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
【漫谈】骨恶性肿瘤及转移瘤影像表现
【漫谈】骨恶性肿瘤及转移瘤影像表现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骨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恶性浆细胞在骨髓中无节制地增殖,并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常在血及尿中伴有异常本周蛋白,偶尔在肿瘤或其他器官中伴有淀粉样物沉积。
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多发性骨髓瘤常起自含红骨髓的骨骼,最常侵犯的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骨盆、头颅和长骨。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最先是背部和胸部疼痛。
进行性贫血多见。
影像学表现错综复杂,表现不一。
脊柱CT的表现可以仅为单纯的骨质稀疏,但更常见的是多发性溶骨性破坏,无论是单纯性骨质疏松还是多发性溶骨性破坏,均常伴有椎体的多发性压缩性骨折。
骨髓瘤组织可突入椎管至硬脊膜外,或由椎间孔进入椎管,产生脊髓或马尾的压迫症状,晚期同样可侵犯椎弓根、椎弓、横突和棘突。
肋骨病变常表现为带状破坏和细小的溶骨性破坏似穿凿状,偶尔伴有软组织肿块。
【病例】1、患者男性,74岁。
主诉:反复咳喘10余年,加重1月,既往腰椎椎管狭窄及腰椎压缩性骨折,最近腰痛明显。
胸部CT纵隔窗(Fig.6-4-1-a~b)示:左肋骨侵蚀性破坏,原因待查。
腰椎CT软组织窗(Fig.6-4-1-c~e)及CT骨窗(Fig.6-4-1-f~h)示:腰椎骨质疏松,L4骨性椎管狭窄。
但后来证实为骨髓瘤。
经验教训:由于对骨髓瘤肋骨的带状破坏没有足够认识,同时对椎体及附件均有溶骨性破坏误认为单纯的骨质疏松,导致未能提出骨髓瘤可能的诊断。
二年半后因左侧胸壁出现包块,再检。
胸部CT纵隔窗(Fig.6-4-1-a′~d′)示:多发性骨髓瘤,左前第5肋及左后第7肋骨质溶骨性破坏,并形成软组织肿块向左胸壁侵入。
2、患者女性,53岁。
主诉:间断乏力伴腰痛1月余。
查体:脊柱生理弯曲消失,胸椎略向后隆起,轻压痛。
胸椎CT平扫(骨窗)(Fig.6-4-2-a~c)示:胸椎椎体及附件交织呈网状溶骨性改变,骨髓瘤可能。
二、软骨肉瘤软骨肉瘤是起源于软骨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由肿瘤细胞形成软骨性基质,其发病情况,仅次于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肉瘤而居第三位,以30~60岁多发,好发于扁骨。
多发性骨髓瘤的MRI表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IMAGING TECHNOLOGY1999年 第15卷 第7期 Vol.15 No.7 1999多发性骨髓瘤的MRI表现张华 潘自来 江浩 丁晓毅 管永靖 宋琦 倪根雄 沈军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MRI表现。
方法 分析23例多发性骨髓瘤的MRI表现类型。
结果 MRI类型包括:正常型3例(13%);弥漫型8例(34.8%);灶型7例(30%);弥漫加灶型2例(8.7%);“盐和胡椒”型3例(13%)。
5例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4例见于弥漫型。
结论 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MRI分型有助于观察其骨髓异常的状况,其MRI表现可能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有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 骨髓瘤,多发性 磁共振成像MRI Features of Multiple MyelomaZhang Hua,Pan Zilai,Jiang Hao,et alDepartment of Radiology,Ruijin Hospital,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200025) [Abstract]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MRI features of multiple myeloma.Methods The MRI patterns of bone marrow involvement in 23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were analyzed.Results MRI patterns included:3 normal(13%);8 diffuse(34.8%);7 focal (30%);12 diffuse and focal (8.7%);3‘salt-and-pepper’(13%).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were found in 5 patients,and 4 of them occurred in diffuse patterns.Conclusion The MRI grouping is helpful in assessing the bone marrow involvement of multiple myeloma,the MRI features may correlate to clinical stage and prognosis. [Key words] Myeloma,multiple MRI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原发性恶性浆细胞在骨髓中无节制地增殖并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为特征的浆细胞恶性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以浆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殖而引起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
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在X线检查中,多发性骨髓瘤的骨质破坏表现为多发性小圆形透亮区,骨质呈“蜂窝状”改变。
这种表现称为“骨砂样改变”,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X线征象之一。
此外,骨瘤、软组织肿块和骨质破坏也可
见于X线片上。
CT检查对于评估骨髓瘤的生长情况和周围结构的受累程度具有重
要意义。
在CT图像上,多发性骨髓瘤呈多灶性分布,可见到病灶周围软组织肿块和邻近组织器官的受累情况。
CT检查有助于及时明确病变
的范围和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MRI检查是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MRI技术对
软组织的显示更为敏感,可以清晰地显示骨髓瘤的部位、大小、形态
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在MRI图像上,多发性骨髓瘤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影像,病变周围软组织也可能受累。
核素显像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放射性
