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灭菌办法

合集下载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食品论坛昨天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实验技术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因此从事药品生产、检验的人员均应了解消毒和灭菌的基本概念、两者的关系,各自的应用方法及其意义,操作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一方面确保生产与检验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保护。

消毒和灭菌的概念:1、消毒:指对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的致死作用,但不能杀死芽孢等全部微生物,因此消毒是不彻底的,不能代替灭菌。

凡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因此人们也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

2、灭菌:杀灭物体中所有活的微生物(含芽孢)的作用,灭菌是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二、消毒和灭菌的关系1、共性:杀灭微生物以控制其污染和防止传播。

2、区别: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

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实验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一、消毒技术(一)明确消毒的主要对象应具体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径、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

(二)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根据消毒对象选择简便一、消毒技术(一)明确消毒的主要对象应具体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径、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

(二)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根据消毒对象选择简便、有效、不损坏物品、来源丰富、价格适中的消毒方法。

医院诊疗器械按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在人体接触部位不同分为三类:1。

高度危险的器材穿过皮肤、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或与破损的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器、心脏起搏器等。

必须选用高效消毒法(灭菌)。

2. 中度危险的器材仅与皮肤、粘膜密切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如内窥镜、体温计、氧气管、呼吸机及所属器械、麻醉器械等。

应选用中效消毒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各种微生物。

3. 低度危险器材和物品不进入人体组织,不接触粘膜,仅直接或间接地与健康无损的皮肤接触,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一般并无危害,如口罩、衣被、药杯等,应选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卫生处理。

只要求去除一般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三)控制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许多因素会影响消毒剂的作用,而且各种消毒剂对这些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1。

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同,因此,进行消毒时必须区别对待。

1)细菌繁殖体易被消毒剂消灭,一般革蓝氏阳性细菌对消毒剂较敏感,革蓝氏阴性杆菌则常有较强的抵抗力。

繁殖体对热敏感,消毒方法以热力消毒为主。

(2)细菌芽胞芽胞对消毒因子耐力最强,杀灭细菌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热力灭菌,电离辐射和环氧乙烷熏蒸法。

在化学消毒剂中,戊二醛、过氧乙酸能杀灭芽胞,但可靠性不如热力灭菌法.(3)病毒对消毒因子的耐力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亲水病毒的耐力较亲脂病毒强。

(4)真菌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多数化学药物耐力较强,但不耐热(60℃1小时杀灭). 2。

实验室灭菌指南

实验室灭菌指南

实验室灭菌指南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

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

目前,常用微孔滤膜金属滤器或塑料滤器正压过滤除菌,或用玻璃细菌滤器、滤球负压过滤除菌。

滤膜孔径应在0.22~0.45μm范围内或用更小的细菌滤膜,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和孢子等因大于滤膜孔径而被阻,并利用滤膜的吸附作用,阻制小于滤膜孔径的细菌透过。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是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

1、湿热灭菌:
蒸汽在冷凝时释放出大量潜能,并且蒸汽具有强大穿透力,蒸汽的湿热破坏菌体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键,使酶失活,微生物因代谢障碍而死亡。

湿热灭菌的效果,取决于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

致死温度是杀灭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致死时间是在致死温度下杀灭全部微生物所需时间。

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于耐高温培养基、接种器械和蒸馏水的灭菌。

分装后应立即灭菌,应在当天内完成灭菌工作,不可过夜。

消毒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能超过规定的压力范围,否则有机物质就会在高温下分解,失去营养作用,也会使培养基变质、变色,甚至难以凝固。

2、过滤除菌:
一些抗生素及有机物等,遇热容易分解,不能与培养基一起进行高温灭菌,而要使用细菌过滤器滤去其中的杂菌,例如含抗生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过滤后的溶液要立即加入培养基中,若为液体培养基,可在冷却至30℃时加入;若为固体培养基,必须在凝固之前(50-60℃)加入,振荡使溶液与其他成分混合均匀。

