的闲事,分散学习精力,败坏学习风气。
手机虽然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却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对中学生来讲害处远远大于益处。
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视频、聊天、上网、下载、发短信、玩游戏等,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和逐渐普及,已经使手机变成了一个微型网吧。
这本应该是成年人使用的交流娱乐工具,现在却在辨别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正处在学习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手中大行其道,中学生滥用手机,耽误了他们的学习,断送了他们的前程,这与家长们给子女佩带手机的初衷背道而驰。
据我们调查发现,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首先是QQ聊天,每月5元的GPRS包月流量可以让学生随时在线聊天,很多男女生的不正当交往、谈情说爱就是通过这种形式保持联系;其次是玩游戏,手机游戏越来越接近电脑游戏,对学生的诱惑力大,沉溺于手机游戏的学生不在少数;再次是考试作弊,现在学生使用手机作弊只需用手机拍照然后通过QQ传输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输入,什么公式图形均不在话下;从接收来说,蓝牙无线传输功能使耳机导线变成了多余,作弊行为更加隐蔽。
看世界各国教师是如何惩戒学生的1.美国对学生的纪律处分州教育法一般也规定了违反教育法的学生的纪律处分。
因为它是州法律规定的,所以实际上就是对违法学生的行政制裁,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有开除、停学、强迫转学、让学生到自修室去、留置(指在课间、午间、上学前或放学后,别的学生已经自由了,但犯错误的学生仍被留下,作为对他的一种惩罚)等。
如,伊利诺斯州《教育法典》授权对不服从或不守秩序的学生,或危急其本人或别的学生的安全或道德的学生处以停学,有两种停学:“校长停学”(指学校校长)和“管理停学”。
按照“校长停学”,校长可以停止一个儿童上课不超过五天的期限。
“校长停学”一般也不需要征求学督察长的意见,如果校长认为仅仅校长停学不能解决问题,他可以对一个儿童先处以停学,然后把停学的决定提交给学区督察长,由其决定给以严重的处分,这就称为“管理停学”,是一种在管理决定期间有效的停学。
法院通过判例确立了对学生处分的指导方针。
例如,开除学生的指导方针有以下几项:①可以开除没有理由的连续缺席和迟到的学生。
②可以开除扰乱学校教育活动或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
③可以开除参加罢课、静坐抗议和退出课堂活动的学生。
④不能因为学习成绩低或难教而开除学生。
⑤在学生转到一个新学校后,不能因为他以前的错误而把他开除。
⑥不能因为担心学生扰乱纪律而把他开除,但如果有证据表明学生会扰乱纪律,也可以把他开除。
⑦学校举行的公众都可参加的公共娱乐活动,不能不让被开除的学生参加。
⑧开除不能超过该学年。
⑨不能因为结婚而开除学生。
⑩可以因为校内外的不道德行为而开除学生。
11可以开除有意伤害另一个学生而拒绝送其回家的学生。
12可以开除辱骂教师的学生。
13可以开除明明知道但拒绝说谁写的下流话的学生。
近年来,由于美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各州处分学生的标准也与以前不同了,基本原则是学生行为的性质而不是地点决定对学生的处分,处分学生必须以保护学生安全、维护教育秩序以完成教育目的为理由。
与此无关的处分一般是不允许的。
同时,对处分学生的法定手续要求比以前严格了,联邦最高法院认为非紧急情况的停学或开除必须经过法定手续程序,并且认为只有教育委员会有权开除学生。
...........美国法律规定,在学校执行教育法的过程中,可能对学生实生体罚,判例法的原则是“教师可以用合理的适度的武力处罚儿童”。
佛罗里达州达得县教育委员会政策第5144条规定,教师可以惩罚学生,这种惩罚包括用不超过二呎长、三——四吋宽、○、五吋厚的木板打不服从学生的臀部,但不能超过五下,并且不能造成身体的明显伤害。
根据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四年的法院判例来看,可以因为学生的以下几方面行为对其进行体罚:①殴打教师。
②往学校带下流作品和图片。
③骂人。
④争吵和打架。
⑤在学校大厅里扭打。
⑥对教师的侮辱行为,包括校内外。
...........法院认为“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家长地位”,可以对学生体罚,但是,体罚的理由必须是与教育有关的问题,在与教育无关的个人问题上,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如,不能因为意见不同而打学生等。
体罚是否合理的标准要考虑到许多方面,如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
