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纲要复习内容
四年级传统文化课程纲要
四年级传统文化课程纲要一、教学内容本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映中国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名水、品位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形式主要以古代诗歌,辞赋为主,从唐诗宋词及元曲中选择一些著名诗词人的作品,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道德品质,体现各个时代的不同社会风貌。
如杜甫的心忧国家,李白的豪迈不羁,陶渊明的平淡与醇美,蔡文姬的荡气回肠等等。
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
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父母亲情,真挚友情,怀古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积累一定的经典名篇,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开启心智,提升志趣,并通过搜集更多的关于教材的资料的过程中习得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培养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三、教学重点难点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教学中对所学诗词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
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古代的名人志士,引导学生领悟他们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
了解齐鲁文化遗产,了解山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进度(共21课时)唐诗专题(4课时)宋词专题(4课时)元曲专题(2课时)走进蔡文姬专题(1课时)走进陶渊明专题(1课时)走进李白专题(1课时)走进杜甫专题(1课时)三孔专题(3课时)长江专题(2课时)谜语专题(1课时)谚语专题(1课时)五、教学准备:1、与本单元、本课题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五部分 (1)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五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和掌握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合与融合,具体为:1.佛经的翻译与佛教的本土化。
2.佛教教义的本土化-以出世法做入世事。
3.佛教在中国的重要变化是建立了佛教宗派,尤其是禅宗和中国文化是完全契合的。
4.佛教融合到中国文化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支脉。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跟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也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
在磨合过程中,佛教开始慢慢本土化了。
本土化首先表现在于对佛教经典的翻译上。
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常常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质变。
有的是因为不理解,弄错了;有的则是有意识的,为了能够使本土的人更好地理解,附加上本土文化中某个方面的内容。
刚开始翻译佛经的时候就面临这个问题。
佛教经典里有很多概念是中国本土文化里面没有的,只能借用中国人所熟悉的一些名词概念去翻译佛经里面的比较相近的名词概念。
这其实是非常不确切的,你越是用这样一个办法翻译,越会造成误解。
比如翻译“空”这个概念,佛经是从“性空幻有”这个角度来讲的,也就是讲“空”并不是否定“有”的空,不是否定现象的空,而是在承认现象的前提下面来讲空的,是不能够离开现象的幻有来讲空的。
但是中国人并没有这样一个概念,那怎么办呢?就用了“无”这个词。
当时的中国人认为佛教跟道家是很接近的,也是讲清静无为的,所以翻译“空”最好的借用词就是道教的“无”。
谁知道用这个词一翻译,中国人就按照道家的意思理解空了。
后来很多人解释说佛教讲的空是什么,是无中生有,空是无,而无是一切万物之源,所以万物都是从空生出来的。
这就不符合佛教的原意了。
类似这样的翻译毛病很多。
虽然本土化了,空变成了无,本土的人能够看懂了,但是意思却变了。
最初的翻译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后来发现不行,就改变了方式。
到了魏晋时期,兴起了玄学的思潮。
玄学非常强调的一种思维方式叫做得意忘言,就是说重要的是把握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言上。
佛经翻译也受到了这个思潮的影响,从而强调对佛经内在意义的表达。
文化课复习纲要
1、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它的伦理性。
自然地理环境: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使得中国古文化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大陆民族文化。
经济环境:形成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耕经济格局。
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了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
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入文明社会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法体系。
①对血亲关系的高度注重——从亲属称谓上就能反映出来。
②对祖先的顶礼膜拜。
因此“孝亲”成为中国道德的本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孝”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体系。
2、为什么中华文明能绵延不绝。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诸方面。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
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各民族文化,从而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
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的内在基础。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还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礼一、礼的作用二、礼与俗的关系三、礼与俗的区别四、礼的分类1、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是祭祀的典礼,古人将其列为“五礼”之首,说明对祭祀的重视。
古代帝王祭天的礼仪有:郊祭、封禅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的礼仪,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救助政策和措施。
军礼是举行军事活动时的一套特有的礼仪。
宾礼就是接待宾客的礼仪,指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往来交际的礼仪。
嘉礼大体属于喜庆饮宴之类,涉及日常生活、宴请宾朋、帝王庆贺等许多方面,包括冠礼、婚礼、飨燕之礼、宾射之礼、庆贺之礼等项。
2、为什么古代贵族那么看重宗庙祭祀?在宗法制度下,“始祖”之义不再是血缘意义上的最早祖先,而是宗法意义上的最早祖先,即指分族的第一代祖先。
