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新停车设施规划PPT课件

合集下载

【PPT课件】第七章新_停车设施规划34页

【PPT课件】第七章新_停车设施规划34页
09.04.2020 8
3)停车设施的耐久程度、设备情况。 4)停车时间限制或营业时间。 5)管理经营,包括归属、管理情况。 6)收费标准。
09.04.2020 9
2.停放车实况调查
1)调查方案拟定 停车调查方法往往因调查目的不同有所区别。 国内外的实践说明,不能指望用一张调查表包含停 车调查全部目的,一般采用实地观测和询问相结合 的方法较为理想;而观测时间一天不得少于8h,对 一个区域的停车调查应安排一定数量的控制点。 2)调查方法分类 (1)机动车停放连续调查 这种方法是采用记车 号方法在停车场出入口记录每辆机动车到达与离去 的时间,并询问停放目的、距出行目的地的步行距 离、起讫点等特征。这种调查工作较细,数据精度 高,特别适合于公共建筑与专用停车场(库)的调 查,缺点是数据整理工作量大。
停车设施布置原则
无论是路外公共停车场(库) 或路边停车场地布局都要尽可能 与这些设施的停车需求相适应。 在商业、文化娱乐、交通集散中 心地段,停车需求大,必须配置 足够的停车设施,否则对交通将 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7-1 车辆停放设施分类
停车设施(Parking Facility)包括路外停车场(Lots)、停车 库(Garages)和路边(Curb)停车泊位,均是交通设施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一.按停车处所划分
1.路边停车场地 在道路用地控制线(红线)内划定的供车辆停放的场地,包括 公路路肩、城市道路路边、较宽隔离带圈划停车位或利用高架路、 立交桥下的空间。 2.路外停车场地 指道路用地控制线以外专辟的停车场,包括停车库、停车楼和 各类大型公共建筑附设的停车场地。这类停车场地由停车泊位、停 车出入口通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如给排水、防火栓、修理站、电 话通讯、绿化、生活设施)组成。

停车设施规划教学课件PPT

停车设施规划教学课件PPT
场,避免过多的小汽车进入原本已十分拥挤的中心区,

香港停车需求管理模式

一是按不同区位和时期调整停车位的配置与
建设水平(不断制定建筑物配建标准);二是推
进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民营化。近期又提出
新的需求控制,改善设置标准、增建与挖潜措
施。香港停车管理的目标是:在停车设施方面
达到一种低水平的平衡,在交通繁忙地区不充
的管理反作用于动态交通达到两者间的协调。
合理的静态交通规划,对解决道路交通拥挤、
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具有积极地
促进作用。
15.2停车发展策略

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发展策略
鼓励超额增建停车位
鼓励配建停车场对外开放
合建停车场政策
严格征收配建车位建设差额费

居住区配建停车场发展策略
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库
放场地,以便于疏散和管理。
15.4 停车布局规划

⑤配建停车场应紧靠使用单位设置,公共停
车场应在全市尽量供需均衡分布。
15.4 停车布局规划


⑥路边停车泊位的设置应因地制宜。
在一些非机动车流量小的道路及近期新建、
扩建的道路,交通量一般较小,道路利用率低,
可研究开辟路内停车场;在城市快速路和主干

预测方法
宏观预测
微观预测
15.3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不同城市停
车发展形态不同,经济增长不同,所以需求预测模式也
不同。目前常用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趋向法、原
单位法、OD交通推算法、相关分析预测法等,本节仅
介绍应用比较普遍的相关分析预测法,其预测公式为:

