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5篇.doc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5篇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重、难点: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
热。
2、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是什么?3、晶体温度在熔点和凝固点所处的状态是什么?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学生猜想)进行新课:1、探究:水的沸腾( ) ……提出问题( ) ……设计试验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 ……进行试验数据记录: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2、沸腾:(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3、蒸发:(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3)、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4、沸腾与蒸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汽化的两种方式)5、液化(放热):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水蒸气遇冷会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的实例)(1)、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2)、液化要放热(水蒸气烫伤更严重)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液化、汽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举较多的例子进行分析可以讨论:吸热、放热是必要条件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
九年级物理教案大全七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大全七篇九年级物理教案大全七篇九年级物理教案怎么写?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
本课程一般从初二开始开设,授课时间为两年。
它一般是中考的必修科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九年级物理教案大全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九年级物理教案大全篇1本章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从广阔的宇宙到地球上的高山、大海再到微观的原子和分子,都是本章研究对象。
学习本章知识以后,你会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的三种常见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基本性质-------质量和密度,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等。
同时学会探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会应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1)(一)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 学法点拨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
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课前准备○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优秀教案5篇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优秀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的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教具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重做第二节课本上的图11—7的演示实验,提问: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
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吗也就是说,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吗其他物质能不能产生磁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
2.进行新课(1)演示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演示实验:将一根与电源、开关相连接的直导线用架子架高,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
将小磁针平行地放在直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请同学们观察直导线通、断电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进一步提问:通过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师生讨论:通电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后导体周围的空间对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教师指出: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做奥斯特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即,本节课我们就主要研究。
板书:第四节一、奥斯特实验1.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
提问:我们知道,磁场是有方向的,那么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它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重做上面的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小磁针N极的偏转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观察到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说明方向也发生变化。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
能用速度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识结构】运动图像:有两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2米/秒、4米/秒,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一、热身训练: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 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参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4. 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二、典型例题: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运动路程 S/m 汽车A 0.1 0.2 0.3 0.4汽彻B 0.2 0.4 0.8 1.2运动时间t/s 汽车A 1 2 3 4汽车B 0.5 1 2 3(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5-1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汽车B的快慢程度.(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出两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长三、课堂巩固: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________的。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材,主要涉及第十章《电磁学》的第二节“电流的磁场”和第三节“电磁感应”,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磁场产生原理、安培定则、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流的磁场产生原理,理解安培定则,并能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
2.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安培定则的理解与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
重点:电流的磁场产生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磁场演示仪、电磁感应实验装置、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磁铁、滑动变阻器等。
学具:每组一套电流磁场演示仪、电磁感应实验装置,每组一份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电流磁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周围小磁针的变化,引出电流的磁场产生原理。
2. 教学内容讲解(1)电流的磁场产生原理。
通过讲解安培定则,让学生了解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判断方法。
(2)电磁感应现象。
通过演示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进而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例题讲解(1)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
