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现状分析
拙政园景区发展现状
拙政园景区发展现状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座。
这里以其精巧的建筑、精美的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拙政园的发展现状可谓蓬勃而多元。
首先,随着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拙政园作为旅游目的地。
园区周边交通便利,有多个公交车站和地铁站,方便游客前往。
此外,拙政园还设有停车场,提供给私家车辆使用,方便自驾游的游客。
这些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拙政园还不断丰富和完善景点和景观。
园内的建筑和植物景观得到了保护和改善。
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石刻、精致的雕塑和栩栩如生的园林景观,体验到传统的江南园林风光。
此外,园内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再次,拙政园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智能化的升级。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提前购买门票,减少排队时间。
园区内还配备了自动引导系统和导览设备,方便游客游览,并深度了解景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园区的服务质量,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
此外,拙政园还加强了与周边商业区的合作,共同打造了一个集购物、餐饮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域。
游客在游览完园区后,可以在附近的商业街购买纪念品和特色商品,品尝当地的美食,或者参加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
这种结合传统景点与现代商业的模式,为拙政园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总的来说,拙政园在景区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不断完善交通设施、丰富景点和景观、智能化管理和与商业区的合作,拙政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未来,拙政园可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国内外游客市场,将园区打造成为两江四岸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拙政园采风调研报告
拙政园采风调研报告近日,我们小组前往苏州市拙政园进行文化和旅游调研。
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与其它传统园林不同,融合了诗、书、画、印、琴、棋、茶等文化元素,是一座集文化和旅游于一体的景点。
这次调研主要包括了场地考察、游客数据分析等几个方面。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场地考察拙政园建于明代,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约为50亩,园林复杂,建筑多样。
我们主要参观了圆洞主要景点,该景点有一座亭子和一个养鱼池。
在该亭子前面有一个琴台,不少游客在此合影留念。
另外,我们还参观了拙政园唐汉藏书楼,这是一座复制唐代建筑风格的楼房,内部展示了唐、汉、藏三国书籍、文物等。
整个场地的设计非常精致,给人一种宁静、雅致、美妙的感觉。
游客数据分析我们通过观察和与游客的交流,对拙政园的游客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拙政园的游客年龄层次较为广泛,以中老年人为主,尤其是女性。
游客数量主要集中在周日和节假日,这也与其他旅游景点类似。
此外,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游客更加喜欢不同的景点。
如,喜欢文化的游客更喜欢参观唐汉藏书楼,而喜欢亲近自然的游客则更可能在养鱼池前停留。
根据我们的观察,约有30%的游客选择自己参观,其余游客多搭乘拙政园的电瓶车进行参观。
参观体验总结总的来说,我们在拙政园的采风活动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为一座融文化、园林、旅游于一体的景点,拙政园游客众多,规模较大。
以我们的观察,虽然人流量很大,但是拙政园内整洁、干净、有序,游客安全如店员般周到地带领着游客参观,服务质量较高。
此外,拙政园对文化的强调也值得赞扬。
无论是建筑、景观、文物、书画、还是其他的礼制、太极等文化元素都给游客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
不得不说,我们真的为拙政园内的文化与建筑创造者点赞!在建本文时,我们回想起拙政园内走来,伴着的那一句“忍俊不禁”,在背景中飘过,彰显出园内独特的气质。
我们希望每个去拙政园的游客,都能被拙政园独特的文化精神所吸引,体验到蕴含在这个园内的美妙。
苏州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
苏州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
拙政园是南宋末期张择端栽培的著名园林,其著名的六景点植物
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见解,有助于合理
发展群落植物,保护拙政园的美景。
据统计,拙政园的六个景点,分别有梯云游廊、九曲桥、金谷园、拙政台、迎客苑和慈禧祠,共有35种不同的植物,主要是大叶紫薇、槐、蔷薇、香樟、紫薇和梅花等,大约占拥有植物群落的50%,其他较少的植物有杜鹃、木棉、银杏、柳黄、梅花、海棠等。
此外,拙政园还存在一些宿根植物以及藤本、草本植物,占
拥有植物群落的10%左右。
群落学研究显示,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群落中主要包含三种植
物类型:一是乔木,其中有大叶紫薇、槐、梅花等,占植物类型
的45%左右;二是灌木,有香樟、蔷薇等,占拥有植物群落的20%;三是草本植物,如杜鹃、木棉、银杏、柳黄等,占拥有植
物群落的35%。
结论:拙政园的六景点植物配置群落结构呈三类植物结构,主要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大叶紫薇、槐、梅花、香樟、紫薇、柳黄等植物占据大部分,杜鹃、木棉、银杏和海棠等较少。
因此,为了保护拙政园的美景,需要加强对拙政园的植物群落的综合管理,以及采取补偿性护林措施,扩大拙政园的植物群落种类,保护拙政园六景点植物的美景。
苏州拙政园的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苏州拙政园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融汇了江南水乡的含蓄与典雅,被誉为“园中之园”。
令人称奇的是,拙政园在建造之初曾遭遇多次的毁坏与重建,但如今却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苏州拙政园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历史背景、园林构造、文化内涵以及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二、历史背景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是一位文人吴炳创办的私家园林。
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拙政园曾经历过多次的改建、毁坏与重修。
特别是在19世纪末的太平天国战乱中,拙政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几乎被夷为平地。
幸运的是,后来有一位叫做荷花池的财主收购了这片废墟,并承担了拙政园的重建工作。
三、园林构造拙政园总占地面积约为5公顷,由东园和西园两部分组成。
整个园林的布局以水池为主,水池之间有小桥和回廊相连。
西园以假山为主要景观,其中的“去伪复真”假山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
