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心得)之浅谈新课改高中物理探究课的教学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论文之浅谈新课改高中物理探究课的教学体会
浅谈新课改高中物理探究课的教学体会靖宇一中贾俊杰高中物理课旨在进一步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那么如何上好“探究课”
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有如下几点体会:一、由物理内容恰当地提出问题学
习物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形成物理概念,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了解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物理规律和物理应用等方面,在以上各环节中恰当提问,就能
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在学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课,有四个物体,比较一
下它们运动的快慢程
度。
初位置(m) 经过时间
(s) 末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
驶0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
驶0
10 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
驶500
30 1 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
行500
10 2 500 可提出如下问题: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二、为学生创设猜想的情境中学物理探究式学习要注意猜想与假设这个因素,猜想与假设是创造性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是学生进行猜想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知识和经验,猜想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在猜想之前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猜想,可能会遇到两种尴尬的局面,一是学生怎么猜也猜不到点子上,二是学生的猜想漫无边际,如果所有的猜想都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际上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也不可能做到。怎样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教学拓展了教学空间,给单调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演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教师还可以借助于简单得演示实验进行类比来引导学生。比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体验一下推放在水平面上的重一些得木块和轻一些的木块,再放在粗糙的水平面推木块,再在水平面上放棉布和橡胶后推木块。这时让学生进行猜想,学生的猜想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助于学生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三、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物理实验也是科学探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中可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总结。中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重力势能》时我提出:探究影响小球势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我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一个钢球、一个木球,再盛一盆细沙。如图。5.4—l所示。在沙盆上方同一高度释放两个小球,钢球的质量大,在沙中陷得较深些。让钢球分别从不同的高度落下,钢球释放的位置越高,在沙中陷得越深。请同学们亲自做实验探究一下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
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积极求知的心理倾向。由于学生参与了整个演示过程,感受十分深刻,对理解“重力势能”很有帮助。四、用逻辑推理与数学推导的方法进行探究许多物理学的规律、公式,都是在具体的条件下,通过数学的严密推导而得出结论,这又是一个学习的重点,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为逻辑推理方式;其二为思维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一节中,动能定理的得出就不涉及实验的探究活动,我让学生以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为切入点,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推导,进而得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这节课旨在让学生体验推导过程与方法上,进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学生探究思维意识。综上所述,教师必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想尽一切方法调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把探究渗透到全部教学活动中,在各个教学环节体现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陈大伟:《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