这样就造成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而迁;大宗上祭太祖,小宗只上祭至高祖的局面。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1〕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3〕专义的文化是指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3.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具体包括:(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自然包括两个局部:A.人之外的自然。
即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无机身体〞B.人自身的自然。
即人的"有机身体〞〔3〕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A.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
B.人自身躯体的全部的感觉〔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
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4.文化的一般特征〔1〕从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从文化的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
〔3〕从文化的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
〔4〕从文化的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的功能定义: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
〔1〕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2〕认知功能: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
〔3〕传播功能:言语和文字,实物〔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人,使之社会化。
〔5〕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围,程度,层次也不同。
〔6〕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
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2〕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的总和。
中国文化史复习大纲
中国文化史林刚(副教授)主讲中国文化史绪论“中国文化史”课是比较全面、系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课。
本课程揭示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特点与意义,纵向再现数千年中国灿烂文化的轨迹,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诸多领域,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史,可以在较短时间里比较集中地受到全面的深层次的文化素质教育,还可以为个人在以后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素养基础。
绪论主要内容一、“文化”概说二、中国文化界说三、中国文化史的线索和分期四、中国文化史的主要任务与教学内容五、学习中国文化史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六、本课程的考核中国文化史绪论一、“文化”概说(一)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般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自然属性,使其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念的一切活动成果或现象。
文化的本质内涵就是自然的人化,或者是人化自然。
文化是人类现实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绪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划分:广义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及其创造的手段、规则、制度、习惯等,一般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狭义的文化,则仅指人类精神文明的建树,即思想、哲学、制度建设、宗教传播、文学、艺术与史学等成就。
中国文化史绪论(二)“文化”的概念梳理文化是一个汉语古典词,在近代被借以翻西方对应词,赋予新的内涵。
“文”的本义是各色交错的“纹理”、“花纹”。
《周易•系辞下》说:“物相交,故曰文。
”《礼记•乐记》说:“五色成文而不乱。
”《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文”又引申为包括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又具体化为文书典籍、文章和礼乐仪制等。
用以表示人伦秩序,组成“人文”。
中国文化史绪论“化”的本义指二物相接,其一方或双方改变形态性质,即改易、变易、感化、转变之义。
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周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学提纲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学提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1、按照古人的礼仪,一般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自己儿子为(犬子)。
2、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3、古人所称的“手谈”指的是哪种物品?答(围棋)。
4、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古稀之年”是指(七十)岁。
5、古代刑罚名目繁多,其中将脚砍掉的刑罚叫(刖),割去膝盖骨的刑罚叫(膑)。
6、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察举制),选拔后的官职名主要有(孝廉)和(秀才)。
科举制开始于(隋)代,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先设立的,第一甲前三名俗名分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
7、我国古代称为“千年冰”的是(水晶)。
8、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
9、根据成语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韦编三绝(孔子)破釜沉舟(项羽)才高八斗(曹植)春风得意(孟郊)望梅止渴(曹操)洛阳纸贵(左思)一字千金(吕不韦)东山再起(谢安)10、有人把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及比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名为《十三经注疏》。
11、根据古代诗人的雅号写出相应的诗人姓名: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诗王(陆游)12、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
13、(西安碑林)是我国最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
14、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的《金刚经》。
15、琼瑶小说中很多书名实际上来自古典诗词,比如:《在水一方》出自《诗经》中的爱情名篇《蒹葭》,《庭院深深》出自(欧阳修)的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几度夕阳红》出自(杨慎)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6、中国古代传说中酒的发明者是(杜康)。
