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薄片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样品固定和处理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首先需要对待切样品进行固定和处理。
固定样品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常用的有乙醛固定、冰醋酸固定和福尔马林固定等。
处理样品的方法也根据实验目的而定,可以包括染色、脱水、透明化等步骤,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样品。
2. 包埋将处理好的样品包埋在石蜡中,以便进行切片。
首先,将样品放入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石蜡溶液转移到恒温水浴中,使其逐渐固化。
在固化过程中,要确保样品均匀分布在石蜡中,避免出现气泡和空洞。
3. 切片切片是石蜡切片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首先,将固化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并放置在切片机的夹持装置上。
然后,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和速度,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
接下来,使用切片刀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在切割过程中,要保持手稳定,避免切片厚度不均匀或出现断层。
4. 切片取片切片切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取下。
首先,使用镊子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小心取下,避免损坏或弯曲切片。
然后,将切片放置在预先准备好的载玻片上。
在放置切片时,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如细管吸气来帮助排除气泡。
5. 去除石蜡和染色切片取片后,需要将切片上的石蜡去除,并进行染色处理。
首先,将切片放入去石蜡剂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切片转移到浸泡染色剂中,进行染色处理。
在去石蜡和染色过程中,要注意时间控制和温度控制,以确保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
6. 封片和封边染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做成封片,以保护切片并便于保存。
首先,将切片用透明胶片或玻璃片覆盖。
然后,使用封片胶或封片胶带将切片和覆盖物固定在一起。
接下来,将切片的边缘进行封边处理,以避免切片脱落或污染。
7. 干燥和贴标封片完成后,需要将切片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贴标。
石蜡切片法

包埋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包埋后的石蜡块应为均匀半透明状,有时出现白色浑浊 结晶(像雪花一样)部分,这样在切片时就有妨碍,不易切出 薄的切片。 原因:①组织内部或石蜡中混有透明剂;②脱水不干净;③石 蜡本身品质不良;④组织块移入纸盒时动作太慢,周围的石蜡 已成凝固状态;⑤冷却用水温度不够低,石蜡凝固太慢。 解决办法:属于前三个原因者应在包埋之前就须注意;属于后 二个原因者,可将包埋块再投入Ⅲ蜡中熔化后重新包埋,但必 须注意熔化包埋过的石蜡块的时间不宜过久。
脱水(常用脱水剂:乙醇;脱水原则:低浓度到高浓度)(目的?) 脱水时间:视材料的性质、大小而定 小鼠肝脏:在各级AL中停留0.5-1h; 植物叶片:在各级AL中停留2-4h; 注意:脱水应彻底,否则与二甲苯混合后混浊,必须倒回重脱水;如需过夜, 则停留在70%酒精中。
二、实验步骤(2)
透明(置换) 常用透明剂:二甲苯; 透明原则:低浓度到高浓度 (½ 二甲苯+ ½ 100%酒精 二甲苯 二甲苯) 透明时间:小鼠肝脏每级停留0.5-1h;植物叶片每级停留1-3h。
染色原理--化学作用
化学作用的主要理论根据是染色剂的性质可分为酸性、碱性和 中性染色剂,而动、植物的细胞内—般也可区分为酸性(阴离子) 和碱性(阳离子)部分。当碱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阳 离子时,就能与细胞的阴离子(酸件部分)较牢固地结合,当酸 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阴离子时,就能与细胞内的阳 离子(碱性部分)较牢固地结合。 例如,细胞核,尤其是核内的染色质,主要由核酸组成,是酸 性的组成成分.故和碱性染色剂(苏木精)的亲和力很强,易于 着色。细胞质含碱性物质,故和酸性染色剂(伊红、曙红)的亲 和力很大,易于着色。
甲醛-醋酸-酒精液(FAA) 50%或70%酒精 90ml 冰醋酸 5ml 甲醛 5ml 特点:过去称”标准固定液“或”万能固定液“;是 组织形态中常用的固定液;同时兼作保存液。是植物 制片技术中较为良好的固定液和保存液。除单细胞和 丝状藻类外,均可用此液固定.也通用于昆虫和甲壳 类的固定。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包括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2. 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石蜡切片,识别不同组织结构。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制片方法,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等微观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固定后,通过一系列的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使组织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切片机切成薄片,最后进行染色和观察。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组织:肝脏、肾脏、心肌、骨骼肌等3. 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郝普特氏粘片剂、中性树胶、1%番红、1%固绿、1%过碘酸、Schiff 试剂、0.5%偏重亚硫酸钠溶液、醋酸酐-吡啶混合液、0.5%~1%淀粉糖化酶溶液等4. 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温台、熔蜡炉、蜡杯、酒精灯、蜡铲、展片台、解剖刀、解剖针、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吸管、镊子、单面刀片、台木、毛笔、洒精灯、包埋纸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树胶、树胶瓶、显微镜、温度计、脸盆、水浴锅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依次放入75%、85%、90%、95%酒精中浸泡1小时,然后放入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中浸泡30分钟,最后放入醇苯中浸泡5-10分钟。
3. 透明:将组织放入二甲苯I、二甲苯II中浸泡5-10分钟。
4. 浸蜡:将组织放入熔化的石蜡中浸泡1小时。
5.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内进行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并修整蜡块。
6.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约4微米。
7. 展片:将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并放进60℃烤箱内烤片。
