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优质课件31张
3.王愿坚、峻青的小说
17
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丰收
从1957年《红旗谱》等的出版到1963年《李 自成》第一卷的问世,在此六七年间,长篇 小说不仅数量空前,而且佳作联袂,琳琅满 目,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长篇小说创作 的一个丰收期。
18
四、长篇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作家与作品※
9
二、中短篇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作家与作品 1.孙犁的小说 2.茹志鹃、刘真的小说 3.王愿坚、峻青的小说
10
1.孙犁的小说
创作题材: 北方农村和农民所经历的时代风云变幻:从 抗日战争到土改到变工互助、到合作社。这 是将他1944年的成名作《芦花荡》、《荷花 淀》到建国初期的《山地回忆》、《吴召儿》 等,再到《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作 品贯穿起来的一条线索。
13
2.茹志鹃、刘真的小说
茹志鹃的文学成就主要在短篇 小说创作方面,题材多来自解放 战争时期和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生 活,属于前者的有《关大妈》、 《百合花》、《澄河边上》、 《三走严庄》等,属于后者的有 《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 院》、《春暖时节》、《里程》、 《如愿》、《阿舒》等。
代表作品:《百合花》结构的 “细致严密”且“富于节奏感”, 故事发展与人物刻画很好结合, 以及“通篇一气贯穿,首尾灵活” 和“前后呼应的手法”
11
总体风格: 尽管他的作品也不乏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 但在他的创作中,浪漫主义情调却具有鲜明 的个人色彩,即透过那些复杂纷繁的革命斗 争、社会生活的描写,寄寓着作家本人对纯 美的乡土风物、纯朴的人际关系、纯厚的人 伦情感、纯真的童年生活的深切眷恋和向往, 这使得孙犁关于革命历史的叙述成为田园牧 歌、乡村情歌和革命颂歌的交响,表现出个 性化的抒情风格。
革命题材小说总结
革命题材小说总结革命题材的小说简介1、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以刘洪,王强为首的枣庄煤矿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以铁路线为主要战场,和日寇汉奸展开殊死斗争的故事。
故事从打洋行开始,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结束。
描绘了我党领导的艰苦的坚持敌后的抗日战争,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以国民党的王牌整编74师在1946年的深秋向我军连水城第二次的进攻开始,直到1947年的被我军全部歼灭为止。
作者吴强在《红日》中对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的运动战做了最生动的诠释。
全书主要以孟良崮战役为背景,描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的场面,刻画了我军的高、级指挥员和众多的战士的英雄的形象。
3、徐光耀《小兵张嘎》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为背景,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
奶奶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嘎子只身上县城找传说中的罗金保,打鬼子替奶奶报仇。
嘎子从此以小八路自居,紧接着又和区队八路打了一场挑帘战,嘎子缴获一把真枪。
眼看梦想全部实现,枪却被区队长收了。
嘎子想不通,和打赌认识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县城。
嘎子要单独替奶奶报仇。
特派员刘燕却与孩子们在一起。
经过种种误会和巧合,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一举歼灭肥田斋藤一伙日本鬼子。
4、《小游击队员》是作家王愿坚的作品。
其主要内容是:樟伢子的父母掩护红军伤员时被白鬼子杀害了,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成了孤儿的他四处寻找红军时遇到了红军的侦察员。
在协助侦察员去敌区侦察时不慎被敌人发现,侦察员被俘。
机智勇敢的樟伢子把敌人的工事情报图送给了游击队,游击队歼灭了敌人,救出了侦察员。
樟伢子经历了战火的考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
5、张品成的《赤色小子》以“赤色小子”为总题的中、短篇小说集。
作品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为题材,以“围剿”与反“围剿”时苏区红军与白军的殊死战斗为背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群红军小战士的感人形象。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红日》中的特务营)。 (5)都和部下相处非常和睦,而部下也都有那么一点
痞性。 (6)都结实了一位漂亮的女兵,并结为连理。 3、情节 (1)都有老婆战死的情节。 (2)都有部下为抢功劳而与友军发生冲突的行为。
反面人物:凶狠恶毒、生理缺陷 (杨大马棒、蝴蝶迷、座山雕)
许大马棒在火堆旁瞪着马一样的眼睛,双手叉腰, 满脸胡髭有半寸多长,高大肥壮的身体在火光闪 照下一晃一晃的像个凶神。他咬着牙根向被捉的 工作队和村干部狰狞地冷笑了两声道:....(许大 马棒)
要论起她的长相,真令人发呕,脸长的有些过分, 宽大与长度可大不相称,活像一穗包米大头朝下 安在脖子上。她为了掩饰这伤心的缺陷,把前额 上的那绺头发梳成了很长的头帘,一直盖到眉毛, 就这样也丝毫挽救不了她的难看。还有那满脸雀 斑,配在她那干黄的脸皮上,真是黄黑分明。为 了这个她就大量地抹粉,有时竟抹得眼皮一眨巴, 就向下掉渣渣。牙被大烟熏的焦黄,她索性让它 大黄一黄,于是全包上金,张嘴一笑,晶明瓦亮。 (蝴蝶迷)
战争小说精神力量
涟水一战受挫后 ,政委丁元善给战士打气说 :“蒋介石是我们多年的 ‘老朋友 ’,怕他什么东西 ?他是铜头铁胆刀枪不入呀 ?我才不信咧 ! ” 当我军战士俘虏国民党师长甘成城时 ,有人 问 :“是中将上将 ?”秦 守本笑着说 :“不是辣椒酱 就是豆瓣酱 !”
