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般是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汁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为心脏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
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而导致死亡。
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若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有可能使之获得新生,这些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k)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其中脑复苏是关键。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之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
如晚期癌症病人临终消耗致死,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这类病人当然不是心肺复苏急救的对象。
而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病人虽处于“临床死亡”状态,但经过积极抢救,完全有可能复苏并恢复健康生活。
[ 病因与发病机制]一、心脏骤停的病因任何一种疾病或意外均可导致心脏骤停,但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由心脏本身的病变引起的所谓心源性心脏骤停和由其它因素和病变引起的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一)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血管疾病是心脏骤停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原因。
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l)的早期。
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至少80%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所致;其余20%是由其它心血管疾病所引起,如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马凡综合征、心肌病(其中以肥厚型者最多见,扩张型者次之)、心肌炎、心脏瓣膜损害(如主动脉瓣病变及二尖瓣脱垂)、原发性电生理紊乱(如窦房结病变、预激综合征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详见表99—1。
(二)非心源性心脏骤停1.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钾代谢紊乱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而引起心脏骤停。
高血钾(血清钾>6.5retool/I,)时,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自律性,引起心室内传导阻滞,心室自主心律或缓慢的心室颤动而发生心脏骤停;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多源性室早,反复发作的短阵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颤动,均可致心脏骤停。
心跳骤停与复苏
因为这一年龄段常为窒息性心脏骤停。
CPR期间已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通气
成人、儿童及婴儿
无循环周期要求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按压者的更换
为避免按压者的疲劳,专家建议每2分钟
轮换按压者一次
交换间隔时间要少于5秒
3. 除颤
(Defibrillation)
(1)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是用电能治 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 心律的方法。最早用于治疗室颤,故又 称心脏电除颤(defibrillation)。
检查呼吸的时间
--检查成人、儿童及婴儿呼吸情况, 时间要少于10秒
B、人工呼吸
(6)人工呼吸 Rescue Breaths
在畅通呼吸道、判断病人无呼 吸后,即应给予人工通气。 (1)口对口人工呼吸
Mouth-to-Mouth Rescue Breathing
(2)口对鼻人工呼吸
Mouth-to-Nose Rescue Breathing
在2005CPR指南中,所有的专家
都支持重点强调复苏者提供高质 量的CPR。
In
CPR Guideline 2005, all experts support to increase emphasis on ensuring that rescuers deliver high quality CPR
--怀疑有外伤,应用推/托颌法(jaw thrust)
A.判断和畅通呼吸道
仰头/举颏法 (head tilt - chin lift) : 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 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 角处,抬起下颏(颌)。不要将手指 压向颏下软组织的深处,否则会阻塞 气道。不要用大拇指抬颏部。口不要 完全关闭。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电除颤的能量选择
• 单向波形除颤仪: 360J • 双向波形除颤仪: 200J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除颤步骤
① 打开电源 ② 粘贴电极板 ③ 选择能量 ④ 确认安全后按电击按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起搏治疗
• 对心搏停止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 • 对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发生在希氏束以下时立即起搏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四环节:有效高级心血管生命 支持
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建立高级 气道和用药进行的抢救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维持血液充分氧合和清除二
氧化碳潴留
BLS和ACLS阶段应给患者100% 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最大化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注意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秒 频率:成人10-12次/分,
儿童/婴儿12-20次/分
注意事项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 对 鼻 呼 吸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装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判断意识
