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基础用药--芪明颗粒

合集下载

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王真珍【摘要】目的:探讨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01/2016-05确诊收治的94例Ⅰ~Ⅲ期NPDR患者,均为单眼,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47眼.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饮食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处理,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羟苯磺酸钙治疗,0.5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明颗粒联合治疗,均持续治疗3 mo.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野敏感度和相关血清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G)]变化,综合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野平均敏感度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IGF-1、PEDG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较对照组(7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西药治疗NPDR可有效改善视网膜功能和缓解病情进展,且安全性较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AIM: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Qi Ming granule combined with calcium dobesilate in treatment of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 . ·METHODS:Totally 94 patients with Ⅰ~Ⅲ stage NPD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6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ll were unilateral, with 47 ey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diet and exercise therapy and other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calcium dobesilate treatment, 0. 5g,3 times per day, the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Qi Ming granule treatment based on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3mo.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visual sensitivity and changes of serum cytokines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 IGF-1 ) , 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 PEDG ) ] .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sensitiv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 The VEGF,IGF-1,PEDG of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05). There wer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9%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high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7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 05). ·CONCLUSION:Qi Ming granul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retina and ease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and the safety is goo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4【总页数】4页(P702-705)【关键词】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视野敏感度;细胞因子;疗效【作者】王真珍【作者单位】466000 中国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引用:王真珍.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国际眼科杂志2017;17(4):702-70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类型,临床病变表现主要有动脉瘤、出血斑点、黄斑水肿等,广泛缺血会引起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以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衰退甚至失明的常见眼科疾病[1]。

芪明颗粒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45例的回顾性分析

芪明颗粒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45例的回顾性分析

块, 并 且血瘀证 颈动脉内中膜厚 度分布 率和颈 动脉斑 块最 高的症状也是 颈动 脉 内中膜 厚度 分 布率。黄 氏 等观察 了

百多缺血性脑卒 中的病人且 依 照中 医辨 证分型 分组 , 观
测各症型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 斑块 和血流 变学的变 化 , 结 果 表明痰热腑实症 组和 风痰 瘀 阻症组 其斑 块 发生率 及斑 块 大小都 比风痰火亢组 、 气 虚血瘀 组 、 风痰火 亢组 、 痰热腑 实组血液流变 学较对 照组 及气 虚血 瘀组 有 显著 差异 。董 氏等分 析原发性高 血压 合并 心脑 血管 并发 症患 者 的颈动 脉超声 数据 , 辨证分为肝火亢 盛 型、 阴虚 阳亢 型、 痰 浊壅盛 型、 阴阳两虚型 , 各型中均兼夹 血瘀证 , 并 与非高 血压心脑
第3 5卷
第 5期
贵阳 中医学院 学报
J GCT CM
No . 5 Vo 1 . 3 5
2 0 1 3年 9月
S e p t e mb e r 2 0 1 3
・6 9・
硬化血瘀证 , 痰瘀 互结证和颈动脉 中内膜厚度有关 。
3 脑 卒 中
界 普 遍 赞 同其 与 肝 肾亏 虚 、 高血压 、 高血 脂有关 , 利 用 中 医 辨证施治 , 治 疗 上可 以从 补 肝 益 肾着 手 。 参 考 文 献
摘要: 目的 : 回顾性 分析芪明颗粒对糖尿病 肾病 患者 的临床疗效。方法 : 选取我 院 9 0例糖尿病 肾病 患者, 对照组 4 5例 应 用依 那普 利治疗 , 观察组 4 5例联合 芪明颗 粒治疗。结果 : 观 察组 T C 、 T G、 H D L—C 、 L D L—c与 治疗前 比较 有显著 差异 , 对照组上述指标 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 。观察组 治 疗后 2 4 h U T P 、 尿 B 2一MG较 对照 组均 明显改善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加用三参明目膏方治疗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加用三参明目膏方治疗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加用三参明目膏方治疗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钟润芬;庞健丽;李春秀;谢祥勇【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27)3【摘要】[目的]观察加用自拟三参明目膏方治疗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50例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口服羟苯磺酸钙片联合自拟中药三参明目膏方治疗。

两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及内皮素(ET-1)、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改善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后两组患者ET-1、Hcy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量、渗出灶面积、出血灶面积均减少,且治疗组眼底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用自拟三参明目膏方治疗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眼底情况,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总页数】4页(P5-8)【作者】钟润芬;庞健丽;李春秀;谢祥勇【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益气养阴明目方加减联合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2.益气养阴明目方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4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3.自拟补肾明目方治疗肝肾亏虚夹瘀型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4.参芪明目汤联合西医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5.贞莲明目胶囊治疗肝肾阴虚痰瘀湿阻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芪风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芪风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芪风颗粒的功效与作用芪风颗粒是一种中药材,以黄芪为主要成分,配以其他草药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芪风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芪风颗粒主要功效如下:1. 提升免疫力:芪风颗粒含有大量的黄芪成分,黄芪具有兴奋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性,能够提升机体的免疫力。

研究表明,黄芪可以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感染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2. 抗氧化:芪风颗粒中的黄芪主要成分黄连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研究表明,黄芪对超氧自由基、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可以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

3. 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芪风颗粒中的黄芪成分可以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研究表明,黄芪可以升高应激时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增加机体应激耐受性。

此外,黄芪还能够降低应激时体内儿茶酚胺代谢物的排泄,减轻应激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4. 促进血液循环:芪风颗粒中的黄芪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黄芪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

研究还发现,黄芪能够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血液的供氧能力。

5. 抗炎止痛:芪风颗粒中的黄芪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黄芪中的黄连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黄芪还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6. 调节内分泌系统:芪风颗粒中的黄芪成分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对于一些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疗效。

研究表明,黄芪可以影响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垂体-性腺轴和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调节相关激素的分泌,对于调节内分泌失衡具有一定的作用。

芪风颗粒的主要作用如下:1. 预防和治疗感染疾病:芪风颗粒的黄芪成分具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对于感染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感染疾病。

2. 抗疲劳:芪风颗粒可以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提高机体对于疲劳的耐受性,减轻疲劳感。

黄芪颗粒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颗粒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颗粒的作用与功效黄芪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也被广泛用于制成黄芪颗粒。

黄芪颗粒是将黄芪研磨成粉末,并通过特定的工艺制成颗粒状,方便使用。

黄芪颗粒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芪颗粒的作用与功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使用黄芪颗粒。

一、黄芪颗粒的基本知识黄芪的学名为黄芪,属于豆科植物。

它一般生长在我国的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

黄芪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氨基酸以及脂肪酸等。

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效。

由于黄芪的味苦、性温,所以在使用上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黄芪颗粒是将黄芪加工制成的一种中药颗粒。

黄芪颗粒可以直接口服,或者加入到温水中冲服。

黄芪颗粒的服用剂量一般为每次10克,每日3次。

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医生也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二、黄芪颗粒的作用与功效1. 增强免疫力黄芪颗粒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加淋巴细胞数量,提高免疫细胞杀伤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实验证明,黄芪颗粒的长期服用能够增加机体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提高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2. 抗肿瘤作用黄芪颗粒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黄芪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减少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黄芪颗粒还可以增加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损害,降低癌细胞的发生风险。

3. 提高体力和抗疲劳黄芪颗粒可以提高机体的体力和抗疲劳能力。

黄芪中的皂苷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效果,可以增加机体的运动耐力和耐受力。

黄芪颗粒还可以改善机体的能量代谢,增加细胞内的ATP生成,提高机体的能量供应,从而增加机体的体力和耐力。

4. 改善心脏血管功能黄芪颗粒可以改善心脏血管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黄芪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作用,可以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的阻力,减少心脏的负担。

