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范本(doc 62页)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原理实验教程(第二版)唐修连编著江苏盛泰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光纤通信原理实验教程(第二版)唐修连编著江苏盛泰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言为了配合有关《光纤通信系统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需要,我们研制开发的光纤通信系统原理综合实验箱。

共收入了8个实验,如果实验室配备有光纤通信常用的仪表,还可在此基础上开设更复杂的实验7个。

与该书配套的光纤通信系统原理综合实验箱,置于一个便携式的实验箱内,该系统的突出优点有:1、该实验箱采用模块化设计,波形测试点多,调节点多,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2、系统采用硬件和软件、分列元件和集成器件相结合,有利于对原理的理解。

3、该实验箱还可根据实验者自己的设计来控制,组合各模块完成不同的实验项目。

本实验教程由同完成,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缺漏难免,欢迎使用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2000.11目录第一章光纤通信实验系统总体介绍 (1)第二章光纤通信基础实验 (10)实验一、光纤通信实验系统信号发生器单元实验 (10)实验二、中央处理器(CPU)单元实验 (15)实验三、码型变换(CMI)实验 (23)实验四、光发送系统实验 (29)实验五、光接收系统实验 (37)实验六、PCM话路光传输系统实验 (43)实验七、变速率数据光传输实验 (46)实验八、模拟和数字光纤系统综合实验 (51)第三章光纤通信加强实验 (57)实验九、数字光发送接口指标测试实验 (57)1、消光比EXT测试2、平均发送光功率实验十、数字光接收接口指标测试实验 (60)1、灵敏度测试2、动态范围测试实验十一、PCM话路特性测试实验 (62)实验十二、光纤传输特性测量实验 (63)1、光纤损耗的插入测试法2、多模光纤带宽的时域测试法实验十三、光纤无源器件特性测试实验 (65)1、光纤活动连接器2、Y型分路器3、星型耦合器实验十四、图像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66)实验十五、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系统实验 (67)第四章常用光纤通信仪表简介 (69)5.1 光功率计 (69)5.2 稳定光源 (70)5.3 光时域反射仪(OTDR) (74)5.4 误码测试仪 (75)5.5 光纤熔接机 (79)5.6 PCM终端测试仪 (81)第五章光纤通信实验原理电路 (83)第一章光纤通信实验系统总体介绍一、概述本实验系统根据光纤通信系统原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实验,结合电子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针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典型应用可进行8项实验或示教,实验内容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有重点的培养实验者的动手能力。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XXXX新编)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XXXX新编)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XX学院电子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2016年2月目录实验要求II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III实验一单模光纤特性测量1实验二多模光纤特性测量3实验三光连接器和跳线特性测量6实验四光可变衰减器性能测试实验8实验五光波长区分10实验六 OTDR原理及运用11实验七双音多频检测实验14实验八 PDH终端呼叫处理通信系统综合实验17 实验九 OCDMA直接序列扩频技术25实验十光波分复用器31附录实验系统概述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是:1)认真阅读实验知道书,了解实验任务2)复习实验中所有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学习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老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再继续实验。

5、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6、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试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在拆除实验线路。

7、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8、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光学器件属于昂贵易损器件,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加倍小心,防止光学器件的损坏,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请注意以下事项:1、请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操作步骤后开机实验,实验各测试点、跳线及开关说明请参考附录III,正确连接导线,以免造成光学器件和芯片的损坏。

2、实验箱使用过程中应有防静电措施,以防静电损坏光学器件。

3、光学器件属于昂贵器件,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请注意轻拿轻放,遇到问题须及时向老师报告。

光纤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王玮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二〇一一年四月目录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系统简介 (1)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 (3)实验一⑴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测试实验 (4)实验一⑵光电检测器特性实验 (6)实验二模拟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9)实验三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12)附录ZYE4301G型光纤通信实验箱各模块引脚说明 (14)《光纤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17)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系统简介本套实验系统(ZYE4301G )实验箱是为配合《光纤通信》课程的理论教学,结合目前光纤通信工程技术最新进展,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而研制开发的。

它包含了光纤通信系统设备中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具体由以下十二个模块组成,其印刷电路板布局图如图0―1所示。

一、电源模块 二、光发送模块 三、光接收模块 四、预失真补偿模块 五、语音信号处理模块 六、模拟信号源模块 七、电话接口模块 八、数字信号源模块 九、PCM 编译码模块 十、CMI 编译码模块 十一、HDB3编译码模块 十二、CPLD 下载模块可以通过实验箱上述十二个模块灵活组成各种不同光纤通信系统,如:850nm 波长光纤通信系统、1310nm 波长光纤通信系统、1550nm 波长光纤通信系统;同时也可以组成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模拟光纤通信系统、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光时分复用传输系统和光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等光纤通信工程中常用的绝大多数光纤通信系统。