8. 染色:将烤干的切片进行染色,如苏木精-伊红染色。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技术,用于制备生物样本的切片,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然而,石蜡切片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制片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是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1. 样本固定:在制备石蜡切片前,必须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固定。
固定可防止细胞和组织的变性和腐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完整。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酒精、乙醛等。
选择合适的固定剂要根据不同的样本类型和实验目的来确定。
2. 处理样本:在固定完成后,需要将样本进行后续处理,以便于切片。
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度处理,以免对样本造成伤害或变形。
处理过程包括脱水、浸渍和渗透。
3. 石蜡渗透:石蜡切片制备的重要步骤是将样本渗透到石蜡中。
渗透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样本的大小和厚度。
渗透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样本变硬,难以切割;渗透时间过短则可能导致石蜡切片中有空隙或气泡。
因此,要根据实验需要和样本特点来确定合适的渗透时间。
4. 切片厚度:石蜡切片的厚度一般为3-10微米。
切片过厚会使得样本中细胞或组织的结构难以清晰显示,影响判断;切片过薄则可能会使得切片易碎,不易操作。
因此,在切片前应根据实验需求和样本特点确定适合的切片厚度。
5. 切片机的选择:切片机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石蜡切片的质量。
选择高质量的切片机以保证切片的平整度和均匀性。
另外,切片机的刀片也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切片的质量。
6. 切片保存:制备好的石蜡切片应妥善保存,以防止切片的损伤。
切片保存时应放置在干燥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
同时,应对切片进行编号和标记,以便于后续的实验和分析。
总之,制备石蜡切片需要严格控制一系列步骤,包括样本固定、处理、渗透、切片厚度和切片机的选择等。
注意这些事项可以提高石蜡切片的质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石蜡切片的保存也需要注意,以防止切片的损伤和失效。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技术,用于制备组织切片,以便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以下是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1. 组织固定:首先,将待切片的组织标本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酒精和乙醛等。
固定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组织的大小和类型,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
2. 组织去水化:固定后的组织需要去除固定剂并脱水,以防止切片过程中的破损和变形。
通常采用逐渐增加乙醇浓度的脱水步骤,常见的乙醇浓度为70%、80%、90%和100%。
3. 组织浸渍:脱水后,组织需要进一步浸渍到石蜡中,以增加组织的硬度和支持性。
首先将组织放入浸渍剂中,如甲醛或乙醇中的苯麻油,然后逐渐增加石蜡浓度,常见的石蜡浓度为50%、70%和100%。
4. 组织包埋:在组织浸渍后,将组织放入包埋模具中,然后倒入熔化的石蜡,使其完全包裹住组织。
包埋完成后,将模具放入冷却台或冷冻器中,使石蜡迅速固化。
5. 石蜡切片:将冷却固化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使用切片机将其切割成薄片。
切片机通常配有刀片、切片夹和切片盒等工具,切片时需要注意切片的方向和角度,以获取最佳的切片效果。
6. 切片染色:切片完成后,可以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染色、组织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7. 切片封片:染色后,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使用透明的封片剂将其覆盖。
封片剂可以保护切片,防止切片脱落和变形,并提高显微镜观察的清晰度。
8. 切片观察:最后,将封片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可以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和放大倍数来观察组织细节和细胞结构,同时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和测量。
总体而言,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组织固定、去水化、浸渍、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和观察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和操作技巧,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组织切片用于研究和诊断。
《病理检验技术》课件——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7.若天气太冷,切片时组织蜡片容易碎裂,对着组织蜡块面 呵一口气后进行切片,可改善组织蜡片容易碎裂的情况,但 所切出的第一、二张组织蜡片厚度会比原来设定的切片厚度 稍厚一些,因此,前一、二张切出的组织蜡片不要。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6.调节切片刀的切片角度:切片机刀座上都有标 示切片刀切片角度的刻度,切片前需调节切片刀 至合适的切片角度,才能切好片。通常切片机上 刀座刻度范围为0°~10°,一般设定切片刀的 角度在8°左右为宜。但真正的切片角度是余隙 角。 所谓余隙角是指切片刀下刀锋倾斜面与组织蜡块 面的夹角。余隙角避免了切片时切片刀往返过程 中刀与组织蜡块面之间的摩擦。最理想的余隙角 是2°~4°,太大或太小都不能切好片。
3.如用金属框包埋组织蜡块,必须把四边修整平行,否 则在切片时会切出弯曲的组织蜡片带。
4.切片用毛笔应选用松软毛的水彩画笔,清扫切片刀上 的蜡屑时应顺着刀背往刀锋扫,避免刀锋切割笔毛,损 坏刀锋。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5.切片时转动切片手轮或推拉切片刀的动作要轻, 用力均匀。若用力太猛和速度太快,将会引起切片 压缩,也易导致轮转式切片机齿轮的磨损。
病理检验技术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组织石蜡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送检组织经过固定、 脱水、透明、浸蜡和 石蜡包埋制成组织蜡 块后即可马上进行切 片,称石蜡包埋组织 切片,简称石蜡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一、石蜡切片操作过程