张德来 黎青 刘胜
2、“五虎将 ”模式与《水浒》 108 条好汉模式的影响 :
五虎将模式 :古典武侠或历史演义中以 五种性格(忠诚、勇毅、胆识、粗犷、朴 实 )构成主要英雄人物的基本人物模式;
108好汉模式:各怀绝技,各俱个性。
刘勋苍是个“力大无穷的人,人们向来没看到他 有过什么疲倦……他的两只眼睛机灵灵地扫视着 林中的一切,察寻对他有用的东西,活像一只猛 虎,在森林里猎取食物”,同时因为他的好体格, 被人们称为“坦克”。
第一节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之历史题材
作者罗广斌(1924)杨益 言(1925)参加过党领导 的解放前夕的反蒋斗争, 并被蒋帮投入过白公馆、 渣滓洞的牢狱,亲身经历 了光明与黑暗的激烈搏斗, 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 不拔的斗争和为革命壮烈 牺牲的伟大场面。50年代 他们就写作革命回忆录 《在烈火中永生》,初步 表现这场特殊斗争的动人 情景,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接着他们就在这个基础上 创作长篇小说《红岩》。 “文化大革命”中被斥为 “叛徒文学”
出现了较明显的矛盾冲突。
《创业史》,柳青
阶级阵线分明,两种思想、道路、阶级。
三、劳动妇女
《李双双小传》(李准,1960)
烙有“大跃进”时代左倾冒进的印记。
《静静的产院》(茹志鹃) 《新结识的小伙伴》(王汶石)
– 社会主义建设热潮把吴淑兰这样的“好媳妇” 卷进了生活的激流,成为和张腊月一样的建 设新生活的闯将
三、《青春之歌》
1958.1.作家出版社
1950年,杨沫开始 《青春之歌》的创作, 初稿完成后。1952至 56年间进行了几次重 大的修改,至1957年 七月脱稿、1958年1 月问世。
四、其他著名作品
吴强(1910),江苏涟水县 人,1933年春加入中国左翼 作家联盟,1937年中断读书 生活,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到皖南参加新四军, 经受了抗日战争艰苦生活的考 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莱 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著 名战役。吴强在部队长期从事 宣传领导工作,也根据亲身与 部队干部、战士共同生活和战 斗的经历,进行戏剧创作。 《红日》构思于解放初期, 1956年动笔,1957年定稿出
五、其他历史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 之现实生活题材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黑八论”:①胡风:“写真实”论;②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③邵荃麟:“现实主义的深化”论;④张光年:反“题材决定”论;⑤邵荃麟:“中间人物”论;⑥林默涵:反“火药味”论:⑦周谷城:“时代精神汇合”论;⑧夏衍:“离经叛道”论2、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指20世纪50—7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描写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它所描写的革命历史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
它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革命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以及最终取得的胜利。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特点主要有宏大的叙事倾向,史诗般的规模,新英雄人物形象的出现。
其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的创作。
3、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50-60年代创作的一批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
《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4、“干预生活”小说指50年代中期,在较为松动的政治气候和文化气候中出现的对新中国文学创作中种种清规戒律一次突围的小说创作潮流。
它要求作家正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阴暗面。
要研究生活,思索和解释生活,对生活有所行动。
主要作家作品有刘宾雁的特写《在桥梁工地上》和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
5、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是积极对现实政治做出呼应而充分体现了时代激情的一种诗歌潮流。
它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
政治抒情诗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主要代表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等6、杨朔模式杨朔在十七年的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模式:从写景入手,然后引出在风景中活动着的平凡人物,最后通过比兴、象征将景物和人物联系起来,升华出人民性的歌颂这一主题。
7、样板戏所谓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
样板戏主要包括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烽火岁月
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是什么?