•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 呼唤: “喂!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 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 央,向气管一侧轻按 滑动2~3cm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需立即呼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C -人工循环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一)、心搏骤停的常见心律失常
室颤
是指心室肌发生快速、不规则、不协调的颤动。心电图表现为QRS 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可为200400次/分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因室颤而猝死的患者,常先有室性心动过速,可为单形性或多形性 室速表现,但大动脉没有搏动。
(一)、心搏骤停的常见心律失常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首选胺碘酮,序贯应用CPR- +电击-→CPR→血管收缩药治疗却无法取 得疗效的室颤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静脉注射150~300mg胺碘 酮
●如果没有胺碘酮,可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初始剂量为1~1.5mg/kg,每 隔5-10min减半重复,最大剂量3mg/kg)心脏骤停期间不推荐常规使用 的措施
1.静脉通路(IV):推药后再快速推20ml生理
盐水利于药物进入循环;实验证明,从外周静脉 给药自然达到心脏约10-15s)
04
2.骨髓通路(IO): 药物剂量与静脉给药相同, 但国内难以实现3.中心静脉给药:熟练操作的急 救人员实施
3.气管内给药(ET): 如果不能建立以上通道
03
可气管内给药,通常气管内给药剂量是静脉剂量
4.其他可选择的声门上部高级气道
。 包括食管—气管导管、喉罩气道、喉导管等
(二)氧疗和人工通气 B
对心搏骤停患者,置入高级气道(气管插管)后,应每6 秒钟进行1次通气(10次/分),同时持续进行不间断的 胸外按压。
如果有氧气,应给予高浓度或100%氧(FiO₂=1.0)。
患者出现ROSC后,再根据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调节氧浓度 ,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或等于94%,避免体内氧过剩。
(二)、心搏骤停后病理生理变化
• 心搏骤停后,心泵的功能完全丧失,血液因失去推动循环的动力而停止 流动,血氧浓度显著降低,全身组织器官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导致细 胞内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多种酶功能失活,造成组织器官损伤。缺血缺氧 时间过长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两侧躯干旁. 方法 如病人摔倒时面部向下,应在呼救同时小心转动病
人,使病人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 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病员平稳地转动 至仰卧位. 注意点 抢救者跪于病人肩颈侧旁,将病人手臂举过头,
拉直双腿,注意保护颈部.最好能解开病人上衣,暴露胸 部,或仅留内衣.
B
C
三,CPR 的简单原理
现场CPR主要为徒手抢救操作,这在许多场合下是 唯一实用的有效方法,如应用器械操作,则往往为寻找 器械而浪费许多宝贵时间.
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也 松弛下堕,因此阻塞了呼吸道通路.采取头后仰,抬举 下颌或下颏,可使舌根部向上提起,从而使呼吸道畅通. 现场CPR的顺序应为A,B,C,即在开放气道下人工呼 吸吹入新鲜氧气,再进行胸外按压,将带有新鲜氧气的 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 胸外按压是利用人体胸腔及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特点来起 作用的.胸外心脏按压的机制有两方面因素:
呼吸道后,呼吸恢复,而致心跳亦恢复
(二)B(breathing)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畅通呼吸道,判断病人不 存在呼吸后,即应作口对口人工呼吸.
方法 (1)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病人的鼻孔(捏紧鼻翼下端). (3)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要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 并且病人的口应该打开着). (4)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观察病人胸部有无上抬. (5)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 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 可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部向下恢复,有气流从病人口内 排出.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CPR)
开,于肩同宽。
—关于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心脏按压标准
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 只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两手手指紧紧 相扣,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 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 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3.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5~6cm,而后迅速放 松,反复进行。 4.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5.按压频率>100次/分
心肺复苏终止抢救标准介 绍:
现场CPR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 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 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 (1)患者呼吸已有效恢复。 (2)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 30min以上,医务人员到场确定被救者已死 亡。 (3)有医务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 接替抢救的指标。 (4)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长CPR时间,如触 电、一氧化碳中毒、溺水、特别是溺入冰水 中.