4. 随堂练习(1)判断给定电流方向的磁场方向。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5. 学生实验操作(1)每组学生进行电流磁场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每组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测量感应电流的大小,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磁场产生原理2. 安培定则3. 电磁感应现象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安培定则的理解和运用尚有不足,需要加强练习。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章节一:力和运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b. 让学生掌握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2. 教学重点:a. 力的概念和作用。
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3. 教学难点:a.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b. 牛顿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作用的两种效果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示范:进行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二:压力和浮力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2. 教学重点:a.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3. 教学难点:a. 压力和浮力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压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
c. 示范:进行压力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压力和浮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三:简单机械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重点:a.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3. 教学难点:a. 杠杆和滑轮组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简单机械的作用。
b. 讲解: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c. 示范: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简单机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四:声现象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电与磁》,内容包括: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流的磁效应,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 学会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能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右手螺旋定则,电磁感应现象。
难点: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通电螺线管、电流表、电压表、导线、法拉第圆盘。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磁铁、导线、电池、电流表、电压表、通电螺线管、法拉第圆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背后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讲解磁场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磁感线的分布。
(2)介绍右手螺旋定则,讲解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3)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几个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2)让学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几个实际问题的答案。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磁现象磁场、磁感线、磁极、磁化2. 电流的磁效应右手螺旋定则3.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通电后,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
B. 通电后,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2)某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感应电流为I;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感应电流为多少?2. 答案(1)A. S极;B. N极。
(2)感应电流为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电与磁的基本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右手螺旋定则和电磁感应定律的掌握情况,对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九年级物理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子教案(10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子教案(10篇)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
以下这10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子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九年级物理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篇一课题1.初步认识,正确说出的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2.欧姆定律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
其中:U——电压(V) I——电流(A) R——电阻(Ω)注意: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U、R之间的关系。
导出式:;【典型例题】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答案】0.4A【解析】已知:,求I解:【针对训练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
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答案】12V【解析】已知:,求解:由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根据可得:,则:【针对训练2】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 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 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 V,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答案】10 Ω;2A【解析】依题意画电路图如下:由得:当导体两端电压增大到20V时,如下图所示: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欧姆定律1.内容:2.公式:3.对欧姆定律的理解:I、U、R应指同一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I、U、R的单位应统一,采用国际单位。
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三、今日感悟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篇二18.2.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2.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重点掌握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后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讲授新课知识点一:观察电能表,常常可以发现:电能表上的铝盘转动的快慢经常是不同的,家里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铝盘转动得越快,而且使用电热水器时比使用一只灯泡时转得快,这是怎么回事呢?如下图所示,节能灯上的“24 W” 是什么意思?演示:分别拿一只24 W 和一只500 W 的电吹风机,接在电路上,比较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2024年九年级物理教科版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九年级物理教科版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力1.1 力的概念1.2 力的测量1.3 力的作用效果2. 第二章运动和力2.1 速度2.2 加速度2.3 牛顿第一定律2.4 动力与阻力3. 第三章简单机械3.1杠杆3.2滑轮3.3轮轴3.4斜面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测量方法。
(2)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认识简单机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2)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力的测量和计算。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2)运动的基本概念。
