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数学下图形的运动三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精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优秀教案第1课时图形的运动(1)一、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83~84页例1、例2和例3【教材分析】在前面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但还不能用数学思想或语言来描述旋转现象。
这节课教材先安排复习以前见到的旋转现象,再联系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上时针旋转的情境,分别认识实物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使学生建立对旋转现象的理性认识,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以后的图形,从而加深学生对旋转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观察钟表上时针旋转的过程,分清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一定的角度。
3.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培养审美观,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体验并能说出图形旋转的过程及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二、教学设计【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上面主题图,让学生们说一说这几幅图分别在哪里见过。
2.观察图中运动的情境,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学生回答,教师肯定评价)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旋转”。
(板书课题)【新知探究】1.教学例1(1)出示大挂钟和教材例1题目。
师: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旋转的呢?从一个数字到另一个数字会旋转多少度呢?观察钟面上指针的旋转,结合例1的问题,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学习,然后分小组进行汇报,在全班交流。
(2)教师按例1的数字在钟面上拨动指针,使之旋转,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指针旋转的度数,完成课本例1的填空。
(3)小结:旋转实际上是图形围绕旋转中心按照一定的方向转动了一定的角度。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8)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8)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章的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变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和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及应用。
2.难点:如何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教学用具(如图形卡片、小物件等)。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学习任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利用教师提供的图形卡片和小物件,进行平移和旋转的实践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有关平移和旋转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进行解决。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及应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旋转和平移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旋转和平移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并能够运用旋转和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对旋转和平移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旋转和平移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不透彻,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概念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旋转和平移的概念,掌握旋转和平移的特点及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旋转和平移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2.难点:旋转和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旋转和平移的实物图、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旋转和平移的实物(如玩具、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和平移现象,如旋转门、电梯、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旋转和平移的概念、特点及运用,然后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旋转和平移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物,进行旋转和平移操作,并说明操作的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旋转和平移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的答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及旋转的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并能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1为本章的起始例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对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旋转的概念、性质及运用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旋转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
2.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概念及旋转的度数、方向。
2.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旋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旋转的性质。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4.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练习巩固:设计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旋转现象。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图片、卡片等教学素材。
3.学具:为学生准备圆片、直线等学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
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提问:这个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是如何变过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旋转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旋转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讲解,给予评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稿《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预设教学设计修改与备注一、情景导入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第2课时图形的运动(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准备:课件第3课时 图形的运动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 通过七巧板拼摆活动,我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旋转、平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研组长签名:周次授课日期主备人共享人教学课题图形的运动(一)第一课时内容课时知识与技能: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并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价值与魅力。
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新|课| 标|第|一|网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教学准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修改激趣1、播放舞蹈视频:你看到了什么?(一)、认识旋转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导入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导)教自主学习(学)学1.出示例 1、(课件出示旋转地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钟面)从“ 12”到“ 1”,指针绕点 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30 °;从(生自由阐述)“ 1”到“——”,指针绕点 O按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时针方向旋转 60°;从“ 3”到“ 6”,(多媒体动画板示)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 6”到“ 12”,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2.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生观察图形:点、线段、三角形的现象呢?(1)师:以上几种旋的旋转演示回答问题)强调像点、转,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师:线段、三角形这样子的运动我们称之它们哪里转动了?比如:荡秋千哪为旋转转动了?挡车杆呢?---(3)假尝试给旋转下定义。
过程合作探究(议)评价释疑(示)如,我们把荡秋千的踏板看作是一个点、汽车的刮水器看作一条线段、风车的风叶看作是个四边形或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认识尝试说说三角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旋转现象,欣赏生活中的图案。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素材,比如风车、道闸、秋千等实例,丰富学生的认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通过观察钟表、旋转指针,明确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做到“能识别”和“会画图”。“能识别”是指认识和分辨典型的旋转现象,“会画图”是指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师应设计大量的活动,如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还要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老师:前面的老师讲的很全面,尤其是主备老师教材挖掘很深,给与我的启发很大,在此我也提出一点建议:
恰当把握旋转性质的教学目标。图形的变换,从概念到性质,再到应用,内容本身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把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前面,我们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从可操作、可测量的角度概括为两个外显的学习行为“能识别”与“会画图”。这里“能识别”的范围,是指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典型的、常见的平移、旋转现象;“会画图”的限制条件,一是利用方格纸,二是简单的图形,三是两个特殊方向上的平移和90°的旋转。控制在这样的范围内,一般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更具体地,教师在确定各课时的教学目标时,除了依据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的“度”之外,还应参照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并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教学目标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否则,容易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欲速而不达。
六、教学目标(主备教师)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正确判断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及距离,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于如何判断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及距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旋转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复杂图形的运动判断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旋转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判断复杂图形运动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正确判断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及距离;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正确判断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及距离;2.难点:对于复杂图形的运动,能准确判断其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及距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图形卡片等;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图片、玩具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如玩具的旋转,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提出问题:“这个玩具是如何运动的?它是平移还是旋转?如何判断?”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的运动,如平移和旋转,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是如何运动的?它们是平移还是旋转?如何判断?”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的练习,并尝试判断其他组的图形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会画指定角度、边数的旋转图形。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轴对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轴对称的知识,对图形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旋转的规律和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可能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归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理解旋转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空间想象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的概念。