生物灭菌方法

生物灭菌方法

生物灭菌方法是指使用生物学的手段来杀灭或去除有害微生物,以确保环境、物品或材料的无菌状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灭菌方法:
热湿灭菌(蒸汽灭菌):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热量传导和湿热作用杀灭微生物。

常用于医疗器械、实验室用品等的灭菌。

干热灭菌:通过高温干热的作用,将微生物的细胞结构破坏或使其失活。

常用于高温烘箱、燃烧等方法进行灭菌。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辐射对微生物进行灭活,破坏其细胞的核酸结构。

常用于空气消毒、水处理和表面消毒。

气体灭菌:使用特定的气体,如乙烯氧化物、过氧化氢等,对目标物进行灭菌。

气体能够渗透到细菌的细胞内部,破坏其代谢功能。

过滤灭菌:使用微孔过滤器或滤膜将微生物过滤掉,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用于液体、气体的灭菌,如无菌过滤器、高效空气过滤器等。

生物化学灭菌: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生物化学物质,如酒精、氯化物等,对微生物进行灭菌。

常用于表面消毒、手部消毒等。

离子辐射灭菌:利用高能离子辐射(如γ射线、X射线)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破坏其遗传物质。

常用于医疗器械、食品等的灭菌。

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生物灭菌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设备或环境,并且在灭菌效果、操作简便性和成本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在进行生物灭菌时,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灭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请简述消毒灭菌的概念及其常见方法(一)

请简述消毒灭菌的概念及其常见方法(一)

请简述消毒灭菌的概念及其常见方法(一)消毒灭菌的概念及其常见方法1. 概念介绍消毒灭菌是指用各种方法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活动,以保护人类健康。

在医疗保健、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消毒灭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 常见消毒灭菌方法以下是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物理方法–高温灭菌:利用高温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包括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等。

–紫外线照射:利用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直接杀灭细菌和病毒。

紫外线照射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和水处理等领域。

–过滤灭菌:使用微孔过滤膜过滤杀灭微生物。

常见的应用包括微生物实验室和制药行业。

•化学方法–污染物浸泡:将物体浸泡在具有消毒效果的化学物质中,以杀灭微生物。

常见的消毒液包括次氯酸钠、酒精等。

–消毒剂喷洒:使用喷雾器将消毒剂喷洒在物体表面,杀灭微生物。

消毒剂常见的有漂白粉、酮类消毒剂等。

–气态消毒:释放具有消毒效果的气体,通过空气传播杀灭微生物,常见的气态消毒剂为甲醛。

•生物方法–自然灭菌:依靠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竞争,使有害微生物失去繁殖和生存的条件。

常见的自然灭菌方式包括曝晒、通风等。

3. 注意事项在进行消毒灭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对象选择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

•正确使用消毒剂:了解消毒剂的性质和用法,按照正确的比例和方法使用,避免消毒剂残留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遵守操作规程: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灭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微生物的存活和传播。

•定期验证效果:对消毒灭菌的效果进行验证,确保消毒灭菌的有效性。

消毒灭菌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方法和因素。

只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

4. 物理方法详解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利用高温对微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生长的方法。

常见的高温灭菌方法有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

•蒸汽灭菌:将物体暴露在高温高压的蒸汽环境中,通过蒸汽的热效应来杀灭微生物。

实验室的灭菌方法

实验室的灭菌方法

实验室的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热灭菌:使用高温蒸汽或高温烘箱进行灭菌,可有效消除常见的细菌、病毒和真菌。

热灭菌常用于灭菌培养皿、培养基、试剂和玻璃器皿等。

2. 化学灭菌: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灭菌,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酒精、漂白粉、过氧化氢等。

化学灭菌适用于一些敏感材料,如塑料器皿、塑料管道、橡胶塞和一次性注射器等。

3.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死细菌和病毒,常用于空气和表面的灭菌。

然而紫外线灭菌对于有障碍物遮挡或遮蔽的区域效果有限,且需要较长时间的照射。

4. 过滤灭菌:通过微孔滤膜将细菌和病毒过滤掉。

常用的滤膜材料有聚酯、聚碳酸酯、聚醚砜等。

过滤灭菌适用于渗透性好的溶液、生物液和气体。

5. 辐射灭菌:使用离子化辐射、γ射线或X射线进行灭菌。

辐射灭菌适用于灭菌一次性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和药品等。

需要根据实验需要和具体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

同时在进行灭菌操作时,要遵守操作规范和消毒程序,确保灭菌效果和安全性。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完整版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完整版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1.高压蒸汽灭菌为湿热灭菌方法的一种。

