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雨的四季(里面需要加音乐) 课件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6e9652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c.png)
夏雨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 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 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 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 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 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 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 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积累词语
粗犷: 粗豪;豪放
。
高邈:
高而远
。
莅临: 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语
。
造访: 拜访。多用于书面语
。
吝啬: 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不舍得给他人,也舍不得自己用。
淅淅沥沥: 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
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迫不及待: 紧迫得不容等待。
刘湛秋
单元目标解读
品味语言
知其人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
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被
誉为“
抒情诗之”王。著有诗集《生命
的欢乐》《温暖的情思》《写在早春的信笺
上》。他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
行云流水,具有独特的唯美散文风格。
字词通关
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 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 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 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 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 谧静,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 物。
《雨的四季》PPT课件-2024鲜版
![《雨的四季》PPT课件-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eaae0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d.png)
雨水可以将土壤中的养分淋洗到作物根系附近,提高土壤肥力。
防治病虫害
适量的降雨有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14
2024/3/27
04
秋季之雨
15
秋雨的特点
2024/3/27
温度适中
秋雨温度适中,不会过于寒冷或炎热,适合外出感受雨中的自然 气息。
细雨绵绵
秋雨多为细雨绵绵,雨丝细腻,给人一种轻柔、舒适的感觉。
文学作品中。
与农耕文化的紧密联系
03
春雨对农耕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常祈求春雨降临,保佑五
谷丰登。
10
2024/3/27
03
夏季之雨
11
夏雨的特点
降水量大
夏季通常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 季节,夏雨往往倾盆而下,雨量
充沛。
多暴雨
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大气中的水 蒸气含量增加,容易形成暴雨。
伴有雷电
夏季的雷雨天气常常伴随着闪电 和雷鸣,具有鲜明的季节特色。
冬雨会进一步降低气温 ,使天气更加寒冷。
2024/3/27
加重湿气
雨水增加了空气中的湿 度,使得冬季气候更加 潮湿。
影响交通
冬雨可能导致道路湿滑 、能见度降低,对交通 出行造成不便。
21
冬雨与雪景的对比
2024/3/27
形态不同
冬雨是液态降水,而雪是固态降水,两者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
感觉不同
冬雨湿冷,给人冰冷的感觉;而雪景则给人洁白、宁静的美感。
03
在干旱地区,雨季的到 来意味着丰收的希望, 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 问题。
24
04
然而,过多的降雨也可 能导致洪涝灾害,对农 作物造成损害。
3雨的四季(里面需要加音乐)课件—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24张PPT)
![3雨的四季(里面需要加音乐)课件—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0328bc79563c1ec4da716a.png)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2014),安徽芜 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 论家。著有诗集《抒情与思考》 《温暖的情思》《写在早春的信笺 上》《生命的欢乐》,翻译诗集 《叶赛宁抒情诗选》,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 国新诗奖。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在这四幅图画中我最喜欢第一幅——春雨图。我 想请同学们先和我一块儿来欣赏欣赏它。首先,我想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春雨图”部分。
春雨
3雨的四季(里面需要加音乐)课件— 部编版 七年级 语文上 册(共2 4张PPT )
3雨的四季(里面需要加音乐)课件— 部编版 七年级 语文上 册(共2 4张PPT )
3.在这一段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3雨的四季(里面需要加音乐)课件— 部编版 七年级 语文上 册(共2 4张PPT )
3雨的四季(里面需要加音乐)课件— 部编版 七年级 语文上 册(共2 4张PPT )
2.下面请大家听一段音乐并伴着它默读课文,酝酿一 下情感。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叫雨的 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放音乐)
《雨的四季》一文歌咏对象是“雨”,即描写 “四季的雨”,但作者却不以“四季的雨”为题,这 是因为“四季的雨”单纯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 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则充满灵动,赐予了“雨” 一定的人格,充满情趣和意境。
第一单元 3、雨的四季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声韵美;学习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致描摹景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味语言,探情寻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细腻感受、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63张PPT)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6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4238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8.png)
1.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 人动情”的特点。
2.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 生机。
具体叙写四季“雨” 第二部分(第②一⑤段): 的不同特点。
时写 间作 顺顺 序序
第三部分(第⑥⑦段): 抒发对“雨”的赞美 之情。
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段:概述总体特点:_美___感情:_喜__欢__
第二段:春雨特点及带给人的感受:
雨
娇媚、美丽
第三段:夏雨特点及带给人的感受:
的
热烈、粗犷
四 季
第四段:秋雨特点及带给人的感受:
能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体会作 者用笔之细腻,提高鉴赏能力。
新课导入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 的眼泪,是大地的微 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 空蒙雨亦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在 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 ,它会是怎样的 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 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活动二:品雨
