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作业
第2章_作业 (1)
第二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通常以( C )代表时间价值率。
A、通货膨胀补偿率B、风险报酬率C、利息率D、投资利润率2、财务管理的两个基本价值观念是( A )A、时间价值和风险收益B、利润和成本C、风险和利润D、时间价值和成本3、在存本付息的情况下,若想每年都得到利息1000,利率为5%,则现在应存入的本金应为( A )元。
(永续年金的计算问题)A、20000B、50000C、500000D、2000004、一定时期内连续发生在期末的等额支付款项,被称为( B )A、先付年金B、普通年金C、永续年金D、延期年金5、下面有关资金时间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B.资金时间价值是推迟消费所获得的报酬C.资金时间价值只能用绝对数来表示D.资金时间价值的量无法进行计量(选择A,严格将来,时间价值是资金周转增值额的一部分,但是因为题目中没有使用“全部”的字样,可以理解为正确;B推迟消费获得的报酬不一定能获得报酬,比如资金不周转的情形。
)6、一项借款,期限一年,年利率8%,按复利计算每半年复利一次,则借款实际利率为( D )A、0.16%B、12.49%C、18.53%D、8.16%(已知名义利率求实际利率的情形)7、永续年金具有下列特征( C )A、每期期初支付B、每期不等额支付C、没有终值D、没有现值8、资金时间价值实质是( B )。
A、资金的自然增值B、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C、不同时间的价值量D、对暂缓消费的报酬9、为在第三年末获得本利和100元,求每年末存入多少资金,计算时应采用(B)。
A、年金现值系数B、年金终值系数C、复利现值系数D、复利终值系数(100元是终值,所以用终值系数计算)10.每年年底存款100元,求第5年末的价值,可用( D )来计算.(终值计算问题)A.PVIF i,n B.FVIF i,n C. PVIFA i,n D.FVIFA i,n11、当利率为10%,计息期为5时,后付年金现值系数为3.791;计息期为6时,后付年金现值系数为4.355,那么利率为10%。
第二章作业答案
′ 扌
=泣 石F」 「 谬 ?r-缶 司
盯
← 翊 0e×
祝
Pf-礻
Σ
=DXy犭
\・
滋
以
千 口
一
E・ 丫
=σ
L柰
矿 △
r卜
豸灬
f2 53554
.
⑴
由 荛
,' t∶ 5'。 扌 '|彳 1j冫 l1ˉ
E
lr+l'- D(lr-rl)+ Elr-rl
)十 =(卜 肯 )Ⅸ £
∠
∶ 而 扩
+
・
喀
⒎
|又
Σ ˉ ˉ ˉ 氵 `1丨 ≤ 丨
分
|
呷
li茸
|“ 丨
・
|
。
扯
″
Ⅱ
)叻 甓 5掇 礁
£|艹 叫 ・
-” 1壬
∮ 【 毒 讠
^,=
^冫
×
塑
/‘
9‘
{
53554
讠 E× =/`pfx)二 ¢
洧
PC丨
冫衔 X屮 丨
)L古
丿 ˉ 廿
嘲 踟
锝
`庄
攵
=Ⅸ
=艹 '9J叉
D∞
=锆
=口 1D竿
丿 爿陉 龈裹桡 灿口
=口
‘
`
I:91∫
焦≈
;`;B
x丿 =£ ∝ 〕
亻 乙
立冫
犭 =走
ˇ
J南
寺
Xl⒒
'Ⅺ 、
洳
'ˇ x夕
,fxH辶
儿〃 〃
'严
丿
第2章作业-2 参考答案
二、综合题
1. 若X=-0.1110,Y=-0.1101,采用原码一位乘法运算求 X·Y=? 给出计算过程。
2.若X=-0.1101,Y=-0.1011 试利用补码Booth算法(比较 法)求X·Y=? 给出计算过程。
3. 将十进制数+76.75存入某微机中,试写出其IEEE754标准规 格化单精度浮点数形式。
第2章作业-2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两个浮点数相加,一个数的阶码值为7 ,另一个数的阶码值为9 ,则需要将阶码
值较小的浮点数的小数点( )。 A .左移1 位 B .右移1 位 C .左移2 位 D .右移2 位29 .
