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深静脉血栓
一例静脉血栓患者的疑难病例讨论
1.4患者溶栓治疗过程,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出血,有无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倾向,如有无牙龈出血、大便隐血、血尿。同时要注意有无用药后寒战、发热、皮疹等,发现导常及时报告医生。
2.1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2.2和营养师一起商量确定病人的热量需要,制定病人饮食计划2.3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2.4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2.5静脉营养
PICC相关血栓的护理
(三)局部皮温升高血栓形成后可引起局部皮温升高,有时出现患者两侧腋温不一致的表现,PICC置管侧腋温升高,非置管侧腋温正常。如患者两侧腋温均升高,须考虑血栓是否为感染引起。(四)其他部分PICC相关性血栓患者并无典型的红、肿、热、痛表现,有时仅表现为穿刺点延迟愈合或少量渗血。为避免血栓漏诊或误诊,留置PICC患者只要出现穿刺点渗血、愈合不良、感染及类似静脉炎的表现时,首先行置管侧上肢血管B超探查,排除血栓后,再行相应处理
8.1予解释病情,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稳定患者情绪。8.2做好生活护理(予会阴抹洗),指导协助患者家属予患者会阴部的清洁
2.1做好跌倒风险跟踪评估,加强宣教,留陪人。2.2完善病房设施,如:预警标志清楚、地面清洁干燥、走廊有扶手、床边便椅、有坐厕,光线充足。2.3穿防滑鞋,衣服大小合身,陪护同行或扶行。
静脉血栓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静脉血栓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一、讨论时间。
[具体日期],[上午/下午/晚上][具体时间]二、讨论地点。
[科室名称]医生办公室。
三、参加人员。
主任医师:[姓名1]副主任医师:[姓名2]主治医师:[姓名3]、[姓名4]住院医师:[姓名5]、[姓名6]护士长:[姓名7]责任护士:[姓名8]四、病例汇报人。
住院医师[姓名5]五、病例详情。
(一)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男性,[年龄]岁,因“左下肢肿胀、疼痛1周”入院。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从踝关节逐渐蔓延至大腿根部,伴有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有缓解。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X]年,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尚可;有吸烟史[X]年,平均每天[X]支。
(二)入院查体。
体温:[具体温度]℃,脉搏:[具体次数]次/分,呼吸:[具体次数]次/分,血压:[具体数值]mmHg。
神志清楚,精神尚可。
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张力增高,皮温较右侧高,浅静脉扩张,Homans征阳性(左侧)。
(三)辅助检查。
1. 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左侧股静脉、腘静脉血栓形成。
2. 血液检查:D 二聚体:[具体数值]mg/L(明显升高);凝血功能:PT [具体数值]秒,APTT [具体数值]秒,INR [具体数值];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具体数值]×10⁹/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具体数值]%,血红蛋白[具体数值]g/L,血小板计数[具体数值]×10⁹/L。
3. 其他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未见明显附壁血栓;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
(四)初步诊断。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六、讨论内容。
(一)住院医师[姓名5]阐述目前治疗方案及困惑。
“咱这个患者目前按照指南,已经给予了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但是这几天患者左下肢肿胀好像缓解得不是特别明显呢。
我也在想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因素导致的,比如有没有可能存在隐匿性的肿瘤啥的,因为患者这个年纪,突然出现静脉血栓,虽然有高血压和吸烟这些危险因素,但还是有点担心。
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讨论
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IT),改为非肝素抗凝剂(如阿加曲班、利伐沙班等)治疗
低分子肝素
ATIII , Xa, IIa
每次100U/kg,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
大多数患者无需监测
出血不良反应少,HIT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
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
3.Official package labeling for Eliquis (apixaban). Bristol-Myers Squibb; Princeton, NJ (2012).
5、为什么会出血?
2020-2-20
张福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的最新关注.[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 24 (4):293-296
II, VII, IX, X
治疗初始常与低分子肝素联合使用,建议剂量为2.5~6.0mg/d
凝血功能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1.8~2.5?
