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物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氯化物()指标的监测规程——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指标的监测规程——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Cl -)指标的监测规程——硝酸银滴定法1.目的为了规范化验人员在污水处理厂中的监测方法和操作程序,提高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监测规程适用于东莞市中堂溢源水务有限公司。

3.原理在中性或者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物质,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达到。

沉淀滴定反应如下:()+2442Ag Ag Cl AgCl CrO AgCrO +--+→↓+→↓砖红色铬酸银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快慢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

且由于有稍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以作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4.试剂监测时氯化钠标准试剂的氯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基准或优级纯试剂,其他监测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监测用水均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41mol/L,相当于500mg/L 氯化物含量:将基准试剂氯化钠置于坩埚内,在500~600℃加热40~50min。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吸取10.0mL,用水定容至100mL,此溶液每毫升含0.500mg氯化物(Cl-)。

4.2 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0141mol/L:称取于105℃烘干半小时的硝酸银2.3950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步骤如下:吸取25.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锥形瓶中,加蒸馏水25mL。

另取一锥形瓶,取50mL蒸馏水作为空白。

各加入1mL铬酸钾溶液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出现砖红色沉淀为终点。

计算每毫升硝酸银溶液所相当的氯化物量,然后校正其浓度,再做最后标定。

氯化物检验记录0

氯化物检验记录0

仪器:□电子天平型号:编号:试液:硝酸溶液批号:浓度:沉淀剂Ⅰ批号:沉淀剂Ⅱ批号:硫酸铁铵饱和溶液批号: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批号:浓度: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批号:浓度:操作过程:试样制备:称取混合均匀的试样g(精确至1mg)于100mL具塞比色管中(V),加入50mL约70℃热水,振荡分散样品,水浴中沸腾15min,并不时摇动,取出,超声处理20min,冷却至室温,依次加入2mL沉淀剂I 和2mL沉淀剂II ,每次加后摇匀。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室温静置30min。

用滤纸过滤,弃去最初滤液,取部分滤液测定。

必要时也可用离心机于5000r/ min 离心10min,取部分上清液测定。

测定试样氯化物的沉淀:移取50.00mL上清液( V2 ),氯化物含量较高的样品,可减少取样体积,于100mL比色管中。

加入5mL硝酸溶液。

在剧烈摇动下,用酸式滴定管滴加ml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在避光处静置5min。

用快速滤纸过滤,弃去10mL 最初滤液。

加入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后,如不出现氯化银凝聚沉淀,而呈现胶体溶液时,应在定容、摇匀后,置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直至出现氯化银凝聚沉淀。

取出,在冷水中迅速冷却至室温,用快速滤纸过滤,弃去10mL最初滤液。

过量硝酸银的滴定:移取50.00mL滤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mL硫酸铁铵饱和溶液。

边剧烈摇动边用0.1mol/ L 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淡黄色溶液出现乳白色沉淀,终点时变为淡棕红色,保持1min不褪色。

记录消耗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 )。

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0)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容量法测定 氯化钠 原始记录

容量法测定 氯化钠 原始记录

容量法测定氯化钠原始记录
页检测项目氯化钠检测开始时间年月日
检测依据
QB 2829-2006
/GB/T13025.5-2012
检测结束时间年月日
检测方法银量法温度及相对湿度℃%
仪器名称及型号
滴定管
仪器编号
××/××-086 ME204E 电子天平××/××-004
标准滴定溶液来源附BZRY: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样品处理情况/
计算公式
NaCl(%)=Cl(%)*1.6485
检出限/ 定量限/ 空白消耗量V0=
样品编号取样量
( g )
定容体积
(mL)
稀释倍
数(A)
分取试液体
积V2(mL)
消耗标液体积
V1(mL)
测定值(%) 测定结果(%)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氯化物原始记录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氯化物原始记录(续表)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

