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整小说阅读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精)3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精)3
Company Logo
小说的常用结局及效果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柳毅传》)
❖ ①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 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 ②从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 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人性的真善美超 出战胜了假丑陋,反应出人类对和平美好幸福美满 生活的向往。
Company Logo
情节安排的评价
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 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
人寻思。 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 6.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
一种以很小的篇幅,反(应5)生文活章中语极言短特时色间。内产生的较
单一的事件的文学体裁。
三 人物[描写手法]
要 情节[构建方法] 素 环境[自然社会]
把握形象特点
把握主题思想
鉴赏写作技能
Company Logo
二、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 写、心理描写等。(注意概括介绍) ⑵侧面描写: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情,反应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 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 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 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 性情,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对人物 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Co表mpa现ny Lo力go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经典题型专题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经典题型专题

感伤 造人物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的喜剧结局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
令人 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
欢喜 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
出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
留下 空白
王超杰来到保定的消息很快传开。这一天,名琴师张小武请王超杰和杨成岳吃酒。吃 过几杯酒,话便多了起来。杨成岳道:“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 卖到十五块大洋。”王超杰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啊。”张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 兴唱上几段,一饱我二人的耳福呢。”王超杰笑道:“二位想听,那我就干唱几句吧。” 张小武忙摆手:“不行不行。取我的胡琴来。”
说笑了几句,王超杰笑道:“超杰此次来保定不是卖马,而是卖瓷器。只是杨老板不 肯成交啊。”杨成岳沉吟了一下:“王先生一定要卖,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王超杰 笑道:“这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我当年得来也的确不易。一只盘子五百块大 洋总是值的吧。”杨成岳想了想,笑道:“那好,明天你到我店里去,我们当面钱货两 讫。”
tip:明暗交织的双线必须是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的。
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而暗线则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 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题型一:线索题
TIXINGYI:XIANSUOTI
三、多线型结构
多线型结构是三条以上线索互相交叉、盘根错节构成的一种结构。其 特点是作品中需独自表现的相对并列的人物众多,或是各自代表着一种势 力,但又不可或缺。如《水浒传》中的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只是有的人物是随故事情节的发展交织出现的,而省略了部分章节。这种 结构一般比较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不过,虽然几条线索看似无缘,但 最终都会因围绕主题思想的要求而走到一起,或是集中于矛盾冲突的爆发, 最终的结局往往都会联系在一起。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1)情节结构题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1)情节结构题