—关于心肺复苏术—
CPR包括三个环节
PLS
延续生命支持
ACLS BLS
进一步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
—关于心肺复苏术—
CPR目的:
是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心跳、自主呼吸
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猝死的患者。
心搏骤停的概述 心肺复苏的 操作方法
03
—关于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术只适用于“三无”病人
我们的肩、肘、腕关节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相扣、身体前倾开始按压。 如果现场有更多的人来实施胸外按压的情况下,我们最好的方法是:每2 分钟交换一个按压者,每次交换保证在5秒钟内完成。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1)复苏给药途径:以静脉途径为主(中心静 脉置管或肘前穿刺静脉置管)
(2)常用药物: 肾上腺素、阿托品、抗利尿激素(ADH)、
胺碘酮、碳酸氢钠、利多卡因
(五)开胸心脏按压
(1)适应证 (2)优点: a.心排血量和脑血流量都远高于胸外心脏按
压达到的效果。
b.可直接观察心脏情况,确定心肌张力,便 于心内注药和电击除颤。
基本生命支持 BLS
CPCR
高级生命支持 ACLS
持续生命支持 PLS
上述CPCR步骤不能完全按先后次序排列,往 往有些步骤是同时进行的,且相互关联,不 能截然分开。
一、基本生命支持(BLS)
概念:又称初步生命急救或徒手心肺脑复苏, 其目的是尽快恢复全身组织器官的供血 供氧,尤其是保证提高最低限度的脑供 血供氧。
心室纤维性颤动 胸内电击除颤术
如果按压有效: (1)可见心肌张力逐渐增强,柔软、扩大的 心脏变硬、变小、心肌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 (2)如有心室纤维性颤动时,肌纤维细小的 颤动可逐渐变粗,最后甚至自动恢复心跳。 (3)此外,和胸外按压一样,可见面色好转, 瞳孔缩小,呼吸恢复,并触及大动脉搏动,听 到血压。
(2)操作者姿势:操作者肘关节伸直,借 助双臂和躯体重量向脊柱方向垂直下压。
不能采取过快的弹跳或 冲击式的按压;
忌用力过猛。
(3)深度:每次按压,成人使胸骨下压不少 于 5cm ; 儿 童 3cm± ; 婴 幼 儿 2cm 。 按 压 后立即放松胸骨,便于心脏舒张,但手不 能离开按压部位。如此反复进行。
根据病例,分组讨论: • 1.什么叫做心搏骤停?其临床表现有哪些? • 2.简述现场对该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步骤。
【课外学习】
课外可参阅以下网站,了解更多资讯与进展: 1.中国急救网:/ 2.中华急诊网:/ 3.急救快车:/ 4.美国心脏病协会:/
心肺脑复苏
Bag-Mask Ventilation
在用1L气囊时所需容量为1/2或2/3,而2L气囊时为1/3。 使用低潮气量的优点是减少胃膨胀的发生率。
Bag-Mask Ventilation
• Key—ventilation volume: “enough to
• Give slow breath, Deliver 2 initial
breaths and about 8-10 breaths/min
• The volume will be 6-7mL/kg
(500-600 ml) and should be delivered ov Nhomakorabear 1s.
注意事项
一.复苏步骤:
(1) BLS (基础生命支持) (2)ACLS ( 高级生命支持) (3)PLS ( 复苏后生命支持)
PART ONE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Introduction:
• The actions taken during the first few
minutes of an emergency are critical to victim survival.BLS defines this sequence of actions and saves lives.
Airway 开放气道
Most common cause of airway Obstruction :
tongue and/or epiglottis
FBAO
开放气道体位放置
• 须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如要将
患者翻转,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 上。如果院内有人工气道的病人,不要翻正,医 务人员可以在病人俯卧位进行CPR 。
CPR
溶栓治疗对心肌梗死和卒中有效。
CPCR操作步骤
• 基础生命支持——BLS • 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 延长生命支持:PLS(脑复苏)
判断
心 体位 肺 复 苏 流 A开放气道 程 图 B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呼救
复苏时的体位、转动身体的方法
意识判断
喊话:“喂!你怎么啦?”并拍其肩膀
呼
• • • •
心 搏 骤 停 与 心 肺 复 苏
【心博骤停的概述】
定义:
– 指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的病 人突然、 快速、意料不到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 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突然中止,引起全身 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 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国内:80年代全国年猝死数69万;
发病率
90年代全国年猝死数达88万。
• 关键是早 • 有条件BLS的要注意“早期电除颤”
– 猝死常见原因室颤>90% – 早期除颤成功率高,快 1 分钟除颤成功率上升 10%
【心肺脑复苏】
1992、2000、2005指南的主要区别
CPR技术 1992 2000
非医务人员决定行胸外按压 前,只检查生命体征,如呼 吸、咳嗽(反射)或对刺激 的反应,无需检查是否有脉 搏。 救助者需要检查脉搏后,来 决定是否行胸外按压。
1992、2000、2005指南的主要区别
世界性(适用范围)
1992 2000及2005
虽然国际复苏委员会在一定 程度上参与了指南的制定, 但使用仅限制在美国。
国际复苏委员会参与了指南 修订,正式批准新指南可用 于世界范围各国。
指南与 2000指南的主要区别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992
气管内插管被认为是复苏通气支持的 “金标准”。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2
3
30分钟以上,复苏无效 首席医生宣布。
胸外扣击
七、电除颤
VF/VT应立即电除颤, 只做1次电击,之后做 5组CPR,再检查心律 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 能量选择360J
医生在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时,不要将 死亡机制当成死亡原因,如填写:循环衰竭。实
际上循环衰竭是死亡机制,死亡原因应写导致死
亡的疾病、损伤或中毒,许多不同的死亡原因可 以导致相同的死亡机制。
第三章
心肺复苏
心肺脑复苏 CPR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 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 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 VT,及药物治疗 等。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
