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
高中地理 第2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温馨提示】(1)太阳高度是线面角,是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也可以是地面上看太阳的仰角。
(2)正午太阳高度是某地区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但不一定是90°。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春、秋分赤道南北两极点[思考]华北地区的楼房一年四季的采光效果一样吗?为什么?提示不一样。
因为一年四季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尤其是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北面的楼房最容易被南面的楼房遮住阳光,采光效果最差。
探究点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变化规律情境探究[情境材料]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素养设问]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分析以下问题。
(1)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在三次连续测量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B.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C.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D.北极点周围的极昼范围先变小后变大知能升华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计算
【解析】第4题,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而且普遍比 较大,甲地不仅变化幅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丙地太阳高度角最大可以达到90度,丁地则变 化幅度偏大,因此答案为B。 第5题,根据第3题,再依据6月22日和12月22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推断半球,入甲地肯定位于北半 球,而且在北半球的中纬度,依据就是两点,第一,甲地的太阳高度在冬至和夏至这两天都大于0度而 且小于60度;第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余类推。
h L= tanH
h
H
L
(3)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读右图,思考怎样最大程度的利用太阳能?
(3)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安装角度a=90°-H(正午太阳高度角) =纬度差
例: 在北纬30°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 太阳能,冬至日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为( ) A.6.5° B.30° C.53.5° D.60°
重难点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1)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6.22
3.21
次年6.22 9.23
次年3.21
12.22
N
北回归线
S
0°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影子朝向 正北 , 夏至日时影子最 短 ,冬至日时影子最 长 。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情况相反。
(2)计算楼距。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 算最小楼距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时的楼距。
H=90°— 纬度差 =90°-∣φ±δ∣ (纬差的计算:同半球 ,异半球 如:求北京(400N)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步骤:1 标直射点、所求点纬度, 2 算纬度差 H=900-(40°+ 23.50 ) =26.50 2、极点的太阳高度 =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word完整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1 •太阳咼度与正午太阳咼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经线时的太阳高度,此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直至晨昏圈上为0° 呈同心圆分布。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极点上,在极昼期间,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没有变化,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下图甲;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点近角大、点远角小”;纬度相差多少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就相差多少度° 。
具体如下表:节气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咼度的纬度变化春分赤道赤道正午太阳咼度为90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夏至北回归线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秋分赤道赤道正午太阳咼度为90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冬至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正午太阳咼度为90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归纳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咼度为90 ,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咼度角越大,越远则止午太阳咼度角越小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地带正午太阳咼度的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北半球冬至日后逐渐增大,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咼度最大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咼度最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ira如下图乙。
90°5°N阳30°—応_春分冬至夏至秋分冬至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髙度随时间变化(北半球)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 = 90°—环一S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首先需要了解太阳高度角的定义。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是地球上一些特定地点上空的太阳位置的垂直度量。
纬度是一个观测点相对于地球赤道的位置度量,可以从地理位置或者GPS获取。
纬度的范围从北纬0度(赤道)到北纬90度(北极),南纬0度(赤道)到南纬90度(南极)。
其次,季节对正午太阳高度也有重要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距离太阳的距离会有变化。
在南半球,当地球离太阳最近时,太阳高度最高;在北半球,当地球离太阳最近时,太阳高度最低。
这种差异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三角学中的三角函数来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是:tan(太阳高度角) = sin(纬度) * sin(夏至太阳赤纬) + cos(纬度) * cos(夏至太阳赤纬) * cos(小时角)其中,夏至太阳赤纬可以根据日期计算得到,小时角是太阳在正午时刻与观测地的经度之差。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绘制正午太阳高度随着日期的变化曲线图。
以纬度37.8度为例,计算每个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1.获取观测地的纬度信息,如37.8度。
2.对于每个日期,计算夏至太阳赤纬。
夏至太阳赤纬可通过相关公式或流行的天文学软件计算得到。
3.根据经度差计算小时角。
例如,观测点位于东经100度,那么经度差就是100度。
4.将纬度、夏至太阳赤纬和小时角带入计算公式中,得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弧度。
5.将计算结果转换成角度制,得到正午太阳高度。
