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调整与苏州产业发展定位

合集下载

苏州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苏州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苏州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苏州是中国华东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全球知名的经济、文化和旅游名城。

多年来,苏州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和优化,逐渐成为一个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未来,苏州的产业发展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趋势、创新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等方面,探讨苏州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宏观趋势1.新一代信息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苏州将逐渐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绿色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关注点。

苏州将加大环保和节能减排力度,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等。

3.开放创新:苏州将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优质资源的对接。

加快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

二、创新科技产业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苏州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

2.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苏州将加大对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在教育、娱乐、旅游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3.生物医药:生物医药是未来的领域之一,苏州将努力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中心之一。

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发,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实力。

三、先进制造业1.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之一。

苏州将加强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升级,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2.新能源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增长,苏州将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

推动电动车品牌化和产业链延伸,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动苏州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

3.高端装备制造:苏州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加大对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随着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视,以及“一带一路”等倡议的推进,中国的城市转型也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苏州市作为中国东部著名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形象在国内外都颇具知名度。

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苏州市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资源环境危机、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及结构升级问题等。

因此,文章旨在从区域转型视角出发,重点探讨苏州市的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苏州市的发展困境1.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苏州市的资源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水资源短缺、环保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等。

尤其是苏州市东部地区发展较为迅猛,但水资源供给量严重不足,而地下水超采已经导致地面沉降,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发展。

2.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以制造业为主,房地产业发展过于繁荣,而服务业经济比重过低。

这种产业结构对人口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同时也让苏州市的竞争力遭受了挑战。

3.城市发展不均衡。

苏州城市的发展不均衡表现在东西发展格局不对称,经济增长区域重心偏向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滞后,不利于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1.加强环保建设。

苏州市应该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体系。

在实际实践中,可以加强建设各类环保设施,将环保考虑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环节。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苏州市现有的重要产业链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它需要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支持,带动着传统行业的改进和转型升级。

所以,应该全面推动创新驱动,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动需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同时升级传统产业链。

3.提升服务业比重。

苏州市应该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服务业比重。

目前,服务业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和中国世界城市排名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特别是在“新经济”中,如O2O、物流、共享经济等,通过互联网渠道推广营销和管理等应更加重视。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摘要】苏州市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面临着发展困境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

本文从区域转型视角出发,分析了苏州市的发展困境,探讨了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区域转型对苏州市的影响。

针对苏州市的现状,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苏州市的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在总结成果的过程中,展望了苏州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关键词】苏州市、区域转型、发展困境、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政策建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影响、总结成果、展望未来、研究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苏州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之一,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产业面临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化等多重压力,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已成为苏州市发展的当务之急。

随着区域经济格局不断调整和优化,苏州市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应对挑战,成为当前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借助区域转型的机遇,推动苏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苏州市产业发展现状、区域转型对其影响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为实现苏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剖析苏州市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探讨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方向与路径,为苏州市的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苏州市产业结构现状的详细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区域转型对苏州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增强苏州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政策建议,为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支持,最终实现苏州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集群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苏州工业园区集群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苏州工业园区集群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对苏州工业园区集群发展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 产业结构优化:苏州工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打造了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该园区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2. 创新创业环境独特:苏州工业园区注重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建立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创新创业平台。

这些举措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和项目,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3. 人才优势凸显:苏州工业园区坚持人才优先的发展理念,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该园区近年来聚集了大量在科技创新、管理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专业领先优势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未来趋势分析1. 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随着各类产业在苏州工业园区集中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未来,该园区将进一步加强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更高效的产业链条,推动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 数字经济成为新引擎: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以数字经济为核心驱动力,加速数字化转型。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推动新业态的发展,助力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数字经济的领航者。

3. 加强国际合作与创新联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苏州工业园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互利共赢合作。

通过建立创新联盟、引进国际领先技术和项目,促进跨国企业在该园区的发展,提升园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4. 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大环保投入和引入绿色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排放,优化生态环境。

同时,园区还将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起来,苏州工业园区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成就,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苏州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

