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2章_免费下载.ppt.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3
R
0
]
y P R {1 cos[( LP LS 2) 180 R]}
基本形单曲线回旋线要素计算
(二)设置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基本型单曲线 3、加密桩点坐标计算: (1)缓和曲线段内坐标计算: 切线支距法:
LP x LP 2 40 R 2 LS
L y P 6 RLS
2.4 道路平面设计方法
三、平面设计一般规定与基本步骤
道路平面布置设计的步骤:
(1)根据道路的技术等级,根据《标准》JTG B01-2003和《规范》 JTG D20-2006查出设计速度、最小半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直线 段的最大最小长度等主要技术标准的规定值
(2)根据地形、地物条件确定控制因素
(三)复曲线设计:
3、卵形复曲线:
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采用这种曲线
(三)复曲线设计:
3、卵形复曲线:
①复中设置缓和曲线的特点: 缓和曲线段两端点的 曲率半径分别与相应 圆的圆曲线半径一致
曲线定位桩点计算
FZ
较小半径圆曲线相对 于大半径圆曲线内移 一段距离
即复曲线中间缓和曲 线段被原公切点中分 缓和曲线段中点(FZ 点)通过内移距离(内 移值之差PF)的中心
Eh B
切线支距法: x q R sin
Lh
y P R (1 cos )
LP LS 180 [
LS 90 LS 0 (弧度) (度) 2R R
θ
LP LS / 2180
R
x q R sin[( LP LS 2) 180 R]
Eh ( R P) sec R(m) 2
Lh ( 2 0 )
道路勘测设计 第2章 平面设计
三、直线的最小长度
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规范》:同向曲线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 宜(6V)。
2.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规范》规定: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 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
第三节 圆曲线
一、圆曲线的几何元素
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平曲线,而圆曲线 是平曲线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与地形等条件相适应的前提下应尽量采 用大半径。 但半径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几何性质和行车条件与直线无太大 区别,容易给驾驶人员造成判断上的错觉反而带来不良后果, 同时也无谓增加计算和测量上的麻烦。 《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在不宜超过10000m。
第四节 缓和曲线
0.15
115
300
0.20
120
390
(4)旅行不舒适
μ值的增大,乘车舒适感恶化。 当μ= 0.10时,不感到有曲线存在,很平稳; 当μ= 0.15时,稍感到有曲线存在,尚平稳; 当μ= 0.20时,己感到有曲线存在,稍感不稳定; 当μ= 0.35时,感到有曲线存在,不稳定; 当μ= 0.40时,非常不稳定,有倾车的危险感。 μ的舒适界限,由0.11到0.16随行车速度而变化,设计中对高、 低速路可取不同的数值。 美国AASHTO认为V≤ 70km/h时μ=0.16,V=80 km/h时, μ= 0.12是舒适感的界限。
a y sin
P点弦偏角:
arctg y x3
p
(rad)
2.有缓和曲线的道路平曲线几何元素:
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的基本组成是: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 旋线-直线。
(1)几何元素的计算公式: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2章
同理可得汽车左轮上所受的法向反力
Zr Ga B B cos Ga hg sin Pjy sin Pjy hg cos 2 2 B
L
b Pjycos
Lf
Cs
Mjz Yf
Gasin 图2-3汽车曲线行驶的侧向力和反作用力
图2-3所示为汽车在有横坡的公路上作曲线行驶时的受力 情况(俯视图),图中除侧向力及惯性矩MJZ外,其它作 用力及反作用力均未绘出。
图2-2所示为汽车在有横坡的道路上作曲线行驶的受力情况。图中汽车 的重力 G 和惯性力 P 作用在汽车的重心 Cg上,由于横坡的存在,此 时作用在汽车上的侧向力除力 p cos 外,尚有汽车重力平行于路面的 分力 G sin 。
a
jy
yj
a
如对汽车左边车轮与公路接触面中点的连线取矩,则可得
Ga B cos 2
•
• ①保证汽车在路上行驶的稳定性,即保证安全行车,不发生翻车、倒溜或 侧滑。因此需要在研究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力系的平衡条件、分布情况和行 车稳定性等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纵、横坡度和弯公以及提高车轮与路面间 附着力。 • ②尽可能提高车速。评价运输效率的指标是汽车运输生产率和运输成本, 平均技术速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提高车速,就需要充分发挥汽车 行驶的动力性能,因此在公路设计时必须严格控制曲线半径、最大纵坡及 坡长,合理设置超高和缓和曲线,并尽可能地采取大半径曲线及平缓的纵 坡。 • ③保证公路上的行车畅通。为保证公路上行车不受阻碍或受尽量小阻碍, 公路线形设计需要保证平面上有足够的视距,纵断面上应正确设计竖曲线, 横断面上应有足够的通行宽度。此外,还应尽可能地减少平面交叉以及采 取增加交通安全和防止公害等措施。 • ④尽量满足行车舒适。线形设计时,需要正确地组合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 以增进驾驶者和乘客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的舒适感,采用符合视觉舒顺要求 的曲线半径,注意线形与景观的协调、沿线的植树绿化等。