东园则以花草树木为主,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整个园林融合了人工和自然景观,给人以舒适宜人的感觉。
四、文化内涵拙政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
园林内的建筑、景观和园林构造都显现出中国园林的特点,如意境的追求、空间的布局和隐喻的运用。
拙政园中的假山、湖泊和花草都具有象征意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契合。
五、对园林艺术的影响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园林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其精心设计的园林布局、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艺术方面的创新都对后来的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少园林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拙政园的特点,使其成为园林艺术领域的经典之作。
六、总结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其历史背景、园林构造、文化内涵以及对园林艺术的影响都值得深入研究。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拙政园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在园林艺术领域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园林艺术。
拙政园园调研报告
拙政园园调研报告拙政园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作为苏州园林的典范之一,拙政园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
本次园调研报告将从拙政园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由学士和总督的父亲冯完全所建。
在清代中期,冯氏宅园逐渐破败,后来被平章阁员异乡樵采名为拙政轩。
后来购买者何藩以“拙政”为名,修葺扩建,并重新命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的修建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在光绪年间基本成型。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点。
整个园林面积为5.2公顷,由东园和西园两部分组成。
东园以湖泊为中心,水面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西园则以山水、建筑和植物为主要景观。
这种水文特色使得拙政园成为江南水乡的代表,而且还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拙政园的建筑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了丰富的景观。
园中建筑主要分为主轴线和次轴线两个部分,主轴线沿着东西走向,次轴线穿插其中。
优雅的廊架、精巧的小桥、流畅的流水、曲折的石径等构成了拙政园独特的景观。
尤其是园内的春雨廊、轻雾桥和琴台等,更是成为了苏州园林中的珍贵文化遗产。
拙政园的文化内涵深厚,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和文化精神。
园内的各个景点和建筑物都蕴含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理解。
例如,拙政园内的曲径通幽、雅致的景观,借助它们来表达道家思想的追求;而明代天工石雕凭借独特之技法雄踞园内。
此外,拙政园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例如,拙政园内的一座石坊,上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所书的“拙政园”三个字;还有一座光绪年间的雕刻艺术品——壁虎墙,以其精美的刻画和形象逼真的壁虎雕塑而闻名于世。
总而言之,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它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建筑的珍贵瑰宝。
对于研究园林文化和传统建筑的人们来说,拙政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
拙政园实践调研报告
拙政园实践调研报告拙政园实践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园林。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拙政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其独特的建筑和园林景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拙政园在旅游管理和体验方面的运营,我们进行了拙政园的实践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拙政园的旅游管理模式和策略。
2. 分析拙政园的游客人流量和满意度,并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3. 探索拙政园在未来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拙政园的历史背景、旅游管理方面的资料。
2. 实地调查:通过拜访拙政园,观察游客服务、环境卫生等情况,并与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3.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调研结果1. 旅游管理模式和策略拙政园实行了精细化管理,在人员配备、服务流程、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到了精确和细致。
此外,拙政园还强调了传承与创新的平衡,通过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注重文物保护等方式,使得拙政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2. 游客人流量和满意度根据调查数据,拙政园每年接待大量游客,其中包括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游客对拙政园的建筑、景观和环境赞誉有加,但也有部分游客反映在旺季期间,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拥堵和排队的情况。
3. 可持续发展策略拙政园已经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努力保护和修复古建筑、保护水环境等。
然而,在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拙政园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模式,提高游客流动效率,减少排队时间,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五、调研结论拙政园在旅游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传承创新,实现了独特的园林文化体验。
然而,拙政园也面临着游客数量过多以及游客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因此,建议拙政园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通过提高游客流动效率、增加游客服务设施等方式,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
六、调研建议1. 提升游客服务体验:增加游客服务设施,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提高游客满意度。
拙政园景区发展现状
拙政园景区发展现状
