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读书报告
《黄帝内经》读后感7篇
《黄帝内经》读后感7篇1》.黄帝内经读后感徐文兵这本书是讲中医养生的。
将黄帝内经里的理论,运用到现代人的生活中。
天地自然有一定的规律,经络运行也有固定的规律,人们日常的活动需要遵循天地自然的规律,才能让经络正常运行,身体才会健康。
有时身体不舒服并不一定需要吃药或打针,而是通过调整日常活动和习惯,顺应了自然规律,就会让身体的自愈力治愈身体。
除了这一点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心情和价值观,保持愉悦的心情,工作生活玩乐都适度,不过度耗费身体的元气,不舍命追求什么,自己能努力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尽力即可。
生活也是要建立在“活给自己看”的基础上,而不是跟别人对比中获得快乐。
自己能做到能得到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还有几个简单的食疗方子,和中医养生的误区。
是一本很实用的中医养生启蒙书。
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关于自己身体方面的一些问题。
比如说,我嘴唇发紫是因为任脉有淤血不通畅;如果要喝茶最适合中国人的是全发酵茶,比如红茶黑茶;精神上如果总是有问题那肯定是源自生理的原因,需要调养身体;吃饭不能吃的过饱因为会耗损精气去消化食物;要想补肾,首先晚上要早睡, 11 点前睡着,需要戒甜食,和吃点有黏性的东西像糯米糕一类的食物;枸杞是催心火催欲的药,不是补肾补肝的;搓耳朵要从下往上搓,可以补肾。
话说我打算试试里面的食疗方子,一个是姜枣茶,12 颗枣拇指大的姜切片,煮水常喝,可以暖胃。
二是吃点核桃,要吃熟的,去皮的,撒点盐,吃着很香,就能补肾。
2》.黄帝内经读后感说是读了《黄帝内经》,可实际上自己并不是读原文,而是看了北京厚朴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在电视里讲《黄帝内经》的节目,然后又读了几本根据这个节目录制下的《对话录》,感到深受启发。
养生的文章有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只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几点写下,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顺应天时,顺应四季生命是智慧的,人体充满奥秘。
古人认为,人在宇宙中,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
年有四季,亘古不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敬畏天地,在应该的时节做应该的事情,不要违背上天的安排。
黄帝内经读后感800字
黄帝内经读后感800字《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部经典融合了古代医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思想,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阐述和理论体系。
读完《黄帝内经》,我深感受益匪浅,对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我对《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生理的阐述印象深刻。
在《素问》部分,对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着详细的描述,涉及到经络、脏腑、气血等方面的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例如,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着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的运行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这对于中医针灸和按摩疗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外,《灵枢》部分对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方面也有着深入的探讨,这些理论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我对《黄帝内经》中关于病理的阐述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素问》和《灵枢》部分,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详细的论述,涉及到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等方面的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例如,病因病机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外界环境、内部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这对于中医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外,病理变化理论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理论对于中医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我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诊断和治疗的阐述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素问》和《灵枢》部分,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着详细的论述,涉及到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等方面的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也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例如,望闻问切理论认为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疾病的病位、病性,这对于中医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外,辨证论治理论对于中医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理论对于中医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的圣典。
它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我国古代医学文化的精髓。
这部经典蕴含了古代医学家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结,对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阅读《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医学智慧和人文关怀,对中医学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黄帝内经》以对话的形式,记载了黄帝与岐伯、雷公等医学大家的问答交流,内容涵盖了医学、哲学、人文等多个领域。
其中,对中医理论的阐述尤为精辟,如“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气血运行”等理论,都是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深刻总结。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学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治疗理念,为千百年来的中医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阅读《黄帝内经》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体的细致观察。
在古代医学家看来,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生命活动是在阴阳、五行、气血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
因此,中医治疗强调的是“调和阴阳”,“调理气血”,而非仅仅对症治疗。
这种治疗理念体现了古代医学家对人体的细致观察和综合分析,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而非仅仅消除症状。