交通工程学停车场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交通工程学停车场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ti ——各类用地建筑面积,分为住宅、工业、大中小 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商业、文体游憩,旅游宾馆、
V (t)为时刻t的停车量(或交通量),与几年前的停车量(或交通量) 仓库、医院等类,以100m2计;
V 和现在停车量(或交通量)Vn有一定相关关系,这种关系 (直线或曲线)视停车地区用地、建筑、街道规划不同而定;
农迁房 拆迁安置房等)
宾馆、酒店 办公楼 商业场所 医院 体育馆
影剧院 展览馆 非生产性工业 工业品销售维修用地
0.7
1.0
0.7
0.7
0.5
0.8
0.5
0.8
0.5
0.8
0.5
0.8
2.5
2.5
3.0
3.0
0.5
0.8
0.5
0.8
0.5
0.5
非机动车 (辆/100㎡建筑面积)
1.0
1.5
0.4 3.0 1.5 20 15 1.0 0.4
第三节 停车场的规划
用地与交通影响分析模型的预测过程
停车特征调查
土地利用性质调查
土地利用影响函数
城市未来规 划用地特征
机动车保 有量预测
道路交通 量预测
交通影响函数
规划年停车需求
第三节 停车场的规划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
建筑类别
机动车 (车位/100㎡建筑面积)
二环路以内
二环路以外
住宅 保障性住房 (经济适用房
bi ——回归系数,经计算如书254页表11-1所示;
三、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场容量估算的相关模型分析
第三节 停车场的规划
1.日本模型
例1:试对一特大城2市.上市级海商市业模娱乐型街区的高峰机动车停

城市地下交通规划地下停车设施解析PPT课件

城市地下交通规划地下停车设施解析PPT课件


半园坡道
用于载重车等大型车辆。
第21页/共60页
直线式坡道和曲线式坡道
坡道分直线坡道和曲线坡道两种类型。 直线形坡道视线好、上下方便,施工简便,但占地面积大。 曲线形坡道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狭窄地段、视线效果差,进出不方便。
第22页/共60页
土层和岩层中的停车场
•城市浅土层中的地下停车场采用大开挖或盾构施工 方法开挖。
2. Ⅰ类汽车库应单独建造;Ⅱ、Ⅲ、Ⅳ类汽车库可设置在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首层或与其贴邻建造,但不 得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明火作业的车间或托儿所、 幼儿园、养老院、病房楼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组合或 贴邻建造。
3. Ⅰ、Ⅱ类汽车库、停车场宜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的消防器材间。
4. 汽车库的防火距离,车库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物之间, 与易燃易爆物品之间的距离要参照GB50067-97防火规 范设计。
第9页/共60页
美国洛杉矶波星广场地下车库一层地下室(1952年 建)
第10页/共60页
美国洛杉矶波星广场地下车库二三层地下室(1952)
第11页/共60页
总平面
1-入口坡道,2-出口坡道;3-自动扶梯;4-排气口;5-水池; 6-服务站;7-附属房;8-加油站;9-行人通道;10-通风机房 本库设于地下三层,停车2150辆。一层与地下两层用螺旋曲线双车道连接。
4. 考虑现时和预测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比例关系。
5. 与旧区改造相结合。
6. 与周围建筑保持一定的消防距离和卫生间距,不宜靠近 学校、医院、住宅建筑。
7. 控制停车者到达目的地的距离一般不大于500m。
8. 停车场出入口宜分开布置,出入口应远离交叉口,设在 次要干道上,并与干道第上15的页/共行60车页 方向顺流。

《停车设施规划设计》课件

《停车设施规划设计》课件

总结和展望
停车设施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未来应注重可持续性、创新性和智能化,以满足不断增长的 停车需求。
使用交通流量数据分析工具评 估停车设施的满足程度和瓶颈 问题。
停车位利用率统计
统计停车位的使用情况,评估 停车设施的效益和密度。
停车设施规划的成功案例
地下停车库
智能停车系统
自行车停车设施
停车设施规划的挑战及解决方法
挑战 有限空间 交通流量管理 环境影响
解决方法 多层停车设施、智能停车系统等 交通导航、停车引导等措施 绿化停车场、太阳能充电桩等
《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PPT课件
停车设施规划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它能有效提升交通流畅度,改善市 民出行体验,并促进经济发展。本课件将介绍停车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和基本 原则。
停车设施规划的重要性
1 优化交通流量
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 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便捷的停车设施能够降低市民出行的时间和成本,提升生活质量。
3 推动城市经济
合理规划停车设施有助于吸引商业活动和投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停车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性
综合考虑环保和经济因素,设计可持续发展 的停车设施。
空间效率
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规划高效的停车设施, 提高停车位使用率。
便利性
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停车体验,包括合理布局、 方便的停车流程等。
多样性
考虑不同交通工具的停车需求,满足私家车、 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停车需求。
停车设施规划的步骤
1
需求分析
调研市民的停车需求和行为模式,确定停车设施的规模和布局。
2
空间评估
பைடு நூலகம்

