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与人性化发展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对于受众(包括受灾群众、弱势群体等)的思想、情感、品德以及精神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关怀。
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生动的表达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新闻报道作为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必须要关注和表现出人文关怀。
比如,新闻媒体在报道自然灾害的时候,不仅需要专业性和严肃性,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受灾群众表现出足够的人文关怀。
这样,才能让受众感到温暖和关爱。
在新闻中,人文关怀的体现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在部分报道中,记者会去深入到受灾地区、深度采访受灾群众,了解他们的生命故事,让他们能够宣泄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另外,一些专题报道也让社会更好地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从而提高社会的关注和关心度。
这种直接面对受众的方式,能够更大地传递人文关怀,切实推动社会课题的前行和解决。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交流。
要想达到情感交流的效果,首先需要在新闻传播方面做到客观、真实和公正。
在表现出关怀的同时,需要避免夸大事实以及故意渲染受众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得新闻报道更能够符合受众的期望,更能够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
人文关怀还需要在新闻报道的语言方面做到体现。
比如,在报道中,一些具有人文关怀的关键词汇或者形容词的运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现出记者对受灾群众的关切和关爱。
比如,在报道自然灾害时,使用“关怀、关注、支持、爱护”这些词汇就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记者对受灾群众的人文关怀。
总之,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不仅是新闻媒体作为公共舆论平台的应有之义,更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才能够有效地呼吁社会参与到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帮助受众完成心理疏导,才能够在社会中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报道是我们获取时事信息和了解社会动态的重要途径,而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更是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文关怀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对人性、人情、人生命、人文关系、人道主义精神等进行关怀和呵护,尊重个体的尊严和价值,给予个体应有的关怀和关注。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如何体现的。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呵护上。
每个社会都存在着某些特殊的群体,比如贫困家庭的孩子、失业人员、老年人、残疾人等,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得到特殊的关怀和帮助。
优秀的新闻报道会通过深入的采访和细致的报道,向社会传递这些弱势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和困难,唤起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之心,促使社会更多地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报道关于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现状,或者残障人士的生活困境等,都能引起社会关注和援助,体现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还表现在对个体命运的尊重和关注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命运和价值,新闻报道应该尊重每个被报道者的个人意愿和隐私,不以猎奇心态揭露他们的隐私,不以娱乐化的手法曲解他们的故事。
优秀的新闻报道应该真实地呈现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通过深入的采访和真实的报道,让被报道者感受到尊重和关怀,而不是感到侵犯和伤害。
这样的报道不仅会使被报道者感到温暖和关怀,也会唤起读者的同情和关爱,促使社会更多地关心个体的命运和人文关系。
对灾难中的幸存者进行深入采访,真实地展现他们的心路历程和生活状态,能够引起公众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体现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还表现在对社会道德和公共秩序的关注上。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公共秩序,而新闻报道应该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破坏社会道德风尚的行为进行批评和警示,唤起社会的良知和正义之心。
优秀的新闻报道会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侵权事件、腐败现象等进行深入追踪和报道,揭露问题的本质和影响,敦促相关部门和公众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和秩序稳定。
[人文,电视,新闻]电视新闻传播应怎样体现人文关怀
电视新闻传播应怎样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当前传播形势下新闻报道含金量的一个新取向。
新闻实践告诉我们,通过新闻传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责任感和新闻工作者良知的一种标志。
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
新闻传播讲人文关怀,就是要以受众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闻传播的出发点。
一、人文关怀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现实意义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理念开始深入新闻人的意识之中,重视实施人文关怀,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主流中的一个亮点,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实践中,这种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体现人文关怀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活动所体现的两种基本精神,一切人类文化活动都应以这两种精神为追求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具有极强的敏感性,正因为如此,媒体的见证和记录,不可避免地需要体现这个时代的价值标准与道德认同,成为这个时代进步精神的弘扬者和积淀载体。
其次,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新闻媒体能担负起疏导社会矛盾,纠正社会转型期失衡的价值观的责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转型期的问题日益凸现,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亟需大众传播加以疏导,而传统的政治说教式的新闻报道显然已无法承担这样的责任。
同时,传统价值观正在失落,新的价值观还没有确立。