苏州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
的 经 济增 长效 应 进 行 实证 分 析 。
关 键 词 : 州 ; 济增 长 ; 整 ; 差修 正模 型 苏 经 协 误 中图 分 类 号 :2 0 文献 标 志码 : 文 章编 号 :6 3 2 1 2 1 )5 0 3 — 3 F9 A 17 — 9 X(0 0 3 — 0 5 0
的转 变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 以农 业 生 产 为 主 的 第 一 阶 段 、 即 以制 造 业 为 主 的 第 二 阶 段 以及 以 服 务业 为 主 的第 三 阶段 。 林 若 荣 (0 7 认 为 , 济 增 长 并 不 仅 仅 是 经 济 总 量 的 简 20 ) 经 单 扩 张 , 是 一 些 新 的产 业 不 断 形 成 , 潜 力 的产 业 不 断 增 长 而 有 扩 张 , 些 传 统 产 业 逐 渐 衰 老 的 过 程 。 江 月 ( 0 8认 为 , 一 黄 20 ) 产 业 结 构 是 随 着 经 济 增 长 而 不 断 变 动 升级 的 。 过 来 , 业 结 构 反 产 也 对 经 济 增 长 产 生 极 为 重 要 的 影 响 。产 业 结 构 的变 动 会 产 生
第三产业 由 17 年 的 51 亿 元增 长到 2 0 年 的 2 3 . 98 . 8 08 6 9亿 4 8
元 , 长 了 4 0 4 。然 而 , 增 7. 倍 4 苏州 在 其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的 背 后 还 存 在 不 少 诸 如 经 济结 构 不 合 理 、 济 效 益低 下 等 问题 。 经 因而 必 须 采 取 一 定 的 措施 来解 决 这 些 棘 手 的 问题 ,而 这 些 问题 的关
键就是产业结 构调 整。产业结构一直是 困扰我们整个 国家经
济 发 展 的 重要 问题 ,经 济 发 展 的过 程 是 产 业 结 构 不 断 调 整 和 优 化 升级 的过 程 , 因此 产 业 结 构 的调 整 、优 化 和 升 级 势 在 必 行 。本 文 试 图利 用 17 - 2 0 9 8 0 8年 苏 州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系 列 数 据 ,运用 计 量 经 济 学 的分 析 方 法 , 过 建 立 协 整理 论 和 误 差 通 修正 模 型 ,来 对 苏 州 市 产 业 结 构 变 动 的 经 济 增 长 效 应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 对 经 济增 长 、 业 结 构 调 整 提 出 建 议 。 并 产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XX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摘要:XX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XX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XX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XX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XX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XX近十年产业结构正文: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XX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XX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

但与此同时,XX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

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正是由于XX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XX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在2010年两会期间,XX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XX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XX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XX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XX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XX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XX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年份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58.80%39.40%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苏州市,其发展也在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从区域转型的视角出发,探讨苏州市当前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期为苏州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苏州市的发展困境苏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苏州市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环境压力增大,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人口结构不断变化,老龄化程度加剧,人口红利逐渐减弱。

这些困境无疑给苏州市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针对苏州市当前的发展困境,我们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为苏州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

鼓励金融、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要加强对环保、节能、清洁生产等领域的投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城市功能定位,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苏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城市功能定位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与上海的协同发展,深化两地产业合作,形成有机的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其次要发挥苏州的区位优势,加快推动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

鼓励外资企业在苏州投资兴业,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苏州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摘要:本文主要苏州市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的结构变化,分析其中的权重构成情况,得出其各自内部不合理的情况并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评析。

而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苏州市以后产业布局结构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产业结构苏州市意见1.苏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产业结构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要表现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据2010年苏州统计年鉴,自1978- 2010年三大产业占苏州GDP比重数据进行分析,苏州第一产业呈接近零增长趋势;第二产业处于高水平的稳定发展的状态;第三产业远低于第二产业的上升趋势。

2010 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0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可比上年增长13%,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7:57.8:40.5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2.8万亿元,增长20.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万亿元,增长22.3%, 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101亿元,增长29%,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6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5%。

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0.6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740.8亿美元,其中出口1531.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33亿美元。

