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声音》实验及简答题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b48c1a852458fb770b56b1.png)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第9课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3、你对着空瓶吹气会发出声音,这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4、动物发声同样是(物体振动)的结果。
不同的动物发声时,(振动的器官)不同,产生的(声音也不同)。
5、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一些昆虫通过(翅膀的摩擦或振动)发声。
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
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咝咝声)。
鱼类会利用(鱼鳔、鳃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第10 课声音的传播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耳朵主要由(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神经)组成。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把振动传给听小骨,再传到耳蜗,耳蜗再把振动转变为大脑能够接受的信号,最后由听神经把信号报告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第11课不同的声音1、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2、音量的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答:音量的强弱跟物体的振幅有关。
3、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4、音调的高低跟什么因素有关?答: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短、细、薄、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高,长、粗、厚、松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5、(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6、(躁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7、人们是如何降低噪声的?答:人们降低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
8、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答:①避免经常置身嘈杂的环境②佩戴防噪音耳塞③不要长时间用耳机听④不随便挖耳朵。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25分)1、种子发芽需要()()和适宜的温度。
2、根的作用有()、()。
3、茎的作用有()。
4、植物的传粉方式有()、()、()。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听听声音》一课一练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听听声音》一课一练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863e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6.png)
《听听声音》习题
一、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声音。
(任写两种)
2._______________实验是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需要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
___________代表了它振动的频率。
二、选择题
1.()不属于家里的声音。
A 菜市场的吆喝声
B 炒菜的声音
C 打呼噜的声音
2.在研究同类音叉发出的声音时,下列条件能形成对比的是()
A 敲击的力量大小
B 天气的阴晴
C 实验者
三、判断题
1.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摩托车大喇叭声是一样的。
()
2.对比实验中,敲击不同音叉时,要用不同的力量进行敲击。
()
3.饮茶时一种发声的仪器,可以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
四、简答题
1.描述声音时,我们通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声音的哪些方面?
到声音的过程是怎样的?
五、实验题
设计“同类铁钉发声”的研究实验。
1.实验目的:同类铁钉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
2.相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什么?
《听听声音》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翻书
二、选择题
1.A
四、简答题
1.用高低描述音调,用强弱描述响度
2. 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五、实验题
1.相同/不同
2.(1)铁钉相同(2)敲击力量。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声音的奥秘(一)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声音的奥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a9e77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7.png)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声音的奥秘(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使声音变大的方法有()。
A.提高音量B.借助传声物体扩音C.前两项都是2.音量的强弱主要与()有关。
A.用力的大小B.物体的松紧C.物体的长短D.物体的粗细3.敲击三角铁发出声音时,用手按住三角铁,声音就会消失(如图),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B.手阻挡了空气的振动C.手使三角铁停止了振动4.耳朵是由()组成的。
A.外耳、中耳、内耳B.耳廓、中耳、内耳C.耳廓、鼓膜、内耳5.下列做法中可以改变音调的是()。
A.用扩音器讲课B.装消音器C.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6.声音是我们感知环境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以下生活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的是()。
A.听到后方有人叫我们的名字,我们会回头B.楼上有人跳绳,楼下的人马上能听到声响C.若是听到后方有警笛声靠近,司机会自动让出道路D.防空警报响起时,街上各处的人们会马上寻找掩蔽处7.下列动物发声时,振动的器官和人类发声时一样的是()。
A.猫咪B.麻雀C.蛇D.金鱼8.我们在校园不同方位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A.沿直线B.四面八方C.向上D.向下9.如下图,将响起的闹钟盖上钟罩,再抽去罩内的空气。
对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铃声一直在响B.铃声逐渐变小,直至消失C.实验说明没有空气声音也能传播10.探究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与音高的关系,发现不同长度的钢尺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为()。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高B.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高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11.在学习了《不同的声音》这一课后,明明用家里的吸管制作出不同的“笛子”,下图中音调最低的是()。
A.B.C.D.12.音量小表示声音()。