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毫无疑问负有艰巨的责任,它不仅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始终向受众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尽可能多地报道一些充满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和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品位的作品,在建构健康良性的价值体系上可以起到社会导向的作用。
最后,人文关怀精神的注入有利于媒体自身品格的塑造。
而媒体品格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人文精神,取决于对人的关怀度。
关于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运用分析
关于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运用分析一、关怀个体,把握人物细节在新闻报道中,对于涉及个体的报道需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运用。
这包括对于个体命运的关注、情感的表达以及社会背景的揭示。
在报道中,新闻媒体可以通过采访、现场观察等手段深入了解受访者的情感和处境,同时在报道中通过各种手法传递出这些情感和细节。
只有把握了这些细节,才能更好地触动读者的情感,引起读者对助人故事的关注,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比如在报道一起慈善救助的案例时,可以通过深入的采访、细微的描写来呈现救助者和受助者的情感和故事,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些社会现象的真相。
只有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新闻报道才能更加饱满、触动人心,其传播效果也会更好。
二、关怀社会,发现问题关键新闻报道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发现社会问题、传递社会温度。
在面对一些社会突发事件或者突出问题时,新闻媒体需要发挥人文关怀的力量,深入调查事实真相,揭示问题核心,同时也要关注受害者的命运和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社会关注这些问题,并有效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在面对一些社会丑闻、突发事件时,对于人文关怀的运用显得更加重要。
新闻媒体不能只是关注事件本身的发展和结果,更要考虑到事件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受害者和相关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现出事件的核心和影响,同时也更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和引起社会的关注。
三、关怀读者,增强情感共鸣在新闻报道中,传递正能量、增强社会温度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责。
人文关怀的运用,更有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会温度和感染力,也更有利于吸引读者的关注。
通过深入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描写,新闻报道可以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加报道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呼吁上。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揭露和关注,比如贫困、失业、灾难等。
在这些报道中,记者往往会通过采访、调查等手段,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这种关怀不仅能够引起公众的共鸣和关注,也能够促使相关部门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改善生活。
在报道中关于贫困地区的报道,往往会呼吁社会各界捐助、支援当地的帮助活动,从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
除了对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外,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对一般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要的关注上。
在报道中,有不少是那些描述人们生活点滴的新闻,比如关于平凡人家的励志故事、关于社区百姓的生活琐事等。
记者们往往会通过这些报道,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一般人们的生活状态、情感需求,从而引发共鸣、进行情感交流。
这种对一般人们的关怀能够让公众更加情感化地理解新闻报道,增强对于人文情感的关注,促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关心周围的人们。
在新闻报道中,一些关于普通家庭的生活故事,往往能够引发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唤起大家对家庭、情感、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还体现在报道方式和角度上。
在采访报道中,记者们往往会以一种关怀的态度去面对采访对象,试图用关怀、尊重的方式与对象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关怀。
一些新闻机构还会开设一些专栏、栏目,关注一些人文关怀的话题,比如家庭、健康、教育等等,以此来唤起公众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增强社会的人文关怀意识。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对社会问题、弱势群体、一般人们的关怀,也是一种对人们心灵的抚慰,一种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了新闻媒体对社会的责任感,也体现了记者们对于社会的关爱和呵护。
希望以后的新闻报道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文关怀,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引导社会更加人文关怀。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摘要:与传统报刊相比,电视新闻不能像文字一样反复阅读,难以表现抽象的逻辑过程。
因此,在实践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专业性受到广泛质疑。
随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实践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视听技术的不断成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逐渐具备了报道新闻多方位、理性思辨丰富、实现方式多样化、传播效果显著等诸多优势。
它逐渐被大众接受,作为电视新闻的核心节目形式,成为电视新闻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电视媒体话语权表达和体现的“必争之地”。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问题;报道;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电视新闻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电视新闻的地位与影响力也受到了冲击,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深度是我们急需考虑的问题。
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人文关怀的缺失1.人文关怀理解偏差。
很多电视新闻做深度报道时之所以缺少人文关怀,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对人文关怀的理解有偏差。
例如,在一些有关弱势群体的深度报道中,很多媒体会为体现节目情怀而刻意煽情,为博取观众同情而过分塑造弱势群体的形象,却忽视了节目本身应该承担的对新闻事实的探究、对社会价值的传播等重要社会职责。
这些深度报道并非不追求人文关怀,而是因理解不到位导致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流于表面、甚至偏离本质。
