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同步备课(部编版)
举例解释:
-以故宫为例,讲解其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以传统节日为例,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同时关注其面临的现代挑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价值: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认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及其分布: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了解它们在我国地理和文化背景下的分布特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化遗产的分类、价值和保护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边文化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们设计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海报,以展示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3.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实践与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参与文化遗产的探访和保护活动,提高实践与探究能力。
5.塑造良好审美情趣:了解和欣赏各类文化遗产,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艺术素养。
6.培养家国情怀: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明的家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同步教案(部编版)
1.提高课堂互动性,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2.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
3.注重课后实践,引导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并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综合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历史遗址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身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遗产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地考察的发现。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难点举例:学生在实地考察时可能难以捕捉到文化遗产的关键特点,需要教师指导观察方法和技巧。
-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讨论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时。
-难点举例: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深度、有逻辑的讨论,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提高写作技巧,将观察到的文化遗产特点融入文学创作。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作用与目的:
-加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掌握保护知识。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文化遗产的写作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感想或建议。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书籍和在线资源,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文化遗产。
3.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
例题五:
【题目】以《端午节》为例,谈谈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识。
【答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端午节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思考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保护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讨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案例。
-提问与讨论:对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参与班级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深入讲解文化遗产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文化遗产保护。
2.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收集、整理和保存相关资料。
4.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扶持。
5.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焕发新的生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在写作训练方面,我会增加一些写作技巧的指导,比如如何开头、如何组织论点、如何结尾等,并设计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多加练习。同时,我还会挑选一些优秀范文,让学生学习借鉴,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
2.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班级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大家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我国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宿迁市准备组织评选本市优秀文化遗产项目,以制定相应的宣传保护措施。
我校响应号召,积极参与,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文二、任务活动,合作实践任务一文化遗产我知道(前置)(参考资料一)储备知识。
2.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对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进行分工整理,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集等形式,找出自己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制成资料卡片。
3.各小组组长负责收集组员的资料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的“申遗”项目。
明确:(1)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开展“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活动。
2.实地考察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汇总整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撰写申请报告。
3.开展“模拟答辩会”活动,思考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筛选出合适的文化遗产项目,开展“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活动。
2.掌握实地考察的步骤,搜集资料并尝试汇总整理信息,撰写申请报告。
3.了解答辩会的流程,根据申遗的内容撰写串词,顺利完成答辩活动。
教学难点1.开展“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活动。
2.撰写申请报告。
3.参与答辩会活动,并通过答辩活动积极思考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培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带领学生共同了解文化遗产的意义与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引导学生认识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通过让学生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新知探究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的内容,要求学生自由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是本乡镇、街道的项目,也可以扩大到县、区、市的范围。
1.各小组最好有所分工,避免重复。
比如有的负责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师出示课件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确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分工活动。
2.自由推荐。
首先,阅读“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
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教师出示课件中的内容,带领学生了解文化遗产入选标准,并出示示例启发学生制作推荐卡片。
3.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的“申遗”项目。
教师提示学生,在组内讨论时,要认真聆听,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一、活动背景:身边的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是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和见证。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使他们深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增强对文化遗产的珍惜和传承意识。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活动设计:1. 活动主题:身边的文化遗产2.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小组展示3. 活动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并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文化遗产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并珍惜它们。
第二步:文化遗产调研(20分钟)学生分组调研身边的文化遗产,可以选择家乡的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品、传统节日、民间习俗等。
每个小组至少选择一种文化遗产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其历史渊源、传承现状和文化价值。
第三步:文化遗产展示(30分钟)每个小组根据调研结果,制作文化遗产的展示板或展示物,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选择的文化遗产,包括相关的历史故事、特色技艺以及文化意义等。
第四步:文化遗产创作(4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身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感悟,进行文学创作或艺术创作。
例如写一篇关于家乡传统建筑的文章,或者绘制自己眼中的传统手工艺品等。
第五步:文化遗产分享(2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创作作品,交流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让大家共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并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珍惜。
