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合集下载

中医系列基础理论教学设计

中医系列基础理论教学设计
中药禁忌
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食忌等。如十八反、十九畏等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某些中药具有损害胎 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在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 性的食物。
04
经络与腧穴理论
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 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六腑生理功能与特性
胆贮存和排泄胆汁,胃受纳腐熟水谷,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大肠 传化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奇恒之腑生理功能与特性
脑为髓海主神明,女子胞主月经孕育胎儿。
气、血、津液理论
01
气的基本概念与生理功能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
御、固摄气化作用。
中医系列基础理论教 学设计
汇报人:XX
2024-01-26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中医哲学思想 • 中药基础知识 • 经络与腧穴理论 • 诊断方法与技能培养 • 针灸推拿技术教学 • 养生保健与康复指导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对于理解中医诊疗思想、掌握中医技能具有重要 意义。
藏象学说
藏象基本概念
阐述人体内脏和表现于外的生理 病理征象及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
和现象。
藏象
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 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
的事物和现象。
脏腑
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 奇恒之腑。
藏象学说
精气血津液神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设计

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设计

体质形成及分类方法
体质形成因素
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 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01
体质分类方法
根据形态特征、心理特征、发病倾向等 方面进行分类,如阴阳平和质、偏阳质 、偏阴质等。
02
03
体质与疾病关系
不同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患者体质对于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藏象学说
03
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五脏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气司呼 吸、肾主水藏精。
六腑生理功能
胆主决断、胃主受纳、小肠主吸收、大肠主传 导、膀胱主排泄、三焦主气化。
五脏六腑相互关系
五脏与六腑通过经络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 影响。
气血津液生成与输布规律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 生命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因而在生理上可表现为其身心机 能和体质特点有一定差异。
辨证论治
01
02
03
04
辨病因
分析疾病的原因,是外感 六淫、疫疠邪气,还是内 伤七情、饮食劳倦,或是 外伤、虫兽伤等。
辨病性
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病性 。
辨病位
确定疾病发生的部位,如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
气血津液失常和脏腑功能失调病机
气血津液失常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生成、运行和代谢失常可导致多种疾病,如气虚、 血虚、血瘀、津液不足等。
脏腑功能失调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 焦),脏腑功能失调是中医学病机理论的核心,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说课稿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说课稿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说课稿《中医基础理论》说课稿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习中医药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与辨证论治等。

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和病因病机学说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掌握中医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将抽象的中医理论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探索中医的奥秘。

四、教学资源与支持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条件。

这包括教材、讲义、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料,以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我们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五、评价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实践活动三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程。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条件,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也期待学生们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掌握中医精髓,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说课稿(1)《中医基础理论》说课稿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设计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设计

阐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以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内伤病因对 机体的影响。
病理机制
病因病机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介绍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以及 津液代谢失常等病理机制,阐述疾病的发 生、发展和转归过程。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阐述疾病的预防 和调护原则。
03教学方法与手段源自讲授法系统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针灸疗法的科学性
介绍针灸疗法的历史渊源、作用 原理及现代研究成果,增强学生 对针灸疗法的认同感和信心。
05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验教学内容安排
中医基础实验操作
包括针灸、推拿、拔罐、 艾灸等常用中医技术的实 验操作,通过模拟练习培 养学生实践技能。
中药药理实验
通过中药药理实验,让学 生了解中药的药效、药代 动力学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方面的知识。
总评成绩计算方法及标准
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综合计算得出总 评成绩。
总评成绩标准
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特别说明
对于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和小组讨论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的学生,可适当加分。同时,对于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可提供一次补考机会。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在实际应用 中的具体体现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
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以图文 并茂的方式展示中医基础理论的 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播放教学视频
播放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优质 教学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

2024年度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2024年度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阴可以转化为 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
2024/3/23
8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的生克制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相生即相互资生和助长,相 克即相互制约和克制,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程度,相侮即反克,又 称反侮。
2024/3/23
9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 构
解释人体的生理功 能
说明人体的疾病变 化
指导疾病的诊断
指导疾病的防治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内部各组成部分及 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 存在着阴阳五行的联系 。
2024/3/23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 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 结果。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 协调,是人体正常生理 活动的基础。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 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 失调,所以任何疾病, 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 复杂,千变万化,但都 可以用阴证和阳证来加 以概括。
10
调整阴阳,补其不足, 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 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 原则。
03
24
七情内伤与饮食劳倦
2024/3/23
怒伤肝
肝气上逆,血随气升。
喜伤心
心神涣散,气缓不收。
思伤脾
脾气郁结,运化失常。
25
七情内伤与饮食劳倦
忧伤肺
肺气郁闭,宣降失常。
恐伤肾
肾气不固,气下不收。
饮食劳倦
饮食不节、过劳过逸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 疾病。
2024/3/23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1
2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3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5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6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7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8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9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0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2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3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5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6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7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8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9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0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2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3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5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6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7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8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9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案