2.用“刺激”换“收视”。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相较于报刊而言以其独有的画面叙事,可以更直观、形象地向观众展现新闻事态的前因后果,因而广受不同年龄、不同学历观众的欢迎。
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电视媒体为获得观众的注意力与收视率而滥用电视画面,在报道中加入刺激、恐怖、甚至低俗的画面,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提高收视率。
例如,电视媒体在做深度报道时经常会加入情景再现,若新闻事件中主人公遭遇不测,一些电视媒体在画面表现上就会刻意追求悬疑,甚至恐怖、血腥的效果,在不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观看这类血腥画面很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示范效应。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指在报道中关注人的尊严、人权、人的利益、人的安全等人文因素,以提高社会公众对人性问题的关注和关心,增强社会的人文关怀意识。
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方面是关注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人、残疾人等,这些群体在生活中容易受到伤害和欺压。
新闻媒体应该关注他们的权益,并通过报道揭开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忽视。
通过报道弱势群体的困境和需求,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关心,进而推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帮助行动。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还包括关注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不公平和不正义的存在会导致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侵害,而新闻媒体应该关注这种现象并进行报道。
通过揭示社会不公平和不正义现象,可以激发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改革和完善,从而保护公民的人权和利益。
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还包括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现如今,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新闻媒体应该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报道。
通过呼吁公众关心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发展、提倡低碳生活,可以推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为后代留下更好的自然环境。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关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新闻媒体应该关注科技发展、教育进步、文化传承等与人的发展相关的话题,并进行报道。
通过报道科技创新、优质教育、文化传承等案例和成功经验,可以激发社会对发展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新闻媒体也可以报道一些社会进步的需求和倡议,呼吁公众参与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
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通过报道强调人的权益、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人的发展等问题,可以引起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媒体应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利益至上的原则,深入报道社会问题,并积极倡导人文关怀意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摘要:在新闻报道中,无论是被报道对象还是受众都离不开新闻的主体。
而“人文关怀”正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
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
关键词:人文关怀原因做法人文关怀,即强调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一切为了人。
一切服务于人,一切以人的需求和幸福为本位来考虑,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和追求表现出高度关注,对人的合理需求的满足、人的价值实现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愿望等给予全面关怀。
简言之,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探索。
为什么新闻报道中要有人文关怀?新闻报道讲人文关怀,就是要以受众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
新闻是对“重要事实”的报道,多年来,我们对此的理解似乎存在这样一种偏差,总认为新闻报道的是“重要事实”,我们只要能把握好说清楚事情的五个“w”,就算是一条合格的新闻,殊不知这其实只是新闻报道的初步要求。
我们知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哪怕即便是地震、火山爆发这类自然灾难,也是因为它们正在或将会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而引起我们的关注,从而成为新闻事件的。
不错,新闻是对重要事实的报道,但重心落脚点应该是“人”,是新闻事件中人的作用、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以及事件对人的影响等等一切关于“人”的因素,更何况新闻最终是给“人”看的。
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事例事例一:2004年9月4日,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在对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人质死亡人数。
有奖问答: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a、402人b、338人c、322人d、302人。
事例二:2004年6月,阿富汗发生中国工人遇袭事件,11人遇难,4人受伤,上海东方电视台在节目播出中打出滚动字幕——发送短信到xxx选择中国工人遇害的袭击者:a,基地组织;b,东突分子;c,当地势力。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作为社会的重要信息传递渠道,不仅要关注新闻事件的客观事实和数据,也需要关怀人文关系,满足社会公众对于人文关怀的需求。
人文关怀是一种关注人的情感、价值观和精神层面的关心,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报道要关注弱势群体。
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弱势群体,例如贫困人群、残疾人、失业者等,他们常常面临着生活困境和不公平待遇。
新闻媒体应该致力于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报道他们的困境和需要,以增加公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新闻报道要注重道德伦理的考量。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和编辑应该对所报道的内容进行伦理道德的审视和把控,避免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和对亲友的伤害。
不应夸大事实,操纵新闻事件的影响力,以免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新闻媒体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促进社会道德进步。
新闻报道要给予人性化的关怀。
新闻报道不仅是简单的新闻事实的传递,更是对人性化需求的关注。