答案: C
2、如果某单精度浮点数、某原码、某补码、某移码的32位机器数均为 OxF0000000 。这些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浮原补移 B .浮移补原 C .移原补浮 D . 移补原浮 答案: D
说明
初始值,最后一位补0 Y4Y5=10 +[-X]补
右移一位 Y3Y4=01
+[X]补
右移一位 Y2Y3=10
+[-X]补
右移一位 Y1Y2=01
+[X]补
右移一位 Y0Y1=10 不移位
+[-X]补
3. 解:76.75 = 1001100.11 = 1.00110011 ×26 指数E = 7 + 127 = 133 = 1000 0101B 127是单精度浮点数应加的指数偏移量。
4. 某微机内存有一个单精度规格化浮点数(IEEE754标准)为 C2308000H,试写出其真值。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解: X=-0.1110,Y=-0.1101 ,X*=0.1110,Y*=0.1101。 其中寄存器 B=X* ,计数器Cd=4。计算过程:
第2章拉压作业参考解答
aEADj + 4.5aEADj = 2aF , Dj = 2F 5.5EA
4. 再由 Hooke 定律:
FN1
=
EADj
=
2F 5.5
=
0.3636F
FN 2
= 1.5EADj
=
1.5´ 2F 5.5
2
(1)图(a)为开槽拉杆,两端受力 F=14kN,b=20mm,b0=10mm,δ=4mm。 (2)图(b)为阶梯形杆,AB 段杆横截面面积为 80mm2,BC 段杆横截面面积为 20mm2, CD 段杆横截面面积为 120mm2。 (3)图(c)为变截面拉杆,上段 AB 的横截面面积为 40mm2,下段 BC 的横截面面积为
DG
=
Dl2
-
2 3
Dl1
-
1 3
Dl3=6.89 ´10-4
m
5
2-15 求附图示圆锥形杆在轴向力 F 作用下的伸长量。弹性模量为 E。
解答 对于截面缓变的圆锥形杆可假设横截面上正应力均匀分布。横截面面积为
A(x)
=
1 4
p [d1l
-
(d1
-
d2 )x]2
/l2
ò ò ò Dl =
l
edx =
FN1
FN3
FN2
D
(2)
(b) 整体分析,示力图见附图(3)。
å M Ai = 0 : FN1 ´1 + 3´ 3´1.5 = 0
FN1 = -13.5kN
FAx A
FAy FN1
B
s1
=
FN 1 A1
=
-13.5 ´103 850 ´10-6
=
-15.88MPa
第二章作业
(b)10/2=5
香蕉
(c) 5
4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产可能 性边界
80
苹果
精选可编辑ppt
7
作业题3
• 假如本国和外国开展自由贸易。
• (a)说明自由贸易均衡下两国的贸易类型,指出 本国和外国分别出口何种产品。
• (b)下面哪个数值会是自由贸易均衡下苹果的相 对价格?
•
A. 2 B. 1 C. 0.2
• (c)根据(b)的答案,画出自由贸易时本国居民的 预算约束线(消费可精能选可性编辑边ppt 界),说明本国居民 8
• (b) 本国生产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用香蕉数量来 表示)?
• (c)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市场上达到均衡时,用香蕉 来表示的苹果的价格是多少?
精选可编辑ppt
4
(a)
香蕉 300
(b)苹果的机会成本= 为生产1单位苹果放弃 的香蕉/1单位苹果=1.5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
率)
生产可能 性边界
(c)即以香蕉 表示的苹果的机
会成本
200
精选可编辑ppt
苹果
5
作业题2
• 本国如上题所述。外国拥有40单位劳动力,其劳 动生产率为2个苹果和10个香蕉。
• (a)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标注两条坐标 轴并计算截距。
• (b)外国生产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用香蕉数 量来表示)?