同位素的摄取和分布情况能够清晰显示骨骼的代谢活动和异常改变,
对于病变的定位和评估至关重要。
核素显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
地进行诊断,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和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
X线、CT、MRI和核素显像技术各有优势,结合应用可以全面评估病变的特点和范围,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案,做到及时明确诊断,有效进行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归巢至骨髓
PC
实用文档
6
骨髓瘤细胞的发生
正常浆细胞
行使正常功能
凋亡 (细胞程序化死亡)
骨髓瘤细胞
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 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 骨髓微环境、细胞因子、粘附因子的刺激
实用文档
异常克隆M 蛋白
7
多发性骨髓瘤
实用文档
8
实用文档
9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木,严重可影响大脑功能而昏迷。
• 心血管系统 • 肾功能不全
实用文档
32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4、出血倾向
• 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功能降低 • 血液粘滞性增高
表现: 鼻出血和皮肤紫癜, 内脏出血
实用文档
33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血象
• 正细胞、正色素型贫血 • 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 血沉增快
实用文档
• 3、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除有M蛋白外 并无临床表现,即无骨骼病变,骨髓中浆细胞增多也不 明显
• 4、反应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
• 5、骨病变需与转移癌、老年性骨质疏松、肾小管酸中 毒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鉴别。
实用文档
57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与鉴别诊断
诊断
• 1、首先依靠临床及检验,一定要有临床证据 (浆细胞>15%,骨髓穿刺,尿蛋白等)。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骨骼破坏:
骨痛:开始一过性、轻微、短暂而局限。咳嗽 负重时加重,疼痛部位与病灶部位吻合,骨 折时可呈放射性束带感。
骨折:可自发的发生也可活动后诱发。
骨折压迫神经可能发生对称性的神经炎,截 瘫,脊髓神经根病,肌萎缩和感觉障碍。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表现探讨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表现探讨发表时间:2014-03-19T11:05:56.343Z 来源:《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作者:于洋张倩(通讯作者)[导读] 发病率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2:1,大多患者年龄>40岁[1]。
但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于洋张倩(通讯作者)(唐山市第三医院影像科河北唐山063100)作者简介:于洋(1977 11-),男,汉族,籍贯: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职务及职称:主治医师,从事专业:医学影像诊断。
通讯作者:张倩(1977 10-),女,汉族,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职务及职称:主治医师,从事专业:医学影像诊断。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MM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骨髓穿刺或临床证实的29例MM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
结果:29例MM中,X线平片阴性4例,CT阴性2例,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及骨质破坏。
结论:MM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影像、实验室与病理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X线平片;CT;MRI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311-02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多处骨骼,每处骨骼又可发生多处病灶,故常称为多发性骨髓瘤。
发病率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2:1,大多患者年龄>40岁[1]。
但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性,误诊率很高。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MM的检出率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诊断医师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率,现将本院近年来经骨髓穿刺、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0~2010年经骨髓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MM患者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39~78岁。
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
诊断:腰2椎体异常信号:考虑压缩性骨折
伴水肿,建议增强除外病理性骨折。
SAG T1 SAG T2
SAG STIR
20CT图像
最后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 IgG λ型
骨髓瘤:又称浆细胞性骨髓瘤、多发性骨 髓瘤;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 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好发年龄为40-70岁,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于脊柱、肋骨、胸骨、颅骨及长骨干 骺端红髓部分。 临床症状主要是患骨疼痛,初期为间歇性, 继为持续性,疼痛十分剧烈,往往伴全身 症状如发热、乏力及消瘦等。 实验室检查:约40 %患者尿中可见本-周蛋 白,约50 %的病例的血清蛋白增高,约50 %的病例的血清钙增高。
弥漫性+ 灶性浸 润:T1 低信号 背景里 可见数 个结节 状更低 信号
谢 谢!