停车规划ppt课件

停车规划ppt课件
(GB/T 51149-2016)进行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值的确定。《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 511492016)中给出了建筑物分类和配建停车位指标参考值,详见下表。
建筑物 大类
建筑物子类
非机动车停车 机动车停车位 位指标下限值 指标下限值
单位
别墅
1.2
2.0
车位/户
普通商品房
1.0
2.0
车位/户
交通规划
主审 刘博航 杜胜品 主 编 马昌喜 徐慧智 副主编
交通版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PPT制作 邢晓静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章节目录 第一节 停车规划概述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第三节 停车需求预测 第四节 配建停车设施规划 第五节 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第六节 管理措施 第七节 案例
停车位
85%以上。
市 机


城市公共 • 占停车位供给总量的

停车位
10%~15%。
车 位

其他地区 路内停车位
• 占停车位供给总量的5%。
给 结 构
19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三节 停车需求预测
三 停车需求预测泊位量的分配
(2)城市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应在停车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体中育等专业学娱校乐会议长中途心客车2.站0 1.0 7.0 17.00.0 4.0 10.0 车车—位位/1/0100师0m车生2位建车/筑1位0面0/1座积00位高峰乘客
商业工设业施高行和等 政交 枢大院 办通 纽配型校 公剧套商超院商场市电、业厂和影音房公院乐交厅枢和03纽.6.05 办公其他地物区流仓商储批务仓 发办储 市公式 场超 、仓市 综库合风景公0园.65

第七章停车设施规划PPT课件

第七章停车设施规划PPT课件

分钟
1、反对收费 2、赞成收费
16
7—3 停车设施规划
17
一、布局原则
1. 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大中小搭配、路内路外协调、地上地下 结合,形成停车场系统
2. 不宜靠近干道交叉口,可开辟辅路供车辆汇入干道网 3. 停车步行距离要适当,步行距离应控制在300m以内 4. 结合公共交通场站规划布设供换乘使用的停车场 5. 在城市外环路附近设置停车场,减少过境交通的影响 6. 新建公共建筑物,应严格配建停车泊位标准,同时配建自行车
5、停放车指数(Parking index) 停放饱和量或停放占有率:指某时段内停放吸引量 与停放车位容量之比,它反映了停车拥挤程度。
6、停放周转率(Parking turnover) 单位停车车位在某一间隔段(一日、一小时或几 小时)内的停放周转次数。此值为实际停放总量 与车位容量之比。
8
二、停车调查目的、内容
2、停放时间(Parking times)衡量停车处交通负 荷与周转效率的基本指标。
3、停放密度(Parking density)停车的基本度量 单位
定义:①指停放吸引量(积累停放量)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程度 ②指在不同吸引点上(同一时段)停车吸引量的 大小程度
7
4、步行距离(Walk distance) 由停放点停放车后至出行目的地的实际步行距离 。它能够反映停车设施布局的合理程度。
(一)停车设施供应调查: ①容量; ②地点与位置; ③停车设施的耐久程度、设备情况; ④停车时间限制或营业时间; ⑤管理经营(归属、管理); ⑥收费标准
12
(二)停放车实况: ①一般是实地观测和询问结合; ②观测时间不少于8h 1、连续调查(机动车) 采用记车号方法在停车场出入口记录每辆机动车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课件 第七章 环卫设施规划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课件 第七章 环卫设施规划
1、垃圾收集容器设施
(1)废物箱
在道路两侧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 出入口附近应设置。
(2)生活垃圾收集点
位置应固定,既要方便居民使用、不影响城市卫生和景观环境,又要便 于分类投放和分类清运。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m,生活垃圾收集点可放置垃 圾容器或建造垃圾容器间;市场、交通客运枢纽及其他产生生活垃圾量较大 的设施附近应单独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
2、垃圾中转站
(1)作用
为了减少垃圾清运过程的运输费用而在垃圾产地(或集中地点) 至处理场之间所设的垃圾中转站。在此,将各收集点清运来的垃圾 集中,换装到大型的或其它运费较低的运载车辆中继续运往处理场。
密闭式垃圾压缩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转运站形式,垃圾经密 闭压缩后可以大大降低运输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居住用地
3~5
500~800
30~60
60~100
公共设施用地
4~11
300~500
50~120
80~170
工业、仓储用地 1~2
800~1000
30
60
3、环卫基层机构的工作场所
凡在城市或某一区域内负责环境卫生的行政管理和环境卫生专业业务管 理的组织称为环境卫生机构。环境卫生基层机构一般是指按街道设置的环境 卫生机构。环境卫生基层机构为完成其承担的管理和业务职责需要的各种场 所称为环境卫生基层机构的工作场所。
(2)选址
➢宜选在靠近服务区域的中心或垃圾产量最多的地方; ➢转运站应处于交通方便的位置,在具有铁路及水运便利条件的地 方,当运输距离较远时,宜设置铁路及水路运输垃圾转运站,也可 在城市建成区以外设置二次转运站并可跨区域设置; ➢不宜设置在交通量较大的立交桥或平交路口; ➢不宜设置在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若必须选址于 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进出通道的结构与形式进行优化或完善; ➢不宜设置在邻近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