• (c)如果外国居民既精选喜可编欢辑pp吃t 苹果又喜欢吃香蕉,6
400
香蕉 300
预算约 束线
(a)本国出口苹果, 外国出口香蕉
(b)1.5<均衡价格<5
生产可能 性边界
200
苹果
第二章作业 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2、画前驱图4、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答: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分别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换去了封闭性,这样,某程序在执行时,必然会受到其它程序的影响。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失去了封闭性,也将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8、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6. 进程在运行时存在哪两种形式的制约?试举例说明之。
答:同步:直接的相互制约关系,例如A进程向B进程传递数据,B进程接收数据后继续下面的处理;互斥:间接的相互制约关系,例如进程共享打印机。
22、试写出相应的程序来描述P82图2-17所示的前驱图。
图(a)int a1=0,a2=0,a3=0,a4=0,a5=0,a6=0;a7=0;a8=0;parbeginbegin S1;V(a1);V(a2);end;begin P(a1);S2;V(a3);V(a4);end;begin P(a2);S3;V(a5);end;begin P(a3);S4;V(a6);end;begin P(a4);S5;V(a7);end;begin P(a5);S6;V(a8);end;begin P(a6);P(a7);P(a8);S7;end;parend图(b)int a1=0,a2=0,a3=0,a4=0,a5=0,a6=0;a7=0;a8=0;a9=0;a10=0;parbeginbegin S1;V(a1);V(a2);end;begin P(a1);S2;V(a3);V(a4);end;begin P(a2);S3;V(a5);V(a6);end;begin P(a3);S4;V(a7);end;begin P(a4);S5;V(a8);end;begin P(a5);S6;V(a9);end;begin P(a6);S7;V(a10);end;begin P(a7);P(a8);P(a9);P(a10);S8;end;parend28、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一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缓冲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2. 一批晶体管中有个 9 个合格品和 3 个不合格品,从中任取一个安装在电子设备上。若取 出不合格品不再放回,求取得合格品前已取出的不合格品个数的分布律和分布函数。 解:
X0 1 2
3
p 3/4 9/44 9/220 1/220
⎧ 0,
x<0
F (x) = ⎪⎪⎪⎨321/ 4/ ,22,
0≤ x <1 1≤ x < 2
求: (1) 系数 A,B; (2) X 落在区间(-1,1)的概率; (3) X 的概率密度。 解:
x∈R
7. 从一批子弹中任意抽出 5 发试射,若没有一发子弹落在靶心 2 厘米以外,则接受该批子 弹。设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X(厘米)的概率密度为
f
(
x)
=
⎪⎧ ⎨
Axe−
x2
,
⎪⎩ 0,
0< x<3 其他
X
~
B
⎛ ⎜⎝
4,
1 5
⎞ ⎟⎠
, 故分布律为
P( X = k) = C4k (0.2)k (0.8)4−k , k = 0,1, 2, 3, 4
( ) (2)P X = k
=
C5k
*
C 4− 20
k
C245
k = 0,1,2,3,4
5. 临床观察表明,某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为 0.002。现在 900 个患者服用该药物,求至 少有3例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概率.
试求:(1)系数 批子弹被接受的概率。 解:
⎧ 0,
x<0
∫ ∫ (2) F(x) =
x −∞
f
(t)dt
=
⎪⎪ ⎨ ⎪
x2 0 1 − e−9
第二章 力学作业答案
第二章 力学一.选择题1【基础训练4】、如图2-14,物体A 、B 质量相同,B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滑轮与绳的质量以及空气阻力均不计,滑轮与其轴之间的摩擦也不计.系统无初速地释放,则物体A 下落的加速度是 (A) g. (B) 4g /5 . (C) g /2 . (D) g /3 .,,42,/2,.5b b b a a a b a b a a T m a m g T ma g T T a a a =-==== 2【自测1】、在升降机天花板上拴有轻绳,其下端系一重物,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1上升时,绳中的张力正好等于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的一半,问升降机以多大加速度上升时,绳子刚好被拉断(A) 2a 1. (B) 2(a 1+g ).(C) 2a 1+g . (D) a 1+g .[C ]1max max 122T mg ma m a a ma T T T mg maa a g -==+==-==+物对地物对机机对地()3【自测2】、质量为m 的小球,放在光滑的木板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并保持平衡,如图2-22所示.设木板和墙壁之间的夹角为,当逐渐增大时,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D) 先是增加,后又减小.压力增减的分界角为=45°.αm图2-22BA【解答】受力分析如图右所示:垂直于板面的压力sin /sin N mg N mg αα=→=4【自测3】、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由一轻弹簧相连接,再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23所示.将绳子剪断的瞬间,球1和球2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1=g,a 2=g. (B) a 1=0,a 2=g. (C) a 1=g,a 2=0. (D) a 1=2g,a 2=0[D ]121211200020T m g F F m g m m F mgT mg F ma a g a --=-====→--==-=弹弹弹弹,(负号表示向下)5【附录A3】.一根细绳跨过一光滑的定滑轮,一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另一端被人用双手拉着,人的质量M m 21=.若人相对于绳以加速度a 0向上爬,则人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以竖直向上为正)是(A) 3/)2(0g a +. (B ) )3(0a g --.图2-23(C3/)2(0g a +- (D)0a()()()()3/2,3/,)(00000a g a a a g a ma a m M g m M a a m mg T MaT Mg +=+∴-=++=-+=-=-二、填空题6【基础训练9】、 质量为m 的小球,用轻绳AB 、BC 连接,如图2-18,其中AB 水平.剪断绳AB 前后的瞬间,绳BC 中的张力比 T : T ′= .A7【自测9】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三个物体A 、B 、C ,用一根细绳和两根轻弹簧连接并悬于固定点O ,如图2-27.