实验系统基本组成方框图如图0―2所示: 图0―2 光纤传输实验系统方框图实验系统主要由光发模块,光收模块、光无源器件和辅助通信模块等组成。

光发端机完成将电信号调制至光载波上去,采用强度调制(IM );光接收机完成光信号的解调,采用直接检测(DD ),属于非相干解调。

光载波由半导体光源产生,由半导体光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达到传输信号的目的。

(通信企业管理)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通信企业管理)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通信企业管理)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目录系统简介 (2)实验部分实验一数字信源及其光纤传输实验 (5)实验二 HDB3编译码及其光纤传输实验 (11)实验三 CMI编译码及其光纤传输实验 (20)实验四光发送模块实验 (28)实验五光接收模块实验 (35)实验六数字信号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 (39)1)方波信号和NRZ码传输;2)CMI码传输;3)HDB3码传输;实验七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系统实验 (43)主要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1.数字信号源单元:此单元产生码速率为170.5K的单极性不归零码(NRZ),数字信号帧长为24位,其中包括两路数字信息,每路8位,另外8位中的7位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

通过拨码开关,可以很方便地改变要传送的码信息并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

2.AMI(HDB3)编译码单元:此单元将数字信号源单元产生的NRZ码进行编码,通过专用芯片转换成HDB3码或AMI码通过切换开关切换,然后将编码后的信号又经过译码单元还原成NRZ码。

3.电话接口单元此单元有两路独立的电话输入接口、输出接口,通过专用电话接口芯片实现语音的全双工通信。

自带馈电电源。

4.PCM&CMI编译码单元;此单元采用CPLD来实现PCM&CMI编译码电路,可同时完成两路信号的编译码工作。

PCM模块可以实现传输两路语音信号,采用TP3057编译器。

5.可调信号源单元:此单元包括两路频率800HZ—2KHZ可调的方波、正弦波、三角波。

6.串行RS232接口单元:此单元配有RS232接口及信号端口TX和RX,可实现自发自收通信实验,两台计算机间的全双工光纤通信实验。

7.1310波长光发送单元:PHLC-1310nmFP同轴激光二极管。

8.1550波长光发送单元:PHLC-1310nmFP同轴激光二极管。

9.1310波长光接受单元:10.1550波长光接受单元:主要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小信号的检测与信号的恢复放大等功能。

光纤通信实训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训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习指导书信息工程系2010 年11月光纤通信实习指导书(适用于08级通信技术专业)一、实习目的和任务光纤通信实习是通信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该实习加深学生对光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网络组成、网络设备的认识并了解光纤宽带接入的形式;对光纤通信常用光端机、传输设备、开关电源系统等的安装、维护和操作进一步了解;了解和掌握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光无源器件和光纤通信系统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常用光纤通信测试仪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常见光纤通信测试工具的使用;设计和优化某地区的光纤通信系统工程,使同学们掌握中小型光纤通信系统的规划和优化方法、步骤以及方案设计。

同时通过实习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精益求精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为今后从事相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常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网络组成、网络设备的认识及光纤宽带接入方式通过到移动、电信、网通等通信运营商中小型局域网网管中心参观和技术人员的讲解,结合自学和资料查找,达到以下要求:1、对光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网络组成、网络设备等有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2、对光纤通信网管中心的布局、选址等有所了解;3、对光纤通信网管中心的动力供电、通风照明、温湿度控制等设计方案和设计文件有所了解;4、对机房的工作地、电源地和防雷保护地的制作安装等有所了解;5、能读懂与光纤通信网管中心设计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技术图纸,并能进行简单的网管中心技术方案和技术文件设计,为后续实习打下基础。

6、了解现在的光纤宽带接入方案。

(二)光纤通信系统常用电源、光端机、网管中心设备等的安装、维护和操作通过到移动、电信、网通等通信运营商中小型局域网网管中心实地参观和技术人员的讲解,结合自学和资料查找,达到以下要求:1、对珠江、艾默生、华为、中兴等通信电源的特性、安装、维护和供电、断电等操作有比较清楚的了解;2、对蓄电池的特性、安装、维护有比较清楚的了解;3、对电源部布线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4、对华为、中兴、Alcatel等光传输设备的的特性、安装、维护和操作步骤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5、对华为、中兴、诺基亚、Alcatel、爱立信等移动通信基站和交换设备的的特性、安装、维护和操作步骤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6、对光传输设备的组网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7、能读懂与光传输网络设计、安装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技术图纸,为后续实习和工作打下基础;(三)掌握常见光纤通信系统测试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了解和掌握常见光纤通信系统测试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指导老师:刘红2008年3月第一部分光纤通信无源光器件连接实验实验一连接器和光纤跳线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仪器1、J H5002型光纤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二台2、J H5002B型光纤光无源器件连接实验箱一台3、光功率计一台二、实验目的1、使学生2、深入了解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的各种特性3、熟悉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的应用方法三、实验内容准备工作:使用两台发送波长分别为1310nm和1550nm 的“JH5002型光纤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作为1310nm和1550nm光源。

