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精选(最新)

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精选(最新)
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精选(最新)

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精选(最新)

G4943.1《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4943.23《GB 4943.23-2012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23部分:大型数据存储设备》

G5271.8《GB/T5271.8-2001 信息技术词汇:安全》

G14805.5《GB/T14805.5-1999 批式电子数据交换安全规则(真实性,完整性和源抗抵赖性)》

G14805.6《GB/T14805.6-1999 安全鉴别和确认报文》

G14805.7《GB/T14805.7-1999 批式电子数据交换安全规则(保密性)》

G14805.9《GB/T14805.9-1999 安全密钥和证书管理报文》

G15843.1《GB/T 15843.1-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1部分:概述》G15843.2《GB/T 15843.2-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2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

G15843.3《GB/T 15843.3-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3部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

G15843.4《GB/T 15843.4-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4部分:采用密码校验函数的机制》

G15843.5《GB/T 15843.5-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实体鉴别:使用零知识技术的机制》

G15852.1《GB/T 15852.1-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消息鉴别码 第1部分:采用分组密码的机制》

G17143.7《GB/T17143.7-199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安全告警报告功能》

G17143.8《GB/T17143.8-199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安全审计跟踪功能》

G17900《GB/T17900-1999 网络代理服务器的安全技术要求》

G17901.1《GB/T17901.1-199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密钥管理框架》

G17902.1《GB/T17902.1-199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代附录的数字签名概述》

G17902.2《GB/T 17902.2-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带附录的数字签名:基于身份的机制》

G17902.3《GB/T 17902.3-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带附录的数字签名:基于证书的机制》

G17903.1《GB/T 17903.1-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抗抵赖 第1部分:概述》 G17903.2《GB/T 17903.2-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抗抵赖 第2部分:采用对称技术的机制》

G17903.3《GB/T 17903.3-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抗抵赖 第3部分:采用非对称技术的机制》

G17964《GB/T 17964-2008 信息安全技术 分组密码算法的工作模式》

G18018《GB/T 1801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

G18019《GB/T18019-1999 信息技术包过滤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

G18020《GB/T18020-1999 信息技术应用级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

G18219《GB/Z 18219-2008 信息技术 数据管理参考模型》

G18237.4《GB/T18237.4-2003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通用高层安全:保护传送语法规范》

G18336.1《GB/T 18336.1-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简介和一般模型》

G18336.2《GB/T 18336.2-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安全功能要求》

G18336.3《GB/T 18336.3-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安全保证要求》

G18237.4《GB/T18237.4-2003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通用高层安全:保护传送语法规范》

G18794.7《GB/T18794.7-2003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安全审计和报警框架》 G19663《GB/T 19663-2005 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

G19713《GB/T 19713-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在线证书状态协议》

G19714《GB/T 19714-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证书管理协议》 G19715.1《GB/T 19715.1-2005 信息技术 安全管理指南 第1部分:信息技术安全概念和模型》

G19715.2《GB/T 19715.2-2005 信息技术 安全管理指南 第2部分:管理和规划信息技术安全》

G19716《GB/T 19716-2005 信息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G19771《GB/T 19771-200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PKI组件最小互操作规范》

G20008《GB/T 20008-2005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评估准则》

G20009《GB/T 20009-2005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评估准则》

G20010《GB/T 20010-2005 信息安全技术 包过滤防火端评估准则》

G20011《GB/T 20011-2005 信息安全技术 路由器安全评估准则》

G20261《GB/T 20261-2006 信息技术 系统安全工程 能力成熟度模型》

G20269《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20270《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20271《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20272《GB/T 2027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20273《GB/T 20273-2006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20274.1《GB/T 20274.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简介和一股模型》

G20274.2《GB/T 20274.2-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第2部分:技术保障》

G20274.3《GB/T 20274.3-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第3部分:管理保障》

G20274.4《GB/T 20274.4-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第4部分:工程保障》

G20275《GB/T 20275-2006 信息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G20276《GB/T 20276-2006 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卡嵌入式软件安全技术要求(EAL4增强级)》

G20277《GB/T 20277-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测试评价方法》

G20278《GB/T 20278-2013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G20279《GB/T 20279-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和终端设备隔高部件安全技术要

求》

G20280《GB/T 2028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测试评价方法》 G20281《GB/T 20281-2015 信息安全技术 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20282《GB/T 2028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

G20283《GB/Z 20283-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保护轮廓和安全目标的产生指南》

G20518《GB/T 20518-2006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数字证书格式》

G20519《GB/T 20519-2006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特定权限管理中心技术规范》

G20520《GB/T 2052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时间戳规范》

G20945《GB/T 20945-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G20979《GB/T 20979-2007 信息安全技术 虹膜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G20983《GB/T 20983-2007 信息安全技术 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评估准则》G20984《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G20985《GB/Z 20985-2007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

G20986《GB/Z 20986-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G20987《GB/T 20987-2007 信息安全技术 网上证券交易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评估准则》

G20988《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21028《GB/T 2102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

G21050《GB/T 21050-2007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评估保证级3)》

G21052《GB/T 21052-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

G21053《GB/T 21053-2007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PKI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技术要求》

G21054《GB/T 21054-2007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PKI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评估准则》

G22080《GB/T 22080-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22081《GB/T 22081-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G22186《GB/T 22186-2008 信息安全技术 具有中央处理器的集成电路(IC)卡芯片安全技术要求(评估保证级4增强级)》