出血
利伐沙班(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
Xa
前三周15mg Bid,维持剂量为20mg QD
无
出血较少
2020-2-20
推荐一:早期DVT非肿瘤患者,建议直接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或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维生素K拮抗剂,在INR达标且稳定24h后,停低分子肝素。推荐二:早期DVT肿瘤患者,建议首选低分子肝素抗凝,也可以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诊疗过程
8.19
2020-2-20
用药情况汇总
2020-2-20
7.30
7.31
8.1
8.2
8.3
8.4
8.5
8.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8例治疗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8例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经验及并发症的情况。
方法对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二年期间,所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进行分析:全组28例患者,30条肢体,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病变范围,均给予药物抗凝、溶栓、祛聚治疗。
结果两周后30条肢体,肿胀消失,各关节活动均正常,效果良好。
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应用药物抗凝、溶栓、祛聚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静脉血栓溶栓抗凝祛聚一、临床资料:全组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就诊年龄51岁-78岁,平均年龄64.5岁。
其中左下肢发病21例,右下肢发病7例,其中双下肢发病2例,小腿发病7例。
病史中有可能致病原因18例(64.2%)以长期卧床、手术、骨折、肿瘤等为主。
无明显致病原因10例(35.8%).发病至就诊时间2-5天。
临床分型:中央型5例,混合型18例,周围型7例。
全组病人均有患肢肿胀、胀痛感,部分病例有腰酸、腹股沟区疼痛等表现。
全部病人均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
患肢周径:膝上15cm处,增粗3-9. 5,平均6.25cm;膝下15cm处,增粗4-9. 5cm,平均6.75cm。
二、结果:本组药物治疗30例,治疗二周后,患肢周径膝上15cm处,增粗3-9. 5,平均6.25cm;膝下15cm处,增粗4-9. 5cm,平均6.75cm。
一个月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有7例肢体出现轻度反流,深静脉不通者达77%,六个月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有15例肢体发现中度反流,深静脉部分再通率达50%,12个月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23例肢体出现严重反流,深静脉部分再通率为76%。
三. 讨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有利于防止静脉性溃疡的发生。
大多数患者发展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和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和经验。
方法:对我科196例非手术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77.04%,好转率为22.9%。
结论:为了使患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心理护理、溶栓治疗的护理、患肢的观察护理等,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溶栓治疗前后的护理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早日康复出院。
标签:深静脉;血栓;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多发生于手术后制动,创伤。
如未及时治疗,可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甚至致残。
此病常会造成肢体肿胀、皮肤色紫、足背动脉搏动消失、高热等症状,它不仅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如若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可并发肺栓塞和出血,严重者危及生命。
我科2006年6月~2009年9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96例,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联合治疗及采用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96例患者,男129例,女67例;年龄27~79岁,平均58岁。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65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9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溶栓加抗凝治疗,具体方法:溶栓应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10 μg,加生理盐水至20 ml静推,推注时间约15 min,同时应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按40~50滴/min静脉滴入,应用7~10 d。
嘱患者绝对卧床,抬高患肢30°,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周径。
1.3 疗效判定①基本治愈:治疗后患侧肢体肿胀完全或基本消失,皮肤色泽减轻或基本消失,与健侧肢体对比肢围差1 cm。
③无效:症状与体征无缓解。
1.4护理1.4.1心理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因其病程长,治疗费用高,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等原因,患者易产生悲观、失望等心理,情绪易激怒、沮丧,不配合医生治疗,良好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左下肢静脉血栓的疑难病例讨论(1)
左下肢静脉血栓的疑难病例讨论(1)
左下肢静脉血栓的疑难病例讨论
背景:本病例为一位60岁女性,因左下肢疼痛、肿胀、皮肤潮红、发
热等症状就诊。
病史: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但患有抑郁症。
此外,患
者曾患有右侧肺动脉栓塞,但已经康复。
检查:血液检查未显示明显异常。
超声检查显示患侧腘静脉血流速度慢,静脉局部弥漫性增粗。
下肢CT提示左侧髂深静脉和股骨静脉内见
高密度影,考虑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抗凝治疗,包括华法林口服和肝素皮下
注射。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还接受了足部袜和加压包的帮助以改善下
肢静脉回流,并进行了营养支持和心理咨询等综合治疗措施。
讨论:
1. 病因: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曾患有肺动脉栓塞、年龄、性别和抑郁症等因素有关。
2. 治疗:抗凝治疗是目前治疗左下肢静脉血栓的常规方法,在治疗的
同时,多种辅助治疗手段对促进病情康复也都很重要。
3. 预后:左下肢静脉血栓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治疗合作情况、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及时与规范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结论:左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并需特别注意抑郁症等患者的特殊情况,合理的治疗和科学的管理可以提高预后。