取向下为x 轴正向,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后将细绳剪断,则在刚剪断瞬时,物体B 的加速度B a ϖ=_______;物体A 的加速度A a ϖ=______.()g m m a a g m f g m a m f mg f f g m m B A ab B a ab ab3232232-.0,--.,=====+=+断后,未断时,8【自测10】、一小珠可以在半径为R 的竖直圆环上作无摩擦滑动,如图2-28.今使圆环以角速度绕圆环竖直直径转动.要使小珠离开环的底部停在环上某一点,则角速度最小应大于_____gR________.22min cos sin sin ,cos N mg N m R g gg R RRθθωθωωθ==∴=>∴>三、计算题9【基础训练12】、水平转台上放置一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转台间的静摩擦系数μs =,一条光滑的绳子一端系在物块上,另一端则由转台中心处的小孔穿下并悬一质量m =0.8 kg 的物块.转台以角速度ω=4 rad/s 绕竖直中心轴转动,求:转台上面的物块与转台相对静止时,物块转动半径的最大值r max 和最小值r min .O x A B Cm 1 m 2m 3ORO图2-28AB?10【自测12】、质量为m 的小球,在水中受的浮力为常力F ,当它从静止开始沉降时,受到水的粘滞阻力大小为f =kv (k 为常数).证明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e 1(/m kt kFmg ---=v 式中t 为从沉降开始计算的时间。
01-第二章 作业题
第二章作业题学号姓名2-4、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0.64m,两缝间距为0.4mm,光屏离缝的距离为50cm。
(1)试求光屏上第一亮条纹与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2)若P 点离中央亮条纹为0.1mm,则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3)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光强度之比。
2-5、在杨氏实验装置中,两小孔的间距为0.5mm,光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
当以折射率为1.60 的透明薄片贴住小孔S2 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移动了1cm,试确定该薄片的厚度。
2-6、在双缝实验中,缝间距为0.45mm,观察屏离缝115cm,现用读数显微镜测得l0 个干涉条纹(准确说是11 个亮条或暗条)之间的距离为15mm,试求所用波长。
用白光实验时,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2-7、一波长为0.55m 的绿光入射到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求离双缝2m 远处的观察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
若双缝间距增加到2mm,条纹间距又是多少?2-9、试求能产生红光(=0.7m)的二级反射干涉条纹的肥皂薄膜厚度。
已知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且平行光与法向成300 角入射。
2-10、波长为0.40~0.76m 的可见光正入射在一块厚度为1.2×10-6m、折射率为1.5 的落玻璃片上,试问从玻璃片反射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最强?2-12、如图所示的尖劈形薄膜,右端厚度h=0.005cm,折射率n=1.5,波长为0.707m 的光以300 角入射到上表面,求在这个面上产生的条纹数。
若以两块玻璃片形成的空气尖劈代替,产生多少条条纹?2-13、如图所示,平板玻璃由两部分组成(冕牌玻璃n=1.50,火石玻璃n=1.75),平凸透镜用冕牌玻璃制成,其间隙充满二硫化碳(n=1.62),这时牛顿环是何形状?2-15、在观察牛顿环时,用1=0.5m 的第6 个亮环与用 2 的第7 个亮环重合,求波长2=?2-16、平行平面玻璃板的厚度h0 为0.1cm,折射率为1.5,在λ为0.6328µm 的单色光中观察干涉条纹。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作业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作业班级 学号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 设连续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其它,;,020,2)(x x x f 则P {-3≤X ≤1}= ( ) (A). 0(B). 0.25(C). 0.5(D). 12.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且{}{}21===X P X P , 则λ=( )(A) 1 ; (B) 2 ; (C) 3; (D) 4. 3.设随机变量),(~2σμN X ,则=≤≤)(b X a P ( )).(A )()(b a Φ-Φ; ).(B )()(b a Φ+Φ; ).(C )()(σμσμ-Φ--Φb a ; ).(D )()(σμσμ-Φ--Φa b .4. 若4重伯努利试验中,事件A 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为8165,则在一次 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A 1; ).(B 32; ).(C 41; ).(D 43.5. 设随机变量,且,则c=( ).0 ; ; ; .二 .填空题1.已知随机变量只能取-1,0,1,2四个数值,其相应的概率依次是,则2.则X 的分布函数为=)(x F .),(~2σμN X )()(c X p c X p >=≤)(A )(B μ)(C μ-)(D σX c c c c 161,81,41,21=c3.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其它021)2(10)(x x k x kx x f ,则k= ; ⎭⎬⎫⎩⎨⎧≤≤2321X P = .4.某高速公路一天的事故数X 服从参数3=λ的泊松分布,则一天内没有发生事故的概率是5.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则 随机变量函数 Y =()21+X 的分布列是6.设随机变量ξ在(1,6)上服从均匀分布,求方程012=++x x ξ有实根的概率 .7.已知ξ服从)4,150(2N ,则140(P <=≤)160ξ ,=≤)150(ξP 。
第2章作业--完成
第2章习题一、是非题(错误需说明理由)1.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实际气体的摩尔体积一定小于同温同压下的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所以,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1,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错,因为实际气体的Z可能大于1,也可能等于1,也可能小于1)2.纯物质由蒸气变成固体,必须经过液相。
(错,可以直接变成固体)3.气体混合物的virial系数,如B,C …,是温度和组成的函数。
(对)4.三参数对应态原理较两参数对应态原理优秀,因为前者适合于所有流体。