朱老巩和冯老兰之间的斗争始终是贯穿课文 的线索。
正是斗争本身以及斗争中人物的命运使得全 文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小说一开篇的“平地一 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狠心的 恶霸冯兰池,他要砸掉这古钟了!’”也恰如 “平地一声雷”,以突兀之笔,把一场迫在眉 睫的严峻斗争推到了村民面前,同时也推到了 读者的面前,从而奠定了小说紧张激烈的基调。 在这里,朱老巩并非为了一己私利挺身而出, 他所维护的是全镇农民的集体利益,这就使得 斗争具有了正义的性质。
• 3、护钟斗争后的环境描写,暗示古钟被 砸,宛如砸在百姓的心上,使他们麻木的 心灵渐渐苏醒。
• 作用:作者通过上述描写,交代了小说的 典型环境: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冀中平原, 一方面反映了土豪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揭露了土豪恶霸的自私、凶恶、 剥削的本性和老一代农民的觉醒与敢于斗 争的精神。
《红旗谱》故事梗概
《红旗谱》的故事梗概
– 序幕:朱老巩大闹柳树林 – 开端:朱老忠、严志和邂逅相逢 – 铺垫:朱老明三告冯兰池、脯红鸟
风波起祸端、朱老忠文武复仇记 – 转折:运涛南下革命被捕 – 插曲:张嘉庆领导秋收起义 – 高潮:农民反割头税斗争、保定二
师学潮 – 尾声:朱老忠劫狱救出张嘉庆
阅读课文,理清节选片段的三要素:
梁斌,原名梁维周,河北省高蠡县人。 从1932年开始创作,抗日战争时期写了短篇 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中篇小说 《父亲》和《千里堤》《抗日之家》等几个 剧本。这些创作实践为他后来的长篇创作积 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创作经验。
1953年他开始写长篇小说《红旗谱》, 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 1957年出版。1963年出版了《红旗谱》第二 部《播火记》。 1983年出版第三部《烽烟 图》(《战寇图》)。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发展分析
3.欧阳山的《三家巷》 《三家巷》 以打铁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周炳的思想性格发展为中心,以
“革命加爱情” 为基
本线索,描绘了三家巷三代人 30 年间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力图由此反映从
1919 年到
1949 年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革命从城市到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又从 农村回到城市的革命斗争历程。其中, “六二三”反帝风暴、省港大罢工、蒋介石集团的反
他的代表作《党费》 、《七根火柴》 、《普通劳动者》等多篇小说,长期被选入大、中、 小学语文课本,并被译成英、法、日、俄、德、朝等多种外文,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臧克家(中)与王愿坚(右)
《闪闪的红星》剧照 潘冬子(王愿坚编剧) 王愿坚小说的艺术特色
1.王愿坚的创作是从战地报道开始的,他的小说体现了从报道、故事到短篇小说的艺术转 变。 2. 以回忆体的方式来叙述革命故事,从而突现出对“革命历史”的追忆和回味,是王愿坚 短篇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 3. 注意克服以前创作中存在的拉杂臃肿,缺乏艺术上的凝练和精粹等毛病,尝试着从故事 中提取诗意。 4.作为一位部队作家,王愿坚的小说创作更强调作品的教育意义。
童口吻叙述,作品中的主人公也时常叫“刘清莲”或“小刘真儿”
。
以童年视角来写童年印象,构成了刘真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儿
3.王愿坚、峻青的小说 王愿坚
王愿坚( 1929 ~1991),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相州七村
。 1944 年底,王愿坚
参加了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队,开始了文艺创作。
1954 年王愿坚创作了他的第
一篇小说《党费》 。 1958 年初,创作了《七根火柴》 、《三人行》和《赶队》等歌颂二万五千
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红岩》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主要内容是: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龙光华、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人英勇牺牲了。
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红日》作者是:吴强。
主要内容是:描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歼灭国民党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故事。
故事以军长沈振新、政委丁元善所率领的一支部队为主线,环绕着山东战场上着名的莱芜、孟良崮两大战役,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小兵张嘎》改编自当代着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自1961年发表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
小说和电影中的“张嘎”,因其“英气”与“嘎气”,已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的最灿烂的一部分。
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过程《铁道游击队》作者是刘知侠。
主要内容是:为了抑制日本侵略者的入侵,配合中国军队与日军交战,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枣庄成立了以刘洪为队长的铁道游击队他们的目的是袭击铁路沿线。
破坏敌人的运输补给线。
并为山里的八路军提供弹药。
《小游击队员》是作家王愿坚的作品。
其主要内容是:樟伢子的父母掩护红军伤员时被白鬼子杀害了,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成了孤儿的他四处寻找红军时遇到了红军的侦察员。
在协助侦察员去敌区侦察时不慎被敌人发现,侦察员被俘。
机智勇敢的樟伢子把敌人的工事情报图送给了游击队,游击队歼灭了敌人,救出了侦察员。
樟伢子经历了战火的考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
《赤色小子,》?作者: 张品成,瘦小,是小主人公的名字。
他是个在杀亲仇人的门下成长起来的孤儿!瘦小是个创造红色革命辉煌的孩子,他,为中国的崛起和努力平拼搏,做出了血的牺牲!他是个正义之子!而他,却是瘦小的杀亲仇人,他是个劣绅,是个剥削农人财产的胖子地主!瘦小,在4岁时,父母被胖子地主所杀,被迫跟随叔叔在仇人门下作小工。
浅析革命历史战争题材小说的特点
林道静:对家庭和前途和出路
《保卫延安》
周大勇、王老虎的连队——驻新疆的解放军 小说中的战斗场面——作者的亲身经历
小说中的战士——作者生死与共的战友
Page 8
LOGO
Page 9
女主角徐辉
LOGO
Page 10
政治性
LOGO
政治性:政治的要求和导向,进一步强化文学的社会教化 功能。
Page 16
谢谢观赏
17
《红岩》——共产主义的教科书 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革命英雄人物:江姐、许云峰、成 岗、华子良等 表现这些革命者的伟大和凸现共产主义信仰的巨大作用 叙事过于执著于新政权的政治文化所编码的支配故事 的表达,过于强调革命者受难的政治意义,强调革命必然 胜利的历史性,而显得非常概念化。
Page 11
刘思扬和孙明霞第一次接头
《保卫延安》——中国最早被称为“史诗”的作品 一、宏大的战争场面 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的运动战 和沙家店歼灭战等 二、英雄人物众多 周大勇、王老虎、卫毅、李诚等
Page 3
LOGO
Page 4
LOGO
Page 5
LOGO
《红旗谱》
第一部:以“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为中心,展现 了在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北方农村和城市进行革命斗争的壮 丽图景。
LOGO
《当代文学60年》研究性作 业 浅析革命历史战争题材小说的特点
研究内容
LOGO
以《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
《红岩》、《保卫延安》五部作品为例,浅析革
命历史战争题材小说的三个特点:
一、史诗性
二、真实性