(3)简单机械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弹簧测力计。
(2)斜面、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模型。
(3)实验器材:小车、砝码、计时器等。
2. 学具:(1)教科书。
(2)笔记本。
(3)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演示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运用,让学生观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
2. 新课内容:(1)讲解力的概念、测量和作用效果。
(2)介绍运动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讲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例题讲解:(1)力的计算题。
(2)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题。
(3)简单机械的效率计算题。
4. 随堂练习:(1)力的测量和计算。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3)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测量和作用效果。
2. 运动的基本概念,牛顿第一定律。
3. 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测量物体受力,计算力的值。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15篇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15篇九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推桌子前进时很费力,为什么(二)新课学习实验: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
我们的手、脚运动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要相互接触,摩擦力只能发生在接触面上;两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两物体之间要有压力。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同学大胆猜想。
猜想一:与压力大小有关(可能有同学会提出与重力有关,可举把黑板擦压到黑板上所受摩擦力与重力无关来引导学生找到压力影响摩擦)猜想二: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三: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猜想四:与运动速度有关针对学生的猜想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得出结论3.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例:人走路a.哪里存在摩擦b.想象:如果没有摩擦走路是什么样子c.鞋底为什么有凸凹不平的花纹例:汽车在冰面上打滑a.汽车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b.怎样解决(撒盐、木屑、煤渣等)c.轮胎上为什么有纹例:滑雪比赛a.滑雪时板与雪间的摩擦有害还是有益b.怎样减小摩擦力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害。
因此有时我们要增大摩擦,有时又要想办法减小摩擦。
从理论上看该如何增大摩擦力,又如何减小摩擦力。
4.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自行车上的摩擦了解了多少,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比一比,赛一赛,看那一组知道的最多。
(从教室外搬进一辆自行车)。
5.知识的拓展。
由于摩擦,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若要提速,你能想出什么方法吗介绍水翼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课后小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要相互接触,摩擦力只能发生在接触面上;(2)两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位移;(3)两物体之间要有压力。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机械能和势能》:1.1动能和势能;1.2机械能守恒定律;1.3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
2. 第二章《电磁学基础》:2.1电流;2.2电压;2.3电阻;2.4欧姆定律;2.5串并联电路;2.6电功率。
3. 第三章《磁场与电磁感应》:3.1磁场;3.2磁效应;3.3电磁感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能、势能、动能的概念,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 掌握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基本电磁学知识,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功率计算。
3. 了解磁场、磁效应、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电磁学中串并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动能、势能、机械能的转化关系;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场与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滑轮组、电子秤、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物理实验报告册、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学生玩滑轮组游戏,引出机械能、势能、动能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学基础知识、磁场与电磁感应原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5. 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机械能、势能、动能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
2. 第二章: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功率计算。
3. 第三章:磁场、磁效应;电磁感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滑轮组中物体的动能、势能、机械能。
(2)分析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计算电功率。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选10篇)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选10篇)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篇一一、电荷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5、电荷在金属杆中可以定向移动,金属是导电的。
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
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二、电流和电路1、电路的组成:1)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2)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的器件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4)导线:连接电路2、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只有一条通路,逐个通过各用电器后,直接流回电源负极;切断任何一处电路,整个电路均断开;开关可以串联在电路中的任意位置,并不影响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点叫并联电路的分支点。
从电源两级到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两个分支点间的个条电路叫支路。
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然工作,因此,干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断。
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1)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流出。
3)估测、试触,选择合适量程五、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1)进户线:火线、零线。
2)电能表:测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3)总开关(闸刀开关):控制户内与户外的通与断。
4)保险丝:当电路中又过大电流,保险丝熔化,自动切断电路。
(其保护作用)2、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演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1.2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演示力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1.3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演示相互作用力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动能和势能学习目标: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转化。