两个以上急救人员在场, 一位立刻行CPR,另一 位启动EMSS
BLS(basic life support)
复苏体位
恢复复苏体位
复苏ABCຫໍສະໝຸດ BLS(A、B、C)A(airway)
三、开放气道及检查呼吸
1.仰头举颏法
2.仰头抬颈法
注意:在开放气道同时 应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 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 者应取出假牙。
第三节 医生在死亡报告中的作用
衡量和评价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 状况,通常有以下3类指标: ①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③疾病死亡的类型及其相关指标。
由于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是临床医生填写的 “死亡医学证明书”,统计人员根据临床医 生填写的死亡原因再进行编码统计,故临床 医生在死因报告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二节 死亡的过程
濒死期
临床 死亡期
心跳和呼吸停止、瞳 孔散大和固定及各种反 射消失。 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 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 降温可明显减少脑组 织耗氧量而使临床死亡 期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
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
The ABC’s of CPR
• A: Airway • B: Breathing • C: Circulation
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解读---概 论
• 本指南的新进展
➢ 删除了非专业急救者开始胸外按压之前的生命 体征评估:对非专业急救者的培训改为遇到呼吸 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后立 即开始胸外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不得要领
胸外心脏按压
✓ 按压部位 ✓ 按压深度 ✓ 按压频率 ✓ 按压姿势 ✓ 按压与通气比
判断抢救环境
• 判定事发地点是否易于就地抢救
启动EMS系统与取得AED
If a lone rescuer finds an unresponsive adult (ie, no movement or response to stimulation), the rescuer should activate the EMS system (phone 911), get an AED (if available), and return to the victim to provide CPR and defibrillation if needed. When 2 or more rescuers are present, one rescuer should begin the steps of CPR while a second rescuer activates the EMS system and gets the AED. If the emergency occurs in a facility with an established medical response system, notify that system instead of the EMS system.
心肺复苏说课比赛课件PPT模板(一等奖)知识讲解
1Part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所用 《急危重症护理学》 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版
讲述 内容
第八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二节 心肺复苏术
教材 作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 护士临床操作能力,培养 急救意识
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基础生 命支持的CAB步骤、注意事 项;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 控制气道方法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和难点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 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 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力 培养的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 人工呼吸的方法,提高复 苏的有效性
简单有效意义大
古人云:“死而复生谓之苏”,复苏就是对濒 临死亡患者的拯救。心搏骤停后,患者立即进 入临床死亡状态,只有复苏才能起死回生。
学情分析
新入院的规范化 培训期护士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学习基础
■经过了学校理论学习 ■有近一年的临床实习经历
学习认知能力
■专业素养薄弱 ■临床经验不足
课程特点
3个特点
本课程的三个特点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先进性、科学性
参考国内外急危重症最新理论的技术进展,对 第二版的《急危重症护理学》内容进行了更新 和修改,突出了急危重症护理特有的逻辑思维 方式和实际临床护理的可操作性。
重要性、实用性
心肺复苏术是所有抢救技术中最基本的救命技 术,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在本教材中 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重要的作用。
急救护理学_课程课件_6.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文档资料
(二)心脏停搏(心室静止):
心电图呈一直线
(三)心电-机械分离 :指心肌仍有电生理活
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断续出现缓慢而极微弱
且不完整的“收缩”情况,心电图上有间断出现 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20- 30次/分,此时心肌无收缩排血功能,心脏听诊 时听不到心音,周围动脉扪不到搏动。
(一)心室颤动
重肺气肿、心包填塞者;②经常规胸外心脏 按压10~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无效 者;③胸外心脏按压时的舒张压小于 40mmHg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ALS 主要指在BLS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及 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 环,它是心脏骤停后5-10分钟的第二个处 理阶段,一般在医疗单位中进行.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进一步心脏生命支持ABCD四步法 A(Airway)确定初次开放气道技术和通气 是否适当,必要时,气管内插管; B(Breathing)评估气管内插管通气是否充 分,经气管内导管作正压通气; C(Circulation)连接心电监护,电除颤,开