三、政治性
Page 2
史诗性
LOGO
“十七年”小说
《红岩》成书过程 《如此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
《圣洁的血花》
▼
《在烈火中永生》
▼
《禁锢的世界》
梁斌《红旗谱》
一部反映北 方农民革命运动 的史诗式作品
《红旗谱》 地点:冀中平原锁井镇 时间:清末民初至1931年 “九· 一八”事变后 事件:护钟,打官司,探监, 反割头税运动,二师学潮
主要人物: 朱老巩、严老祥 朱老忠、严志和 运涛、江涛
杨沫《青春之歌》
青年知识 分子的人生道 路
知识分子题材 女性视角
青年知识分子参与革命斗争,在 斗争中成长,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成为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
主要人物: 林道静,余永泽,卢嘉川,江华
思想内容 小说塑造了一个从追求个性解 放到献身社会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 形象,通过林道静的成长历程说明, 个人只有投身社会解放事业,才能 真正实现个性解放和自我价值。
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作者多 为四、五十年代走上文学道路的青 年。由于出现在“双百”方针提出 之时,所以这批作品被称为“百花 文学”。
这批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 争议,到了1957年“反右”运动期 间,这些作品受到严厉批判,作者 大多受到牵连、迫害。 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其 结集出版,命名为《重放的鲜花》。
在朱老忠身上,既集中了中国 农民的传统性格,又体现了新时代 农民革命的特色,既有传统中国农 民英雄的革命精神,又具有新时代 的思想觉悟。是中国旧式农民英雄 向新时代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转化的 典型。
朱老忠的形象,既是中国现代 小说中少有的新型农民英雄,也是 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中不多见的 成功的典型人物形象。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一个新中国 青年的单纯热诚 和矛盾困惑
红色题材读物
红色题材读物推荐
一、引言
红色题材读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描绘了人民群众英勇奋斗的场景,是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弘扬革命传统的宝贵财富。
本篇文档将推荐一些优秀的红色题材读物,供读者参考。
二、推荐读物
1.《红岩》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2.《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现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女大学生林道静在抗日的洪流中,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作品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故事,展现了革命青年如何在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
3.《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是现代作家刘知侠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铁道游击队在铁路沿线展开抗日游击战争的故事。
作品通过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事迹,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精神。
4.《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是现代作家曲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与顽匪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
作品通过描绘小分队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三、结语
以上推荐的红色题材读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们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描绘了人民群众英勇奋斗的场景,是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弘扬革命传统的宝贵财富。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精神。
革命历史小说
人物图谱
朱老忠 两家农民三代人: 严志和 严老祥 严志和 严江涛、严运涛 冯兰池 冯贵堂 朱老巩 朱老忠 朱大贵、朱二贵
一家地主两代人: 冯老兰
《红旗谱》 红旗谱》
♦ 被誉为三
十年代中 国北方农 民革命斗 争的壮丽 史诗。 史诗。
《红旗谱》在整个民主革命的广阔的历史背景 红旗谱》 通过描写冀中平原锁井镇农民朱老忠、 下,通过描写冀中平原锁井镇农民朱老忠、严 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一家两代人的激 烈矛盾和斗争过程, 烈矛盾和斗争过程,从历史高度概括了大革命 前后中国北方乡村和都市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运 动面貌, 动面貌,着力探讨了农民在革命浪潮中寻找自 身解放途径的曲折心理经历, 身解放途径的曲折心理经历,真实反映了中国 农民从自发反抗到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地进行武 装斗争的成长历程, 装斗争的成长历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农 民革命斗争的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 民革命斗争的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
故事梗概
序幕: 序幕:朱老巩大闹柳树林 开端:朱老忠、 开端:朱老忠、严志和邂逅相逢 铺垫: 铺垫:朱老明三告冯兰池
脯红鸟风波起祸端 朱老忠文武复仇记
转折: 转折: 运涛南下革命被捕 插曲: 插曲: 张嘉庆领导秋收起义 高潮: 高潮:农民反割头税斗争
保定第二师范学潮
尾♦ ♦ ♦ ♦ ♦ ♦ ♦
有杜鹏程《保卫延安》 有杜鹏程《保卫延安》 知侠《铁道游击队》 知侠《铁道游击队》 曲波《林海雪原》 曲波《林海雪原》 吴强《红日》 吴强《红日》 梁斌《红旗谱》 梁斌《红旗谱》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杨沫《青春之歌》 杨沫《青春之歌》 欧阳山《三家巷》 欧阳山《三家巷》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冯志《敌后武工队》 冯德英《苦菜花》 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 王愿坚《党费》 王愿坚《党费》 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 峻青《黎明的河边》 峻青《黎明的河边》 茹志娟《百合花》 茹志娟《百合花》等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Thank You !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 主要人物形象: • 革命者:许云峰、讲解、成岗、华子良、 齐晓轩等 • 敌人:徐鹏飞等
• △对勇敢的人,泪水会玷污他的名字。 • △在斗争中,我可以学会斗争。 •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 把这牢底坐穿! •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 乞求“自由”。 •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 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 3、《红岩》的作者、成书过程 •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他们是书中所描写的 事件的亲历者。