道路勘测设计 第2章 平面设计 (第三版)
采用长的直线应注意的问题:
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 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的缺陷,应结合 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易导致高速度。 ( 2 )长直线尽头的平曲线,设置标志、增加路面抗滑性能。 (3)直线应与大半径凹竖曲线组合,视觉缓和。
不宜采用长直线
二. 最大直线长度问题:
《标准》规定: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
德国:20V(m)。 前苏联:8km 美国:3mile(4.38km) 我国:暂无强制规定 景观有变化 ≧20V; <3KM 景观单调 ≦ 20V
公路线形设计不是在平面线形上尽量多采用直线,或者是必须 由连续的曲线所构成, 而是必须采用与自然地形相协调的线形。
式中:V——计算行车速度,(km/h); μ——横向力系数;
ih——超高横坡度;
i1——路面横坡度。 不设超高时 :
V2 R 127( -i1 )
1.横向力系数μ 对行车的影响及其值的确定:
(1)危及行车安全
汽车轮胎不在路面上滑移,要求:
h
与车速、路面种类及状态、轮胎状态等有关;
式中: ihmax——允许的超高值
h w ——一年四季中路面最小的横向摩阻系数
《标准》规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应大于10%, 其它各级公路: 不应大于8%。 在积雪冰冻地区: 不宜大于6%。
(二)最小半径的计算
最小半径的实质:
①横向力u≦摩阻力φ h, ②乘车人感觉良好。
道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构成的 三维实体。
第2章道路平面设计
§2.2 圆曲线
1.概述
(1)圆曲线线形特征:
1)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R=常数,故测设比缓 和曲线简便。
2)汽车在圆曲线上的行驶要受到离心力;在平曲线 上行驶时要多占路面宽。
3)视距条件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4)较大半径的长缓圆曲线具有线形美观、顺适、行
车舒适等特点。故常采用。
2.2 圆曲线
3)超高坡度的确定(任意半径时)
各圆曲线半径所设置的超高坡度值应根据设
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公路条件、自然条件等经
计算确定。
ic
V2 127R
纵向稳定性的保证
i0
tg0
l2 hg
分析式上面两式,一般l / hg接近1,而 Gk /G 远小于1
Gk l2
G
hg
即iφ<i0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受力分析
F Gv 2 gR
式中: F —离心力 (N) R —平曲线半径 (m) V —汽车行驶速度 (m/s)
(3)地形条件特别困难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 小半径;
(4)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 衡的曲线线形
§2.3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1.超高(superelevation)
(2)超高坡度
1)最大超高坡度(极限最小半径时)
由平曲线半径计算公式(3—1)可得
ic
V2 127R
(2.36)
§2.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2.平面线形组成
哪一个最优?
§2.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2.平面线形组成
③ 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种植不同树 种或设置一定建筑物、 雕塑、广告牌 等措施,以
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汽车行驶特性
Gk——驱动轮荷载,小汽车为总重的0.5~0.65倍,载重 车为总重的0.65~0.80倍。
.
16
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及加、减速行程
动力特性:反映汽车动力性能指标。
汽车动力性能:汽车具有的加速、上坡、最大速度等的性能。汽 车的动力性愈好,速度就愈高,能克服行驶阻力也愈大。
一、汽车的动力因数
汽车运动方程式:T = Rw+RR+RI
滚动阻力与汽车总重力成正比,若坡道倾角为α时,其值
Rf=Gfcosα 坡道倾角α一般较小,认为cosα≈1,
Rf=Gf (N) 式中:Rf——滚动阻力(N);
G——车辆总重力(N);
f——滚动阻力系数,
.
11
(2). 坡度阻力
Ri=Gi (N) 式中:Ri——坡度阻力 (N);
G——车辆总重力(N); i ——道路纵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
研究内容: • 研究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 分析汽车运动的基本规律; • 研究汽车主要动力性能; • 分析影响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因素。
.