是微生物培养中最重要的灭菌方法。

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在煮沸时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扩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闭的情况下,随着水的煮沸,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高。

(PV=nRT)高压蒸汽是最有效的灭菌法,能迅速地达到完全彻底灭菌。

一般在15磅/英寸2压力下(℃),15~30分钟,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都可杀死。

它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容器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高压蒸汽灭菌锅是一个能耐压又可以密闭的金属锅,有立式与卧式两种。

可以用电热、煤气、蒸汽等。

锅上装有压力表,有的还装有温度计,能及时了解锅内压力及温度。

锅上还设有排气口,其作用是在密闭之前,利用蒸汽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净,另外还装有安全活门,如果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活门即可自动打开,放出过多的蒸汽。

2.干热灭菌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干热灭菌是指热空气灭菌。

一般在电烘箱中进行。

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湿热灭菌高,时间也较湿热灭菌长。

这是因为蛋白质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凝固。

一般须在160℃左右保持恒温3~4小时,方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3.间歇灭菌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

而其芽孢和孢子在这种条件下却不会失去生活力。

间歇灭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间歇灭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

这时再以100℃处理半小时,再放置24小时。

如此连续灭菌3次,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间歇灭菌通常在流动蒸汽的灭菌锅中进行,也可用普通铝锅代替。

这种灭菌方法多用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菌作用,又使被处理的物质免遭破坏。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1、热力消毒灭菌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

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2、干热消毒灭菌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

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

烧灼法:一些耐高温的器械(金属、搪瓷类),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可采用此法。

将器械放在火焰上烧灼1-2分钟。

若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约1-2分钟。

采集作细菌培养的标本时,在留取标本前后(即启盖后,闭盖前)都应将试管(瓶)口和盖子置于火焰上烧灼,来回旋转2-3次。

燃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汽油、乙醚等。

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窜而致灼伤或火灾。

锐利刀剪为保护刀锋,不宜用燃烧灭菌法。

焚烧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它已污染且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污纸、垃圾等,应放入焚烧炉内焚烧,使之炭化。

3、电热培养箱利用培养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

培养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等。

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

4、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

常用灭菌方法

常用灭菌方法

常用灭菌方法在医疗、食品生产、实验室等领域,灭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灭菌的目的是杀死或去除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孢子。

只有在彻底灭菌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对于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灭菌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介绍高温灭菌方法。

高温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

常见的高温灭菌方法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干燥的环境,通常在160°C以上进行,可以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湿热灭菌则是利用高温和湿度,常见的方法包括蒸汽灭菌和沸水灭菌。

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灭菌,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物品和设备可能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参数,因此在进行高温灭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化学灭菌方法也是常用的灭菌手段。

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药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包括使用乙醛、过氧化氢、氯气等化学药剂。

这些药剂可以通过氧化、蛋白质变性等方式杀灭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灭菌效果。

化学灭菌方法通常适用于一些对热敏感的物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药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谨慎,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另外,辐射灭菌也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辐射灭菌是利用辐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常见的辐射包括紫外线辐射和γ射线辐射。

紫外线辐射主要适用于空气、水和一些表面的灭菌,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辐射的剂量和时间。

γ射线辐射则可以穿透物体,对内部微生物也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辐射灭菌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辐射对人体和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除了上述常用的灭菌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灭菌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应用,例如等离子体灭菌、超临界二氧化碳灭菌等。

这些新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温和、无化学残留等,但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总的来说,灭菌是确保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对于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器材一般包括玻璃器材、金属器械、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等,每类器材的处理及消毒措施都有不同。