在阅读《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我还深刻感受到了中医医学的人文关怀。
古代医学家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注重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
在《素问》中,有关于“医者敬而远之”的论述,强调了医者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这种人文关怀的医学理念,对当今社会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医患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其中蕴含的医学智慧和人文关怀,对我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不断汲取其中的营养,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懂《黄帝内经》,领悟其中的医学智慧和人文情怀,让中医学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黄帝内经.灵枢》读书报告
《黄帝内经·灵枢》读书报告《黄帝内经·灵枢》在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朝以后被称为《灵枢》。
共81篇。
其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也被称为《九灵》、《九虚》。
书中不但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还重点阐述了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是研究我国秦汉以前医学理论,特别是针灸疗法的重要文献,为针灸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我读了这本书,对人体人体经络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中医针灸学的神奇功效,终于明白了,中医针灸为何已被西方国家广泛接受,并博得一致好评。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
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日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
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
至于其淫浃,不可胜数。
这是《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六篇——百病始生,摘出一段原文,这段话向人们讲述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种类,知道原因了,我们才能很好的预防疾病。
做好自身保健,尽量避免风寒、湿热侵袭,调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和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循,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日以母为基,以父为檐[1]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灵枢》五十四篇——天年,说人体生命的开始,以母亲的阴血作为基础,以父亲的阳精作为保障,两者结合而产生神才有生命活动。
丧失了神气人就会死亡,保持了神气人才能生存。
我从这段话中悟出了,要想新生婴儿健康,准父母必须加强锻炼,有强健的体魄,也就是早期的优生优育起源。
【原文】黄帝日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日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这段话阐述了有些人为何没活到百岁就亡故了,其原因就是五脏不坚,这个无可厚非。
黄帝内经读后感(精选15篇)
黄帝内经读后感(精选15篇)黄帝内经读后感(精选15篇)《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
下面是小编准备的黄帝内经读后感,欢迎阅读!黄帝内经读后感篇1进入中医药大学两年多了,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基础,之後还读过与专业相关的玉龙赋、标幽赋等,但就是不曾正式拜读过黄帝内经,却又总能在讲学中获知一言半语,且这些引用对所对应的病症总是描述得恰到好处,这就挠的我心痒痒的。
不禁想:黄帝内经会是怎样的奇书呢?怀着这样的心理,我翻开了黄帝内经素问。
简单看过注家对黄帝内经的介绍,就开始进入正篇。
素问不愧是经典言论,一开始就道出了"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的问题,并提出了养生的原则和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又常,不妄作劳……可谓是一针见血,但这不是它最厉害的,最难得的就是找到了生命与自然的联系,并用非常通俗却又变化无穷的阴阳来反映其规律。
古人以阴阳论道,可敬可叹。
我认为,黄帝内经的伟大不在于理论,而在于提出理论前长期的观察探究。
比如,"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的阐述就是对人体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概括,还有四季虚邪与脏器的对应,等等,无不体现了黄帝内经非常扎实的观察验证基础。
这种发现问题,观察矛盾,寻找规律的探究精神正是每个医者所需要继承的。
很多外行人认为黄帝内经太老了,已经跟不上新时代要求了。
但黄帝内经的思想偏偏是超前的,其中提出的养生之道还被到处引用,被奉为圭臬。
而且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疗思想不知又比西方预防观念早提出了多少年,而且至今仍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之所以我们常称其为经典,正是其中的很多话都是不刊之论。
黄帝内经之所以是中医学,甚至是所有医学的必读书,并不是说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鉴的就是其中对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做出了基础论述,正所谓名不正啧言不顺,要论治,就要辨证,要辨证,就要审症求因。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读后感(精选19篇)黄帝内经读后感篇1阅读,是个自我沉淀、自我提升的过程。
读书月活动中,我有幸读到《黄帝内经》一书,让我在纷繁世界中得到了片刻宁静,有了些许人生体会。
《黄帝内经》是一本生命之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
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把人的形体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的形体病变可以影响精神,精神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形体的病变,同时人体又是与外界环境(自然、社会)紧密相连的。
人体必须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活动,前者为“形神合一”观,后者则为“天人相应”观,二者充分反映了《黄帝内经》中的“整体恒动观”,是其所主张的两个基本观点。
《黄帝内经》是一部经典、深奥的中医药学著作,它不同于西医书籍那样将人体进行解剖、生理、病理等学科性细化,而是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构建了完整的中医药学体系。
要说《黄帝内经》的特点,我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变化”。
举个例子,在《咳论篇》中的一个问题: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从中,我认识到即使是一个症,也是无穷变化的,更何况治疗方法呢?黄帝内经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
在《异法方宜论篇》中说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势使然也。
东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药,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针,中央之导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我只是愚笨初学者,尚能有所感悟,对于圣贤前人,当然更不在话下。