1
汽车行驶对道路基本要求
➢ 安全:保证汽车行驶稳定性,避免发生翻车、倒溜、侧滑
➢ 迅速:行驶速度——平均技术速度。
➢ 经济:运输成本:低
Rw
1KAv2
2
式中:K——空气阻力系数,它与汽车的流线型有关; ρ——空气密度,一般ρ=1.2258(N·s2/m4); A——汽车迎风面积(或称正投影面积)(m2); v——汽车与空气的相对速度(m/s),近似取汽车 行驶
速度。
.
10
2. 道路阻力
道路阻力包括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1). 滚动阻力
.
16
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及加、减速行程
动力特性:反映汽车动力性能指标。
汽车动力性能:汽车具有的加速、上坡、最大速度等的性能。汽 车的动力性愈好,速度就愈高,能克服行驶阻力也愈大。
一、汽车的动力因数
汽车运动方程式:T = Rw+RR+RI
滚动阻力与汽车总重力成正比,若坡道倾角为α时,其值
Rf=Gfcosα 坡道倾角α一般较小,认为cosα≈1,
Rf=Gf (N) 式中:Rf——滚动阻力(N);
G——车辆总重力(N);
f——滚动阻力系数,
.
11
(2). 坡度阻力
Ri=Gi (N) 式中:Ri——坡度阻力 (N);
G——车辆总重力(N); i ——道路纵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
研究内容: • 研究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 分析汽车运动的基本规律; • 研究汽车主要动力性能; • 分析影响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因素。
.
1
汽车行驶对道路基本要求
➢ 安全:保证汽车行驶稳定性,避免发生翻车、倒溜、侧滑
➢ 迅速:行驶速度——平均技术速度。
➢ 经济:运输成本:低
Rw
1KAv2
2
式中:K——空气阻力系数,它与汽车的流线型有关; ρ——空气密度,一般ρ=1.2258(N·s2/m4); A——汽车迎风面积(或称正投影面积)(m2); v——汽车与空气的相对速度(m/s),近似取汽车 行驶
速度。
.
10
2. 道路阻力
道路阻力包括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1). 滚动阻力
道路勘测设计ppt演示课件(82页)
级山区道路采用。
直-缓-圆-缓-直:
为满足第二条要求,在直线与圆曲线间 引入了一条曲率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 ,使整条线形符合汽车行驶轨迹特性的第 一条和二条,保持了线形的曲率连续。它 不满足第三条要求,不是最理想的,但与 汽车行驶轨迹接近,国内外普遍采用。
(二)平面线形要素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 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 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 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对于车 速较高的道路,线形设计还应考虑汽车行驶美学及驾 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以曲线为主定交点:常用于互通立交匝道布线、 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定线或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选线、定线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三)圆曲线半径的运用
,是根据地形及环境条件和路线技术要求设置圆曲线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路线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展开是指展开平面、纵坡不变)。
线,再根据两两直线相交得交点,继而设置圆曲线和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 所有回旋线都几何相似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 平面设计) 长安大学
内容提要
• 汽车行驶轨迹特性与道路平面线形要素 。 • 直线的特点和运用、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 圆曲线的特点、半径大小及其长度 。 • 缓和曲线的性质、形式及最小长度和参数 。 • 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和线形要素组合类型 。
直-缓-圆-缓-直:
为满足第二条要求,在直线与圆曲线间 引入了一条曲率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 ,使整条线形符合汽车行驶轨迹特性的第 一条和二条,保持了线形的曲率连续。它 不满足第三条要求,不是最理想的,但与 汽车行驶轨迹接近,国内外普遍采用。
(二)平面线形要素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 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 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 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对于车 速较高的道路,线形设计还应考虑汽车行驶美学及驾 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以曲线为主定交点:常用于互通立交匝道布线、 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定线或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选线、定线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三)圆曲线半径的运用
,是根据地形及环境条件和路线技术要求设置圆曲线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考虑到其超高和加宽缓和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作的方便。
路线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展开是指展开平面、纵坡不变)。
线,再根据两两直线相交得交点,继而设置圆曲线和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 所有回旋线都几何相似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 平面设计) 长安大学
内容提要