黄芪颗粒还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有哪些,都给您总结好了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有哪些,都给您总结好了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有哪些,都给您总结好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成人首位致盲眼病,DR患者的失明危险比普通人群高25倍。

中国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DR的患病人群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24%~37%,病程>10年的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甚至可达69%~90%。

按我国现有1.1亿糖尿病患者计算,目前就有逾3500万的DR人口。

DR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DR分为六期:Ⅰ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Ⅱ期:出现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

以上Ⅰ~Ⅲ期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V期: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明。

以上Ⅳ~Ⅵ期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

今天来说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

1.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损害的重要因素,而DR的发生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直接关系,血糖的波动以及低血糖会加重眼底改变,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预防或延缓DR的发生及进展。

推荐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科学降糖,同时重视降糖的速度与幅度,谨防低血糖的发生。

2.控制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对1型及2型糖尿病的DR 发生或进展有保护作用。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推荐RAS阻断剂为首选药物,但不推荐RAS阻断剂作为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预防视网膜病变的药物,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查肾功能及血钾,当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65μmol/L时不能使用。

当患者血压较高时,往往需要采取联合用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长效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疗效不佳时还可再加小剂量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3.调节血脂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脂代谢紊乱,而脂代谢紊乱不仅可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而且更有可能出现视网膜渗出物,渗出物越多,患者视力下降概率越大。