拙政园景区是中国最著名的园林景观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拙政园景区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现状。
首先,随着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拙政园周边的交通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方便了游客的前往。
此外,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也逐渐完善,如酒店、餐饮等服务业也得到了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其次,拙政园景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景区加强了对园林景观的保护和维护,使游客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传统园林风光。
景区还推出了一些创新的互动体验项目,如参观和体验传统手工艺,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苏州的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拙政园景区也面临一些问题。
景区的游客容纳能力有限,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客流量巨大,导致游客拥挤和排队现象比较严重。
此外,一些商贩和导游存在不文明行为,破坏了景区的环境和秩序,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为应对这些问题,拙政园景区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例如,实行限流措施,控制游客流量,保证游客能够有良好的游览体验。
景区加强巡逻和管理力度,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整治,并加强对商户和导游的监管。
此外,景区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展览,向游客展示苏州的传统文化魅力。
总的来说,拙政园景区在面临发展现状的同时,也在不断积极应对问题和挑战。
通过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和提供优质的服务,相信拙政园景区的发展将会更加良好。
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
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标题: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引言:拙政园作为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吸引人之处,我们进行了一次拙政园调研。
本报告将通过调研结果,分析拙政园的特点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
一、调研方法和过程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方式,共有100名游客参与了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了解游客对拙政园的印象以及对其吸引力的评价。
实地观察包括对园林布局、景点设置等方面的考察。
访谈则通过与游客沟通,了解他们的游览体验和需求。
二、拙政园的特点1.园林布局精巧:拙政园以苏州园林的精致、雅致而闻名,园林内的建筑、石桥、湖泊等相互交织,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文化内涵丰富:拙政园注重展示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园林艺术、宜居理念等为主题,通过各种文化元素的展示,让游客领略到苏州的历史和文化。
3.历史价值突出:作为苏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拙政园保存了许多古代的建筑和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4.园林氛围浓厚:拙政园的建筑、植物、水景等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园林氛围,让人身心舒畅。
三、对游客的吸引力1.文化体验:通过参观拙政园,游客可以感受到苏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中国艺术和历史的了解。
2.休闲放松:拙政园的园林氛围和环境非常适合游客放松心情,享受悠闲的时光,远离尘嚣。
3.知识获取:在拙政园,游客可以了解到园林建筑的构造和设计原理,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艺术欣赏:拙政园内的建筑、石雕、绘画等艺术品都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对于喜爱艺术的游客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拙政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拙政园以其精巧的园林布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园林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光顾。
游客在拙政园中可以获得文化体验、休闲放松、知识获取和艺术欣赏等多重需求的满足。
然而,也要注意保护好拙政园的历史价值和环境,确保它能够长久地向游客展示苏州的独特魅力。
拙政园调研报告
拙政园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拙政园的游客量每年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和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我们进行了此次拙政园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拙政园的游客来源和游客满意度。
2.探讨拙政园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3.为拙政园提供具体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游客的个人信息、游览感受、服务满意度等数据,共收集有效问卷100份。
2.实地观察我们以游客的视角,深入拙政园各个景点,实地了解景区的交通、景点安排、服务质量等情况。
3.专家访谈我们邀请了拙政园相关管理人员,与其进行深入交流并了解管理层的管理思路和对于未来拙政园的规划。
四、调研结果1.游客来源问卷调查显示,拙政园的游客来源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其中有35%为本地游客,65%为外地游客,其它省份的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2.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拙政园的游客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存在景区拥挤、景区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有30%的游客表示对拙政园的综合评价为一般,建议景区在服务和维护方面更加用心,希望提高游客留存率。
3.服务质量从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数据中发现,部分服务人员态度不够热情,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如景区内指示牌不够明确等,需要加强培训和督导。
4.管理水平通过专家访谈得知,拙政园的管理层已经制定了长期的规划和改进办法,例如加强对景区的安全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层也应更加了解游客需求,准确掌握市场变化趋势,加强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培养。