7硝酸银滴定法监测氯化物(Cl-)指标原始记录

7硝酸银滴定法监测氯化物(Cl-)指标原始记录
V2—水样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mL)
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检验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检验人员:复核人员:
记录编号:
检验日期
方法依据
GB11896-89
标准溶液名称
硝酸银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浓度M
样品名称
取பைடு நூலகம்体积
V(mL)
滴定起点毫升数
滴定终点
毫升数
实际滴定
毫升数
氯化物检验结果
(mg/L)
计算公式
氯化物(mg/L)=
备注
V1—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V2—水样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mL)
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检验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检验人员:复核人员:
化验室记录
硝酸银滴定法监测氯化物( )指标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检验日期
方法依据
GB11896-89
标准溶液名称
硝酸银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浓度M
样品名称
取样体积
V(mL)
滴定起点毫升数
滴定终点
毫升数
实际滴定
毫升数
氯化物检验结果
(mg/L)
计算公式
氯化物(mg/L)=
备注
V1—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12氯化物原始记录表

12氯化物原始记录表
氯化物分析原始记录
SXZRHS-FX出限
mg/L
分析日期
任务单编号
分析仪器
仪器编号
样品类别
样品状态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RH
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
mol/L
标准溶液批号
计算公式
氯化物(CL-,mg/L)=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V(ml)
标准溶液消耗体积(ml)
样品浓度
(mg/L)
始读数
终读数
V1-V0
备注:V1-滴定样品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0-滴定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
分析人:校核人:审核人:
标准溶液标定记录
SXZRHS-FX-12(S)(B面)标定日期:年月日
标准溶液名称
硝酸银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批号
有效日期
--
基准溶液名称
氯化物标准溶液
基准溶液批号
有效日期
基准溶液浓度
取基准溶液体积
25.00ml
溶剂
去离子水
定容体积
50.00ml
滴定次数
滴定体积(ml)
始读数
终读数
净用量
始读数
终读数
净用量
空白1
空白2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标准溶液平均净用量
分析人
平均值
计算公式
标准溶液标定浓度M
备注`
分析人:校核人:审核人:

食品厂检验原始记录

食品厂检验原始记录
分析天平
试样耗氢氧化钠 标液体积V1(ml)
吸取滤液体积V2(ml)
空白耗氢氧化钠 标液体积V0(ml)计算结果X
氢氧化钠标液的浓度
C(mol/L)
X=(L0)XCX0.090X100
Vmx一
V
报告编号:
共页第页

报告编号:号环境温度:℃共页第页
检验项目
实测值
检验仪器
亚硝酸盐(以NaNO2计)mg/kg
(1: 100)
15.0g样品 与135.0g生理盐水 混合
36℃ ±1℃
初发酵试验24h±2h
分离培养24h±2h
革兰氏染色镜检
36℃ ±1℃
复发酵试验24h±2h
报告编号:

共 页第 页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日期
生产数量
抽样日期
抽样地点
成品库
抽样数量
检验依据
检验项目
实测值
检验仪器
感官
净含量g
分析天平
共 页第 页
报告编号:号环境温度:℃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
抽样地点
抽样日期
抽样数量
检验项目
实测值
检验仪器
感官
PH值
PH试纸
氯化物(以Cl计)(mg/L)
测试样品体积(mL)
试样耗硝酸银标液体积V
(ml)
分析天平
硝酸银标液的浓度
C(mmol/L)
计算结果X
“C(AgNO)xV(AgNO)x169.87X—22一
试样的质量m(g)
试样处理液总体积V(ml)
分析天平
试样耗硝酸银标液 体积V1(ml)
吸取滤液体积V2(ml)

氯离子检测原始记录

氯离子检测原始记录
氯离子检测原始记录
统一编号:第页,共页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样品名称
采样日期
检测项目
试验日期
样品状态
试验环境
检测依据
仪器名称和编号
检测记录
样品编号
试样体积V,mL
硝酸银标准溶液
浓度M,mol/L
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1,mL
试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2,mL
结果
mg/L
平均值mg/L
计算公式:
式中:C——水样中氯化物(以Cl-计)的质量浓度,mg/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1——空白试验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试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验人:审核人:

氯化物含量原始记录

氯化物含量原始记录

318.0 315.0
227.0
32.0
95.5
227.0
31.0
93.8
(W2-W1)+F X=━━━━━━━━━ ×100
W
133.0
313.0
227.0
29.0
92.0
化验员:
审核:
日期:
样品名称 采样日期
氯化物含量原始记录
样品来源
检测日期
实验编号 验毕日期
主要检测用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 0.1mg、酸度计
氯化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烧杯重(g) 加样品重(g) 样品重(g) VAgNO3
47.0700
57.1500
10.0800
3.2000
48.0200
58.2200
10.2000
3.2000
45.0300
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原始记录
样品来源
实验编号
采样日期
检测日期
验毕日期
主要检测用仪器设备:圆筛、0.1g 天平
检验方法: QB 1007-90
固形物
圆 筛 重 量 沥干物加圆筛 罐头标明净 油脂重(g) 固形物含量重量百分率% X 计算公式:
(g)W1 重量(g)W2 重(g)W F
计算公式:
133.0 133.0
55.1300
10.1000
3.2000
Vo 0.0200 0.0200 0.0200
检验依据:GB5009.51-2003
氯化物(%)X 1.8%
计算公式: X=(V1-V2)*c*0.0585/ m*(V3 /100)*100
2.1%
N=0.1028mol/L
1.9%

分光光度法分析 氯离子 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 氯离子 原始记录
标准使用液浓度
10 µg/mL
(氯化物)标准系列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标液移取体积(mL)
定容体积(mL)
氯化物含量C(µg)
吸光度A
相关系数r:截距a:斜率b:
检出限
/
定量限
/
样品空白吸光度
计算公式
m-从校准曲线上查出氯化物的含量(以Cl-计)的数值,单位为微克(µg)
V-水样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比色杯厚度:30 mm
样品处理情况
依GB/T 15453-2018对样品进行处理
标准贮备液配制
(0. 1 mg/mL )
称取GR氯化钠105℃干燥恒重0.1649定容至1000.0mL
标准使用液配制
(10 µg/mL)
移取10 mL氯化物标准贮备溶液至100 mL容量瓶,用无氯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含Cl 10 µg/mL
样品编号
试样体积(mL)
定容体积(mL)
稀释倍数
取样量
( )
吸光度
( A )
质量(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算结果
(µg/L)
报出结果
(µg/L)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
分光光度法分析氯离子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试样体积(mL)
定容体积(mL)
稀释倍数
取样量
( )
吸光度
( A )
质量(µg)
计算结果
(µg/L)
分光光度法分析氯离子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氯离子
检测开始时间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
复核人: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电导率仪(编号:
检验员: )
样品名称
感官
电导率 μs/cm
PH值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H计(编号: 总硬度mg/L
V1
V0
V
环境条件:( ℃ %RH )
) 氯化物mg/L
总硬度
W
V2
V3
V4
判定结果 氯化物
备注: 1、感官符合标准用用“√”表示,不符合时具体描述,判定结果若“合格”,用“√”表示,判定结果若“不合格”用“×”表示。 2、总硬度的计算公式: 总硬度mg/L(以CaCO3计)=(V1-V0)*c*100.09*1000/ V ; V1——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水样体积, ml; 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00.09---与1.00ml EDTA-2Na溶液[c(EDTA-2Na)=1.00m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碳酸钙的质量; 3、氯化物的计算公式: 氯化物的浓度(mg/L)C=(V2-V3)*W*1000/V4;式中:C--水样中氯化物浓度,mg/l;V3--纯水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V2--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V4--水样体积, ml; W -- 每毫升硝酸银相当于氯化物量,mg ,依据标准溶液标定记录进行计算;

职业卫生12---氯气的测定原始记录

职业卫生12---氯气的测定原始记录
标准溶液:称取g溴酸钾(于105℃干燥2h),溶于水并定量转移入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相当于1.0mg氯标准贮备液。临用前,取ml氯标准贮备液加水定容至ml稀释成10.0μg/ml氯标准溶液。
2.标准管的配制:
管号
0
1
2
3
4
5
标准溶液(ml)
0.00
0.10
0.20
0.40
0.60
0.80
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
检测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Z/T 160.37-2004
3氯气的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检测项目
氯气
检测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YQ-V5000-01
检测条件
温度℃湿度%
仪器条件
样品数量
样品标识
1.试剂配制:实验用水为无氯蒸馏水。
吸收液:称取g甲基橙,溶于约ml40~50℃水中,冷却后加入ml95%(V/V)乙醇,用水定量转移入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取相当于1.25mg氯的此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1g溴化钾,加水至刻度。1ml此溶液相当于2.5μg氯。再取400ml此溶液与100ml硫酸溶液(2.57mol/L)混合,为吸收液。
样品
标识
吸光度(A)
样品吸光度减
对照吸光度
曲线查值(µg)
样品浓度
(mg/m3)
A1
A2
A3
A


