第三单元《声音》实验及简答题
![第三单元《声音》实验及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baf7c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4d.png)
第三单元《声⾳》实验及简答题第三单元《声⾳》实验及简答题⼀、简答题:1、⽤同样的⼒敲⼤⼩不同的两个⾳叉,听到的声⾳是⾳量不同还是⾳⾼不同?答:⾳⾼不同。
2、我们听到过许多声⾳,请写出6种不同的声⾳。
我听到过的声⾳:这些声⾳在( )、( )、( )等⽅⾯有着不同的特点。
⼆、实验题:三、简答题:1、什么是振动物体?⼀个物体(⽐如⾳叉)在⼒的作⽤下,能不断的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振动物体。
2、声⾳是怎样产⽣的?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的。
四、连线题:1、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筋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筋听到的声⾳⾼⽤⼒敲击锣轻轻敲击锣听到的声⾳低⿎⽪振动得快⿎⽪振动得慢听到的声⾳强弹拨伸出桌⼦距离长的尺⼦弹拨伸出集⼦距离短的尺⼦听到的声⾳弱2、幅度⼤声⾳⾼⾳量振动幅度幅度⼩声⾳低⾳调振动快慢振动快声⾳强振动慢声⾳低五、分析题:1、编钟是⼀种乐器,由⼀组形状相同、⼤⼩不同的⾦属⽚按⼀定顺序排列⽽成。
请根据所学知识,⽤“⾼_低’’或“低_⾼’’来表⽰编钟的⾳⾼变化。
2、按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属⽚,声⾳⾼低的变化规律是:(⽤⾼_低或低_⾼来表⽰)3、按顺序敲击⽔量不同的玻璃杯,声⾳⾼低的变化规律是:⽤⾼低或低⾼来表⽰3、根据下⾯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到“8”的顺序,⽤“⾼低”或“低⾼”来表⽰声⾳的变化规律。
(1)、按顺序敲击⽔量不同的玻璃杯,声⾳⾼低的变化规律是:(2)、按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属⽚,声⾳⾼低的变化规律是:(3)、按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低的变化规律是:4、在⼀⽀试管中加⼀些⽔,轻轻敲击试管,试管会发出清脆的声⾳,这是由试管玻璃振动产⽣的。
对着试管⼝朝⽔平⽅向轻轻吹⽓,试管会发出“嗡嗡”的声⾳,这是由试管中的空⽓柱振动产⽣的如果再往试管中加⼀些⽔,你认为声⾳会怎样变化?在图中⽤“⾼低”或“低⾼”来表⽰声⾳的变化,并写出你的理由。
(课外可以⽤酒瓶来验证)我的理由:六、实验。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来⽔⽔(如下图),⽤⼩棒敲击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检测A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检测A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cb5ad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2.png)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检测A卷班级:姓名:成绩:(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1.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鼓膜的()。
2.声音产生的原理是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发声体的()停止了,声音发声也就停止。
3.物体振动的时候就产生了(),振动停止,()就消失。
4.声音的高低:()。
5.噪声和()、()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6.声音的()叫作音量,声音的()叫作音调。
7.声音的高低叫做()。
8.声音的()叫作音量,声音的()叫作音调。
9.不同动物发声时,振动的器官不同,产生的()也不同。
二、选择题11.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因为鱼听到人的说话声就会吓跑。
这说明()。
A.只有水能传播声音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C.水和空气都不能传播声音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12.做土电话时,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做电话线的是()A.尼龙线 B.塑料线 C.棉线1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在小溪边听到“哗哗”声14.下面的声音发生在操场上的是()。
A.客船鸣笛声 B.掘土机的马达声 C.狮子吼叫声 D.课间操跑步声15.关于大雪,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大雪之后,车辆都不方便出行 B.降雪属于降水的一种形式C.大雪蓬松有空隙,可以吸收一部分噪声 D.下雪温度低,噪声传播速度慢16.敲击桌面,耳朵贴上面感觉声音特别大,以为声音能在()传播。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真空17.敲锣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锣面 B.槌 C.手18.能听到远处人的说话声,是因为声音在()中传播。
A.大地 B.空气 C.风19.用相同的力敲击三根长短、粗细均不同的铁钉,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A.最长最粗的铁钉 B.最短最细的铁钉 C.长度、粗细居中的铁钉20.敲击长短粗细不同的管子,发出低音的是()。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351eb1844769eae109eda1.png)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2.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掉振动的。
3.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而()和()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4.声音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6.音高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决定的,音量是由物体的()决定的。
7.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振动得越()。
8.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9.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和()三个部分。
10.当发声强时,鼓膜振动();发声弱时,鼓膜振动()。
11.嘈杂刺耳的噪音使人(),悦耳动听的声音使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A、不盛水的试管B、盛1/2管水的试管C、盛1/4管水试管D、盛1/4管水的试管2.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量B、音调C、音色D、音高3.怎样可以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些()A、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B、把橡皮筋拉得松一点C、用力搓橡皮筋4.下列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B、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要强C、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小的音叉声音要弱D、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现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高低相同5.下面关于尺子音高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低;伸出的越长,声音越高B、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伸出的越短,声音越高C、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与音高无关6.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声音的变化》练习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声音的变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f4881e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d.png)