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1967),作家。重庆忠县 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 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的学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 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 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 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合著革命回忆录 《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文化大 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楼自杀。
第三,当时的批判者强调的是文学创作要表现“阶 级本质”,对“历史本质”的表现必须“完美”; 他们以这一眼光,看到小说的表达与“本质”的 “纯粹”、“彻底”之间的距离。而小说的保护者 则出于写实小说的“文学性”在这种批评中可能受 到的伤害,出于对知识分子改造(阶级本质化)的 后果的忧虑,来为小说描述的某些非纯粹的“自然 性”辩护。
追求宏大的史诗品格 以《红旗谱》为例
(1)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 完成这样的“叙事”: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 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 级敌人,解放自己。
革命历史小说
革命历史小说
特指 1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970年代出现的,以近代以来的革命历 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 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和宣传中 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 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 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 “以对历 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为新社会的真理性作出 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的既定叙述的合 法化,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的民众,提供生活准则 和思想依据,是这些小说的主要目的。”代表性的 作品主要有:《红旗谱》、《红日》、《林海雪 原》、《青春之歌》、《红岩》等。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黑八论”:①胡风:“写真实”论;②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③邵荃麟:“现实主义的深化”论;④张光年:反“题材决定”论;⑤邵荃麟:“中间人物”论;⑥林默涵:反“火药味”论:⑦周谷城:“时代精神汇合”论;⑧夏衍:“离经叛道”论2、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指20世纪50—7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描写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它所描写的革命历史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它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革命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以及最终取得的胜利;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特点主要有宏大的叙事倾向,史诗般的规模,新英雄人物形象的出现;其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的创作;3、三红一创,青山保林;50-60年代创作的一批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4、“干预生活”小说指50年代中期,在较为松动的政治气候和文化气候中出现的对新中国文学创作中种种清规戒律一次突围的小说创作潮流;它要求作家正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阴暗面;要研究生活,思索和解释生活,对生活有所行动;主要作家作品有刘宾雁的特写在桥梁工地上和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5、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是积极对现实政治做出呼应而充分体现了时代激情的一种诗歌潮流;它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政治抒情诗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主要代表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等6、杨朔模式杨朔在十七年的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模式:从写景入手,然后引出在风景中活动着的平凡人物,最后通过比兴、象征将景物和人物联系起来,升华出人民性的歌颂这一主题;7、样板戏所谓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样板戏主要包括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8、伤痕小说伤痕文学泛指中国1977-1979 年间出现的一种文学创作思想潮流,它是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伴随着政治上的思想解放而最先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主要内容是表现“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物质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反思,这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在当时中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主要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等;9、反思小说反思小说出现于70年代末,它以1979年人民文学第2期发表的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为标志;其主要内容是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揭示建国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具有广阔的社会涵盖面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主要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灵与肉、古华的芙蓉镇等;10、寻根文学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 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寻根文学的主要代表有韩少功、阿成等;11、先锋小说“先锋小说”是指新时期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自我间的畸形的异化关系,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变态心理,悲观情绪和虚无意识;主要代表性作家有残雪、莫言、刘索拉、徐星等;12、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的一个创作潮流;其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实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13. 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的诗集归来的歌;主要代表性诗人有艾青、曾卓、牛汉、绿原、流沙河、邵燕祥等;14、白洋淀诗群白洋淀诗群是在1969年至1976年间,由北京赴河北白洋淀一带插队的一批知青构成的创作群体,主要包括芒克、多多、根子、林莽、方含、宋海泉等;他们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创作了一批对文革专制时代叛逆、矛盾情绪的诗歌,表现了人的觉醒和主体的回归;“白洋淀诗群”和今天刊物为朦胧诗出现做了准备;15、“朦胧诗”“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具有探索性的诗歌艺术潮流;朦胧诗人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等;16、第三代诗歌第三代诗歌是80年代后期出现的有别于朦胧诗的又一新的诗歌写作倾向和审美思潮,他们在诗学上提倡非文化、非崇高、非意象,主张“诗就是诗本身”,它是由语感构成的有意味的生命形式;主要核心社团有“他们”、“非非主义”等,主要代表诗人有韩东、于坚等;17、文化散文文化散文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18、实验戏剧实验戏剧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的,指一批具有革新精神的作家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大胆使用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创作具有荒诞情境和意味的戏剧;但是实验戏剧经典文本的缺乏,又使其颠覆行动显露出“意义大于成果”的缺陷;主要代表作家有高行健等;。