情节 手法类
①本文在叙述手法(人称
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
何效果
题干中有“叙
②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 展开的
述”“展开”
③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 “构思”“人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 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 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 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
③从篇幅上看,插叙的文字一般较多,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补叙的文字 一般较少,多则一段,少则一句话,只要完成对人物或事件的某些补充说明的 任务就可以了。
④从效果上看,插叙是作者为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提供背景材料,能使文 章的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紧密,人物性格更鲜明;补叙是将事件的开头、发展、 高潮和结尾的某个片段“藏”于文后,有意造成悬念,让读者产生错觉,到一 定的时候“亮”出来,这样通过“藏”和“亮”,使文章跌宕多姿,波澜起伏, 增强艺术感染力。
文本知识图解
真题示例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给儿子 陈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 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 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 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梳理情节++课件45张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梳理情节++课件45张
小说阅读专题
01
阅读《》P35“三年考情,动态分析”表格,了解考情、命 题规律及备考注意事项。(3分钟)
卷别
出处
试题类型
考查重点
人物形象、典型物象、内容理
2023·新 高考Ⅰ卷
陈村《给儿子》
书信体、散文化知青小说 选择题2,简答题2
解、人物情感、文学短评(内
容、主旨分析)
情节、人物描写、内容、文学
按语言形式分
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按国别分
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小说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 人物 、 情节 、 环境 。 人物包括: 主要人物 、 次要人物 两种; 情节一般分为 开端 、 发展 、 高潮 、结局 四个部分,有的小 说(如《祝福》)还有 序幕 和 尾声 ; 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 、 社会环境 两种,主要是指人物活动的
活的改变、乡村姑
高潮 (70-77), 香雪得到铅笔盒后,独自下车后的心理变化。 娘 的改变。
(78-82), 香雪深夜返回,与姐妹相遇。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促织》情节梳理 序幕(1) 朝廷征促织 开端(2) 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 发展(3-4)成妻卜促织 成名按图索促织 高潮(5-7)成子毙促织 化促织 斗促织 结局(8) 成名献促织,因祸得福 尾声(9) 作者评促织
《变形记》情节梳理 开端(1-7)发现变成甲虫,但仍然惦记工作。 发展(8-13)变身甲虫的格里高尔起床艰难。 高潮(14-22)公司来人上门查看,格里高尔艰难离床。 结局(23-29)格里高尔努力开门,众人神态行为各异。
学习任务二 梳理小说情节的方法
参考角度一: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切分小说层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021年全国乙卷】2.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 合作品简要说明。《秦琼卖马》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课件44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课件44张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 氛围(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 2)贯穿全文的起线索,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托作者情感; 具有象征意义(以物件物象为题) 3)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对比讽刺,强化效 果;照应细节;强化主旨(以形象特征为题) 4)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 冲动的作用
(2)与人物的关系:展现人物某种性格;表 现人物心理和情感;丰富人物形象
(3)对主题而言:丰富和深化主题
(4)对读者而言: 引起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
2、开头情节的作用:
(1)情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去;开 门见山,为后面的情节展开铺垫;交代故事发 生的时间地点。线索,贯穿全文
表述形式力求一直,简明(什么人+事件) 分层阅读习惯:学会从时间节点、地点变 换对象转换 事件发展 线索等角度分层
2、线索:单线和双线(反复出现的某个人、某 物、作者的情感、事件 空间 时间)
暗线:未直接描写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故事 情节是隐藏的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
1、中间某一情节的作用
(1)与其他情节的关系:推动故事情节的 发展(结构严谨,构思精巧);与前面或后 面的情节呼应(作用:使情节连贯,脉络清 晰,结构紧凑)或对比。线索,贯穿全文。
(3)情节角度:推动XX情节发展(为下文XX情节 展开做铺垫)
(4)主题角度:深化(表达、揭示)作品主题。
(5)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 风情。
1、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 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 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 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 起盹来了。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B、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
三 2、情节 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 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3、环境
A、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B、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
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 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9
位于开头:
结构上的作用: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情
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4)营造气氛,奠定
考法二 情节类探究
• (一)探究情节类题目的答题技法 • (1)亮出自己的见解。探究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先
确定自己的观点。
• (2)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小说情节合理性 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 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事 件等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7
命题角度二:环境
18
19
相关知识储备: 1.环境描写的特点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 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 考虑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 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景物的特点有:安宁;热闹、生机;萧 索、冷清、孤寂等。
20
2.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 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 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 在的事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 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 和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 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 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 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小说 专题训练(301-400篇) 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小说 专题训练(301-400篇) 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301-4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背叛余显斌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

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

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我去。

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

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

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

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

现在,打败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

也只有王老焉是这儿的人,路熟。

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

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

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

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

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

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

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走来。

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

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

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趴在那儿,一动不动。

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课件 (共37张)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课件 (共37张)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 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 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5、注意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角度给小说定 性,是悲剧性的、喜剧性的还是悲喜交加的。
五、小说的写作技巧
• (一)表达方式
② 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 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 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 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 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 些交代。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 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 得体)
•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 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 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 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 次要人物的作用 • 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 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 • 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 • 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主要人物。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注意标题的字面义(表面义)和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
义、象征义)。
标题的一般作用
1主题2人物3情节4环境5顺序6线索7悬念8手法
①交代小说的主要情节; ②交代小说的主要对象(人物、事物),为塑造和突出人 物形象服务。 ③运用修辞,生动形象(象征、比喻、双关等)。 ④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⑤暗示小说主题,作为情感载体,抒发作者感情。 (内容上) ⑥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⑦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结构上) ⑧形象生动,言简义丰,耐人寻味。(适用于独词题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必背答题理论知识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必背答题理论知识课件