1.组织蜡块排序、冷冻:按病理号排序,先切在 前;蜡块组织面朝下放在一盘平整的冰块或冷冻 台上冷冻(-4~0℃)几分种后开始切片。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石蜡切片实验,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组织构成,掌握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细胞学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与试剂,显微镜、石蜡切片、染色剂、玻璃片、显微镜载玻片、酒精、甘油、显微镜盖玻片。
实验步骤:1. 取一块石蜡切片,将其放置在玻璃片上,用酒精浸泡片切片5分钟,使其软化。
2. 用刮刀将石蜡切片刮至薄如纸张。
3. 将切好的石蜡切片浸泡在染色剂中,染色10分钟,使细胞染色。
4. 将染色后的石蜡切片放入酒精中脱水,然后放入甘油中固定。
5. 取一个显微镜载玻片,将固定好的石蜡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盖上显微镜盖玻片。
6.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上,调节倍率,观察石蜡切片下的细胞结构。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石蜡切片下的细胞结构清晰可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等结构清晰可辨。
通过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比如细胞核的形态、染色颜色的深浅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石蜡切片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了细胞学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石蜡切片的切割技巧和染色方法,以保证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清晰、准确。
在未来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的观察,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为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的研究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1. 高等学校生物学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 生物学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张三等.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将组织样本固定在切片上,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它的原理基于石蜡的透明性和稳定性。
石蜡是一种具有较高熔点的蜡状物质,具有良好的剪切性和切片稳定性。
在进行石蜡切片前,需要将组织样本进行固定、脱水和浸渍处理,使其具备适合切片的性质。
然后,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浸入石蜡中,石蜡渗透进入组织细胞中,将其包裹在石蜡中形成固定的切片。
最后,使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石蜡切片的步骤1. 组织样本的固定:将组织样本取出后,迅速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乙醛等,可以使组织样本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
2. 脱水处理: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脱水过程中,需要逐渐使用浓度递增的酒精进行浸泡,使组织逐渐脱水至无水状态。
3. 浸渍处理: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浸泡在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渍。
浸渍时间根据组织样本的大小和类型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4. 石蜡包埋:将浸渍好的组织样本放入石蜡模具中,加热使石蜡融化,将组织样本包裹在石蜡中。
包埋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石蜡充分渗透到组织中。
5. 石蜡切片:使用石蜡切片机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切割成薄片。
切片时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割速度和刀片的角度,以获得理想的切片质量。
6. 切片染色:将切好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组织结构的对比度和可见性。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学染色、组织学染色等。
7.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好的石蜡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组织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
三、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病理学研究,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通过观察石蜡切片下的组织结构,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石蜡的切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2. 掌握石蜡切片的染色技术。
3. 了解石蜡切片在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制片方法,其原理是将组织标本进行脱水、浸渍、浸蜡等处理,使其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微型切片机将其切成薄片,最终制成组织学切片。
石蜡切片具有切片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保存时间长等优点,是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2. 实验器材:石蜡切片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酒精灯、剪刀、镊子等3. 实验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小白鼠肝脏组织,用剪刀剪成小块。
2. 固定:将剪好的组织块放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
3.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0%、90%、95%、100%酒精溶液中,每级酒精溶液浸泡1小时,使组织逐渐脱水。
4. 透明:将脱水的组织块依次放入三个二甲苯溶液中,每缸浸泡1小时,使组织逐渐透明。
5. 浸蜡:将透明的组织块依次放入三个石蜡溶液中,每缸浸泡1小时,使组织完全浸渍在石蜡中。
6.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块放入熔蜡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用剪刀修整蜡块。
7.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调整切片厚度为4微米,制成石蜡切片。
8. 展片:将切好的石蜡切片展平在载玻片上。
9. 脱蜡:将展平的石蜡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无水乙醇中,使切片脱蜡。
10. 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5-10分钟,然后放入1%盐酸酒精溶液中分化,最后放入伊红染液中复染30秒。