中国现代文学红色经典小说简介
•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革命历史 题材小说是我对1950至1970年代生产的一 大批作品的文学史命名。这些作品在既定 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 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 • 革命历史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 命斗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就是指 描写这段历史的小说。它主要讲述革命的 起源神话、英雄传奇、革命的艰难曲折的 过程以及最终的胜利。
•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 程》将它定义为“它的特征是以近 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 形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 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 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 。
• 从总体上看,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包括战争题材小说。 主要代表作有: 《红日》(吴强,1954)、《红旗谱》 (梁斌,1957)、《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 《青春之歌》(杨沫,1958)、《保卫延安》(杜鹏 程,1954)、《林海雪原》(曲波,1957))。其它“红 色经典”的文本还有《铁道游击队》(知侠,1954)、 《战斗的青春》(雪克,1958)、《野火春风斗古城》 (李英儒,1958)、《烈火金钢》(刘流,1958)、《敌 后武工队》(冯志)、《苦菜花》(冯德英,1958)、 欧阳山《三家巷》 孙犁《风云初记》等。 • 短篇有:王愿坚《党费》、《七根火柴》、峻青 《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等
其它红色经典的文本还有铁道游击队知侠1954战斗的青春雪克1958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烈火金钢刘流1958敌后武工队冯志苦菜花冯德英1958欧阳山三家巷孙犁风云初记等
中国现代文学红色经 典小说简介
一、“红色经典”—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 通常所指的“红色经典”又称“革命历史小 说”,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从1921年至 1976年间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狭义上仅指 1950、1960年代的包括文革“样板戏”在内 的“革命历史小说”。“红色经典”一词在 90年代中后期出现,对“红色经典”文本的研 究也大都被纳入“十七年”文学的研究中做 考察。
与红色题材有关的文学作品
与红色题材有关的文学作品
与红色题材有关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红岩》:该书是一部以重庆解放前夕的地下斗争和狱中斗争
为题材的红色经典小说,描绘了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监狱中的英勇斗争和牺牲精神。
2.《青春之歌》:该书是一部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的小
说,描写了一群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投身于抗日救亡运
动,最终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
3.《铁道游击队》:该书是一部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的小说,
讲述了一支由铁路工人和游击队员组成的抗日游击队,在铁路线上开展游击战争、抗击日寇的故事。
4.《林海雪原》:该书是一部以中国东北林海雪原为背景的小
说,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一支解放军小分队在林海雪原与土匪进行斗争的故事。
5.《红日》:该书是一部以解放战争时期为背景的小说,描写了
一支解放军部队在战争中的英勇奋斗和胜利,以及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
这些文学作品通过描绘革命历史、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历程中的艰辛历程和英勇精神。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觉醒年代》观后感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觉醒年代》观后感
《觉醒年代》是一部令人震撼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通过讲述主人公们的命运,故事深入地展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中的人们的觉醒和奋斗。
小说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深入的描写和人物塑造,勾勒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们不仅有各自独特的性格,还代表了不同的阶层和身份。
他们在革命的洪流中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挫折,但始终不放弃对正义的追求。
这些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让我仿佛亲眼见证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在阅读中,我深受小说所传递的情感冲击。
作者通过细腻的叙述和真实的情感描写,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主人公们的内心世界和矛盾情感。
他们面对家庭和事业的纠结,面对爱情和责任的选择,都表现出了短暂的无助和迷茫。
但他们在困境中逐渐觉醒,勇敢地面对现实,为了理想奋斗到底。
这种内心的觉醒和情感的抒发,令人动容。
《觉醒年代》还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背景描写,将我带入了
那个动荡的年代。
小说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都有详尽的
描述,让我更加了解了那段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
同时,作者还通
过对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的描绘,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真实。
总的来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觉醒年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它不仅是一部讲述历史的小说,更是通过人物的觉醒和奋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我从中获得了心灵的震撼和对人性的
思考,也增加了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给更多人
阅读的好书。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红色经典小说简介