容量法测定水质氯化物原始记录

容量法测定水质氯化物原始记录

25ml
25ml
被标定溶液名称
硝酸银溶液
标准溶液名称
氯化钠
标准溶液浓度 滴定空白ml
0.0141mol/L
CL=(V2-V1)*M*35.45*1000/V Cl -- 氯离子的含量,mg/L; V2 --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计算公式 V1--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M --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样品预 处理 样品总数 ( 质 量 控 制 ) 个 个(对) 数 合格率% 质量监督 员 平行样 自 控 加标回收 标准样 密码 平行 外 控
BSEM-TF-037-2014
容量法分析水中氯化物原始记录
编号: 样品来源 分析日期 环境温度 分析方法 最低检出 浓度或检 测下限 ℃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10 mg/L 年 月 相对湿度 方法来源 全程序空白 日 % GB 1189-89
标准溶液取样量 ml 标准溶液 被标溶液消耗体 被标定溶 积ml 液 被标定溶液浓度 mol/L 平均值mol/L
密码标准样河南ຫໍສະໝຸດ 晟环境测试有限公司(2014)

氯化物原始记录

氯化物原始记录

氯化物原始记录二次供水检测原始记录检验项目:氯化物检验日期:年月日检验方法:硝酸汞容量法室内温度:℃室内湿度:% 检验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20061.试剂标准溶液(自配)浓度:c[1/2Hg(NO3)2]= mol/L ;配制过程:称取g硝酸汞溶于含mL 硝酸(ρ20=1.42g/mL)的纯水中,用纯水稀释至mL;c(NaCl)= mol/L :配制过程:称取经700℃烧灼1h的氯化钠(NaCl)g,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mL。

吸取mL,用纯水稀释至mL。

2. 仪器:锥形瓶,250mL;滴定管,25mL;无分度吸管,50mL。

3. 分析步骤3.1水样的预处理3.2取氯化钠标准溶液25.00mL加纯水至50mL,水样及纯水各50mL,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0.2mL指示剂,用硝酸(1.0mol/L)调节水样PH值,使溶液由蓝色变成纯黄色,再加硝酸(0.1mol/L)0.6mL,此时溶液PH值为3.0±0.2。

3.3用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呈淡橙红色,泡沫呈紫色时即为终点。

记录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硝酸汞的量V1mL,水样消耗硝酸汞的量V2;标定时,纯水消耗硝酸汞的量V0 mL。

滴定样品时,纯水消耗硝酸汞的量V0′ mL。

4结果计算硝酸汞标准溶液的浓度: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mg/mLm—1.00mL硝酸汞标准溶液相当于以mg表示的氯化物(Cl-)质量V0—标定时,纯水消耗硝酸汞的体积,mLV1—滴定氯化物标准溶液消耗的硝酸汞的体积,mL校正硝酸汞标准溶液浓度,使1.00ml含氯化物0.50mg:需取纯水mL加原硝酸汞标准溶液定容至mL。

氯化物计算公式:ρ(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ρ(Cl-)—水样中氯化物的质量浓度,mg/LV—水样体积,mLV0′—滴定空白消耗的硝酸汞的体积,mLV2—滴定氯化物标准溶液消耗的硝酸汞的体积,mL检验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本法检出限: 1.0mg/L检验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化工-氯酸盐分析原始记录-1

化工-氯酸盐分析原始记录-1

标准溶液 C(Na2S2O3) moL/L 溴酸盐(%)=( = 硫酸盐标准(ml)
滴定数 校正数 (mL) (ml)
℃换算为20℃ 体积(mL)
样重 (g) 2.00
空白 (mL)
2.00

×0.02132×10
重 (g) 1.00
吸 光 度



(mg)