11.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放入封片液中封片。
五、实验结果制作完成的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肝脏组织的细胞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血管等。
六、实验讨论1. 石蜡切片技术是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具有切片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目的(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石蜡切片技术是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中常用的制片方法之一。
通过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到组织细胞的细微结构和形态变化,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科研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了解其原理和应用,为后续相关实验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步骤。
2. 学习并熟练使用石蜡切片相关实验器材,如切片机、烤箱、显微镜等。
3. 掌握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操作。
4. 通过石蜡切片观察,了解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变化,为后续实验和研究提供参考。
5.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6. 掌握石蜡切片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中的应用价值。
三、具体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等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熟练使用切片机、烤箱、显微镜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3. 学习并掌握石蜡切片的染色技术,如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以便观察组织细胞的细微结构和形态变化。
4. 通过石蜡切片观察,了解不同组织、不同疾病状态下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变化,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依据。
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石蜡切片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中的应用价值。
6. 结合实验操作,探讨石蜡切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 通过实验报告撰写,提高写作能力和实验总结能力。
四、实验内容1. 组织固定:采用4%多聚甲醛固定新鲜组织,确保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2. 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依次浸入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3. 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浸入不同浓度的醇苯溶液中,使组织达到透明状态。
4. 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浸入石蜡中,使组织完全浸渍在石蜡中。
5. 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放入融化的石蜡中,制成蜡块。
6. 切片:将蜡块置于切片机上,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4μm。
石蜡切片流程

石蜡切片流程一、引言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用于制备样品的薄片,以便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流程及其关键步骤。
二、材料准备1. 石蜡:选择适合的石蜡材料,常见的有硬质石蜡和软质石蜡。
2. 样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材料等。
3. 切片刀:选择切割尖锐且锋利的切片刀,常见的有玻璃刀片和钢刀片。
4. 切片机:使用专业的切片机设备,保证切片的精准度。
三、石蜡切片流程1. 固定样品:将样品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固定、乙醛固定、冷冻固定等。
固定的目的是保持样品的形态结构和生物活性。
2. 除去水分:将固定后的样品通过醇溶液逐渐去除水分,一般采用浓度逐渐降低的醇溶液,如75%乙醇、50%乙醇、30%乙醇等。
3. 渗透石蜡:将去水后的样品用石蜡进行渗透处理。
首先将样品置于较低融点的石蜡中,然后逐渐转移到较高融点的石蜡中,这样可以保证样品逐渐与石蜡融合。
4. 包埋:将渗透后的样品放入石蜡模具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石蜡块。
5. 切片:使用切片机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切片的厚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4-10微米。
6. 切片处理:将切好的薄片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展平,并将薄片转移到载玻片上。
7. 固定薄片:将载玻片放入烘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使薄片与载玻片充分固定。
四、注意事项1. 操作环境: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安静,避免灰尘和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刀片处理:在使用切片刀前,先将其清洗干净并消毒,以防止样品污染。
3. 温度控制:石蜡切片的各个步骤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适当的温度。
4. 切片厚度:不同的样品需要不同的切片厚度,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5. 质量控制:在每个步骤结束后,要对样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切片的质量。
6. 保存条件:切好的石蜡切片应妥善保存,防止受潮或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五、总结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固定、去水、渗透石蜡、切片等步骤,可以制备出精细的样品薄片,用于显微观察和分析。
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及振动切片的区别

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及振动切片的区别一、石蜡切片把修好的蜡块装在旋转切片机上,即可进行切片(section)。
切片必须保持切片刀锐利,切片厚度通常为5~7um,也可根据染色需要切成不同厚度,一般不旋转式切片机超过10um。
切好的蜡带,放人40℃左右的温水中将蜡片展平。
