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知识点填空 (新版)新人教版
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考点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考点总结选择题1、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A.藏北高原B.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C.柴达木盆地D.昆仑山区答案:B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河谷地带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
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最典型。
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答案:D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由于该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选D。
3、我国下列地区太阳辐射资源最丰富的是A.海南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答案:D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故D符合题意。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我国太阳能的分布情况,比较常见的基础题,牢记即可。
4、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相似之处是()A.热量充足B.水资源丰富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答案:C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影响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其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光照充足,适合发展畜牧业;青藏地区海拔高,光照充足,高寒是影响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青藏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青藏地区的热量不足,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两地区的土壤都不肥沃,依据题意。
故选C。
小提示:5、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B.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而出现的服饰C.藏羚羊被称为“高原之舟”D.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答案:C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而出现的服饰;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填空(新版)新人教版

自然特征与农业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以西,—以南,南至国界。
2、青藏地区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之称。
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和。
“”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广布。
青藏高原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夏,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
4、是藏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日温差大的特点而设计。
5、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着、、等多种高原特有动物。
6、青藏高原上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高原淡水湖。
7、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
在独特是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环境的牲畜——、、。
8、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
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东部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分布着农业。
这里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也是常见的食物,人们爱喝。
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三江源位于省南部,是源区、源区、源区的总称。
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2、和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和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3、三江源地区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分布区,其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
4、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尤为关键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最集中的地区。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特点: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藏族的传统服装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6.高原之舟: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它的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7.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低,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充足。
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
适合喜温凉的青稞、小麦、豌豆。
9.生活习惯: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为了抵御严寒。
人们都爱喝青稞酒和酥油茶。
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平顶碉房。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3、江河的水源来源:雪山和冰川融水。
4、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湖泊和沼泽。
5、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生态意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知识点梳理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点梳理一、世界屋脊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
2、地形地势: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还有柴达木盆地(有高原盆地之称)3、气候特征: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4、河流: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湖泊:青藏地区湖泊多为内流湖,占全国湖泊总数的一半以上。
青海湖为我国最大的湖泊。
措那湖是高原淡水湖。
6、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
(2)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以及雅鲁藏布江和横断山区丰富的水能资源。
拉萨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称。
2.高寒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高原畜牧业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矮身健。
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防御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2)河谷农业:位于海拔较低的藏南河谷地区主要农业区: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
优越条件:地势较低,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土质肥沃(藏南相对于其它区域的种植优势)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由于日照时间长、气温低(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因此,本区是青稞和小麦的高产区。
(3)生活习惯饮食:糌粑、牛羊肉、青稞酒。
服饰:藏袍是其传统服饰。
(为了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民居: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填空(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区域界线:西北、北方—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方、北方—秦岭—淮河;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填写四大区域名称。
三、南方、北方的差异1、人文差异2、自然差异: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黄土地黑土地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2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目前,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沃野千里山环水绕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4、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东部为长白山地,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
北部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中间位东北平原。
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填空)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填空)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梳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我国农业具有、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西部。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是我国方与方的分界线;是我国月平均气温℃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带与带的分界线;是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是气候与气候的分界线;是我国地与田的分界线;是我国河流有无的分界线。