•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革命历史 题材小说是我对1950至1970年代生产的一 大批作品的文学史命名。这些作品在既定 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 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 • 革命历史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 命斗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就是指 描写这段历史的小说。它主要讲述革命的 起源神话、英雄传奇、革命的艰难曲折的 过程以及最终的胜利。
•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 程》将它定义为“它的特征是以近 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 形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 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 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 。
• 从总体上看,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包括战争题材小说。 主要代表作有: 《红日》(吴强,1954)、《红旗谱》 (梁斌,1957)、《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 《青春之歌》(杨沫,1958)、《保卫延安》(杜鹏 程,1954)、《林海雪原》(曲波,1957))。其它“红 色经典”的文本还有《铁道游击队》(知侠,1954)、 《战斗的青春》(雪克,1958)、《野火春风斗古城》 (李英儒,1958)、《烈火金钢》(刘流,1958)、《敌 后武工队》(冯志)、《苦菜花》(冯德英,1958)、 欧阳山《三家巷》 孙犁《风云初记》等。 • 短篇有:王愿坚《党费》、《七根火柴》、峻青 《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等
3、解放战争
革命历史题材
4、抗美援朝 a、《三千里江山》(杨朔) b、《上甘岭》(陆柱国) c、《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5、其他历史 a、《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b、《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特点
• 1. 宏大的叙事:“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讲述革命历史起 源的故事。 • 2. 史诗般的规模:革命历史小说的作者,多是他们所描 写的故事的亲历者,在具体的写作中,将有影响的历史 人物和事件在小说中予以表现。 • 3.重大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融合,英雄形象的塑造,英 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基调:革命历史小说中塑造出了一 系列新的英雄人物形象给群众提供了新的仿效的榜样。 • 4.融入传奇性作品:借鉴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等结构和叙事方式。如《铁道 游击队》、《林海雪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的成书过程
• 50年代“革命传统报告” • 1956年出版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 1958年开始长篇小说创作,1961年3月完 成第三稿,同年6月完成第四稿 • 从五十年代到1961年第四稿,《红岩》约 十年的成书过程,是当代文学“组织生产 ”获得成功的一次实践。
•
这种“组织生产”文学作品的创作动机是 充分政治化的。作者从权威论著、从更掌 握意识形态含义的其他人(通常是政治领 导人,或文学界权威作家)那里,获得对 原始材料的提炼、加工的依据,放弃“个 人”的不适宜的体验,而代之以新的理解 和艺术方式。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 红岩》的作者是一群为着同一意识形态目 的而协作的书写者们的组合。
2、加入一些“传奇”因素,而接近现代“通 俗小说”的模式。 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 曲波的林海雪原》刘流的《烈火金刚》
3、战争诗化小说:茹志鹃的《百合花》
英文版《百合花》
(1)战地牧歌:硝烟下的诗化世界《百合花》 故事梗概:写发生于前沿包扎所的一个插曲: 出身农村的军队士兵,与两个女性在激烈战 斗间的情感关系。
• 人物思想、性格,言行、心理的刻画,不 再存在任何幽深曲折而彻底“透明化”。 英雄人物的意志、信仰所焕发的精神力量 ,在肉体摧残和心理折磨下的坚定、从容 和识见,反面角色的狡诈、残忍、虚张声 势然而恐惧、绝望,在作品中都做出对比 分明且有层次的,推向“极致”的描述。 革命者与敌人的精神较量,以及有关政治 、人生观的辩论,成为强化小说的“共产 主义教科书”性质的手段
(2)、时代话语和文学话语的相互交织和矛盾 冲突 这更多地体现为对《青春之歌》的讨论上。 首先评论文章关注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卢嘉川、江华、林红等)的塑造,虽然这 些任务形象单薄且不清晰,但要以他们的存 在作为肯定这部作品的首要理由。
其次对小说主题的概括,有意淡化有关女性命运的 主题因素,在作品中是被压抑、被淡化,主要当作 阶级立场、阶级意识的矛盾和转变的因素来处理。 小说在否定戴愉、余永泽、白莉萍等的选择的同时, 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唯一道路:在无 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 人主义到达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参 加阶级解放的集体斗争——也即个体生命只有融合、 投入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中去,他的生命的价 值才可能得到证明。
• 2、主要作品以及创作繁荣的原因 • (1)、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与期待 • (2)、作家亲历夯实创作基础
• 3、革命历史题材写作的意义 • (1)“在反动统治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域 ,几乎是不可能被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的 。现在我们却需要补足文学史上这段空白 ,使我们人民能够历史地去认识革命过程 和当前现实的联系,从那些可歌可泣的斗 争的感召中获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信 心和热情。”
3、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杨沫的《青春 之歌》
19岁时的杨沫
写给妹妹白杨
谢芳、陈炜、童蕾三版林道静
(1)、一部知识分子改造的史诗。
我的整个幼年和青年的一段时间,曾经生活在国民党统治下 的黑暗社会中,受尽了压榨、迫害和失学失业的痛苦,那生活深 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时常有要控诉的愿望;而在那暗无天日 的日子中,正当我走投无路的时候,幸而遇见了党:是党拯救了 我,使我在绝望中看见了光明,看见了人类的美丽的远景;是党 给了我一个真正的生命,使我有勇气和力量度过了长期的残酷的 战争岁月,而终于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这感激,这刻骨的 感念,就成为这部小说的原始的基础。 ——杨沫:《(青春之歌)初版后记》《青春之歌》作家出版 社1958年版。
• 3、《红岩》的作者、成书过程 •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他们是书中所描写的 事件的亲历者。
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1967),作家。重庆忠县 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 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的学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 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 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 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合著革命回忆录 《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文化大 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楼自杀。