影像表现:
CT表现:典型病变为骨内小圆形骨质破坏 区,边缘清楚、锐利,少见硬化;病灶也 可为大块状骨质破坏,骨皮质破坏后肿瘤 可侵及软组织形成肿块;部分病灶表现为 骨小梁减少,内见散在低密度骨质破坏区。
283骨髓瘤医学影像学
• 骨质硬化
• 少见,又称硬化型骨髓瘤,可见于治疗后
• 软组织肿块
• 破坏区周围
• X线正常者
• 骨质改变轻微或病灶较小
影像学表现—CT
• 更早地显示骨质细微破坏、骨质疏松、骨外侵犯 • 典型表现为弥漫性分布、边缘清楚的溶骨性破坏
(二)骨髓瘤
myeloma
• 起源于骨髓网状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浆细胞 瘤
• 可单发或多发,孤立性骨髓瘤(单发者)少见; 多发者又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
• 晚期可广泛转移
临床与病理
• 最初在髓腔内蔓延,继而破坏骨皮质、软组织 • 瘤细胞分浆细胞型和网织细胞型 • 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男多与女 • 好发部位:红骨髓部位(头颅、脊椎、肋骨、骨
区,无明显骨膜反应,常见软组织肿块 • 胸骨、肋骨破坏多呈膨胀性 • 椎体后缘骨质中断或破坏,为肿瘤侵犯硬膜外的
可靠征象
影像学表现—MRI
• 能显示骨破坏出现之前的骨髓内改变,对发现病 变,确定病变的范围非常敏感
• 骨破坏或骨髓浸润区在T1Wl上呈边界清楚的低信 号,多位于中轴骨及四肢骨的近端
• 弥漫性病变则为多发、散在点状低信号,在高信 号的骨髓背景的衬托下,呈特征性的“椒盐状” 改变,T2Wl上呈高信号,STIR序列病灶高信号
盆、胸骨及四肢长骨近端等) • 临床:全身骨骼疼痛,软组织肿块及病理性骨折 • 化验:全血细胞减少,血沉增快,高钙血症,高
蛋白血症。Bence-Jones氏蛋白(+)
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
• 广泛性骨质疏松
• 以脊椎和肋骨明显,常伴病理性骨折
• 多发性骨质破坏
[腰椎影像]“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体征、影像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建议收藏)
[腰椎影像]“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体征、影像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建议收藏)多发性骨髓瘤定义●单克隆浆细胞的多灶性、恶性增殖,导致特征性骨骼畸形,伴有贫血和肾脏疾病症状和体征●通常表现为骨痛●患者可主诉脊柱或其他受累骨的深层钝痛●可由表面上看来轻微的创伤诱发●背痛致腰椎活动较差●典型的疼痛放射至腰部和臀部,且不遵守相应的神经分布规律●可出现神经根和脊髓病变流行病学●多见40~80岁的中年人群中发病●发病率:男性>女性●多见于非裔美国人●亚洲人较少发病●常出现贫血和肾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发生淀粉样变性病●受到电磁辐射和接触农药后易发病●艾滋病患者易发病影像学检查●X线■评估骨骼●MRI■全身MRI可替代骨骼X线评估■脊柱MRI可以评测局灶性脊柱疼痛或神经痛影像学表现●局灶性、境界分明的骨溶解和破坏区●很少发生硬化性骨髓瘤●MRI上可见典型的沉积病灶:■圆形■T1加权MR影像呈低强度信号■T2加权或短阵T1反转恢复MR影像呈高强度信号●可因红骨髓再生或弥散性骨髓瘤致弥散性骨髓改变●多见骨质疏松性骨折,较病理性骨折易发其他检查●当出现神经根病变时建议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实验室检查明确血清钙水平●血清蛋白电泳鉴别单克隆丙球蛋白病●尿液分析排查本-周蛋白尿(Bence Jones proteinuria)鉴别诊断●椎体的成骨细胞转移性疾病●椎体血管瘤治疗●抑制破骨细胞吸收药物,包括双磷酸盐类、降钙素和金霉素●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化疗●反应停●骨髓移植●保守治疗,包括局部冷、热疗,单纯止痛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或疼痛限制日常生活活动时行硬膜外或关节突关节局麻药与甾体激素局部阻滞可以缓解症状●椎体骨折或塌可行椎体成形术●由于椎管狭窄导致持续性疼痛或进展性神经系统症状时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图1患有腰痛的老年患者。
前后位(A)和侧位(B)X线示L2椎体可能不全骨折,伴轻度L3椎体终板塌陷。
椎体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遗传预后因素
• 预后不良因素:染色体13q14(存在于高达50%的患者)提示预后不良; 17p13的缺失(20%患者)与侵袭性病程经过和短的生存期相关;染色体 1q21的扩增(40%患者);失去P53肿瘤抑制基因;t(4; 14)、t(14; 16)、t(14; 20)易位。