五、建议和对策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建议加强拙政园的广告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2.增加服务人员的数量和培训力度,提高游客服务质量。
3.加强景区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
4.对景区内方向指引标识进行优化完善,增加游客体验感。
5.加强对游客需求和市场变化趋势的了解,及时调整服务和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水平。
拙政园调研报告
拙政园调研报告
《拙政园调研报告》
为了解江苏省苏州市拙政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本次调研对拙政园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专题访谈。
通过调研,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拙政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其园林设计和建筑风格深受历史文化影响,成为了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园中的假山、小桥、流水等景观无不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髓,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其次,园内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园内的一些古建筑和景观存在老化和损坏的现象,需要加大投入进行修复和保护。
同时,园区的环境卫生和管理也需要改进,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最后,拙政园应进一步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升景区的综合效益。
在专题访谈中了解到,目前拙政园在文化创意产品方面还有待加强,可以考虑开发与园林文化相关的纪念品、美食等产品,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消费选择,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拙政园作为苏州市的知名景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
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加大对园区的管理和维护力度,同时开发创新产品,提升景区的综合效益,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和享受。
拙政园缺点分析报告
拙政园缺点分析报告一、引言拙政园是中国苏州的一座古典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精巧的设计和独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一样,拙政园也存在一些缺点。
本报告将对拙政园的一些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改进和提升工作提供参考。
二、拙政园存在的缺点1. 过于拥挤拙政园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尤其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
然而,由于园区较小,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整个园区常常人满为患,给游客的游览体验带来一定的不便。
某些热门景点周围更是人山人海,游客们往往需要排队很长时间才能亲身体验。
2. 缺乏导览设施拙政园的布局错综复杂,内部景点众多,游客往往容易迷失方向。
然而,拙政园却缺乏明确的导览设施,包括缺乏清晰的指示牌和相关地图等。
这使得游客在园内游览时,常常需要询问工作人员或其他游客的帮助,增加了游览的困难度。
3. 清洁状况有待改善虽然拙政园的景致优美,但是园区内的卫生状况却有待改善。
游客随地乱扔垃圾和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尽管园内有清洁人员进行定期清扫,但仍然难以避免一些角落和景点周围的脏乱现象。
4. 缺乏多样化的娱乐设施随着人们旅游观光需求的提高,游客对于单一的观赏景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然而,拙政园目前缺乏多样化的娱乐设施,比如游乐设施、文化表演等,这对于游客的停留时间和体验感受有一定的影响。
5. 食品和饮料供应有限在拙政园内,游客们经常会感到饥渴和饿肚子,然而园区内的食品和饮料供应却有限。
目前,园内仅设有少数几个小吃摊位和茶座,无法满足所有游客的需求,游客们往往需要外出寻找其他餐饮场所。
三、改善方案1. 控制游客数量为解决拙政园过于拥挤的问题,可以考虑限制每天的游客数量,并通过预约、门票分配等方式来控制游客流量。
此外,可以在旅游旺季增加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和维护园区秩序。
2. 增加导览设施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拙政园,可以增加明确的导览设施,包括设置指示牌、地图、标识等。
这样,游客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园区内的景点分布和导览路线,提升游览的效率和体验感受。
苏州拙政园市场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市场调研报告
一、市场概况
1.1 市场背景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古城区内,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的代表之一。
拙政园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家。
1.2 竞争对手分析
拙政园周围存在着众多的商家,主要经营茶叶、文玩和纪念品等商品,竞争激烈。
二、市场调研
2.1 调研对象
我们选择了拙政园周边的街道,调研了游客和商家两个主要群体。
2.2 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率为80%。
2.3 调研结果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游客对于拙政园的印象非常好,有意愿购买相关纪念品和文玩;商家则表示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更新产品和服务。
三、市场需求分析
3.1 游客需求分析
游客对于特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产品的需求较高,同时也需要提供更多有趣的体验项目。
3.2 商家需求分析
商家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推广机会,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和政策扶持。
四、市场策略建议
4.1 加强产品研发
推出更多具有特色的纪念品和文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2 精准营销
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客户。
4.3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提升顾客满意度。
五、总结
苏州拙政园作为苏州市的重要景点,市场潜力巨大。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拙政园需要不断调整市场策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游客和客户,保持市场竞争力。
拙政园市场调研报告
拙政园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市场调研报告对拙政园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拙政园提供有关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潜在增长机会的全面数据和洞察,以帮助其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和业务决策。