设置两台“JH5002型光纤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线路编码工作方式为5B6B、输入数据为m序列。

按图1.1.1连接好测试设备,连接尾纤、连接器和光无源部件时注意定位销方向。

连接器跳线图1.1.1 光连接器和跳线性能测试连接示意1、插入损耗测量1)用光功率计测量1310nm光源经尾纤输出在“a”点的光功率P a;然后将信号接入连接器的输入端口;用光功率计测量经一对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输出“b”点光功率P b。

记录测量结果,填入表格,计算一对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插入损耗值。

2)可以在“b”点之后,再接入一对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测量输出“c”点光功率P c,观测大致的误差偏离值。

2、回波损耗被测件(连接器+跳线器)的回波损耗是指正向入射到被测件的光功率和沿着输入路径返回被测件入口端的光功率比。

实验步骤如下:(1)测量1550nm光分路器(3dB耦合器)的实际分光数值,按图1.1.2连接。

在不连接被测件条件下,测量3dB耦合器a、b两路输出的功率P a和P b。

图1.1.2 3dB耦合器特性测量(2)测量光分路器(3dB耦合器)两路输出的隔离度A ab,按图1.1.3连接。

在耦合器输出端之一的a点输入功率P c dBm,测量耦合器另一输出端b点的输出功率P c,dBm则a,b两点的隔离度A ab=P c- P c, dB。

光纤通信原理跟技术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原理跟技术实验指导书

《光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模拟(音频)信号的调制、传输和解调实验目的和要求1、光纤端面的处理和夹持;2、了解模拟信号的光纤调制方法;3、学会已调信号的解调技术;4、观察已调波和调制波的波形;5、光纤折射率的时间法求解。

实验装置和仪器:GX1000光纤实验仪;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功率计;光纤刀;光学实验导轨;光纤调整架;光纤;示波器;音频信号发生器(或收音机)。

实验原理:1. 激光器的输出特性(I —P )特性激光器的光输出特性(P —J 特性)是表示注入电流与激光器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如图1所示。

当注入电流增加时.由于自发辐射量增加,输出功率也会增加,但增加得较慢。

当光辐射量超过PN 结中的吸收损耗,增益超过损耗时,激光器就开始振荡,所以光输出功率随注入电流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1、 光的调制将调制信号加在激光器上,控制激光器的电流,则激光器的输出功率随调制信号而改变。

如图2所示。

2、 光通信系统图3是典型的光纤通信系统。

电信号加在激光器的偏置电路上,控制激光器的注如电流,从而使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随外加信号变化,达到对输出光进行调制.经调制的光由光纤(光纤通信)或空间(空间光通信)传输到光电探测器,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续电路检波解调恢复所加的电信号。

图 2图3图1(一)光纤端面的处理1、用光纤剥皮钳剥去光纤两端的涂覆层,长度约10mm。

如图52、在5mm出用光纤刀刻划一下。

用力不要太大,以不使光纤断裂为限。

3、在刻划处轻轻弯曲纤芯,使之断裂。

处理过的光纤端面不应再被触摸,以免损坏和污染。

4、将光纤的一端小心放入光纤夹中,伸出长约10mm,用簧片压住,放入三维光纤架中,用锁紧螺钉锁住。

5、将光纤的另一端放入光纤座上的刻槽中,伸出约10mm ,用磁吸压住。

6、光纤的耦合7、将实验仪置于直流挡。

8、调整激光的工作电流,使激光不太明亮,用一张白纸在激光器前后移动,确定激光焦点的位置。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书.doc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书.doc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二零零九年三月目录实验一数字光纤传输测试系统实验 (2)实验二SDH点对点组网2M配置实验 (9)实验三SDH 链型组网配置实验 (17)实验四SDH 环形组网配置实验 (27)实验一数字光纤传输测试系统实验概述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实现信息传输,是一种最新的通信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使用的波长在近红外区,即波长800~1800nm,可分为短波长波段(850nm)和长波长波段(1310nm和1550nm),这是目前所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

通信发展过程是以不断提高载频频率来扩大通信容量,光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3×1014HZ),因此用光作载波进行通信容量极大,是过去通信方式的千百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

光纤通信有许多优点:首先它有极宽的频带。

目前我国已完成了10Gbps的光纤通信系统,这意味着在125um的光纤中可以传输大约11万路电话。

其次,光纤的传输损耗很小,传统的同轴电缆损耗约在5dB/Km以上,站间距离不足10Km;而工作在1.55um的光纤最低已达到0.2dB/Km的损耗,站间无中继传输可达100Km以上。