(错,三参数对应态原理不能适用于任何流体,一般能用于正常流体)5.在压力趋近于零的极限条件下,所有的流体将成为简单流体。
(错,简单流体系指一类非极性的球形流体,如Ar等,与所处的状态无关)6.压力低于所处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液体称为过热液体。
(对)7.压力高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气体称为过冷蒸气。
(对)二、选择题1.T温度下的过冷纯液体的压力P(A )A >p s(T) B< p s(T) C = p s(T)2.T温度下的过热纯蒸汽的压力P(B)A >p s(T) B< p s(T) C = p s(T)3.指定温度下的纯物质,当压力大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时,该物质的状态为:(B)A 饱和蒸气B 超临界流体C 过热蒸气D压缩液体4.偏心因子是从下列定义的(C)A 分子的对称性B 蒸气压性质C 分子的极性5.纯物质的第二维里系数B (A)A 仅是T的函数B 是T和p的函数C 是T和V的函数D 是任何两个强度性质的函数6.真实气体在( D )的条件下,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
A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高温低压三、填空题(如有计算部分,需按计算题处理:分布列式说明)纯物质的临界等温线在临界点的斜率和曲率均为零,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1.和。
2.对于纯物质,一定温度下的泡点压力与露点压力是相同的(相同/不同);一定温度下的泡点与露点,在p-T图上是重叠的(重叠/分开),而在p-V图上是分开的(重叠/分开),泡点的轨迹称为饱和液相线,露点的轨迹称为饱和汽相线,饱和气、液相线与三相线所包围的区域称为汽液共存区。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章作业参考答案第⼆章1.请分别画出⼆进制⽐特流01001011的NRZ、Manchester和Difference Manchester编码。
约定:对于不归零码低电平代表0,⾼电平代表1;对于曼彻斯特编码由⾼到低电平的跳变代表0,从低到⾼电平的跳变代表1;对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开始有跳变代表0,反之代表1。
2.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中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移幅键控法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3.PCM的步骤及⽅法PCM的典型应⽤就是语⾳数字化。
PCM主要包括:采样、量化、编码。
采样:以采样定理为基础,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周期性采样,利⽤有限个采样值代替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
只要采样频率⼤于等于有效信号最⾼频率或其带宽的⼆倍,则采样值便可包含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利⽤低通滤波器可以从这些采样中重新构造出原始信号。
量化:使连续模拟信号变为时间轴上的离散值,将采样样本按照量化级取值。
编码:将离散值变成⼀定位数的⼆进制数码。
量化级越多,量化精度越⾼,需要的⼆进制位数越多。
4.什么是⽐特同步和帧同步?什么是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者的区别是什么?⽐特同步⼜叫位同步,是数据通信中最基本的同步⽅式。
⽐特同步是指接收端将时钟调整到和发送端完全⼀样,当接收到⽐特流后,在正确的时刻对收到的信号根据事先已约定好的规则进⾏判决,从⽽将发送端发送的每⼀个⽐特都正确地接收下来。
(正确时刻:通常就是在每⼀个⽐特的中间位置判决规则:如,电平若超过⼀定数值则为1,否则为0)。
数据通常以帧为单位进⾏发送。
帧同步是指接收端应当能从收到的⽐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帧的开始和结束的位置。
帧同步⼜叫帧定界。
同步通信是每发送完⼀个帧进⾏⼀次同步。
这个帧中通常含多个字符、多个字节或不定长的较多的⽐特,即同步通信中⼀次传输的数据量⼀般⽐较⼤。
同步通信要求发送时钟与接收时钟应保持完全⼀致,以免发⽣太⼤时钟误差的积累,从⽽产⽣接收错误。
第二章作业
第二章作业一、填空题1,由电感L电容C谐振频率为ω0并联电阻RO所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阻抗可表示为,品质因数可表示为。
30、矩形系数k0.1表示选频回路幅频特性中与的比值为0.1。
2,将几个电子器件的输出功率叠加起来以获得足够大的输出功率,这种技术称之为技术。
3,噪声系数是指线性四端网络与的比值。
4,信噪比是在指定频带内,同一端口和的比值。
5,LC回路并联谐振时,回路_ _最大,且为纯__ _。
二、选择题1,LC并联谐振回路在谐振时,相移为;当信号频率ω<谐振频率ω0时,回路呈感性,相移为;当ω>ω时,回路呈容性,相移为。
A、正值B、负值C、零D、不一定2,并联谐振回路的Q值越大,幅频特性曲线越、通频带越,相频特性越。
A、陡峭B、平缓C、宽D、窄3,并联谐振回路处于谐振状态时,回路导纳,阻抗,回路呈现为,信号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回路呈。
A、感性B、容性C、最大D、最小E、纯电阻4,矩形系数越,表示选频回路选择性越好。
A,大 B,小 C,越接近于1 D,不稳定5,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回路阻抗为____,回路电流为_____,与外加电压_____,当外加电压的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回路呈____。
A、反相B、同相C、感性D、容性E、最小值F、最大值G、纯电阻性6,图示传输线变压器的作用分别是:(a)(b)(c)(d)A 反相器B ,平衡转换 C,阻抗变换 D,功率合成三、计算题1,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L=1uH ,C=20P F ,Q=100,求该并联回路的谐振频率f O 、谐振电阻Rp 及通频带BW 0.7 。
2,图示电路中L=0.8μH ,C1=C2=20pF ,CS=5pF ,Rs=10k Ω,CL=20pf ,RL=5 kΩ,QO=100,求回路在有载情况下的谐振频率fo 、电阻Rp (不计Rs 和 RL ,)、QL 值和通频带B 。
3,设一放大器以简单并联振荡回路为负载, 信号中心频率f s=10MHz, 回路电容C =50 pF,(1) 试计算所需的线圈电感值。