2. 背景信息拙政园是中国文化名城苏州的一处重要景点和旅游目的地。
拙政园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座古典园林,拙政园以其优美的景色、富有文化底蕴的建筑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而受到游客的欢迎。
3. 市场需求分析3.1 目标市场拙政园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国内和国际游客。
国内游客来自各个省市,包括团体旅游和个人旅游者。
国际游客主要来自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3.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对拙政园的调查和数据分析,2019年拙政园接待游客约为300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占比约为80%,国际游客占比约为20%。
近年来,拙政园的游客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预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国内外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关注度提升,拙政园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3.3 消费能力和消费行为拙政园的游客中,高收入群体占比较高。
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较强,他们更倾向于购买高档次的纪念品、文化衍生品和艺术品。
此外,拙政园的游客对文化体验和传统艺术的需求较大。
他们更愿意参加现场演出、手工制作工坊等文化活动,以及参观相关的博物馆和美术馆。
4. 竞争对手分析拙政园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其他苏州园林和景点。
根据调查和市场分析,以下是与拙政园竞争的几个主要对手:4.1 网师园网师园是苏州另一座著名的古典园林,与拙政园一样,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网师园以其精致的园林设计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量游客。
4.2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一座知名的博物馆,陈列有大量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和文物。
它吸引了对苏州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4.3 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最著名的园林之一,它以其精美的园林设计和传统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
5. 潜在增长机会5.1 增加定制化服务根据游客对拙政园的需求和反馈,可以增加定制化服务的种类和范围。
苏州园林拙政园调研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
苏州园林拙政园调研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第一篇:苏州园林拙政园调研报告Microsoft Word 文档简介: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
其中两处在北方,是我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两处在苏州,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关键词:障景隔景移步换景景随步移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
东部花园的南部有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
“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
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
从图上看,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从图上看,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近乎自然,是苏州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范例。
走出“兰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状如云朵,岿然兀立,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
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过了假山,我们看到的是拙政园的东部主要景色。
明代崇祯年间,刑部侍郎王心一买下东部后,建造“归田园居”。
园内有山岛、荷池、松冈、竹坞,好一派田园风光。
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物,除了“兰雪堂”外,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边上的水榭。
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
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
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朝霞初现时是淡红色,中午阳光直射时变成紫红色,傍晚夕阳西下时又变成粉红色,甚为珍贵。
苏州拙政园考察报告(共4篇)
篇一: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调研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掌握能力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一)布局分析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岛屿山石相呼应,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
苏州拙政园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
拙政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
(二)水体分析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
通过人工的修饰,积成的水域就像湖泊一样。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在巧妙用“水”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漏景的造景手法,通过漏窗,可以观看到外面的长廊美景。
漏景即通过花墙、漏窗,把墙外的景物透漏进来。
漏景不仅从漏窗、花墙取景,还可通过漏屏风、漏隔扇、树枝、疏林、飘拂的柳丝中取景。
拙政园中漏景手法的运用,使游客无处不能欣赏到美景,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拙政园调研报告(精选)
拙政园调研报告(精选)一、调研目的拙政园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典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拙政园的历史文化背景、景观布局、管理模式以及游客体验,以便为推广中国园林文化和传承古建筑工艺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1.历史文化背景拙政园始建于明代,原为著名文人宋濂的私家园林,后多次易主,并逐渐扩建成当前规模。