化边。 • 特征性表现:椒盐征;软组织肿块呈“围管性”生长;穿凿样、虫蚀样骨质
破坏、连续性。
谢谢
病理表现
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细胞癌
嫌色细胞癌
集合管癌 及未分类癌症
• 大体病理:多发性溶骨性病变,从髓腔开始浸润生长,可破坏骨 皮质,常导致病理性骨折。
• 镜下:胞质嗜碱性且组织分化良好的肿瘤性浆细胞取代正常骨髓 组织,核周空晕,核偏于一侧,染色质凝聚成车辐或钟面状。
主要临床表现及检查
• CRAB: • C calcium elevation高钙血症 :呕吐、乏力、意识模糊等。 • R renal insufficiency肾功能损害:蛋白尿、急慢性肾衰。 • A anemia贫血。 • B bone abnormalities骨骼损害:骨痛;骨质破坏及骨质疏松,可导
X/CT表现
• 病理性骨折:常见于脊柱和肋骨;椎 体后缘骨质中断或破坏,为肿瘤侵犯 硬膜外的可靠征象。
• 软组织肿块:位于破坏区周围,椎旁 软组织肿块很少跨越椎间盘水平至邻 近椎旁。
• CT优势:X线平片更早期显示骨质细 微破坏、骨质疏松和骨外侵犯的程度, 特别是脊柱、骨盆病变,以CT显示清 楚。
• PET的最显著优点在评估治 疗,骨髓浸润情况。
鉴别诊断溶骨性转移瘤
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诊断【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68岁,男性多于女性。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1],并且发病年龄提前。
本病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漏、误诊断率高。
我们搜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底资料完整并经过骨髓穿刺证实的骨髓瘤20例,分析其X线和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20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38~70岁,平均59岁。
临床表现:骨痛18例,贫血15例,发热16例,病理性骨折8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降低15例,血小板降低6例,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不同程度降低10例,血红蛋白升高10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6例,血清球蛋白升高,致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9例,血钙升高10例,尿本-周蛋白阳性8例。
所有病例做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涂片;骨髓瘤细胞15%~90%。
全部病例摄头颅、脊柱、四肢长骨X线平片,骨盆和胸部正侧位片。
部分病例选择性头颅、胸部、脊柱和骨盆CT检查。
2 结果20例骨髓瘤中,X线阴性4例,X线和CT检查均为阴性2例。
其余16例均有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骨质异常。
(1)颅骨(10/20):单纯广泛颅骨骨质疏松2例。
“穿凿样”骨质破坏8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直径1mm~30mm不等的圆形骨质缺损区,边界清晰,无硬化环。
(2)肋骨(8/20):骨质疏松2例,轻度膨胀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3例,单纯溶骨性破坏3例。
(3)脊柱(15/20):骨质疏松3例,骨质破坏12例,表现多个椎体骨质弥漫性斑片状溶骨性破坏,伴有或不伴软组织肿块。
椎体破坏伴病理性骨折5例,15例骨质破坏中,8例X线平片显示椎弓根破坏,CT发现12例椎弓根破坏,4例伴有椎板、棘突、横突等附件骨质破坏,椎间隙保持完整。