新闻媒体应该注重报道中的信息包装,通过温情的笔调和精心的组织,传递人类情感的温暖。
在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报道中,可以突出救援者的勇敢和牺牲精神,以及幸存者的坚强和乐观,这些温暖的情感可以激发社会正能量,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新闻报道要关注社会价值观的传递与塑造。
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引导者和社会意见领袖,应该注重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引导公众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新闻报道中可以分享正能量的新闻故事,展示社会正义的追求和人类的美好。
例如报道社会公益事业、志愿者活动等,可以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关注弱势群体、道德伦理的考量、人性化关怀和社会价值观的传递与塑造等方面。
通过这些关怀,新闻媒体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于人文关怀的需求,提高公众的生活幸福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新闻媒体应该秉持人文精神,传递正能量,成为社会的守护者和引路人。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中国电视纪录片是中国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以真实事件和人物为基础,通过镜头和文字的表现手段,真实地呈现社会生活、人文景观以及历史传承。
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人文关怀是其中一大特征。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类生活、人类思想、人类文化的关注和关怀。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展示人文关怀的过程中,通过拍摄和叙事手法,将观众引入不同的人文环境,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引发他们对于人类文化的思考和关注。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
第一,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展现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人文关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
电视纪录片通过展现中国的传统艺术、民俗习惯、历史建筑等,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产生关注和思考。
第二,中国电视纪录片在揭示社会现实问题方面具有人文关怀。
纪录片是展现社会问题的重要媒介,它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的现实和问题。
中国电视纪录片经常关注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和不正义现象,展现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处境,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展示人物故事方面具有人文关怀。
中国的纪录片中经常出现一些非凡的人物,他们或者是拥有特殊技艺的手工艺人,或者是为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或者是默默奉献的志愿者。
通过讲述这些人物的故事,电视纪录片赋予他们更多的意义和价值,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伟大。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中展现了人文关怀的一面,通过展示传统文化、揭示社会问题以及讲述人物故事,引发观众对人类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这不仅拓宽了观众的视野,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传承。
关于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运用分析
关于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运用分析新闻报道作为社会信息传递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报道事实、传递信息、提供观点、引导舆论等多重功能。
而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从人文情怀的角度出发,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情冷暖,展现人性关怀,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公众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高社会人文关怀意识。
本文将对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实践。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通过报道对象的选择和描述方式展现的。
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可以选择关注一些生活在社会边缘、处境困难的群体或个人,通过深入的采访和细致的报道,向公众展现出这些人的生活状态、困难遭遇和精神面貌,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同情,推动社会对这些群体问题的关注和改善。
比如报道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透过他们艰苦的生活,让读者看到他们的坚强和乐观,从而引发读者的关爱和捐助行为。
在灾难报道中,也可以选择一些被忽视的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通过深入报道他们的故事和需求,呼唤社会对这些群体的关心和援助。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通过对事实的真实再现和人性的悲悯展现的。
新闻报道要在还原事件现场的真实情况的也要注重对受害者的尊重和悲悯。
在对不幸事件的报道中,媒体要坚持事实真相,不偏不倚地还原事件发生的经过和受害者的遭遇,同时要注重受害者的隐私权保护,不给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媒体还可以通过采访受害者的家人、朋友等,展现他们的情感波动和心路历程,让公众看到受害者的人性一面,引发公众对他们的关怀和同情。
比如在报道交通事故中的伤者时,可以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捐助和关爱,让公众看到受害者的困境和生活状态,引发公众对他们的关心和援助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通过评论和引导展现的。
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不仅要关注事件本身,还要在评论和引导中注重对人性的关怀和呵护。
在评论报道中,媒体可以通过对事件的深度分析和思考,揭示事件发生背后的人文关怀问题,向社会发出人文关怀的呼唤。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1. 引言1.1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它体现了媒体对人性、人情、人伦的关注和尊重。
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能够温暖人心,更能够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人道主义事件、志愿者和文化传承等人文关怀问题。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不仅是对受灾群众的关怀和关注,更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呼吁和支持。