仲师之伤寒,金元四大家之寒凉攻邪补土滋阴,明清之温病,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内经。
一部经典,竟成就了一部部新的经典,真是蔚为壮观。
阅读《黄帝内经》心得(7篇范例).doc
阅读《黄帝内经》心得(7篇范例)阅读《黄帝内经》心得篇1《黄帝内经》学习心得四则《黄帝内经》学习心得四则南方中药港20__一、《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源有人认为在中医药现代化的今天研究《黄帝内经》似乎违背常理,《内经》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现已有中医临床各种教材,以及大部头洋洋数百万的专著,何苦再去钻研几千年前的东西??种种认识,都有不同的见解和依据。
笔者在通读《内经》之后,尤其是在任继学老师的指导下,深刻领悟到《黄帝内经》确是中医学术之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继承是创新之本。
老师任继学教授极力主张:中医学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继承不够,要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肾实质的研究就是在《本草纲目胡桃条》下证实并有所发展的。
《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渊源,我提出的络、毒理论无一不是源自《内经》,重视中医药理论的继承是首要的!任老的观点十分重要,不仅是他人几十年的体会,而且确是中医发展之所必须。
其一,中医药是个伟大宝库,是实践得出的结论,但的挖掘不够。
其二,任何科学学科都离不开继承,甚至有不少极端的例子证实了理论虽错误,但在学科发展史上也有其闪光点和现实意义。
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至今,有许多突破与发展,但总体框架尚未超越《内经》理论,同时《内经》构建的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总体趋势又相一致。
“以人为本”的天地人观,整体医学理论,个体化诊疗模式等等,均源自《内经》,只是体现了《素问玉真要大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之发展思想而已。
然而在《内经》中蕴藏的`、众多的合理内核需要进一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与发展。
如“膜”学、气街、“器”等理论的阐发与研究都有良好的前景。
《内经》理论的实践价值极大。
《内经》的实践价值是公认的,无需多言。
但仅就个人学习导师经验和临床体会试述一二。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对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的诊疗指导意义很大。
合理选取千金鲤鱼汤,金匮当归生姜羊肉汤化裁疗效肯定。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帝内经读后感1中医这种东西实在不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感冒,但那是因为没有静下心来真正读过——而没有读过这本书,真的是白白浪费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了!中国人和西方人比能胜在哪里呢?经济,政治,法律都不行,就连体质都比人差一大截;能胜过的就是前年集结的智慧而已!关于阴阳节气,向内观止这样的东西就如作者说的那样,没有人愿意去研究除非病找到头上!因为向内看麻烦,外面大千世界那么好;想内看还会苦恼,不如活一日过一日快活。
可是人如果不向内看就不了解自己,那就无法了解世界更不能为王!作者说身体比头脑聪明,头脑是有为而治,身体是无为而治,不做什么能办好事永远比费很大力气办好事聪明!书里甚至说到一些所谓性格上的缺陷也是由于身体问题所致。
比如说一个人很懒,能坐着就不站着,总想睡觉,这好像是脾出了问题。
一个人没耐心,做事三分钟热血,是因为肝火太旺,相反磨磨蹭蹭犹豫不决的`就是肝火太弱了!可以肯定的是我现在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没有什么大病,只是时不时会头痛,肩膀痛,喉咙痛,眼睛痛,行经腹痛等等,家中常备下火药,消炎药之类——每月固定开销有两项是药品和护肤品!看了《黄帝内经》后才知道目赤,咽痛是因为阴虚火旺;肩膀痛,头痛,行经腹痛是气血不调;大腿浮肿,脱发是肾功能不太好——气色发黄,眼睛干涩是肝功能不太好——也就是说现在小毛病不断的原因是心肝肾的功能不是很好,但是还没到功能损坏的程度,要是有损坏就会有很多地方生病了!——小时候身体很差,经常生病,长期服用药物,而大多数都是刺激肾脏的——因为生病而胃口很差,严重缺乏营养,导致身体虚弱,气血养的也不足——从出生时就上了很大的火,眼周溃烂,几次进出急救室,阴虚火旺,肝功能先天就不好——该生发时没生发起来,该藏时没藏住什么,反而害了病,身体能调整成现在的样子也已经不错了啊——但是如果把亚健康的状态保持下去,不要说保持青春了(要面貌年轻首先要身体年轻),5年之后身体肯定会有实质性的病变出来!——所以现在就是调养的时候了!先用两年时间调养肯定能看到成效,再用三年调养就应能调养到健康状态了,藏住精气10年都不会生病的——尽量不要吃西药,西药只能维持,价格也不便宜,虽然见效快,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作为中医药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一直都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在我看来,读完黄帝内经这本书之后,我不仅理解了中医学的应用和理论背后的思维模式,而且深入了解了重要的人体生理和病理学知识。
以下是我对黄帝内经的主要留言和观点。
首先,本书的进一步了解让我意识到我们的身体过程是细致而复杂的。
每一个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所有系统都以控制和衡量之间的能力及其运作协调。
因此,人体的健康状态取决于其所有组成部分的良好协调。
另外,黄帝内经的学习使我得到了关于调节身体健康的一些实用技巧,例如穴位按摩,饮食和药物食疗,以及其他自我疗法。
这些技巧不仅便于自我治疗,而且可以提高身体对治疗的效果。
对于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许多疾病,如气喘,背痛和头痛等,这些方法都是非常管用的。
另外,黄帝内经的学习还让我理解了中医学的整体思考方式。
实际上,中医学的思路较为细致而复杂,与现代医学的单独治疗方法截然不同。
使用中医术语的理解疾病机制,运用中药或针灸等中医学技术,达到康复的目的。
然而,在第一次涉足中医学之前,我常常忽略了健康领域的整体性质,相信每一种治疗方法都可以拆开来应用。
然而,现在,我认为中医学的整体治疗方式是对整体身体问题的重要回答。
这种治疗方式使人们能够通过改变身体的整体状态来调整和治疗特定的症状,从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此外,黄帝内经的内容还启示我不仅应该关注身体的生理,而且应该认识身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人体健康的维护是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需要正确的饮食和锻炼习惯,并避免不良习惯和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正如黄帝内经中所强调的那样,我们的身体通过与这个世界的相互作用来养活自己。
因此,只有充分了解身体的需求和环境的影响,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身体。
读完《黄帝内经》,让我从多个角度看待健康和医学和认识身体的整体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黄帝内经的这种独特的治疗方式,让我可以更客观地看待身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在平衡中找到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本经典由我国古代医学领域的权威黄帝所著,共分为两部分,即《灵枢》和《素问》。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深入了解了中医学的起源、理论和临床应用,也更加意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对于中医学起源的阐述尤为重要。
经文中提到了以黄帝为首的古代医学家对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这为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中,我了解到古代医学家对于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是如何精细而系统的,他们通过观察人体的气象变化、神态行为等来进行诊断,这种方法是十分独特和独到的。