17、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民间造纸经验,造出了轻便而又经济适用的纸,人们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中国传统文化纲要(复习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纲要绪论谈中国传统文化一、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二、中国文化的结构和层次:1、观念文化:文化是有思想的人创造的,有系统的思想理论称为观念文化。
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
2、历史文物:器物(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漆器、铜镜、古钱)、艺术品(书法、绘画)、古建筑、陵墓、服饰。
3、社会制度:制度文化。
4、古代书籍:艺术科技。
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科技。
5、民俗文化:占卜(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人文”精神2.“自然”精神3.“奇偶”精神4.“会通”精神四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1表层:启示性,普及性。
如孔子和老子的名言2深层: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一章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第一节赫赫始祖的业绩一、炎帝农业方面:发展了原始农业,发明了最早的农具耒耜,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耕而作陶),创立“日市”。
医药方面:遍尝百草,一日百生百死。
二、黄帝发明文字:仓颉、沮诵是史臣发明衣冠:冠冕、衣裳第二节北粟南稻的农业1.中国生产性经济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比较同:第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生产性经济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二,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由于把捕获的动物驯养成家畜进行繁殖便出现了畜牧业,把野生的植物培养成农作物进行种植便出现了农业。
农业是主体。
第三,原始农业本身发展有阶段性。
生荒耕作制,熟荒耕作制。
异: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
2.中国史前时期农畜业的发展状况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谷物品种。
主要农具种类:耕作农具:铲、耒和锄;收割农具:刀和镰;谷物加工用具:磨盘和磨棒。
家畜有猪、狗、鸡、牛、羊。
新石器早期已经驯养了猪、狗、鸡,猪的驯养最多。
居住相对稳定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前提,农业发展又促进大规模聚落的形成,所以聚落状况成了反映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三节古陶神玉的世界陶器和玉器的制作是与史前农业相伴发生发展起来的。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
TRADITONAL CHINESE PHILOSPHY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时代771 –453 B.C.)●Spring and Autumn AnnalsWarring States Period (战国时代475 – 220 B.C.)●Record of the Warring States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诸子百家)(770 B.C. -- 221 B.C.)☐Confucianism (儒家)☐Mohism (墨家)☐Taoism (or Daoism) (道家)☐School of Names (名家)☐Legalism (法家)☐School of Yin-Yang (阴阳家)ConfucianismOverview☐a social ethic☐a scholarly tradition☐a political ideology☐a worldview☐a way of lifeClassical ConfucianismConfucius (551 B.C. – 479 B.C.)Mencius (371 – 289 B.C.)Xunzi (310—220 B.C.)six arts☐ritual (禮)☐music (樂)☐archery (射)☐charioteering (御)☐calligraphy (書)☐arithmetic (數)Editor of Five ClassicsClassic of Poetry (Book of Odes)诗经Classic of History 尚书(书经)Classic of Rites 礼记Classic of Change 易经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春秋Classic of Music 乐经Confucian SolutionRen (humaneness, humanity, benevolence, perfect virtue) is the core concept in Analects. It is the essence of being human. It is revealed by a person‘s behavio r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Yi (Righteousness) is a set of moral norms which all members of a society should observe.Cultivating such concern for others involves restraining oneself and the observance of li (rite, propriety).righteousness (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The Master said, ―The mind of the superior man is conversant with righteousness; the mind of the mean man is conversant with gain.‖Yen Y uan asked about perfect virtue. The Master said, ―To subdue one‘s se 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 is perfect virtue. (克己复礼为仁) If a man can for one day subdue himse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 an under heaven will ascribe perfect virtue to him. Is the practice of perfect virtue from a man himself, or is it from others?‖Yen Yuan said, ―I beg to ask the steps of that process.‖The Master replied, ―Look not at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listen not to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speak not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make no movement which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高二历史(文化史)复习纲要
高二历史(文化史)复习纲要第一单元复习纲要(整理)1、两条线索:一是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里了应有的贡献2、掌握理论: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第一课孔子和老子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4.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1)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
(2)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