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分为三种:(1)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1.高压蒸汽灭菌为湿热灭菌方法的一种.是微生物培养中最重要的灭菌方法。

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在煮沸时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扩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闭的情况下,随着水的煮沸,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高.(PV=nRT)高压蒸汽是最有效的灭菌法,能迅速地达到完全彻底灭菌.一般在15磅/英寸2压力下(121.6℃),15~30分钟,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都可杀死。

它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容器是高压蒸汽灭菌锅.高压蒸汽灭菌锅是一个能耐压又可以密闭的金属锅,有立式与卧式两种.可以用电热、煤气、蒸汽等。

锅上装有压力表,有的还装有温度计,能及时了解锅内压力及温度。

锅上还设有排气口,其作用是在密闭之前,利用蒸汽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净,另外还装有安全活门,如果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活门即可自动打开,放出过多的蒸汽。

2.干热灭菌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干热灭菌是指热空气灭菌。

一般在电烘箱中进行.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湿热灭菌高,时间也较湿热灭菌长。

这是因为蛋白质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凝固。

一般须在160℃左右保持恒温3~4小时,方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3。

间歇灭菌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

而其芽孢和孢子在这种条件下却不会失去生活力.间歇灭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间歇灭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

这时再以100℃处理半小时,再放置24小时。

如此连续灭菌3次,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间歇灭菌通常在流动蒸汽的灭菌锅中进行,也可用普通铝锅代替。

这种灭菌方法多用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菌作用,又使被处理的物质免遭破坏.4。

常用灭菌消毒方法及适用范围

常用灭菌消毒方法及适用范围

常用灭菌消毒方法及适用范围
高压蒸汽灭菌,水溶液、药剂、玻璃、培养基、无菌衣、胶塞、医院实验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以及其它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变化或损坏的物品;传染性医疗废物灭菌。

干热灭菌,不耐湿热或不能被湿热穿透的物品(如粉剂,油剂,锋利器械,硅胶假体,电子仪器等),以及除热原。

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大多数医疗材料和聚合物(如塑料、橡胶等),带管腔型器械,适用于纤维素如纸类等,温度敏感材料。

不能对液体、油剂灭菌。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可用于不耐热、不耐湿且抗氧化的物品和多数医疗器械;不能对长管腔表面或带隐藏表面的物品灭菌,不适用于纤维素(如纸纤维、醋酸纤维素)、棉麻、天然橡胶和液体。

臭氧灭菌,水溶液、药剂、玻璃、培养基、无菌衣、胶塞、医院实验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以及其它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变化或损坏的物品;传染性医疗废物灭菌。

辐照灭菌,低温灭菌,可以对医疗器械、药品、化妆品、香料、生物制品、食品和消费品进行消毒。

一般进行一次性灭菌,不能对同一物品重复多次辐照。

常用的灭菌方法

常用的灭菌方法

常用的灭菌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灭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以确保实验室操作和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灭菌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常用的灭菌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常见的物理灭菌方法。

物理灭菌主要是通过高温、高压或辐射等方式来杀灭微生物。

其中,高温灭菌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常用的设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和干热灭菌箱。

高压蒸汽灭菌器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来灭菌,适用于各种耐热器械和培养基的灭菌。

而干热灭菌箱则是利用高温干热来灭菌,适用于一些不耐潮湿的器械和材料。

此外,辐射灭菌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灭菌方法,它利用紫外线或γ射线来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除了物理灭菌方法,化学灭菌方法也是常用的一种。

化学灭菌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杀灭微生物。

常见的化学灭菌药剂有乙烯氧化物、过氧化氢、醛类等。

乙烯氧化物灭菌是一种常用的气态化学灭菌方法,它适用于一些对高温敏感的器械和材料。

过氧化氢灭菌则是一种环保型的化学灭菌方法,它在灭菌过程中会产生水和氧气,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

醛类灭菌则是一种常用的液态化学灭菌方法,它适用于各种器械和材料的灭菌。

最后,还有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是微生物过滤。

微生物过滤是利用微孔膜过滤器来过滤掉微生物,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微生物过滤适用于一些对高温、高压和化学药剂敏感的药品和生物制品的灭菌。