另外,光纤通信还具有抗电磁干扰、抗腐蚀、抗辐射等特点,它。

在地球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纤原材料—SiO2光纤通信可用于市话中继线,长途干线通信,高质量彩色电视传输,交通监控指挥,光纤局域网,有线电视网和共用天线(CATV)系统。

波分复用技术(WDM)的出现,使光纤传输技术向更高的领域发展,实现信息宽带、高速传输。

光纤通信将会在光同步数字体系(SDH)、相干光通信、光纤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用户光纤网、ATM及全光通信有进一步发展。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光发射机、传输光纤和光接收机。

其电/光和光/电变换的基本方式是直接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波。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_学生用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_学生用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电子技术教研室编2009年3月目录实验要求 (3)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 (4)实验一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测试实验 (5)实验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线路码型CMI 编译码实验 (9)实验三光发射机性能测试实验 (13)实验四波分复用技术实验 (17)实验五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20)实验六光纤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23)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是:1)认真阅读实验知道书,了解实验任务2)复习实验中所有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学习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老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再继续实验。

5、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6、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试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在拆除实验线路。

7、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8、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光学器件属于昂贵易损器件,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加倍小心,防止光学器件的损坏,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请注意以下事项:1、请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操作步骤后开机实验,实验各测试点、跳线及开关说明请参考附录III,正确连接导线,以免造成光学器件和芯片的损坏。

2、实验箱使用过程中应有防静电措施,以防静电损坏光学器件。

3、光学器件属于昂贵器件,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请注意轻拿轻放,遇到问题须及时向老师报告。

4、实验时不可将光纤输出端对准自己或别人的眼睛,以免损伤眼睛。

5、实验箱使用完毕后,请立即将防尘帽盖住光纤输入、输出端口,用光纤端面防尘盖盖住光纤跳线端面,防止灰尘进入光纤端面而影响光信号的传输。

《光纤通信综合实验》指导书(精简版)

《光纤通信综合实验》指导书(精简版)
1.电源单元
2.数字接口单元
3.眼图观察单元
4.图象接口单元
5.CPLD可编程器件构成的信号产生单元
6.LED显示单元
7.数字电话单元
8.1310nm光收发端机单元
9.数字电话单元
10.1550nm光收发端机单元
11.波分复用单元
12.波分复用单元
每个单元电路的详细说明将在后面的实验中逐一介绍。
图1-2 实验系统总方框图
2、多模光纤
用来传输多种模式光波的光纤称为多模光纤,模式的数目取决于芯径、数值孔径(接收角)、折射率分布特性和波长。将单模光纤的纤芯增大,光纤将成为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远远大于单模光纤,一般为50-200μm。在临界角内,各个模式的入射光波分别以不同角度,在光纤内的纤芯与包层的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而沿光纤全长传输。
识别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的基本方法是从光纤的产品规格代号中去了解。如我国光纤光缆型号的规格代号的第二部分用J代表多模渐变型光纤,用T代表多模阶跃型光纤,用Z代表多模准阶跃型光纤,用D代表单模光纤。
其次是从光纤的纤芯直径去识别。单模光纤的芯径很细,通常芯径小于10μm;多模光纤的芯径比单模光纤大几倍。例如本实验系统的尾纤外套上标出它的芯径为62.5μm,故可识别出它是多模光纤。
存储温度(℃)
-25~+70
自动关机时间(min)
10
电池持续工作时间(h)
28
外观尺寸(mm)
150×76×26
重量(g)
250
电源
8.4V可充电电池+充电电源适配器
应用范围
电信工程维护
CATV工程与维护
综合布线系统
光器件生产与研究
光通信的教学与试验

13《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资料

13《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资料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主编和玉梅校对审核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二○○四年八月目录实验一中央处理控制器单元综合设计实验 (2)实验二码型变换综合设计实验 (4)实验三光纤发送系统综合设计实验 (6)实验四PCM编码光传输系统综合设计实验 (11)实验一 CPU中央处理控制单元系统综合设计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片机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了解该单元电路对整个光纤实验系统的管理与控制过程。

3.熟悉本系统中进行各种信号传输实验的电路连接与键盘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光纤通信实验箱一个2、20MHz示波器一台3、万用表一台三、实验基本原理及电路中央处理控制器单元电路方框图如图6-1所示,它由AT89C51单片机,显示接口电路、数字接口电路,模拟接口电路与键盘电路等五个部分组成。

该控制单元是综合实验系统中的中心控制部分,它控制着其他各部分实验电路的工作,采用MCS-51单片机技术对全系统实验集中管理与控制,学生上机作某项实验或综合实验时,通过键进行操作,可选择各种方式的实验,通过发光管指示,可了解实验系统的工作状态。