• 汽车行驶轨迹特性与道路平面线形要素 。 • 直线的特点和运用、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 圆曲线的特点、半径大小及其长度 。 • 缓和曲线的性质、形式及最小长度和参数 。 • 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和线形要素组合类型 。
大学课程《道路勘测设计》PPT教学课件:2.1-2.2公路平面线形
。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2. 直线路线的运用
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沙漠地 区、山间开阔谷地;
市镇及其近郊或方正的耕作区等规划以直 线条为主体的地区;
高路堤、长大桥梁、隧道等路段; 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收费站前后; 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1)角度为零:汽车行驶轨迹线 为直线;
(2)角度为常数:圆曲线; (3)角度为变数:缓和曲线。
与上述三种状态对应的行驶轨迹线 为:
➢ 1、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 ➢ 2、曲率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 ➢ 3、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
线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正是由上述三种基本线形构成的,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技能目标:
1. 能对公路进行超高和加宽平面设计及 计算; 2. 能对路线中桩坐标进行计算; 3. 能对公路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并整理 成相应图表。
2.1公路平面线形
2.2直线
2
目
2.3圆曲线
录
2.4缓和曲线 2.5曲线超高与加宽
2.6路线中桩坐标计算
2.7行车视距
2.1 公路平面线形 2.1.1 公路路线基本概念
1. 直线特点: ➢优点: • 1.短捷、直达、有美感; • 2.汽车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操作容易; • 3.易定线,方便测定方向和距离; • 4.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 ➢缺点: • 1.过长直线不灵活,难与地形环境相协调; • 2.直线长度运用不当,易破坏线形的连续性; • 3.过长直线易使人感到单调疲劳,难以目测车间距离
公路勘测设计
学习目录
1. 绪论 2. 公路平面设计 3. 公路纵断面设计 4. 公路横断面设计 5. 公路选线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2. 直线路线的运用
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沙漠地 区、山间开阔谷地;
市镇及其近郊或方正的耕作区等规划以直 线条为主体的地区;
高路堤、长大桥梁、隧道等路段; 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收费站前后; 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1)角度为零:汽车行驶轨迹线 为直线;
(2)角度为常数:圆曲线; (3)角度为变数:缓和曲线。
与上述三种状态对应的行驶轨迹线 为:
➢ 1、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 ➢ 2、曲率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 ➢ 3、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
线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正是由上述三种基本线形构成的,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技能目标:
1. 能对公路进行超高和加宽平面设计及 计算; 2. 能对路线中桩坐标进行计算; 3. 能对公路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并整理 成相应图表。
2.1公路平面线形
2.2直线
2
目
2.3圆曲线
录
2.4缓和曲线 2.5曲线超高与加宽
2.6路线中桩坐标计算
2.7行车视距
2.1 公路平面线形 2.1.1 公路路线基本概念
1. 直线特点: ➢优点: • 1.短捷、直达、有美感; • 2.汽车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操作容易; • 3.易定线,方便测定方向和距离; • 4.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 ➢缺点: • 1.过长直线不灵活,难与地形环境相协调; • 2.直线长度运用不当,易破坏线形的连续性; • 3.过长直线易使人感到单调疲劳,难以目测车间距离
公路勘测设计
学习目录
1. 绪论 2. 公路平面设计 3. 公路纵断面设计 4. 公路横断面设计 5. 公路选线
《道路勘测设计》PPT课件 (2)
(4 )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的计算
1)计算切线高程
H1=H0-(T-x) · i 式中H0 ---变坡点标高(m);
H1 ---计算点切线高程(m) ; i---纵坡度
2)计算设计标高
H=H1+y 式中H---设计标高(m) ;
+---当为凹形竖曲线时取“+”,当为凸形竖曲线时 取“-”。
整理ppt
(2)最小纵坡 为了保证挖方地段、设置边沟的低填方地段和横向排水
不畅地段的纵向排水,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 定,规定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 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当必须设计 水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排水设计应与 纵坡设计一起综合考虑,在城市道路中一般可采用设 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来处理。
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
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
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综合设
计
整理ppt
1
4.1 概 述
④目的: 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型平顺圆滑的理想线形,以达到行