G22239《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22240《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25055《GB/T 25055-2010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安全支撑平台技术框架》G25056《GB/T 25056-2010 信息安全技术 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

G25057《GB/T 25057-2010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电子签名卡应用接口基本要求》

G25058《GB/T 25058-2010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25059《GB/T 25059-2010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简易在线证书状态协议》

G25060《GB/T 25060-2010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X.509数字证书应用接口规范》

G25061《GB/T 25061-2010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XML数字签名语法与处

理规范》

G25062《GB/T 25062-2010 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与管理规范》

G25063《GB/T 25063-2010 信息安全技术 服务器安全测评要求》

G25064《GB/T 25064-2010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电子签名格式规范》 G25065《GB/T 25065-2010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签名生成应用程序的安全要求》

G25066《GB/T 25066-2010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产品类别与代码》

G25067《GB/T 25067-201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

G25068.1《GB/T 25068.1-2012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IT网络安全 第1部分:网络安全管理》

G25068.2《GB/T 25068.2-2012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IT网络安全 第2部分: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G25068.3《GB/T 25068.3-201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IT网络安全:使用安全网关的网间通信安全保护》

G25068.4《GB/T 25068.4-201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IT网络安全:远程接入的安全保护》

G25068.5《GB/T 25068.5-201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IT网络安全:使用虚拟专用网的跨网通信安全保护》

G25070《GB/T 25070-2010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26267《GB/T 26267-2010 反垃圾电子邮件设备技术要求》

G26855《GB/T 26855-2011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

G28450《GB/T 28450-201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28451《GB/T 28451-2012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型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6

G28452《GB/T 28452-2012 信息安全技术 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28453《GB/T 28453-201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评估要求》

G28454《GB/T 28454-2012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的选择、部署和操作》

G28458《GB/T 28458-2012 信息安全技术 安全漏洞标识与描述规范》

G28517《GB/T 28517-2012 网络安全事件描述和交换格式》

G29244《GB/T 29244-2012 信息安全技术 办公设备基本安全要求》

G29246《GB/T 29246-2012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概述和词汇》G29765《GB/T 29765-2013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备份与恢复产品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

G29766《GB/T 29766-2013 信息安全技术 网站数据恢复产品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

GJZ102A《GJB/Z 102A-2012 军用软件安全性设计指南》

GJZ161《GJB/Z 161-2012 军用软件可靠性评估指南》

GJ2824《GJB 2824-1997 军用数据安全要求》

GJ5095《GJB5095-2002 信息技术安全通用要求》

GJ5371《GJB 5371.1-2005 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简介和一般模型》

GJ5793《GJB5793-2006 Z 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分析产品测评方法》

GJ5794.1《GJB5794.1-2006 Z 网络入侵检测产品测评方法第1部分:网络型产品》

GJ5794.2《GJB5794.2-2006 Z 网络入侵检测产品测评方法第2部分:主机型产品》

GJ5806Z《GJB5806-2006 Z 智能密钥卡通用规范》

GJ7249Z《GJB7249-2011 Z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J7250Z《GJB7250-2011 Z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GJ7700Z《GJB7700-2012 Z 军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测评要求》

GJ8042《GJB8042-2013 数据安全保护类产品测评方法》

GJ8043《GJB8043-2013 军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局域网安全监测评估规程》

WJ431《WJ/Z431-2005 单兵综合作战信息系统安全设计要求》

GA387《GA/T387-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网络技术要求》

GA388《GA/T388-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GA389《GA/T389-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A390《GA/T390-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通用技术条件》

GA391《GA/T391-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管理要求》

GA403.1《GA/T 403.1-2014 信息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网络型产品》

GA403.2《GA/T 403.2-2014 信息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主机型产品》

GA609《GA/T 609-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 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信息代码》 GA610《GA/T 610-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 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数据格式》 GA611《GA/T 611-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 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技术要求》 GA612《GA/T 612-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 安全保护技术措施通讯标准》 GA658《GA 658.1~10-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信息代码》

GA659《GA 659.1~659.9-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数据交换格式》

GA660《GA 660-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上网服务场所端功能要求》

GA661《GA 661-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远程通讯端功能要求》

GA662《GA 662-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上网服务场所端接口技术要求》

GA663《GA 663-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远程通讯端接口技术要求》

GA671《GA/T 6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技术要求》 GA672《GA/T 67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评估准则》 GA681《GA/T 681-2007 信息安全技术 网关安全技术要求》

GA682《GA/T 68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

GA683《GA/T 683-2007 信息安全技术 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

GA684《GA/T 6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交换器安全技术要求》

GA685《GA/T 685-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交换器安全评估准则》

GA686《GA/T 686-2007 信息安全技术 虚拟专用网安全技术要求》

GA687《GA/T 687-2007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安全技术要求》

GA695《GA/T 695-2007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通讯安全审计数据留存功能要求》 GA696《GA/T 696-2007 信息安全技术 单机防入侵产品安全功能要求》

GA697《GA/T 697-2007 信息安全技术 静态网页恢复产品安全功能要求》

GA698《GA/T 69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过滤产品安全功能要求》

GA699《GA/T 699-2007 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入侵报警通讯交换技术要求》GA700《GA/T 700-2007 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入侵分级要求》