(3)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5.老子也称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代表人。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1、哲学思想:―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万物,有生于无。
2、辨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化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政治上的放任主义和伦理的自然主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最新中国古代史思想文化二轮复习提纲[新人教]
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标准: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儒家思想的演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一)科学技术(三)书画艺术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汉字起源: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称为“文字图画”。
(2)汉字的演变:一金文一(大、小)一一。
(3)汉字的演变趋势:总趋势是由到。
2.书法艺术(1)阶段第一阶段魏晋前为“自发阶段”第二阶段魏晋以后“自觉阶段”(隶楷草行书法艺术化)(2)主要成就:A楷书:a笔画详备、结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b魏晋完善(、),唐代盛世(初唐的、盛唐的、晚唐的,他们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
B草书:a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实用性不大、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b魏晋以来,名家主要有东晋的(、父子),盛唐(、)。
C 行书:a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行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书体。
b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的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备受世人喜爱。
(四)京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1.开始: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风行一时2.形成:年间,湖北汉调进京,形成“”,兼收昆曲、秦腔以及民间小调形成新剧种――“京剧”3.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传统文化课程纲要2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人类在21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88年诺贝尔奖金得奖主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时大会宣言。
作为中国人有何理由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素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是我们迈向新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基石。
再者,现在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加强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培养,国家课程较注重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人的素质不仅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能力,应是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
人文学科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保障。
技能、技巧的缺失可以通过训练弥补。
而人文学科的缺失是难以补回来的,它是学生文化底蕴积淀过程,能潜移默化到学生生命个体中。
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植根于儿童阅读生活领域,借助经典文学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引导他们从小就去接触、去感受、去照做、去领悟先贤们的谆谆教诲,指引人们迈动蹒跚的脚步,一步步走向成长、走向未来。
(二)具体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国学经典,认识国学经典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学生掌握主题式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朗读和诵读,乐于背诵积累国学经典精粹篇章,增强文化底蕴,滋养语文素养。
3、形成一定的收集、整理、传播、交流、运用信息的能力;4、学生具备一定的与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三年级课程纲要(传统文化)-(1)
2018—2019学年上期三年级传统文化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三年级传统文化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授课时数: 20课时授课教师:古城小学姚利娟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课程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5.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6.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7.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1.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多样化。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各种形式相结合。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2.学习方式:(1)快乐诵读。
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
(2)限时诵读。
如每日诵读半小时。
在学校由老师利用早自习或活动课的时间,分几个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习的方式。
(3)诵读。
回家后,家长可带动孩子诵读,既能培养亲情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与家人分享。
(4)乐诵读。
让学生跟随经典的民族音乐诵读,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审美情趣。
课程评价:1.引导学生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纲要⒈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答】氏族社会晚期到“五四”运动以前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在中国范围内所形成并发展壮大起来的文化.⒉文化的基本含义:【答】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某个或某几个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和经济的状况,具有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包括哲学、宗教、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习俗等在内的有机整体。