良好的切片应无刀痕、裂痕,切片厚度均一平整。
切片如有上述问题,在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会出现假阳性现象。
为能得到平整无皱褶的组织切片。
可采用两次展片,即先将组织切片漂浮在30%的乙醇溶液中进行第一次展片,然后将切片捞起,再次放人45~50℃的水浴中进行第二次展片,乙醇的浓度和水温可视组织不同和石蜡熔点的高低自行调整。
此过程是利用乙醇溶液与水之间的张力差展开切片的皱褶。
为防止脱片,载玻片要涂黏片剂。
对HE染色的切片,可在载玻片上涂抹薄层蛋白甘油,但蛋白甘油因含蛋白易导致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故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切片常用多聚赖氨酸、3—氨丙基—乙氧基甲硅烷等处理。
二、冰冻切片冰冻切片(fiozen section)是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最常用的一种切片方法,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较完好地保存细胞膜表面和细胞内多种酶活性以及抗原的免疫活性,尤其是细胞表面抗原更应采用冰冻切片。
新鲜组织和已固定的组织均可作冰冻切片。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冰冻切片,选择好的冰冻切片机和配套的一次性刀架是保证切片质量的关键。
组织在切片前需要冰冻,而冰冻过程容易使组织中的水分形成冰晶,从而影响抗原定位。
一般认为,冰晶体积大而量少时,影响较小;冰晶体积小而量多时,对组织结构损害较大。
含水量较多的组织中较易出现冰晶。
1.防止组织中冰晶形成的方法(1)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减少冰晶的形成。
方法包括:1)干冰—丙酮(乙醇)法:将150~200ml丙酮(无水乙醇)装入小保温杯内,逐渐加入干冰,直至饱和呈黏稠状,再加干冰不再冒泡时,温度可达-70℃,用一小烧杯内装异戊烷约50ml,将此烧杯缓慢置人干冰—丙酮(或无水乙醇)饱和液内,至异戊烷温度-70℃时即可使用。
石蜡切片原理

石蜡切片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技术,它可以将组织样本切割成极薄的切片,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石蜡切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病理学、组织学和细胞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化、浸渍和包埋、切片、脱脂和染色、封片等步骤。
其中,组织固定是将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不变。
脱水是通过逐渐浸泡在酒精溶液中,将组织中的水分逐渐脱除,使组织逐渐硬化。
透明化是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浸泡在透明质料中,以使组织透明,便于观察。
浸渍和包埋是将透明化后的组织样本浸渍在熔化的石蜡中,然后进行包埋,使组织样本固定在石蜡中。
切片是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切割成极薄的切片,通常为4-6微米厚。
脱脂和染色是将切片脱除石蜡并进行染色处理,以便于显微观察。
最后,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进行封片处理,以便于保存和观察。
石蜡切片的原理是基于石蜡的特性和组织样本的结构。
石蜡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包埋性,可以使组织样本固定在其中,并且能够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而组织样本经过脱水、透明化和浸渍后,可以使组织样本透明、坚硬并固定在石蜡中。
切片后,经过脱脂和染色处理,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以便于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除了石蜡切片的原理,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首先是石蜡的选择。
石蜡通常有不同的软化点,根据不同的样本类型和切片要求,需要选择适当软化点的石蜡。
其次是切片机的选择和使用。
切片机的性能和切片刀的锋利度对切片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切片机和切片刀,并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另外,脱脂和染色的过程也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切片的质量和染色效果。
总之,石蜡切片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学技术,它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石蜡切片的原理和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提高切片质量,为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依据。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中常用的一种制备技术,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组织采集: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生物组织(例如动物、植物的器官或细胞等)进行采集和收集。
采集可以通过活体取材或者组织固定的方式进行。
2. 组织固定: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不受损失,采集到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用福尔马林(formalin)进行固定、液氮冷冻等。
3. 组织处理:固定后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以便使其能够被切割成薄片。
处理步骤包括去水化、透明化和浸渍。
4. 包埋:将处理后的组织用石蜡进行包埋,即将其浸入熔化的石蜡中。
石蜡可以提供支持和保护组织的结构,使得组织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受损。
5. 切片:经过包埋的生物组织在石蜡硬化后,需要使用显微切片机进行切割。
切片机能够将包埋的生物组织切割成极薄的切片,常见的厚度约为4-6微米。
6. 染色:切片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常规染色(如血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7. 观察和分析:最后,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显微镜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可以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细胞结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病理变化等重要信息,对于医学诊断、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探索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切片技术以及应用领域。
一、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脱水、浸渗和包埋四个步骤。
首先,需要将待切割的样本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固定和乙醛固定等。