《声音的变化》习题一、填空题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2.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振动越慢,声音越()。
3.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这是因为();拉得松,声音(),这是因为();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轻轻拨,声音()。
二、选择题1.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时,描述正确的是()A水越满,音越高B 水越满,音越低C 水的多少和声音的高低无关2. 人们正常交流的音量在()范围之内。
A 1~15 B40~60 C 70~903.弹琴时会发出“dou.1 ruai.2 mi.3 fa.4”等声音,期中音调最低的是()A dou.1B ruai.2C mi.3D fa.4三、推断题1.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2.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3.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把握的。
()4.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5.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6.小雷说昨晚下雨时的雷声很大。
这是对声音的描述。
()7.影响钢琴发音不同的条件是弹琴的速度快慢。
()四、简答题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怎样的关系?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怎样的关系?五、试验题设计研究“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的试验。
1.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是2.试验器材:钢尺、桌子3.转变的条件:不变条件:4.填写表格:5.试验结论是什么?《声音的变化》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音量音高2.强弱;高低3. 高振动频率快低振动频率慢强弱二、选择题1.B2.B3.A三、推断题1. ×2.×3.√4.√5.√6.√7.×四、简答题五、试验题1.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弱3. 用力大小钢尺的露出桌面的长度,手压的位置4.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振动幅度大、声音强5.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弱。
粤教版(2020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粤教版(2020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728daf866fb84ae45c8dba.png)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当古筝、大鼓、皮筋、音叉发出声音的时候,它们都会(振动)。
2、为了更容易观察声音现象,我们在吹试管时,可以在试管里放一张(小纸条)。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4、古筝、排箫、鼓等各种乐器的发声(方法)和发声(部位)都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5、古筝、鼓、排箫都是常见的(乐器)。
6、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动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 小),声音越弱。
7、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轻轻敲击声音(弱),重重敲击声音(强)。
8、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是声音( 低) 。
9、鼓面振动幅度越大时,豆子就跳的越( 高 )。
10、鼓发出的声音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大小有关。
用力敲打鼓面,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轻轻敲打鼓面,鼓面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11、铝板琴的铝板长短是(不同的)。
12、敲打铝板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跟铝板琴的铝板(长短)有关。
13、生活中能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如(警笛声)、(汽车发动声)、(蝉鸣声)和(牛哞声)等。
14、曾侯乙编钟是用(青铜)铸成,用木槌敲打编钟,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5、北京奥运会颁奖音乐,是由(曾侯乙编钟)的原声和(玉磬)的声音交融产生的。
16、利用(废旧材料),可以制作一件小乐器。
17、在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做一个初步的(设计).再寻找合适的( 材料)。
18、在收集到材料后,根据(设计图)制作小乐器。
19、将5个大小不同的小鼓绑在一起就制作成了一个简易的(架子鼓)了。
20、在制作过程中,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进一步(改进)设计。
21、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22、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桌面)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23、医生常用(听诊器)听患者心脏或肺部的声音。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138a1acc1755270622080e.png)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单元检测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以的形式传播。
2.声音的强弱可以来描述,单位是(填“分贝”或“赫兹”)。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单位是(填“分贝”或“赫兹”)。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
4.人体能感觉声音的器官是,它分为、和三部分。
5.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声音越。
6.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7.耳道的作用是,鼓膜有的作用。
8.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9.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10.当我们正在课堂上专心听课时,下课铃声突然响起,这时的铃声对我们来说是。
二、判断题。
1.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 )2.音叉上的数字代表的是音调。
( )3.只要有声音,就肯定有某一物体在振动。
( )4.声波和水波一样,只能在水平方向上传播。
( )5.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不同的。
( )6.我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声带振动的快慢有关。
( )7.我们听到的别人的说话声,是通过耳朵传播的。