位、性情等;3.暗示命运
会基础
1.暗示推动情节发展;2.做铺 1.揭示影响人物行动的
垫、制造悬念;3.作为线索4. 因素
首尾环境描写,首尾呼应
2.预示人物或喜或悲的 命运
主题 1.揭示主题 方面 2.深化主旨
1.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2.凸显小说主题
具体场景作用
场景 位置
作用分析
开头 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感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 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顺理成章。
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性情
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正面描写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的烘托,直接刻画。侧面描写借助于对媒介物的描 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二、情节
小说情节作用

,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
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
,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
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
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 艺术再创造,也引人寻思。
三、环境
(1)
——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显示时代特
线索作用
1.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2.结构清楚,情节集中 3.揭示主题,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 4.使行文富于变化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拉近与读者的距 离,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 达思想情感,给读者以真实生动 之感,读起来有真实感和亲切感。
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真实感,抒 情自由灵活,便与感情交流,容 易感染读者。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点及教考衔接整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点及教考衔接整理

《阿Q正传》《边城》 1、《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用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描写了 一个无名无姓、无家无业的贫苦雇农阿Q短暂的一生。作品通过阿Q这一典型人物,特 别是他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 也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思想。 2、学习《阿Q正传》,着重分析阿Q这样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 的内涵;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以及幽默、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的角度,欣赏作品 的艺术独创性。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还可以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 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3、沈从文《边城》是一篇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散文化小说,反映了作者对“优美、 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向往。小说围绕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孙女 翠翠,描写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也写出人性的善良美好, 也写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悲凉。 4、学习《边城》,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看看散文化的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抓住动 作、语言和心理描写,把握翠翠等人的性格特征;文中有大量的风俗和景物描写,体 会这些描写的作用;还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独特人生经历,思考他为什 么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选择性必修上 《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单元学习提示 1、置身不同时代,探寻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感受多种多样的文化风 貌。
2、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 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3、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 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
2、海明威小说语言凝练而又精当,少有修饰,往往用朴素的语句 之间呈现场景和形象,却充满内在张力,令人印象深刻。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文本阅读答题指导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文本阅读答题指导

高考语文小说文本阅读答题指导第一部分题目主题类【高考预测】2023年语文高考,关于小说的题目和主题的试题依然可以在客观的选择题和主观的简答题里出现,直接考查题目或者主题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客观题读懂选项,主观题读懂题干,在复习的过程中将小说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语言、形象、结构、环境、表达技巧和文本特征要有一套整体的体系。

确定答题的思路,结合文本作相应的阐释。

【应试技巧】(一)小说主题意蕴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挖掘小说主题意蕴,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三)小说主题意蕴阅读突破点①整体阅读,宏观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内容。

②注意标题和体裁。

标题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有时就是小说线索,必须关注。

③抓关键性语句。

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作者的评述、诠释的一些关键语句。

抓住“文眼”就把握了探究的方向,所以小说中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意味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以及结构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

④注紧扣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⑤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和作家的相关状况,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知人论世可以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⑥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尤其情节的突转,人物与人物的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手法。

(四)常见题型1.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主题。

(或)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

2.结合小说主题,谈谈你对某句话的理解或看法。

3.结合某某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4.读了全文,小说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5.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复习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复习课件

