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冲刺 专题04 黄土高原(解析版)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冲刺 专题04 黄土高原(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b1cb5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8.png)
专题04 黄土高原知识梳理1、形成:“风成说”。
2、黄土高原面临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3、水土流失严重原因: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②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
4、水土流失的影响:①带走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使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产量降低②大量泥沙流入黄河,是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淤积,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悬河”,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治理水土流失措施:退耕还林(草)、植树种草、修建堤坝和小型水库。
6、黄土高原煤炭储量大,被称为“乌金高原”。
7、煤炭利用新方式:将煤转化为电力和煤气供应到全国各地。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黄土高原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B.东起乌鞘岭,西至太行山,南连长城,北抵秦岭C.东起秦岭,西至长城,南连乌鞘岭,北抵太行山D.东起长城,西至秦岭,南连乌鞘岭,北抵太行山【分析】黄土高原是我国第三大高原,该高原主要位于北方地区,植被稀少,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解答】解: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A.植树造林、整修梯田B.退耕还林、还草C.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分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应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堤筑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起来。
【解答】解: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
治理黄土高原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此外坡脚建挡土坝、护坡,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缓坡修筑梯田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开荒种田,增加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破坏生态环境。
故选:D。
3.当前,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地震B.台风C.沙尘暴D.水土流失【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203d70a0912a2161479299e.png)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1.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全国大致可以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根据夏季风影响是否显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在季风区内,南北气温、降水有明显差异,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成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候寒冷,形成独特的高原景观;广大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形成草原和荒漠景观。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A、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D、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E、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F、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G、水田和旱地(耕地类型)的分界线;H、河流结冰期与非结冰期的分界线;J、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位于二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大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2.北方地区地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3.人们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等农作物。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冲积而成)称为“黄土地”,这里是我国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谷子的主产区。
4.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有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还有鞍山、迁安等大型铁矿。
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蒸发微弱,气候湿润,低洼处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
6.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③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④农业科技水平高。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知识讲解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5cc1be36f1aff00bfd51e13.p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知识讲解知识点一绿洲农业知识详解1.新疆概况(1)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边疆。
(2)面积: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
(3)民族:新疆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和汉族等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
2.自然环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数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绿洲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绿洲主要分布要河流沿岸及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土质较好的冲积平原上,尤以天山北麓地带最为突出。
4.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绿洲面积虽然仅占全区总面积的8%,却集中了全区90%以上的人口和城市。
行政中心乌鲁木齐位于较大的一块绿洲上。
5.绿洲农业新疆的耕地依靠灌溉,农业集中在少量的绿洲上,绿洲农业是新疆农业的一大特色。
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哈密瓜、葡萄、番茄、啤酒花等是当地的名优特色产品。
拓展归纳新疆发展农业的优势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海洋水汽不易到达。
除了少数山地,新疆天然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所以新疆的农业依靠灌溉。
新疆发展农业也有很多优势条件:新疆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特别是瓜果的糖分积累。
新疆7月均温22~26℃,热量充足。
新疆太阳太阳辐射,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
天山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南疆的光照和热量条件优于北疆,而北疆的水分条件优于南疆。
神奇的最低与最热“吐鲁番”维吾尔语是“最低地”的意思,但这里是中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历史上就有“火洲”之称。
吐鲁番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年均100天以上,高于40℃的酷热日年均35~40天。
这里气温虽高,相对湿度却很低,高温低湿,所以热而不闷。
昼夜温差常常达到20℃,有“早穿皮袄午穿纱”之说。
吐鲁番是中国最著名的葡萄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对西域景色的概述。
这里的葡萄品种多达600多个,其中以无核白、马奶子、木纳格最为著名,每年的“葡萄节”规模盛大。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ddde9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1.png)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主要有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个大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河流结冰期与非结冰期分界线,以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主要分布在二三阶梯,地形特点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大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则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东北平原素有“黑土地”之称,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等农作物。