从实验系统的输入键盘可看出,共有12个功能键,其中“脉冲波”、“方波”、“CMI”、“PN”、“数字电话”、“PCM”键为数字信号功能键。

在做数字信号光传输实验时,用此6个功能,若再做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光传输实验时,则再加上“三角波”、“正弦波”、“外输入”、“模拟电话”4个模拟信号功能键。

具体操作为:若做数字电话光传输实验时,则按一下“数字电话”键后,再按下“确认”键,这时,CPU接通与数字电话有关的数字电路、光发系统与光收系统等单元电路。

实验结束后,再按一下“复位”键,使系统复位重新启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内容:1. 熟悉CPU单元电路模块工作过程。

2. 熟悉CPU单元电路对实验系统的管理与控制。

3. 熟悉键盘的功能键和操作方法。

4. 测量并分析TP101、TP102、TP103、TP104、TP105、TP107、TP109、TP110各测量点波形及数据。

【精编范文】光纤实验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11页)

【精编范文】光纤实验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光纤实验指导书篇一:光纤实验指导书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目录实验一、半导体光源P-I特性曲线测试(做) ................................................... 7 实验二、光线路码实验(做) .............................................................. ................. 8 实验三、平均发送光功率的测试(做) ............................................................14 实验四、消光比EXT测试(做) .............................................................. ........ 16 实验五、模拟光发送调制度m测试 ...................................................................17 实验六、光纤几何特性测量 .................................................................. ............... 19 实验七、光纤损耗特性测量 .................................................................. ............... 21 实验八、光纤无源器件特性测试(做) ............................................................25 实验九、光接收机灵敏度测试 .................................................................. ........... 27 实验十、光接收机动态范围的测试 .................................................................. ... 30 实验十一、眼图实验 .................................................................. ........................... 31 实验十二、语音光纤传输系统 .................................................................. ........... 35 实验十三、2M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 .... 39 实验十四、WDM光纤通信系统(做) .............................................................44实验系统组成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传输光纤及无源光器件、模拟和数字光端机各一对、测试信号(如模拟的三角波、正弦波和锯齿波和数字的PN序列等)和各种时钟源、丰富的接口(如2M口、电视、电话、计算机接口等)、主控CPU及键盘、液晶显示、误码性能测试等。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李学军编王卫华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子信息科学系2013年11月实验注意事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应注意以下几点:l、每次实验前必须详细预习实验讲义,明了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并在记录本上拟出简单的实验原理、使用方法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2、在实验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指导,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不能任意更改,不熟悉的仪器设备,应先请老师指导后使用,切勿随意乱动。

3、实验时如有问题发生,应首先用自己学过的知识,独立思考加以解决,努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自己不能解决可与指导老师共同讨论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实验进行时,必须随时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如实地记录在记录本上,不得记在散页纸上,要养成良好的作原始记录的习惯。

5、环境和仪器的清洁整齐是搞好实验的重要条件,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平台,经教师验收仪器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在实验过程中切勿将光纤端面对着人,切勿带电进行光纤的连接。

2、光电器件是静电敏感器件,请不要用手触摸。

3、做完实验后请将法兰盘及光纤用相应的防尘帽罩住。

4、在使用信号连接导线时应捏住插头的头部进行插拔,切勿直接拽线。

5、不能带电进行信号连接导线的插拔!6、光纤器件属易损件,应轻拿轻放,使用时切忌用力过大或弯折。

目录目录 .......................................................................................................................................... - 2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平台概述 (3)1.1功能模块组成 (3)1.2 模块介绍及测试点说明手册 (4)1.3 光功率计和误码仪的使用说明 (10)实验一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 (12)实验二光源的P-I特性测试 (14)实验三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 (17)实验四PN序列光纤传输系统 (19)实验五扰码和解扰码原理及扰码光纤传输系统 (22)实验六HDB3编译码原理及实现 (25)光纤通信系统实验平台概述LTE-GX-03A型光纤通信实验系统在紧扣光纤通信原理教材的前提下与实际通信系统相系。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ZY12OFCom23BH1 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教学团队光纤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光纤通信系统简介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使用的波长在近红外区,即波长800~1800nm,可分为短波长波段(850nm)和长波长波段(1310nm和1550nm),这是目前所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

光纤通信是人类通信史上一重大突破,现今的光纤通信已成为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其主要优点是:1、光波频率很高,光纤传输频带很宽,故传输容量很大,理论上可通过上亿门话路或上万套电视,可进行图像、数据、传真、控制、打印等多种业务;2、不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且不怕雷击,可利用高压电缆架空敷设,用于国防、铁路、防爆等;3、耐高温、高压、抗腐蚀,不受潮,工作十分可靠;4、光纤材料来源丰富,可节约大量有色金属(如铜、铝),且直径小、重量轻、可绕性好。