糖医帮题库

糖医帮题库

(多选题)()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A. 静脉血浆血糖B. 毛细血管血糖C. 糖化血红蛋白A1cD. 糖化白蛋白正确答案:AC(单选题)糖化白蛋白反映的检测前()的平均血糖评价患者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A. 2-3周B. 2-3月C. 1-2月D. 2-4周正确答案:A(多选题)以下()为糖尿病肾脏病治疗的中成药A. 黄葵胶囊B. 芪明颗粒C. 渴络欣胶囊D. 复方丹参滴丸正确答案:AC(单选题)关于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积极支持和鼓励中医药融入糖尿病综合防治体系B. 利用中医药代替传统糖尿病治疗方式C. 发挥整体观、辨证论治优势,结合体质辨识D. 综合运用药物和非药物等多种方法开展综合防治正确答案:B(多选题)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包括()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C. 利尿剂D. β受体阻滞剂正确答案:ABCD第7题(多选题)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调脂治疗可以选择的药物是()A. β 受体阻滞剂B. 他汀类药物C. 依折麦布D.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正确答案:BC第8题(单选题)对于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强调收缩压达标的同时应关注舒张压,舒张压不宜低于()A. 40 mmHgB. 50 mmHgC. 60 mmHgD. 70 mmHg正确答案:C(单选题)下列不属于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鉴别要点的是()A. 三多一少的症状是否典型B.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倾向性C. 起病时的体重的差别D. 生活方式的差异正确答案:D第13题(单选题)下列对于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说法正确的是()A. 早筛查、早治疗、管住嘴、迈开腿、药莫忘B. 早筛查、早治疗、服管理、从治疗、及用药C. 行教育、勤监测、服管理、从治疗、及用药D. 行教育、勤监测、管住嘴、迈开腿、药莫忘正确答案:D(单选题)属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必备设备的是()A.生化分析仪B.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C.眼底镜D.持续葡萄糖监测仪正确答案:A以下()为糖尿病肾脏病治疗的中成药A. 黄葵胶囊B. 芪明颗粒C. 渴络欣胶囊D. 复方丹参滴丸正确答案:AC(单选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常应用的中成药A. 黄葵胶囊B. 芪明颗粒C. 木丹颗粒D. 渴络欣胶囊正确答案:B(多选题)糖尿病患者发生下列哪些情况且血糖≥16.7 mmol/L时,应考虑高血糖危象()A. 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B. 休克C. 呼吸有酮味D. 血压低而尿量多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低血糖的常见诱因包括( )A. 运动量增加B. 酒精摄入C.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 睡眠不足正确答案:AB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 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B. 抗感染治疗C. 皮下胰岛素注射D. 给予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补液治疗正确答案:D(单选题)以下关于随机血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随机血糖是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B. 可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C. 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糖≥11.1 mmol/L可诊断糖尿病D. 也可用来了解患者目前血糖控制情况正确答案:B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哪种中医疗法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用()A. 艾灸疗法B. 穴位埋线C. 推拿及按摩疗法D. 针刺疗法正确答案:ABC(单选题)对于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强调收缩压达标的同时应关注舒张压,舒张压不宜低于()A. 40 mmHgB. 50 mmHgC. 60 mmHgD. 70 mmHg正确答案:C(单选题)有关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 在二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种相同机制的降糖药物B. 二联治疗3个月不达标应启动三联治疗C. 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未达标,则应加用不同机制的口服或注射类降糖药物进D. 如三联治疗中未包括胰岛素而血糖不达标,可加用胰岛素治疗正确答案:A(单选题)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分层控制目标值建议为()A. <6.5%B. <7.0%C. <8.0%D. <10.0%正确答案:B(多选题)()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A. 静脉血浆血糖B. 毛细血管血糖C. 糖化血红蛋白A1cD. 糖化白蛋白正确答案:AC(多选题)糖尿病管理包括()A. 降糖B. 节食C. 降压D. 调脂正确答案:ACD(多选题)()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A. 静脉血浆血糖B. 毛细血管血糖C. 糖化血红蛋白A1cD. 糖化白蛋白正确答案:AC(单选题)糖化白蛋白反映的检测前()的平均血糖评价患者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A. 2-3周B. 2-3月C. 1-2月D. 2-4周正确答案:A(单选题)什么情况下的血糖值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标准()A.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B. 空腹C. 餐后2小时血糖正确答案:A(单选题)以下关于随机血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随机血糖是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B. 可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C. 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糖≥11.1 mmol/L可诊断糖尿病D. 也可用来了解患者目前血糖控制情况正确答案:B(单选题)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值为( )A. <6.1mmol/LB. 6.1~<7.0mmol/LC. <7.0mmol/LD. ≥7.0mmol/L正确答案:B第2题(单选题)TZDs主要不良反应为()A. 体重增加和水肿B. 增加骨折发生的风险C. 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D. 以上均是正确答案:D第4题(单选题)对于男性及女性的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是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控制在()A. >1.0mmol/L;>1.3mmol/LB. >1.3mmol/L;>1.0mmol/LC. >2.0mmol/L;>1.3mmol/LD. >1.0mmol/L;>2.0mmol/L正确答案:A第5题(多选题)糖尿病治疗中需要控制的危险因素是()A. 血脂异常B. 超重肥胖C. 疲劳饥饿D. 高凝状态正确答案:ABD(单选题)高血糖危象患者转诊前应()A. 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补液治疗B. 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C. 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D. 给患者口服15-20g糖类食品正确答案:A(单选题)下面不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是( )A. 高血糖高渗B. 低血糖C.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 糖尿病足正确答案:D第3题(单选题)关于高血糖危象错误的是( )A. 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B. 若糖尿病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腹痛、神志改变且呼吸有酮味时,应考虑高血糖危象C. 血糖≥16.7mmol/LD. 若考虑高血糖危象,无需处理,立即转诊正确答案:D(多选题)下列关于低血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 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 mmol/L就属于低血糖范畴B. 如糖尿病患者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考虑低血糖的可能C. 对于意识清楚的低血糖患者给予口服15~20g糖类食品D. 对于意识障碍的低血糖患者给予50%葡萄糖溶液20~40 mL静脉注射正确答案:ABCD(单选题)高血糖危象患者转诊前应()A. 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补液治疗B. 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C. 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D. 给患者口服15-20g糖类食品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A第2题(单选题)下面不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是( )A. 高血糖高渗B. 低血糖C.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 糖尿病足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D第3题(单选题)关于高血糖危象错误的是( )A. 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B. 若糖尿病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腹痛、神志改变且呼吸有酮味时,应考虑高血糖危象C. 血糖≥16.7mmol/LD. 若考虑高血糖危象,无需处理,立即转诊正确答案:D(单选题)糖尿病患者血糖()属于低血糖A.≤3.0mmol/LB.≤3.5mmol/LC.≤3.9mmol/LD.≤4.0mmol/L正确答案:C(多选题)下列关于低血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 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 mmol/L就属于低血糖范畴B. 如糖尿病患者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考虑低血糖的可能C. 对于意识清楚的低血糖患者给予口服15~20g糖类食品D. 对于意识障碍的低血糖患者给予50%葡萄糖溶液20~40 mL静脉注射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具有哪些表现()A. 足部畸形B. 皮肤颜色改变C. 温度改变D. 皲裂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以下关于糖尿病伴慢性肾脏损害描述正确的是( )A. 随机尿UACR≥30mg/g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B. 在3-6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尿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即可诊断白蛋白尿C. UACR30-300mg/g称为微量白蛋白尿D. UACR测定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如感染、发热、心衰等,结果分析时应考虑这些因素正确答案:ABCD(单选题)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错误的说法是()A. 推荐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网膜病变筛查B. 检查包括视力检查和眼底检查等C. 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可经未培训的人员使用D. 使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拍摄至少2张分别以黄斑及视乳头为中心的45°角的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正确答案:C第4题(单选题)关于糖尿病肾脏病说法错误的是()A. 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即可诊断白蛋白尿B. 糖尿病肾脏病诊断确定后,应根据eGFR进行CKD分期C. 慢性肾脏病(CKD)分期5期(G5)为eGFR<15ml·min-1·1.73 m-2或透析D. 推荐每2年检测血肌酐(Scr)水平正确答案:D第5题(单选题)哪项因素不会影响UACR测定()A. 感染B. 年龄C. 显著高血糖D. 24h内运动正确答案:B(多选题)以下()为糖尿病肾脏病治疗的中成药A. 黄葵胶囊B. 芪明颗粒C. 渴络欣胶囊D. 复方丹参滴丸正确答案:AC第2题(多选题)2 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辩证联用哪些中药()A. 津力达颗粒B. 参芪降糖颗粒C. 逍遥丸D. 葛根芩连汤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需要转诊至二级及上级医院的情况包括( )A. 初次发现血糖异常,临床分型不明确B. 妊娠期糖尿病C. 原因不明或经基层医生处理后仍反复发生低血糖D. 出现严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正确答案:ABCD第3题(单选题)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无需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A. 原因不明或经基层医生处理后仍反复发生低血糖者B. 出现严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者C. 血糖、血压、血脂长期治疗不达标者D. 血糖平稳控制者正确答案:D(单选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底( )A. 一年一次B. 一年两次C. 一年三次D. 两年一次正确答案:A(单选题)关于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检查要求不正确的是( )A. 体重、腰围、血压均需每月测量B. 神经病变的相关检查需每年检查1次C. 肝功能需每年检查1次D. 糖化血红蛋白,在血糖达标后可每年检查1次正确答案:D(多选题)糖尿病管理包括()A. 降糖B. 节食C. 降压D. 调脂正确答案:ACD(单选题)不符合糖尿病转诊标准的是()A. 发病较紧急B. 临床难分型C. 患者不配合D. 血糖控制差正确答案:C(单选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底( )A. 一年一次B. 一年两次C. 一年三次D. 两年一次您的答案:正确答案:A(单选题)关于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检查要求不正确的是( )A. 体重、腰围、血压均需每月测量B. 神经病变的相关检查需每年检查1次C. 肝功能需每年检查1次D. 糖化血红蛋白,在血糖达标后可每年检查1次正确答案:D(多选题)糖尿病管理包括()A. 降糖B. 节食C. 降压D. 调脂正确答案:ACD(单选题)不符合糖尿病转诊标准的是()A. 发病较紧急B. 临床难分型C. 患者不配合D. 血糖控制差正确答案:C(多选题)以下()为糖尿病肾脏病治疗的中成药A. 黄葵胶囊B. 芪明颗粒C. 渴络欣胶囊D. 复方丹参滴丸1正确答案:AC第3题(多选题)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哪种中医疗法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用()A. 艾灸疗法B. 穴位埋线C. 推拿及按摩疗法D. 针刺疗法正确答案:ABC第7题(单选题)对于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强调收缩压达标的同时应关注舒张压,舒张压不宜低于()A. 40 mmHgB. 50 mmHgC. 60 mmHgD. 