除了对中医学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黄帝内经还介绍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阴阳”理论。
阴阳是中医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
通过阴阳之间的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这为我理解和认识身体的整体健康提供了新的角度,让我明白一些看似无关的事物都可能与身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帝内经》还介绍了中医学的临床应用。
在经文中,黄帝讲述了治疗一系列疾病的方法和技巧。
这些方法通常基于对身体的整体观察和调理,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疾病的症状进行处理。
这让我意识到中医学注重的是人体的整体平衡和健康,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对症下药。
这种治疗方法更符合个体化的需求,也更加注重预防和调理,而非仅仅追求暂时的症状缓解。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它不仅仅是一门医学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它提醒我们要始终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它不仅仅告诉我们如何治疗疾病,更是指导我们如何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在我看来,《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本古代的医学经典,更是对于现代人的一种启示和教诲。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身体。
通过全方位的调理和调养,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以及减轻疾病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黄帝内经读后感800字
黄帝内经读后感800字《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总结和概括,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读完《黄帝内经》,我深受启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生活和健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惊叹于《黄帝内经》的博大精深。
它包含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内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其中,关于阴阳五行的理论,以及关于经络、气血、精气等方面的论述,让我对中医学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我明白了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这些理论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我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养生保健的内容印象深刻。
在《素问》中,有关于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适应气候环境等方面的指导,这些内容都对我们平时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比如,饮食起居方面,书中提到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强调了饮食的调节和作息的规律。
这些都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情志调摄的重要性,指导人们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于预防疾病、强身健体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认为《黄帝内经》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
同时,它也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当今社会,中医学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读完《黄帝内经》,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活和健康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它不仅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相信,《黄帝内经》这部伟大的著作将继续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读后感(精选10篇)
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读后感(精选10篇)《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帝内经读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文言文知识和医学知识的匮乏,确实读不懂《黄帝内经》,但仍然为她而着迷。
迷于书中所写的东南西北中,迷于她所写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迷于她所描述的肝心肺肾脾,以及书中的酸咸甘苦辛。
她告诉我,吃什么最健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既不是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的,牛奶为上品,鸡鸭鱼肉为好东西,同时告诉了我们各种食物都有它的季节,和饮食专家们所提倡的不吃反季节食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告诉我们一年当中我们该怎么去生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也就是说春天我们就应该象植物发芽一样,让我们人体的气机生发出来;夏天,我们所有的阳气浮于体表,同时将一年中代谢所产生的垃圾通过汗液排泄出体外,所以我们夏天的消化能力就相对弱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苦夏,夏天为什么容易拉肚子,为什么夏天吃多了雪糕不好,喝冰镇的汽水、啤酒不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万物开始收藏了,我们的身体也应该开始收敛了;冬天是闭藏的季节,植物都凋零了,很多动物都冬眠了,水都结冰了,我们也应该象那些动植物一样避开寒冷的冬天之气,这也是俗习中提倡冬令进补的原因,这时人体的阳气全都在体内,吃的东西比较容易消化和吸收。
她告诉我,人要想健康,要因天之序,也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则,遵循一年的四季之气,遵循每天的小四季。
人的健康在自己,你和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你也就越健康。
我为书中所写的一切而痴迷,相信随着对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保存下来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是祖国文化的遗产珍贵的一部分。
他不但是古代祖先们对于自然灾害与疾病作斗争的记实,同时也说明人民在实践中逐渐掌握自然界的规律,认识疾病并逐出提高总结成功经验,进而能更好地掌握人体的生理病理,更好地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
黄帝内经读书报告
黄帝内经读书报告中医学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中医学术的传承和发扬,除了师徒间的耳提面命、口授心传之外,中医经典著作的研读也是重要途径。