重 (g) 1.00
标准溶液 滴定数 校正数 ℃换算为20℃体 C(1/2Hg(N03)2) (mL) (mL) 积(mL) 氯 化 物 mol/L
氯化物(%)=(
= 标准溶液 C(Na2S2O3) 溴 酸 盐 mol/L 溴酸盐(%)=( = 硫 酸 盐 硫酸盐标液(mL) 硫酸盐(%)= 浊度 于标准 2.00 ) × 0.02132× 100 滴定数 校正数 ℃换算为20℃体 (mL) (mL) 积(mL) 样重 (g) 2.00 空白 (mL)
KClO3(%)=(
-.9582× = 烘前瓶+样重 水 份 #瓶重 样 重(g) 水份(%)= 皿+水不溶物 水 不 溶 物 #皿重 水不溶物重(g) 水不溶物(%)= /20.00×100= 样重 (g) 10.00
)× 10.00 ×0.03545×100
-0.9582× = 1# 烘后瓶+样重 水份重(g) / × 100= 样 重 (g) 20.00 样 样 烘前瓶+样重 #瓶重 重(g) 水份(%)= 皿+水不溶物 #皿重 水不溶物重(g) 水不溶物(%)= 空白 (mL) 标准溶液 滴定数 校正数 C(1/2Hg(N03)2) (mL) (ml) moL/L 氯化物(%)=( = )× 10.00 /20.00×100= ℃换算为20℃ 体积(mL) 样重 (g) 10.00 ×0.03545×100 空白 (mL) 烘后瓶+样重 水份重(g) / ×100= 样 重 (g) 20.00 2# 样

氯化物实验原始记录表

氯化物实验原始记录表
JSCDC/LH02
氯化物测定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收样日期
检测日期
检测项目
氯化物
实验环境
温度:湿度:
检测方法
GB/T5750.5-2006中2.1硝酸银容量法
仪器编号
酸式滴定管
仪器条件
50mL
样品处理
直接取样测定
计算公式:ρ(Cl-)=(V1-V0)×20/Vρ(Cl-)水样氯化物(以Cl-计)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mg/L)
检验者:校验者:检毕时间:
V0空白实验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标准溶液:硝酸银标准溶液(c=0.01400mol/L)
编号
取样量V
稀释倍V0)
样品相当标准量(V1-V0)
结果
平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供水检测原始记录
检验项目:氯化物检验日期:年月日
检验方法:硝酸汞容量法室内温度:℃室内湿度: % 检验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2006
1.试剂
标准溶液(自配)浓度:c[1/2Hg(NO3)2]= mol/L ;配制过程:称取g硝酸汞溶于含mL 硝酸(ρ20=1.42g/mL)的纯水中,用纯水稀释至mL;c(NaCl)= mol/L :配制过程:称取经700℃烧灼1h的氯化钠(NaCl)g,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mL。

吸取mL,用纯水稀释至mL。

2. 仪器:锥形瓶,250mL;滴定管,25mL;无分度吸管,50mL。

3. 分析步骤
3.1水样的预处理
3.2取氯化钠标准溶液25.00mL加纯水至50mL,水样及纯水各50mL,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0.2mL指示剂,用硝酸(1.0mol/L)调节水样PH值,使溶液由蓝色变成纯黄色,再加硝酸(0.1mol/L)0.6mL,此时溶液PH值为3.0±0.2。

3.3用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呈淡橙红色,泡沫呈紫色时即为终点。

记录氯化钠标准溶液消
耗硝酸汞的量V1mL,水样消耗硝酸汞的量V2;标定时,纯水消耗硝酸汞的量V0 mL。

滴定样品时,纯水消耗硝酸汞的量V0′ mL。

4结果计算
硝酸汞标准溶液的浓度: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mg/mL
m—1.00mL硝酸汞标准溶液相当于以mg表示的氯化物(Cl-)质量
V0—标定时,纯水消耗硝酸汞的体积,mL
V1—滴定氯化物标准溶液消耗的硝酸汞的体积,mL
校正硝酸汞标准溶液浓度,使1.00ml含氯化物0.50mg:需取纯水mL加原硝酸汞标准溶液定容至mL。

氯化物计算公式:ρ(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ρ(Cl-)—水样中氯化物的质量浓度,mg/L
V—水样体积,mL
V0′—滴定空白消耗的硝酸汞的体积,mL
V2—滴定氯化物标准溶液消耗的硝酸汞的体积,mL
检验者:复核者: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本法检出限: 1.0mg/L
检验者:复核者: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