⒊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答】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状况具有各种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它包括了中国古代哲学、宗教、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习俗等等,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⒋“民族精神”必须具备那两个条件?【答】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又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答】⒜刚强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崇尚气节、正道直行的精神。
⒞豁达乐观,宽容和平。
⒍有人说“传统文化就是封建文化”对吗?为什么?【答】不对。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了中国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状况具有各种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不仅仅是封建社会的文化。
⒎有人说“封建文化是消极文化”对吗?怎样认识才是正确的?【答】不对。
封建文化中包含了积极和消极的意识形态,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封建观念体系—封建主义,形成的强大的势力,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封建主义只是被包含在消极成分中的一部分,是远远小于封建文化的;而且并不能代表封建时期的民族精神,把封建主义的消极文化说成整个封建文化显然是错误的。
⒏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总倾向是什么?【答】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如人文精神中的“传统美德”;自然精神的“天人合一”、奇偶精神(讲求和谐)、会通精神(兼收并蓄)表现出的豁达乐观、宽容和平的主流思想;这是民族精神的总倾向。
⒐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特征?【答】(一)兼容井包(二)道德至上(三)家族中心(四)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五)崇尚权威(六)追求中和⒑谁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祖?中国传统文化开端于何时?【答】炎帝、黄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祖,中国传统文化开端于距今5500年的炎黄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提纲-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的比重上古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但在文化活动中已经占有很大比重。
《卜辞通纂》中富有诗意的辞句;《易经》中的优美歌谣;春秋贵族外交活动中的政治手段--"赋诗";儒家的"诗教"文学观。
魏晋时期:文学觉醒,曹丕提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观魏晋以后:士大夫几乎无人不写文学作品。
唐:文学发达作家、作品之多、作家身份之杂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的。
此处需以概略式的事实,具体突出这一观点。
结论:在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代典籍中,文学所占的比重是首屈一指的。
古代集部图书远远超过了经、史、子各类。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确是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有悠久的历史,3000多年,"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是其主要特征。
(一)诗歌:突出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艺术上追求的目标是情景交融的意境。
先秦:《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公元前6世纪已编定)、四言诗。
楚辞,公元前4世纪,楚地出现,杂言体,句末多以感叹词"兮"字结尾。
汉代:五言诗和七言诗开始兴起。
魏晋南北朝:在声律和丽辞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唐:五、七言律诗的格律成熟。
之后:又有词、曲等诗歌样式的发展,但五、七言古体诗和律诗一直极受重视。
(二)散文:散文的三大功能:叙事、论说、抒情。
渊源: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形成:《尚书》内容地位。
先秦散文:蔚为壮观,偏重记述的历史散文、偏重论说的诸子散文。
秦汉以后:古文和骈文两大类。
古文,以散行的单句为主;骈文,以骈偶的对句为主,二者也有互相交融的情形。
二者发展的不平衡:魏晋六朝是骈文形成并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期,之后,中唐古文运动,古文又渐渐地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直至近代白话文兴起为止。
(三)叙事文学:有小说和戏曲两大门类。
中国文化史纲要
中国文化史纲要第一章导论一、中国文化史的主要内容本课将从古老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讲起,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汉字文化、儒道思想文化、宗教文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发明、中国古代工艺、建筑文化、古代音乐舞蹈和戏曲文化、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塑等各领域。
第一节中国文化界说一、文化界说文化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词汇。
成文于战国的《易传》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称之为文化。
文化区分为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是指观念形态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复杂共同体,习惯上称为精神文化。
广义文化包括人类的一切创造,由三个部分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精神文化。
有关文化的分类: 在有关文化定义的讨论中,学者们发现要想在一个层面上给文化下一个公认的定义是困难的,所以开始尝试对文化进行分类定义,应当说这是富有实际意义的聪明做法。
关于文化的分类定义,影响最广的是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
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
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可见,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被称作“大文化”。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摘要)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摘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对青少年淫生的屮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徳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捉升政治素养。