( )8.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 )9.当我们潜到水里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10.只要是音乐,就不会是噪声。
( )三、选择题。
1.拨动钢尺比折弯钢尺发出的声音( )。
A.大 B.小 C.一样大2.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
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水面产生水波 C.无法判断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可以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C.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周围说话的声音4.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正确的是( )。
A.水、空气、木头、钢铁 B.空气、水、木头、钢铁C.钢铁、木头、水、空气5.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复习指导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b3460fe08a1284ac9504319.png)
传递振动到内耳 传递声波到中耳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7.保护我们的听力
噪声是一类 引起人烦躁、或 音量过强而危害 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 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 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伸出长度不变,振动幅度改变,音量改变。
伸出长度改变,振动幅度不变,什么改变? 尺子伸得桌面越长,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主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我的猜想: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高。
实验方法:将尺子伸出桌面8cm,拨动尺子。 将尺子伸出桌面12cm,拨动尺子。 将尺子伸出桌面16cm,拨动尺子。 将尺子伸出桌面20cm,拨动尺子。 把听到的、看到的记录下来。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听听声音
按照声音的来源分类:
序号
1 2 3 4 5 6 7
声音名称 给声音分类(打√表示)
鸟叫声 √○自然界声音 ○人活动时声音
车发动声 ○自然界声音 √○人活动时声音
鼓掌声 ○自然界声音 √○人活动时声音
流水声 √○自然界声音 ○人活动时声音
鸡叫声 √○自然界声音 ○人活动时声音
实验记录: 振动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
尺子伸出桌面
我的预测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变
长度(厘米) 音高 振动快慢 音高
振动快慢 化顺序
8cm 12cm 16cm
高 较高 较低
快 较快 较慢
尺子伸出 桌面越长, 振动越慢, 音高越低。
四(上)科学第三单元《声音》
![四(上)科学第三单元《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728818741eb91a37f1115ce7.png)
四(上)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知识要点3-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3-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3-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3-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3-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
3-3.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用相同的力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用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4.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3-4.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3-5.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3-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6.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音物理实验题
![声音物理实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14ce0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5.png)
声音物理实验题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影响情感和情绪。
了解声音的物理性质对于深入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传播和被感知的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探索声音的物理特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声音传播速度的测量目的:确定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材料:音叉、细绳、扬声器、示波器。
实验步骤:1. 将音叉通过细绳悬挂起来,使其自由振动。
2. 将扬声器放置在靠近音叉的位置。
3. 连接示波器与扬声器,调节发音频率,使音叉的频率与扬声器发音频率相同。
4. 观察音叉振动时的共振现象,在示波器上可以看到峰值。
5. 测量音叉与扬声器之间的距离,记录下时钟显示的时间。
6. 通过距离和时间计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二:声音的频率和振动频率的关系目的:探究声音的频率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音叉、细线。
实验步骤:1. 将音叉通过细线悬挂起来,使其自由振动。
2. 使用频率计测量音叉的频率。
3. 调节音叉的频率,观察音叉振动时的声音变化。
4. 记录不同频率下声音的变化情况。
实验三:声音的衰减目的: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现象。
实验材料:声音发生器、不同介质、音频测量仪。
实验步骤:1. 将声音发生器放置在室内的一端,连接音频测量仪。
2. 选择不同介质,如空气、水、木材等,分别放置在声音传播的路径上。
3. 测量不同介质中声音的强度。
4. 比较不同介质中声音的衰减情况。
实验四:共鸣管实验目的:了解共鸣管的共振现象。
实验材料:共鸣管、音叉。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共鸣管,将其一端打开。
2. 将音叉悬挂在共鸣管的一端,并慢慢加大音叉的振动幅度。
3. 观察并记录下音叉振动到共鸣管发出最大声音时的振动频率。
4. 更换共鸣管的长度,重复实验步骤。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声音的物理性质。
实验一中测量声音传播速度的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时间。
实验二中观察声音的频率和振动频率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声音的产生机制。
第三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练习
![第三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b747d68763231126fdb111f.png)
第三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练习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3课时《声音的产生》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1、当古筝、大鼓、皮筋、音叉发出声音的时候,它们都会。
2、为了更容易观察声音现象,我们在吹试管时,可以在试管里放一张。