70 mmHg正确答案:C第8题(单选题)有关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 在二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种相同机制的降糖药物B. 二联治疗3个月不达标应启动三联治疗C. 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未达标,则应加用不同机制的口服或注射类降糖药物进行二联治疗D. 如三联治疗中未包括胰岛素而血糖不达标,可加用胰岛素治疗正确答案:A第11题(单选题)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分层控制目标值建议为()A. <6.5%B. <7.0%C. <8.0%D. <10.0%正确答案:B第14题(多选题)()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A. 静脉血浆血糖B. 毛细血管血糖C. 糖化血红蛋白A1cD. 糖化白蛋白正确答案:AC第15题(多选题)糖尿病管理包括()A. 降糖B. 节食C. 降压D. 调脂正确答案:ACD(多选题)需要转诊至二级及上级医院的情况包括( )A. 初次发现血糖异常,临床分型不明确B. 妊娠期糖尿病C. 原因不明或经基层医生处理后仍反复发生低血糖D. 出现严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正确答案:ABCD(单选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常应用的中成药A. 黄葵胶囊B. 芪明颗粒C. 木丹颗粒D. 渴络欣胶囊正确答案:B(单选题)临床上常将UACR()称为微量白蛋白尿A. <30 mg/gB. 30~100 mg/gC. 30~300 mg/gD. >300 mg/g正确答案:C(多选题)高血糖危象包括()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 高血糖伴随心脏病C. 高血糖高渗状态D. 血糖激增正确答案:AC(单选题)下列哪个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等()A. 胰岛素B. 胰岛素促泌剂C. α‑糖苷酶抑制剂D. DPP-4抑制剂正确答案:C(单选题)不属于糖尿病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手段的是()A. 控制体重B. 合理膳食C. 过量运动D. 限盐正确答案:C(单选题)对于男性及女性的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是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控制在()A. >1.0mmol/L;>1.3mmol/LB. >1.3mmol/L;>1.0mmol/LC. >2.0mmol/L;>1.3mmol/LD. >1.0mmol/L;>2.0mmol/L正确答案:A(多选题)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构成的是( )A. 家庭医生B. 护士C. 公共卫生人员D. 学生志愿者正确答案:ABC第1题(多选题)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A. 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B. 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空腹血糖≥7.0mmol/LC. 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OGTT 2h血糖≥11.1mmol/LD. 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HbA1c≥6.5%正确答案:ABCD第2题15. (单选题)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时应尽可能在()内分离血浆和送检,以减少葡萄糖酵解对测定值的影响A. 30minB. 1hC. 2hD. 4h正确答案:C第3题(单选题)糖化白蛋白反映的检测前()的平均血糖评价患者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A. 2-3周B. 2-3月C. 1-2月D. 2-4周正确答案:A第4题(单选题)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既往( )的血糖控制状况A. 2-3周B. 2-3月C. 1-2月D. 2-4周正确答案:B第5题(单选题)空腹状态指( )A. 至少4小时没有进食热量B. 至少6小时没有进食热量C. 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D. 至少12小时没有进食热量正确答案:C(单选题)对于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强调收缩压达标的同时应关注舒张压,舒张压不宜低于()A. 40 mmHgB. 50 mmHgC. 60 mmHgD. 70 mmHg正确答案:C(单选题)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低于()A. 120/70 mmHgB. 130/80 mmHgC. 140/90 mmHgD. 150/90 mmHg正确答案:B(单选题)不属于糖尿病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手段的是()A. 控制体重B. 合理膳食C. 过量运动D. 限盐正确答案:C(多选题)2 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目标的是()A. 促进血小板聚集B. 降血糖C. 降血压D. 调节血脂正确答案:BCD(多选题)糖尿病患者发生下列哪些情况且血糖≥16.7 mmol/L时,应考虑高血糖危象()A. 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B. 休克C. 呼吸有酮味D. 血压低而尿量多正确答案:ABCD(单选题)高血糖危象患者转诊前应()A. 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补液治疗B. 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C. 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D. 给患者口服15-20g糖类食品正确答案:A第4题(单选题)下面不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是( )A. 高血糖高渗B. 低血糖C.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 糖尿病足正确答案:D(多选题)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具有哪些表现()A. 足部畸形B. 皮肤颜色改变C. 温度改变D. 皲裂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以下关于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描述正确的是( )A. CKD1期:肾脏损伤伴eGFR正常,eGFR≥90mL/min/1.73m2B. CKD2期:肾脏损伤伴eGFR轻度下降,eGFR 60-89mL/min/1.73m2C. CKD3a期:eGFR中重度下降,eGFR 30-44mL/min/1.73m2D. CKD4期:eGFR重度下降,eGFR 15-29mL/min/1.73m2正确答案:ABD(单选题)糖尿病肾脏病通常是根据()而做出的临床诊断A. UACR增高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B. UACR下降或eGFR增高,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C. UACR增高且eGFR增高,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D. UACR下降且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正确答案:A(单选题)推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 ) 肾脏病变筛查A. 至少1次B. 至少2次C. 2~3次D. 3次以上正确答案:A(多选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有()A. 降糖B. 改善脂代谢C. 减重D. 增肌正确答案:ABC第2题(多选题)2 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辩证联用哪些中药()A. 津力达颗粒B. 参芪降糖颗粒C. 逍遥丸D. 葛根芩连汤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严重靶器官损害需要紧急救治包括()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严重视力下降B. 急性心脑血管病C. 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大量蛋白尿D.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间歇性跛行正确答案:ABCD第2题(单选题)若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时需( )A. 继续基层医院进一步治疗B. 请示上级医生后,继续基层医院治疗C. 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D. 建议患者出院正确答案:C第3题(单选题)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无需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A. 原因不明或经基层医生处理后仍反复发生低血糖者B. 出现严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者C. 血糖、血压、血脂长期治疗不达标者D. 血糖平稳控制者正确答案:D(多选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档案至少应包括()A. 健康体检B. 年度评估C. 疾病治疗方案D. 随访服务记录正确答案:ABD第2题(单选题)糖尿病健康管理包括()A. 建立档案B. 随访管理C. 健康评估D. 以上均是正确答案:D第3题(单选题)以下哪项属于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A. 年龄35岁,BMI为22.5 kg/m2B. 年龄46岁,FPG 6.7 mmol/L,2hPG 7.1 mmol/LC. 年龄25岁,血压110/85 mmHgD. 年龄30岁,男性,经常运动,腰围85 cm正确答案:B第4题(单选题)不符合糖尿病转诊标准的是()A. 发病较紧急B. 临床难分型C. 患者不配合D. 血糖控制差正确答案:C第5题(单选题)下列对于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说法正确的是()A. 早筛查、早治疗、管住嘴、迈开腿、药莫忘B. 早筛查、早治疗、服管理、从治疗、及用药C. 行教育、勤监测、服管理、从治疗、及用药D. 行教育、勤监测、管住嘴、迈开腿、药莫忘正确答案:D(多选题)关于成人2 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说法正确的是()•A. 每周至少运动120minB. 心率最好保持在50%~70%最大心率C. 快走、骑车、太极拳等是适合的运动方式D. 建议每周进行5次以上抗阻练习(单选题)体重指数(BMI)为多少视为超重()A. <18.5 kg/m2B. 18.5~<24.0 kg/m2C. 24.0~<28.0 kg/m2D. >28.0 kg/m2正确答案:C单选题)双胍类药物禁用患者包括()A. 肾功能不全B. 肝功能不全C. 缺氧D. 以上均是正确答案:D(单选题)不属于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测试前准备的是()A. 检查血糖仪的生产日期B. 检查试纸条和质控品贮存是否恰当C. 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及调码(如需要)是否符合D. 清洁血糖仪正确答案:A(单选题)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开展哪种筛查方式是简便易行的,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A. 空腹血糖筛查B. 糖负荷后血糖筛查C. 随机血糖筛查D. 糖化血红蛋白A1c筛查正确答案:(单选题)胰岛素促泌剂的药理作用为()A. 增加肝脏葡萄糖的输出B. 增加外周胰岛素抵抗C. 促进胰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D. 抑制体内胰岛素水平正确答案:C(单选题)对于()同时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短期(2 周至3 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或及时转诊A. HbA1c≥9.0% 或空腹血糖≥11.1 mmol/LB. HbA1c≥11.1% 或空腹血糖≥9.0 mmol/LC. HbA1c≤9.0% 或空腹血糖≥11.1 mmol/LD. HbA1c≤11.1% 或空腹血糖≥9.0mmol/L正确答案:A(单选题)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是将总胆固醇控制在()A. <4mmol/LB. <3mmol/LC. <5mmol/LD. <4.5mmol/L正确答案:D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膳食不包括()A.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B. 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C. 以精白米、面替代全谷物或杂豆等主食D. 提倡选择低血糖负荷的食品正确答案:C(单选题)2型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应及时起始胰岛素治疗()A. 确诊糖尿病后B. 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C. 经过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1个月,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D. 经过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3个月,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正确答案:D下列关于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甘油三酯的目标值为<2.6mmol/LB. 血压的目标值为<130/80mmHg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有性别差异D. 体重指数(BMI)目标值为<24.0kg/m2正确答案:糖尿病伴严重冠心病或年龄在65~80 岁的老年患者降压目标应低于()A. 120/70 mmHgB. 130/80 mmHgC. 140/90 mmHgD. 150/90 mmHg正确答案:D(多选题)糖尿病评估内容的包括()A. 病史B. 性别C. 体格检查D. 辅助检查正确答案:CD中医参与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方式不包括()A. 体质辨识B. 食疗药膳C. 调畅情志D. 运动节食正确答案:D(单选题)以下哪种药品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如无禁忌证且能耐受药物者应贯穿药物治疗的全程A. 二甲双胍B. 胰岛素促泌剂C. α‑糖苷酶抑制剂D. 胰岛素正确答案:A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其每年至少检测几次空腹血糖()A. 1次B. 2次C. 3次D. 4次正确答案:A单选题)下列不属于1型糖尿病特点的是()A. 起病方式缓慢而隐匿B. 起病时体重多正常或消瘦C.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倾向大D. 治疗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正确答案:A(单选题)SGLT‑2i的主要不良反应为()A.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及与血容量不足相关的不良反应B. 胃肠道反应C. 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D. 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正确答案:B多选题)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纠正后应( )A. 了解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B. 注意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C. 建议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D. 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正确答案:(多选题)下列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承担的是( )A.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B. 糖尿病的筛查C. 糖尿病的治疗及健康管理工作D. 糖尿病的诊断正确答案:ABCD(单选题)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是将空腹毛细血管血糖控制在()A. <4.4mmol/LB. 4.4~7.0mmol/LC. 7.0~10.0mmol/LD. <10.0 mmol/L正确答案:B。