通过报道揭示人道主义事件、宣传慈善事业,媒体能够为社会传递爱心和温暖,推动社会建设更加公正和和谐。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的人文关怀更显珍贵和必要,它能够让社会更加关注人文关爱问题,促进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受灾群众的关注和关怀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受灾群众的关注和关怀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突发事件,受灾群众往往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怀和援助。
媒体通过报道受灾群体的遭遇和需要,帮助将他们的困境传达给更广大的社会公众,引发人们的同情和援助行动。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受灾群众的关注和关怀,不仅有助于传递信息和呼吁社会援助,也有助于帮助受灾群体重建信心、恢复正常生活,体现了媒体作为第四权力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观。
【这里可以再继续扩展阐述】。
2.2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呼吁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呼吁,是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责任之一。
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弱势群体,包括贫困人群、残疾人士、农民工、儿童等,他们往往面临着生活困境和社会歧视。
新闻媒体通过报道这些群体的生活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可以唤起社会的关注和关怀。
报道社会弱势群体的故事可以是对他们心灵的温暖和慰藉,也可以是对社会的一种警示和呼吁。
通过报道他们的生存现状和艰辛,可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同情和关注,促使更多人参与到关爱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行动中。
我国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
我国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摘要:人文关怀是近年来我国新闻界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方面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讨论和研究,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也越来越重视在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尤其是在民生新闻和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做得越来越好。
但是在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本文从人文关怀的含义出发,对我国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一些表现进行了批评,以引起新闻工作者的反思。
关键词:社会新闻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受众本位社会新闻是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发生在身边的好的、恶的、感性的、离奇的事。
例如:灾难事故、好人好事、感情纠葛、道德风尚、官司纠纷、奇异现象、生活变化、婚姻家庭、风俗习惯、趣闻轶事等都可划为社会新闻之列。
“社会新闻是不同形态的人性展示,是不同的人生形态对生命的诠释。
直观地讲,社会新闻是揭示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兴趣,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对现代社会的解析,是反映生活、意识、问题、现象、有深度、有教育、有传播意义的事实新闻报道。
”①正因为社会新闻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的也是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所以在新闻界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人文关怀的当下,媒体在对社会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充分体现其人文关怀。
什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起源于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作为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
它要求把人、人性从封建神学的迷信中解放出来,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它强调人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学者在提到“人文关怀”一词时,大多引用俞金吾先生的阐述:“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②简单来说,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论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论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关怀和关注,是人性化的表现。
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非常重要。
通过对人文关怀的体现,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呈现新闻事件,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第一,关注被报道者的人权和尊严。
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始终将被报道者的人权和尊严放在第一位。
不论报道的是重大事件还是小事琐碎的事件,新闻报道应该保护好被报道者的人权和尊严。
不要发表涉及对方名誉的言论和不实信息,这样既不利于新闻的传播,也不符合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第二,关注被报道者的感受。
在新闻报道中,需要关注被报道者的感受,对他们的情感做出回应。
在一些灾难性事件、严重交通事故、悲痛事件等时,新闻媒体应该减少对被报道者的干扰,遵守职业道德。
同时,要尊重被报道者的隐私权,不要借机侵犯被报道者的权利和利益。
第三,关注被报道者的背景和故事。
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关注被报道者的背景和故事,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不光要报道事情的结果,还要关注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相关的社会背景。
这种关心不仅可以进一步解释事件的背景,更可以引导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第四,关注弱势群体。
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利益。
有时候,一些人并没有得到充分关注,他们的生存条件、生存保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报道赢得更多的支持,让人们更关注到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和权益,推动政府和社会更多地关注和支持。
第五,关注积极面和正能量。
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关注积极面和正能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掩盖事实真相。
相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事实真相,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积极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案,给读者提供具有启发性和正能量的报道。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积极、健康的信息,让人们更加自觉地关注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指对于人性、人的尊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表达出来的关注和关怀。