历代中医学文献汗牛充栋,每一部经典均代表了该学术领域在高超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而《黄帝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从整体观念出发,总结了前人与疾病斗争的丰富经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成书于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一问一答的形式讲述了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诊断和治疗等多个方面内容,为中医学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医学生,深入了解中医学理论是很有必要的,原先也只是通过家里老人教的所谓土方法治病了解一些先人对抗痢疾方法的皮毛,真正去读了黄帝内经之后,才知道中医学不仅仅从抵御疾病入手教人们去养生,还从哲学的方面启发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以达到长生的目的。
大致总结《黄帝内经》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精气神”学说,“精”也就是承载人生老病死已经各种生理活动的有形物质(筋、脉、肉、皮、骨、五脏六腑等),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气”便是指元气,人的能量;“神”分别先后天之神,先天之神为自我的慧光,后天的神便是指识神认知能力。
对精气神学说辩证统一地论述,深刻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便能长寿的伦理观点。
读完黄帝内经后,我就在这篇读书报告中大致表述一下自己对黄帝内经最中心思想的理解。
达到健康与长寿,岐伯强调了肾气的作用、顺应四时的养生之道、阴阳五行说天人相应的观点。
在我看来,其中最重要的观点莫过于天人相应,人本是自然的产物,顺应天地之变化本就在常理之中,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样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而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怎样去养生长寿呢?这便是黄帝内经抛给我们要去探索的问题。
蜥蜴在遇到危险时,会舍去自己的尾巴而去保全自己的性命,人也是有着基本反应能力的动物,但就是人类独有的掌控思维的能力使得身体的应激反应压制在行为之下了,这便是逆行于自然规律,所以要学会养生,首先要学会回归自然,所以黄帝内经给出的基本要求就是了解自身的本性、恢复知觉。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读书报告
《黄帝内经》读书报告——浅谈四季顺养之道《黄帝内经》作为一部流传久远的古代传统医学圣典,自问世以来,其独特的“中国式”养生理论一直被广泛应用至今。
千百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只有像《黄帝内经》这样的东方传统医学为源头的医学养生理论才是真正从人体的客观规律出发,帮助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大法。
阅读了《黄帝内经》,我就书中四季顺养谈谈我对中国式养生的理解。
一、生命之本,通乎天气《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主张,世间万物皆由大自然的运动变化而生.因此,人作为自然生物中的一种,也要受到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制约。
自然界按照自己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类长期再这样的自然条件下生活,也就形成了体内气血盛衰、阴阳相长的相应性变更。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就强调了人体与四时之间的相应关系。
二、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内经》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这段话的意思是,四季之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阴阳相长,人当应之顺之.顺应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春夏要保养阳气以适应自然界阳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打基础,不应宣泄太过或内寒太甚,而伤阳气;秋冬则应保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下基础,而不应耗精而伤阴气.此外,阴阳偏盛偏衰体质的人需要特别注意。
阳虚者,应“冬病夏养”,于春夏之时注意调养阳气,给予培补,切不可食冷食凉,较于冬季病发再用热药效果好。
阴虚者,则应“夏病冬养”,与秋冬时滋补肝肾,可减轻春夏发病程度.然则阳旺或阴盛者,则春夏宜寒凉,或秋冬宜温热了。
四时气候变化时自然界顺应天道的客观规律,人体更是这样。
读后感黄帝内经读后感精选多篇
《黄帝内经》读后感(精选多慰自己 学术格处于本能地我又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经典的文学我们从小从未接触 过呢?不读圣贤书的现代人还会有什么不敢做的么?如同孔老夫子所 大半个月的时间,做事与修学总是提不起干劲来找了堆借口来安 医和臣子谈论时记载下的文字,古文初读时不难理解很容易可以知晓 是深入浅出地向人们道出处于何地位何年龄该明了的事理;这次的 言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二* 其意;阅到第六篇却犹感古时圣人们学医者不仅学术甚深也精通多门 该是冬眠的时间了;呵呵。
好在绞尽脑汁想想自己有 0第一篇:《黄帝内经》读后感0第二篇:《黄帝内经》读后感中国的文化用博大精深形容也不为过,光是简单的一本1080何许收获时,该是看了部分的《皇帝内经》吧;原文是皇帝与当时名 ■《黄帝内经》09生物技术2班方悦暴饮暴食《黄帝内经》 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才会健康长寿地位最高的中医我们能够洞察生中有关健康养生 的论述比比皆是养生之道中医养生学之源。
通过这部古老经典的学习 《黄帝内经》要求人们要顺应四时休养生息,而不好的生活习惯《黄帝内经》对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调节情志有很大的帮命规律,从根本上把握健康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 或不生病。
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难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与神俱。
只有做到了这些,并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生活《黄帝内经》是我国的国学瑰宝,是我国最早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它表现在我们每个人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从而使人少对人对事。
《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1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给它作一概括。
就让它不得病 这种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黄帝内经》 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 正在不断被后人挖掘中,我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不少的启发,也希望我 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经典,它的医学价值和哲学价值 能更深更好的理解这本书,给我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一部养生宝典。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20篇)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20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帝内经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黄帝内经读后感篇1医这种东西实在不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感冒,但那是因为没有静下心来真正读过——而没有读过这本书,真的是白白浪费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了!中国人和西方人比能胜在哪里呢?经济,政治,法律都不行,就连体质都比人差一大截;能胜过的就是前年集结的智慧而已!关于阴阳节气,向内观止这样的东西就如作者说的那样,没有人愿意去研究除非病找到头上!因为向内看麻烦,外面大千世界那么好;想内看还会苦恼,不如活一日过一日快活。