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

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

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4-18T14:42:49.7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郭春香[导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较高,患者通常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硬性渗出、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软性渗出等。

河北省保定市竟秀区新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071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效果。

方法:将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应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进行研究,观察组48例应用复方芪明颗粒治疗,对照组48例应用导升明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芪明颗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性;安全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较高,患者通常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硬性渗出、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软性渗出等,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有研究指出,中药复方芪明颗粒在阻止以及逆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

现探究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效果,并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选取的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应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进行研究,96例患者取双盲法按1:1随机观察,由SAS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满足条件患者入选试验。

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

糖尿病防治管理

糖尿病防治管理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第一章1、(多选题)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构成的是ABCA、家庭医生B、护士C、公共卫生人员D、学生志愿者2、(单选题)属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必备设备的是AA、生化分析仪B、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C、眼底镜D、持续葡萄糖检测仪第二章1、(多选题)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ABCDA、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B、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空腹血糖≥7.0mmol/LC、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OGTT≥11.1mmol/LD、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HbA1c≥6.5%2、(单选题)什么情况下的血糖值不能作为糖尿病判断的标准AA、急性感染、创世或其他应激情况B、空腹C、餐后2小时血糖D、随机血糖3、(单选题)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时应尽可能在内分离血浆和送检,以减少葡萄糖酶对测定值的影响CA、30minB、1HC、2HD、4H4、(单选题)糖化白蛋白反映的检测前的血糖评价患者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 AA、2-3周B、2-3月C、1-2月D、2-4周5、(单选题)HbA1c≥\可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CA、5.5%B、6.0%C、6.5%D、7%第三章1、(单选题)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分层控制目标值建议为BA、<6.5%B、<7.0%C、<8.0%D、<10.0%2、(单选题)糖尿病合并ASCVD者,建议使用进行抗血小板治疗BA、钙通道阻滞剂B、阿司匹林C、利尿剂D、他汀类药物3、(多选题)糖尿病治疗中需要控制的危险因素是ABDA、血脂异常B、超重肥胖C、疲劳饥饿D、高凝状态4、(单选题)有关2型糖尿病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A、在二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种相同机制的降糖药物B、二联治疗3个月不达标应启动三联治疗C、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未达标,则应加用不同机制的口服或注射类降糖药物进行二联治疗D、如三联治疗中未包括胰岛素而血糖不达标,可加用胰岛素治疗5、(单选题)不属于糖尿病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手段的是CA. 控制体重B. 合理膳食C. 过量运动D. 限盐第四章1、(多选题)低血糖的处理,下列正确的是ABCDA、血糖≤3.9mmol/L即需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B、意识清楚者给予口服15-20g糖类食品C、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溶液20-40ml静脉注射D、每15分钟监测血糖一次2、(单选题)糖尿病患者血糖属于低血糖CA、≤3.0mmol/LB、≤3.5mmol/LC、≤3.9mmol/LD、≤4.0mmol/L3、(单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吸气味是DA、芳香味B、大蒜味C、氨臭味D、烂苹果味4、(单选题)高血压危象患者转诊前应AA、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补液治疗B、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C、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D、给患者口服15-20g糖类食品5、(单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DA、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B、抗感染治疗C、皮下胰岛素注射D、给予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补液治疗第五章1、(多选题)以下关于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描述正确的是ABCDA、CKD1期:肾脏损伤伴eGFR正常,eGFR≥90mL/min/1.73m2B、CKD2期:肾脏损伤伴eGFR轻度下降,eGFR 60-89mL/min/1.73m2C.CKD3a期:eGFR中重度下降,eGFR 30-44mL/min/1.73m2D. D. CKD4期:eGFR重度下降,eGFR 15-29mL/min/1.73m22、(单选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的项目包括CA.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为临床症状B.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周围神经病变筛查C.踝反射、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针刺痛觉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5项检查D.先运动异常后感觉异常3、(单选题)下列关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足病说法错误的是BA、对于3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EAD)的筛查B、伴有LEAD发病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至少筛查一次C、随访糖尿病患者时应询问以往有否足溃疡、截肢(趾)D、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足病检测包括进行双足视、触诊,有否足畸形如胼胝、拇外翻、皲裂和皮肤颜色、温度改变以及霉菌感染等4、(单选题)糖尿病高危足筛查包括DA、血管评估B. 踝肱指数C. 足外观D. 以上均是5、(多选题)糖尿病肾脏病筛查包括ABCA、尿常规B. UACRC. 血肌酐D. 踝反射6、(单选题)推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肾脏病变筛查AA. 至少1次B. 至少2次C. 2~3次D. 3次以上7.(单选题)糖尿病肾脏病通常是根据而做出的临床诊断AA、UACR增高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B. UACR下降或eGFR增高,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C. UACR增高且eGFR增高,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D. UACR下降且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8、(多选题)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包括ABCDA. 踝反射B. 针刺痛觉、震动觉C. 尼龙丝压力觉D. 温度觉9、(单选题)临床上常将UACR()称为微量白蛋白尿A. <30 mg/gB. 30~100 mg/gC. 30~300 mg/gD. >300 mg/g11、(单选题)关于糖尿病肾脏病说法错误的是DA、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即可诊断白蛋白尿B、糖尿病肾脏病诊断确定后,应根据eGFR进行CKD分期C、慢性肾脏病(CKD)分期5期(G5)为eGFR<15ml·min-1·1.73 m-2或透析D、推荐每2年检测血肌酐(Scr)水平13、(单选题)哪项因素不会影响UACR测定(B )A. 感染B. 年龄C. 显著高血糖D. 24h内运动14.(单选题)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错误的说法是CA、推荐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网膜病变筛查B、检查包括视力检查和眼底检查等C、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可经未培训的人员使用D、使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拍摄至少2张分别以黄斑及视乳头为中心的45°角的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第六章1、(多选题)2 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辩证联用哪些中药ABCDA. 津力达颗粒B. 参芪降糖颗粒C. 逍遥丸D. 葛根芩连汤2、(多选题)常见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针刺疗法包括ABCA. 手针B. 耳针C. 电针D. 耳穴贴压第七章1、(单选题)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无需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DA、原因不明或经基层医生处理后仍反复发生低血糖者B. 出现严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者C. 血糖、血压、血脂长期治疗不达标者D. 血糖平稳控制者2、(多选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严重靶器官损害需要紧急救治包括ABCD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严重视力下降B. 急性心脑血管病C. 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大量蛋白尿D.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间歇性跛行3、(单选题)若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时需 CA、继续基层医院进一步治疗B. 请示上级医生后,继续基层医院治疗C. 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D.建议患者出院第八章1、(单选题)不符合糖尿病转诊标准的是CA. 发病较紧急B. 临床难分型C. 患者不配合D. 血糖控制差2、(单选题)下列对于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说法正确的是DA. 早筛查、早治疗、管住嘴、迈开腿、药莫忘B. 早筛查、早治疗、服管理、从治疗、及用药C. 行教育、勤监测、服管理、从治疗、及用药D. 行教育、勤监测、管住嘴、迈开腿、药莫忘3、(单选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底AA. 一年一次B. 一年两次C. 一年三次D. 两年一次4、(多选题)下列关于糖尿病患者档案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 初诊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建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档案B.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包括健康体检、年度评估和随访服务记录C. 电子档案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管理D. 纸质档案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计管理5、(单选题)糖尿病健康管理包括DA. 建立档案B. 随访管理C. 健康评估D. 以上均是补充1、(多选题)低血糖的常见诱因包括ABCA. 运动量增加B. 酒精摄入C.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 睡眠不足2、(单选题)下列说法不属于低血糖预防策略的是BA.定时定量进餐B. 对有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强化血糖控制目标C.糖尿病患者应常规随身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D. 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自我监测3、(单选题)当血糖()考虑高血糖危象DA. ≥10.7 mmol/LB. ≥11.7 mmol/LC. ≥13.7 mmol/LD. ≥16.7 mmol/L4、(单选题)蛋白尿的诊断依据为DA.在1~3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1次尿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B. 在1~3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尿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C. 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1次尿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D. 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尿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5、(多选题)以下关于糖尿病伴慢性肾脏损害描述正确的是ABCDA.随机尿UACR≥30mg/g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B. 在3-6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尿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即可诊断白蛋白尿C. UACR30-300mg/g称为微量白蛋白尿D. UACR测定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如感染、发热、心衰等,结果分析时应考虑这些因素6、(多选题)基层卫生机构应配备以下降糖基本药物ABCDA. 二甲双胍B. 胰岛素促泌剂C. α-糖苷酶抑制剂D.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7.(单选题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开展哪种筛查方式是简便易行的,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AA. 空腹血糖筛查B. 糖负荷后血糖筛查C. 随机血糖筛查D. 糖化血红蛋白A1c筛查8.(多选题)下列哪项属于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ABCDA. 缺乏体力活动B. 有黑棘皮病C. HDL-C<0.90mmol/L和/或 TG>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D. 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9.(单选题)( B )是自我血糖监测的主要手段BA. 静脉血浆血糖B. 毛细血管血糖C. 糖化血红蛋白A1cD. 糖化白蛋白10.(单选题)调脂治疗的临床首选药物为DA. 钙通道阻滞剂B. 阿司匹林C. 利尿剂D. 他汀类药物11.(多选题)关于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说法正确的是BCA.每周至少运动120minB. 心率最好保持在50%~70%最大心率C. 快走、骑车、太极拳等是适合的运动方式D. 建议每周进行5次以上抗阻练习12.(单选题)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低于BA. 120/70 mmHgB. 130/80 mmHgC. 140/90 mmHgD. 150/90 mmHg13.(单选题)属于糖尿病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手段的是DA. 控制体重B. 合理膳食C. 戒烟戒酒D. 以上均是14、(单选题)糖尿病合并 ASCVD 者,建议使用( B )进行抗血小板治疗BA. 钙通道阻滞剂B. 阿司匹林C. 利尿剂D. 他汀类药物15、(多选题)以下( AC )为糖尿病肾脏病治疗的中成药ACA. 黄葵胶囊B. 芪明颗粒C. 渴络欣胶囊D. 复方丹参滴丸16、(多选题)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哪种中医疗法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用ABCA. 艾灸疗法B. 穴位埋线C. 推拿及按摩疗法D. 针刺疗法17、(多选题)糖尿病治疗困难的原因包括ABCDA、原因不明或经基层医生处理后仍反复发生低血糖B. 血糖、血压、血脂长期治疗不达标C. 血糖波动较大,基层处理困难,无法平稳控制D. 出现严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18、(单选题)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目标不包括AA.降低糖尿病的治疗支出B. 血糖、血压、血脂综合控制达标C. 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D. 降低致残率和早死率19、(单选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评估的内容不包括BA. 疾病行为危险因素B. 发病原因C. 并发症及并存临床情况D.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信息20、(单选题)关于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检查要求不正确的是DA.体重、腰围、血压均需每月测量B. 神经病变的相关检查需每年检查1次C. 肝功能需每年检查1次D. 糖化血红蛋白,在血糖达标后可每年检查1次21、(单选题)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是将总胆固醇控制在DA. <4mmol/LB. <3mmol/LC. <5mmol/LD. <4.5mmol/L22、(单选题)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是将空腹毛细血管血糖控制在BA. <4.4mmol/LB. 4.4~7.0mmol/LC. 7.0~10.0mmol/LD. <10.0 mmol/L23、(单选题)以下属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优势有DA. 整体观B. 辨证论治C. 体质辨识D. 以上均是24、(多选题)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调脂治疗可以选择的药物是BCA. β 受体阻滞剂B. 他汀类药物C. 依折麦布D.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25、(单选题)糖耐量减低(IGT)的空腹及OGTT 2h 静脉血浆葡萄糖值分别为BA.<6.1~<7.0 mmol/L; <7.8 mmol/LB. <7.0 ; 7.8 mmol/L ~<11.1 mmol/LC. ≥7.0 mmol/L; ≥11.1 mmol/LD. <7.0 mmol/L; <7.8 mmol/L26、(单选题)胰岛素促泌剂的药理作用为CA.增加肝脏葡萄糖的输出B. 增加外周胰岛素抵抗C. 促进胰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D. 抑制体内胰岛素水平2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1型糖尿病特点的是AA.起病方式缓慢而隐匿B. 起病时体重多正常或消瘦C.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倾向大D. 治疗依赖外源性胰岛素28、(多选题)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ABCDA.在药物治疗前应根据药品说明书进行禁忌证审查B. 不同类型的药物可联用。