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方法:样本数据选取了在我院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并从中抽取了70例,同时将这些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5例,其中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可知,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比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满意度可知,试验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比组,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
结论:在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治疗时,为了避免静脉血栓的发生,可以使用针对性的护理进行干预,既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住院的时间,促使患者尽快地出院,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肝胆外科;深静脉血栓;分析;原因;护理;措施通常情况下,肝胆外科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在此期间段患者的血流速度会有所下降,并会呈现高凝的情况,所以,患者极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原因,之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1]。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样本来源于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该时间段内到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或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并从中抽取70例,患者的年龄跨度为55-84岁,平均年龄为(64.22±2.21)岁,男女患者的占比分别为55%、45%;按照住院先后顺序法,将这些患者划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每组中的患者各有35例;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接受的手术有:肝脏手术、胆手术、腹膜手术、胰腺手术以及十二指肠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个案护理报告
护理措施:
抗凝治疗:在溶栓治疗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瘀斑,观察尿及大小便的颜色有无出血征象,定期复查凝血系列。
滤器植入术后护理: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伤口给予加压包扎,观察皮温色泽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特殊体征:卧位急性期对卧位休息10-14天,患肢制动,床上适当活动,避免活动过大。
长期输液治疗:可采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静脉多次穿刺,减轻对局部和远端血管的损伤,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
潜在并发症:出血,肺栓塞与抗凝治疗及血栓有关。
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
出血:与应用肝素。抗凝治疗期间有关。
疼痛:与患肢肿胀程度有关。
部分自理能力缺陷:部分自理能力缺陷与制动体位要求有关。
焦虑失眠:与患者本身抑郁状态有关。
潜在并发症:急性肺拴塞。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常规护理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患者因患肢疼痛,肿胀而担心预后,长期卧床等原因易导致患者情绪抑郁。医护人员需要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增加其自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环境: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相对的湿度,室温应保持在25度,注意保暖。
饮食:如病情允许进食低脂,高纤维,易消化食物,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瘀滞。
静脉穿刺:常规静脉输液时应避免患肢穿刺,因患肢静脉回流缓慢,在穿刺过程中特别是大隐静脉穿刺,容易损伤静脉内膜。
患侧肢体护理:发病后绝对卧床休息,严禁按摩以免造成血栓脱落,严禁冷热敷,以免造成血管痉挛。抬高患肢高与心脏水平,观察肢体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保持床单干净整洁,防止压疮。
讨论与总结
讨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目前为我国多发病,常见病。血栓形成的因素很多,常见因素有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近年来,随着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较好有置管溶栓术,它是将带有多很多侧孔的溶栓导管,通过深静脉穿刺后鞘管而建立静脉脉通道插入血栓中,将溶栓药物通过侧孔持续推注到血栓中,这种方法对静脉壁损伤亲切,疗效好,同时还能保护好静脉瓣的功能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能有效地预防肺拴塞。
病例讨论深静脉血栓
• 4 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 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重视病人主诉, 若病人
站立后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戒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的可能。如有改变应及时通知医师
• 5 低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 多食纤维素丰富食物,必要时用开塞露、芦荟胶 囊等,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 回流。
(四)肿消散外敷的护理
• 肿消散是以芒硝、冰片为主要成分,利用 芒硝的脱水作用以及冰片能够改变皮肤通 透性的原理,能够迅速吸收组织间液,减 轻肢体张力,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改善 血液循环,达到肢体消肿的目的。
• 1、药物:冰片10g、芒硝1000 g。
• 2、方法:冰片、芒硝研为粗末,混匀, 装入缝制条格的布袋内,均匀地摊平、外 敷于患肢并固定,待药袋湿后取下,晾干, 然后揉成粉末,再外敷于患肢,每两天更 换一次袋内药物,5~7天为1疗程.适用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肿胀较重的患 者。
• 肺栓塞典型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 咯血。但有时肺栓塞症状并不典型。对突 然发生的呼吸困难、紫绀,高度提示肺栓 塞,应立即使患者平卧,避免做深呼吸、 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 入,积极配合抢救。
出血的观察
• 用药前了解病人有无出血性疾病,用药后观 察有无临床出血倾向或出血发生,观察有无 牙龈出血、鼻衄、伤口渗血或血肿、泌尿道 或消化道出血,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 对老年人及儿童,既使凝血指标正常,也应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及四肢活动 等情况,一旦出现头痛、呕吐、血压突然升 高或意识障碍,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痛、浮肿有关 • 七、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 八、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不良和环境改变有关