可是人如果不向内看就不了解自己,那就无法了解世界更不能为王!作者说身体比头脑聪明,头脑是有为而治,身体是无为而治,不做什么能办好事永远比费很大力气办好事聪明!书里甚至说到一些所谓性格上的缺陷也是由于身体问题所致。
比如说一个人很懒,能坐着就不站着,总想睡觉,这好像是脾出了问题。
一个人没耐心,做事三分钟热血,是因为肝火太旺,相反磨磨蹭蹭犹豫不决的就是肝火太弱了!可以肯定的是我现在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没有什么大病,只是时不时会头痛,肩膀痛,喉咙痛,眼睛痛,行经腹痛等等,家中常备下火药,消炎药之类——每月固定开销有两项是药品和护肤品!看了《黄帝内经》后才知道目赤,咽痛是因为阴虚火旺;肩膀痛,头痛,行经腹痛是气血不调;大腿浮肿,脱发是肾功能不太好~气色发黄,眼睛干涩是肝功能不太好——也就是说现在小毛病不断的原因是心肝肾的功能不是很好,但是还没到功能损坏的。
程度,要是有损坏就会有很多地方生病了!~小时候身体很差,经常生病,长期服用药物,而大多数都是刺激肾脏的~因为生病而胃口很差,严重缺乏营养,导致身体虚弱,气血养的也不足~从出生时就上了很大的火,眼周溃烂,几次进出急救室,阴虚火旺,肝功能先天就不好~该生发时没生发起来,该藏时没藏住什么,反而害了病,身体能调整成现在的样子也已经不错了啊~但是如果把亚健康的状态保持下去,不要说保持青春了(要面貌年轻首先要身体年轻),5年之后身体肯定会有实质性的病变出来!~所以现在就是调养的时候了!先用两年时间调养肯定能看到成效,再用三年调养就应能调养到健康状态了,藏住精气10年都不会生病的~ 尽量不要吃西药,西药只能维持,价格也不便宜,虽然见效快,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黄帝内经读书报告
《黄帝内经》读书报告黄帝,华夏族的始祖,中华民族的象征。
上古时候,黄帝率领他的部落统一了全国,中华文明从此发展。
黄帝不仅长于征战,而且颇懂医术,闲暇时候经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讨论医学问题,由此传说《黄帝内经》为黄帝所著。
看完《黄帝内经》给我的一个总体印象就是:此书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
另我叹为观止的是华夏祖先在2000多年前所阐述的一些深奥精辟的理论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让我也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深入到具体内容,我认为《黄帝内经》是一本关于天地和生命规律认识的大百科全书,以阐述生命规律和医疗理法为中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人与自然、人身五脏六腑及各部位间是相互依存的整体。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贯穿始终的整体观念,迄今仍比西方医学高明。
对于《黄帝内经》,我理解最深的是其中的阴阳学说,是最值得探讨和学习的,因为它是贯穿整书的主干,其他的都是从它延伸出去的分支。
所以应该重点讨论阴阳学说。
《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论述主要阐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调和,相互对立,相互转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中说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这强调了阴阳不是一般事物的名称,而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概念。
它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基础与纲领,是万事万物发生,生长,衰亡的动力与根源。
所以讨论阴阳的概念与规律,也就认识了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内在规律,包括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阴阳是相互对立的。
《素问:阴阳别论》中说:“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阴的属性为静止不动,阳的属性为运动,这是阴阳最基本的属性。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这是对阴阳作用的理论概括。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前言作为一本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始终被视为中医学的基石和精髓。
在我读过之后,我深受其启发,对于人体的理解和健康的关注都有了新的层次。
一、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它更是一部融合了哲学思想的力作。
书中提倡“天人合一”的观点,将人体与自然界相互关联起来。
这种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对疾病的治疗上,更体现在对健康的维护上。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体的病症,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机能和病理变化,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
这种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赋予了中医学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中医学不仅仅是关注病症和治疗方法,更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维持人体健康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二、中医学的整体观念《黄帝内经》非常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看作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
书中介绍了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经络和气血等重要概念。
通过全面理解人体的各个方面,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种整体观念的重要性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认可。
传统的西医学常常将人体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诊断和治疗,而中医学则更注重整体性和个体差异。
这种整体观念的应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人体恢复健康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防病治病的重要性《黄帝内经》对于预防疾病的观点和方法也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提到,人体最重要的任务是维持机体的平衡和调节,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这种防病治病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常常忽视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只关注治疗已经发生的病症。
然而,《黄帝内经》提醒我们,预防永远比治疗更加重要。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我们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并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黄帝内经》作为一本古代医学经典,它与现代医学有很多共通之处。
虽然书中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在现代医学中已经得到了改进和完善,但其中的思想和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它是中国医学的奠基之作,被誉为中医宝典。
这部经典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完《黄帝内经》后,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经典包含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包括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了解到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之间相互联系,疾病是由于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和情志因素引起的失衡。