教学内容:讲解动能和势能的定义,通过实验演示能量的转化。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2.2 功和能量守恒学习目标:掌握功的计算及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讲解功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能量守恒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三章:压强和浮力3.1 压强的概念学习目标:了解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压强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3.2 浮力的概念学习目标: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浮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四章:电路和电流4.1 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讲解电路的基本元件,通过实验演示电路的闭合与断开。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4.2 电流的概念学习目标:掌握电流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电流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五章:电磁现象5.1 电磁感应学习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电磁感应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发电机的原理。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教学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导线、串并联电路演示装置。
2. 学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面包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流的形成。
2. 理论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串并联电路分析(10分钟)通过演示装置,让学生观察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流、电压、电阻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电阻概念。
2. 欧姆定律内容。
3. 串并联电路特点及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2)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3)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答案:(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电压:电场力做功;电阻:电路阻碍电流流动。
(2)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 = U/R,给定U和R,计算I。
(3)串联: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引入非纯电阻电路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标准教案通用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标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力概念与测量”进行学习。
详细内容包括力定义、力作用方式、测量力工具以及力单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概念,掌握力作用方式;2. 培养学生使用测量力工具能力,解力单位;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作用方式,力测量;教学重点:力概念,力单位及其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演示用力图示板;2. 学具:力图示练习册、力单位换算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物体在受到推、拉、挤、压等作用时会产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2. 例题讲解:(1)力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作用,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2)力作用方式:推、拉、挤、压等;(3)力测量:使用弹簧测力计,解其原理及使用方法;(4)力单位:牛顿(N),掌握其换算关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举例说明力作用方式,并进行力图示绘制练习;4. 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力例子,讨论力作用效果;六、板书设计1. 力概念、作用方式;2. 弹簧测力计原理及使用方法;3. 力单位及其换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力概念及作用方式;(2)力单位是什?与其它单位如何换算?(3)运用力知识,分析生活中一个实例,说明力作用效果。
2. 答案:(1)力是物体对物体作用,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作用方式有推、拉、挤、压等;(2)力单位是牛顿(N),1N=1kg·m/s²;(3)示例:踢足球时,脚对球作用力使球产生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概念、作用方式、测量及单位掌握情况,针对学生掌握不足地方进行巩固;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力作用效果,学习力合成与分解,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同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力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024年九年级教科版物理教案完整版
2024年九年级教科版物理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2.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
3.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光的传播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与光有关的现象?2.新课讲解(1)讲解光的传播特点:直线传播、速度、介质。
(2)举例说明光的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3.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等器材,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传播,知道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第二课时:光的反射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吗?2.新课讲解(1)讲解光的反射原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角、入射角。
(2)讲解平面镜成像规律:虚像、等大、等距。
3.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利用平面镜、蜡烛等器材,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知道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平面镜成像规律。
第三课时:光的折射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水中的物体看起来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吗?2.新课讲解(1)讲解光的折射原理: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折射角、入射角。
(2)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进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方向会发生改变。
3.实验探究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折射,知道了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会发生改变。
第四课时:凸透镜和凹透镜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眼镜的原理吗?2.新课讲解(1)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
(2)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实像、虚像、放大、缩小。
3.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利用凸透镜、凹透镜等器材,观察成像现象。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优秀8篇)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优秀8篇)篇一: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一《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亲身体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时物理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发展能力,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处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
本章整体学习能量知识,前面学习了《机械能》、《内能》。
这一节是将机械能与内能进行结合,学习两种能量的转化及生活应用。