2.德国和英国德国教育法:中学生逃学被判入狱父母被罚款每个人都有过一两次逃学的经历,但如果你在德国经常逃学的话,其下场可能是被请去吃牢饭。
据德国媒体2月7日报道,萨克森州胡雷茨市的地方法院日前判决一名15岁的女中学生入狱两周,罪名是她经常性逃课,大部分上学时间都在校外游荡。
根据德国教育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她的父母需要缴纳罚款,而且她本人还要在社区服务一段时间。
但她和父母都拒不履行规定,于是法官做出了更严厉的惩罚。
萨克森州教育部门的发言人表示,这个女孩必须在几个月内到监狱服刑,他对法院的这一裁决没有发表评论。
因为逃学而引发牢狱之灾的不只是德国。
英国法律规定,逃学儿童的家长会被罚款50英镑。
英格兰有超过1万名家长因孩子频繁逃学而受到警告。
从2000年11月开始,英国地方法院对没有履行家长职责而又拒绝到法庭应诉的人可以处以2500英镑的罚款或者判处最长3个月的监禁。
4.国教师获新增法定惩戒权从今年4月开始,英国教师有了惩戒不规矩学生的新增法定权力(statutory powers)。
新增教师惩戒权是英国《2006教育与督学法(Education and Inspections Act 2006)》的一部分,是近10年来英国教师惩戒权首次出现的重大变化,它使英国教师在对付不规矩学生时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在新法生效之前,英国教师约束学生的法律依据来自于普通法,与家长的权力相同。
教师一直在抱怨他们对不规矩或暴力学生的干预权力非常有限,关于惩戒的规定不够明晰,希望出台基于教师立场的法律。
从4月初新法生效后,教师将获得在学校使用身体武力阻止学生打架的权力,以及不经家长许可对学生实施放学后或周末留校的处罚,也可以对学生用于不良用途的手机实施收缴。
学校的纪律状况根据英国教育标准局2006年的报告,在几乎所有受检学校,学生的行为表现都令人满意或有所改善。
一个针对校长的调查显示,将学生行为问题列为三大棘手问题的校长不足十分之一。
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校里的行为破坏性极强。
英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教师所获得的惩戒新权力终结了长期以来学校里的‘你拿我没办法’文化,少数桀骜不驯的学生及蛮不讲理的家长不能再轻蔑教师了。
”授权教师的新措施新法新增教师惩戒权包括:从学生身上没收诸如手机、音乐播放器等不合适物品的法定权力;对在上学或放学路上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惩戒的法定权力,例如在公共汽车上或火车上;扩大对学生进行课后留校处置的权力范围和灵活性,课后留校处置时间包括放学后和周六;学校有制定如何处理各种欺凌的规章制度的法定义务。
“合理武力”的使用《2006教育与督学法》增强了教师及其他教职员工使用“合理武力(reasonable force)”防止学生实施犯罪行为,制造伤害、破坏或干扰的权力。
该权力最早写入了《1996教育法》。
新法对什么是“合理武力”并无法律定义。
在特殊情况下,当伤害即将产生,学校的教师员工可以采取必要行动防止学生攻击他人或向他人投掷器物。
“合理武力”跟体罚没有关系,英国于1986年已经禁止了对学生的体罚。
武器搜寻如果学校怀疑有学生携带刀具,《2006降低暴力犯罪法》允许校长对学生进行群体搜寻。
校长还有权在学校大门使用金属探测器或探测棒对学生实施随机、非干扰性的武器搜寻。
这些权力将在2007年的5月开始生效。
学校的责任根据新法,每位校长都必须为学校制定有关惩戒的政策,并公之于众,每年至少1次提醒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注意相关规定。
学校自行制定的惩戒政策必须包括处理欺凌、种族骚扰和性骚扰的政策,以及对学生处以课后留校的政策。
这将是督学到校检查的内容之一,并应该做到:促进学生的自律,培养学生对权威的应有尊重;鼓励学生举止得当并尊重他人;确保学生的行为标准是可接受的;使学生的行为表现有章可循。
与家长的合作有效的家校协作对于确保学生的良好行为举止非常关键。
英国教育标准局在2005年的一份报告中曾写道:“强烈的社区意识,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是学生行为表现优良的学校的共有特征。
”因此,《2006教育与督学法》也力图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
新法中的这方面措施从2007年9月开始生效,包括:通过与家长签订养育协议的方式确保家长对孩子的行为问题采取措施,以防事态发展到将学生开除出校的地步;法定要求家长必须在孩子被开除的前5天负起责任,如果孩子被发现无正当理由出现在公共场所,家长将承担法律责任。
所有被开除学生从被开除之日的第6天起必须获得某种形式的教育,以前的规定是从第16天开始。
学校间的合作与政府责任从2007年9月开始,所有中学都必须通过合作来改善学生的行为举止,解决长期存在的逃学问题,学校间要分享经验,更好地利用国家提供的相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