中医学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维护健康。
这些理论和观念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治疗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上,很少有人关注到预防疾病和调整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意识到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尝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维护健康。
我开始更加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增加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这些改变让我感到身体更加健康和有活力。
最后,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但在现代社会,中医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认识到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中医学的精华,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使中医学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希望中医学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也让我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黄帝内经》这部经典将继续为人们所重视和传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读后感范文
黄帝内经读后感经过了半年的大量阅读《黄帝内经》,老师终于给我们解经了,当解完一段以后,每个人都站起来发言,而我也深有体会。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两汉年间,在内容上主要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人的对话形式展开。
下面我来解一小段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呀,大都能活过100岁,而且动作灵活没有衰老的迹象。
现在的人,年龄到了50岁上下就动作迟缓有了衰老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们大都懂得养生之道,能够效法天地间的阴阳变化来调节自己,饮食有规律,不过分操劳,所以能活到100岁。
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拼命地喝酒,任意地妄为,过份地生气,贪图享乐,起居没有规律,所以到了50岁左右就衰老了。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从小很努力用功读书,事业一番风顺,而且从不做坏事,是一个好人,可他也只活到了65岁。
他死后很不服气于是去问上帝,上帝帮他一查原来他能活到102岁,那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他平时的时候不注意调养自己,饭不好好吃,觉不好好睡,很容易生病,所以到了晚年就没有长寿,但如果他从小就保养自己的话,那他就能活过百岁。
其实自己能活多久的寿命,关键看你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好的.习惯和乐观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要注意四季气候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
希望大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发脾气,善待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够长寿!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三月。
俗话真准确,我一年到头都觉得缺觉,死活想不明白这世上怎么会有人失眠的,那该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呀,当然我也不向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要则,在睡眠上也颇需遵守。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春三月指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原来节气是用来划分季节的,而且,中国的节气十分精确,精确到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读书报告黄帝,华夏族的始祖,中华民族的象征。
上古时候,黄帝率领他的部落统一了全国,中华文明从此发展。
黄帝不仅长于征战,而且颇懂医术,闲暇时候经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讨论医学问题,由此传说《黄帝内经》为黄帝所著。
看完《黄帝内经》给我的一个总体印象就是:此书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
另我叹为观止的是华夏祖先在2000多年前所阐述的一些深奥精辟的理论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让我也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深入到具体内容,我认为《黄帝内经》是一本关于天地和生命规律认识的大百科全书,以阐述生命规律和医疗理法为中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人与自然、人身五脏六腑及各部位间是相互依存的整体。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贯穿始终的整体观念,迄今仍比西方医学高明。
对于《黄帝内经》,我理解最深的是其中的阴阳学说,是最值得探讨和学习的,因为它是贯穿整书的主干,其他的都是从它延伸出去的分支。
所以应该重点讨论阴阳学说。
《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论述主要阐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调和,相互对立,相互转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中说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这强调了阴阳不是一般事物的名称,而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概念。
它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基础与纲领,是万事万物发生,生长,衰亡的动力与根源。
所以讨论阴阳的概念与规律,也就认识了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内在规律,包括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阴阳是相互对立的。
《素问:阴阳别论》中说:“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阴的属性为静止不动,阳的属性为运动,这是阴阳最基本的属性。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这是对阴阳作用的理论概括。
“阳生阴长”是说明阴阳相互为用,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可以使物体生长,待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在阴阳的作用下,又可以促进其杀藏(衰亡)。
所以不能孤立地看待阳何以会生,阴何以会长,阴阳皆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离开了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单独存在而发挥作用,因而说阴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这句话阐明了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的规律。
极,极点之意,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自然界的四季转换:冬天炎热到极点可以转换为冬天寒冷,冬天寒冷到极点可以转换为夏天的炎热。