同时本节也是对改变内能的方式的补充,所以学好前三节知识是前提,学好本节知识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和应用。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2、通过视频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方法目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提高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社会发展的意义2、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本节重点为: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难点是: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会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些问题台阶,帮助学生逐步通过现象分析到本质。
在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情况分析时(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减小)通过实验归类,进行突破。
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这个重难点突破方法上,我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刺激:有视频、有自主学习课本、有问题引导合作讨论、有模具针对点观察(曲轴的转动情况)。
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机能来主动学习。
5、教法设计:实验探究法、视频辅助法、指导读书法、问题引导法。
运用实验探究法能更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同时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
最新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精选8篇)
最新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精选8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篇一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3)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录结果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三、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常用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四、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与错误区别: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第2节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3节运动的快慢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v=s t3.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4.换算关系:1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v=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第1页(共35页) s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7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7篇)九年级物理教案篇1【设计理念】1. 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 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 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
会判断物体浮沉。
5. 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 什么是力?2. 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3. 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
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4. 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5.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二、导入新课(一)演示实验1. 用手托住空墨水瓶。
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 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学生实验: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
)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演示实验: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学生实验: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一、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方向)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教案霏琅咫天涯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本章主要是介绍了生活用电的常识,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家庭电路是由两根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导线等组成的;火线和零线间有220V电压;三线插头的一根线要与大地是连通的;触电的急救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注意用电安全,保护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本章共分3节:1.第1节“家庭电路”,让学生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间电压的大小;通过学习测电笔的结构及原理,知道测电笔的使用方法;结合电路图和生活实际理解使用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及漏电保护器的原理.2.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在学习完家庭电路的组成的基础上,分析家用电器的总功率对家庭电路的影响,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认识保险丝在家庭电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3.第3节“安全用电”,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电压越高越危险,列举常见的触电的原因以及触电的几种形式,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学会一些有人触电时的急救方法,了解安全用电原则,通过了解避雷针,明确防雷是为了安全.【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间电压的大小;②知道测电笔的结构及原理;③知道使用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及漏电保护器的原理;④知道电功率和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⑤了解家庭电路短路的原因以及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⑥知道电路中安装保险丝为什么能够“保险”⑦记住安全电压数值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电压值,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⑧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懂得触电的急救方法;⑨了解安全用电原则,通过了解避雷针,明确防雷是为了安全.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家庭电路、体验保险丝怎样保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以及危害,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教学重点】家用电器之间是如何的连接,试电笔的使用方法,了解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保险丝的特点,几种触电方式的共同之处,触电的急救措施,安全用电的原则.【教学难点】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的原因,电流随电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安全用电教育,对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第1节家庭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间电压的大小;2.知道测电笔的结构及原理;3.知道使用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及漏电保护器的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家庭电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家用电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2.试电笔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用试电笔接触火线有没有可能发生危险?【教学难点】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教具准备】电源、小灯泡(带灯座)若干、保险丝(粗细不同)、铜丝、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师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就是因为如此,如何安全、合理地使用电资源也是人们所关心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些生活用电常识.