固定处理的目的是保持样本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以便后续的处理。
接下来,进行脱水处理,将固定的样本逐渐置于浓度递增的酒精溶液中,以去除样本中的水分。
然后,进行浸渗处理,将脱水后的样本逐渐浸渗于石蜡中,以增加样本的硬度和刚性。
最后,进行包埋处理,将浸渗后的样本置于石蜡中,使其完全包裹。
制备好的石蜡块可以进行切片处理。
二、石蜡切片的切片技术石蜡切片的切片技术主要包括石蜡块修整、切片机操作和切片收集三个步骤。
首先,需要对石蜡块进行修整,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以便放置于切片机中。
修整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切片块的平整和规整,以确保切片的质量。
接下来,进行切片机操作,将石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并设置好切片机的切割参数,如切片厚度和切割速度等。
切片机通常使用旋转刀片进行切割,通过旋转刀片与石蜡块的接触,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最后,进行切片收集,将切割好的石蜡切片收集起来,可以用于后续的染色、观察和分析。
三、石蜡切片的应用领域石蜡切片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研究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组织学研究,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生物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组织的分布情况,从而揭示生物组织的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医学诊断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病理学检查,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患者组织样本中的异常变化,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材料分析,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分分布,从而揭示材料的性质和特性。
总结起来,石蜡切片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学处理方法,它可以使组织切片变得更加透明,便于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但是在进行石蜡切片时,需要注意许多事项,以确保切片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从样本处理、石蜡浸渍、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方面详细介绍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
一、样本处理1. 样本收集: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必须先收集好样本。
样本应该是新鲜的,并且应该根据实验需要制备成合适大小和形状的块。
2. 固定: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必须对样本进行固定。
固定方法应该根据不同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固定剂,并且固定时间也要控制好。
3. 剖解: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还需要对样本进行剖解。
剖解方法应该根据不同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方法,并且要注意避免损伤组织结构。
二、石蜡浸渍1. 选择合适的溶剂:在进行石蜡浸渍之前,必须选择合适的溶剂。
不同类型的组织需要使用不同的溶剂,且浸渍时间也要控制好。
2. 温度控制:在进行石蜡浸渍时,需要控制好温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石蜡浸渍效果。
3. 石蜡质量:在进行石蜡浸渍时,还要注意石蜡质量。
低质量的石蜡会导致切片变形或断裂。
三、包埋1. 选择合适的模具:在进行包埋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具。
模具应该根据样本大小和形状来选择,并且要注意避免空气泡存在。
2. 石蜡填充:在进行包埋时,还要注意将石蜡填充到模具中。
填充应该均匀,并且要避免产生空隙。
3. 冷却时间:在进行包埋时,还要注意冷却时间。
冷却时间应该根据样本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并且要保证完全固化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四、切片1. 刀片选择:在进行切片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刀片。
刀片应该根据样本硬度和大小来选择,并且要保证刀片的锋利度。
2. 切片厚度:在进行切片时,还要注意切片厚度。
切片厚度应该根据实验需要来确定,并且要保证每个样本的切片厚度一致。
3. 切片方向:在进行切片时,还要注意切片方向。
不同类型的组织需要选择不同的切片方向,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五、染色1. 染色剂选择:在进行染色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染色剂。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方法,通过将组织样本制成切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石蜡切片实验的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材: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源和部位。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常选择洋葱根尖作为材料,因为此处细胞分裂速度快且便于切取。
确保材料新鲜,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蛋白质分解、细胞自溶和细菌滋生,以保证观察到的组织结构能反映活体时的形态。
2. 固定:将切好的新鲜组织小块浸入适当浓度的固定液中,如中性甲醛固定液。
固定液可以迅速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尽可能保持其活体时的结构。
3. 洗涤和脱水:固定后,将组织样本用磷酸缓冲液洗涤,去除多余的固定液和杂质。
然后进行脱水,通常使用系列梯度酒精(如70%、95%和100%)进行脱水。
4. 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放入透明剂中,如二甲苯,使组织透明,便于切片。
5. 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样本放入蜡液中,如石蜡,进行浸蜡。
石蜡可以填充组织间隙,使切片更加完整。
6. 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样本放入包埋盒中,固定并密封。
7.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放入切片机中,切成薄片(通常厚度为4-6微米)。
8. 贴片:将切好的切片粘附在载玻片上,可用甘油蛋白贴片剂辅助。
9. 脱蜡:将贴片后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脱去多余的石蜡。
10. 染色:采用适当的染色方法,如苏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对切片进行染色。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以长期保存。