将计算得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即可显示正午太阳高度随日期的变化规律。
在南半球,夏至时太阳高度最高;在北半球,冬至时太阳高度最低。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计算方法只适用于近似算法。
不考虑其他因素,如大气折射、地球自转轴倾斜等。
如果需要更加精确的计算,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通过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太阳在不同日期的高度角变化,这对于农业、建筑、气象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解与训练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解与训练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对地面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在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最大,为90°,在晨昏线上则为0°。
而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即地方时为12点的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同一时间随纬度的变化和同一地点(纬度)在一年中随季节的变化。
由于这两种变化的直接原因都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1左),因此,要理解和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需要从太阳直射图1点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来入手。
图2是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在球面上的状况,从中可以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一些基本规律(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下同)。
HD<HB<HA>HC>HE表明:从纬度分布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的对称点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HA>HC>HE,HA>HB >HD表明: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大,反之正午太阳高度小。
下面通过图解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理解其基本规律。
首先对图1左图进行转换,将图中经线圈的右半部“拉直”,可得到图1右图。
两图均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以下简称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这里以图1右图为基础来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分布规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这里我们分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假设P为满足条件的任意一地点,H1,H2,H3分别表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时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4为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某地P 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1.赤道地区:由图3可以看出,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H2)达最大值90°,二至日正午太阳度(H1和H3)达最小值。
以春分日为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图3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由图4可以看出,H4大于H1和H2又小于H3,在夏至日前后P地各有一次直射,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H4),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H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在中午时刻(12:00)时,相对于观测地平面的角度。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观测地的纬度、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因素。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方法。
太阳高度与地球纬度的关系:太阳高度与地球所处的纬度有密切关系。
由于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几何体,太阳光线与地面的相交角度取决于地球所在的纬度。
在赤道处(纬度为0度),太阳在正午时刻的高度最高,为90度,太阳直射地面。
而在北极点(纬度为90度),太阳在正午时刻的高度为0度,太阳光线以几乎平行的方式照射地面。
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太阳高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in(θ) = sin(φ) * sin(δ) + cos(φ) * cos(δ) * cos(H)其中,θ为太阳高度角,φ为地点的纬度,δ为太阳赤纬,H为太阳时角。
这个公式被称为斯南公式(Sine of azimuth)。
太阳赤纬的计算方法为:δ = -23.45 * cos(360/365*(N+10))其中N为今天是一年中的第几天。
太阳时角的计算方法为:H=15*(T-12)其中T为当地的真太阳时,以小时为单位。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
地球自转引起的变化:地球自转引起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引起的。
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是倾角,约为23.5度。
因此,在地球不同的纬度上,太阳高度角会有所变化。
夏至和冬至是太阳高度角变化最明显的时候,当纬度越低,太阳的高度角越小。
地球公转引起的变化:地球的公转轨道并不是一个完全圆形,而是一个椭圆。
因此,地球离太阳近的时候(即近日点),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大;而离太阳远的时候(即远日点),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小。
这会导致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综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综合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角变化与所在地的纬度有关。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微专题系列(微专题五:正午太阳高度)
微专题五:正午太阳高度一、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子午线时的太阳高度。
如图所示:【典型例题】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A.47°B.43°C.23.5°D.21.5°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点纬度差。
【关键】找“两点”即观测点、太阳直射点、纬度差。
【典型例题】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一)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即:近大远小)【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纬线。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即:来增去减)在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过程中,对于全球任何一个地点而言,直射点移向该地点,则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大;反之,则逐日变小。