4、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5、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A)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接近,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大致与1月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线B的主导因素是;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区的分界线C与地势的第级阶梯分界线基本吻合,确定C的主导因素是。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青藏高原以东,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海和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高原。
3、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首要会合于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土地,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称为土地。
5、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目前,国家为缓解华北平原,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从长远看,发展,才是北方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
1. 位置与分布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 特征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返回目录
(3)从利弊两方面,简要评价采挖冬虫夏草对三江源地区发展的影响。 利:增加当地经济收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弊:大量采挖冬虫夏草,会加重水土流失、使草地退化;破坏了 当地的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返回目录
素养提升 中科院某研究员在朋友圈发布了一组孩子们的照片。这些孩子远在青
海三江源地区,他的手里拿的、身上挂的都是满满的塑料瓶串。这些塑料 瓶无人收购。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人们要背着垃圾走两至三天的路程, 才能集中处理。近年来,三江源一直被垃圾困扰。2019年10月24日,三江 源地区首个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站建成投运。
返回目录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___最__高___、面积__最__大____的高原湿地,也 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___最__集__中___的地区。保护好“中华水 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___生__存___和___发__展___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 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___生__态__环__境____和___社__会__经__济__发__展____。
返回目录
材料二 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图9-2-3)。
返回目录
(1)三江源地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青__藏____地区,“三江”是 指__长__江__、__黄__河__、__澜__沧___江______。 (2)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试推断适宜冬虫夏草生 长的自然条件。 海拔高,气温低,阳光充足。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重点知识点大全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重点知识点大全选择题1、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牦牛主要分布在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答案:B分析:牦牛是唯一能在青藏高原的高寒牧区繁衍的牛亚科动物,是当地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有“高原之舟”和“全能家畜”的美誉。
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是青藏地区主要的畜种和交通工具。
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畜牧业,牢记即可。
2、晓晓利用暑假到西藏旅游,在西藏他可以看到的景观是()A.椰林广布B.牦牛遍野C.美丽吊脚楼D.古老的坎儿井答案: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椰林是我国热带地区的景观,牦牛和布达拉宫都是我国青藏地区可以看到的景观,美丽吊脚楼属于南方地区景观,坎儿井是我国新疆的古老灌溉工程,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读下图,判断此处为我国哪个地区?()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C读图可知,该民居为蒙古包,是内蒙古草原地区的特色民居,地处我国西北地区,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A.有丰富的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B.面积广大,土层深厚肥沃C.湖泊星罗棋布,用水方便D.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答案:D青藏地区自然环境高寒,受气温限制,大多数冰雪融水和湖泊附近不适宜发展种植业,故水源不是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故AC叙述错误;青藏地区面积虽广,但土层贫瘠,故B叙述错误;青藏高原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故D正确。
故选D。
5、因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B.兰州C.西宁D.拉萨答案:D以上四个城市中,因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拉萨,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故选D。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填空版+答案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填空版+答案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______一线,主导因素是______。
______与______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______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2、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1)1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______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______地区与______地区的分界线3、北方与南方的天然差别与人文差别:位置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别气候1月平均气温河流植被代表地形:______、______、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代表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导因素是______。
______温带季民风候低于℃水量较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______、______季民风候高于℃水量大、汛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______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别农业作物熟制食粮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水果主食住宅特点生活传统交通工具体育活动北方地区旱地一年一熟(东北地区)、南方地区水田一年二熟至三熟水稻油菜甘蔗(产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棉花、蚕丝柑橘大米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留意通风散热。
船舶______(华北地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甜菜棉花XXX(产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面食、XXX(黄土高原)土坯垒墙,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留意御寒保暖。
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选择题1、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B.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而出现的服饰C.藏羚羊被称为“高原之舟”D.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答案:C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而出现的服饰;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所以不正确的是C。
故选C。
2、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B.恢复和扩大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适当迁移当地居民C.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答案:B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要恢复和扩大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适当迁移当地居民,其他三个选项都不正确,故选B。
小提示:本题通过考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及措施,让学生在学生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情况下,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A.骆驼B.牦牛C.滩羊D.三河马答案:B青藏地区的牧业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牛、藏绵羊等,牦牛在青藏地区素有“高原之舟”的称号,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青藏的主要农牧产品.4、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A.地下水B.雪山和冰川的融水C.山地降水D.海洋水汽答案:B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水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
三江源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广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汇成江河的最初水源。
故选B。
5、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B.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终年积雪,冰川广布D.冬寒夏热,年温差大,日照弱,日温差小答案:D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其特点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青藏高原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形成冬寒夏凉的高原气候,日温差大的特点,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人教版8年级初一下册思维导图快速记忆教学课件第9章 青藏地区

01
考点记忆