11. 脱水、透明、封片:染色后,将切片依次放入系列梯度酒精、磷酸缓冲液、甘油中进行脱水、透明。
最后,用封片胶封片,完成石蜡切片制作。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就是这样啦。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观察正常细胞和组织,还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和法医学等领域,以研究、观察和判断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变化。
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都适合质谱成像分析

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都适合质谱成像分析
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都是质谱成像分析中常用的技术。
它们各自具有优点,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选择。
石蜡切片法是将组织样本固定在石蜡块中,然后用切片机切成非常薄的切片(通常在20-50微米之间)。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切割厚度均匀,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细胞和组织的图像。
此外,由于使用的是石蜡作为固定剂,因此可以得到长期保存的切片。
石蜡切片也有其缺点。
石蜡本身是一种有机物质,可能会对某些生物分子产生影响。
石蜡切片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步骤,包括脱水、包埋、切片等,这可能增加实验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
相比之下,冰冻切片法则是在冷冻状态下快速切割生物组织并立即冻结以保留其完整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提供实时观察的活体细胞和组织结构,对于研究动态过程非常有用。
此外,冰冻切片不需要使用石蜡或其他固定剂,因此不会对生物分子产生影响。
然而,冰冻切片也有其挑战。
由于是在冷冻状态下进行切割,因此切片的质量可能受到冷冻损伤的影响。
此外,冰冻切片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可能对切片机的性能要求较高。
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都适合质谱成像分析,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
的实验需求。
如果需要长期保存的高质量图像,或者需要研究静态结构和三维形态,那么石蜡切片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而如果需要实时观察活体细胞和组织结构,或者对时间敏感,那么冰冻切片可能更合适。
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

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制备方法,用于细胞学和组织学的研究。
下面是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1. 收集样本:选择要制备切片的组织样本或细胞样本。
样本可以是动物组织、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物。
2. 选择合适的浸渍剂:石蜡切片需要将样本浸渍在石蜡之中,以固定和保护样本。
常用的浸渍剂包括甲醇、乙醇和二甲苯。
3. 固定样本:将样本固定在固定剂(如甲醛)中,以保持其形态结构。
固定时间根据样本的类型和大小而定,一般在4C下静置数小时或过夜。
4. 脱水:在一系列浓度逐渐增加的乙醇溶液中,将固定的样本从水中脱水,使其逐渐转移到纯度较高的乙醇中。
5. 渗透:将脱水的样本浸渍在二甲苯或其他有机溶剂中,使其渗透并置换乙醇。
浸渍时间根据样本的大小和组织特性而定,一般在一到数小时之间。
6. 包埋:将渗透后的样本置于石蜡中,使其完全浸润。
石蜡块可以预先加热至液态,然后将样本放入其中,或者将样本以及适量的石蜡放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加热使其固化。
7. 切片:将制备好的石蜡块放入石蜡切片机中,使用旋转切片刀将其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一般为4-10微米。
8. 取片:用切片刀或镊子将切好的石蜡切片取出,并放置在清洁的显微镜载玻片或切片架上。
9. 脱脂:将石蜡切片置于加热的二甲苯或其他脱蜡剂中,使其脱去石蜡。
10. 染色:根据需要,可对石蜡切片进行染色,例如常用的血液和组织标本染色方法如伊红染色(H&E染色)。
11. 干燥:将染色的切片在室温下晾干或在加热台上加热至干燥。
最后,将切片用显微镜载玻片覆盖,并封口保存。
以上就是石蜡切片的一般操作方法,每个实验室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微调。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溶剂和使用锋利的刀片时的切割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蜡切片制作一、苏木精-伊红对染法一、器材及试剂:1.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蜡杯,酒精灯,解剖刀,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镊子,单面刀片,毛笔,包埋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树胶,树胶瓶,显微镜,温度计,脸盆,水浴锅。
切片机,切片刀,温台,恒温箱,解剖刀,镊子,剪刀,解剖针,单面刀片,小台木,洒精灯,包埋纸盒,染色缸,烧杯,水盆,熔蜡炉,蜡杯。
2.试剂: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中性树胶。
卡诺(Carnoy)固定液,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乙醇液,各级酒精(30%、50%、70%、80%、90%、95%、100%),二甲苯,甘油蛋白粘片剂,中性树胶。
3.材料:鼠肝、肾、心肌、骨骼肌或其他组织、大豆或小麦、绿豆、洋葱、大蒜、蚕豆的根、茎、叶等。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术,冰冻切片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蜡切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苏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是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对组织细胞的各种成分都可着色,便于全面观察组织构造,而且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长期保存。
经过HE染色,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蓝紫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
三、试剂配法:1.中性甲醛固定液:甲醛(37%-40%,市售,本所购买即为此浓度)100mL磷酸氢二钠 6.5磷酸二氢钾(钠)4g双蒸水900mL2.苏木精、伊红染色液为碧云天产品3.1%盐酸乙醇液盐酸1份70%酒精100份4.甘油蛋白贴片剂:蛋白50ml甘油50ml水杨酸钠(防腐剂)1g配制时将鸡蛋一个打破入碗或杯中,去蛋黄留下蛋白,用玻棒调打成雪花状泡沫,然后用粗纸或双层纱布过滤到量筒中,经数小时或一夜,即可滤出透明蛋白液。
此时在其中再加等量的甘油,稍稍振摇使两者混合。
最后加入防腐剂(水杨酸钠)作防腐用。
可保存几个月。