总的来说,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物理灭菌、化学灭菌和微生物过滤。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以确保实验室操作和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灭菌方法的操作规范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以确保灭菌效果和实验室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和所适用的灭菌材料

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和所适用的灭菌材料

细胞工程实验室在进行细胞培养和实验操作时需要保持无菌环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灭菌就是维持实验室无菌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灭菌方法和所适用的灭菌材料是实验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下面将介绍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和所适用的灭菌材料。

一、常用的灭菌方法1. 高压蒸气灭菌高压蒸气灭菌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通过高温、高压的蒸汽对实验器材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且有效地灭杀细菌、真菌和病毒,对各类器皿、培养皿、培养瓶等物品都适用。

常见的高压蒸气灭菌设备有高压灭菌锅和培养箱。

2. 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是利用紫外线对物品表面进行灭菌的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器皿、工作台面等表面的灭菌。

紫外线灭菌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加热和化学药剂,操作简便,但其效果受到光线照射范围和时间的限制。

3. 酒精消毒酒精消毒是实验室常用的表面消毒方法,适用于对器皿、试剂瓶等物品进行简单的灭菌。

酒精能够迅速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真菌,是实验室内常备的消毒材料之一。

二、适用的灭菌材料1. 高压灭菌锅高压灭菌锅是进行高压蒸气灭菌的常用设备,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耐压、耐高温、密封性好等特点。

在进行器皿、培养瓶等物品的灭菌时,高压灭菌锅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2. 培养箱培养箱既可以用于培养细胞,也可以用于对实验器皿等物品进行高温、高压蒸气灭菌。

在细胞工程实验室中,培养箱也经常用作高压蒸气灭菌设备。

3. 紫外线灭菌灯紫外线灭菌灯是用于实验室表面消毒的工具,通过紫外线对工作台面、器皿表面进行灭菌。

紫外线灭菌灯通常采用紫外C波段,能够快速、有效地消毒实验室表面。

4. 酒精酒精是实验室常备的消毒材料之一,适用于对实验器皿、试剂瓶等物品的简单消毒。

在进行实验前,使用酒精对实验器皿进行表面消毒是十分必要的步骤。

三、结语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气灭菌、紫外线灭菌和酒精消毒,而适用的灭菌材料包括高压灭菌锅、培养箱、紫外线灭菌灯和酒精等。

常用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常用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常用无菌技术操作方法无菌技术是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操作技能,用于避免微生物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及重复性。

无菌技术主要包括杀菌、灭菌、消毒和无菌操作等步骤。

下面我将重点介绍常见的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1. 杀菌技术杀菌是将菌体完全消灭或使其无法生长繁殖的技术。

常用的杀菌方法包括高温杀菌法、化学杀菌法和辐射杀菌法。

高温杀菌法:是指将待处理物料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使其中的细菌、酵母、真菌等微生物遭受高温威胁而死亡。

常用的高温杀菌法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化学杀菌法:是指使用化学物质杀灭微生物。

化学杀菌法的常用方法包括使用气态或液态消毒剂进行消毒。

辐射杀菌法:利用辐射的能量杀死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辐射杀菌法主要包括紫外线辐射和电离辐射。

2. 灭菌技术灭菌是指完全摆脱细菌及其孢子等微生物的工艺。

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高压灭菌、过氧化氢灭菌和滤膜灭菌。

高温高压灭菌:也称蒸压灭菌,是指将待处理物料放入灭菌器内,应用饱和蒸汽及高压力共同作用于各种细菌及其孢子的灭活过程。

过氧化氢灭菌:过氧化氢可以在细胞内释放氧化剂自由基和有害化学物质杀死微生物,可通过刚刚说过的气态消毒剂蒸汽法灭菌、直接喷洒杀菌。

属于新一代灭菌技术的过氧化氢灭菌、虽然作用效果明显,但对灭菌器的密闭性要求很高,更为稳妥的办法是采用多个灭菌器进行更替实验器材。

滤膜灭菌:也称微滤灭菌,是指将待处理物料通过0.22微米或更小孔径的过滤器滤过。

小菌落处理,适于化学、生物分子学中细胞组分、基因工程、微生物孵化、试剂等对细菌污染严格要求的实验。

3. 消毒技术消毒是杀灭或清除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病原菌的技术。

消毒用化合物的选择和实验器具的清洗都对最终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这个环节更是关键。