在20世纪70年代,光纤通信由起步到逐渐成熟,这首先表现为光纤的传输质量大大提高,光纤的传输损耗逐年下降。

1972~1973年,在850nm波段,光纤的传输损耗已下降到2dB/km左右;与此同时,光纤的带宽不断增加。

光纤的生产从带宽较窄的阶跃型折射率光纤转向带宽较大的渐变型折射率光纤;另外,光源的寿命不断增加,光源和光检测器件的性能也不断改善。

光纤和光学器件的发展为光纤传输系统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到1976年,第一条速率为44.7MB/s的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亚特兰大的地下管道中诞生。

80年代是光纤通信大发展的年代。

在这个时期,光线通信迅速由850nm波段转向1310nm波段,由多模光纤传输系统转向单模光纤传输系统。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摸索,人们发现,在较长波段光纤的损耗可以达到更小的值。

经过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很快在1300nm和1500nm波段分别实现了损耗为0.5dB/km和0.2dB/km的极低损耗的光纤传输。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XX新编)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XX新编)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学院电子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2016年2月目录实验要求 (II)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 (III)实验一单模光纤特性测量 (1)实验二多模光纤特性测量 (4)实验三光连接器和跳线特性测量 (7)实验四光可变衰减器性能测试实验 (9)实验五光波长区分 (11)实验六 OTDR原理及运用 (13)实验七双音多频检测实验 (16)实验八 PDH终端呼叫处理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20)实验九 OCDMA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29)实验十光波分复用器 (35)附录实验系统概述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1)认真阅读实验知道书,了解实验任务2)复习实验中所有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学习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老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再继续实验。

5、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6、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试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在拆除实验线路。

7、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8、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光学器件属于昂贵易损器件,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加倍小心,防止光学器件的损坏,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请注意以下事项:1、请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操作步骤后开机实验,实验各测试点、跳线及开关说明请参考附录III,正确连接导线,以免造成光学器件和芯片的损坏。

2、实验箱使用过程中应有防静电措施,以防静电损坏光学器件。

3、光学器件属于昂贵器件,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请注意轻拿轻放,遇到问题须及时向老师报告。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南通大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南通大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11年10月目录第一章光发射机实验 (4)实验一MZ调制器半波电压和偏置电压对调制的影响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配置图 (6)四、实验步骤 (6)第二章新型光调制格式实验 (8)实验一NRZ、RZ调制原理及产生 (8)一、实验目的 (8)二、实验原理 (8)三、实验配置图 (10)四、实验步骤 (10)实验二CSRZ调制原理及产生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原理 (11)三、实验配置图 (11)四、实验步骤 (12)实验三SSB调制原理及产生 (12)一、实验目的 (12)二、实验原理 (12)三、实验配置图 (12)四、实验步骤 (13)第三章光放大器性能实验 (14)实验一观察增益随EDF参量的变化关系 (14)一、实验目的 (14)二、实验原理 (14)三、实验配置图 (15)四、实验步骤 (15)实验二EDFA输入光功率与增益关系曲线测量 (16)一、实验目的 (16)二、实验原理 (16)三、实验配置图 (16)四、实验步骤 (16)附: (16)第四章光接收机性能实验 (17)实验一. 接收机灵敏度的测试 (17)一、实验目的 (17)二、实验原理 (17)三、实验配置图 (17)四、实验步骤 (17)实验二. 光接收机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18)一、实验目的 (18)二、实验原理 (18)三、实验配置图 (18)四、实验步骤 (19)第五章光纤色散对传输性能影响实验 (19)实验一、观察不同速率和光纤长度的系统受色散的影响 (19)一、实验目的: (19)二、实验原理 (19)三、实验配置图 (21)四、实验步骤 (21)实验二、色散补偿光纤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23)一、实验目的 (23)二、实验原理 (23)三、实验配置图 (23)四、实验步骤 (23)五、仿真结果 (24)六、实验结论 (24)第七章光纤传输系统综合实验 (25)实验一、WDM长距离传输系统 (25)一、实验目的 (25)二、实验原理 (25)三、实验配置图 (25)四、实验步骤 (25)五、仿真结果 (26)第一章 光发射机实验实验一 MZ 调制器半波电压和偏置电压对调制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光通信系统中,外调制光发射机的组成和原理2.掌握马赫-曾德调制器中偏置点的设置对调制结果的影响二、实验原理1、MZ 调制器结构图1.1 MZ 调制器结构示意图 MZ 调制器的典型结构如图1.1所示,输入光波在一个Y 分支处被分为功率相等的两束,分别通过两路光波导由电光材料制成,其折射率随外加电压的大小而变化,从而使两束光信号到达第二个Y 分支处产生相位差,若两束光的光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则相干加强;若两束光的光程差是波长的半整数倍,则相干抵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范本(doc 62页)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要求.................................................................................................... I II 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 I V 实验一单模光纤特性测量. (1)实验二多模光纤特性测量 (8)实验三光连接器和跳线特性测量 (15)实验四光可变衰减器性能测试实验 (19)实验五光波长区分 (24)实验六 OTDR原理及运用 (28)实验七双音多频检测实验 (35)实验八 PDH终端呼叫处理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44)实验九 OCDMA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63)实验十光波分复用器 (76)附录实验系统概述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是:1)认真阅读实验知道书,了解实验任务2)复习实验中所有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学习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老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再继续实验。