三大产业比重不合理从表1.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40多倍,经济实力取得了飞跃式的进展。

三大产业比重很明显的从“二一三”发展到“二三一”。

第一产业2004年以来,比重趋于稳定,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我们必须把农业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上,否则整个经济体系会处于瘫痪。

第二产业近些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持续高位,第三产业比重,根据最新的数据,2010年将突破40%,但依然低于64%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_5%的平均水平,与苏州经济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第二产业的比重太大,第三产业处于相对的弱势,函待转型。

第二产业内部比重不合理从表1.2中可以得出,第二产业内部,主要分析工业内部的构成状况,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的比重达到了将近60 070。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苏州工业园区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

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问题成为制约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围绕这些困难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经济结构调整困难:随着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困难。

苏州工业园区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对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较高。

而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时可能面临技术和人才的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困难,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大对人才、资金、技术的支持,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保障。

2.培育企业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

3.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二、市场竞争加剧困难:随着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竞争的加剧,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技术更新换代、产品同质化、价格战等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

1.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

2.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力度,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

3.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合作,形成产业链合作共赢的局面。

三、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困难: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环境保护压力。

传统的生产模式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1.加大环保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

2.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

3.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四、发展新兴产业困难:经济新常态下,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苏州工业园区面临着发展新兴产业的良机,但也面临着发展新兴产业的困难。

苏州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苏州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苏州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苏州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现状、对长三角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以阐述苏州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苏州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北部,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拥有较高的经济总量和创新能力。

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处于长江经济带和沪宁杭经济走廊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这为苏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便利条件。

苏州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苏州的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特别是高新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等一批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为苏州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苏州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对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苏州与上海紧密合作,形成了上海苏州一体化的城市经济圈。

苏州作为上海的重要产业外溢地,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形成了上海苏州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其次,苏州还与周边的无锡、南京、杭州等城市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苏州与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日益便利,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共同构建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

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苏州的地位和作用不仅限于经济领域,也涉及到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方面。

苏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园林艺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同时,苏州还拥有一批高水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

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其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和城市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苏州市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在长期的高速增长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苏州市需要转变发展思路,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

一、苏州市的发展困境及原因在长期的高速增长过程中,苏州市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困境和问题。

主要表现为:1、产业结构失衡,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

苏州市的制造业发展非常发达,但服务业和高端创新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够均衡。

2、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突出。

由于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苏州市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越来越突出。

3、圈层分化加剧,社会经济不平衡。

苏州市的经济增长主要局限于城市中心区域,城市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城乡发展的差距较大。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苏州市长期以来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另外,由于制度和政策体系的缺陷,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加剧。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为了解决苏州市的发展困境,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的一步。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该是: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和高端创新产业的比重。

苏州市应该逐步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单纯的制造业增长向高端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增长转型。

2、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

苏州市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绿色发展,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维护生态环境健康。

3、加强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全面发展。

苏州市应该加强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总之,苏州市的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困境,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方向,从经济增长的速度转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苏州市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苏州新兴产业布局研究

苏州新兴产业布局研究

苏州新兴产业布局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苏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也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和挑战出发,进行深入分析,为苏州新兴产业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苏州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开放城市和经济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一流的产业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苏州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苏州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苏州是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知名电子企业,如华为、富士康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苏州还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国际知名的电子信息企业和研发机构进驻,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

苏州在新能源产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随着全球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苏州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目前,苏州已经形成了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拥有多家大型新能源企业和研发机构。

苏州在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产业方面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苏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苏州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推动苏州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苏州新兴产业布局的优势苏州新兴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苏州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毗邻,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苏州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配套体系,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政策支持力度大。

苏州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如税收优惠、研发资金支持、科技人才引进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人才储备丰富。

苏州拥有多所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新兴产业提供了雄厚的人才支持。

苏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苏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苏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分析一、引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将发生规律性转移。

首先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

克拉克(1940)利用不同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这一规律作了验证,该规律被称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在此基础上,库兹涅茨(1971)、钱纳里、艾金同、西姆斯(1970)。