3、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停止,也停止。
4、古筝、排箫、鼓发声的部位,但是都能发出美妙的。
5、喇叭发声时也会产生。
二、判断题。
1、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2、用铁罐可以模仿古筝发声。
()3、用鞋盒和皮筋结合可以模仿排箫发声。
()4、各种乐器的发声部位和发声频率都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5、借助一些物体,可以使现象更加明显,我们就更容易观察。
()三、选择题:1、对着空瓶子口吹气,就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主要是()振动产生的。
A、瓶子B、空气C、嘴巴2、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A、耳朵的错觉B、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3、我们用力弯曲尺子,尺子却没有发出声音,因为它没有()。
A、受到力B、改变形状C、振动4、把敲响的音叉放到水面上,会看到()。
A、水面十分平静B、水向一个方向流C、水面会振动起来四、简答题。
1、说一说哪些动作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2、你见过风铃吗?风儿一吹,它为什么会发出美妙的音乐?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3课时《声音的产生》同步练习答案一、填空题。
1、产生振动2、纸3、振动振动振动声音4、不同声音5、振动二、判断题。
1、√2、×3、×4、√5、√三、选择题。
1、 B2、 B3、 C4、 C四、简答题。
1、答: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动作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2、答:是因为组成风铃的部件长短不一,风儿一吹,互相撞击,产生振动,就奏出了美妙的音乐。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4课《声音的强弱》教案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时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10课《岩石与矿物》教案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时教学设计。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音》-最新教育文档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音》-最新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682aca902d276a200292edf.png)
绝密★启用前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音》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1.教师演示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教师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又观察到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在实验中,乒乓球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填“等效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2.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3.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的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________,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________。
本题的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法。
4.小刚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研究:(1)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响铃,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________(2)之后,他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3)小刚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_______;小刚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几乎听不到铃声,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5.仔细阅读下表中所列数据,你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0d783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9.png)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波的形式传播。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XXX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4.人体能感觉声音的器官是耳朵,它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5.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6.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耳道的作用是将声波传到鼓膜上,鼓膜有放大声音的作用。
8.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快,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
9.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高。
10.当我们正在课堂上专心听课时,下课铃声突然响起,这时的铃声对我们来说是打扰。
二、判断题。
1.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2.音叉上的数字代表的是音调。
(√)3.只要有声音,就肯定有某一物体在振动。
(√)4.声波和水波一样,只能在水平方向上传播。
(×)5.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不同的。
(√)6.我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声带振动的快慢有关。
(√)7.我们听到的别人的说话声,是通过耳朵传播的。
(√)8.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9.当我们潜到水里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10.只要是音乐,就不会是噪声。
(×)三、选择题。
1.拨动钢尺比折弯钢尺发出的声音大。
(√)2.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产生水波。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周围说话的声音。
(√)4.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正确的是空气、水、木头、钢铁。
(√)5.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低。
(√)6.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物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声音》实验及简答题
一、简答题: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
2、我们听到过许多声音,请写出6种不同的声音。
我听到过的声音:
这些声音在( )、( )、(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二、实验题: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振动物体?