GA708《GA/T 70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体系框架》

GA709《GA/T 709-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模型》

GA710《GA/T 710-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配置》

GA711《GA/T 711-2007 信息安全技术 应用软件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指南》

GA712《GA/T 712-2007 信息安全技术 应用软件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测试指南》

GA713《GA/T 713-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测评》

GA849《GA 849-2009 移动终端病毒防治产品评级准则》

GA855《GA/T 855-2009 公安信息网络课件制作规范》

GA986《GA/T 986-2012 信息安全技术 反垃圾邮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GA987《GA/T 987-2012 信息安全技术 USB移动储存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A988《GA/T 988-2012 信息安全技术 文件加密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SJ11363《SJ/T 11363-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SJ11364《SJ/T 11364-2006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

SJ11365《SJ/T 11365-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SJ11388《SJ/Z 11388-2009 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通则》

SJ20849《SJ20849-2002 军用通信网络管理系统通用安全要求》

SJ20924《SJ20924-2005 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设备结构设计要求》

SJ20951《SJ 20951-2005 通用数据加密模块接口要求》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作业答案3

1.()通常通过访问控制阻止非授权用户获得机密信息,通过加密技术阻止非授权用户获知信息内容。(单选 ) A可用性 B机密性 C可靠性 D可控性 2.一般用数字签名和公证机制来保证()。 (单选 )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不可否认性 D可用性 3.()就是只对当天新的或被修改过的数据进行备份。 (单选 ) A完全备份 B增量备份 C网络备份 D差分备份 4.()通常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应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所事先做好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单选 ) A容灾备份 B数据备份 C应急响应 D灾难恢复 5.信息安全策略是()。 (多选 )

A原则性的 B全局性的 C具体性的 D可以被审核的 6.攻击检测系统的功能包括()。 (多选 ) A监视用户和系统的运行状况 B能够实时对检测到的攻击行为进行反应 C对用户非正常活动的统计分析 D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 7.公民在互联网上可能遭受侵害的权利,包括()。 (多选 ) A名誉权 B肖像权 C隐私权 D知识产权 8.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的目的就是产生适当的风险和安全文化,保证意识和控制活动的同步,还必须安排针对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训,并检查意识培训的效果,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和实时性。 (判断 ) 正确错误 9.允许访问除明确拒绝以外的任何一种服务,指防火墙将系统中确定为“不许可”的服务拒绝,而允许其他所有未做规定的服务。 (判断 ) 正确错误 10.双宿堡垒主机在应用层提供代理服务,与单宿型相比更加安全。 (判断 ) 正确错误 11.从广义上讲,保密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或社会组织在意识到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项如果被他人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网络与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开展,还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我校将认真的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通过检查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落实技术防范措施,对有毒有害的信息进行过滤、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一、网站安全保障措施 1、主控室设置经公安部认证的防火墙,做好安全策略,拒绝外来的恶意攻击,保障网络正常运行。 2、对计算机病毒、有害电子邮件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有害信息对网络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3、做好日志的记录。内容包括IP地址,对应的IP地址情况等。 4、关闭网络系统中暂不使用的服务功能,及相关端口,并及时用补丁修复系统漏洞,定期查杀病毒。 5、服务器平时处于锁定状态,并保管好登录密码;后台管理界面设置超级用户名及密码,并绑定IP,以防他人登入。 6、学校机房按照机房标准建设,内有必备的防静电地板、,定期进行电力、防火、防潮、检查。 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1、信息监控制度: (1)、网络信息必须标明来源;(即有关转载信息都必须

标明转载的地址) (2)、相关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网络系统安全,实施有效监控,做好安全监督工作; (3)、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一系列以下信息,如有违反规定有关部门将按规定对其进行处理; 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B、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C、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D、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E、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F、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G、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H、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2、组织结构: 设置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员,并由其上级进行监督、对学校网络系统管理实行责任制,对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员,以及领导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管理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严格抓管理工作,实行谁管理谁负责。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

广东鸿联九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 情况报告 去年以来,我司大力实施信息化基础建设,严格落实信息系统安全机制,从源头做起,从基础抓起,不断提升信息安全理念,强化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与保障,加强对包括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信息化建设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以信息化促进公司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 一、提升安全理念,健全制度建设 我司结合信息化安全管理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机房进出登记表》、《系统故障处理表》、《厂商巡检报告》、《设备进出机房登记表》、《生产设备定期检查表》、《生产用户权限申请表》、《系统变更申请表》、《机房应急管理制度》、《机房巡检登记表》、《机房设备到期检查表》、《设备维修记录表》等以公文的形式下发执行,把安全教育发送到每一个岗位与人员。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安全知识培训,广泛签订《保密协议》。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全公司统建立保密及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技术部经理毛伟为组长,网络工程师主管谢嘉为副组长,技术部罗江林()为网络安全管理员,负责公司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 二、着力堵塞漏洞,狠抓信息安全