技巧
舌诊技巧 脉诊技巧 腹诊技巧 面部诊技巧
中医预防保健
01 调理阴阳
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调整阴阳平衡
02 饮食起居
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维持身体健康
03 运动保健
通过适当运动提升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发生
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案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诊 断学、辨证施治和预防保健等重要内容。通过学 习这些理论知识,学生能够掌握中医的核心思想 和实践技能,为将来成为优秀的中医医师打下坚 实基础。
经络腧穴学说得到了 现代医学的认可和应 用,如针灸治疗在临 床实践中的应用。学 习经络腧穴学说可以 帮助学生了解中医治 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的 结合,探索医学发展 的新路径。
经络腧穴学说与生活
日常保健
学会自我保健方 法
促进身心健 康
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
经络腧穴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对 于学生和医师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学习和 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为 传承中医经典,服务患者健康贡献力量。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临床实践基 础
研究中医学经络 腧穴、气血津液
临床诊断能 力
提升临床诊断、 辨证施治的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内容
01 基本理论
深入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
02 诊断学
学习中医的辨证施治、预防保健等内容
03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目标
整体观念认识
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医整体 观念的认识
情绪调节
根据五行学说调节情绪状 态 保持心理平衡
运动锻炼
根据五行学说选择合适运 动方式 提高身体素质
结束语
通过学习五行学说,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 医基础理论,还可以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调 整生活方式,增强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的发 展。五行学说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医 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1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1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1第一章绪论Ⅰ 课程内容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继后《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小儿药证直诀》,以及金元四大医学流派,直至温病学派等都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中医学中\天人合一\、\神形一体\、\疾病可知\、\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等观点,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包括两个主要内容。

其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其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个主要内容。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与病、症是有区别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辨证和论治有不同的含义,是统一的整体。

Ⅱ 考核目标-、教学要求1.了解中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4.掌握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5.自学时数:4学时6.面授时数:1学时二、自学要求中医的两个基本特点,为本章的重点内容。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人体是有机整体,可以通过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心为主导,既分别主持各自的生理功能又统一协作,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密不可分的关系,脏腑与形体、官窍、外华、分泌物和排泄物之间密切相关来认识。

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则可从人类赖以自然界而生存、人类必须适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人类也必须改造自然、地域、工作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来理解。

关于辨证论治,必须明确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与病、症是有区别的。

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并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绘本教案及反思

中医基础理论绘本教案及反思

中医基础理论绘本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中医基础理论绘本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常用术语和相关知识。

3. 培养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常用术语和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1.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绘本故事书《中医基础理论之旅》。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医基础理论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中医的了解,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中医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主体(30分钟):1. 分发绘本故事书《中医基础理论之旅》,让学生自由阅读,并提醒他们注意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故事中的中医基础理论概念和原理,并记录下来。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简短的解释和说明。

4.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有清晰的理解。

巩固(1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医基础理论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学生个体练习,完成一份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练习题。

反思(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收获。

2. 学生提出对本节课教学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3.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下节课的改进计划。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拓宽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观中医医院或邀请中医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书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的方式,积极参与了教学过程,有效地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绪论【学时】 6【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4.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

(简介这四部医学典籍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学术成就)}(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隋·巢元方等人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4)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授课教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

授课教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

一、教案名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第一章中医学导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中医学的定义、特点和优势。

2. 让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3. 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三、教学内容:1. 中医学的定义和特点2. 中医学的历史发展3. 中医学的基本观念4.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学的定义、特点、历史发展、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中医病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中医学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医学的特点、历史发展、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中医病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病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病例分析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中医病例。

八、教学时间:2学时九、教学重点:1. 中医学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医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3. 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十、教学难点:1. 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2. 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十一、教学准备:1. 教案:编写详细的教案。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中医病例。

十二、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中医学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医学的特点、历史发展、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中医病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模板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模板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中医学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每节课45分钟,共计2课时四、授课教师张某某(教授)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学会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病因、病机、病证。