(板书课题)【进行新课】(-)自学师:请大家看书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用多媒体播放)1.家庭电路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它们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换吗?各个家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插座与用电器之间呢?2.家庭电路中有两条线,分别叫什么?哪一根在户外与大地相连?3.试电笔的作用是什么?对照课本P106页图19.1-2和自己手中的实物,说出试电笔的构造.4.如何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试电笔中电阻的作用是什么?5.三线插头的三条线分别接到什么地方?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必须接地?6.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是什么?你家中的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了吗?(二)研学知识点1 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1.家庭电路的组成生1:家庭电路是由供电部分的线路(起电源作用的进户线)、用电器、开关、保险盒、电能表、灯座、插座、导线等组成.生 2:灯座、插座并联在供电线路上,开关与灯座串联,电能表、保险盒应安装在家庭电路所有用电器前面的干路上,而且,保险盒应安装在电能表后面,且在干路上的火线上.师这个顺序不能颠倒.电能表测整个家庭电路的用电多少,应接在最前面;如果保险丝熔断了,可以断开总开关进行更换,所以总开关在保险盒前面;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对用电器起保护作用,所以保险盒在用电器前面.常见的保险装置有老式的保险盒、自动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等.自动空气开关与老式的保险丝不同,它被附加在总开关上,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会自动断开,切断电路(俗称跳闸),找出原因把问题解决后,用手重新闭合开关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更换保险丝.2 .火线和零线生1:进户的两条线中,一条已经与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线叫做端线,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火线.生 2:试电笔的构造:笔尖金属体、电阻、氖管、弹簧、笔尾金属体.生 3:试电笔的使用方法:用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金属体接触所要辨别的电线,如果试电笔的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不发光,说明接触的是零线.(让尽量多的学生亲自试一试,但是提醒学生: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师试电笔发光的原理:火线与地面间有220V电压,辨别火线时,人体和试电笔连通了火线和大地,有电流产生,所以氖管发光.但是由于试电笔中电阻的阻值很大,所以电流很小,不会伤害人体.3.家庭电路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1)将闸刀开关上端的静触头接入导线.如果倒置安装,在需要切断电源的时候,会可能因重力作用而自动合上闸刀接通电器,造成触电事故.(2)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火线上.这样在开关断开的时候,电路各部分都脱离火线,人在触摸灯头等部位时,不会造成触电事故.(3)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必须接在零线上.因为正常情况下,零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装卸灯泡时,人们即使不慎触摸到灯泡的螺旋金属部分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4)接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一般在连接插座的火线上接一根保险丝,而不是在连接插座的火线和零线上各装一根保险丝.(5)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这样做是为了安全用电.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是跟火线绝缘的,不带电,人体接触外壳并没有危险.但如果内部火线绝缘皮破损或失效,会导致火线与用电器外壳连通,这样外壳就带电了,人体接触用电器外壳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外壳用导线接地,即使火线与外壳接触,火线与大地之间形成了电路通路,人体接触外壳时(此时人体与接地导线并联,人体的电阻是接地导线电阻的万倍以上,电流从接地导线流走,人接触外壳不会触电)也就没有危险了.知识点2 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师通常插座有两个孔,一个孔接零线,一个孔接火线.也有三孔插座,其中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另外一个孔是与大地相连接的.(一般地“左零右火上接地”)家用电器的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是对应的,左右两个脚接用电部分,中间上端那个脚是跟家用电器的外壳接通的,与接地插孔相应的对接,这样把三线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时,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在新建的楼房里,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大多装有漏电保护器.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不应该有电流直接流入大地.但是,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时,总开关上的“漏电保护器”就要起作用了,它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起到保护作用.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生活用电方面的知识,了解到家庭电路的组成,各部件的顺序一般不应颠倒,最主要由火线和零线组成的,零线与火线间有220V电压,火线可以用测电笔试出.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作业.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和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2.了解家庭电路短路的原因以及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3.知道电路中安装保险丝为什么能够“保险”.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体验保险丝怎样保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以及危害,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教学重点】1.了解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2.保险丝的特点.【教学难点】1.电流随电功率的增大而增大.2.安全用电教育.【教具准备】学生电源(12V)、电流表(0〜10A)、小灯泡(若干)、导线(若干,包括几根粗细不同的)、保险丝的作用演示器、各种型号和粗细不同的保险丝(0.4 mm、0 .81mm、1.25mm)、空气开关(一只)、钢丝和铁丝(各一根)、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国家对农村和城镇进行了大范围的电网改造.同学们知道改造的内容是什么吗?改造前后有哪些不同?生:旧线换新线;更换变压器;更换电能表等.师改造的目的是增大向用户输送的电功率,让群众用好电.(板书课题)【进行新课】知识点1 家用电器的总功率对家庭电路的影响师请大家观察课本P109页图19.2-1,发现了些什么?生:①用电器很多;②用电器是并联的;③插线板“感到”很累,都冒汗了;④线路可能要烧起来;⑤连接电源和插线板的导线比其他用电器的导电线粗一些师插线板“感到”很累,甚至于要烧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生:因为用电器的总电流太大了.师为什么用电器的总电流会太大了?生:因为用电器的总功率太大了.师为什么总功率大,总电流就会大?生:因为P =UI,而越大.师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呢?这里可让学生自己先在下面设计电路图,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自己设计的电路图,让学生对比一下,并根据电路连接实物图,进行演示验证:随着用电器工作的功率增大,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地增大,进一步巩固了上面的结论.板书:当U不变时,P越大,I越大.当上述实验中电流表A的示数大于5A时,问:如果你们家的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是5A,那会出现什么后果?为此你将怎么办?生;当长时间使用时电能表会烧坏,可以换用一只额定电流更大(如10A)的电能表.师为什么连接电源与插线板的电线要比其他的电线要粗一些?由此你可得出什么样的猜测?生;因为插线板中的电流是总电流,其他用电器在支路中,总电流要大.可得出:电线越粗,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师现代家庭用电器越来越多了,同时工作时总电流越来越大,现在同学们能理解你家在装修更新电路时要用粗一些的电线和额定电流更大的电能表了吧!电路装好了,不便于随时更换,重要的环节是要保护电路进行安全用电,大功率的用电器最好不要同时使用.知识点2 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师请大家观察课本P110页图19.2-2,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过这种绝缘皮破损的插头?学生齐声回答“有”.师是的,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很多家庭都没有把绝缘皮破损当回事,认为只要能够使用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危险,会造成短路.