第六步:活动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以及自己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去做。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还能够通过自己的调研和创作,更加深刻地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动力。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本地区的文化遗产,掌握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学生成为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身边的文化遗产”。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分别挖掘和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背景、历史、意义等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学习方法通过读书、观察、实地考察和集体探究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了解文化遗产。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合作、相互学习,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教学流程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先通过图片、视频或一些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种类等相关概念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从自身身边出发,了解本地区的文化遗产,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第二步,实地考察学生分小组,到本地区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比如,可以前往文庙、庙会、博物馆等地方进行考察,了解文物的来历、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探究文化遗产的内涵。
第三步,集体探究学生回到课堂,分组向全班呈现这些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每个组员都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实现组员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引和引导。
第四步,总结通过集体探究和小组呈现的方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让全班一起分享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供评价和建议,让学生更好地总结所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更好地发挥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
教学时间该教学建议用时两周左右,第一周进行实地考察和集体探究,第二周则进行总结、呈现及分享,同时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31正式版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31正式版一.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是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文化遗产案例,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兴趣浓厚,但由于文化遗产的知识较为繁杂,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学习我国的主要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学会如何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四. 教学重难点1.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我国主要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如何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遗产案例,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化遗产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教案和课件。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阐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并简要介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如何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但在表达和分享成果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化遗产的分类、价值和保护方法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边文化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地考察: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观察、记录和整理信息。
在本次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教学时间安排上,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的时间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适当调整时间分配,给予学生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素养。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取材于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阅读课文《长城》,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保护现状。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表格)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表格)教学设计:综合性研究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与价值观:通过研究本课,学生将了解我国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日”的相关内容,探究身边的文化遗产,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指导:本课采用查资料、考察访谈、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介绍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引出本课要探究的身边文化遗产。
教学内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1.班级组织研究,了解我国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日”的相关内容,为下一步活动储备知识。
2.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对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进行分工整理,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集等形式,找出自己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制成资料卡片。
3.每个小组组内选出本组的“申遗”项目。
可根据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两个标准来评选。
文化遗产的分类: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环节二: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本组推荐的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结合的方式,最后形成书面“申遗”报告。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将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优课教案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优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是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课,属于“综合性学习”单元。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学习任务,如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认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但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调查等方式,了解和认识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认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调查和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文化遗产。
2.调查法: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
3.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调查结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4.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
2.学生准备纸笔等学习用品,以便进行调查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文化遗产的图片,如长城、故宫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文化遗产有什么了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教学设计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教学设计篇一: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身边的文化遗产》是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活动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调查和课上探究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预习提示:1.阅读课本“资料夹”,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
2.浏览360百科“中国文化遗产”词条,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注:此活动需要2课时,一课时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展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
通过对课本“资料夹”内容的阅读,以及对360百科的浏览,想必大家对于什么是文化遗产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现在我就先来考考大家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程度。