(3)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讲授、合作探究、巩固练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中医理论基础。

(2)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培养热爱中医事业的专业情感。

(2)树立正确的中医观念,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中医精神。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病因、病机、病证的分析方法。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病因、病机、病证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

(2)中医诊断的实际操作技巧。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授课教师以中医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为引子,如中医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新课。

2、新知讲授(20分钟)(1)授课教师首先介绍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病证等。

(2)通过PPT、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详细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合作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具体病例,讨论其病因、病机、病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各小组给出自己的分析结果,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

4、巩固练习(10分钟)授课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解答。

5、拓展延伸(5分钟)授课教师简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与现代医学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授课班级:中医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 第[周次]节授课地点:[具体教室]教学目标:1. 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2. 掌握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基本理论。

3. 能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简单的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一、绪论1. 中医基础理论的起源与发展2. 中医基础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二、阴阳五行学说1. 阴阳的概念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 五行的概念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 阴阳与五行的相互关系三、脏腑经络学说1. 脏腑的功能与生理特点2. 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 脏腑与经络的关系四、病因病机学说1. 病因的概念与分类2. 病机的概念与分类3. 病因与病机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医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绪论部分: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2. 阴阳五行学说部分:讲解阴阳、五行的概念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脏腑经络学说部分:讲解脏腑的功能与生理特点、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脏腑与经络的关系。

4. 病因病机学说部分:讲解病因的概念与分类、病机的概念与分类,以及病因与病机的相互关系。

三、课堂练习1. 提出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回答。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辨证论治。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直观展示中医基础理论的相关内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3. 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在中医专业中的地位、作用《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为学习中医其他各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

(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直接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了解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三)、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兴趣注重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求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授各章内容,对重点、难点深入探讨,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安排一定时间辅导答疑。

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拟开设《中基》实验课,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选择教材、制定大纲(一)、选择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007版(二)、精选内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我院中医教学的具体情况,学科组制订了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精心备课(一)、精通教材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的教材有:1、《中医基础理论》(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主编李德新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中医基础理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3、《中医基础理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主编郭霞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二)、教材比较1、《中医基础理论》(李德新主编),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编写和审定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等专业(本科)使用。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中医基础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掌握中医思维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为进一步学习中医各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介绍中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中医思维的特征。

2、阴阳五行:介绍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3、脏腑经络:介绍脏腑经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4、气血精津:介绍气血精津的基本概念、生成和运行,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5、病因病机:介绍病因病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病机制,以及辨证方法。

6、防治原则:介绍防治原则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以及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

三、重点难点分析本课程的重点包括:1、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3、脏腑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4、气血精津的生成和运行。

5、病因病机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6、防治原则的方法和技术。

本课程的难点包括:1、中医思维的特征和运用。

2、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3、脏腑经络的相互关系和疾病的关系。

4、气血精津的生成和运行。

5、病因病机的发病机制和辨证方法。

6、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实践本课程设置以下教学实践:1、课堂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医思维在临床中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深入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的难点和问题。

4、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以下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和操作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教案标题: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3.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知识,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内容。

4. 培养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的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范围- 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2. 阴阳五行- 阴阳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五行的含义和相互生成、相互克制关系- 阴阳五行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3. 气血津液- 气的概念和分类- 血的特点和生理功能- 津液在人体中的作用和调节4. 脏腑经络- 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经络的分布和功能特点- 脏腑经络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3.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等。

2. 作业考核:布置相关作业,如阅读材料、写作业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3. 考试测试:安排定期测试或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如《中医基础理论学》等。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中医实验设备和材料,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

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相关知识,为日后的中医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怎么写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怎么写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怎么写教案标题: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医学中的作用。

2.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的概述a.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c. 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2.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人体脏腑学说d. 经络学说e.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3.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原理a. 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b. 中医的病因病机认识c. 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d. 中医的预防与保健观念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a.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例引起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兴趣。

b. 提问学生对中医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激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分别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概述、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b. 结合生动的例子和图表,解释中医基础理论的内涵和应用。

3. 案例分析(20分钟)a. 提供一些典型的中医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诊断。

b. 引导学生思考中医基础理论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15分钟)a.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

b.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a.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进行总结。

b. 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例,用于导入环节。

2. 中医病例,用于案例分析。

3. 小组讨论活动的指导问题。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的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的评估:评价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的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交流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2. 组织学生参观中医医院或与中医师进行交流,深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一、课程介绍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石,它涵盖了中医对人体的认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以及辨证论治的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中医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理解并掌握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及诊治方法。