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和价值观,它将人的利益和尊严放在首位,关注社会的公正、平等和人道主义。
以下是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的一些讨论和观点。
人文关怀是新闻报道中的必要元素之一。
新闻的本质是关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现象,反映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人文关怀能够让新闻报道更具有温度和人情味,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新闻报道不只是简单地传递信息,更要关注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活状况。
只有具备人文关怀,新闻报道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人文关怀需要通过新闻报道来呈现。
新闻的目的是传递真实的信息和事实,因此报导中应该有人文关怀的价值和表达。
对于一些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的报道,除了简单的事实陈述,还应该关注人的情感、思想以及行为带来的影响。
新闻报道要关注人们的命运和努力,呈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辛酸和欢乐。
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
人文关怀需要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社会责任感。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应该勇于揭示社会问题和不公平现象,引导公众关注并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来。
新闻媒体应该站在公正和人道主义立场上,为弱势群体发声,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既是媒体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担当,也是传媒机构在社会中取得公信力和较好的口碑的必要条件。
人文关怀需要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支持。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注重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
他们要有敏感的洞察力和对社会问题的提问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新闻报道传递问题,引导公众去思考、去关注、去行动。
新闻从业人员还应该具备善于沟通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关怀,让新闻报道更贴近人们的需求和声音。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理念。
它体现了对人性、尊严和公正的关注;它需要通过新闻报道来呈现,关注人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它需要媒体具备社会责任感,为弱势群体发声;它还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引导公众关注社会问题。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尊 严和 价值 的角度 ,衡 量新 闻事实 的价 1 2汶川地 震” 时期 的报 道为例 ,许多 医 存 质量 、服务质量 、生活质 量、消费环境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韩树军
( 作 者 单位 :张 家 口 广播 电视 台 )
其居 民所处的环境 , 他们的收视取 向, “ 人 文 主 义 ” 一 词 来 自 拉 丁 语 者在题材选择上除 了注重一些重大事件的 京 , h u ma n u s ,意为 “ 以人 为中心” ,是 欧洲 报道 ,还要能近距离贴近老百姓 的生活 , 收视心理肯定存在差异 ,如果杭州的电视 文艺 复兴 时期 的主要思潮 。 “ 人文主义” 走进百姓 的 日常生活感 受普通人 的喜怒哀 媒体照搬 照抄北京 的电视媒体的新 闻节 目 北京 电视台 《 七 日七频道 》 基本 特征 :一是 以人 为 中心 ,强 调从 人 乐 ,讲述 百姓 自己的故事。从具体题材来 就有可能失败 。 的经 验 出发来 思考 各种 问题 ;二 是相 信 看 ,包括市 民道德 、素质问题 ;关注弱势 是一档名牌栏 目,主持人刘元元 以京腔京 每个 人 自身都 是有 价值 的 ,其他 一切 价 群体 ,如妇女儿童 问题 、残疾人 问题等 ; 值包 括人 的权 利 ,都 源于对 人本 身价 值 反映百姓生活中的困难 ,如失业 问题 、疾 的尊 重 ;三是对 思 想的作 用 高度 重视 。 病 问题等。通 过这些题材的报道 , 真正贴 电视 界将 “ 人文 主义 ”演化 为许 多 词汇 近百姓的生活 , 真实反映百姓的生存状态 , 加 以利 用 :人 文精 神 、人 文关 怀 、终 极 维 护 他们 的合 法 权 益 。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说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指在新闻报道推出的时候,要考虑到被报道事件或现象背后的人文情感和人性关怀,以便传递出更加真实、贴近人心、让人共鸣的社会新闻。
与普通新闻相比,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更加注重人文情感、温情以及关怀,将新闻从一种单纯的信息传递转化为带有故事性和情感性的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文关怀考虑当事人的感受新闻报道是涉及到人类生活的艺术,关乎到人类的情感问题。
新闻报道中的不仅仅是事件本身,更是当事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不仅仅是要传递事件的信息,还要体现事件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承受人们的痛苦以及面临的困境,避免在报道中伤害他们的感情。
同时,在报道中,要为当事人给予关怀、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些情感,化腐朽为神奇。
二、人文关怀考虑当地文化特色和现象人文关怀中也包含了对所涉及到的文化、历史等等方面的考虑。
不同的地域之间会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在报道中,我们要为读者提供了解当地文化现象和背景的资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
这样不仅可以传递更丰富多彩的信息,也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兴趣。
三、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性和温情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当事人的关怀,同时也包括了人性和温情的内容。
在报道中,往往会涉及到与人性相关的内容,如爱、恶、善、恶意、友善等等,而这些内容,都是由人性所决定的。
因此,新闻报道中应该有一个人性化的视角,去体现人的温情和情感情况,包括他们对事件的反应、对生活的感悟等等。
这样报道的内容会更加真实、立体、生动。
对于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我们要更加关注社会责任和良心。
在报道中,我们需要对事件进行透彻的调查和分析,以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我们的报道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发展有何种作用。
因此,新闻报道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体现我们对社会的热爱和关注。
电视新闻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中国电视不 仅需要 强大 的科学 理性 精神 , 而且 必须 有充 满人文 精 神 的价 值 判断 。 中国电视 的现 代化 必须 重视 经济尺 度 , 围绕 事业 办 实 业, 办好实业保事业 , 不断增 强电视 事业 的综合 实力。 同时, 又决不能 离 开人文尺度 , 必须把 实现 电视传播 的全面进步 , 作为 发展的真 正内涵和
.