领悟——诗意传达美
活动方案和要求:
1.四季的雨美在何处?选择你喜欢的语句,品析其诗意表 现在什么地方。
2.小组合作,悟出真美 (1)自主批注, 参考角度:妙的词语/美的句子/巧的修辞 /细致的观察/写角度最丰富的段落…… (2)小组互读、交流,投票选出说的最好的同学作为代表 展示成果。 (3)全班展示
C. 娇媚 丰满 争先恐后
《雨的四季》课件
![《雨的四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4c3f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e.png)
冬雨为生物提供了水源,也带来了滋养和保护。
结语
雨的四季的美丽和神 奇
四季雨给大自然和人类带来了 无尽的美丽和惊喜。
爱雨的心情和态度
我们应该用爱和欣赏的心情去 面对雨的四季,享受雨水带来 的一切。
雨的意义和深刻的启 示
雨的四季告诉我们,生命充满 了变化和无尽的可能性。
春雨
春雨的景象
细雨润物,万物复苏,春雨给大自然带来勃勃生机。
春雨的诗歌和歌曲
春雨洒满大地,激发诗人的灵感,也成为歌手们的 创作主题。
夏雨
1
夏雨的清凉与湿润
夏雨给人们带来清凉和湿润,让夏天的炎热变得更加舒适。
2
夏雨的场景和感受
夏雨下起来时,细密的雨水滋润着大地,给人们带来清爽和宜人的感觉。
3
夏雨对大自然和生物的作用
夏雨给植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也为动物们提供了温暖和滋养。
秋雨
秋雨的气息和色彩
秋雨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气息和美丽的红黄色调。
秋雨的寓意和故事
秋雨象征着收获和成熟,也有许多关于秋雨的寓言 故事。
冬雨
冬雨的特点和魅力
冬雨让人感受到宁静和安详,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温暖和慰藉。
冬雨带来的安静和静谧
冬雨静静地滋润大地,给白雪覆盖的世界增添了一丝宁静。
《雨的四季》PPT课件
探索中国四季雨的美丽和神奇,从春雨到冬雨,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特点和 影响。
介绍雨的四季
春雨
春雨是四季雨中的第一个季节。它给大自然带来 新的生机和希望。
秋雨
秋雨带来萧瑟和凄凉之感,是秋天的代表,也是 收获的季节。
夏雨
夏雨给人们带来清凉和湿润,让炎热的夏天变得 更加宜人。
冬雨
冬雨让人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22张PPT)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51fe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7.png)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雨有两种境界:一是雅趣盎然的赏心乐事,雨声具有一种乐感、美感。一是悲苦、惆怅莫名,雨声淅沥, 益增愁思。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
03 读雨
诗人创作散文,终脱不了诗人的气质。本文 就是如此,作者用诗化的语言绘出如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 季雨景,请同学们欣赏配乐朗诵,看看作者 是如何表现自己对雨的喜爱的,四季雨景图 你最喜欢哪一幅呢?
同学们听后,定会发现作者很喜欢雨,他是 怎样表现自己对雨的喜爱的呢?(通过对四 季雨景的描绘),这四幅图你最喜欢哪一幅? 老师最喜欢“春雨图”,我想请同学们先和 我一起来欣赏它。
02 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
05 延伸拓展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感受,随着生活环境、生活处境的变化而变化。雨给作者留下了美的形象和记忆,作 者对雨的感受始终没有变化,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生活在太平盛世,未能感受到时代的沧桑之变, 而蒋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一生颠沛流离,心系朝廷,对雨的感受自然会发生变化。
师:同学们,这些图片描绘的都是四季中的某一个季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春夏秋冬》就是描述了这些美丽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欣 赏这篇课文吧!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二)
儿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一起听一首儿歌,听一听儿歌中唱的是哪个季节? 生:听儿歌,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这首儿歌唱的就是四季中的某一个季节,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课文《春夏秋冬》就是描述了这些美丽的季节,现在让我们一起打开 课本,学习这篇课文吧! 三、导入评价 谈话导入能够直接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但需要老师很好地引导和掌控, 否则容易偏离主题; 图片导入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需要注意图片的质量和 内容; 儿歌导入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需要注意儿歌 的质量和内容。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22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22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0a9d2a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a.png)
写作特色
作者能把《雨的四季》写得打动人心的原因有哪些? (1)调动感官显色彩。如描写春雨,作者从听觉(小草似乎像复苏 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视觉(树叶开始 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嗅觉(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 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
问题探究
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 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指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 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课文解析
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 作者听到了。这 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 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 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 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
课文解析
5.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 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 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 。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 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 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 丽世界。
走近作者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https://img.taocdn.com/s3/m/a5cbcd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7.png)
“怒放”表现了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 青春 花朵绽放时饱满
夏
的性格,热烈而又 粗犷。
飞扬 的少
的姿态;树叶 “鼓着”浆汁,
雨 花朵v怒放着,
女 好像绿色满得快
树叶v鼓着浆汁,
要溢出来;“争
数不清的杂草^争
先恐后”表现杂
先恐后地生
草成长的急切。
长,……而荷叶v
这些词语重读,
铺满了河面
突出夏雨热烈、
粗犷的特点。
(6-7)总写赞美、渴望
总 分 总
教读
《春》《济南的冬天》
自读
《雨的四季》
朗读策略和方法
能够表现景物特点的词语要重读 所陈述的对象后要停顿 节奏和语气要能够表现作者的情感
概括景物特点,把握感情基调 区分不同语段间细微的情感变化 揣摩修辞,想象画面,理解其中蕴含的作者
感情 品位语言风格,读出独特味道
(2)花:把花苞里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对比,
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
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
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
美艳动人吧!