——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屮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利I•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屮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屮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屮国人。
——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小国人。
——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屮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淫生热爱屮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认识常用汉字,淫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 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
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 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纲要绪论谈中国传统文化一、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二、中国文化的结构和层次:1、观念文化:文化是有思想的人创造的,有系统的思想理论称为观念文化。
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
2、历史文物:器物(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漆器、铜镜、古钱)、艺术品(书法、绘画)、古建筑、陵墓、服饰。
3、社会制度:制度文化。
4、古代书籍:艺术科技。
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科技。
5、民俗文化:占卜(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人文”精神2.“自然”精神3.“奇偶”精神4.“会通”精神四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1表层:启示性,普及性。
如孔子和老子的名言2深层: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一章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第一节赫赫始祖的业绩一、炎帝农业方面:发展了原始农业,发明了最早的农具耒耜,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器(耕而作),创立“日市”。
医药方面:遍尝百草,一日百生百死。
二、黄帝发明文字:仓颉、沮诵是史臣发明衣冠:冠冕、衣裳第二节北粟南稻的农业1.中国生产性经济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比较同:第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生产性经济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二,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由于把捕获的动物驯养成家畜进行繁殖便出现了畜牧业,把野生的植物培养成农作物进行种植便出现了农业。
农业是主体。
第三,原始农业本身发展有阶段性。
生荒耕作制,熟荒耕作制。
异: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
2.中国史前时期农畜业的发展状况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谷物品种。
主要农具种类:耕作农具:铲、耒和锄;收割农具:刀和镰;谷物加工用具:磨盘和磨棒。
家畜有猪、狗、鸡、牛、羊。
新石器早期已经驯养了猪、狗、鸡,猪的驯养最多。
居住相对稳定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前提,农业发展又促进大规模聚落的形成,所以聚落状况成了反映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三节古神玉的世界器和玉器的制作是与史前农业相伴发生发展起来的。
器主要是生活用品,玉器是礼器。
第四节从刻画符号到文字发明1.刻划符号到文字发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器发现的刻划符号最多。
龙山文化发现了文字诞生的可靠的证据。
最可靠的证据是在省邹平县丁公村发现的龙山文字。
2.文字出现的意义文字出现推动中国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如果没有文字,经验知识的积累流传受到时间空间的极大限制,有了文字以后时间空间的限制就相对被打破了。
由于文字的发明,中国历代的文明才能通过文字的载体而世代流传。
中国的历史从未中断过,中国的悠久文明连绵不断,这些都和文字的发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五节龙——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的诞生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它是取多种史前先民熟悉的动物特征糅合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1.中国文化中的龙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美好和威力的象征,代表兴盛和发达、吉祥和幸运。
2.龙文化诞生的物证距今6000年以前的西水坡蚌壳龙图案,被誉为“中国第一龙”。
第二章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第一节天人之学一、天人关系天人关系的核心问题:天是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无意志无目的的大自然(1)天是有意志的天神、天命、天道(2)天是自然界的天体,是茫茫的苍天(3)夏商周的观点:天命决定人事,据天道以定人事,把天道作为社会秩序、行为规、人的理想的最后依据。
二、天人之学1.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主要人物及思想:武:《子兵法》中第一次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概念。
蠡:认为的强弱、安危,军事上的成败、得失都与是否顺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可缺一,但人和最重要。
2.“天道自然”的观点主要人物及思想:孔子:《论语》中关于“天”的对话,记述了孔子对“天”的自然属性的探索。
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强调“天”是没有意志的,它的性质如同四时的流转运行,百物的生生不息一样,所以人们要“不怨天,不尤人”正面说就是要靠人自身的努力,孔子这些论断,是“天道自然”的理论萌芽。
3.“天人相分”的观点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总结了先各家各派的学说,吸取了它们的长处,摈弃了他们的的短处,在中国思想史学中第一次建立了“天人相分”的思想体系。
4.“天人交相胜”的观点唐代禹锡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天论》)的新观点。
第二节变易之学(“有对”之学)变易之学的主要容:第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老子:看到不少“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社会现象,也看到不少“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自然现象,由此认识到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第二,关于“有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的观点最早提出有对观点的可能是《周易》,它通过事物有对,即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
不过这种思想是以卜筮的形式表现的。
真正从哲学意义上讲事物有对的,是《老子》、《易传》、《子兵法》等书。
第三,关于对立双方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老子一派强调柔弱的作用,认为柔弱是对立双方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整个事物的性质及其转化趋势,提出了一套以贵柔、守雌为特点的辩证思想。