意 味 着电视 新 闻没有或 不需 要人文关 怀 , 例 如 ,《 东 方时 空》 栏目 就 明 电视 节目生产决不能 以牺牲 电视 的美学属性 为代价 , 任何 商业化的包装 确 把人文关 怀作为其最高的传 播理念 。 近年来, 电视 新闻在传播 方式 上 也不应该 使电视传播 失去应 有的人文关怀和 诗性 品格。 这一点 , 理所 当 的 变化 已经在某 种程 度上 昭示着人文 关怀正 日 益 成为 一种内在 的价 值 然地 应当成为中国电视 现代化过程 中必须 坚守的原则之一。
【 关键 词】 人 文关怀; 电视新 闻; 电视产业
一
电视新闻与人文关怀 终极 目 标。 因此 , 中国电视要在传播 消除 贫困、 公平 分配 、 大众 参与 、 资 将电视新 闻和人文关怀 联系起 来似乎有点牵强 , 然而 , 这 丝毫也 不 源节 约、 生 态保护 等方面体现 出 自 身的文化 层次和 文化底 蕴。 工业化 的
鼙 索
电视新闻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刘迪
郑 州电视台 河 南郑州
4 5 0 0 0 0
【 擒要J 新 闻传媒 的出现 是一种人 文现 象的表现 , 其不仅 能够对客 这 样一种 努力 , 即为电视传播 引入 人类关怀 。 这 种追 问尽 管不能 改变当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将近40年的时间,这一路走来不仅在技术和制作水平上有了显著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进步。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电视纪录片在人文关怀方面的价值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展现。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人文关怀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选题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多关注基层百姓的真实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问题。
有一系列的纪录片以中国各地的非遗项目和传统手艺为主题,深入挖掘各具特色的手艺人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让观众了解到更加真实的中国乡村生活和人文精神。
而在现代社会问题方面,一些纪录片拍摄了城市中的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强调了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和生存困境,引发了观众对社会关爱和关注的共鸣。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制作手法上更加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更能够让观众深入地接触和理解所呈现的内容。
一些纪录片采用真实的情节和对话,带领观众深入到故事中的主角身边,让观众能够更加贴近和了解被拍摄对象的生活和心灵。
这种贴近性和真实感能够让观众更容易被故事所感染,产生共鸣,从而具有更强烈的人文关怀的效果。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宣传和推广方面更能够传递人文关怀的理念和情感。
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推广,一些优秀的纪录片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大的曝光度,被更多的观众所了解和关注。
一些关于扶贫攻坚和环境保护的纪录片,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播放,并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共鸣,进而引发对扶贫和环境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行动。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国际交流方面也促进了人文关怀理念的传播和交流。
一些优秀的中国纪录片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还在国际上赢得了不少奖项和好评。
这为中国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理念走出去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更多了解中国的渠道,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与人性化发展□许莹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的新闻改革取的了长足得进步,电视新闻报道的人性化趋势不断增强,并且越来越明显。
电视媒体关注受众需求,实现了报道内容的平民化和报道方式的平民化,诞生了新的新闻播报方式———说新闻,频道的专业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人性化;报道方式【作者单位】许莹莹,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现代社会,由于追求经济浪潮,人文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时间,关注人、尊重人成为知识界议论的话题,人文关怀成为世界文化潮流发展的总体趋势,成为人类理想的终极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思考的出发点,肯定人的自身价值和尊严,并以人文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为依据,去思考科学技术发展的合理性,排斥科学对人自身的异化,关注人自身的异化,关注人自身的生存境况,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电视新闻实现人文关怀是时代的趋势,是电视台本身的要求,是在新形式下“眼球经济”的产物。
将“人文关怀”引入到电视新闻中,至少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要从被报道的对象出发,一方面要考虑接受对象即受众。
对待报道对象(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和与之相关的人),要以平民化的视角来关注,不能用媒体的话语霸权强加于人;对待接受对象,要从观众需求心理考虑,即观众需求什么样的电视新闻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接收。
就当今我国电视新闻现状来看,其“人性化”的表现,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道内容的平民化电视节目是给观众办的,它必须以平民的视角来进行,其内容也要力求亲切自然,节目也就要把观众放在主人公的地位,改变以前的说教模式,以平等的身份与观众达成一种默契与沟通。
具,就是为了节省时间去做更多其他的事情。
(二)个人成就感。
个人成就感是美国人评价最高的价值观之一,他们依靠努力工作来赚钱,再用这些钱来进行消费,获得物质上是享受,而这些享受正是他们个人成就的最好见证。
美国人赞赏那些取得成就的人,一个人的价值通常通过其在某些领域的成就体现出来,但是对于这些成就,往往是通过经济来衡量的。
因此,消费就成为塑造其个人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努力工作。
美国人提倡借贷消费,所以,他们必须努力工作,赚取更多的钱,才能维持好自己的生活需要,艰苦的工作将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园,他们靠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物质拥有和享受水平。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途径,工作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消费需要,而且也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财富,工作成为人们取得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基础。
(四)效率和实用主义。
美国人做事非常讲究效率,因为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容不得他们办事拖拖拉拉,这样只会使他们不能自给自足。
美国人倾向于用实用主义来评价事物,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国边缘地区价值观的影响,因为边远地区的危险环境使他们对效率和使用工具非常追求。
他们非常重视技术的使用,并且总是利用这些技术来制造一些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方便的东西,并有一种想控制物质世界的强烈欲望。
(五)自由。
在美国所有价值观中,自由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美国人来说,自由代表着不受约束,这从他们的消费行为上表现的很明显,他们的金钱大部分用于消费,而且是超额消费,注重物质的享受,而不像中国人一样,把赚到的钱大部分用于储蓄,不懂得享受。