直射点与该地点间的纬度距越近,该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直射点与该地点间纬度差距(纬度差)的变化。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ΔH=23°26′+Φ(Φ为当地纬度);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恒为46°52′;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从46°52′逐渐降低至23°26′,任一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ΔH=90°-Φ+23°26′。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视运动轨迹)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指的是正午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计算公式为:α = 90° - | β - γ |其中α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β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注意:|β-γ|表示的是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当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题1 正午太阳高度角示意图例题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城市的观察者,在6月22日观慕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地理坐标。
据此完成3—4题。
3、观察者所在城市可能是()A.杭州B.石家庄C.沈阳D.哈尔滨4、观察者在12月22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答案:C、B精讲精析:(1)计算观察者的纬度。
①由题干可知,6月22日为夏至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1°;②正午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即71°=90°-|当地纬度-23.5°N|,可以求出当地纬度=42.5°N或4.5°N,表中四个城市中,最为接近的是沈阳(41.8°N),选项C正确。
(2)分析太阳视运动轨迹。
①12月22日为冬至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则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90°-|41.8°N-23.5°S|=24.7°,选项B、C符合条件;②此时为冬至左右,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东南升起、正午正南、西南日落,选项B正确。
总结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此时的日期,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并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计算观察者的纬度;②根据此时的日期,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并结合观察者的纬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③根据此时的日期(冬至左右),分析此时太阳的视运动轨迹(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
知识点太阳高度角地理考试中所说的太阳高度角,一般指的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当地时间12:00时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如下图所示,图中的α 即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α的计算,可以根据以下公式:α = 90° - | β - γ |式中,β为当地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①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②如果太阳恰好直射,则太阳高度角为90°;③如果出现极夜现象,则当地的太阳高度较为0°。
图1 太阳高度角示意图昼夜长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主要有以下规律:①太阳直射北半球时(3月21~9月2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②太阳直射南半球时(9月23~次年3月21),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③太阳直射赤道(3月21和9月23),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小时;④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6月22~12月22),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⑤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12月22~次年6月22),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图2 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例题图3 例题答案:D、C精讲精析:(1)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①太阳高度角=90°-|北京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北京纬度为40°N,则|40°N-直射点纬度|=90°-太阳高度角。
②太阳高度角分别等于60°、50°、40°时,则|40°N-直射点纬度|=30°、40°、50°,则直射点纬度分别为10°N、0°、10°S。
(2)分析昼夜长短。
①太阳直射点从10°N移动到10°S,即从北半球移动到了南半球;②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③因此从第一个月到第三个月,先昼长越短,后昼短夜长,这三个月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变长。
(完整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经线时的太阳高度,此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直至晨昏圈上为0°,呈同心圆分布。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极点上,在极昼期间,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没有变化,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下图甲;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下图乙。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点近角大、点远角小”;纬度相差多少度(1°),正午太阳高度角就相差多少度(1°)。
具体如下表: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归纳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冬至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秋分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夏至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春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太阳直射点节气(2)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北回归线上 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北半球冬至日后逐渐增大,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纬度地带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φ-δ|。
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2016年10月15日至16日,第八次金砖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领导人峰会在印度果阿(15°26′N,73°50′E)举行。
下图为印度半岛区域图。
据此回答下题。
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举行时,果阿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A.70° B.90° C.60° D.55°答案【答案】A解题必备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北半球节气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夏至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春、秋分赤道南北两极点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与该地的纬度差注意:若太阳直射点与该地同在北半球,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太阳直射点与该地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之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
交通规划