深静脉血栓DVT预防ppt课件
极 高 危 骨科大手术 重度创伤 脊髓损伤 手术 时间>45’ >40岁 有多项危险因素
ppt精选版
6
病例 1
李某,男, 77岁。主因外伤后右髋疼痛、活 动受限7小时入院。入院诊断:右股骨颈骨折 (Garden Ⅲ型;头下型)。行右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术后12天右下肢肿胀、咳咖啡色痰 伴呼吸困难。行核素扫描诊断为:右腘静脉 DVT,同时合并PE.经溶栓、抗凝对症治疗后痊 愈。
ppt精选版
19
预防骨科大手术DVT形成的措施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ppt精选版
20
基本预防措施
手术操作轻巧 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规范下肢止血带的应用
术后抬高患肢
鼓励患者主动活动 尽早下床
术中和术后补液 多饮水 避免脱水
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戒酒 控制血糖血脂
ppt精选版
21
物理预防方法
利伐沙班RECORD III期系列临床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VTE预防
全世界12,734名患者,每日一次利伐沙班10 mg与依诺肝素进行了比较 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设计
延长疗程方案
延长疗程方案vs短期疗程
欧洲方案
北美方案
全髋关节置换
利伐沙班 10 mg 每日一次 5周 vs
依诺肝素 n40= m4g54每1 日一次 5周
脊髓损伤、长期卧床都有DVT发生的危险。
ppt精选版
5
骨科大手术患者VTE的危险分度
危险度
判断指标
低度危险 手术 时间<45’ < 40岁 无危险因素
中度危险 手术 时间<45’ 40~60岁 无危险因素
手术 时间<4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临床分析
主国塞旦匡刊!Q!Q生!月筮!!鲞筮!翅曼垒i望塑!』!坠!塑!堕呈翌笪!型!堑堕世堡』塑:!Q!!:y!!:!!: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临床分析廖忠丽柴焱【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V 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3年至2008年我院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35例病例中,基本治愈者30例,有效者5例,无无效病例,达到临床治愈时间10—22d,平均15d。
5例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
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期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尿激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V 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栓子容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同时遗留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征,因此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现将我院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V T)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31—68岁,平均51岁。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其中左下肢26例,右下肢9例,髂股静脉血栓20例,小腿静脉血栓15例;发病至人院时间最短为1d,最长20d,治疗时间10一22d,平均15d。
1.2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有行走困难,患肢肿胀、疼痛、明显增粗、水肿、皮肤发亮,局部出现潮红、暗红、青紫不同程度改变,皮温升高,有2例因病史长就诊晚,出现瘀积性皮炎伴轻度溃烂。
常规测量双侧膝关节上下大腿、小腿周径,患肢大腿较健侧粗2—7cm,小腿较健侧粗2~5cm,均有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11例股静脉处可触及条索状肿块并有触痛。
1.3发病原因:长期卧床者5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者6例,外科手术后8例,产后1例,有明显静脉曲张者2例,无明显诱因者13例。
1.4辅助检查:35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患肢深静脉完全闭塞,无血流信号。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适时教育
适地教育
适人教育
措施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足底静脉泵
梯度压力弹力袜
7月份
手术例数(急危 重)
9
DVT发生例数 0
8月份 18 0
9月份 11 0
经过三个月的计划实施,病房危重病人及长期卧床 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由原来的 5.79%降到0发 生率,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未来计划 1.做好评估 2.及时预防 3.着重实施 4.反馈完善 5.减少发病率
病例三
刘某,男,36岁,因“颅脑外伤术后肢体活动不利六个月”2-26入院。3-07右 髂V、股浅、股深V血栓形成(右股深V置管)
病例四 周某,女,52岁,因“右基底节区脑出血伴破入脑室”04-19入院,04-30左 股DVT形成(右颈内深V置管)
病例五 朱某,男,70岁,脑出血05-09入院,出院后右股DVT血栓形成
原因:1.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2.导管是一种异物,长期留置对血管的机 械或输入液体的化学性刺激损伤血管内皮。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DVT形成约95% 无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所以 要严谨拔管。当输液时导管不够通畅或从导管抽取血标本困难时, 70%患者已发生导管相关的DVT。CVC 置入前几周危险性最高,CVC 置入者是无CVC的7.3倍。PICC患者DVT形成几率较CVC低。
精益管理汇报
急重症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 预防措施
立题原因
我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1-6月急重症手术63例, 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历6例,针对现状护士长带领 全科医护人员成立了“关于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 率”精益管理小组,从医疗、护理、术前术后多 方面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现汇报如下 。
病人至上 严谨求精 仁德俱全 合理收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心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 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 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 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 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 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 生命。
7