四、实验步骤:1.取材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剪取肝组织(或其他组织)。
切取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利于固定剂穿透,通常以5mm×5mm×2mm或10 mm×10mm×2mm为宜。
取下所需要的肝组织,切成一小块2-3mm厚。
注意事项:(1)取材动作要迅速,不宜作太久的拖延以免组织细胞的成分、结构等发生变化。
(2)切片材料应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选择,尽可能不要损伤所需要的部分。
2.固定将切好的肝组织用生理盐水组织洗一下,立即投入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固定30-50min。
注意事项:(1)一般固定液,都以新配为好,配好后应贮存在阴凉处,不宜放在日光下,以免引起化学变化,失去固定作用。
(2)有些混合固定液的成份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一定要在使用前才混合,如果混合太早,固定时就没有作用了。
(3)固定材料时,固定液必须充足,一般为材料块的20~30倍,有些水分多的材料,中间应更换1-2次新液。
(4)材料固定完毕后,保存于严密紧塞或加盖的容器里,同时在容器外上标签,并随同材料在溶液中投入相应的标签,以免相互混淆。
标签上注明固定液、材料来源、日期等。
标签上的文字,应用黑色铅笔或绘图黑墨水书写。
3.洗涤材料经固定后,流水冲洗,数小时或过夜。
4.脱水材料依次经70%、80%、90%各级乙醇溶液脱水,各30min,再放入95%、100%各2次,每次20min。
各注意事项:(1)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品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2)在更换高一级的脱水剂时,最好不要移动材料以免损坏,可用吸管吸出器皿中的脱水剂,再用吸水吸尽器皿内剩余液,然后于皿中加入高一级脱水剂。
(3)在低浓度酒精中,每级停留不宜太长,否则易使组织变软,助长材料的解体。
(4)在高浓度或纯酒精中,每级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会使组织变脆,影响切片。
(5)如需过夜,应停留在70%酒精中。
(6)脱水必须彻底,否则不易透明,甚至使透明剂内出现白色混浊现象5.透明纯酒精、二甲苯等量混合液15min,二甲苯Ⅰ15min、Ⅱ15min(至透明为止)。
由于乙醇与石蜡不相溶,而二甲苯既能溶于乙醇又能溶于石蜡,所以脱水后还要经过二甲苯以过渡。
当组织中全部被二甲苯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
透明注意事项(1)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的水分进入。
(2)更换每级透明剂,动作要迅速,一方面为了不使材料块干涸,另一方面能避免吸收湿气。
(3)在透明过程中,如果材料周围出现白色雾状,说明材料中的水未被脱净,应退回纯酒精中重新脱水,然后再透明。
6.透蜡放入二甲苯和石蜡各半的混合液15min(有吗?),再放入石蜡Ⅰ、石蜡Ⅱ透蜡各50-60分钟。
透蜡的目的是除去组织中的透明剂(如二甲苯等),使石蜡渗透到组织内部达到饱和程度以便包埋。
透蜡时间根据组织大小而定。
透蜡应在恒温箱内进行,并保持箱内温度在55-60℃左右,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组织发脆。
一般置于恒温箱0.5h。
透蜡注意事项(1)尽量保持在较低温度中进行,以石蜡不凝固为度;(2)透蜡温度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3)操作要迅速,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石蜡透入过程,以免引起组织变硬、变脆、收缩等。
7.包埋包埋时,用镊子夹取石蜡模子(金属质地)在酒精灯上稍加热,放在平的桌面上,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倒入少许石蜡。
再将镊子在酒精灯上稍加热,夹取材料将切面朝下放入蜡模中,排列整齐。
再放上包埋盒,轻轻倒入熔蜡。
8.切片①将已固定和修好的石蜡块装在切片机的夹物台上。
②将切片刀固定在刀夹上,刀口向上。
③摇动推动螺旋,使石蜡块与刀口贴近,但不可超过刀口。
④调整石蜡块与刀口之间的角度与位置,刀片与石蜡切片约成15度左右。
⑤调整厚度调节器到所需的切片厚度,一般为4-10微米。
⑥一切调整好后主可以开始切片。
此时右手摇动转轮,让蜡块切成蜡带,左手持毛笔将蜡带提起,摇转速度不可太急,通常以40-50r/min。
⑦切成的蜡带到20-30cm长时,右手用另一支毛笔轻轻将蜡带挑起,以免卷曲,并牵引成带,平放在蜡带盒上,靠刀面的一面较光滑,朝下,较皱的一面朝上。
⑧用单面刀片切取蜡片一小段,放在载玻上加水一滴,置于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切片是否良好。
⑨切片工作结束后,应将切片刀取下用氯仿擦去刀上沾着的石蜡,把切片机擦拭干净妥为保存。
9.展片、贴片打开水浴锅,使水温维持在40-45℃,另准备30%乙醇溶液。
①切片时,将一碗30%乙醇溶液放于切片机旁的桌面上。
②用小镊子夹取预先用刀片割开的蜡带,放在乙醇溶液的水面上,使切片展开。
③小镊子轻轻地将连在一起的切片分开,用一个载玻片将切片完整,已展开的切片捞至温水中,使之充分展开。
④另取洁净的载玻片,捞起展开的切片,使其位于切片1/3处,另一端(磨边,粗糙的一端)磨面上标记或贴上标签,放于切片架上。
10.脱蜡复水将水浴锅温度调至60℃,待水温控制在60℃时,将切片连同切片架放入一干燥的染色缸内,放入水浴锅中,盖上盖子(可密封),30min至蜡熔化。
之后,石蜡切片经二甲苯Ⅰ、Ⅱ脱蜡各5min,然后放入100%、95%、90%、80%、70%各级酒精溶液中各3-5min,再放入蒸馏水中3min。
11.染色切片放入苏木精中染色约10-30min。
染色时间应根据染色剂的成熟程度及室温高低,适当缩短或延长。
室温高时促进染色,染色时间可短些,否则可适当延长时间,冬季室温低时可放入恒温箱中染色。
12.水洗用自来水流水冲洗约15min。
使切片颜色变蓝(或放入碱性水中也可),但要注意流水不能过大,以防切片脱落。
13.分化将切片放入1%盐酸乙醇液中褪色,约2秒至数十秒钟。
见切片变红,颜色较浅即可。
14.漂洗切片再放入自来水流水中使其恢复蓝色。
15.脱水Ⅰ切片入50%乙醇→70%乙醇→80%乙醇中各3-5min。
16、复染用0.5%伊红乙醇液对比染色1-3min。
伊红主要染细胞质,着色浓淡应与苏木精染细胞核的浓淡相配合,如果细胞核染色较浓,细胞质也应浓染,以获得鲜明的对比。
反之,如果细胞核染色较浅,细胞质也应淡染。
可在伊红乙醇液中滴加数滴冰醋酸助染,促使细胞质容易着色,并且经乙醇脱水时不易褪色。
17.脱水Ⅱ将切片放入95%乙醇中洗去多余的红色,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3-5min。
最后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乙醇。
18.透明切片放入二甲苯Ⅰ、Ⅱ中各3-5min。
二甲苯应尽量保持无水,应经常更换,或用纱布包无水硫酸铜放入染色缸内吸收水分。
切片如在二甲苯中出现白雾现象,说明脱水未尽,应退回乙醇中重新脱水,否则切片难以镜检。
19.封藏:中性树胶封存因切片经二甲苯透明,使用中性树胶作为封藏剂,树胶可用二甲苯稀释至合适的稠度。
封藏的方法:封片前应根据材料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盖玻片。
材料透明后,在桌上放一张洁净的吸水纸,将含材料的载玻片从二甲苯中取出放在纸上(切片的一面向上),迅速地在切片的中央滴一滴树胶(千万不能待二甲苯干燥后再进行),用右手持小镊子轻轻地夹住盖玻片的右侧,稍为倾斜使其左侧与封藏剂接角,然后再缓慢地将盖玻片放下,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产生气泡。
如胶液不足,可以用玻棒再滴一滴树胶从盖玻片边缘补足。
如胶液过多,可在干燥以后用刀刮去,并用纱布蘸二甲苯拭去残留的树胶。
染色结果: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蓝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