(4)骨盆(10/20):骨质疏松3例,溶骨性破坏7例,伴有或不伴有软组织肿块。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分析段书峰【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90例经临床确诊的多发性患者骨髓瘤依次采用X线、CT及MRI检查,对这3种检测方法的检出阳性率进行比较,总结出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和MRI技术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T检查的检出率与采用MRI技术检查的检出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或多发穿凿状及广泛的骨质疏松.CT、MRI技术对于早期及小病灶检出率高,可更好地补充X线检查.【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2(025)001【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作者】段书峰【作者单位】南通市肿瘤医院影像科,江苏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原发于骨髓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所引起的恶性骨肿瘤,因起病缓慢,症状、体征多样化,临床误诊、漏诊率极高。
充分掌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90例我院临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资料,分析多种影像学检查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32~75岁,中位年龄54 岁;病程 0.5 ~6.0 a,中位病程2.8 a。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出血、贫血、尿浊、尿频、发热、蛋白尿、全身乏力、肺部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采用2003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新修订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
1.2 影像设备及检查方法 CT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全身螺旋CT扫描机,MRI扫描采用GE公司的MRI扫描仪。
所有病例摄取头颅、脊柱正侧位、骨盆及胸部正位X线平片,其他部位的摄取包括:肱骨、股骨和胸骨及肩关节等。
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临床表现
检者 对 比 , 骨 质 疏 松 受 检 者 的骨 密 度 相 对 较 低 。2 ) 采 取
C T及 MR I 临 床表现 ,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及 方 法 1 . 1 基 本 资 料
本 次纳入 研究 的 8 6例多 发性 骨髓瘤 患者 于 2 0 1 4年 3 月至 2 0 1 5年 3月 收 治我 院 , 均符 合 多 发 性 骨髓 瘤 诊 断 标 准 ] 。其 中 , 男性 4 6例 、 女性 4 O例 ; 年龄分布在 4 2 ~7 9 岁, 平均 年 龄 ( 6 1 . 9 ±3 . 6 ) 岁; 疼 痛部位: 1 6例 为 全 身 骨
骨 髓瘤 患者加 强 临床诊 断 , 并 采 取 有 效 治 疗 措 施 。本 次
C T、 MRI 诊 断检 出率 以及正 确 率均 显 著 高于 x线 诊 断 (P dO . 0 5 ) ; C T和 MRI 诊 断检 出率 比较无 明显差异 ( P
>O . 0 5 ) ; MRI 诊 断正 确 率 明显 高于 C T诊 断 ( P d0 . 0 5 ) 。
方法, 进 而提 高诊 断 准确率 。 【 关 键词 】 多发 性骨髓 瘤 ; X线 ; C T; MR I 、
多发性 骨髓 瘤是 血液 内科 常见疾病 之一 , 该 类 患 者常
多发骨髓瘤和多发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 多发骨髓瘤和多发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1 多发骨髓瘤和多发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多发骨髓瘤和多发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关键词多发骨髓瘤多发转移瘤影像学鉴别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与多发骨转移瘤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
多发骨髓瘤为发生于 B 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近年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为了提高多发骨髓瘤与多发骨转移瘤的诊断水平,本文从影像学(包括 X 线、CT、MRI、ECT)和临床的角度对二者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以提高对这两种恶性肿瘤的诊断水平。