调研中需要了解拙政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如哪些文人墨客曾在此居住、创作,园林的命名和设计理念等。
2.景观布局3.管理模式4.游客体验三、调研方法1.实地考察调研团队将前往拙政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园林布局和景观特点,与管理人员交流园林的历史和管理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受。
2.访谈交流调研团队将与拙政园的管理机构、景区导游和游客进行访谈,了解园林的管理模式、运营情况和游客对园林的评价。
3.资料收集调研团队将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收集拙政园的历史资料、管理模式和游客评价等相关资料。
四、调研结果根据实地考察、访谈交流和资料收集的结果,将得出以下结论:1.拙政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文化爱好者和游客。
2.园林的景观布局合理,融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于一体,给人以美感和舒适感。
3.拙政园的管理模式较为规范,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园林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4.园林的游客体验较好,导游服务质量较高,但在一些设施和服务方面还有待完善。
五、调研建议1.加强园林的文化宣传,提升园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加强园林的维护和保护,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
4.弘扬园林的文化内涵,加强游客的文化教育。
六、总结通过对拙政园的调研,我们对其历史文化背景、景观布局、管理模式和游客体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得出了一些推广园林文化和改进园林管理的建议。
期望这次调研能够对推动园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一、选题及背景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拙政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拙政园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为保护和传承拙政园的文化价值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游客的问卷,涵盖了游客对拙政园的认知度、评价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内容。
2. 实地调研:我们组织了一支实地调研小组,通过对拙政园的参观,并与导游、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收集有关资料。
三、调研结果1. 建筑风格:拙政园采用了典型的苏州园林建筑风格,以水为主要元素,巧妙地运用了假山、假山、廊桥等构筑物,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
2. 历史文化背景:拙政园建于明代乾隆年间,原为退藏臣之公馆。
拙政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园林中,以显现主人之心思。
3. 游客吸引力: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认为拙政园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纯粹的中国传统艺术,拙政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也增加了它的知名度。
四、问题与展望1. 建筑维护:由于历史悠久,拙政园部分建筑已有损坏,需要密切关注其维修与保养问题。
2. 创新发展:拙政园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注入新的元素,例如增设互动性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年轻游客。
3. 人员培训:加强导游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能更好地向游客介绍拙政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风格。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苏州拙政园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游客吸引力有了深入了解。
我们认为,拙政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展与传承拙政园,我们建议加强对建筑的保养与维护,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以及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推广这一古典园林作品。
拙政园前景
拙政园前景拙政园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
它坐落在江苏省苏州市,占地面积较大,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拙政园的前景是令人陶醉的,下面我就来详细描述一下。
拙政园的前景宜人,富有神韵,凭栏远眺,可以看到一片绿的海洋。
这里的植被繁盛,四季花开,美不胜收。
春天,梅花含苞待放,桃花红艳欲滴,花香扑鼻;夏季,荷花盛开,湖面上一片碧绿,错落有致的荷叶上点缀着红色的荷花,犹如翡翠镶嵌的宝石;秋天,枫叶如火,满园红叶一片,一阵秋风袭来,纷纷扬扬,落叶飘落,让人心生感慨;冬天,园内的松柏树挺拔而翠绿,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大雪覆盖下的园内,宛如仙境一般。
除了花木的美丽外,拙政园的建筑也为其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游客进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仿古式的山门,将人们引入了一片幽雅秀丽的景色之中。
山门两侧,是两只盘旋状的池塘,池中水草丰茂,倒影在水中,泛着细碧的光泽。
步行进入园内,前方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厅,名为“宜芳堂”,这里曾是主人举办宴会的场所,现在则用来展览与介绍拙政园的历史与文化。
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座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布局,充满了园林建筑的韵味。
在通往园中部分的曲径小道上,可以看到精心修剪的花木,如同散步在人间仙境一般。
园内各处还设有亭台楼阁,供游人休息观赏。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织梦亭”,亭内设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见底。
传说如果游客在井台上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那么这个愿望就会在此地成真。
这里的水井也可以用来丈量园中的降水量,一池春水,可谓是园内的灵魂所在。
除此之外,拙政园还有很多其他的景观,它们各有特色,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和心灵。
穿过园中部分,来到了拙政园的后半部分,这里有一座山峦起伏的小山,名为“蔚蓝山房”,山上建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和花木点缀,令人心旷神怡。
总体来说,拙政园的前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独特的设计、精美的植物和建筑,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无论是前半部分的湖泊和花木,还是后半部分的山峦和建筑,都让人流连忘返。