美国人更习惯于自由,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他们更愿意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他们的这种思想是进步的,而进步的思想和物质增长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1.郭立珍.20世纪初期美国消费文化转型考察[J].北方论丛,20102.周成璐,景一.消费主义、大众文化与公共艺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王晓俊.试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根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961·(一)电视把视角定位在平民,让群众在电视报道中唱主角。
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一次广播电视学术研讨会上曾说:“广播电视已不是英雄的时代,而是平民的时代;也不是一个喜欢表演的时代,而是喜欢自然的时代。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话语权从政府下放到人民,平民意识大大增强。
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重视,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最具代表性的提法。
富有强烈责任感的节目工作者以深切的同情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声。
他们用摄像机镜头记录了老百姓面临得种种问题和困难:贫困问题、住房问题、疾病问题、失学问题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了普通老百姓生存的艰难,生活的沉重。
(二)电视现在对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加强,改变过去只报喜不报忧的观点,及时引导舆论,充分发挥电视的喉舌功能。
“新闻单位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大量宣传正面典型,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以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与此同时,各级媒体也要紧紧抓住‘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不良现象和反面典型予以揭露。
”现在,中央级电视台、省级电视台以及市级电视台对这方面的报道都大大加强。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报道了大量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种社会现象。
(三)国际报道比重明显增加。
现在,中央电视台对国际战争的报道也大大加强,对国际舆论的走向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中央电视台对利比亚战争的报道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得突破,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通过直播、转播等电视手段,每天播发大量的信息、评论,使电视观众的知情权得到了相当大的满足,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中央电视台这次对利比亚战争的报道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战争爆发前,《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都做了大量关于美国、利比亚政府组织和反政府组织以及营救中国公民的情况。
战争中,通过前方记者和后方主持人的连线向观众传播了大量的信息,并把军事、国际关系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与资深外交官和国际新闻记者请入演播室,分析、讨论当前战况,以及插播有关背景节目、战况综述节目等做法增加了信息含量与信息深度,做到了信息增殖。
二、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人性化电视新闻在报道方式方面也更加趋向人性化,日趋和观众的欣赏心理吻合,和时代发展潮流吻合。
出现了融入主持人态度、和受众“平起平坐”的播报新闻方式———说新闻,并且适应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加强。
(一)新的新闻播报方式的诞生———说新闻。
现在媒体的传播理念实现了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
近年来,在电视界出现了“说新闻”这个名词,电视新闻实现了由播新闻向说新闻的转变。
实践证明:“说新闻”这个新闻播报方式亲和力强,很受观众欢迎。
中央电视台的《现在播报》、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报道》、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等电视新闻节目都在采用“说新闻”的方式,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视率。
“说新闻”这种方式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但是,电视新闻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在播新闻,播音员板着脸看着结构严谨,语言精练的文字稿,带着老百姓怎么也学不会的,极规范的吐字发音和稳健的语调,把用书面语写成的新闻一字一句地念出来。
这种播报方式不但没有发挥电视优势,反而人为地拉开了电视新闻和观众的距离。
(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加强。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人类生活社会化程度得提高,各种社会问题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球,此时,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前所未有的多层次、立体化。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迎合了这一需求。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指凭借声画形象,对重大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作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得报道与点评。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以特有的报道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报道,对新闻事态的发生发展过程作深入得剖析。
”它的发展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受众的需求。
我国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近几年来大量出现,并且已经越来越引起电视新闻界的关注,并且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中央电视台有《焦点时刻》、《时空报道》、《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以及经济新闻中的深度报道节目。
《新闻调查》播出了杭州胡斌的飙车案等等一系列深度报道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三、频道日益专业化随着市场化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专业分工的细化,人们的思想也日益解放,精神要求日渐提高,观众群体日渐分化,这就导致了电视界对观众需求难以全面把握。
受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也越来越挑剔。
观众迫切要求具有特色鲜明、节目精彩的专业频道出炉。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天连续24个小时直播各个国家的新闻事件,将各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在最短的时间里展现给受众,以让受众及时了解世界国家动态;同时中央电视台又出现了儿童频道和音乐频道,满足了少儿在放学后的娱乐,音乐频道满足了青少年欣赏民族音乐、经典名曲等的爱好;为了满足戏迷爱好者的需求,有了戏曲频道;而其经济频道、综合频道、英语频道等等也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视传播理念已由完全的传者主导向受者主导转变,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领域大大拓宽,电视新闻报道的人性化趋势大大增强。
电视新闻越来越从受众的心理出发,尊重受众,满足受众需求。
“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已经成了电视新闻的“家常菜”。
电视新闻在报道方式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符合受众需求的报道形式。
可以说,今天的电视新闻在更多考虑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电视新闻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1.卢慎勇.邹议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J].新闻爱好者,2003 2.叶子.电视新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