2.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规律,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旋转的图片,如风扇、车轮等。
2.准备旋转的教具,如圆规、直尺等。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旋转的图片,如风扇、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旋转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旋转的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旋转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旋转。
然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过程,并提问:“旋转是如何进行的?旋转的中心在哪里?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旋转是物体围绕某一点或轴进行转动,旋转的中心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描述旋转的过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以及如何通过平移和旋转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本节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但对一些复杂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判断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运动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本质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及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平移和旋转。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以及如何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平移和旋转。
2.难点:对复杂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判断,以及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移和旋转。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图形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及操作过程。
2.学具: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以便学生动手操作。
3.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5分钟)介绍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7)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7)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动手操作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交流讨论法: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平移和旋转的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解决。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移、旋转和镜像的概念。
2.能够用具体的例子说明平移、旋转和镜像。
3.能够应用平移、旋转和镜像的性质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平移、旋转和镜像的定义。
2.熟练掌握平移、旋转和镜像的性质。
3.能够应用平移、旋转和镜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定义:图形沿着某个方向保持大小和形状不变移动,这个移动叫做平移。
•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位置。
2. 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定义:图形绕某个点旋转一定角度后所得的图形叫做原图形的旋转。
•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内部角度,只改变位置和方向。
3. 镜像的定义和性质•定义:图形通过镜面对称轴对称后所得的图形叫做原图形的镜像。
•性质:镜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对称轴对称。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举例说明平移、旋转和镜像的概念和性质。
2.示例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各种图形的平移、旋转和镜像操作,并找出规律。
3.练习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平移、旋转和镜像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的平移、旋转和镜像操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分别介绍平移、旋转和镜像的定义和性质,举例说明其应用。
3.练习:让学生自行操作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镜像,在操作中总结规律。
4.操练: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设计一些练习题和应用题,检验学生对平移、旋转和镜像的掌握情况。
2.带领学生一起讨论不同解法和答案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
3.注意观察学生操作图形时的动作和思路,及时纠正错误。
七、课外拓展1.鼓励学生设计一些新奇的图形移动方式,展示给全班同学。
2.带领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镜像现象,并思考原理。
八、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学生掌握情况和反馈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教案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和轴对称知识,对图形变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旋转的度数、旋转方向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2.教学难点:学生对旋转的度数、旋转方向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PPT课件,包含图形旋转的动画、实例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彩笔、剪刀等。
3.教学素材: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图片、旋转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木马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实现的吗?”让学生思考旋转的原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图形旋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旋转前后的图形,发现旋转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如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每人拿一张白纸,按照教师给出的旋转指令,将白纸进行旋转。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运动三的实例。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和解决图形运动问题Biblioteka 掌握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运动的类型
培养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提高几何直观能力,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图形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测试与考试: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以检测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学习效果。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
反馈机制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
03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内容: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
教学目标:掌握图形运动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学重点:平移、旋转、对称的几何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平移、旋转、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内容与过程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05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教学目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运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进而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于如何进行平移和旋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如何确定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和距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2.探索教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图形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发生的?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形卡片,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如:将一个图形卡片进行平移或旋转后,其形状和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进行图形变换。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镜像运动。
2.能够自如地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镜像操作。
3.掌握图形运动的相关概念与性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的旋转运动。
2.理解图形的平移运动。
3.理解图形的镜像运动。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图形的改变。
2.知道如何利用运动来判断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备好相应的图形和纸张。
2.准备足够的纸笔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图形的运动概念,简单回顾一下平移、旋转、镜像运动的定义。
第二步:新知讲解1.旋转运动:–给出一个具体的图形,讲解如何对其进行旋转运动,并说明旋转的性质。
2.平移运动:–引导学生感受平移运动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尝试平移一个图形并展示出来。
3.镜像运动:–示范给出一个图形,可以通过镜面反射来实现镜像运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这种运动方式。
第三步: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让他们练习旋转运动,然后练习平移运动,最后练习镜像运动。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拓展•让学生举一反三,尝试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其他类型的图形运动问题。
第五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三种图形运动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六、课堂作业1.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
2.自主探索其他图形的运动方法并写出对应的运动规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图形的运动展开,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方式。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让学生对图形的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注:以上为参考教案,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作适当调整。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图形运动知识,对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和旋转的差别和应用场景区分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图形运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及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的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图形运动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操作,加深对这两种图形运动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共同探索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及应用。
4.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以便于生动展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情境的图片、卡片等,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
3.练习题:编写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及性质,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两种图形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们哪里转动了?比如:荡秋千哪
为旋转
转动了?挡车杆呢? ( 3)假如,
尝试给旋转下定义。
我们把荡秋千的踏板看作是一个
过
点、汽车的刮水器看作一条线段、
风车的风叶看作是个四边形或三
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认识尝试说说
角形。那么它们的转动又会是怎么
样子呢? 3 、 师:现在你能说说
程
什么是旋转了吗?