第二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作业答案(一)1、某地区在编制材料预算价格时,确定每年需某型号钢材50000t,调入情况如下: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原价计算解:(1050×25000+1450×15000+1600×10000)/50000=1280元/t2、某装饰公司采购1000m2的花岗石至施工现场,已知该材料出厂价为1000元/m2,运杂费30元/m2,当地供销部门手续费为1%,采购及保管费率为1%,单位材料里检验试验费为3元/m2,则这批花岗石的材料费用为多少?解:材料预算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手续费)*(1+采购保管费率)+材料检验试验费=(1000+30+1000*1%)* (1+1%)*1000+3*1000=105.34万元3、某工地水泥从两个地方采购,其采购量及有关费用如下所示,则该工地的水泥基价为多少元/吨?(采购及保管费率为3%)采购处采购量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来源一300吨240元/吨20元/吨0.5%来源二200吨250元/吨15元/吨0.4% 解:材料原价=(240*300+250*200)/500=244元/吨材料运杂费=(20*300+15*200)/500=18元/吨运输损耗费={(240+20) *0.5%*300+(250+15) *200*0.4%}/(300+200)=1.204元/吨基价= (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1+采购保管费率)=(244+18+1.204) * (1+3%)=271.1元/吨第二章作业(2)1、某施工机械耐用总台班为800台班,大修周期数为4,每次大修理费用为1200元,则该机械的台班大修理费为()元。
解: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寿命期内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其中耐用总台班=大修间隔台班*大修周期大修周期=耐用总台班/大修间隔台班又:大修周期=寿命期大修理次数+1所以,寿命期大修理次数=大修周期-1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寿命期内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1200*(4-1)]/800=4.5元2、某施工机械预计使用年限内的耐用总台班是2400台班,机械预算价格是360万元,残值率是5%,时间价值系数是1.25,则该机械的台班折旧费是()元。
第二章习题答案(作业)
第⼆章习题答案(作业)第⼆章习题答案2(1)为什么计算机内部采⽤⼆进制表⽰信息?既然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都⽤⼆进制表⽰,为什么还要⽤到⼗六进制和⼋进制数?参考答案:(略)2(7)为什么计算机处理汉字时会涉及到不同的编码(如,输⼊码、内码、字模码)?说明这些编码中哪些是⽤⼆进制编码,哪些不是⽤⼆进制编码,为什么?参考答案:(略)3.实现下列各数的转换。
(1)(25.8125)10= (?)2= (?) 8= (?) 16(2)(101101.011)2 = (?)10= (?) 8= (?) 16= (?) 8421(3)(0101 1001 0110.0011)8421 = (?)10= (?) 2= (?) 16(4)(4E.C)16 = (?)10= (?) 2参考答案:(1)(25.8125)10 = (1 1001.1101)2 = (31.64) 8 = (19.D) 16(2)(101101.011)2 = (45.375)10 = (55.3) 8 = (2D.6) 16 = (0100 0101.0011 0111 0101) 8421(3)(0101 1001 0110.0011)8421 = (596.3)10 = (1001010100.01001100110011…) 2 = (254.4CCC…) 16 (4)(4E.C)16 = (78.75)10 = (0100 1110.11) 24.假定机器数为8位(1位符号,7位数值),写出下列各⼆进制数的原码和补码表⽰。
+0.1001,–0.1001,+1.0,–1.0,+0.010100,–0.010100,+0,–0参考答案:(后⾯添0)原码补码+0.1001:0.1001000 0.1001000–0.1001: 1.1001000 1.0111000+1.0:溢出溢出–1.0:溢出 1.0000000+0.010100:0.0101000 0.0101000–0.010100: 1.0101000 1.1011000+0:0.0000000 0.0000000–0: 1.0000000 0.00000005.假定机器数为8位(1位符号,7位数值),写出下列各⼆进制数的补码和移码表⽰。
第二章 作业答案
第二章作业1. 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结点(第一个元素结点)。
答:首结点就是存放数据元素的第一个元素结点,头结点是为了插入和删除的方便说增设的一个结点,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的存储位置,在没有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指向链表中的首结点,在有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指向链表中的头结点。
2. 简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顺序表和链表的优缺点。
3. 已知L 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 是指向表中某个结点的指针,试写出在P 所指结点之前插入指针S 所指结点的语句序列。
P->next->next= P->next;S->next = P;4. 已知P 是指向双向链表中某个结点的指针,试写出删除P 所指结点的前驱结点的语句序列。
p是要删除的结点,q是p的前一个结点q->next = p->next;//删除的结点的后一结点的首地址赋值给删除的结点的前一结点的next p->next->prior = q;//删除的结点的后一结点的prior指向删除的结点的前一结点的首地址5. 简述以下算法的功能。
(1) Status A(LinkedList L) { // L 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if (L && L->next){Q =L; L =L->next; P =L ;while ( P->next) P =P->next ;P->next =Q; Q->next = NULL;}return OK;} // A本程序实现的功能就是:如果L的长度不小于2,则将首元结点删去并插入到末尾。
(2) void BB(LNode *s, LNode *q ) {p =s ;while (p->next!=q) p =p->next ;p->next =s;} //BBvoid AA(LNode *pa, LNode *pb) {// pa 和pb 分别指向单循环链表中的两个结点BB(pa, pb);BB(pb, pa);} //AA如果L的长度不小于2,将L的首元结点变成尾元结点。
第二章 作业题1
第二章作业1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10、在半自由声场中,一点声源辐射半球面波。
气温20℃、相对湿度20%。
在距声源10m处,测得1000Hz的声压级为100dB,问100m处该频率的声压级为多少分贝?12、某点附近有2台机器,当机器都未工作时,该点的声压级为50dB;若同时工作时,该点的声压级为60 dB;若其中1台工作时,则该点的声压级为55dB,试求另一台机器单独工作时,该点的声压级为多少?13、在某测点处噪声的倍频带声压级列于下表,计算该噪声的总声压级。
14、某声源在指定测点处,测得治理前、后的声压级如表中所示。
计算治理前后的总响度和响度下降的百分率。
15、在空间某处测得环境噪声的倍频程声压级如下表,求其线性声压级和A计权声压级。
(1)若已知一声源的各倍频程声压级,计算声源的总声压级时,公式为:Lpt=10lg (10^0.1L1+10^0.1L2+……10^0.1Ln(2)(3));(2)若已知一声源的各倍频程声压级,计算声源的A声级时,应注意对各倍频程声压级进行修正后,再应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中心频率(Hz)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修正值 -26.2 -16.1 -8.6 -3.2 0.0 +1.2 +1.0 线性声压级和A计权声压级:声级计通过计权特性测得的分贝数,称为计权声压级或声级;而不通过计权特性测得的分贝数称为线性声压级或声压级。