首先从影像学诊断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多发骨髓瘤好发于富含红骨髓的部位,如颅骨、脊椎、肋骨等。
而骨转移瘤全身皆可发生,但以骨盆、脊柱、颅骨和肋骨最多见。
影像学方面的检查主要是骨骼的普通 X 线片、CT 及核素骨扫描及 MR 检查。
X 线平片:MM 常有广泛的骨质疏松、多发骨质破坏,生长迅速者破坏区如穿凿状、鼠咬状,无硬化边及骨膜反应,生长缓慢者破坏区呈蜂窝状、伴有骨膨胀[1]。
骨转移瘤 X线表现可分为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
以溶骨型多见,骨质骨破坏边界较模糊且形态不规则。
1 / 6多伴成骨形成,溶骨性缺损周围有骨密度增加,且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有原发病灶存在[2]。
MM 骨破坏数量较多,范围较广,大小相近,2 而骨转移瘤则相对稀少,大小不一,差别悬殊,当下颌骨发生破坏时,应当首先考虑 MM。
CT:MM 典型表现为松质骨内弥漫分布的边缘清楚的骨性破坏区,呈圆形及类圆型病灶,病灶边缘大多清楚,即穿凿状的骨破坏,大小多在0.5~1.5cm 范围,而无明显骨膜反应,常见软组织肿块,脊柱常可见病理性骨折,胸骨、肋骨破坏常呈膨胀性,膨胀程度可非常明显,病变部位骨小梁消失,为密度均匀边缘清楚的软组织密度灶替代,对邻近软组织为压迫性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熟 B cell
长命浆细胞 (记忆B细胞)
再 次 抗 原 刺 浆细胞 激
归巢至骨髓
PC
精选ppt课件
6
骨髓瘤细胞的发生
正常浆细胞
行使正常功能
凋亡 (细胞程序化死亡)
骨髓瘤细胞
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 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 骨髓微环境、细胞因子、粘附因子的刺激
精选ppt课件
异常克隆M蛋 白
1、感染(Infection)
• 体液免疫缺陷 • 细胞免疫下降
最多见的是肺炎,其次为尿路感染。
病原菌:
G-、G+菌,真菌多见。如阴沟杆菌、肺炎克雷白菌、大肠艾
稀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等。
精选ppt课件
28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2、肾功能损害
• 发病机制: • 游离轻链沉积病 • 高钙血症 • 尿酸过多 • 感染 • 肿瘤侵润
精选ppt课件
11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骨髓瘤细胞对骨骼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浸润与破 坏所引起的临床表现
1. 骨骼疼痛和破坏 2. 髓外浸润 3. 贫血表现
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
1. 感染 2. 肾功能损害 3. 高粘滞综合征 4. 出血倾向
5. 淀粉样变性和雷诺现象
精选ppt课件
12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
骨破坏好发部位:头颅→椎体→肋骨→骨盆→
肢体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精选ppt课件
18
精选ppt课件
19
精选ppt课件
20
精选ppt课件
21
精选ppt课件
22
Hale Waihona Puke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髓外浸润:
肝、脾、淋巴结及肾脏等受累器官肿大。肝大者 约占40 % ,半数有脾大。
精选ppt课件
14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骨骼破坏:
骨痛:开始一过性、轻微、短暂而局限。咳嗽 负重时加重,疼痛部位与病灶部位吻合,骨 折时可呈放射性束带感。
骨折:可自发的发生也可活动后诱发。
骨折压迫神经可能发生对称性的神经炎,截 瘫,脊髓神经根病,肌萎缩和感觉障碍。
髓外骨髓瘤:孤立性病变仅见于软组织者,如口腔 及呼吸道等。
神经浸润。
可发展为浆细胞白血病。
POEMS 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病变(P )、器官肿大 (O )、内分泌病(E )、单株免疫球蛋白血症 (M )和皮肤改变(S )
精选ppt课件
23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髓外浸润:
7
多发性骨髓瘤
精选ppt课件
8
精选ppt课件
9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人类8型疱疹病毒参与 了骨髓瘤的发生.