看到一篇文章,要“灵魂三问”:
• 1、文体风格是否熟悉?
• 2、想到课内类似的风格的文章吗? 方向1
• 3、题目到底是考什么的?
方向2
真题示例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 诗化小说
教考结合《香雪》《百合花》《荷花淀》 《边城》
一看历史小说
•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再现 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趋势。它依据历史事 实,但又不同于历史教科书,它可以作适当的想象、概括 和虚构,但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应有历史根据, 具有真实与虚构相统一的特征。
9.【官方答案】(6分) ①把渔夫改为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惠” 的博大; ②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 构成对比; 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 ④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
【解析】本题考查改写的文学效果,实际上还是在考查普通渔人 这一人物的作用,作用效果类型题,主要从四个角度来分析, 一 是对人物的作用,二是对情节的作用,三是对主旨的作用,四是 文学效果上的作用。回到本题,渔夫拒剑的历史故事太富传奇色 彩,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无意施恩的普通渔人,会使故事更加真实, 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情节上,伍子胥作为主人公,生 平曲折,生活在逃亡与复仇之中,情绪波动也非常大,这与平和 的渔夫散淡处世的生活态度形成了强烈对比;主题上,渔夫作为 一个次要人物,起到推动作用,淡化原故事中渔夫的英雄形象, 使文章能够集中力量表现主要人物伍子胥的心理变化,使中心更 为集中。此外,改写后的版本也减少了一些戏剧冲突与传奇,集 中于伍子胥的心理变化,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
12、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 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 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 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 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专项复习能力训练一+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专项复习能力训练一+课件
参考答案: ①由文中语言“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以及
挤伤口脓血过程中老胡、“我”和林大富的神态、动作、心理等,可以得出老胡意志坚强,为了继续 战斗,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②老胡决定挤掉伤口里的脓血,先努力说服战友,再忍耐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到最后用盐水洗 净伤口,包扎好,这一过程中他自始至终未有丝毫动摇,从中可以看出他处事果断。
高考命题考查越来越精细化、细致化,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8题“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 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就明确考查反复这一手法的作用。而情节手法技巧的相关知识较为繁杂,且有些理解 难度较大,如情节的叙述手法;有些容易混淆,如情节的结构技巧。需熟练深透地理解掌握,并在文本阅读时精准 辨析,方能准确判定。这是难点,也是答题的关键点,只有“点”确定无误,下面的分析才能有效。 3.答案组织要规范,语言避免套路化,笼统空泛
文本整体理解要透彻。对情节的概括、对主题的理解要准确到位,不能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是答形 象题的前提基础。检索信息时要从“情节”“描写”“评论”“背景”四个角度全面检索,否则容易遗漏 一些典型信息,导致概括分析不全。 3.答案加工要准确、全面
组织答案,无论是概括还是分析,一要结合小说主题的情感倾向抓住形象本质特点准确概括分析,不 能简单地借用文本中的字眼,浮于表面;二要注意同类合并,不能只做分条罗列,导致要点过多,要点混 乱;三是要点要全面,作用分析要注意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读者“五要素”,手法分析切记不要忽 略侧面描写。
课后练习:
1、认真阅读三维设计42页《汤祷》,完成2题。 2、认真阅读三维设计45页《剃头匠》,完成2、3题。
1.抓住题干关键信息、情境,审清答题方向 审读题干,抓住题干关键信息、情境,明确题目要求分析的是情节概括、情节作用还是情节结构安排的手法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上钩〔美〕G.亚历山大詹卡西先生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当天的晨报。