19、甲在82dB(A)的噪声下工作8h;乙在81dB(A)的噪声下工作2h,在84dB(A)的噪声下工作4h,在86dB(A)的噪声下工作2h,问谁受到的危害大?21、对某区域进行24h监测,测得A声级如下表所示,计算该区域的昼夜等效声级。
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再说明原因)1.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最真实的、最本质的反映。
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面有关真理论述的材料:【材料1】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毛泽东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材料2】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说:“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3】诺贝尔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筑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
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室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
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夸克。
这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四种夸克。
有了第四种,就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⑴材料1、2的观点一致吗?为什么?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材料2的观点。
⑵材料3中的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答案要点:一、辨析题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
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
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第二章线性规划作业及答案
第二章 线性规划 作业及答案1、试述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组成部分及其特性答: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由决策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三个部分组成。
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特征:(1) 用一组决策变量表示某一方案,这组决策变量均为非负的连续变量;(2) 存在一定数量(m )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可以用关于决策变量的一组线性等式或者不等式来加以表示;(3) 有一个可以用决策变量加以表示的目标函数,而该函数是一个线性函数。
2、一家餐厅24小时全天候营业,在各时间段中所需要的服务员数量分别为:2:00~6:00 3人 6:00~10:00 9人 10:00~14:00 12人 14:00~18:00 5人 18:00~22:00 18人 22:00~ 2:00 4人设服务员在各时间段的开始时点上上班并连续工作八小时,问该餐厅至少配备多少服务员,才能满足各个时间段对人员的需要。
试构造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解:用决策变量1x ,2x ,3x ,4x ,5x ,6x 分别表示2:00~6:00, 6:00~10:00 ,10:00~14:00 ,14:00~18:00,18:00~22:00, 22:00~ 2:00 时间段的服务员人数。
其数学模型可以表述为:123456min Z x x x x x x =+++++16122334455612345639125184,,,,,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现要截取2.9米、2.1米和1.5米的元钢各100根,已知原材料的长度是7.4米,问应如何下料,才能使所消耗的原材料最省。
试构造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解:圆钢的截取有不同的方案,用θ表示每种切割方案的剩余材料。
其切割方案如下所示: 2.9 2.1 1.5 θ 1' 1 1 1 0.9 2' 2 0 0 0.1 3' 1 2 0 0.3 4' 1 0 3 0 5' 0 1 3 0.8 6'41.47' 0 2 2 0.2 8' 0 3 0 1.1 目标函数为求所剩余的材料最少,即12345678min 0.90.10.300.8 1.40.2 1.1Z x x x x x x x x =+++++++1234135781245671234567821002231003342100,,,,,,,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4、某糖果厂用原料A 、B 、C 加工成三种不同牌号的糖果甲、乙、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
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B.先验论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不可知论3、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
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
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4、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780nm,称为可见光谱。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红,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
这种现象表明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觉所具有的生理阀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5、“听其言观其行”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B.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C.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D.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6、“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对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能否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取决于人的立场7、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8、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9、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