5、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6、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试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在拆除实验线路。

7、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8、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光学器件属于昂贵易损器件,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加倍小心,防止光学器件的损坏,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请注意以下事项:1、请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操作步骤后开机实验,实验各测试点、跳线及开关说明请参考附录III,正确连接导线,以免造成光学器件和芯片的损坏。

2、实验箱使用过程中应有防静电措施,以防静电损坏光学器件。

3、光学器件属于昂贵器件,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请注意轻拿轻放,遇到问题须及时向老师报告。

4、实验时不可将光纤输出端对准自己或别人的眼睛,以免损伤眼睛。

5、实验箱使用完毕后,请立即将防尘帽盖住光纤输入、输出端口,用光纤端面防尘盖盖住光纤跳线端面,防止灰尘进入光纤端面而影响光信号的传输。

6、若不小心把光纤输出端的接口弄脏,需用酒精棉球进行清洗。

7、光纤跳线接头应妥善保管,防止磕碰,使用后及时戴上防尘帽。

8、不要用力拉扯光纤,光纤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30mm,否则可能导致光纤折断。

9、进行光纤传输实验时,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流不要超过40mA,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流不要超过60 mA。

10、不要用手触摸激光器和探测器的焊点,以免烧坏激光器与探测器。

实验一单模光纤特性测量.一、实验目的1、能够熟练测量光的特性2、掌握单模光纤特性二、实验仪器1、ZH7002型光纤通信多功能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光功率计一台三、实验原理光纤是光波的传输媒质,按光纤中传输模式的多少,光纤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类。

在单模光纤中只能传输一个模式,多模光纤则能承载成百上千个模式。

一般的光纤通信系统中,对光纤的要求为:(1)低传输损耗;(2)高带宽和高数据传输速率;(3)与系统元件(光源、光检测器等)的耦合损耗低;(4)高的机械稳定性;(5)在工作条件下光和机械性能的退化慢;(6)容易制造。

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细(5~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单模光纤可提供最大的信息载容量,在设计波长时,带宽可达到50GHz·km。

单模光纤的折射率可选用阶跃型分布,也可选用梯度型分布,为了特殊的目的,如:色散位移、非零色散、色散补偿、保偏等,还可选用其他复杂的折射率分布结构。

目前商用的常规单模光纤,一般选用阶跃型折射率分布。

阶跃型单模光纤是高带宽、低损耗的优质光纤,这种光纤适合长距离光传输。

它一般是由掺杂石英玻璃制成。

单模光纤的芯径很小以- 1 -确保其传输单模,但是其包层直径很大。

为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一般要用缓冲层来保护和增强单模光纤。

实际使用的单模光纤可能结构如图2.1.1所示。

单模光纤的结构、参数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与多模光纤是类似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单模光纤有模场直径和截止波长两个特殊参数。

单模光纤的典型几何参数如表2.1.1所示。

图 2.1.1 单模表2.1.1单模光纤的典型几何参数参数指标- 1 -模场直径,μm (8.6~10.5)±0.7包层直径,μm125±1芯/包层同心度误差,μm≤0.8包层不圆度,%≤2%单模光纤以其损耗低、频带宽、容量大、成本低、易于扩容等优点,作为一种理想的信息传输介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研究开发出了光纤放大器、时分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和频分复用技术,使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通信容量和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

四、实验步骤准备工作:将实验箱左上端的跳线开关KE01和KJ02都设置在“5B6B”工作方式下(右端:2-3),将5B6B编码模块中的输入数据选择开关KB01设置在“m序列”工作方式(右端:2-3),KX02设置在“正常”位置;用发送波长为1310nm和1550nm的光纤发送器作为光源;并准备好尾纤,为保证测试精度,测量前先用酒精棉将光纤头清洁一下。