放静脉通路,给抗心律失常药; D(Differential diagnosis)识别心搏骤停
天后可自行缓解 6 开胸除颤时,电极直接放在心脏前后壁。
检验除颤的效果
除颤之后先进行CPR,然后再检查脉搏 即:除颤→ 2分钟的CPR → 检查脉搏
C:心脏循环支持
2)静脉通道的建立:
首选外周静脉,如肘前静脉、颈外静脉。 在紧急情况下,亦可行中心静脉置管。
目的:①保证复苏用药或液体迅速、准 确进入血液循环及主要脏器; ②获取静脉 血进行实验室检查; ③将导管插入中心循 环,进行血液动力学或病理生理学监测。
利多卡因。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一、心搏骤停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
(一)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导致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因素。
1.心源性原因心源性原因是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
(1)冠心病:是造成成人心搏骤停的最主要病因,约80%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急性心肌梗死。
(2)心肌病:各种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性猝死约占5%-15%,如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致心率失常型心肌病等。
(3)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
2.非心源性原因非心源性原因是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1)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如气管异物、溺水、窒息等引起的气道阻塞,各种休克以及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均可导致呼吸停止,引起心肌严重缺氧而发生心搏骤停。
(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严重低血钾、高血钾等电解质紊乱,严重酸中毒等可影响心脏自律性和心肌的收缩性,最终可引发心搏骤停。
(3)突然意外事件:如严重创伤、电击伤等可导致心搏骤停。
(4)其他:低血容量、各种药物中毒(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或过敏反应、诊断性操作如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等均有可能造成心搏骤停。
不论何种原因,最终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电活动和生理功能,或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降低;或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或导致心律失常,成为导致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二)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1.临床表现(1)意识丧失,或全身短暂性抽搐。
(2)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3)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固定。
(5)面色苍白或发绀。
2.判断标准心搏骤停时,出现较早而最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
二、心肺脑复苏(CPCR)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治疗
治疗原则:立即恢复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防治并发症和原发病。要争分夺秒进行复苏,不要等待,谁见谁上。
治疗:心肺复苏术
Basic Life Support(BLS)基本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高级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长程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最关注的重点。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请参见“新生儿复苏”部分)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金匮要略》 (公元2世纪): 对自缢者的抢救方法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张仲景所采用的这种“以手按胸上,数动之”的急救法,就是今天所说的胸外心脏按摩术的最早记载。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80年代认识到所谓心三联针是错误的。并强调CPR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而必须达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后者更为重要,将CPR的全过程称为CPCR,即心肺脑复苏。
美国心脏病协会后将CPR的标准改为指南,不断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起并组织在Dallas举行数次国际会议,将指南修订成心脏病紧急救治和CPR国际指南(《International Gaidelines 2000 for ECC and CPR 》),2000年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对规范和统一CPR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提高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新的修订指南出炉 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救治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下列哪项是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出现的心电图特征
A 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可为200~400次/分
B 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基本规则,但大动脉没有搏动
C 不同种类或节律的电活动节律,往往测不到脉搏
D 心电图呈一条直线,或偶有P波
E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R-R间期绝对不等