拙政园现状分析
拙政园现状分析摘要如何传承中国古典园林,是当前园林研究的热点。
拙政园是中国名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本文以拙政园的特点为切入点,将拙政园自身的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纵向比较。
从拙政园的园林风格、建筑及植物的特点等方面对拙政园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古典园林中国名园拙政园现状一、拙政园概况(一)拙政园历史沿革拙政园位于苏州城的东北部,南临东北街,北接平家巷,东起道堂巷,西止萧王弄。
这一带历史悠久,人文会出。
据史记记载,今园址一带,三国时(187——219年)为东吴郁林太守陆绩第宅;东晋(387——441年)为高士戴顺宅园;宋代山阴主簿胡棱言建五柳营,其子胡峰而名“如村”;唐末(?——约881年)为诗人陆龟蒙住宅;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建寺;元延祷年间(1314-1320年)名大弘寺;元至正16年(1356年)为潘元绍附马府。
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建拙政园。
随后,徐氏从王献臣儿子处赢得拙政园,一直居住了五代。
民国27年(1938年)日伪维新政权江苏省长陈则民伪江苏省政府办公处。
1946年9月,国立社教学院从四川壁山迁至苏州,借拙政园为校舍。
1951年,11月交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并动工修缮。
东部未修复,为苗圃和职工宿舍。
1952年11月6日正式开放中、西部。
1954年1月,苏州市园林管理处接管拙政园,并进一步整修。
1959年重建东花园,1960年9月完工,东、中、西三部分均已整修开放。
住宅部分为苏州市博物馆、工艺美校等。
(二)拙政园现状拙政园自建园以来的近五百年间,沧桑变迁,屡易其主,分分合合,几度兴废,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现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
现在全园包括东部(原“归田园居”),中部“拙政园”,西部(旧“补园”),三部分,占地62亩。
(三)拙政园地位清代学者俞越曾以“吴中名园惟拙政”、“名园拙政冠三吴”来赞誉拙政园。
拙政园名冠苏州,在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中,位居第一,是中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1961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4月,与北京颐和园、天坛一起被国家计划委员会、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
拙政园景观植物现状及优化策略
带, 植 物群 落 的 特 征 基 本 上 以落 叶 常 绿 阔 叶林 为
主, 据调 查 , 苏州地 区共有 乔木 3 9 3种 , 灌木 2 3 5
种, 木 质藤 本植 物 有 6 3种 ] 。拙 政 园 的树 木 组 成 , 其 布局 自 1 9 5 0年 因修 葺而 不 断调 整 , 建 筑 不 断整
株, 占 1 7 . 4 , 乔 木较 多 的科 有 榆 科 ( 1 5 1株 ) 、 木
樨科 ( 1 4 2株 ) 、 蔷薇科 ( 1 3 0株 ) 和槭树科( 6 0株 )
等 。偶 见树 种 有 蜀榆 ( U l mU S b e r g m a n n i a n a C . K. S c h n e i d . v a r . 1 a s i o p h y l l a C . K. S c h n e i d . 仅 见 于拙 政
致谢 : 参 与者 还有 : 陈 文志 、 舒 志清 、 张健 、 孙丙寅、 王云 峰 、 张正平、 李 均 安等 , 在 此 表 示衷 心 的
感谢 。
9 5
誊园 林
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
1 期
表 2 拙 政 园木 本 植 物 科 、 属、 种 分 布
Ta b l e 2 Di s t r i b ut i o n o f f a mi l y, g e nu s a n d s pe c i e s of wo o dy pl a nt i n t h e Hu m bl e
等 树丛 之下 ; 芭蕉 ( Mu s a b a s j o o S i e b . e t Z u c c . ) 、
萱草 [ He me r o c a l l i s l v a ( I . ) ] 、 红 花酢 浆草 ( O x a — l i s c o r y m b o s a D C . ) 、 鸢尾 ( I r i s t e c t o r u m Ma x i m. ) 等 点缀 于墙 隅、 林 下 及 路缘 ; 水 生 植 物 主 要 有 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拙政园现状分析摘要如何传承中国古典园林,是当前园林研究的热点。
拙政园是中国名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本文以拙政园的特点为切入点,将拙政园自身的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纵向比较。
从拙政园的园林风格、建筑及植物的特点等方面对拙政园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古典园林中国名园拙政园现状一、拙政园概况(一)拙政园历史沿革拙政园位于苏州城的东北部,南临东北街,北接平家巷,东起道堂巷,西止萧王弄。
这一带历史悠久,人文会出。
据史记记载,今园址一带,三国时(187——219年)为东吴郁林太守陆绩第宅;东晋(387——441年)为高士戴顺宅园;宋代山阴主簿胡棱言建五柳营,其子胡峰而名“如村”;唐末(?——约881年)为诗人陆龟蒙住宅;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建寺;元延祷年间(1314-1320年)名大弘寺;元至正16年(1356年)为潘元绍附马府。
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建拙政园。
随后,徐氏从王献臣儿子处赢得拙政园,一直居住了五代。
民国27年(1938年)日伪维新政权江苏省长陈则民伪江苏省政府办公处。
1946年9月,国立社教学院从四川壁山迁至苏州,借拙政园为校舍。
1951年,11月交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并动工修缮。
东部未修复,为苗圃和职工宿舍。
1952年11月6日正式开放中、西部。
1954年1月,苏州市园林管理处接管拙政园,并进一步整修。
1959年重建东花园,1960年9月完工,东、中、西三部分均已整修开放。
住宅部分为苏州市博物馆、工艺美校等。
(二)拙政园现状拙政园自建园以来的近五百年间,沧桑变迁,屡易其主,分分合合,几度兴废,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现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
现在全园包括东部(原“归田园居”),中部“拙政园”,西部(旧“补园”),三部分,占地62亩。
(三)拙政园地位清代学者俞越曾以“吴中名园惟拙政”、“名园拙政冠三吴”来赞誉拙政园。
拙政园名冠苏州,在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中,位居第一,是中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1961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4月,与北京颐和园、天坛一起被国家计划委员会、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
1997年12月4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二、拙政园园林风格(一)拙政园历代园林风格1、建园之前园址在三国年间(187-219年),曾为郁林太守陆绩第宅,后其子孙世居;东晋(387-441年)为高士戴额宅园;唐末(?一约881年)为诗人陆龟蒙住宅,有园、圃、池、石之胜,其境“不出郭郭,旷若郊墅”;宋代山阴主簿胡翟言建五柳营,地甚荒旷,其子胡峰取杜甫诗“宅舍如荒村”而名“如村”;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建寺;元延裕年间(1314-1320年)名大弘寺;元至正16年(1356年)为潘元绍附马府。