“亲爱的,有什么惊人的报道吗?"詹卡西太太正忙着往面包上涂果酱。

她总是嫌女仆露茜涂得不好,而自己动手会使丈夫感受到双重的爱。

“拉斯维加斯又发生一起惊人抢劫案,失主被劫十七万美元。

歹徒如何得手,原因尚不明……”“先生,太太,有个陌生客人要见你们。

"露茜走进餐厅,打断了詹卡西先生的念报声。

詹卡西太太嚷道:“这人真没教养,这种时候来拜访人。

别让他进来,谁担保他不是劫匪。

”说着干脆把一团果酱塞到嘴里去。

露茜说:“我让他在外面等,他问我们有没有丢了钱。

"詹卡西先生说:“请他进来吧。

”说着擦擦嘴,站起来往外走去。

詹卡西太太瞪大了双眼:“你丢了钱?你居然不告诉我,你这天杀的!"可她丈夫已经出去了。

等到詹卡西太太来到客厅时,一个人正把一捆钞票递给她丈夫。

陌生人说:“我揣摩着就是你们遗失的,只有像你们这样住得起阔气房子的人,才会有这么一大笔钱。

”下面的对话詹卡西太太没有仔细听,她在费劲地猜想着丈夫从哪里来的这笔钱。

这太可怕了,丈夫居然对自己不忠实!而且这陌生人居然会送回来,按照报纸的说法,他可以当选为今年拉斯维加斯头号傻瓜……直到陌生人向他们告别,她才从沉思中清醒过来。

送走了客人,她一言不发,等着丈夫的解释。

詹卡西先生陪着笑脸道:“对不起,亲爱的。

昨天公司给了我一笔奖金,可是我丢了,所以我不敢告诉你。

现在难道不是上帝的旨意吗?钱回来了。

"詹卡西太太这才转怒为喜,高兴地把钱点了一遍,锁进了保险柜。

可是到她独自喝下午茶的时候,心里又嘀咕起来。

有哪个公司会发这么大一笔奖金?足足1万元啊!一贯马大哈的詹卡西太太这次却出人意料地细心起来,她决定请私家侦探社帮一下忙。

一个星期后,报告送到了詹卡西太太手中:詹卡西先生循规蹈矩,没有外遇,只是找了几次一个在警局谋生的老同学鲍勃喝酒;他所在的公司没有发过任何奖金。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余华小说(含答案)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余华小说(含答案)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余华小说(含答案)小说专题训练-------余华小说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许三观卖血记(节选)余华这一天晚上,许玉兰煮玉米稀粥时比往常多煮了一碗,而且玉米粥也比往常稠了很多,她把许三观和三个儿子从床上叫起来,笑嘻嘻地告诉他们:“今天有好吃的。

”许三观和一乐,二乐、三乐坐在桌前,伸长了脖子看着许玉兰端出来什么,结果许玉兰端出来的还是他们天天喝的玉米粥,先是一乐失望地说:“还是玉米粥。

”二乐和三乐也跟着同样失望地说:“还是玉米粥。

”许三观对他们说:“你们仔细看着,这玉米粥比昨天的,比前天的,比以前的可是稠了很多。

”许玉兰说:“你们喝一口就知道了。

”三个儿子每人喝了一口以后,都眨着眼睛一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许三观也喝了一口,许玉兰问他们:“知道我在粥里放了什么吗?”三个儿子都摇了摇头,然后端起碗呼呼地喝起来,许三观对他们说:“你们真是越来越笨了,连甜味都不知道了。

”这时一乐知道粥里放了什么了,他突然叫起来:“是糖,粥里放了糖。

”二乐和三乐听到一乐的喊叫以后,使劲地点起了头,他们的嘴却没有离开碗,边喝边发出咯咯的笑声。

许玉兰对许三观说:“今天我把留着过春节的糖拿出来了,今天的玉米粥煮得又稠又粘,还多煮了一碗给你喝,你知道是为什么?今天是你的生日。

”许三观听到这里,刚好把碗里的粥喝完了。

他对许玉兰说:“所以你在粥里放了糖,这粥也比往常稠了很多,你还为我多煮了一碗,看在我自己生日的份上,我今天就多喝一碗了。

”当许三观把碗递过去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晚了。

一乐、二乐、三乐的三只空碗已经抢在了他的前面,朝许玉兰的胸前塞过去,他就挥挥手说:“给他们喝吧。

”许玉兰说:“不能给他们喝,这一碗是专门为你煮的。

”许三观:“谁喝了都一样。

给他们喝。

”然后许三观看着三个孩子重新端起碗来,把放了糖的玉米粥喝得哗啦哗啦响。

他心里有些难受了,说:“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完?小崽子苦得都忘记什么是甜,吃了甜的都想不起来这就是糖。