• 目前认为骨髓瘤细胞起源于B记忆细胞或幼浆细 胞。
• 进展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IL-6异常升高,认为IL-6 是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因子,促进了骨髓瘤细胞的增 生,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凋亡.
精选ppt课件
4
概念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骨髓细胞)
骨骼破坏
血清出现克隆的免疫球蛋白
正常免疫球蛋白
本周蛋白尿 贫血 肾衰
精选ppt课件
5
浆细胞的发育过程
淋巴结 滤泡中心
浆母细胞
淋巴系定向祖细胞
IgM IgM IgD
血液
原 B cell
前B cell
骨髓
未成熟 B cell
抗原刺激
幼稚 B cell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精选ppt课件
1
尊敬的Bence Jones医生: 试管内为一种比重非常高的尿标本.煮
沸后会变得有些不透明,加入硝酸时会起 泡,带点红色,并变得相当清亮,冷却后又 变成您现在所见到的粘稠样子,加热可使 它再次液化.它究竟含有什么物质?
Thomas Watson 1845年11月1日 星期六
2. 肾功能损害。 3. 高粘滞综合征:临床出现头晕、眼花、手足
麻木、心绞痛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4. 出血倾向:原因是M蛋白致血管壁和血小板功
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还有血小板减少等。 5. 淀粉样变性和雷诺现象。
精选ppt课件
26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二)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精选ppt课件
27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精选ppt课件
24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贫血表现:
除因大量骨髓瘤细胞排挤正常造血 组织外,还与肾功能不全、慢性病 性贫血和营养因素等有关。
精选ppt课件
25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二)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1. 感染:易发生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 败血症。也可有病毒感染。
50~60℃
90~100℃
室温
50~60℃
精选ppt课件
2
精选ppt课件
3
概念
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骨髓内有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 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尿内出现本周 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
表现蛋白尿、管型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精选ppt课件
29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
• 典型的症状 • 恶心、呕吐、厌食 • 多尿、脱水 • 神志模糊,甚至昏迷
精选ppt课件
30
精选ppt课件
31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3、高粘滞综合征 (Hyperviscosity Syndrome)
• 视网膜:视网膜静脉呈袋状,可渗血和出血。 • 中枢神经系统:头昏、眼花、视力障碍、手足麻
木,严重可影响大脑功能而昏迷。
• 心血管系统 • 肾功能不全
精选ppt课件
32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4、出血倾向
• 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功能降低 • 血液粘滞性增高
精选ppt课件
10
发病情况
•MM在全部肿瘤中占1%、占血液学肿瘤的10%。
•中、日等国发病率低有报告为0.6/10万,欧美为 2-9/10万老年及男性高发。
•在美国,MM已超过白血病成为仅次于淋巴瘤的第 二位血液系统高发肿瘤。
•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0岁,40岁以下发病很罕见。 •男女之比约为3:2。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1. 骨骼疼痛和破坏 2. 髓外浸润 3. 贫血表现
精选ppt课件
13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骨骼疼痛和破坏:
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和骨折
骨痛为早期主要症状 主要病变在扁骨,而成人不再造血的四肢 长骨较少受侵犯。胸、肋、锁骨连接处发生串 珠样结节者为本病特征。 少数病例仅有单个骨骼损害,称为孤立性 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