我认为人们得病时忽冷忽热的症状应该就是阴阳转化规律的体现。
这种转换也是有条件的。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说明阴阳双方到了极点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化。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灵枢:论疾诊尺》也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阴主寒,阳主热。
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可以看出,“重”和“极”是必然的转换条件,寒在“重”和“极”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向热转换,热性也一样。
《黄帝内经》的阴阳相互调和,转换的思想贯穿了整本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阴阳,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是《黄帝内经》中始终贯穿的一个概念,理解好它们,才能牢牢抓住整本书。
除了阴阳学说,《黄帝内经》还有一个重要的藏象学说。
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
也就是说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即:心、肺、肝、脾、肾。
六腑即:胆、膻中、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即十二官。
十二官的具体功能及联系,在书中论述的非常清楚。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心为君主之官”是说明心是人体的最高的的统帅,是“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好像是一国的君主。
这一比喻,通俗生动说明心在五脏六腑中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心为什么是君主之官?继续阅读此书,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要从心主宰全身去理解,心痛过神主宰全身。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心藏神.”便是说明了心主神明的作用。
心神应该是通过神来支配和协调全身腑脏组织的功能,故为全身主宰。
又通过血主宰全身。
《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
”脉即血脉。
血液在全身流动,这应该也是心主宰全身的重要原因。
《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这说明血是神的基础,心藏神和心主血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们是相互利用的。
因为心能主宰人的精神,有意识和身体,所以心是君主之官。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第八》)。
肺为“相傅之官”,意思就是肺起到了宰相作用,就好比辅佐君王的宰相一样。
“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傅之官”—张介宾。
可见位高近君是肺为相傅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肺的功能方面,肺主气,心主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依,相互为用,共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保持气血流通,所以说肺为相傅之官,辅佐心一同保持气血流通。
“肝者,将军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将军决断勇猛,肝的功能和将军类似。
《黄帝内经》里面有详细解释。
肝是刚脏,我个人认为刚可能是说肝的气和将军的刚直类似。
还有《灵枢:师传》:“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
”这个就是说肝有深谋远虑,,筹划策略,防御外敌的功能,所以为将军之官。
看到这种解释,我觉得有点疑惑。
但联想到西医说的肝是人体的解毒器官和“化学工厂”时,我感觉能够理解了。
人体的毒素什么的相当于就是外敌吧,威胁人体健康的敌人,肝既然有解毒功能,能消除这些毒素的威胁,就是帮人体抵御了外敌的威胁。
所以说肝为“将军之官”的说法也很有道理。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这里说胆是做出决策的部位。
这个说法让我很是疑惑。
读到后面我逐渐明白了。
决断是神的表现之一,胆为六腑之一,但又是奇恒之腑说明与六腑又有不同,他与肝表里相依,协同心参与精神活动。
《素问:奇病论》说:“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
”又说:“此人数谋虑而不决,故胆气上逆而为之口苦。
”这个大概就是说肝胆相济,肝是谋略,胆是下决策吧,胆主决断是对整个腑脏,机体的气血,阴阳的升降,皆有决断作用。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把胆归于决断的功能。
十二官除了这四个还有膻中、脾胃、大肠、小肠、肾、三焦、膀胱。
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藏象学说”的一个最重要思想就是整体观念,这是我最深的体会。
不管各个器官的功能怎么样,都把它们看做是一个系统中的一部分,没有独立将它们分开,都是围着心来转的。
这一种整体思想在生命体系研究中很科学,我觉得比西医有些地方还先进的多。
除了“阴阳学说”和“藏象学说”,《皇帝呢经》中还有五行、精气、运气学说,这些学说我觉得都有相通的地方只要明白了一种,其他的也都不难理解。
除了这些固定的理论。
《黄帝内经》中的的一些先进的思想也给了我很深刻的体会。
刚才已经说过的整体思想,这启示我们生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将各个部位分隔开来,应该视作一个系统中的各部分,注意他们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这样治疗疾病时,才不会局限在局部,而是深入根基,从源头解决疾病。
整体思想除了对治疗疾病有用,对我们看其他问题也有帮助,看到整体,不局限于局部,会比别人思考得更深刻。
除了整体思想,《内经》中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也是不变的真理。
走向自然,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和谐统一。
像书中所说的“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和与阴阳,调与四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法则天地,象则日月”等。
这样能超越世俗观念的束缚,摆脱外力的阻隔和压迫,做到天人合一,调节神气,疾病自然就没了。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一年四季变化都是阴阳二气相互转换的结果。
人与自然息息相通,阴阳运动不仅影响着自然界,也通过自然界变化影响着人体。
所以要顺应自然,从各方面进行调节使身体符合阴阳变化之道,这样增加了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书中还有很多比如治病要治本,不能纵欲的思想,都体现了《内经》中蕴含的古人的智慧,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我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看完了《黄帝内经》,说句实在话,书中的文言文有很多地方我都不太懂,我凭着大概意思加上网络上的资料,大概能够理解出《内经》中所体现的东西。
天人合一是核心思想,把人也看做是一种自然整体,在此基础上研究精气,气血等。
从《内经》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健康、养生的理念,我决定在生活中付诸实践,利用好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爱护自己的健康。
另外,《内经》中的很多先进的思想,我相信我也能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指导我们做事、做人。
总之,在古人智慧的协助下,我可以做到身体、精神两健康。
只花两个月时间读完《内经》这本著作,却得到了我一生的财富,它将会指导我以后的行医之路,我以后也会更加努力,将《内经》中的古人智慧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利用我的所学之术,去救治更多承受病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