一个物体(比如音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的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振动物体。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连线题:
1、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
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高
用力敲击锣
轻轻敲击锣听到的声音低
鼓皮振动得快
鼓皮振动得慢听到的声音强
弹拨伸出桌子距离长的尺子
弹拨伸出集子距离短的尺子听到的声音弱
2、
幅度大声音高
音量振动幅度幅度小声音低
音调振动快慢振动快声音强
振动慢声音低
五、分析题:
1、编钟是一种乐器,由一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金属片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
请根据所学知识,用“高_低’’或“低_高’’来表示编钟的音高变化。
2、按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片,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用高_低或低_高来表示)
3、按顺序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
3、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到“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1)、按顺序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
(2)、按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片,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
(3)、按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
4、在一支试管中加一些水,轻轻敲击试管,试管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由试管玻
璃振动产生的。
对着试管口朝水平方向轻轻吹气,试管会发出“嗡嗡”的声音,
这是由试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如果再往试管中加一些水,你认为声音会怎样变化?在图中用“高低”或
“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并写出你的理由。
(课外可以用酒瓶来验证)
我的理由:
六、实验。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
请你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高较高较低低
七、简答题: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
2、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4、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5、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6、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7、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8、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
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9、怎样描述声音的强弱?
声间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10、怎样描述音高?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的越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八、实验与研究。
1、这是401班同学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时制成的图表。
通过伸出桌面的尺子长度和音高变化的记录表,你能找到音高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
我的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1)、我的问题: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吗?
我的预测:
我的理由:
(2)、我的实验记录(声音的变化用“高”、“较高”、“较低”、“低”来表示):
(3)、我的结论:
3、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高,拉的松,声音就低;当橡皮筋拉的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九、简答题:
1、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
答:土电话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听诊器是通过连接着的胶管声音到耳朵里的。
2、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体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
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3、把一个正在发出声音的小闹钟装入一个密封的玻璃容器里,这时你还能听到小闹钟发出的声音吗?如果能的话请你写出小闹钟声音传播的路线。
答:我们也(能)听到小闹钟发出的声音。
它的传播路线图是:闹铃→空气→玻璃→空气→耳朵
4、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5、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6、医生经常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
想一想,听诊器是怎样把声音传到医生的耳朵里的?
十、连线:请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耳道传递振动到内耳
鼓膜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小骨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蜗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觉神经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十一、填图:
十二、填图
( ) ( ) ( )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橡皮膜的振动情况 我的猜测
实际的情况 声音的制造点到橡出膜
的距离相等 橡皮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强
橡皮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弱
制造的声音强弱相同
接受的声音距离橡皮膜较近
接受的声音距离橡皮膜较远
我的发现
十四、简答题:
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的周围空气发生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个振动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
( )
( )
( )
( )
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在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十五、简答题:
1、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请你说说怎么才能避免听力受到伤害呢?
答:我们尽量远离过高过强的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避免长时间使用随声听、MP3、MP4等。
2、减小发生罐发声的方法?(例举三种)
答:1.用手捂住 2.用厚纸包住 3.塞满纸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
变响的方法:加大音量、发声物体接近发生罐
变轻的方法:减小音量、发声物体远离发生罐、用物品盖住发声罐、用手捂住等
4、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罐,用什么方法可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将你的方法填写在下图中。
使发声灌的声音变轻的方法
包上厚纸
用手捂住
5、在古代的战争中,由于通讯设备落后,士兵们时常利用伏地听声的简单方法听到几里外传来的马蹄声,并判断出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5、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一些设备,想早点知道大批敌军来临,你有什么办法?你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可以把耳朵贴在地上,听一听有没有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判断了,根据的是声音可以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所以也可以在大地里传播
6、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
答: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音、不要经常掏耳朵、有大声音的时候,掩耳或者张口。
7、人们生活中是怎样减少噪声的?
答:生活中人们在路旁栽树、禁鸣喇叭、选择隔音效果好的建筑、机器上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在耳朵加耳塞……来减少噪声的。
8、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控制发声物体的音量、植树、做防护屏
9、怎样避免听力受到伤害?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10、小资料。
噪声易使人烦恼、疲劳、紧张和分散注意力,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休息以及睡眠,严重时会引起疾病(如耳聋、心脏病等)和事故。
国际上规定90分贝为听力保护的最高限度。
噪声是目前污染环境的三大公害(污水、废气和噪声)之一,控制噪声是环境保护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