Thank You !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三、革命历史小说的写作方式,以 《红岩》的“组织生产”为例
• • • • 1、关于《红岩》的评价 “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 “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 “一本教育青年怎样生活、斗争、怎样认 识和对待敌人的教科书”
• 2、《红岩》故事简介 • 《红岩》所记述的是1948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 斗争。小说的主要情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 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在狱中斗争的中心线索 之外,小说又以地下党组织的城市运动与华蓥山 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为另外的两条支线,这三条线 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揭示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 密控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牺牲、赴死、将生命 化为胜利的曙光的精神风貌以及反动派在濒临灭 亡之际垂死挣扎的丑态。
作者简介:
杨益言(1925~)四川武胜人。中共党员。毕业 于同济大学电机系。早年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原籍四川省武胜县,1925年11 月18日生于重庆。1937年起在武胜县初中学习, 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读高中1944年考 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1948 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 遭缉捕。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 厂职工夜校。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 所的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 参加了重庆“一一"二七被难烈士追悼会”和 “三"三一惨案纪念会”的筹办工作。
追求宏大的史诗品格 以《红旗谱》为例
(1)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 完成这样的“叙事”: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 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 级敌人,解放自己。
(2)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人物形象。 朱老忠:反抗性、侠义性、坚韧性
(3)艺术上重视文学的民族形式。
重视古典小说的布局技巧 通过人物对话勾勒人物性格 语言的民族化 中国北方农村的风俗画
第八章 对历史的叙述
学习要点
•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概念 及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 二、革命历史小说的形态 • 三、革命历史小说的写作方式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1、概念: 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 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 的意识形态目的”;也就是说,讲 述的是中共发动、领导的“革命”的 起源,和这一“革命”经历曲折过程 之后最终走向胜利的故事。
• 主要人物形象: • 革命者:许云峰、讲解、成岗、华子良、 齐晓轩等 • 敌人:徐鹏飞等
• △对勇敢的人,泪水会玷污他的名字。 • △在斗争中,我可以学会斗争。 •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 把这牢底坐穿! •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 乞求“自由”。 •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 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战争环境下诗意氛围的适度渲染
战争环境下人物心理的深度开掘
战争环境下人性内涵的多维透视
(2) 受到肯定的原因:一是在50年代短篇 艺术上所达到的示范性成绩。它的注重构思 和剪裁,故事发展与人物刻画的密切结合结 构的“细致严密”且“富于节奏感”,以及 “通篇一气贯穿,首尾灵活”的“前后呼应 的手法”。一是在一种“规范性主题”的成 功表达上受到肯定。一是80年代以后,出于 对“政治性主题”的疏离与厌弃,它的主题 的阐释发生变化。
• △这时,她(江姐)正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 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 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 水更多,比痛苦更深。 •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 意志是钢铁! •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 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 △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 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 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 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
• (2)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为 新的社会、新的政权的真理性作出证明, 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既定叙述的合 法化,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中的民众,提 供生活、思想的意识形态规范——是革命 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目的。
二、革命历史小说的形态
• 1、追求对于历史的“整体”的、“史诗性 ”的把握。《保卫延安》《红日》《红旗 谱》
故事发生在1931年的“九· 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 “一二· 九”运动之间。
全书以主人公林道静的遭遇、经历作为描述 的线索:抗拒养母为她安排的官太太的道路, 逃离家庭;在北戴河屡遭挫折对前景绝望的 时刻,得到余永泽的救助;受抗日烽火和学 生运动的感召,和卢嘉川、江华等共产党人 的阶级启蒙教育;认识到余永泽的平庸、自 私,在政治、生活道路上与之决裂;投身于 抗日救亡运动,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者。
•
特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 年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时间区间,对 于1949年以后的当代来说,这个时间区间 当然已经成为历史。革命:特指在这个历 史区间中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从事的各种 各样改变社会、改变人、乃至改变历史的 活动。于是,完整地说,革命历史小说就 是以1921年到1949年这个历史阶段以中国 共产党为主体的历史活动为题材的小说。
第三,当时的批判者强调的是文学创作要表现“阶 级本质”,对“历史本质”的表现必须“完美”; 他们以这一眼光,看到小说的表达与“本质”的 “纯粹”、“彻底”之间的距离。而小说的保护者 则出于写实小说的“文学性”在这种批评中可能受 到的伤害,出于对知识分子改造(阶级本质化)的 后果的忧虑,来为小说描述的某些非纯粹的“自然 性”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