(3)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 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要重读。“少女 的眼泪”“丝 帘”“彩棱镜”
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 姑 等具体可感的喻
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
娘
体也要重读,唤 起读者的联想与
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 想象。
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
彩棱镜。
具体语句
形
象
朗读脚本
小草似乎像复苏的 清 这两句分别运用了
蚯蚓一样翻动,发 纯 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出一种春天才能听 娇 “复苏的蚯蚓”、
2024年度《雨的四季》ppt教学课件
![2024年度《雨的四季》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8c75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8.png)
2024/2/2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27
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 清新空灵,富有哲理性和美感,深受读者喜爱。
2024/2/2
6
02
春季雨景赏析
Chapter
2024/2/2
7
春雨的形象描绘
01
02
03
细雨如丝
春雨往往细腻如丝,轻轻 洒落在大地上,给人一种 温柔、恬静的感觉。
2024/2/2
润物无声
春雨具有润物无声的特点 ,它悄悄地滋润着万物, 让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02
夏雨
热烈、短暂,带来清 凉与舒爽,缓解暑热 。
03
秋雨
萧瑟、凄美,传递着 丰收的喜悦与思念之 情。
04
冬雨
寒冷、稀少,却孕育 着来年的希望与生机 。
2024/2/2
4
文学作品中的四季雨描写
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 乱入船”等诗句,表现出夏雨的 猛烈与壮观。
如“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等诗句,描绘出冬雨的寒冷与萧 瑟。
2024/2/2
10
03
夏季雨景赏析
Chapter
2024/2/2
11
夏雨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夏雨多为阵雨或雷雨,来势迅猛,强度较大。 表现形式多样,如倾盆大雨、狂风暴雨、雷阵雨等。
常常伴随着雷电、大风等天气现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2024/2/2
12
夏雨带来的清凉与宁静
夏雨能够带来清凉的 气息,缓解高温和闷 热。
《雨的四季》ppt教学课件
2024/2/2
1
目录
2024/2/2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19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19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dc66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c.png)
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四季的雨。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 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 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 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 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层次应怎样划分?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 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树以人的神态和 动作,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花苞( bāo ) 棱镜( léng )粗犷( guǎng ) 睫毛( jié ) 静谧( mì ) 莅临( lì ) 干涩( sè ) 高邈( miǎo )池畦( qí ) 吝啬( lìn sè ) 淅沥( xī lì ) 咄咄逼人( duō )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 高邈:高而远。邈,遥远。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莅,到。 粗犷:粗野豪放。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 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上。
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四季的雨的美,寄 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生 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描写细腻,联想丰富。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总写对四季的雨的喜爱,然后分春、夏、秋、冬四个层面详细描写
2024版《雨的四季》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雨的四季》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26b4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f.png)
01雨的四季概述Chapter雨的四季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雨的四季分布与影响分布影响降雨对农业、水资源、自然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不同季节的降雨也会对这些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雨的四季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雨的四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02春雨细无声Chapter细雨如丝润物无声烟雨朦胧030201春雨的特点与景象春雨对自然界的影响促进植物生长补充水源净化空气春雨与文学作品散文小说诗词歌赋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以春雨为背景或主题的篇章,如描写春雨带给人们的温暖和希望的散文、小说等。
影视作品03夏雨倾盆而下Chapter短时强降水夏雨多为阵性降水,短时间内降水量大,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雨量充沛夏季是全年降水最多的季节,夏雨常常倾盆而下,雨量充沛。
伴随雷电和狂风夏季强对流天气频繁,夏雨往往伴随着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现象。
夏雨的特点与景象夏雨对自然界的影响补充水源夏季降水为河流、湖泊等水体补充水源,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植物生长雨水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促进植物茂盛生长。
净化空气雨水能够冲刷空气中的尘埃和污染物,净化空气。
夏雨与防灾减灾防洪排涝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防范山洪地质灾害在山区,应采取措施防范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气象部门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同时各相关部门应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04秋雨萧瑟凄凉Chapter秋雨的特点与景象温度骤降,天气转凉连绵不断,细雨如丝落叶纷飞,草木凋零秋雨对自然界的影响补充水源,滋润土壤01促进动物迁徙和繁殖02影响农作物收成03秋雨与文学作品抒发情感,寄托哀思营造氛围,增强感染力象征手法,隐喻人生05冬雨寒冷刺骨Chapter冬雨的特点与景象寒冷刺骨细雨绵绵阴郁沉闷1 2 3补充水源促进植物生长净化空气冬雨对自然界的影响冬雨与文学作品抒发情感描绘景象象征手法06雨的四季与人类生活Chapter01020304促进种子萌发,保证春季播种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下面请一位同学伴着音乐再带我们走进作者营造的美妙意境 中,让我们共同沉浸其中吧! 多美的文字啊!透过这优美的文字我们更能感受到在下雨的春 季那优美的意境。
在作者笔下没有生命的树却生机盎然,没有情感的花也姿 态娇羞,没有声音的正在复苏的小草沙沙作响,没有味道的空 气都四溢芳香,这种美源于自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秀美的 文字向我们讲述着雨的春季。雨的春季被作者饱含温情乃至热 情的情感化、人格化了,一支神来之笔借春雨点染了整个春天, 一支生花之笔借春天写活了万物。美丽的春天被作者用美的语 言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们通过分析“写了什么”“怎么写 的”“好在哪里”领会了“春雨图”的语言美、意境美,下面 请大家也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夏雨图”。