芪葵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芪葵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芪葵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谢绍锋;曹雯;胡咏新;褚晓秋;朱博钰;余江毅;黄莉吉【摘要】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中药芪葵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蛋白尿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符合2型DN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加用芪葵颗粒口服.患者每4周复诊1次,治疗1 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共纳入研究病例72例,最终完成有效病例对照组32例,中药组3 1例.两组患者治疗1 2周后UACR、UAER均显著降低(P <0.01);且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中药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和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C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中药芪葵颗粒可显著降低2型DN患者尿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改善肾小球炎症状态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Qi Kui granules on urine protein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regular western medication.A randomized,parallel controlled method was involved in the present trial,and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ype 2 D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hinese herb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Regular treatment of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 (ARB) in western medicine wasadministered in the two groups with the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Qi Kui granules for the Chinese herb group.All the patients revisited the doctor every 4 weeks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within a 12-week course of the observation.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 (UACR),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determined.As a result,seventy-two patients in aggregate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while 32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31 patients of the Chinese herb group effectively accomplished the observation.After the 12-week treatments,UACR and UAER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 (P < 0.01),while the efficacy of the Chinese herb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serum IL-6,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transformi ng growth factor f1 (TGF-f1) and urinary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MCP-1) / Cr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he 12-week treatment (P < 0.01).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Qi Kui granules successfully mitigated proteinuria in DN patients.The improvement of glomerular inflammation for renoprotection should be the mechanism behind this.【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7(019)001【总页数】5页(P149-153)【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芪葵颗粒;蛋白尿;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作者】谢绍锋;曹雯;胡咏新;褚晓秋;朱博钰;余江毅;黄莉吉【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210028;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210028;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210028;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210028;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9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其所导致的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原因。

黄芪颗粒的成分 功能主治

黄芪颗粒的成分 功能主治

黄芪颗粒的成分功能主治1. 黄芪颗粒的成分黄芪颗粒是一种以黄芪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药颗粒剂。

黄芪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药材,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萜类、黄酮类、多糖类等。

这些活性成分在黄芪颗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对心血管疾病、肝炎、肿瘤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多糖类: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促进器官功能恢复。

•黄酮类: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原芪苷、异黄酮等活性成分:对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2. 黄芪颗粒的功能主治黄芪颗粒主要用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抵抗疲劳和改善机体应激反应。

以下是黄芪颗粒的常见功能主治:2.1 增强免疫力黄芪颗粒中的多糖类和黄酮类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这些活性成分可以增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黄芪颗粒可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减退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性肝炎等。

2.2 抗疲劳黄芪颗粒中的多糖类成分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多糖类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加糖原储备,促进体力恢复。