1、弯曲损耗测量(1)将单模光纤跳线的一端接入光纤收发模块中激光收发器UE01的发送端,然后用光功率计测量该光源的光功率并记录结果。

(2)人为地抖动跳线,定性地观察光功率值的波动范围。

(3)人为地弯曲跳线,甚至小心的对折,观察光功率的测量值,估算弯曲以后的损耗;还可以将跳线绕在笔上,观察绕若干圈所引入的损耗。

2、 不同波长(1310nm 与1550nm )的光信号在光纤中衰减量的测量(连接方法可参考图2.1.2)1310/1550nmLD 跳线 连接器 跳线光功率计图2.1.2 跳线连接示意图(1) 将跳线的一端接到光发送波长为1310nm 的激光发送器的输出端,用光功率计测出该点的光功率13p ,在此跳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器再接入一根跳线,测光功率'13p ,计算出差值'131313d p p =-。

(注:此差值中包含有连接器的损耗)(2) 将跳线的一端接到光发送波长为1550nm 的激光发送器的输出端,用光功率计测出该点的光功率15p ,在此跳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器再接入跳线,测光功率'15p ,计算出差值'151515d p p =-。

(注:此差值中包含有连接器的损耗)(3) 将13d 和15d 进行作比较。

五、 实验报告分析总结各项测量结果。

实验二多模光纤特性测量.一、实验目的1、能够熟练测量光的特性2、掌握多模光纤特性二、实验仪器1、ZH7002型光纤通信多功能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光功率计一台三、实验原理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μm),耦合入光纤的光功率较大,可传多种模式的光。

但其模间色散较大,每一种模式到达光纤终端的时间先后不同,造成了脉冲的展宽,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 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

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除此之外,多模光纤弯曲损耗比较大。

多模光纤结构如图2.2.1所示。

纤芯用来导光,包层保证光在纤芯内发生全反射。

涂覆层则为保护光纤不受外界作用而产生微小裂纹。

多模光纤的典型几何参数,如表2.2.1所示。

图2.2.1 多模由于多模光纤一方面收发机相对便宜,另一方面多模光纤接续简单方便和费用低,因此应用范围也很广。

且目前是多模光纤研究与开发的一个新时期,多模光纤以前大多用在短程通信中,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其传输速率和容量也在不断上升。

表2.2.150/125多模光纤典型几何参数参数指数芯径,μm50.0±2.5包层直径,μm125.0±2.0芯不圆度,%≤6%芯/包层同心度≤1.5误差,μm包层不圆度,%≤2%四、实验步骤准备工作:将实验箱左上端的跳线开关KE01和KJ02都设置为“5B6B”工作方式(右端:2-3),将5B6B编码模块中的输入数据选择开关KB01设置为“m序列”(右端:2-3),KX02设置在“正常”位置。

准备好多模光纤跳线,为保证测试精度,测量前先用酒精棉将跳线头清洁一下。

1、弯曲损耗测量(1)将跳线的一头接入光收发模块中激光收发器UE01的发送端,用光功率计在跳线另一头测光功率,记录测量结果。

(2)人为地抖动跳线,定性的观察光功率值的波动范围。

(3)人为地弯曲跳线,甚至小心的对折,观察光功率计的测量值,估算跳线弯曲后的损耗;还可将跳线绕在一枝笔上,测量绕若干圈后的损耗。

2、 不同波长(1310nm 与1550nm )的光信号在跳线中衰减量的测量(1) 将跳线的一端接到光发送波长为1310nm 的激光发送器的输出端,并用光功率计测出该点的光功率13p ,在此跳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器再接入一根多模光纤跳线,然后再测光功率'13p ,计算出差值'131313d p p =-。

(此差值包含有光通过连接器的损耗)(2) 将跳线的一端接到光发送波长为1550nm 处,并用光功率计测出该点的光功率15p ,在此跳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器再接入一根多模光纤跳线,然后再测试光功率'15p ,计算出差值'151515d p p =-。

(此差值包含有光通过连接器的损耗)(3)将d和15d进行作比较。

133、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串接性能测试(1)将激光收发器UE01的发送端作为光源,先接入一根单模光纤跳线,用光功率计测出光功率,并记录测量结果,然后在这根单模光纤跳线的另一头通过连接器再接上一根多模光纤跳线,在多模光纤跳线的另一端测出的光功率。

(2)同理,将激光收发器UE01的发送端作为光源,先接入一根多模光纤跳线,这时用光功率计测出光功率,并记录,然后用连接器连上一根单模光纤,再用光功率计测出该端的光功率。

(3)将(1)、(2)步骤中各对应点的值作比较,分析原因。

五、实验报告分析总结各项测量结果。

实验三光连接器和跳线特性测量.一、实验目的1、理解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的各种特性2、熟悉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的应用方法二、实验仪器1、ZH7002型光纤通信多功能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光功率计一台三、实验步骤准备工作:将实验箱左上端的跳线开关KE01和KJ02都设置在“5B6B”工作方式下(右端:2-3),将5B6B 编码模块中的输入数据选择开关KB01设置在“m 序列”工作方式(右端:2-3),KX02设置在“正常”位置;分别以发送波长为1310nm和1550nm 的两个激光收发器的发送端作为光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