”这句话所表明的实践的特征是(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D.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11、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12、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
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
后来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这一事例表明( ) A.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B.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D.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过程13、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
多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香烟中的尼古丁是“害”人的祸首。
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
尼古丁只是引起吸烟者对香烟造成依赖的化学物质,因吸烟致死的人群大部分死于亚硝胺、苯荓芘引发的肺癌。
这说明A.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B.人的认识是有限的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14、任何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具有()A.客观性B.绝对性C.相对性D.全面性15、“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1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
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17、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认识来源于实践 D.认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18、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A.经验论B.教条主义C.诡辩论D.二元论19、“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C.从理性回到实践D.从实践回到理性2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意识-物质-意识C.实践-认识-实践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21、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A.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B.必须事事直接经验C.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D.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22、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
”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论B. 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论C. 旧唯心主义实践论D. 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论2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二、判断题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2、经验主义就是经验丰富的人。
3、唯物主义认识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5、有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凡人,真可谓:“聪明一时,糊涂一世”。
6、人们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认识世界的水平的差异。
7、对于同一对象,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
这表明,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8、在真理问题上,应少数服从多数。
9、“有用即真理”。
10、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1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2、人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
13、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14、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15、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16、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三、材料分析题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
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
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
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
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
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
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
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
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5分)(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5分)?(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10分)四、论述题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