2024届高考语文小说专题复习:双线结构(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小说专题复习:双线结构(含答案)

高考语文小说专题复习——小说的双线结构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的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目的是用来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

恰当地设置小说的线索,可以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作品浑然一体。

小说的线索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

在分析小说的线索时,尤其要注意双线结构的小说。

小说的双线结构,就是用两条线索把散乱的材料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一、小说双线结构的三种模式根据小说中线索的性质、写法、作用的不同,双线结构有三种模式。

1.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双主线即同时采用并列的两条线索行文。

如《红楼梦》中安排了“贾府兴衰”和“宝黛爱情”这两条主线,两条主线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关联。

“贾府兴衰”发生在以贾府为中心的现实世界,也是“宝黛爱情”悲剧的背景。

而“宝黛爱情”主要发生在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它依附“贾府盛衰”这条主线,并随着贾府的衰败而走向终点。

双主线用两条线索平行并列,交替展开,既相互对照又相互衬托,使作品取得内容丰富、启人深思等艺术效果。

2.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主次线是相对于双主线而言的。

双主线对于主题表达来说是同等重要的,没有主次之分。

而主次线则不然,其中一条占主导地位,起重要作用,这条线索称为“主线”;另一条线索占次要地位,起辅助作用,称为“次线”。

主次线用两条线索主次偕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判断线索孰主孰次的标准,不是作者所花笔墨的多少,而是每条线索关涉的情节、人物、场景对于主题表现作用的大小、重轻。

一般情况下,主线以主人公为线索,起主要作用;次线以其他人物为线索,起辅助作用。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老贝尔曼描绘藤叶是文章的主线,苏艾帮助琼珊是文章的次线。