钱纳里、鲁宾逊、塞尔奎因(1986)又分别进行了国别范围更广,时间跨度更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定律。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调、二者之间应该呈现什么样的演变关系,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政策建议。

二、苏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状况产业结构演进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苏州在改革开放后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大潮中抓住机遇实现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增长的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过程,1978年至今苏州地区的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变。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已经由28.1%下降至2.2%;第二次产业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但经历了几次波动;第三产业也基本呈上升的趋势,在2000年达到了37.6%,此后又略有下降。

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动符合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上海市在2000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已经达到50.6%,基本实现了从原来以工业城市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市的转变,相比之下苏州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则显得相当缓慢。

三、产业结构调整对苏州市就业的影响分析1、从GDP及就业的产业构成变化看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表1、从业人员及GDP在各产业所占的比重(%)资料来源:苏州市2005年统计年鉴,Ⅰ、Ⅱ、Ⅲ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下同从各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与GDP比重的增幅看,1978年—2004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仅比GDP比重的增幅高出3.8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比GDP比重的增幅高出2.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比GDP比重的增幅高0.56个百分点。

苏州产业发展趋势

苏州产业发展趋势

苏州产业发展趋势苏州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制造业基地,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苏州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在未来几年,苏州的产业发展趋势将会朝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和互联网科技等方向发展。

本文将探讨这些发展趋势及其对苏州经济的影响。

首先,智能制造将成为苏州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正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趋势。

苏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具备了发展智能制造的优势。

未来,苏州将加大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同时,苏州还将吸引和培育智能制造领域的优秀企业和人才,建立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链的集群发展。

其次,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苏州的新兴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对健康的重视,生物医药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苏州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具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实力。

未来,苏州将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引进国内外高端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发展。

同时,苏州还将加强政策支持,提供科研经费和优惠税收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和企业来苏州创新创业。

第三,新材料产业将成为苏州的重要支柱产业。

新材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苏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科研中心,具备了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

未来,苏州将加大对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和创新,培育一批新材料领域的优秀企业和技术团队,推动新材料产业的集群发展。

同时,苏州还将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加速新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化。

最后,互联网科技产业将成为苏州的新兴增长点。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科技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苏州作为中国重要的信息技术中心和软件开发基地,具备了发展互联网科技产业的优势。

苏州城市产业格局变化趋势

苏州城市产业格局变化趋势

苏州城市产业格局变化趋势苏州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其产业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苏州城市产业格局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崛起等方面。

本文以此为主线,分析苏州城市产业格局的变化趋势,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趋势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苏州的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端化、现代化方向转变。

传统的制造业产业在苏州的占比逐渐下降,而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这种变化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变苏州一直以来都以制造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尤其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领域的制造业为特色。

然而,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全球产业链的变化,苏州的制造业不得不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因此,苏州的制造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变,力求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现代服务业的崛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苏州的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包括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行业都在苏州得到了蓬勃发展。

尤其是金融行业,苏州已成为江苏省的金融中心之一,吸引了众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驻。

同时,商贸物流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苏州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商品交易中心和物流枢纽。

3、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为城市产业格局的转变提供强大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在苏州的发展势头很猛。

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了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其中包括鸿海集团、英特尔等知名企业。

而生物医药产业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苏州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二、传统产业升级的变化趋势苏州的传统产业也在不断升级中。

传统产业的升级主要体现在工艺、技术和产品结构的改进等方面。

以下是苏州传统产业升级的变化趋势:1、技术升级传统产业要想升级,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苏州的传统产业包括纺织、制鞋、陶瓷等行业,这些产业不断引进新的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023年最新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2023年最新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2023年最新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一、苏州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现状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

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

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一般规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55.7:16.2演变为2023年的2.2:65.7:32.1(参见图一)。

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很明显,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按照历年汇率计算,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978年仅为48.15美元,1992年首度超过1000美元,达到1153.24美元,到202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7006.83美元,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二。

按照一般规律,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远小于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48.4%;又有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平均为37%。

但是,苏州市当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高达65.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第一。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地区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之一,苏州市自然也不例外。

在区域转型的新视角下,苏州市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如产业结构老化、经济增长方式单一等问题日益凸显。