停车规划 PPT

停车规划 PPT

主要 内容
⑤规划图纸成果主要 为停车系统规划图。
2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一节 停车规划概述
一 相关要求
(2)1995年,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对停车规划内容做出了相关要求。
3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一节 停车规划概述
一 相关要求
(3)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城市停车规划规 范》(GB/T 51149-2016)对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做出了如下要求。
要求
1) 现状停车调查和资料收集。 2) 估算现状停车位供需关系。 3) 预测规划年停车(位)需求总量。 4) 深化和细化城市停车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5) 提出区域差别化的分区停车位供应总量。
6) 确定城市公共停车场规模和分布。
7) 研究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 8) 提出临时设置路内停车位的规划要求。 9) 提出近期建设规划和规划实施保障政策。
13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二 主要发展策略
3、停车泊位共享策略 相邻用地之间实施泊位共享政策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14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二 主要发展策略
4.停车产业化发展策略 筹集停车设施建设资金,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引入市场机制 5.科技化发展策略 停车诱导技术 立体车库技术 停车场自动收费管理技术等 6.法制化管理策略 为停车管理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
17
第三节 停车需求预测
二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18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三节 停车需求预测
三 停车需求预测泊位量的分配
(1)根据以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和路内公共停车设施为补充的供给结构, 合理进行停车需求预测泊位量的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停车设施规划
车辆停放设施规划是综合交通规划不可 分割的组成部分。当今世界上许多大、中城 市的停车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交通问题, 我国也不例外。本章重点介绍停车调查的主 要方法、停放车基本术语和停车设施规划的 基本要点以及停车场设计工作步骤和设施容 量估算方法。
22.11.2020 1
§7-1 车辆停放设施分类
停车设施(Parking Facility)包括路外停车场(Lots)、停车 库(Garages)和路边(Curb)停车泊位,均是交通设施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一.按停车处所划分
1.路边停车场地 在道路用地控制线(红线)内划定的供车辆停放的场地,包括 公路路肩、城市道路路边、较宽隔离带圈划停车位或利用高架路、 立交桥下的空间。 2.路外停车场地 指道路用地控制线以外专辟的停车场,包括停车库、停车楼和 各类大型公共建筑附设的停车场地。这类停车场地由停车泊位、停 车出入口通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如给排水、防火栓、修理站、电 话通讯、绿化、生活设施)组成。
9.停放周期率(parking turnover)表示一定时间 段内(一日或几个一小时等)每个停车车位平均停放车 辆次数。即总停放累积次数(延停数)除以停车设施泊 位容量的比值。
10.步行距离(walk distance)指停车存放后至出
行目的地的实际步行距离。
22.11.2020 8