使用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通过紫外线对于空气、表面等区域起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使用表面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厨房、医院等场所及实验室中的消毒剂具有杀菌酵母的作用,是最常规的消毒方式。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分为三种:(1)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食品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汇总

食品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汇总

食品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汇总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150℃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 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

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

目前,常用微孔滤膜金属滤器或塑料滤器正压过滤除菌,或用玻璃细菌滤器、滤球负压过滤除菌。

滤膜孔径应在0.22-0.45μm范围内或用更小的细菌滤膜,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和孢子等因大于滤膜孔径而被阻,并利用滤膜的吸附作用,阻制小于滤膜孔径的细菌透过。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以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标题,来探讨一下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培养基的灭菌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因为只有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性,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1. 高温热灭菌法高温热灭菌法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加热使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死亡。

常见的高温热灭菌方法是使用高压高温的压力锅或者自动灭菌器,将培养基加热到121摄氏度以上,保持一定时间(通常为15-20分钟),以确保所有微生物被彻底杀死。

2. 过滤灭菌法过滤灭菌法是一种常用的无菌技术,它通过使用0.22微米的过滤器来过滤掉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热敏感的培养基,因为过滤不需要高温处理。

过滤灭菌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并且可以保留培养基中的一些热敏感的营养成分。

3. 化学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是使用化学物质来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常见的化学灭菌剂有酒精、酚类化合物、氯化物等。

使用化学灭菌法时,需要将培养基浸泡在含有灭菌剂的溶液中一定时间,以确保微生物被灭活。

然后,通过洗涤等方法将残留的灭菌剂去除,以避免对微生物的影响。

4. 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是一种常用的表面灭菌方法,它使用紫外线照射来杀灭培养基表面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无法通过高温或过滤灭菌的培养基。

在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时,需要将培养基暴露在紫外线下一定时间,以确保微生物被灭活。

但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灭菌只对表面的微生物有效,对于培养基内部的微生物无法灭活。

总结起来,培养基灭菌是微生物实验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高温热灭菌法、过滤灭菌法、化学灭菌法和紫外线灭菌法是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在选择灭菌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和培养基的特性来进行选择。

同时,在进行培养基灭菌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灭菌效果的可靠性。

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不同种类物品及培养物的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不同种类物品及培养物的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不同种类物品及培养物的消毒灭菌方法实验医学微生物学常用的器材一般包括玻璃器材、金属器械、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等,每类器材的处理及消毒措施都有不同。

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 ºC~150 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 kg/cm2,维持20~30 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 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过滤除菌法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

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精心整理
着水的煮沸,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高。

(PV=nRT)
和玻璃器皿的灭菌。

精心整理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容器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高压蒸汽
压力及温度。

锅上还设有排气口,其作用是在密闭之前,利
精心整理
用蒸汽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净,另外还装有安全活门,如果压
温度较湿热灭菌高,时间也较湿热灭菌长。

这是因为蛋白质
精心整理
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凝固。

一般须在160℃左右保持
3.间歇灭菌
精心整理
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
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
精心整理
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

这时再以100℃处理半小时,
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
精心整理
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
常用紫外线灯作空气灭菌。

无菌室和缓冲间的照射时间为
精心整理
20~50分钟(视房间大小而定),接种箱照射10~15分
死一部分微生物。

无菌室的工作台的台面和椅子,可用2~
精心整理
3%的来苏儿擦洗。

然后再照射紫外线。

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
培养基的培养皿,将皿盖打开5~10分钟,盖好后,放入温
精心整理
箱中培养。

如果只有一、二个菌落,可认为灭菌效果良好。

精心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