2. 下列哪种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A 室颤
B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C 无脉性电活动
D 室速
E 停搏
3. 下列关于除颤的陈述,正确的是
A 如果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搏骤停应从开始心肺复苏5分钟后除颤
B 对于院内心搏骤停,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可超过3分钟
C 对非目击的心搏骤停,应先进行5个循环30∶2(大约2分钟)的CPR,然后再除颤
D 使用直线双向波型除颤仪首次除颤能量为360J
E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时除颤能量为150~200J
4. 当心搏骤停几秒钟时,患者即会出现
A 头晕
B 晕厥、意识丧失
C 血压下降
D 全身抽搐
E 大小便失禁
5. 下列哪项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目标
A 迅速准确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
B 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C 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
D 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
E 改善并维持心肺功能
6. 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将患者放置适当体位,下列正确的是
A 患者躺卧在软床上
B 头部位置高于心脏
C 双手放于胸前
D 仰卧位,头、颈部应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面上
E 可采取头高脚低位
7. 有效的胸外按压可产生的收缩期动脉峰压是
A 20~40mmHg
B 40~60mmHg
C 60~80mmHg
D 80~100mmHg
E 100~120mmHg
8. 关于成人胸外按压的陈述,正确的是
A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B 胸骨下陷少于5cm
C 停止胸外按压查看心电监护
D 胸骨下压时间长于放松时间
E 按压与通气之比为15∶2
9. 早期判断心搏骤停的最重要指标是
A 意识丧失、瞳孔散大
B 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C 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
D 意识丧失、触摸不到桡动脉搏动
E 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口唇紫绀
10. 判断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不包括
A 瞳孔由大变小
B 每次按压可触及颈动脉搏动
C 尿量增加
D 出现睫毛反射
E 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11.终止室颤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
A.胸外心脏按压
B.除颤
C.气管插管
D.球囊-面罩通气法
E.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抢救药物
12.心肺复苏时应用肾上腺素描述正确的是
A. 肾上腺素0.5mg静脉推注,每3~5分钟1次
B.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3~5分钟1次
C.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1分钟1次
D.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10分钟1次
E. 肾上腺素0.5mg静脉推注,每10分钟1次13.脑复苏的主要措施
A.维持血压和体温
B.降低低温和血压
C.防治脑缺氧、提高颅内压
D.防治脑水肿、利尿、维持体温
E. 维持血压、防治脑缺氧、低温
14.引起心脏骤停的“H's”病因中不包括
A.低血钠症
B.低血容量
C.低氧血症
D.酸中毒
E.低体温
15.患者,男性,49岁,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为诊断,送入急诊抢救区,此时患者突发室颤,在对患者进行CPR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至61次/分,但呼吸仍需通过气管插管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支持,作为抢救配合护士,你应给予的人工呼吸频率是
A.每2~4秒一次
B.每4~6秒一次
C.每5~6秒一次
D.每6~8秒一次
E.每8~10秒一次
16.患者,男性,55岁,开会中突然晕倒,意识不清。
8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现场触摸其颈动脉搏动消失。
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最恰当的急救措施是
A.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B.按压人中,人工呼吸
C.立即气管插管,然后除颤
D.胸外按压2分钟,然后准备除颤
E.开放静脉通路,给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
17.患者,男性,49岁,冠心病史5年,以“胸闷、剧烈胸痛半小时,伴大汗”为主诉来诊,进入抢救室后,心电监护示波显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300次/分”。
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最恰当的急救措施是
A.按压人中,同时立即给予气管插管
B.应用单项波除颤器:连续除颤3次,能量200J,300J和360J
C.应用单项波除颤器:除颤1次,能量360J
D.气管插管,胸外按压
E.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1mg静脉注射
18-21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45岁,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在急诊抢救室等待冠状动脉造影时突然发生抽搐,意识不清,血压测不到,心电监护导联呈形态、振幅各异的不规则波动,频率为310次/分,QRS波群消失
18.请问此心电图示波属于哪种心律失常
A.室颤
B.无脉性室速
C.无脉性电活动
D.停搏
E.室上速
19.作为值班护士你应该
A.建立静脉通路
B.立即准备除颤
C.立即采取血样标本
D.立即描记18导联心电图
E.更换各导联电极片,再评估
20.此时医生最可能下的口头医嘱是给予哪种药物静脉注射
A.胺碘酮
B.利多卡因
C.肾上腺素
D.阿托品
E.异丙肾上腺素
21.经过抢救,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于呼吸机辅助通气中,该患者治疗的后续目标的是
A.识别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B.优化机械通气,尽量减少肺损伤
C.降低多器官损伤的风险,根据需要支持脏器功能
D.客观评估预后恢复情况
E.以上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