《雨的四季》一文歌咏对象是“雨”,即描写 “四季的雨”,但作者却不以“四季的雨”为题,这 是因为“四季的雨”单纯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 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则充满灵动,赐予了“雨” 一定的人格,充满情趣和意境。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赏析语言 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又叫美文,如果用一个字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 了解它的歌词,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和谐的旋律,它 不需要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就是雨,它似歌、如 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 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心灵。被誉为 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写的美文《雨 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 走进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文章,领略文章语言的美、意 境的美,以及雨的美: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声韵美;学习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致描摹景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味语言,探情寻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细腻感受、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精彩课堂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作者抓住不同季节雨的特征,从形、声、色、味 等角度,以饱蘸情感的笔墨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 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从而抒发了对雨 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 爱。
2.拓展延伸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雨的四季描写得淋漓尽致,
(1)树:“特别明亮的眼睛”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叶泛出黄 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2)花:把从花苞里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 的眼泪作比较,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 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 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 那个在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 动人吧!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2014),安徽芜 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 论家。著有诗集《抒情与思考》 《温暖的情思》《写在早春的信笺 上》《生命的欢乐》,翻译诗集 《叶赛宁抒情诗选》,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 国新诗奖。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2. 生难字词 (1)字音
花苞( bāo )
彩棱镜( léng )
粗犷( guǎng ) 绿茵茵( yīn )
静谧( mì ) 吝啬(lìn sè)
高邈( miǎo ) 莅临( lì )
咄咄逼人( duō )
(2)词义
【高邈】高而远。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 舍得自己用。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 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4)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 声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 然、珍视生命、细心体味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 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5)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 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 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
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 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了,一 切都变了。所以不仅作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喜爱它、 感谢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的雨” 和“雨的春”。
3.在这一段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4.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 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说出你的 理由(好在哪里)。
来形容本文,我想恐怕非“美”字不可。 读完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是很喜欢雨的,他通
过对四季雨景的描绘,通过四幅雨景图表现了自己对 雨深深的喜爱之情。
冬春秋夏 雨雨雨
在这四幅图画中我最喜欢第一幅——春雨图。我 想请同学们先和我一块儿来欣赏欣赏它。首先,我想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春雨图”部分。
春雨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 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 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 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 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 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 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 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 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 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 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四季的 雨的不同特征进行具体描绘,表现了春雨的美丽娇媚、 夏雨的热烈粗犷、秋雨的端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 抒发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下面请大家听一段音乐并伴着它默读课文,酝酿一 下情感。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叫雨的 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 写?
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 带来的变化。确切地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 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景象。作 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2.这一段最后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 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来之 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凭生活经验 谈)
下面让我们学习这种方法也来写一种你熟悉的景物, 一段也好,一句也好,只要能语言优美、描写形象, 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3.布置作业:
完成 《名师测控》 《精英新课堂》
本节练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