而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则被称为“黄土地”,这里是我国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谷子的主产区。
此外,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还有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以及鞍山、迁安等大型铁矿。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
但由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农业科技水平高,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种植业的特点概括为“大”(粮食产量大)、“高”(商品率高)、“优”(农作物品质优良)。
东北三省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这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工业分布靠近资源产地,铁路网密集,辽宁省南临渤海和黄海,海运便利。
因此,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
然而,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
第十三章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首都北京知识点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首都北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bb6ddf9360cba1aa811daf1.png)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首都北京知识点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我国最重要的城市。
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首都北京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知识点
一、政治文化中心
1、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
2、地理位置
(1)北京大致位于40N 、116E, 华北平原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2)北京向东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进入能源基地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
3、自然环境
(1)地形:东部、南部为华北平原,西部、北部为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区、第三级阶梯、季风区。
4、北京城市职能: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1) 政治中心:首都、人民大会堂、中南海
(2) 文化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地区,各类体育馆、博物馆、文艺团体。
(3) 国际交往中心: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发展历史:远古时代---周朝称蓟-----金--元----明---清各代建都。
2、旧城格局:凸”字轴线形。
3、世界遗产名录: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docx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218f160b9f3f90f76c61bc8.png)
第五单元区域地理差异K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K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K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
农、牧业生产特点。
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矿产地。
主要城市。
K青藏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
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主要城市。
K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济发展的特点。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北方地区1、位置与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位于第二、三阶梯上,平原面积广大,3、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还有,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I、气候特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炎热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第1课 自然环境 知识点归纳总结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第1课 自然环境 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2929905acfa1c7ab00cc52.png)
第十章走进西部
第1课自然环境
1、西部地区范围: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12省区,面积占全国70%,人口约3.6亿。
2、西部自然环境:面积广大,多山地、高原、盆地,地形复杂,又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及高山高原等多种气候,自然环境复杂。
3、自然资源丰富:?水能:西南地区; 矿产资源:白云鄂博:铁、稀土;宁夏石嘴山:煤炭;甘肃金昌:镍;甘肃玉门:石油、铁;新疆克拉玛依:石油;新疆塔北:石油、天然气;青海察尔汗:钾盐;云南个旧:锡;贵州六盘水:煤炭;四川攀枝花:煤、铁;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册地理复习知识点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册地理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62cf02f12d2af90242e6ac.png)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沾益县菱角一中1.我国处于东半球,北半球。
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最北端是黑龙江的漠河,最南端是海南省的曾母暗沙,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2.中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少部分是热带,没有寒带3.中国陆上领土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4.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大内海,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份有云南、广西、广东、台湾5.我国东部自北向南频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6.我国东部自北向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7.我国陆上的十四个邻国按逆时针顺序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8.我国的行政区划单位分为省,县,乡三级;共有三十四个,期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9.我国最东的省份是黑龙江,最西的省份是新疆,最北的省份是黑龙江,最南的省份是海南省,面积最大的是新疆,面积最小的是澳门10.我国的人口现状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1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13.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占91.59%,少数民族占8.41%,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省份是广西14.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省份是广西。
15.我国汉族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西北16.我国地形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其中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17.我国地势的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商务星球版_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商务星球版_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eeb3f027cd184254a35350d.png)
初二地理下学期复习提纲第五章: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
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少多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流量小大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耕地类型旱地水田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
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