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费较省、运营费用较少的 目的。 设计纵坡的基础知识。第一,对路基设计标高的规定。 对于新建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 外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 设置超高和加宽路段则是指在设置超高加宽之前该处 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 也可以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ip=H/L 式中 ip---平均纵坡;
L---路线长度(m);
H---路线长度L两端的高差( m ) 。
整理ppt
7
4.2 纵 坡 设 计
2第二章道路勘测设计
第六节
平面设计成果
一、直线曲线转角表 通过测角、量中线、配半径后的成果,反映设计者对 平面线形的布置意图,绘制平面图的依据。 内容: 1、交点号: JD12 2、交点桩号: K3+254 3、偏角值:α左=32°34′58″;α右=27°56′13″
4、曲线要素: 曲线半径 R ; 缓和曲线参数A2=R×LS; 缓和曲线长度LS (由计算或查表取得);
α
hc
iF
Lc
B
ic i hc
(三)超高的构成
1、绕内边缘转(新建路)
2、绕中轴转(改建路)
二、弯道加宽(P36)
因弯道行驶时占路宽比直线宽,因此在弯道部分路基应加宽。 (一)加宽值计算 单车道:e=R- R 2 L2 R—平曲线半径 L—前保险杠到后轴的距离 R2-L2= R2+e2-2Re 由于2Re>> e2,因此略去e2 得e= L2/2R 考虑汽车的摆动幅度,在弯道上加宽。
(二)超高缓和段
1、边轴旋转法 超高缓和段LC=BiC/iF iC=tgα=hC/B ic——超高横坡度 i——路拱坡度 2、中轴旋转法 iF= hC/LC ,LC= hC/iF 因 hC=Bi/2+ BiC/2 得:LC=(B/2)×(iC+i)/iF iF 平区—1%;重区—2% 超高渐变率(P33) 边转与中转相比:LC边>LC中 LC采用5的倍数,不小于10M
(3)错车视距SZ (4)超车视距Sq (5)避让障碍视距S
二、视距标准
1、停车视距:
L1 Ss L0
S停=L1+SS+L0=Vt/3.6+V2K/254(Φ+i)+L0 V—Km/h t—S K—制动器使用系数1.2-1.4 Φ—纵向附着系数 i—纵坡度 上坡“+”下坡“-” V 120 Φ 0.29 计算完取整 平 110 100 0.31 80 60 50 0.31 0.33 0.35 二 重 40 平 75 三 重 30 平 40 40 0.38 30 0.44 四 重 20 20 0.44
平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2(共9张PPT)
▪由《规范》表7.5.3(5.4.6)查得:
iib 0.06
▪由《规范》表7.5.4(5.4.7)查得:p=1/150
LsminBpi
90.0681 1/150
(4)按视觉条件计算
R 420 Lsmin9 9 46.67
▪ LS = R = 420 ▪ 综合以上各项得:Lsmin , ▪ 最终取5的整倍数得到70m。
(2)
的最小半径”时;
,当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
(3)小圆半径大于表中所列半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①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回旋线长的回旋线时,其大圆与小圆 的内移值之差不超过。
②设计速度≥80km/h时,大圆半径(R1)与小圆半径(R2)之比小于。 ③设计速度<80km/h时,大圆半径(R1)与小圆半径(R2)之比小于 2。
smin
1.2 1.2 10,则不设缓和曲线的临界半径为:
▪(3)按超高渐变率计算 10,则不设缓和曲线的临界半径为: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 如按3s行程计算缓和曲线长度时,若取p=0.
《规范▪》由规《定可标不设准缓和》曲线表的情3况.0:.2(5.2.1)可得:B=2×3.75=7.50m;
回旋线参数表达式: A2 = R·Ls
根据经验, 当R在100m 左右时, 通常取 A=R;如果R小于100m, 则选择 A等于R或大于R。反之, 在圆曲线较大时, 可选择A在R/3左右, 如R超过 了 3000m, A可以小于R/3。
R2 A2 R2 9
R 9 LS R
回旋线过长β大于29°时,圆曲线与回旋线不能很好协调。 适宜的缓和曲线角是β0=3°~29°。
《城规》制定了城市道路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如表3-7。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共11张PPT)
三幅路:机、非分开,上、下行不开。
基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初步掌握公路设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设计 方法,并通过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初步掌握公路设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设计
整理调查成果,制作 课件
总结本次研究性学习 过程
第4页,共11页。
相
道路横断面:道路中线上各点
的法向切面,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
关
线构成。
基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组成及其作 用:
础
1.行车道: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
知
部分。
在行车道断面上,供汽车、无轨电
识
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行驶的部分称为 机动车道;
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等非机动车 行驶的部分称作非机动车道。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初步掌握公路设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设计 方法,并通过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对调查中不存在形式加以补充
知 总结本次研究性学习过程
整理调查成果,制作课件
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
识
车多,红线宽度≥40m的道路。
第5页,共11页。
相
2.人行道:供行人步行使用的部分
关
3.分隔带及绿带:分隔各种车道(或 人行道)的部分。
基
础
知
识
第6页,共11页。
相
关
基
础
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