我司现有计算机85台,每个工作人员使用的计算机按涉密用、内网用、外网用三种情况分类登记与清理,清理工作分为自我清理与检查两个步骤。清理工作即每个干部职工都要对自己使用的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与移动存储介质,按涉密用、内网用、外网用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信息清理归类,分别存储。检查组办公室成员对各类计算机与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抽查,确保所有计算机及存储设备都符合保密的要求。 定期巡查,建立安全保密长效机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分类处理办法(如更新病毒库、重装操作系统、更换硬盘等),并制定相应制度来保证长期有效。严肃纪律,认真学习与严格按照《计算机安全及保密工作条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强化安全人人有责、违规必究的责任意识与机制。 三、规范流程操作,养成良好习惯 我司要求全系统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信息安全形势,遵守安全规定,掌握操作技能,努力提高全系统信息保障能力,提出人人养成良好信息安全习惯“九项规范”。 1、禁止用非涉密机处理涉密文件。所有涉密文件必须在涉密计算机上处理(包括编辑、拷贝与打印),内外网计算机不得处理、保存标密文件。 2、禁止在外网上处理与存放内部文件资料。 3、禁止在内网计算机中安装游戏等非工作类软件。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1、我公司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切实负起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的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与职责,细化工作措施与流程,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与实施办法,确保使用网络与提供信息服务的安全。 2、网站信息内容更新全部由网站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人员素质高、专业水平好,有强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网站所有信息发布之前都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 工作人员采集信息将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与相关规定。严禁通过我公司网站及短信平台散布《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信息(即“九不准”),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3、遵守对网站服务信息监视,保存、清除与备份的制度。开展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清理整治工作,对违法犯罪案件,报告并协助公安机关查处。 4、所有信息都及时做备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网站将保存60天内系统运行日志与用户使用日志记录,短信服务系统将保存 5个月以内的系统及用户收发短信记录。制定并遵守安全教

育与培训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用户网络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互联网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不泄密、不制作与传播有害信息,不链接有害信息或网页。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防病毒、防黑客攻击技术措施就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络进行破坏活动,保护互联网络与电子公告服务的信息安全的需要。我公司特此制定以下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的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应使用经公安机关检测合格的防病毒产品并定期下载病毒特征码对杀毒软 件升级,确保计算机不会受到已发现的病毒攻击。 2、确保物理网络安全,防范因为物理介质、信号辐射等造成的安全风险。 3、采用网络安全控制技术,联网单位已采用防火墙、IDS等设备对网络安全进行防护。 4、使用漏洞扫描软件扫描系统漏洞,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口。 5、制订口令管理制度,防止系统口令泄露与被暴力破解。 6、制订系统补丁的管理制度,确定系统补丁的更新、安装、发布措施,及时堵住系统漏洞。 防黑客攻击主要包括: ①、安全漏洞检测与修补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

1.()作为安全保护策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让事物简单便于理解;二是复杂化会为所有的安全带来隐藏的漏洞,直接威胁网络安全。 (单选 ) A动态化 B普遍参与 C纵深防御 D简单化 2.()是由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通信网络、工作站等设备组成使办公过程实现自动化的系统。 (单选 ) A数据处理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办公自动化系统 D决策支持系统 3.阻止IP欺骗的另一种明显的方法是在通信时要求加密传输和验证。当有多种手段并存时,可能()最为适用。 (单选 ) A抛弃基于地址的信任策略 B包过滤 C加密方法 D随机化的初始序列号 4.网络监察部门是公安机关中唯一具有()的部门。 (单选 ) A侦查权 B检察权 C侦查权和监察权

D监察权 5.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包括()。 (多选 ) A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 B信息安全标准在不断变化 C信息安全概念在不断扩展 D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 6.在建立容灾备份系统时会涉及多种技术,如()。 (多选 ) ASAN或NAS技术 B基于IP的SAN互联技术 C快照技术 D远程镜像技术 7.与其他计算机系统(如操作系统)的安全需求类似,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需求可以归纳为()。 (多选 ) A完整性 B非独立性 C保密性 D可用性 8.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的目的就是产生适当的风险和安全文化,保证意识和控制活动的同步,还必须安排针对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训,并检查意识培训的效果,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和实时性。 (判断 ) 正确错误 9.接收方用加密密钥,通过加密设备或算法,将信息加密后发送出去。 (判断 ) 正确错误 10.用户可自选密钥对重要文件加密,防止未授权用户窃密。 (判断 )

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总结

篇一: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 农业局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 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我局大力夯实信息化基础建设,严格落实信息系统安全机制,从源头做起,从基础抓起,不断提升信息安全理念,强化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和保障,加强对包括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信息化建设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提升安全理念,健全制度建设 我局结合信息化安全管理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保密及计算机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以公文的形式下发执行,把安全教育发送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安全知识培训,广泛签订《保密承诺书》。进一步增强全局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全农业系统建立保密及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局长为副组长,农业系统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负责对州农业局及局属各事业单位保密文件和局上网机、工作机、中转机以及网络安全的日管管理与检查。局属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二、着力堵塞漏洞,狠抓信息安全我局现有计算机37台,其中6台为工作机,1台中转机,每个工作人员使用的计算机按涉密用、内网用、外网用三种情况分类登记和清理,清理工作分为自我清理和检查两个步骤。清理工作即每个干部职工都要对自己使用的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按涉密用、内网用、外网用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信息清理归类,分别存储。检查组办公室成员对各类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抽查,确保所有计算机及存储设备都符合保密的要求。 定期巡查,建立安全保密长效机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分类处理办法(如更新病毒库、重装操作系统、更换硬盘等),并制定相应制度来保证长期有效。严肃纪律,认真学习和严格按照《计算机安全及保密工作条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强化安全人人有责、违规必究的责任意识和机制。 三、规范流程操作,养成良好习惯 我局要求全系统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信息安全形势,遵守安全规定,掌握操作技能,努力提高全系统信息保障能力,提出人人养成良好信息安全习惯“九项规范”。 1、禁止用非涉密机处理涉密文件。所有涉密文件必须在涉密计算机上处理(包括编辑、拷贝和打印),内外网计算机不得处理、保存标密文件。 2、禁止在外网上处理和存放内部文件资料。 3、禁止在内网计算机中安装游戏等非工作类软件。 4、禁止内网计算机以任何形式接入外网。包括插头转换、私接无线网络、使用3g上网卡、红外、蓝牙、手机、wifi等设备。 5、禁止非内网计算机未经检查和批准接入内网。包括禁止外网计算机通过插拔网线的方式私自连接内网。 6、禁止非工作笔记本电脑与内网连接和工作笔记本电脑与外网连接。 7、禁止移动存储介质在内、外网机以及涉密机之间交叉使用。涉密计算机、内网机、外网机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都应分开专用,外网向内网复制数据须通过刻录光盘单向导入。 8、所有工作机须要设臵开机口令。口令长度不得少于8位,字母数字混合。 9、所有工作机均应安装防病毒软件。软件必须及时更新,定期进行全盘扫描查杀病毒,系统补丁需及时更新。 四、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 在对保密工作和计算机安全管理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同时结合我局实际,今后要