因此,黄芪颗粒可用于改善疲劳状态,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2.3 调节血压黄芪颗粒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

黄酮类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病症状。

黄芪颗粒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

2.4 促进伤口愈合黄芪颗粒中的多糖类成分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多糖类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供,加速伤口修复。

因此,黄芪颗粒可用于创伤患者的辅助治疗。

2.5 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黄芪颗粒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抵抗应激的能力。

黄芪颗粒可用于改善应激相关疾病,如焦虑、失眠等。

总结黄芪颗粒作为一种中药颗粒剂,具有多种作用。

其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等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调节血压、促进伤口愈合和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等功能。

黄芪颗粒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6-11-14T16:31:03.8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作者:高波[导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类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以眼底病变、血管异常、有效出血点为主要临床表现。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2712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芪明颗粒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研究首先选取83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复方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复方组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芪明颗粒。

对比治疗前后视力、黄斑水肿情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2组视力及黄斑水肿数据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复方组数据远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等级资料差异显著(P<0.05),前者总有效率(95.24%)远高于后者(75.61%)(P<0.05)。

结论:芪明颗粒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视力、黄斑水肿情况,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芪明颗粒;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类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以眼底病变、血管异常、有效出血点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发展为增殖期病变,出现新生血管、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同时存在玻璃体积血,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及正常生活[1]。

芪明颗粒属于中成药制剂,具有养肝明目、益气生津的功效。

为改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笔者尝试在常规性疗法的基础上联用芪明颗粒,并以视力、黄斑水肿变化作为评估指标,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首先于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8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诊断标准,且处于非增殖期;②近3个月内未接受其它相关治疗;③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类型糖尿病并发症者,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②合并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如脏器功能障碍等;③对本研究药物已知成分存在过敏反应者;④合并其它类型眼部病变者,如青光眼、白内障等;⑤拒绝或难以配合完成研究者。

芪明颗粒的功能主治

芪明颗粒的功能主治

芪明颗粒的功能主治芪明颗粒的概述芪明颗粒是一种中药颗粒,主要由黄芪、明天麻叶和白术等药材制成。

它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功能。

芪明颗粒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芪明颗粒的功能芪明颗粒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补气养血:芪明颗粒中的黄芪是一种常用的补气药材,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并且对于气虚血虚引起的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2.安神助眠:芪明颗粒中的明天麻叶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对于失眠、焦虑不安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健脾益胃:芪明颗粒中的白术是一种常用的健脾药材,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和止泻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改善微循环:芪明颗粒中的黄芪具有扩张微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够增加心脏的供血量,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对于手脚发冷、四肢无力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芪明颗粒的主治芪明颗粒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1.气血两虚引起的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

2.失眠、焦虑不安引起的睡眠问题。

3.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4.经常手脚发冷、四肢无力等末梢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问题。

5.免疫力较差引发的反复感冒、易患感染等问题。

芪明颗粒的用法用量芪明颗粒一般口服,用法用量如下:1.成人一次口服3-6克,一日2-3次。

2.儿童酌减服用量,按体重和病情适量调整。

3.口服前可将颗粒溶于温水中饮下,也可以直接咽下颗粒。

4.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用均可,视个人习惯决定。

5.长期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芪明颗粒的不良反应芪明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1.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处理。

2.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通常可自行缓解。

3.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气滞血瘀,严重情况下可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等症状。

糖尿病的中医疗法

糖尿病的中医疗法

糖尿病的中医疗法刘晓辰 (北京经开区荣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176)对于已经确诊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口服二甲双胍或注射胰岛素,饮食上也有很多注意的问题,如不能高糖、高脂肪饮食。

其实,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地改善血糖,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中医眼中的糖尿病中医将糖尿病归入消渴病的范畴,属于阴虚燥热疾病,根本在于阴虚,燥热为标,与人体长期阴津亏虚、燥热偏盛相关。

中医认为,糖尿病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肺主宣发肃降,若肺功能失常,则会影响津液输布,导致口渴多饮;脾主运化,若脾功能失常,则会导致水谷精微无法正常吸收和转输,进而引起消渴;肾主水液,若肾功能失常,则会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导致多尿。

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糖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如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足;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以糖尿病足为例,患者可能出现足部坏疽、溃疡等问题,严重时需要截肢。

因此,糖尿病的危害非常严重,患者必须加以重视。

从中医角度来看,糖尿病的危害有以下几种类型。

(1)阴虚火旺:通常是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引起的,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出现情绪波动大、失眠多梦等,会对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2)气滞血瘀:长期高血糖会对人体的气血运行产生影响,引起气机不畅,血液循环速度慢,即气滞血瘀。

一旦气血运行速度慢,就会影响血液的营养供应和废物排出,引起局部疼痛、麻木、瘀斑等症状。

(3)肝肾阴虚:肝肾阴虚也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的体质表现,会引起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还可能因肾虚出现尿频、夜尿多、潮热盗汗等。

(4)湿浊郁闭:中医认为,湿邪与糖尿病有一定关系。

长期高血糖会使体内湿气滞留,导致湿浊郁闭,容易出现浮肿、重身困倦、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症状。

中医治疗糖尿病辨证论治现如今,很多人缺乏运动,饮食也非常随意,喜欢吃油腻的食物、甜食。

糖尿病眼用什么眼药水

糖尿病眼用什么眼药水

糖尿病眼用什么眼药水
一、糖尿病眼用什么眼药水二、糖尿病对眼的伤害三、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眼用什么眼药水1、糖尿病眼用什么眼药水
眼充血型眼药水:如萘敏维滴眼液(清润型),此眼药水主要针对眼充血的使用者和针对长时间上网、看电视、看书等引起的眼睛红肿、干涩、营养滋润配方、缓解眼充血、减轻眼痒、舒缓眼疲劳等眼疲劳不适症状。

抗菌素眼药水、消炎眼药水,如氟派酸等。

:它是眼药水中最大的一部分,这类眼药水是含抗生素的,用来治疗眼睛感染,滥用这种眼药水,会破坏眼睛的菌种生态,而且,没有一种眼药水可以对抗所有的感染,所以消炎眼药水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打激光治疗,最好的结局是维持在现在的视力效果。

眼药水的效果并不明显。

建议口服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芪明颗粒。

建议去当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

2、哪些是容易忽略的糖尿病症状肩关节疼痛: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有肩周关节疼痛伴中、重度关节活动受限。

有时,顽固的肩周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成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唯一临床表现。

肌病:包括不对称的肌无力、疼痛和骨盆肌、下腹肌萎缩。

严重的肌萎缩常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恶性肿瘤。

精神心理异常:表现为精神萎靡、抑郁、焦虑、悲观和记忆力减退,有些患者的精神心理异常与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脑萎缩有关。

足部皮肤大疱:为糖尿病的较特有表现,皮肤大疱类似于Ⅱ度烫伤水疱,常在1周内逐渐消失,但可反复发作。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基础用药芪明颗粒讲课文档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基础用药芪明颗粒讲课文档
• 参与分析的患者 2779 例
达标率%
达标率%
平均HbA1c:7.7%
50%
44.6%
40%
30%
25.9%
29.5%
平均HbA1c:7.6%
50% 40%
40%
35%
30%
25%
20%
20%
10%
10%
0
<6.5%
6.5-7.5% >7.5%
0
<6.5% 6.5-7.5% >7.5%
潘长玉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420-424.
第十二页,共39页。
“芪明颗粒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 项目:96-906-09-06
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初步探索芪明颗粒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机制
– 整体
• 改善DM全身高粘凝聚状态 • 对血糖控制有良性作用
• 改善糖尿病全身症状:口干、眼干、便秘、失眠、腰膝酸软。
– 细胞 • 减少周细胞的丧失 • 抑制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 西医治疗 – 控制血糖、降压、降脂、抗凝等治疗; – 单纯的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
• 中药治疗 – 单纯的改善患者三多一少症状; – 单纯的活血化瘀治疗
忽视了糖尿病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局部结合整体辨证治疗的效果。 造成了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第五页,共39页。
国家重大创新产品—芪明颗粒
理论创新
处方原创研究
阴性对照组
10
10.42±1.26
2.45±0.37 6.69±1.22
芪明颗粒组 10 5.07±0.96▲▲ 0.88±0.30▲▲ 2.03±0.64▲▲
“▲▲”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8745±4.807▲