需要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苏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区域转型的视角出发,对苏州市的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苏州市发展困境分析1. 产业结构老化苏州市作为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传统产业基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苏州市的传统产业结构逐渐显现出老化和单一化的特点。

传统的轻工业和服装制造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竞争力,而现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又发展不足,导致了苏州市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2. 经济增长方式单一苏州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向型产业和城市建设投资带来的效益,经济增长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内生动力。

这种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既使得苏州市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使得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3. 城乡发展不平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苏州市的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涌入,但相对滞后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增大,城市管理难度增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的发展动力。

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1. 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苏州市应当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科技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

在绿色环保、文化创意等领域,苏州市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来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 推动智能制造苏州市应当积极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及时转变为新兴的制造业发展方向,助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含量。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市场需求下降和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市场需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只有通过积极的策略和措施,工业园区才能在新常态下保持持续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需要工业园区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苏州工业园区、困难、对策、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科技创新、挑战、应对1. 引言1.1 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在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但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使得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市场需求逐渐下降,这使得工业园区的产能利用率下降,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困难;科技创新不足也是工业园区面临的一大困难,缺乏创新意识和投入,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针对以上困难,苏州工业园区应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挑战。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拓展市场需求,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企业产品出口,增加销售收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在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需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积极面对挑战,谋求发展和壮大。

只有在不断创新和拓展的道路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正文2.1 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分析在经济新常态下,苏州工业园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呈现出不确定性和变动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着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

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产业升级,部分传统产业面临市场萎缩和淘汰,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围绕重 点领域,优化政策组合,拓展新兴产业增长空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扩大服 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 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 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引导制造业朝 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 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 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 发展壮大。
当前经济结构发展趋势
✓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 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 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制造业朝 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创新驱动、开放提升、空间优化、民生优先、文化强市、绿色发 展六大战略。
苏州产业发展定位
苏州产业发展定位
苏州产业发展定位
苏州产业发展定位
苏州产业发展定位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目标取向,加快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优化布局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层次能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 高效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
50)、去产能、全球再平衡、改革创新 ✓)
插入一个新故事:
经济结构调整的加法:2016年的中国与1916年的美国
经济结构调整的加法
你觉得有前景的产业是……
你觉得有前景的产业是……
✓刘强东和马云的1999,阿里只有“十八罗汉”……
当前经济结构发展趋势
✓三个动词:培育、转型与淘汰
经济结构调整 与苏州产业发展定位
苏州市专家咨询团成员 苏州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 Adjunct Instructor of UNA-EMBA
引入
✓经济结构调整的减法 ✓经济结构调整的加法 ✓当前经济结构发展趋势 ✓产业发展定位的方法 ✓苏州产业定位的选择
经济结构调整的减法
✓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个故事:老龄化、去库存(消费100+净出口50+库存
✓高端化发展制造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引导制造业朝着服务融 合、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 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强一批战略性新 兴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构建优势产业链。加强面向智能制造发展的新一代信 息技术开发应用,推广以人机智能交互、柔性敏捷生产等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方式。 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全面提高自主品牌建设水平。鼓励龙头企业以品牌资源优 势开展产业链垂直整合、兼并重组和服务化融合转型、价值提升,引导中小企业走 “专精特新”之路。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 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 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 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当前经济结构发展趋势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 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 化、集约化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 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 放共享。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 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苏州产业发展定位
✓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 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促进纺织、 轻工、冶金、化工等传统支柱行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发展。更加注重运用市 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化办法,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在重点区 域、重点领域实施节能改造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 的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或依法破产。
战略
产业发展定位的方法
苏州产业发展定位
✓战略区位、国际制造、开放平台、历史人文、生态本底等五大核 心优势,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当好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 的先行军排头兵,努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 旅游胜地和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际化大城市
✓高起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突出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 电子商务、创意设计、检验检测、软件和信息技术、人力资源服务等重点领域产业, 促进服务业发展增量提质。抓住“互联网+”发展大机遇,重点支持云计算、物联 网、大数据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体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继续做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做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做优服务业创新型企业。
产业发展定位的方法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 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 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