2、明代建园之初: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罢官还乡后,据大弘寺旧址,拓建为园,取晋代诗人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弩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题名拙政园。
茂树曲池,胜甲吴下,园的规模广裹200余亩。
虽然王献臣自谦造园不过是拙者之政,但其实对此非常在意,想独树一帜,在苏州造一个最大、最漂亮、最富诗情画意的园林。
3、清代清前期:多年来园主虽屡有变动,只是重加修葺,未有改作。
大都保持了拙政园的旧貌。
清中期:因迭换其主,拙政园东部园林以西又分割成中、西两个部分。
拙政园逐步分为自成格局的东、中、西三座宅园。
清后期:嘉庆末年、道光初年,东部仍由王氏子孙居住。
兰雪堂颓纪,剩水残山,草没苔积,园已荒芜成菜畦草地。
(二)拙政园现代园林风格庭院本来就是很难保存的艺术品,易一新主,自然会任意改筑,凡一经改建,一定会使它面目全非。
在历史上曾几度分合的拙政园,现可分东、中、西和住宅部分:东部原为明末“归田园居”旧址,中部为一直沿用原名的“拙政园”,西部是光绪年间重修的“补园”。
解放后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和扩建,重又合并向公众开放,三园各具特色,自成风格。
1、东部田园风格东部面积约31亩,于1959年在归田园居旧址上根据《归田园居记》重建建成之后虽非原来的面貌,但布局以平岗草地为主,配以山、池、亭、阁等,还具有明快开朗的田园风格。
2、中部明代遗风中部面积约18. 5亩,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山水明秀,厅榭精美、池广树茂、景色自然,具有江南水乡特色,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园中建筑物基本上是清代后期的面貌,基本格局保持了最初以水为中心、疏朗闲适的感觉,多处还留有明代园林的风格。
3、西部清代景象西部面积约12. 5亩。
园之布局水池居中,池上理水,间以小溪,建筑华丽,布局稍显拥塞。
与初建时相比变动较大,基本上是1877-1894年,张履迁“补园”时的景象,具有清代园林的风格。
三、拙政园的构园要素(一)拙政园植物特点因为拙政园绿化面积较大,所以在植物方面不仅品种丰富,而且数量很多。
园内植物的栽植非常巧妙精湛,历史上该园即以“林木绝胜”而著称,虽有林木花卉几千株,但多而不乱,经营得颇有章法,花木与山、水、建筑紧密结合,形成了“乔木参天,有山村杳冥之歌”的城市山林。
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
据统计,拙政园绿化面积共28. 8亩,占陆地面积(49. 21亩)的二分之一以上,有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林木、荫林类,藤蔓类,竹类、草本与水生植物类苗木2676棵,百年以上古树27棵,花木种类约在百种以上,而一般中、小型园林只有二二十至三十种左右。
在拙政园中,无论四时、八节、晨昏都有景可赏,有花可看,可谓一年无日不看花。
春天有“玉兰堂”的早春玉兰,“海棠春坞”的海棠花,“绣绮亭”下的牡丹花、杜鹃花;夏天可在荷香四溢的“远香堂”赏荷、在“荷风四面亭”中观莲;秋天可见“待霜亭”前的红枫、桔林;冬天可上“雪香云蔚亭”踏雪寻梅…拙政园在植物选种方面,主要选用当地传统的观赏植物和经济形植物,发挥地方性的特色,如松、榆、槐、枫、柳、桃、海棠、荷花、梅、竹、女贞等。
夹以采用玉兰、广玉兰等外来植物品种。
故园林中的花木,多半以落叶树为主,配合若干常绿树,再辅以藤萝、竹类、芭蕉、草花,构成植物配置的基调。
苏州古典园林的花木配置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
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故与山石、水面、建筑有机结合,形成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
拙政园在大片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混合配置中,利用各种树形的大小、树叶的疏密、色调的明暗。
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色,在形成自然山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拙政园建筑特点建筑在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
它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在景区中,往往构成风景的主题。
山池是园林的骨干,但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常设在建筑物内,因此建筑不仅是休息场所,也是风景的观赏点。
拙政园以建筑的数量之多和比重之大在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形成一个突出的现象。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在这么小的面积内既要容纳大量建筑物,又要构筑自然山水,存在着矛盾性。
拙政园因为园林的面积大,在这方面占了一定的优势,有足够的空间来建造各种不同功能和形式的园林建筑。
整个园中共有园林建筑四十几处。
建筑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
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空间有限,建筑布局较密,而且大多沿着园的四周排列,留园、网师园、艺圃等都是如此。
拙政园的建筑数量虽不少,但都疏疏落落,不求其聚,亦不觉其散。
建筑物本身的位置,随着地形变化而高低曲折,参差错落,有斜有正。
拙政园的香洲其侧立面是不对称的;小飞虹的波形廊是不平行的;松风水阁的位置也是斜出的;互为对景的见山楼与香洲,远香堂与雪香云蔚亭,双方建筑的轴线也不是同一方向能连成一条直线的,是略有错落的对景。
园林空间较为敞朗,四面赏景比较容易做到。
园林中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开放、通透,可四面赏景。
不像其它的私家园林,建筑密度大,做到四面赏景或局促或有困难。
四、总结拙政园风格多样、空间丰富、地形多变、面积大、水面广、建筑齐、叠石巧、花木多、尺度宜、意境深,“大”是拙政园的鲜明特点。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典型代表,被列为苏州园林之冠。
拙政园如今已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园林,普通游客只能在白天限制的时间范围内参观、游览,拙政园的日出、日落、夜景等园林景观我们己无从感受。
毕竟园林屡分屡合,兴衰不迭,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去看,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当然拙政园的有些问题和不足是没法解决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拙政园已是几废几兴,屡更园主,解放后几度重建、修改的面貌。
改建时也是尽量保留原来的风格,或按照历史的记载重建。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体会,还是会有许多感悟的。
参考文献王宗拭·拙政园,古吴轩出版社,1998徐文涛·拙政园,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蒋方根·我说拙政园,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黎明·拙政园一信有山林在市城,江南音像出版社,2006缪立群·拙政园一匾额楹联砖刻赏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方佩和·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古吴轩出版社,2002张祖刚·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苏州拙政园略览,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