重大事件期间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集团有限公司 重大事件期间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集团有限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重大事件期间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重大事件是指需要保供电的国家、省政府层面的重大活动,如重大会议、重大体育赛事等。 第三条集团公司重大事件期间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要坚持以加强领导,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地;高度重视,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周密部署,加强各相关方协作为原则,以确保重大事件期间不出现因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确保重大事件期间不出现因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 第四条集团公司重大事件期间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范围包括:集团广域网、各局域网、电力二次系统、重要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安全。各单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工作组应在集团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小组的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和整改工作。

第五条重大事件期间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时间划分为重大事件起始日期前两个月为准备阶段;从重大事件起始日期至结束日期为实施阶段;从重大事件结束日期后半个月为总结阶段。各阶段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内容有所侧重。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和系统各单位。 第七条集团公司重大事件期间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归口管理。 第二章准备阶段管理 第八条组织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查检工作,网络与信息安全采取自查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先开展各单位内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由集团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部分单位进行现场专项检查。 第九条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内容至少应包括管理制度建设、网络边界完整性检查和访问控制、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分区、电力二次系统网络接口及防护、电力二次系统通用防护措施、安全审计、已采取的防范网络攻击技术措施、重要网站网页自动恢复措施、网络设备防护、系统运行日志留存及数据备份措施等。具体的检查内容见附件1《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表》。 第十条对于检查发现的安全陷患,各单位应制定整改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1、我公司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切实负起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的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和流程,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确保使用网络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安全。 2、网站信息内容更新全部由网站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人员素质高、专业水平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网站所有信息发布之前都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 工作人员采集信息将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严禁通过我公司网站及短信平台散布《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信息(即“九不准”),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3、遵守对网站服务信息监视,保存、清除和备份的制度。开展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清理整治工作,对违法犯罪案件,报告并协助公安机关查处。 4、所有信息都及时做备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网站将保存 60天内系统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记录,短信服务系统将保存 5个月以内的系统及用户收发短信记录。制定并遵守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用户网络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互联网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不泄密、不制作和传播有害信息,不链接有害信息或网页。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防病毒、防黑客攻击技术措施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络进行破坏活动,保护互联网络和电子公告服务的信息安全的需要。我公司特此制定以下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的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应使用经公安机关检测合格的防病毒产品并定期下载病毒特征码对杀毒软 件升级,确保计算机不会受到已发现的病毒攻击。 2、确保物理网络安全,防范因为物理介质、信号辐射等造成的安全风险。 3、采用网络安全控制技术,联网单位已采用防火墙、IDS等设备对网络安全进行防护。 4、使用漏洞扫描软件扫描系统漏洞,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口。 5、制订口令管理制度,防止系统口令泄露和被暴力破解。 6、制订系统补丁的管理制度,确定系统补丁的更新、安装、发布措施,及时堵住系统漏洞。 防黑客攻击主要包括: ①、安全漏洞检测与修补 防范黑客最好的方法是在黑客找到安全漏洞并加以利用之前找到并修补漏洞。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安全漏洞不断出现。所以必须对最新发现的安全漏洞及时进行修补,并定期进行检测,做到永远领先于黑客一步。 ②、黑客入侵实时检测和紧急响应 经过安全漏洞检测和修补后的网络和系统仍然难以完全避免黑客的攻击,所以我们采用黑客入侵检测系统(IDS),在服务器上部署入侵检测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2版--亲自整理最全课后答案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 一、选择题 1. 狭义上说的信息安全,只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2. 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研究的关键点。 3. 信息安全的目标CIA指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4. 1999年10月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5个级别。 二、填空题 1. 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者数据的4个方面的要求: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反应(React),恢复(Restore)。 2. TCG目的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3. 从1998年到2006年,平均年增长幅度达50%左右,使这些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和网络安全脆弱性(Vulnerability)层出不穷,这些安全威胁事件给Internet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B2级,又叫结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级别,它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要加上标签,而且给设备(磁盘、磁带和终端)分配单个或者多个安全级别。 5.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可以把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分成两大体系:攻击和防御。 三、简答题 1.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攻击技术:网络扫描,网络监听,网络入侵,网络后门,网络隐身 ②防御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协议。 2. 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 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为4个层次上的安全: (1)物理安全特点:防火,防盗,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露。 (2)逻辑安全特点:计算机的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实现。 (3)操作系统特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软件。操作系统的安全是网络安全的基础。 (4)联网安全特点:联网的安全性通过访问控制和通信安全两方面的服务来保证。 3、为什么要研究网络安全? 答:目前研究网络安全已经不只为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网络安全已经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第2章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一、选择题 1.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7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 2. 表示层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 3.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4. 通过ICMP协议,主机和路由器可以报告错误并交换相关的状态信息。 5. 常用的网络服务中,DNS使用UDP协议。 二、填空题 1.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在广域网中,这包括产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2. TCP/IP协议族包括4个功能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这4层概括了相对于OSI参考模型中的7层。 3. 目前E-mail服务使用的两个主要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和邮局协议(POP)。 4. ping指令通过发送ICMP包来验证与另一台TCP/IP计算机的IP级连接,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将和往返过程的次数一起显示出来。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条例