以《易传》为代表的一派与老子相反,它强调刚强的作用,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出了一套以自强不息为特点的辩证思想。
第三节会通之学三个表现:1.它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既能看到其学派的短处,又能看到其他学派的长处,既能坚持自己的理论原则,又能克服自己理论上的缺点。
(互补)2.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会,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3.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会外来文化。
第三章伦理道德与人文文化第一节传统美德中国民族十大传统美德:(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仁爱孝悌2谦和好礼3诚信知报4精忠爱国5克己奉公6修己慎独7见利思义8勤俭廉正9笃实宽厚10勇毅力行第二节中国史学的特色中国史学演变的三个阶段:(1)战国至两汉——中国古代史学的定型期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创造了史学的纪传体例,创作了不朽的史学著作《史记》。
东汉班固把司马迁的纪传体例,作了一些调整,以纪、表、志、传的体例撰写了《汉书》。
《史记》和《汉书》标志着中国史学的成型。
(2)晋南北朝至明末——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史学成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独立学术门类。
开始组织学者力量,官修史书。
这一时期史学著作门类更多,有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人物传纪。
(3)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古代史学的总结和嬗变时期这一时期史学家和思想家们对于现实政治的批评以及对于理学传统的反思,使古代史学关于历史演变的认识有所深化,并在其中包含有思想的萌芽。
清朝初年大思想家、学者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还有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著作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例如顾炎武的《日知录》、黄宗羲的《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对中国史学和学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会通意识)(2)以古为镜,经世致用(借鉴思想)(3)直书,书法不隐(实录精神)(4)德识为先,才学并茂(重文传统)第三节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魅力(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一、古典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中的比重经史子集。
集部最多。
(二)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1、诗歌的发展历程: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建安七子、(白、杜甫、白居易)唐诗、宋词、元曲。
2、散文的发展历程:尚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史记、汉赋、骈文、古文运动,功能:叙事,论说,抒情3、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小说:上古传说,史传作品,晋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清章回小说;戏曲:宋金诸宫调,元杂剧,明清传奇,京剧。
诗经、楚辞、史记、汉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及永久魅力永久魅力:1、爱国忧民的情怀2、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形象3、脍炙人口的语言:音韵之美,具有强烈的表现力现代意义:1、是传统文化中最易接受的形态(体验)2、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3、是其它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
二古典文学的辉煌成就《诗经》、《楚辞》、《史记》、汉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三古典文学的文化特征(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第四章中国古代的主体——佛教与道教第一节佛教传入与中外文化的融合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第一,历史最久。
从西汉末年直到清代、当代,两千多年,从未间断。
第二,影响最深。
中国佛教学者客观、实事地输入和整理印度佛教文化的成果,也输入了印度语文、印度艺术、医学、天文、数学、哲学。
第三,化得最好。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儒家的心性说改造了印度佛教的佛性说,把佛从外在的偶像变成了人的心信仰——“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
第二节道教的兴起与多种文化的融合道教的产生: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产生于东叶。
该教把老子和《道德经》加以神化,尊老子为教祖,奉若神明;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作性的解释。
其教义主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成为神仙。
东汉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和角创立的“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两个重要派别。
东汉成书的《老子想尔注》始有“道教”之名。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
第三节佛教、道教与传统文化佛教和道教积累了大量的经籍文书,留下许多文物宝藏,对中国古代,乃至近代的观念文化,科技文化和形象文化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有过不少重要的贡献。
(1)中国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文化影响最大。
以思想史为例,中国佛学是隋唐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承前启后的思想“网结”和纽带。
佛学丰富了中国哲学畴。
(2)中国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关系最密切。
以医学、化学、药物学为例,道教把外丹理论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相结合,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技术领域,并把炼丹术作为制药手段。
(3)佛教和道教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象文化的发展首先,在传统国画中出现了文人佛、道画的新品种。
其次,在传统文学中产生出一批以佛、道为题材的著名作品,这些作品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和新的命意遣词的方法。
《封神演义》、《西游记》很多情节出自佛经故事。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石窟的开凿、佛塔寺塔的修建。
对汉语的影响:促进音韵学发展,很多日常用语来自于佛教语汇,如刹(chà)那、清规戒律等。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历代王朝政治生活的重要影响:唐朝借提高道教地位推行清静无为的方针,曾发生四次大的灭佛事件,许多农民起义和道教有关(黄巾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