考虑太阳辐射对道路的影响,合 理规划道路走向和交叉口位置, 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05
正午太阳高度的研究意 义
对地球科学的影响
地球自转和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地球的自转和 公转密切相关,研究正午太阳高度有 助于深入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气候系统
正午太阳高度影响地球接收到的太阳 辐射量,进而影响地球的气候系统, 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
目录
• 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 正午太阳高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 正午太阳高度的研究意义
01
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
太阳高度角的定义
太阳高度角
指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计算公式
太阳高度角 = 90° - (太阳赤纬 + 观测点纬度)。
城市规划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城市建筑采光和通 风,对城市规划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谢谢观看
04
正午太阳高度在生活中 的应用
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热水器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的直射阳光,将热能转化为 热水的设备。
光伏发电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直射阳光转化为电能,为家庭或 企业提供电力。
太阳能烘干
利用太阳辐射热能,对农作物、食品等进行烘干处理。
建筑采光设计
01
02
03
自然采光
利用窗户和天窗,将直射 阳光引入室内,减少人工 照明需求。
春季和秋季正午太阳高度适中,阳光照射角度适中,日照时 间适中,气温温和。
纬度变化规律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低,阳光照射角度越小,日照 时间越短;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高,阳光照射角度 越大,日照时间越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成品)
⑤计算0º (赤道)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
阳高度角,并计算该纬度在一年内的正午太
阳高度变化幅度。
夏至日:66°34 ′ 冬至日:66°34′ 二分日:90° 变化幅度:23°26′
【难点突破】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结论归纳
①南北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任意纬线,其一 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均为 46° 52′ 。 ②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最 小 ,为 23° 26′ ;向回归线 递增 ,回归线上的正 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 46° 52′ 。且南北 回归线之间任意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
角,并计算该纬度在一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幅度。
夏至日:36°34 ′ 冬至日:83°26′ 二分日:60° 变化幅度:46°52′
【难点突破】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推导过程
③计算15º N在二分二至日及直射时的正午太
阳高度角,并计算该纬度在一年内的正午太
阳高度变化幅度。
夏至日:81°34′;冬至日:51°34 ′
90°
66°34′
a b
d
43°08′
c
e
3.21 6.22 9.23 12.22
0°
12.22
【图文转换】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图
a—赤道 d—南回归线
90°
66°34′
b—北回归线 e—南极圈
c—北极圈
a b
d
43°08′
c
e
3.21 6.22 9.23 12.22
0°
12.22
【典型例题】能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正午太 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状况的是( C )
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 19°42′N
。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每日一题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新人教版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下面甲图为非洲大陆西部某河流剖面示意图,乙图为该地6月22日正午太阳光照及塔影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风景塔所在地12月22日与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约为A.23.5°B.33°C.40°D.47°2.一年中,该地日平均昼长最长的月份,该地A.日照时间最长B.平均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该地日出东南D.公转和自转速度均最快3.图示M河的大致流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参考答案】1.B 2.C 3.A2.该地地处南半球,日平均昼长最长的月份为12月份。
影响日照时间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天气、海拔、昼长等,所以无法判断A项。
太阳直射的月份(不是12月)平均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自转速度不会变化;1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
3.该地纬度约为16.5°S,根据6月22日正午太阳光照的方位可知风景塔位于M河的北岸,由甲图可知北岸侵蚀岸,南半球侵蚀岸为左岸,因此甲图中M河河水由西向东流。
解题必备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
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AB纬度差=90°-(40°-10°)=60°。
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2016年10月15日至16日,第八次金砖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领导人峰会在印度果阿(15°26′N,73°50′E)举行。
下图为印度半岛区域图。
据此回答下题。
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举行时,果阿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A.70° B.90° C.60° D.55°
答案
【答案】A
解题必备
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2)季节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与该地的纬度差
注意:若太阳直射点与该地同在北半球,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太阳直射点与该地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之和。
如北京(40°N)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①夏至日:H=90°-北回归线与北京的纬度差=90°-(40°-23°26′)=73°26′
②冬至日:H=90°-北回归线与北京的纬度差=90°-(40°+23°26′)=26°34′学霸推荐
下图为谷歌地球拍摄的某地(39°N,117°40′E)卫星遥感影像,拍摄日期为3月10日。
读图回答1—2题。
1.判断该图拍摄的当地时间可能为
A.6:00 B.18:00
C.10:00 D.13:00
2.假设甲所在建筑物正午影长与建筑物高度之比为H,则
A.全年H=1
B.全年H=0
C.当H=1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D.当H=0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答案
【答案】1.C 2.C
2.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不可能有太阳直射现象,即H=0不可能发生;当H=1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经计算可知此时太阳直射6°S,故当H=1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由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该地不可能全年H=1。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