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由RU I 可知,发生短路时,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阻会很小,相当于导线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还有很多种情况会造成家庭电路短路, 例如,改装电路时不小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电线绝缘皮被刮破或烤焦,电线和用电器使用年限过长,绝缘皮破损 或老化也会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或电器进水造成短路. 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非常大,远远超过导线与设备所允许 的电流限度,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可能引起导线和设备损坏或炸裂,很容易造成火灾.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用电时,要注意这些引起短路的安全隐患,要做到安全用电.知识点3 保险丝师 生活是美好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今天还要进一步学习安全用电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实验现象,演示如图1 AB 两点间接有塑料层的实验导线,当I 大到一定时候时,塑料层会烧起来.师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危险现象,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生:看到导线上有烟冒出,会烧起来.这时要是切断电路就好了.教师进一步问:你有什么好方法在没有烧起来之前就能切断电路呢?请把上面的电路进行改进,并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生:可以在电路上加一根保险丝,如图2所示.(对保险丝的安装位置,也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解答)师根据改进后的电路重新演示,请学生注意观察现象.[演示]先连入一个灯泡观察,然后再并联上第二个、第三个灯泡……可以看到电流表示数增大,当接入较多灯泡时,保险丝熔断.生:在AB没有烧之前,保险丝先熔断了,电路断路,用电器不工作.师由上面的这种现象,你对保险丝的特点或作用有什么想要知道的?生:①保险丝种类是否很多?②保险丝为什么会烧断?③保险丝的电阻大不大?④保险丝是由什么做成的?⑤保险丝的熔点高还是低?⑥能不能用钢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教师拿出各种各样的保险丝让学生观察,并通过演示实验师生共同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文件“常用保险丝规格”.[演示]保险丝的保险作用如图,A、B间接保险丝,间接一段铜丝.先在A、B之间接入一段细保险丝,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增大到能使保险丝熔断的某一值(也可在电路中连入电流表).学生观察.生:铜丝没有什么变化,保险丝被熔断了.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即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在A、B 间换上一段较粗的保险丝,接通电路.学生观察.生:保险丝和铜丝均完好,没有断开.能使细保险丝熔断的电流,不一定能让粗保险丝溶断.师同学们认识了保险丝,保险丝为什么能“保险”呢?生:电路中连入保险丝后,如果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首先熔断,断开电路,使用电器不因电流过大而损坏,从而起到保险的作用.师刚才演示中接入粗保险丝时并不熔断,能起到保险的作用吗?生:额定电流小的电路中可以选择较细的保险丝.如果在额定电流小的电路中选择太粗的保险丝就不能起到有效的保险作用.绝对不能用铜丝或铁丝来代替保险丝.师现在谁能解释保险丝为什么要用电阻大,熔点低的材料制作?生:只有保险丝电阻大,相同的电流流过电路时,保险丝才能产生比别处更多的热,只有它的熔点低,在有危险时它才能首先熔断,从而保护其他电器.师保险丝实际上是利用电热的一个例子.每种规格的保险丝都有它的额定电流,我们在选用或购买保险丝时要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适当地选购,否则就不能安全保险.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另一种保险装置一一空气开关(用多媒体演示空气开关,这里只作简单的介绍,下一节进一步学习).师大家再看课本P112,“想想议议”,同学们看了他们的对话有什么想法,请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生1:说花不了多少电费、省电,是说使用微波炉消耗的电能少.生2:顾客说一开就“烧保险”费电,是说微波炉的功率很大.生3:考虑的都不错,只不过角度不同.微波炉功率确实很大,但用它加热食品非常快,由于工作时间短,所以消耗的电能就不会太多.师学们表现非常好,大家可以在课后继续讨论有关问题.教师结束语本节课我们通过演示和分析,了解了电路中用电功率P 越大或并联越多用电器,电路中的电流I就越大,同时短路也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电流过大会产生大量的热,很容易造成火灾.还介绍了保险丝如何保险,保险丝的原理、结构和规格等知识.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作业.第3节安全用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安全电压数值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电压值,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懂得触电的急救方法.3.了解安全用电原则,通过了解避雷针,明确防雷是为了安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2 .通过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2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3.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1.几种触电方式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触电的急救措施有哪些?2 .安全用电的原则.【教学难点】学生对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电压的概念,家庭电路也有电压,什么样的电压是安全的,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如果触电了会有什么危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了.【进行新课】知识点1 电压越高越危险教师出示图片并用多媒体播放“高压危险”标志.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或电视里哪些地方见过这种标志?生:高压线铁塔上、配电房、变压器上等等.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高压线、配电房、变压器、交通路口靠近高压线等地方的警示标志.师对“高压危险”的标志,同学们想提出什么问题?生1;多少伏的电压算高压?生2: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师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学过的电学知识分析一下呢?生(思考,讨论):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压越高时,电流会越大,这样就会有危险.说电流越大越危险.为什么呢?生(思考,讨论);:小灯泡工作时,如果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就会使电路中电流过大,因而烧坏小灯泡.如果人体通过较大电流,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电压高、电流大就有危险.师同学们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非常好.你分析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用多媒体播放文件: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师从多媒体播放的资料,说明了同学们的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人体是导体,阻值一般不变化,由I=U/R可知,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师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安全电压值是多少?生 1:6V .生2:是不高于36V.师根据你了解的知识,对照上面的资料,你能分析一下安全电压为什么是不高于36V,而不是其他的值呢?学生讨论,教师可以提醒同学们从考虑人体的电阻着手.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例1,并向学生讲解.例1人双手间干燥时电阻是1000〜5000H,潮湿时是200〜800H.如果两端加上36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教师请两名学生上讲台板书演算过程,分别计算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师从这一组计算的数值,你看出了什么问题?说一说你的看法.生1:人体电阻最大时,电流已到了7. 2mA,已经快不能摆脱电极了,如果电压再高,电流会更大,那样就会对人造成伤害,所以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生2:人手潮湿的时候电阻就会变小,36V电压也很危险,36V并不是绝对的安全电压.生3:手湿的时候不能用手去触摸正在使用的用电器及开关.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工厂用的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10〜500kV,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属危险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就会有生命危险.知识点2 几种类型的触电和触电事故的急救师我们都知道人体本身也是导体,所以当人体成为电路的一部分时也会有电流通过,当通过的电流超过安全的范围,就会发生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