信息安全要从法律、管理和技术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章信息安全概述 第一节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 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 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 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 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三网融合和宽带化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大方向。 互联网的应用开发也是一个持续的热点。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地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第二节信息安全 一、信息安全的概念 保护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相关数据,使之不因偶然或是恶意侵犯而遭受破坏,更改及泄露,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正常可靠的运行。 信息安全的任务: (1)可获得性 (2)授权与密钥管理 (3)身份识别与完整性 信息不安全因素 物理不安全、网络不安全、系统不安全、管理不安全 信息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对策:系统边界、网络系统、主机 措施:(1)发展和使用信息加密技术:文件加密技术、存储介质加密技术、数据库加密方法; (2)采取技术防护措施:审计技术、安全协议、访问控制技术; (3)行政管理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二、信息安全基本特性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 篇一: 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我局大力夯实信息化基础建设,严格落实信息系统安全机制,从源头做起,从基础抓起,不断提升信息安全理念,强化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和保障,加强对包括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信息化建设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提升安全理念,健全制度建设 我局结合信息化安全管理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保密及计算机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以公文的形式下发执行,把安全教育发送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安全知识培训,广泛签订《保密承诺书》。进一步增强全局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全农业系统建立保密及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局长为副组长,农业系统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负责对州农业局及局属各事业单位保密文件和局上网机、工作机、中转机以及网络安全的日管管理与检查。局属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二、着力堵塞漏洞,狠抓信息安全 我局现有计算机37台,其中6台为工作机,1台中转机,每个工作人员使用的计算机按涉密用、内网用、外网用三种

情况分类登记和清理,清理工作分为自我清理和检查两个步骤。清理工作即每个干部职工都要对自己使用的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按涉密用、内网用、外网用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信息清理归类,分别存储。检查组办公室成员对各类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抽查,确保所有计算机及存储设备都符合保密的要求。 定期巡查,建立安全保密长效机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分类处理办法(如更新病毒库、重装操作系统、更换硬盘等),并制定相应制度来保证长期有效。严肃纪律,认真学习和严格按照《计算机安全及保密工作条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强化安全人人有责、违规必究的责任意识和机制。 三、规范流程操作,养成良好习惯 我局要求全系统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信息安全形势,遵守安全规定,掌握操作技能,努力提高全系统信息保障能力,提出人人养成良好信息安全习惯“九项规范”。 1、禁止用非涉密机处理涉密文件。所有涉密文件必须在涉密计算机上处理(包括编辑、拷贝和打印),内外网计算机不得处理、保存标密文件。 2、禁止在外网上处理和存放内部文件资料。 3、禁止在内网计算机中安装游戏等非工作类软件。 4、禁止内网计算机以任何形式接入外网。包括插头转

公务员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培训答案 10分

1.在技术领域中,网络安全包括(),用来保障信息不会被非法阅读、修改和泄露。 (单选 ) A、实体安全 B、运行安全 C、信息安全 D、经济安全 2.信息安全策略可以划分为()。 (单选 ) A、问题策略和功能策略 B、信息策略和安全策略 C、问题策略和预防策略 D、功能策略和预防策略 3.()主要完成收集用户信息、确认用户身份的功能。一般是由一个独立的注册机构(即RA)来承担的。(单选 ) A、注册管理 B、CA功能 C、证书管理 D、密钥生命管理 4.()是指造成系统停止运转的任何事件,使得系统要重新启动。 (单选 ) A、事务内部的故障 B、系统故障 C、介质故障 D、计算机病毒 5.木马的种类很多,经常可以遇到的木马有()。 (多选 )