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第六章: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北京皇宫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这样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复习提纲word版本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复习提纲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3064bda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1.png)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复习提纲第五单元我国的地理差异第1课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依据: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可将我国划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2、结合书P3图5.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范围、分界线。
季风区内: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内:西北地区、青藏地区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和以下界线相吻合:①1月00C等温线②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④是我国东部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⑤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⑦我国东部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⑧东部以旱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之间的分界线⑨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4、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常用的方法是综合法和比较法。
5、读右图,完成:(1)填出四大地理区域: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__(2)A与B的界线与_____________区与___________区的分界线基本吻合,其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C的界线与1月__________等温线、_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基本吻合。
其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D与A、B、C的界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基本吻合,其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南、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结合书P6图5.5记忆)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
2、南、北方地区生产、生活的差异3、北方地区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建立了山西煤炭、大庆石油等工业基地;南方地区水能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建立了宜昌电力、湘中有色金属等工业基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9e4452ec3a87c24128c46f.png)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第五单元我国的地理差异第1课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划分界线: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青藏地区、南方地区:横断山脉;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4、秦岭-淮河所代表的七大地理意义: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1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地;③、年降水量800毫米所在地;④、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⑥、水田和旱田的分界线;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常用方法:综合法和比较法。
第2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包括地形:北方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2、气候: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800mm;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 mm以上。
3、土壤:北方地区:东北平原为“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为“黄土地”;华北平原由海河和黄河流域冲积而形成。
南方地区:东南丘陵为红壤,平原地区为水稻土。
4、农业:北方地区:旱地为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甜菜、棉花、苹果、梨等;南方地区:水田为主,水稻、柑橘、甘蔗、茶叶、荔枝、天然橡胶、蚕丝、椰子等。
5、矿产:北方地区:煤炭、石油为主,山西煤炭、大庆油田等工业基地;南方地区:水能、有色金属为主,宜昌电力、湘中有色金属等工业基地。
6、面积:北方地区占全国20%,南方地区占全国40%。
7、人口:北方地区占全国40%,南方地区占全国55%。
8、文化:北方地区:四合院、冰雕、滑冰、陕北窑洞、面食;南方地区:划龙舟、傣族竹楼、水上人家、傣族泼水节。
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A、西北地区:1、包括地形: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阿尔泰山、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9第9章 青藏地区》课件 .ppt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9第9章 青藏地区》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85e173bceb19e8b9f6ba4c.png)
【解题思路】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分布是解答本题的 关键。图中A、B、C、D四区域分别是西北地区、青 藏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青藏地区主要地形为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所以“高”成为本 区自然环境的一大特征,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青 藏地区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低很多,青藏地区是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所以,高寒是青藏地区最 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
考点全梳理 考点一 区域特征 考点二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考点全梳理 考点一 区域特征
青藏地区地形图
一、区域概况
位置
位于我国西南部
范围 包括①__西__藏__自__治__区__、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邻国
②__印__度_____、尼泊尔、不丹、缅甸
西藏 牧区
青藏高 寒区 (少部 分亚热 带)
干旱、半 干旱、半 湿润
干旱、半 干旱、半 湿润(湿 润)
河曲马
牦牛、 藏绵羊
气候高寒,草场 面积辽阔,但载 畜量较低;由于 地形复杂,气候 的差异较大,因 而草场类型较多
3. 资源开发
分类
种类
开发
矿产 煤、铁、钾盐、锂、主要集中在③_柴__达__木__盆__地_ 资源 镍、金等
清洁 水能、④太__阳__能__、 发电;太阳能烧水、煮饭; 能源 ⑤__地__热__能___等 太阳能路灯、采暖等
旅游 高原雪域风光、藏 观光、探险,促进旅游业
资源 族风情文化
发展
【知识拓展】柴达木盆地柴达
民族
藏族
面积
面积约占全国的25%
人口
人口不足全国的1%
二、世界屋脊
海拔 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有“③世__界__屋__脊___” 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专用知识点清单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专用知识点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12f5fb9f2e3f5727a4e96292.png)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
四大地理区域包括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南北方地区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800mm, 1月0℃等温线)
西北地区、北方地区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
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地区界线
土壤:
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河流:
水量大、汛期长
农业区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水果
香港领土组成:
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周围200个岛屿组成。
主导产业:
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服务业发达。
美称:
“东方之珠“、“美食天堂”、“购物者天堂”。
澳门位置:
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珠江口西侧,南临南海,北与珠海市相邻,东与香港相望。
澳门领土组成:
氹仔岛、路环岛、澳门半岛
主导产业:
旅游(澳门老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博彩业
长江中下游平原
范围包括
长江三角、苏皖沿江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湿热,雨热同期
区位优势:
1)平原广布2)通江达海,航运发达
美称:
鱼米之乡(水稻面积和产量居第一,淡水渔业最发达)
工业城市:
武汉“九省通衢”:长江中游最大城市和港口;上海,我国最大城市和港口(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新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新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b6b14b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a.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可分为三级阶梯。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1)1 月0℃等温线的一部分(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8)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9)水稻小麦的分界线(10)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1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第六章北方地区一、自然特征1.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制约条件: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发展方向:节水农业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冬春季节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农作物返青,农业用水量较大。
黄土地和黑土地的对比矿产资源煤炭:大同神府石油:大庆(第一大油田)胜利(第二大油田)铁矿:鞍山迁安(河北省)两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2ac0e2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5.png)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地理位置与人口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纬线的定义、特点与举例:纬线是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经过圆心的线。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其纬度为0°。
从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增大。
3、经线的定义、特点与举例: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所以北半球表现为昼长夜短,南半球表现为昼短夜长。
4、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地图上的方向有三种: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5、地球的运动: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地球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在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
二、世界地理1、七大洲的名称和轮廓: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其东至白令海峡,西至地中海;北至北冰洋,南至印度洋;非洲的轮廓像梯形;欧洲在地图上略呈圆形;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轮廓都是三角形;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回归线之间。
2、四大洋的名称和轮廓:太平洋的面积最大,位于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和南北极洲之间;大西洋位于北美洲的东侧、南美洲的西侧、非洲的西侧和欧洲的西侧;印度洋位于亚洲的南侧、大洋洲的南侧和非洲的南侧;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大洋。
3、大洲之间的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
4、各大洋的特点:太平洋的巴拿马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咽喉要道;大西洋的水温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逐渐降低;大西洋北部有格陵兰岛,南部有南极洲;印度洋主要位于东半球,西部有一条阿拉伯半岛,东部有一条澳大利亚大陆;北冰洋是唯一一个基本沿地球经线方向展开的大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第五单元我国的地理差异第1课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划分界线: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青藏地区、南方地区:横断山脉;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4、秦岭-淮河所代表的七大地理意义: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 1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地;③、年降水量800毫米所在地;④、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⑥、水田和旱田的分界线;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常用方法:综合法和比较法。
第2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包括地形:北方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2、气候: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800mm;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 mm以上。
3、土壤:北方地区:东北平原为“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为“黄土地”;华北平原由海河和黄河流域冲积而形成。
南方地区:东南丘陵为红壤,平原地区为水稻土。
1第1 页共10 页4、农业:北方地区:旱地为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甜菜、棉花、苹果、梨等;南方地区:水田为主,水稻、柑橘、甘蔗、茶叶、荔枝、天然橡胶、蚕丝、椰子等。
5、矿产:北方地区:煤炭、石油为主,山西煤炭、大庆油田等工业基地;南方地区:水能、有色金属为主,宜昌电力、湘中有色金属等工业基地。
6、面积:北方地区占全国20%,南方地区占全国40%。
7、人口:北方地区占全国40%,南方地区占全国55%。
8、文化:北方地区:四合院、冰雕、滑冰、陕北窑洞、面食;南方地区:划龙舟、傣族竹楼、水上人家、傣族泼水节。
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A、西北地区:1、包括地形: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阿尔泰山、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2、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内蒙古以及甘肃、宁夏的北部。
3、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4、自然环境特征:本区地处大陆内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干旱是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
5、植被分布: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为本区自东向西距海渐远,因而自东向西降水量渐少,从东部400mm下降到西部50 mm以下。
6、水资源:本区水资源匮乏,河湖稀少,多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本区最长的内流河,水资源往往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7、坎儿井:其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主要作用为新疆绿洲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2第2 页共10 页8、生态环境:本区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9、民族:汉族和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
B、青藏地区:1、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2、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不足全国1%。
3、包括地形: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4、河湖:黄河、长江(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察尔汗盐湖。
5、气候: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冬寒夏凉,气温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日平均日照时间长,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6、民族:汉族、藏族;7、文化:藏族多信佛教,主要礼节有献哈达,敬青稞酒和酥油茶。
第六单元首都-北京第1课祖国的心脏1、自然环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东部、南部为平原,北部、西部为山地,东面为天津市,其它各面临河北省,气候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冬夏长,春秋短。
)。
2、政治文化中心:政治中心:我国首都;中南海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是我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