问题一: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二:图片展示的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里所涉及的文化遗产为素材)问题三: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自我研学,形成新知(一)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足见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呢?(1.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③ 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后,我们讨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包括识别、评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策略,并鼓励他们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活动中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并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4. 请描述学生如何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
5. 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文化遗产,并谈谈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它。
参考答案:
1.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包括古代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传统技艺、节日习俗等。
2.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们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配套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身边的文化遗产”。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通过阅读和实地考察来了解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易于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它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概念与意义2. 身边的文化遗产案例介绍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4. 实践活动: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5. 分享与交流:小组合作制作文化遗产宣传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分析与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遗产的概念、意义、保护与传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文化遗产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
3. 实践调查法: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文化遗产宣传册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分享与交流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调查成果,提升表达能力。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介绍身边的文化遗产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学生了解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4. 实践调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搜集相关信息。
5.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制作文化遗产宣传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 分享与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调查成果,提升表达能力。
9. 课程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的提高程度。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如调查身边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合作态度等。
4. 学生制作文化遗产宣传册的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创意性、表达能力等。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边文化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保护措施、传承困境等。
2.实地考察: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保护现状。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意义及其分类;
2.探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
3.分析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现状;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5.学习撰写关于文化遗产的短文,进行课堂分享。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化遗产,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还有,在课堂总结环节,我感觉时间较为紧张,未能充分解答学生们的疑问。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总结环节能够充分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发现身边文化遗产并进行深入分析。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评价和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重要价值和保护措施。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评价和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外研版(一起)教材阅读理解(1)教学目的通过阅读《岳阳楼记》和《战国策》等材料,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
(2)教学步骤1.分组阅读《岳阳楼记》和《战国策》,理解文章中的文化内涵。
2.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体会,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
3.教师引导,总结符合《岳阳楼记》和《战国策》中文化内涵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并进行讲解和拓展。
(3)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对文章中传统文化的理解、表达和合作能力。
2. “身边的文化遗产”调研(1)教学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社区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相关情况。
(2)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调研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分组调研身边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文物、传统习俗等,记录相关资料。
3.分组整理调研资料,并就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重要价值和保护措施进行讨论和汇报。
(3)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了解、调研和分析能力。
3. 传统文化保护方案设计(1)教学目的通过设计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案,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评价和传承保护能力。
(2)教学步骤1.分组讨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现状。
2.对身边的文化遗产进行评估和分析,设计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方法。
3.分组汇报并进行讨论和评价,形成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案。
(3)教学评价评价学生设计方案的创意性、可行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手段1.外研版(一起)课本、黑板、PPT等。
2.实地调研、小组讨论和汇报等。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究文化遗产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媒介搜集信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2. 身边的文化遗产3. 文化遗产的保护4. 文化遗产的利用5. 文化遗产的价值三、教学重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2. 身边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3. 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价值四、教学难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2. 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3. 文化遗产的价值的评价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遗产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语文知识运用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文化遗产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师准备文化遗产案例,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实例。
3. 教师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问题。
4. 教师准备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资料和参考书籍。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文化遗产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4.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展开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综合性学习: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综合性学习: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综合性学习: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禄丰县当地拥有锣鼓经、大刀舞、三跺脚等民族优秀文化和恐龙文化节、彝族情人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民族节庆活动。
这些都是属于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吧。
二、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2、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3、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三、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四、寻找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孟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像一个巨大的宝库。