考点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3)、生活习惯。
① 饮食:糌粑、牛羊肉、青稞酒。 ② 服饰:藏袍。 ③ 民居:牧民居住帐篷,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
碉房
01
考点练习
1、青藏高原上的三大牲畜是( ) A、牦牛、骆驼、三河马 B、三河牛、三河马、绵羊 C、滩牛、滩羊、河马 D、牦牛、绵羊、山羊 答案:D
01
考点记忆
考点1、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3)措施: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并采取退 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 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01
考点练习
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地区是( )
A.三江平原
B.三江源地区
C.三峡水库
D.珠穆朗玛峰
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气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为高寒气候
B、年温差小
C、日温差大
D、冬寒夏凉,年温差大
答案:D
2、下列大河,不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雅鲁藏布江
D、珠江
答案:D
01
考点记忆
考点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1、高寒牧业
01
考点记忆
考点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2)、河谷农业 ① 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② 优越条件: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质肥沃。 ③ 主要农作物:青稞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①冰川萎缩②草地沙化③水土流失加剧④野生动
物锐减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知识点+练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点+练习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纵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藏族的传统服装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6.高原之舟: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它的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7.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低,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充足。
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温凉,土质较肥沃。
适合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生长。
9.生活习惯: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为了抵御严寒。
人们都爱喝青稞酒。
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平顶碉房。
一选择题:读川藏铁路示意图及沿线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
1.川藏铁路沿线()A.地势起伏小B.沙漠广布C.风能最丰富D.跨越地势一、二级阶梯2.图示区域()A.信仰伊斯兰教B.蒙古族人口最多C.通用阿拉伯语D.西北部人口密度小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最能体现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A.冷湿B.高寒C.干旱D.湿热4.该地区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A.河谷地区B.三江源地区C.柴达木盆地D.藏北高原5.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C.气温低,病虫害少D.光热不足,生长速度慢读图,完成6~7题。
2022-2023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填空课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考点114 地理差异显著P21.自然环境差异:⑴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气温逐渐___。
⑵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降水越来越__。
⑶地势:自西向东,地势呈____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⑴农业具有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⑵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_____的分布特点;⑶经济发展水平是________。
考点115 四大地理区域P51.划分依据: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即: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界线地区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Ⅰ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致与____年等降水量线一致____Ⅱ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___——___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___等温线和___年等降水量线一致)___(即气温和降水)Ⅲ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3.秦岭—淮河一线(1)地理意义:气温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2)南北差异: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自然差异1月气温<0℃>0℃年降水量<800mm >800mm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河流特征流量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期流量__、汛期__、冬季有结冰期主要河流黄河、海河、松花江长江、珠江主要植被________________人文差异耕地______作物熟制____、________、____农作物粮食______油料____、_______糖料______传统交通陆运:马车___:船只传统民居屋顶坡度___,墙体___屋顶坡度___,墙体___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考点116 黑土地黄土地P8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A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以东,_________高原以南,E_________—b_________以北,东临c_________和d_________。
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全部重要知识点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全部重要知识点选择题1、喝青稞酒、品酥油茶,是我国哪一地区人们的待客之道A.黄土高原B.新疆牧区C.东北大平原D.青藏高原答案:D喝青稞酒、品酥油茶,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人们的待客之道,故答案选D.2、青藏地区地高天寒,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该地区优良的畜种是()A.滩羊B.牦牛C.细毛羊D.三河马答案:B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牦牛肉质好,是本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
故选B。
小提示:本题考查青藏河谷农业和高原牧业的特点。
3、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答案:C分析: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由于高寒,地表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自然景观,A有关,不合题意;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被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日照强烈,太阳能十分丰富,B有关,不合题意;由于海拔高,城镇人口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的河谷两岸,D有关,不合题意;而地热资源是源于地球内部的一种热能,和高寒无关,C无关,符合题意。
本题要求选择无关的选项,故选C。
4、暑假,周周同学准备到青藏高原旅行,下列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有必要纠正的是()A.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可备带氧气袋,防晒品B.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加带防寒衣C.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D.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答案:C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光照强、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这一些特点对于我们平原地区的人来说,有可能不适应,我们要准备好防晒品、氧气袋、防寒衣等,藏民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们一定要尊重,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恢复时间要很长,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不要乱丢生活垃圾,所以应该纠正的是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故选C。
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归纳选择题1、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A.缺氧、冻土B.云雾多、太阳辐射弱C.泥石流D.地震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环境特征对青藏铁路工程建设的影响。
根据题干信息,由于海拔高,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气温低、气压低、氧气稀薄。
所以选项A最符合题意。
海拔高云雾少,太阳辐射强,选项B错误。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体坡度大,风化现象严重,同时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又比较集中的地区,青藏铁路沿线不符合此条件,选项C错误。
地震不是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中考虑的最大困难,选项D错误。
小提示: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建设者要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技术难题,在雪域高原上创造了无数奇迹。
青藏铁路显著改善了青海、西藏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确保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D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其中青藏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体,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的地区,D对,ABC错。