文化中心: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众多科研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等院校;国家图书馆、亚运村等众多文化体育场所。
3、历史文化名城:50万年人类生活史、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经历了金元明清四朝);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众多的城楼、胡同、坛庙、寺观、王府建筑以及京剧、曲艺等。
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1、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与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
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港。
2、、交通运输建设:路网建设:地铁、轻轨铁路、各条环路、放射路、高速公路、立交桥;枢纽站点建设:北京西客站、北京站、首都机场。
3第3 页共10 页3、街区建设: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如新建的平安大街。
4、城市绿地建设(目标是林木覆盖率50%,城市绿化面积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5、城市水网建设:新开挖的转河。
6、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合院的存废、历史文化遗存、人口迅猛增长、沙尘暴天气、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7、规划与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包括中央商务区(CBD)、国际传媒中心、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区。
8、城市建设目标: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环境。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奥运会之前要改造交通和环境第七单元黄土高原第1课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1、位置、范围:太行山脉以西,乌鞘(shāo)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
2、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地形: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干湿区:从湿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农业:从农区向牧区过渡。
3、地貌: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黄土地貌广布。
4、地貌发育:塬、墚、峁分别处于黄土地貌的不同发展阶段。
在流水强烈冲刷、切割作用下,黄土层先形成黄土塬,黄土塬进一步发展形成黄土墚,黄土墚再发展演变为黄土峁。
5、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黄土的老家远在蒙古高原、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粗细不等的颗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将细小的尘土带来本区,经过百万年堆积,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原。
6、文化: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我国农耕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黄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土风情:戴白头巾,以面食为主。
第2课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1、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4第4 页共10 页2、水土流失的危害: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剧增、旱涝灾害频繁等,严重制约着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侵蚀;黄土层受水侵蚀后,强度降低,极易塌陷;地表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破坏了地表植被;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对地表的破坏;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等。
4、综合治理:一方面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筑梯田、修堤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等。
5、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的能源基地。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能源开发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同步进行。
第八单元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课珠江三角洲1、开放的前沿: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香港、澳门,南临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国家的扶持政策:1980年,我国建立4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均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著名的侨乡。
2、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利用紧邻港澳优势,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经营管理方式、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本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外贸出口基地。
3、“前店后厂”的地域经济合作模式:“前店”:香港;“后厂”:珠江三角洲。
4、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转移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珠江三角洲逐渐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制造和加工基地。
5、主要工业部门:世界著名的家用电器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
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1、1997年7月1日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分别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南海沿岸,珠江口东侧,西与澳门遥遥相对,北与深圳市毗邻,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等组成,陆地总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人口约600多万。
5第5 页共10 页3、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北临珠海市,东面距香港70千米,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等,陆地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44万。
4、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中心,“东方之珠”、“购物者天堂”。
5、澳门:旅游博彩业、“海上花园”。
6、祖国内地对港澳的支持:内地促进了港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港澳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九单元台湾省第1课台湾省的自然环境1、位置、组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全省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组成,总面积万平方千米。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在海洋交通运输和海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山地占三分之二,平原占三分之一,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
3、气候:中部、北部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海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
6-10月多台风。
第2课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1、生物资源:森林、樟脑、红桧、兰花、蝴蝶;农作物:水稻、小麦、甘蔗;水果:香蕉、菠萝、柑橘;“森林之海”、“海上米仓”、“东方糖库”。
2、矿产资源:东部山地:金、铜;西部平原:煤、石油;北部火山区:天然硫磺;大陆架:石油、天然气;“东南盐仓”。
3、海洋水产资源:台湾海峡是优良渔场。
4、旅游资源: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
5、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前:农产品加工工业、纺织工业为主;20世纪60-70年代:吸收外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工业:新竹高科技工业园区。
6、工业分布:西部平原。
7、工业城市:台北、基隆、高雄。
6第6 页共10 页8、交通:环岛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桃园机场时台湾最大机场;海运以高雄、基隆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