3.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

在明线上,故事情节从正面展开,人物活动、场面从正面描写,因而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 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补充的交代 ,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 过程更加清晰完整。是对上文的内容作补充 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 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 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 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特点是条 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年轻人对大家说:“他要一个一千元向我买,相 信各位都听到了,放心,我不会那么狠,只卖他 五个,算一次小小的警告。”观众一起喝彩。接 着他又说:“既然东西都带出来了,也不想再拿 回去,如果各位要,一个三百。”于是观众围上 来抢购。
夜已深,观众走了,剩下他们两人。
“今天卖了多少?”生意人问。
“你五个不算,共卖八十三个。”年轻人笑着 ,然后问,“明天到哪里?”
情节梳理型、情节手法型、情节作用型。
情节梳理型
• 情节运行的模式: • 1、基本模式 • 2、特殊模式
【常见设问方式】 (1)请围绕主人公XXX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2)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 、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 跌宕之处。
“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 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特点是叙述讲究 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 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 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 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3.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特点 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5、以问题为题
小说的标题作用: 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②引人思考。
标题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2、线索作用; 3、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引人思考回味; 4、概括主要情节; 5、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 6、紧扣(揭示)主题。 7、象征意味、寓意。
解题步骤:
A、正面描写
1、人物 B、侧面描写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B、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
四 2、情节 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 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3、环境 4、主题
A、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如:小说《项链》的情节可概括为:女主人 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 是赝品”
第二步:灵活运用答题模板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 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 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 、结果”。
第三步:回看要求,整合答案。
《枪口下的人格》(2013重庆)P135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分) 【解题导图】 梳理情节:(贝尔蒂)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
鲁迅《故乡》:
当母亲和“我”提到闰土时,作者写道 :“这时候,我的脑子里 忽然闪出一幅神 异的图画来。”
夏衍的《包身工》: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 的咳嗽,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 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 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 她的名字。
基本情节: (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 (答满5点4分,少一点扣1分)
2013·重庆卷《枪口下的人格》 请围绕小说中的人物霍夫曼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 分)
(霍夫曼)被俘虏——被羞辱——被保护——回报 贝尔蒂——被贝尔蒂折服(答满5点4分,少一点扣 1分)
《腕王》(2017南京质检)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分)
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比如:《巴尔 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古渡头》《围 城冬夜》……
小说的标题作用: ①主题(象征、双关)、人物、情节; ②线索、悬念; ③环境描写。
例、小说以“油麻地”为题,有什么作用? (5分)
①环境描写上,点明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使 小说极富乡土气息。②人物刻画上,表现了 石照厚身上乡村社会所孕育出的深厚而高尚 的人格。③情节发展上,以油麻地始以油麻 地终,使情节完整集中。④主题表达上,油 麻地象征着生生不息的乡村文化和风俗,城 市女人林红豆和乡村农民石照厚的交集代表 着两种文化乏间的碰撞和交融。(答对一点 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新竹。”
常见的“情节结构手法”
1.悬念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2.抑扬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 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 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 的可读性。
3.突转
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 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叙述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 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 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 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 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这种人称 的作用有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 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 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 用。
作用:①锁是小说的线索,作者围绕着锁来展 开叙述;②作者借无锁与有锁的对比来凸显 主旨,表达了对现代人破坏草原习俗和信仰 的行为的鞭挞和批判。(4分,每点2分)
例2、小说以“夹克衫”作标题,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①使小说结构严谨,夹克衫起线索作用。它把 市长来理发室理发、陈立向市长诉说家事买 夹克衫感谢市长等主要情节串连起来,形成 完整的故事。
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 ,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特点是制造悬念,引 人入胜。
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 主线而插入的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 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去掉插叙的内容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插叙内 容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 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 更充实。
(2)答题模板: 理解标题内涵:一是具体的意思(文
中具体的××,即表层含义);二是与主 题相关的意思(即深层含义)。
标题的作用:①……②……③……
命题角度二:情节
小说情节结构
考点解读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 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把握好故事情 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 的起点。情节常考查的有这几种类型:
作用: ①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象征,寄 托某种情感;) ②线索,贯穿全文; ③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 ④中心,突出文章主题。
例1、小说标题是“锁”有什么深刻内涵和作 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内涵:①锁象征着人们之间彼此之间的隔阂和 不信任。锁也暗示着草原习俗和信仰遭到现 代人的破坏而变得封闭的残酷现实。(2分, 每点1分)
赏析小说情节手法
--叙述手法和结构手法情节叙述手法指的是作者是如何叙 述故事的技巧的,包含叙述人称和叙述 视角和叙述方式;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 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 运用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一)知识积累: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
②推动情节发展。陈立发现夹克衫衣领有些发 白,为下文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埋下伏笔, 再引出一直不肯丢弃它的原因。
③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市长一直穿着母亲买的 夹克衫,表现了市长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3. 以事件为题,比如:《溜索》 《这是你的战争》《安娜之死》《一个圣
诞节的回忆》《蚊刑》《幽灵的对话》 《一枪两个》…… 作用: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
【方法归纳】 解答情节梳理型题目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根据小说特点,选定概括方法 (一)结构概括法 明确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进而梳理概括情节。
(二)场面概括法 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
所。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三)线索概括法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 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 时间、空间。
④从读者感受看,幽默风趣的说法,表现出两 代人的关系的温馨、和谐,增强了故事的感 染力。⑤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任选三条作答,每条2分,共6分)
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 什么好处。(6分)
• ①“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 • ②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 • ③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 • ④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回味。 •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第一人称:优点是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 离;便于抒发感情。缺点是与“有限视角”类 似,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 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 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较灵活自 由。
2.叙述视角
“全知视角”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凌驾 于整个故事之上,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 解释和评价。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 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 预和介入也同时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 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
B、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