故选D。
小提示:3、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牧区,其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是A.藏羚羊、雪豹、滩羊B.牦牛、藏绵羊,藏山羊C.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D.狮子、大象、老虎答案:B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牧区,其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是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三河牛、三河马是内蒙古牧区的畜种,滩羊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畜种,狮子、老虎、大象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的动物。
故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4、下列关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西北地区是我国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B.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C.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D.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答案:B关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说法,西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青藏地区也是以畜牧业为主,不是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故选B。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会考考点

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考点1】自然特征与农业1.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
(2)自然环境: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地表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这里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3)气候特征:青藏海拔高,气温低,存在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等许多不利条件,农业只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2.农业和牧业(1)畜牧业:青藏地区是我国的高寒牧区,著名牲畜有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和藏山羊等。
(2)种植业:青藏地区农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谷地和黄水谷底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农作物。
(3)生活:①青藏地区居民主食是糌粑,当地牧民一般住在帐篷里面,农区多见平顶碉房。
②人口与民族、宗教:人口较少以藏族为主,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宗教圣地----布达拉宫。
【考点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中华水塔(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四个显著特点:①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的面积。
②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据科学家初步计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三江源地区。
③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分布珍稀野生动物70余种。
④三江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这一地区生态破坏将对三江流域内各省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主要表现为:湖泊萎缩,湿地退化,江河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鼠虫害猖獗,土地沙漠化发展,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水土流失加剧。
3.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之一便是低温。
江苏省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知识梳理(无答案) 新人教版

青藏地区【知识梳理】1.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________山脉以西,________山脉—阿尔金山脉—________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__________气候,冬____夏______,年较差_____,日较差____。
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生长着能适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有“高原之舟”之称的__________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
3.在一些海拔__________的地区,如南部的__________谷地、东部的__________谷地,分布着__________农业,与其他地方相比,河谷的气温__________,土质__________,水源__________,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
4.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___省的南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源区,被誉为“__________”。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
5.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6.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冰川逐年萎缩,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__________加剧、草地沙化严重、冲鼠猖獗、__________锐减等。
7.国家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全面禁猎、禁采砂金,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连云港的小铭同学利用假期到祖国的西部旅游,读图回答问题。
(1)小铭同学所到的甲、乙两大地理区域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以_______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特征与农业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以西,—以南,南至国界。
2、青藏地区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之称。
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和。
“”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广布。
青藏高原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夏,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
4、是藏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日温差大的特点而设计。
5、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着、、等多种高原特有动物。
6、青藏高原上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高原淡水湖。
7、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
在独特是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环境的牲畜——、、。
8、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
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东部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分布着农业。
这里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也是常见的食物,人们爱喝。
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位于省南部,是源区、源区、源区的总称。
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2、和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和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3、三江源地区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分布区,其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
4、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尤为关键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最集中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
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和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
与。
5、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同时,、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其中,、、、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6、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
7、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全面禁猎、禁采砂金,,实施
和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西南横断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2、青藏 4000 “世界屋脊”谷地盆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冰川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3、高寒寒凉小大稀薄充足强烈。
4、藏袍
5、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
6、青海湖错那湖
7、高寒高山草甸高寒缺氧低气压牦牛藏绵羊蔵山羊
8、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河谷青稞小麦
9、糌粑牛羊肉青稞酒帐篷平顶碉房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青海长江黄河澜沧江“中华水塔”
2、雪山冰川湖泊沼泽
3、湖泊调蓄天然沼泽调蓄
4、生态环境保护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地生存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
5、冰川过度放牧、乱采滥挖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7、退耕还草(林)休牧育草天然林天然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