3、学会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4、培养学生对中医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中医基本概念:讲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2、阴阳五行学说:讲解阴阳学说的含义和应用,五行的含义和作用。

3、脏腑经络理论:讲解脏腑的功能和关系,经络的循行和作用。

4、病因病机理论:讲解疾病的产生原因和发病机制,包括外邪、内因、病理产物等。

5、辨证论治:讲解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中医病例,使学生了解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发表观点,提高学习效果。

5、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阅读、案例分析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进度本课程共分为16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1、中医基本概念(2课时)2、阴阳五行学说(2课时)3、脏腑经络理论(2课时)4、病因病机理论(2课时)5、辨证论治(2课时)6、针灸推拿实践操作(4课时)7、复习与总结(2课时)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一、概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涵盖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临床知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5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6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7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8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9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5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6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7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8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4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供本科90学时用)教材主编:孙广仁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编写说明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007年8月目录绪论 (4)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第二章精气血津液 (22)第三章藏象 (34)"第四章经络 (56)第五章体质 (64)第六章病因 (68)第七章发病 (78)第八章病机 (81)第九章防治原则 (97)《绪论【学时】6【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4.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

(简介这四部医学典籍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学术成就)(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隋·巢元方等人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4)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2.宋金元时期:学派纷呈,某些理论有新的突破。

;(1)南宋·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对其后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2)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②张从正:提倡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3.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

(1)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举例介绍)。

((2)明·张介宾、赵献可等倡言、发展了命门学说。

(3)温病学说的成熟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简要介绍明·吴有性及清·叶桂、薛雪、吴瑭等医家的主要著作和学术成就)。

(4)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理论等。

4.近代与现代(1)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举例);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举例)。

(2)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

(简介现代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所呈现出的三个方面的主要趋势)(四)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以自学为主,提示学习要点)1.继承与创新的关系…2.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创新思路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重点)(一)整体观念1.基本含义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或称“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

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2.主要内容&(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

a.“五脏一体观”,是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

在结构上: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官窍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而形成的完整统一的整体。

(介绍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的组成)在功能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在心神的统一主导下,既依靠各脏腑组织器官正常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又依赖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来完成的(举例)。

b.“形神一体观”(在《内经》中称为“形与神俱”,古人又称作“形神合一”),是指人的形体和精神的结合与统一的观点。

形体的概念:广义、狭义;/神的概念:广义、狭义;形神一体观的主要内容:形体与精神的关系。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相互影响。

局部的病变,可引起整体性病理反映;内脏有病,可反映于相应的五体、官窍;五脏中一脏有病,可影响他脏;形与神相互影响(举例)。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在诊察疾病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五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来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举例)。

在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则与治法(举例)。

在康复治疗疾病时:应形神共调;尤其应当重视调理精神情志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即强调首先“治神”。

{在养生防病方面:强调形动神静、形神共养。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的整体观)①“天人一体”观的立论依据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a.人体的生理活动随着一年之间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举例)。

b.人体随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而出现适应性调节(举例)。

c.地域环境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举例)。

③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a.人体受不同季节异常气候变化的影响,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举例);季节气候的变化,还可加重病情等(举例)。

b.疾病病情的轻重可随昼夜晨昏人体阳气的消长而发生变化(举例)。

c.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举例)。

④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因而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遵循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客观规律。

在养生防病中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①立论依据②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不同(主要指社会的变迁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举例)。

③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举例);不利的社会环境,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举例)。

④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身心机能的影响。

通过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利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自我精神调摄,提高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来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刺激,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或促使疾病好转、痊愈。

&(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1)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2)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

证候与病机的关系;证候具有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

证候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3)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

就单个症状而言,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症状与体征相对来说,症状是指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腰酸、烦躁易怒等);体征是指能被检查到的异常客观征象(如肿块、舌象、脉象等)。

@2.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难点)(1)区别就病与证而言,两者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是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症与证两者的区别在于现象与本质的不同(症仅仅是疾病的现象,而证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所以证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而孤立的症一般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2)联系症、证、病三者的联系,类似由点所构成的纵横交错关系:症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即“点”),病、证、症三者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上。

病和证都由症所构成。

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

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3.辨证与论治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1)辨证(即辨识证候),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