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 均有血栓形成,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 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以后肿胀平 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 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过程的时间 一致,也可以由中心型向下扩展所致其 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心型鉴别。
8
9
• 下肢DVT多见于左侧且混合型较多,男 性略多于女性,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 脉怒张是下肢DVT的三大主要表现。另 外,股青肿和股白肿是下肢DVT的特殊 类型,临床上较少见,却是紧急情况, 需紧急手术取栓,方能挽救患肢。
10
11
12
常见部位:
• 以下肢多见,通常首先 发生在腓肠肌深静脉内, 向上可以延伸至腘静脉、 股静脉和髂静脉;上肢 深静脉血栓较少见,可 继发于静脉炎和导管留 置术后。
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卐
2
学习目标:
• 通过该病例的讨论学习,能初步掌握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 熟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诊断和健康教 育。 •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定义、病因、检查 方法。
3
定义: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 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在下肢,血栓脱落可以 起肺栓塞(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DVT是 常见的一种病症,后果主要是肺栓塞和DVT后综 合征。
病例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护理
1
病例:
患者王铁刚,男,年龄:46岁 主因“左下肢疼痛不适 2天余”于2014年9月19日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诊收入。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伴行走困难。
未予治疗,入院小腿肿胀明显,急诊行双下肢彩超示:左下肢胫后静 脉血栓形成,COFI未探及血流信号。查体:T36.5℃ BP: 120/80mmHg R:19次╱分 P:78 次╱分 双侧股动脉,腘动脉及足 背动脉搏动良好,左下肢呈轻度非凹陷性水肿。四肢关节活动正常, 四肢肌力正常。辅助检查:1.左下肢胫后静脉血栓形成2. 右下肢静脉 未见静脉腔内血栓3.双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史:腰椎间盘突 出4年,口服中药治疗,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19
五、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二)平卧位疗法护理 (三)用药护理 (四)肿消散外敷的护理 (五)弹力袜和弹力绷带的应用 (六)心理护理
20
(一)一般护理
• 抬高患肢,尽可能地满足对舒适的需要。通过参加有趣 的活动如看报、听音乐、与家人交谈等方法分散注意力。 遵医嘱给予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为防止出血,减少穿 刺次数,穿刺后静脉局部加强压迫5分钟,动脉穿刺后 压迫10~~15分钟。 •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穿宽松舒适棉鞋。 • 解释疾病、营养、治疗效果的联系,使病人了解营养的 重要性。鼓励病人清淡易消化饮食,忌食油腻、辛辣等 食物,进低脂且多食用些含铁丰富及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而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 21 静脉回流。定期检测病人营养状况
5
二、临床表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周围型、中心型和混合型
周围型:也称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 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临床上 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 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主要体征为足背 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Homan阳性)及腓 肠肌压痛(Neuhof阳性)。
• PTE(肺血栓栓塞症):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 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肺循环功能障 碍性疾病。 • VTE(静脉血栓栓塞症):VTE=PTE+DVT,DVT和 PTE是同一种疾病(VTE)的不同发展阶段。
4
一病因:
1. 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 形成的三要素。 2. 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或偏瘫 引起腘窝部的静脉血淤滞。 3. 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 血流的因素都可以引起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可继 发与局部因素包括血管的直接损伤。 4. 大手术后,由于手术的打击,血液粘稠度增高。 5. 解剖因素也是下肢DVT的重要原因,左髂总静脉 被夹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容易使左髂总 静脉长期处于前后壁接触状态,不但使左髂总静 脉血流受阻,还可形成静脉腔内粘连,是下肢深 静脉血栓多形成于左侧的主要原因。
18
• • •
• •
护理诊断
• • • • • • 一、疼痛: 与血栓形成血运不畅有关 二、体液过多:与受累静脉内血液瘀滞,回流受阻有关 三、有感染的危险:与带入性创面有关 四、自理缺陷:与患肢疼痛,行走困难有关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贫血有关 六、睡眠形态紊乱:与担心疾病预后以及下肢疼 痛、浮肿有关 • 七、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 八、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不良和环境改变有关
13
14
15
16
17
三 、辅助检查:
• B超:是一种无创性检查,诊断下肢DVT具有很 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不能完全代替静脉造 影。 顺行静脉造影:是诊断DVT最准确的方法 血浆D二聚体测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可作为ICU患者DVT的常 规检查方法) 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螺旋CT静脉造影
• 抬高患肢15~30º,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气血运行及疾病 的康复。给予心理护理、有计划安排护理活动。 • 向病人及家属宣教有关保健知识及疾病相关知识,使 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安 慰体贴病人,认真倾听其主诉,并及时给予其反馈。 • 热情接待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及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 多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心理状况,积极开导病人,鼓 励病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 空气通畅。解释各种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 • 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即帮助病人 22 受限肢体做伸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