1.6555±0.0832

6.1218±1.1408 ▲▲
2.44±0.2248▲ ▲
资料来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
芪明颗粒多靶点干预微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
芪明颗粒抑制多元醇通路异常活跃
组别 正常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 芪明颗粒组 2.03±0.64▲▲ n 10 10 10 葡萄糖 4.63±0.61 10.42±1.26 5.07±0.96▲▲ 山梨醇 0.33±0.06 2.45±0.37 果糖 1.42±0.29 6.69±1.22
国家重大创新产品—芪明颗粒
理论创新
处方原创研究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财政部行业专项研究计划 2010年发改委重点产业化项目

现代制药技术
醇水双提技术
芪明颗粒
载入10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载入高等院校本科教材《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载入10版研究生教材《中医眼科临床研究》
平均HbA1c:7.7%
50%
平均HbA1c:7.6%
50% 40%
44.6%
达标率%
40%
25%
达标率%
40% 30% 20% 10% 0
35%
25.9%
29.5%
30% 20%
10%
<6.5%
6.5-7.5% >7.5%
0
Hale Waihona Puke <6.5%6.5-7.5%
>7.5%
潘长玉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420-424.
“芪明颗粒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 项目:96-906-09-06
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初步探索芪明颗粒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机制
– 整体
• 改善DM全身高粘凝聚状态
• 对血糖控制有良性作用 • 改善糖尿病全身症状:口干、眼干、便秘、失眠、腰膝酸软。 – 细胞
• 减少周细胞的丧失
III期临床试验
创新组方
680例样本数,全国13家三甲以上综合性医院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损伤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2006BA104A04 15个研究中心,计划入选病例2000例,目前已完成1300例
01 02 03 04 05 06 北京同仁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09 10 11 12 13 14 四川省人民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解放军第五医院
临床研究目标
按照EBM和GCP原则,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 随机双盲方法与导升明 对照,客观评价芪明颗 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的临床疗效
糖网病
全身症状
临床研究进程
、肝肾不足、 气阴两虚 目络淤滞”
微循环障 碍 视功能下 降 血管损伤
芪明颗粒
有 效
循证医学原则 随机对照试验
大规模临床试验 显示其有效性 芪明颗粒
0.88±0.30▲▲
“▲▲”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资料来源:1、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 2、叶河江 芪明颗粒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多元醇通路的影响 2011.1:8-12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芪明颗粒多靶点干预微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
增强微血管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损伤
资料来源:1、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 2、刘爱琴 芪明颗粒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抗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中国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率仅有25%
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 2004 • • 华北、华南、华东、华西和东北5 个地区 49 家市级中心医院 参与分析的患者 2248 例
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 2006 • 中国18个城市60家医院登记治疗超过 12个月的糖尿病患者 • 参与分析的患者 2779 例
DiabCare Study 2006, Data on file
UKPDS:由于代谢记忆的存在,后期强化血糖控制, 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1
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 120% 100% 80% 60% 40% 20% 0% 3年以上 5年以上 10年以上 61% 46% 98%
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数据统计
*只筛查空腹血糖
中国糖尿病并发症为何居高不下?
导致壮年失明 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
中风
糖尿病肾病 导致终末期肾病 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神 经病变 导致非创伤性下肢 截肢的主要原因
National Diabetes Information Clearinghouse. Diabetes Statistics–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health/diabetes/pubs/dmstats/dmstats.htm#comp.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多环节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高血糖
氧化应激
PKC-β酶↑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内皮型NO合酶↓ 内皮素-1↑ 血管紧张素II↑ ↑转化生长因子β ↑胶原 ↑纤维粘连蛋白 ↑NADPH ↑ROS Na+/K+ ATP酶
血管通透性提高 新血管生成
系膜增生 肾小球高滤过
轴突变性和脱髓鞘
07 08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新疆自治区中医院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糖尿病微血管眼肾损害中医综合治疗研究” 2011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临床研究:240例;基层医院临床研究:560例;社区推广:1600例 四家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北京同仁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3.18.3:128-130
芪明颗粒多靶点干预微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
阻止PKC激活,减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1
组别 正常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 n 10 10 灰度 104.79 154.38 标准差 45.27 28.04 组间比较
芪明剂量组
13
126.31
15.32

▲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
• 消渴目病等并发症的病机:
– 消渴本病病机为基础:气阴亏虚、肝肾不足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病机:气阴亏虚、肝肾不足、淤 血阻络
标本兼治----芪明颗粒
黄芪
葛根
枸杞子
地黄
决明子
茺蔚子
蒲黄
水蛭
标本兼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微血管症状
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
益气生津 滋养肝肾
治本
针对糖尿病病机:气阴亏虚,肝肾不足
N Engl J Med 2008,359(15):1577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治疗现状
• 西医治疗 – 控制血糖、降压、降脂、抗凝等治疗; – 单纯的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 • 中药治疗 – 单纯的改善患者三多一少症状; – 单纯的活血化瘀治疗 忽视了糖尿病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局部结合整体辨证治疗的效果。 造成了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正常对照 组
12
4.369±0.8136
10.948±2.45
1.658±0.066
4.514±1.315
2.376±0.2675
阴性对照 组
10
8.585±2.2356
22.992±6.0253
1.828±0.0852
8.779±2.6601
2.788±0.3781
芪明组
11
5.7355±1.0401▲
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
活血化瘀通络
治标
针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脉络瘀滞
邓常青,葛金文,王群等.比较黄茂和活血方对兔脑再灌注损伤血栓素AZ前列环素和环核普酸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3):165 申竹芳.葛根素与阿司匹林的降糖作用.药学学报,1985,20(!I):863 杨新波,黄正明,曹文斌等.构祀多糖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嗜陡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中国药理学通报,1996,12(6):505 张梅,郑海燕.葛根素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15(5):12 陈博宇.芪明颗粒及其主药OM大鼠视网膜药效作用的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现代药理研究
• • • • 黄芪:改善微循环; 葛根:扩张微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 枸杞子:抗氧化、保护神经; 地黄:止血、抗氧化;
• 蒲黄:活血止血双向调节作用; • 水蛭:溶栓、抗凝、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 环 • 茺蔚子:改善微循环、促进出血吸收; • 决明子:明目、活血
芪明颗粒处方简介
药品名称:芪明颗粒 成 分: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 茺蔚子、蒲黄、水蛭 适 应 症: 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 中医辨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 临床症出见手脚麻木、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 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等。 规 格:每袋4.5g 每盒15袋 用法用量:一次1袋、每日三次。疗程3-6个月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出现胃部不适 国药准字:Z20090036
芪明颗粒多靶点干预微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
促进周细胞的生长,增强微血流的调控作用1
二周后大部份周细胞贴璧,并逐渐形成集落生长
三周后,周细胞铺满,致密排列,重叠多层2
资料来源:1.Shepro.D.Morel .NM.Pericytephysiology[J].Faseb.J,1993,7(11):1031-1038 2、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
芪明颗粒多靶点干预微血管病变的基础研 究
促进视网膜bcl-2的表达,阻止视网膜细胞发生凋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