A、破坏型木马 B、密码发送型木马 C、远程访问型木马 D、键盘记录木马 6.身体特征包括()。 (多选 ) A、指纹 B、虹膜 C、语音 D、脸型 7.在行政方面,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管理方法包括()。 (多选 ) A、信息过滤与封堵政策 B、实行网络实名制 C、政府指导 D、采取内容分级制 8.RSA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所谓的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就是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一种“由已知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密码体制。 (判断 ) 正确错误 9.硬件时钟与调度规则相组合可以提供公平性,硬件设施和数据表组合则提供控制功能。 (判断 ) 正确错误 10.恶意用户获得不合法访问的一种途径就是“欺骗”用户,使他们认为自己正和一个合法的安全系统在通信,而实际上这时候他们键入的内容以及命令已经被截获且分析了。 (判断 ) 正确错误 11.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 (判断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 职责(新编版) 1:总则 1.1为规范北京爱迪通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安全工作管理体系,需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以推动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 2: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明日期的应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不包括勘误、通知单),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GB/T20274.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 4:组织机构 4.1公司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是信息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办公室,负责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4.2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重大事件,落实方针政策和制定总体策略等。职责主要包括: 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信息安全的策略、法律和法规,批准公司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确定公司信息安全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知道、监督信息安全工作。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详细)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信息管理部职责 1.1 公司设立信息管理部门,设部门经理一名。 1.2 信息管理部门为网络安全运行的归口部门,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1.3 负责系统软件的调研、采购、安装、升级、保管工作。 1.4 负责软件有效版本的管理。 1.5 信息管理部门为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1.6 信息管理人员负责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销售经营各类应用软件的安全运行;服务器安全运行和数据备份;internet对外接口安全以及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各种软件的用户密码及权限管理;协助职能科室进行数据备份和数据归档(如财务、采购、销售等)。 1.7 信息管理人员执行企业保密制度,严守企业商业机密。 1.8员工执行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遵守企业保密制度。 1.9系统管理员的密码必须由信息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掌握。 1.10 负责公司网络系统基础线路的实施及维护。 2.信息管理细则 2.1网络系统维护 2.1.1 系统管理员每日定时对机房内的网络服务器、各类生产经营应用的数据库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进行日常巡视,并填写《网络运行日志》记录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相关事件。 2.1.2 对于系统和网络出现的异常现象信息管理部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处理方案,采取积极措施,并如实将异常现象记录在《网络运行日志》。针对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或重要的问题应将问题描述、分析原因、处理方案、处理结果、预防措施等内容记录在《网络问题处理跟踪表》上。部门负责人要跟踪检查处理结果。 2.1.3 定时对相关服务器数据备份进行检查。(包括对系统的自动备份及季度或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为保证我校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障校内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威教发[2014]6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实际情况,龙会中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具体安排如下: 一、按照“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上级处室关于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积极配合上级相关管理处室的管理工作,接受上级处室的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 二、学校校长为我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并签订《龙会中学公共计算机机房(实验室)责任书》。 三、学校所属各处室负责人与学校签订《龙会中学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书》,负责本处室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未签订责任书的,信息技术中心有权中断网络。 四、学校各处室个人登录上网,采用实名制,由学校审批,报学信息中心申请。 五、学生在机房登录上网采用实名制。 六、对查实有所属IP网址违反网络与信息安全规定,从事网络或互联网的违法活动,直接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自本办法颁布起,各处室遵照执行。

2014年7月30日,完成整顿与清理工作,如网络有异常属于实名制上网调整阶段。 信息技术中心 2014年5月5日 龙会中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为保证我校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障校内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威教发[2014]6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实际情况,龙会中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具体安排如下: 一、安全责任与组织管理 1. 学校校长为学校联网安全和信息安全责任人。学校成立信息化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校园网联网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校信息技术中学负责校园网日常运行管理、联网用户管理和技术业务管理工作。

2020年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了一下发到这里[]。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自查总结报告 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印发张家界市重点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工作方案和信息安全自查操作指南 ___》(X信办[xx]X号,我司立即组织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信息安全状况总体评价 我司信息系统运转以来,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积极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充分加强信息化安全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力保障信息安(: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全工作经费,信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得到提高,保证了本会信息系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二、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一)信息安全组织管理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针对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理 事会高度重视,做到了 ___亲自抓,并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X担任,副组长由XXX,成员由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X。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工作制度,积极主动开展信息安全自查工作,保证了残疾人工作的良好运行,确保了信息系统的安全。 (二)日常信息安全管理 1、建立了信息系统安全责任制。按责任规定:安全小组对信息安全负首责,主管领导负总责,具体管理人负主责。 2、制定了《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网站和网络有专人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三)信息安全防护管理 1、涉密计算机经过了保密技术检查,并安装了防火墙,加强了在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等方面有效性。

2、涉密计算机都设有开机密码,由专人保管负责。 3、网络终端没有违规上国际互联网及其他的 ___的现象。 (四)信息安全应急管理 1、制定了初步应急预案,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结合我会实际,不断进行完善。 2、坚持和涉密计算机系统定点维修单位联系机关计算机维修事宜,并给予应急技术最大支持。 3、严格文件的收发,完善了清点、、编号、签收制度,并要求信息管理员每天下班前进行存档。 4、及时对系统和软件进行更新,对重要文件、信息资源做到及时备份,数据恢复。 (五)信息安全教育培训

最新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计划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计划 局属各股室、中心、大队: 为加强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制定__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20__年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计划。 结合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和考核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明确责任,与各部门重点涉密岗位签订《网络与信息安全及保密责任书》。加大考核力度,将计算机应用及运维情况列入年度考核中,通过考核寻找信息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纠正措施,严格落实各项措施,持续改进信息安全工作。 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用户管理、变更管理、网络安全检查等运行控制制度和数据安全管理、病责防护管理等日常网络应用制度;加强入侵检测系统应用,通过桌管系统、瑞星控制台密切关注各移动存储介质(移动硬盘、U盘、CD光驱)等设备运行情况;在业务分析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安全策略,充分利用局域网优势,进一步发挥技术防范措施的作用,从源头上杜绝木马、病毒的感染和传播,提高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实效;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通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有效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进一步作好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后台管理系统、OA等业务系统应用管理。加强与各部门勾通,收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检查系统内各模块使用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充分发挥系统功能;完善系统基础资料,加大操作人员指导力度,确保系统有效运行,切实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利用局域网、OA系统,通过宣传栏等形式,加大信息安全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形成“广泛宣传动员、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气氛;着力加强信息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做好信息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和服务效率。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习题