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有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中国古代神话、传统节日及其习俗……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
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五、禄丰彩云镇着力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云南楚雄网讯禄丰县彩云镇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着力挖掘本地非遗文化,弘扬本地民族文化,为创建乡村旅游文化小镇开拓了新的思路。
制定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方案,由分管民族、文化的副镇长牵头,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综治办、村规所统一组织,在全镇范围内对传统戏曲、舞蹈、音乐、杂技、习俗、人生礼俗、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竞技等传统民族文化及民族村落进行调查摸底、确认、记录工作,建立了9大类别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目录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禄丰县当地拥有锣鼓经、大刀舞、三跺脚等民族优秀文化和恐龙文化节、彝族情人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民族节庆活动。
这些都是属于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吧。
二、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2、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3、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三、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四、寻找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孟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像一个巨大的宝库。
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有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中国古代神话、传统节日及其习俗……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
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五、禄丰彩云镇着力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云南楚雄网讯禄丰县彩云镇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着力挖掘本地非遗文化,弘扬本地民族文化,为创建乡村旅游文化小镇开拓了新的思路。
制定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方案,由分管民族、文化的副镇长牵头,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综治办、村规所统一组织,在全镇范围内对传统戏曲、舞蹈、音乐、杂技、习俗、人生礼俗、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竞技等传统民族文化及民族村落进行调查摸底、确认、记录工作,建立了9大类别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目录清单。
深入挖掘罗川瓷窑址、淜溪戏台、东山寺、舞龙舞狮等优势文化资源,收集包装《广运厂的传说》《罗川街的传说》《东营周桂芬传》《名医罗继贤传》《赵学乾传》,加大民族歌舞创作力度,拍摄了形象宣传片《彩云之上·云花飘香》,将挖掘到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紧密相结合,确保民族文化元素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充分体现,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搭建舞台,营造氛围。
六、怎样保护文化遗产1、首先从自己做起,爱护它宣传它发扬它,做好承接与传承的桥梁。
2、让人们明白遗产是底蕴、是自、是民族的根基,没有遗传就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
只有传统的传承的才是民族的。
3、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它,同破坏它的人进行坚持坚决的抗争。
4、开办遗产文化学习、讲座、竞赛等灵活积极的活动。
让人们耳濡目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存在的必要性。
5、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条文进行规范和监督,维护重奖,破坏严惩。
七、课堂练习1、为使更多人知晓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以为采用哪些活动形式更能增强这些活动效果?明确:观看专题片、主题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印发资料、开展社会调查。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打算为保护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些什么?明确:①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②向周边的人们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③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方案等。
3、参加完系列活动,你有何感想?明确: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要自觉养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锻炼和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等。
4、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明确:①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
②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5、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
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
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
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
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6、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
请阅读下面的二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
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材料2: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
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请结合"材料1""材料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
不超过20字。
明确: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课堂小结中华文明亘古绵延,一脉相承。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华夏民众用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2017年6月10日为中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
通过发现、了解、学习、传承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明,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激励每个人前进的精神力量。
习作例文1:我与文化遗产说起文化遗产,首先想到的是举世文明的中国万里长城。
书中讲到:两千多年前,一条土石身躯的巨龙在中华大地飞起。
它跨崇山、穿草原、过沙漠、经绝壁,起伏盘旋、奔腾飞舞,纵横十万里,它就是长城。
就是因为它历史悠久、工程宏伟,所以早在几百年前就被列入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才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
我从小出生在北方,到过长城,经常发现一些年轻人不讲文明,学着孙悟空样子在墙上写着"XXX,到此一游"......文字,而我却没有这样,只是把口香糖扔进一段路与另一段路中间的小窄沟里。
可当我抬头正要走的时侯,外国朋友看见,连连摇头说:NO,NO!这时我惭愧的无地自容,也终于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以前还以为是对的)。
这时刚才说:NO,NO!外国朋友再看到古老、雄伟、美丽的长城时,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赞道:very beautiful!在回去的路上,我既高兴又感到惭愧,高兴的是为我们拥有这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长城而感到无比自豪。
惭愧的是古人和外国人都能做珍惜和爱护我们的遗产,而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却不知道珍惜和爱护我们祖先遗留的文化遗产,相反去破坏它们,使祖先遗留下来的遗产越来越少了。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爱护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没有遭到破坏的世界文化遗。
等到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召开时,外国朋友再看到我们时,就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和连声称道。
这时,你的行为不仅是代表你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所以让现代的年轻人携起手来,做新社会的一名文明人。
习作例文2:无形的遗产--吆喝回首上世纪的古老北京,当时盛行着一种不朽的街头文化--吆喝。
它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吆喝声越来越多的被取而代之……辉煌历史吆喝即大声喊叫,卖东西吆喝着卖,则古已有之。
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扬声";宋时开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明代的北京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岁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绘声绘色了。
悄然消逝解放后,国家经济得以改善,农民也都安居乐业,真是"百废俱兴"啊!可随时而来的文化大革命疯狂般席卷社会各个领域,不仅刚兴办起来的工商业遭到了严重损失;还间接的破坏了许多无形的遗产--吆喝。
天灾人祸啊!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啊!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从此中国走上了科技时代,吆喝声业越来越被各种形形色色的广告词所取而代之。
顿时,吆喝声"求救",中国告急,世界文化遗产告急!刹那间人们才醒悟:无形的遗产的重要,吆喝声更是何等的珍贵啊!引以为戒面对已经失去的,不要伤心,要保存实力;面对现实存在的,不要高兴,要团结协作。
失去的已是不复存在,但也不意味着所有的都将失去,生活从此不再进行。
不,不,我们不能这样消极处事。
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面对现已存在的遗产。
要想保护和永久的继承着无形的遗产则需我们勤奋刻苦,早日成才。
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引以为戒,让那无形的遗产--"吆喝"变成你永久的动力,催促以及提醒我们不要破坏第二个"无形的遗产--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