结合生活,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新|课 | 标 |第 |一 | 网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激趣 导入
教师活动
1、播放舞蹈视频: 你看到了什么? 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 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
学生活动
(一)、认识旋转
(导)
教 自主 学习
(学) 学
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并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 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
3/6
看课本图根据转动,让学生回答。
五级数学下图形的运动三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学
2.如图,可以看到点 A 旋转到点 A′,旋
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转到′, ∠旋转到∠ A′′,这些都是互相
对应的点、 线段与角。 那么, 点 B 的对应
过
点是点__; 线段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
_; 线段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 A 的
对应角是__; ∠ B 的对应角是__;
旋转中心是点__;
旋转的角度是_
程
_。
△的边的中点 O的对应点在哪里 ?
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合作 探究 (议)
评价 释疑
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旋转的一些实例。
(针
对自己画的旋转图形,找出对应角、对应点、
对应线段。 )
总结规律方法
(示)
总结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谈一谈好吗 ? w W w K b 1 o M
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结合问题自学 ,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旋转的一些实例。 ( 针对自己画的旋转图形, 找出对应角、 对应点、对应线段。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单元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
从“ 3”到“ 6”,指针绕点 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从“ 6”到“ 12”,指针绕点 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教材 85 页 3、 4 题
30 °; 从“ 1”到“——” ,指针
2/6
教学后记
五级数学下图形的运动三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五年级
周次
教学 内容
—°; 从“ 6”到“ 12”,指针绕 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2.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 生观察图形:点、线段、三角形
的现象呢? (1)师:以上几种旋 的旋转演示回答问题) 强调像点、 转,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 2)师:
线段、 三角形这样子的运动我们称之
1/6
个性化修改
五级数学下图形的运动三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
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
旋转后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单元内容预计要达到的教学 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
里? ② . 当指针旋转了 180°时,
指针又指向了哪里?
评价
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 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总结规律方法。
释疑
(示)
总结 提升 (升)
展示旋转大楼视频激发学生再学习旋转的兴趣?并说明有什么收获? 课后做一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图形的运动(一) 例 1、 从“ 12”到“ 1”,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绕点 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60°;
课题 课时
科 目: 数学
授 课日期
教 研 组 长 签 名:
主备人
石怀乾
图形的运动(二)
共享人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1. 出示例 1、(课件出示旋转地 钟面) 从“ 12”到“ 1”,指针绕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点 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30 °; 从 “ 1”到“——” ,指针绕点 O按顺 时针方向旋转 60°; 从“ 3”到“ 6”, 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生自由阐述)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多媒体动画板示)
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1、旋转中心 (三角形动画旋转演
示) 师:当图形旋转时,这个定
合作
点可以在旋转图形的哪个位置? 2 旋转方向 师:旋转的方向有顺时
探究 (议)
针和逆时针。 (用挡车杆的关和开 来演示) 3 旋转角度 (用时针转 动角度的大小演示) 师:① . 当指
针旋转了 90°时, 指针指向了哪
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结合问题自学 ,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并总结规律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
激趣 导入
一、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哪些 运动是旋转运动的 ?下列图中哪些是旋转运动 的现象 ?
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
价值与魅力。 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提升
(升)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图形的运动
顺时针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
逆时针
O点的距离都相等。
完成做一做。
4/6
教学后记
五级数学下图形的运动三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单元教学计划模板
课题名称: 图形的运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学科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
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人
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简要说明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
五级数学下图形的运动三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五年级
周次 教 学 课题 内 容 课时
科 目:数学
授课日期
教 研 组 长 签 名:
主备人
石怀乾
共享人
图形的运动(一)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并能识别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通过观察、操
作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5/6
五级数学下图形的运动三集体备课教, 并回答上述 问题。 最后让学生回答:这些图 形有什么特征呢 ?
修改
教 自主 学习 (学)
1 .看课本图根据转动,让学生回答。 (1) 什么是旋转 ? (2) 什么样的点是旋 转中心 ? (3) _____在旋转过程 中保持不变,图形的旋转由_____和 ______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