1、()作为安全保护策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就是让事物简单便于理解;二就是复杂化会为所有的安全带来隐 藏的漏洞,直接威胁网络安全。(单选) A动态化 B普遍参与 C纵深防御 D简单化 2、()就是指内部人员为了掩盖攻击者的身份,从本地获取目标的一些必要信息后,攻击过程从外部远程发起,造成外部入侵的现象,从而使追查者误以为攻击者就是来自外单位。(单选) A被动攻击 B伪远程攻击 C远程攻击 D本地攻击 3、为了实现(),所有的对数组的读写操作都应当被检查以确保对数组的操作在正确的范围内。(单选) A编写正确的代码 B非执行的缓冲区技术 C程序指针完整性检查 D数组边界检查 4、现代密码中的公共密钥密码属于()。(单选) A对称式密码 B非对称式密码 C静态的密码 D不确定的密码

7、 目前针对数据库的攻击主要有 ()。(多选) A 密码攻击 B 物理攻击 C 溢岀攻击 DSQL 注入攻击 设。 定级就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基础性工作,系统定级阶段的顺利进行与否关系到整个信息系统的后续建 (判断) 正确 错误 目前的网络攻击主要就是攻击者利用网络通信协议本身存在的缺陷或因安全配置不当而产生的安全 漏洞进行网络攻击。(判断) 9、 正确 错误 10、数据加密算法有很多种,密码算法标准化就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域 的一个重要课题。(判断) rr r 正确 错误 ,就是世界各国保密通信领 11、允许访问除明确拒绝以外的任何一种服务 ,指防火墙将系统中确定为“不许可”的服务拒绝 ,而允许 ’ A 资源毁坏 "B 资源耗尽与资源过载 |7 C 配置错误 ‘ D 软件弱点 6、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有()。(多选) A 访冋控制 ‘ B 防御功能 C 用户认证 D 安全管理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制度 总则 依据《网络信息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的相关规定,规范公司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管理工作,确保公司的系统运行安全、网络运行安全以及客户信息、项目信息的保护,特制订本制度。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信息、安全与重要岗位的管理。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1,公司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就是信息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 2,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重大事件,落实方针政策与制定总体策略等。职责主要包括: (1)根据国家与行业有关信息安全的策略、法律与法规,批准公司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管理规范与技术标准; (2)监督、督导公司整体信息安全工作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3)制订相关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信息、网络的应急管理的制度; 3,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组:信息安全工作组、应急处理工作组,作为日常工作执行机构。 4,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公司科技部门领导担任,各部门负责人自动成为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成员。 信息安全工作组 1,信息安全工作组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信息安全

2,信息安全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贯彻执行公司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决议,协调与规范公司信息安全工作; (二)、根据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落实; (三)、组织对重大的信息安全工作制度与技术操作策略进行审查,拟定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并监督执行; (四)、负责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与有关单位的信息安全工作,参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安全规划,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 (五)、组织信息安全工作检查,分析信息安全总体状况,提出分析报告与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 (六)、负责接收各单位的紧急信息安全事件报告,组织进行时间调查,分析原因、涉及范围,并评估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提出信息安全时间防范措施; (七)、及时向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上级有关部门、单位报告信息安全时间。 (八)、跟踪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组织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与宣传工作。 (九)、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授权开展的其她信息安全工作。 应急处理工作组 1,应急处理工作组组长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信息安全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

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 篇一: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自查总结报告20XX年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自查总结报告 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印发张家界市重点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工作方案和信息安全自查操作指南的通知》(X信办[20XX]X号,我司立即组织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信息安全状况总体评价 我司信息系统运转以来,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积极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充分加强信息化安全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力保障信息安(: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总结)全工作经费,信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得到提高,保证了本会信息系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二、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一)信息安全组织管理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针对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理 事会高度重视,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X担任,副组长由XXX,成员由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X。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工作制度,积极主动开展信息安全自查工作,保证了残疾人工作

的良好运行,确保了信息系统的安全。 (二)日常信息安全管理 1、建立了信息系统安全责任制。按责任规定:安全小组对信息安全负首责,主管领导负总责,具体管理人负主责。 2、制定了《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网站和网络有专人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三)信息安全防护管理 1、涉密计算机经过了保密技术检查,并安装了防火墙,加强了在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等方面有效性。 2、涉密计算机都设有开机密码,由专人保管负责。 3、网络终端没有违规上国际互联网及其他的信息网的现象。 (四)信息安全应急管理 1、制定了初步应急预案,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结合我会实际,不断进行完善。 2、坚持和涉密计算机系统定点维修单位联系机关计算机维修事宜,并给予应急技术最大支持。 3、严格文件的收发,完善了清点、整理、编号、签收制度,并要求信息管理员每天下班前进行存档。 4、及时对系统和软件进行更新,对重要文件、信息资源做到及时备份,数据恢复。 (五)信息安全教育培训 每年派员参加市有关单位组织的网络系统安全知识培训,做好网络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