二.停车调查方法
2.停车设施容量(parking capacity)指给定停车区 域或停车场有效面积上单位时间间隔(小时或日)可用 于停放车辆的最大泊位数。
22.11.2020 6
3.停车需求(parking demand)指给定停车区 域内特定时间间隔的停放吸引量,一般用代表性 日的高峰期间停放数表示。
4.停车供应(parking supply)指一定的停车 设施区域内按规范提供的有效泊位数。
22.11.2020 7
7.停车密度(parking density)停车密度是停车 负荷的基本度量单位。它可以作两种定义:一是指停放 吸引量(存放量)大小随时间段变化的程度,一般高峰 时段停放密度最高;另一定义指空间分布而言,表示在 不同吸引点(场)停车吸引量的大小程度。
8.停放车指数(饱和度、占有率)(parking index)指某一时刻(时段)实际累积停放量与停车设 施供应量之比,它反映停车场地拥挤程度。高峰饱和度 是指高峰时刻累积停放量与设施供应量之比。
(3)询问调查 是采用抽样访问方法对存车人停 放目的、步行距离、停放时间、管理意见等进行征 询问答。此法可以和间隔结合进行。询问调查表格 形式如表7-1。
22.11.2020 12
22.11.2020 13
§7-3 停车设施规划
停车设施规划应包括。
路外停车场(库)(建筑与 住宅配建和各类专用的)、路边 停车泊位的总量配置及其布局, 不同地点或小区停车需求预测及 供需关系分析。近期停车设施资 源的合理使用是个重点。
22.11.2020 2
22.11.2020 3
22.11.2020 4
二.按停车车型划分 机动车停车场:包括中心商业区和出入口 交通集散枢纽(如车站、码头、港头等), 公共活动中心(如宾馆饭店、医院、文体场 馆、公园等)和公共交通回车场、终点站的 机动车停放、维修场地。
自行车停车场:包括各种类型的自行车 停放处。在城市里,自行车停放场地比起机 动车停车场要分散得多,设施要简陋得多。
1.停车设施供应调查 停车设施包括路内和路外停车场地的位置、容量和其他 相应 的特征资料。 1)容量是指停车车位数或面积。其中停车车位是指一 个停 车空间,其单位一般为标准小汽车的车位面积。 路边停车容量应指法定的车位容量,在我国指公安交通管理 部门画线或标志指定允许停车车位数。路外停车场(库)容 量则指能实际使用的车位数。 2)地点与位置:路边停车场应注明道路的具体分段名 (路段地名)、部位(车行道、人行道)和路侧(东、南、西、 北、中);路外设施应具体编号和用示意图表示停车车位的 分布区域、数量。
22.11.2020 11
(2)机动车停放间隔调查 调查员在一规定间隔 时间段(10min、15min或30min)对指定停放场地上 的车辆观测记录,间隔调查可分记车号与不记车号 两种。记车号调查是在每次巡回间隔调查是对车号, 只要间隔时间选得合理,其精度仍然很高,此法与 连续调查方法一样,可获得丰富的信息,整理分析 也较简便;不记车号的间隔调查,主要记录停放车 辆数量。
5.停车目的(parking purpose)指出行活动中 有目的的路边或路外停放。停车目的也是与上班、 上学、购物、业务、娱乐、回家等出行目的相一 致。
6.停放时间(parking times)指车辆在停放设 施实际停放时间,停放目的、停放点 土地使用等因素有关。
22.11.2020 5
§7-2 车辆停放特征与停车调查
一.车辆停放特征 停车与出行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描述车辆停放的主要
特征,需要对停车设施相关术语作出定义: 1.累积停车数(parking accumulation)指典型停放
点和区域内在一定时刻实际停放车数量。而延停车数 (parking vehicle-time),指一定时间间隔,调查点 或区域内累积停放次数(辆次)。
22.11.2020 9
3)停车设施的耐久程度、设备情况。 4)停车时间限制或营业时间。 5)管理经营,包括归属、管理情况。 6)收费标准。
22.11.2020 10
2.停放车实况调查
1)调查方案拟定 停车调查方法往往因调查目的不同有所区别。 国内外的实践说明,不能指望用一张调查表包含停 车调查全部目的,一般采用实地观测和询问相结合 的方法较为理想;而观测时间一天不得少于8h,对 一个区域的停车调查应安排一定数量的控制点。 2)调查方法分类 (1)机动车停放连续调查 这种方法是采用记车 号方法在停车场出入口记录每辆机动车到达与离去 的时间,并询问停放目的、距出行目的地的步行距 离、起讫点等特征。这种调查工作较细,数据精度 高,特别适合于公共建筑与专用停车场(库)的调 查,缺点是数据整理工作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