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经济存在四方面困难

合集下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2.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3.不同阶层的群体收入差距拉大4.国企与民企的资源分配问题,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不公平竞争问题。

5.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6.物价上升,通货膨胀,房价偏高,影响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7.经济与资源,人口,环境的矛盾突出。

8.过于偏重GDP的增长,不注重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幸福感的提升,社会进步较迟缓。

9.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的比重较大,占用劳动力较多,生产效率较低。

10.城市化率低,人口城市化进度落后于城市面积的城市化。

对策:1. 切实执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原崛起,中部崛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等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投资,缩小区域差距。

2. 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重点实现人口的城市化,不断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服务业转移。

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兴修现代化水利设施,提高劳动生产率。

3. 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法律引导,提高民众的现金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通过税收政策,二次分配,缩小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

限制国企等垄断性企业的收入。

4. 给予中外企业,国企民企同样的发展,竞争,融资等环境,公平竞争。

5. 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是发展现代教育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建设科技强国。

6. 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

切实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7. 转变发展观念,从单一重视GDP增长到注重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主。

8. 国家要实行宏观调控,强力控制物价,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一、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主要包括内外两个方面。

在内部,我们面临着高企的债务、严重的房地产危机以及制造业的不振,这些问题导致整个国家的产业陷入萧条,失业问题严重,民众怨声载道。

在外部,西方国家开始与我们搞去风险,并且出现了全面脱钩的趋势。

尽管目前西方国家还没有完全实现脱钩,但他们已经开始将制造业迁出中国,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从长远来看,我国很可能会在国际贸易中被边缘化,依靠出口火车头拉动经济变得很艰难,而当前的出口顺差只是过去惯性的体现。

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

我们近年来面临了许多问题,导致国家经济陷入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困境。

这是因为还有一些经济数据支撑着整个经济的基本面,但实际上我们已经陷入了衰退。

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衰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钱不好赚了。

当只有少部分人感受到经济困难时,那可能只是某个行业出现了问题,对整体经济影响不大。

但如今各个行业似乎都存在问题。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经济不活跃意味着交易不旺盛,大家都在尽量削减开支并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无论承认与否,通缩已经实际存在。

当整个社会都感受到这种寒意时,说明我们的经济支柱出现了问题。

就我国而言,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重要支柱。

房地产不仅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还对国民生产总值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旦该行业出现问题,将会牵动多个领域。

如果其他支柱也出现问题,那么问题将继续恶化。

随着中美对抗升级,似乎作为支柱产业的出口也开始下滑。

制造业指数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说明我们的经济造血能力正在迅速下降。

简而言之,房地产面临崩盘风险,债务问题已经开始暴露,不得不通过债务展期等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手段来应对。

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似乎已经失去效果,无论投放多少流动性,都会迅速退出市场。

不知道有多少人考虑过,如果一个环节出现塌方,其他方面是否会陷入问题?我们可以简单推演,通常经济衰退源自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多因金融危机引发,后者往往由银行、企业或其他大规模债务暴雷引起连锁反应。

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四个方面

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四个方面

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四个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大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回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年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经济增长的动源总是起源于结构性的失衡状态,而增长的实现或消失又总是取决于结构性矛盾的缓解或加剧扭曲。

因此,结构性政策可以视为中国经济增长核心的政策。

一、对目前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简要归纳结构性矛盾,从本质上来说是既定的增长格局和经济运行的方向与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之间出现的背离或扭曲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有四个结构现象,我们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服务业比重偏低。

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过低,甚至出现服务业比重下降的现象。

1998年与1990年相比,第二产业的比重由41.6%上升到5 5.60%,其中工业的比重由37%上升到51%,增长的幅度之大是罕见的。

进行国际比较就会发现,目前中国服务业所占比重低于低收入国家10个百分点左右,最近,世界银行经济家E.C.HUA做了一次很好的研究,他发现即使在通货紧缩之中,第三产业的价格还在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结构性短缺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民经济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问。

服务业为什么出现滞后的现象呢?第一,制度性的垄断,包括单一或有限的供给商结构,包括各种进入的壁皇、排斥竞争的价格政策、对国有部门所有制的盲目性等等。

第二,目前对服务业存在着不正确的歧视和偏见,“无工不富”、“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这种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

这种歧视和偏见是自足经济或者封建意识,而不是分工的思想,在本质上是逆市场化的。

(二)城乡人口比例失调。

目前经济结构的第二个明显矛盾是城乡人口的比例失调和极低的城市化率。

目前中国的工业化率已经超过50%,而城市化率只有30%,这20个百分点的差别导致了一系列的扭曲,一方面加剧了农村人多地少、农民收入低的矛盾,另一方面导致了国内市场的狭窄,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仅服务于占人口30%的城市市场,目前中国真正有效的市场空间仅以2亿多人口为基数。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汇总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汇总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在撰文中指出,中国当前面临着四大主要挑战。

中国设想中的向繁荣的市场化经济转型将带来巨大考验。

北京方面必须果断行事,同时响应人民的要求。

但目前,在经济方面,似乎异常地优柔寡断。

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发生什么转变?对于关心世界发展前景的人而言,这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参加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hina Development Forum),为我提供了观察中国政策制定者如何看待未来挑战的一个不错的窗口。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的学者们为论坛准备的演讲和论文为我们提供了洞见。

中国当前面临着四大主要挑战。

第一是如何转变增长模式——既在数量上也在质量上。

第二是如何相对平稳地管控潜在增长不可避免的放缓。

第三是如何管理好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对接。

最后是如何掌控国内政治演进。

首先,中国已经接受了趋势增长率的下降。

“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预计每年经济增速不会低于6.5%。

虽然按国际标准衡量算快的,但对中国而言却是较慢——至少相对直至最近的几年(见图表)。

然而,这一增速仍将帮助中国实现2020年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10年翻一番,也将实现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的2020年之前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那时,按购买力平价算,中国实际人均GDP应该接近美国水平的三分之一。

中国整体增速大幅放缓并不必然导致国民福利增长大幅下滑。

过去,伴随经济急速增长的是低回报投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不平等日益加剧以及社会消费领域(尤其是环境、医疗和教育)投资不足。

即使GDP增长大幅放缓,中国也可能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

实际上,如果能完全放弃GDP增长目标、转而设定公共、私营部门消费增长目标,或许会更好。

在论坛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强调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计划。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欧洲一位记者说过:如今世界经济,完全是由中国和美国在支持着。

我想这句话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肯定了。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确实以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全世界的赞叹,在之前的中国经济对话中,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经济地位。

但是,从目前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局势和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收入差距扩大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很多,社会转型期间很多劳动力其技能已经不符合社会需求,产生大量的下岗职工;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很多人接受不到改变命运的机会;沿海地区,资源型城市对于累积财富有优势;官僚资本主义和隐性世袭制等。

收入差距扩大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首先,中国目前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经济和现代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工业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收入差距扩大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而且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收入差距影响消费。

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低、低收入阶层消费倾向高,钱多的不去买、钱少的没钱买,不平衡的财富分配结构严重弱化了社会消费总能力,而消费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所以收入差距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收入差距扩大引发贫困化。

处于收入底层的人群,基本生活不能满足或刚能满足,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更不用奢望实现个人价值,恶性循环必然会造成贫困化。

根据短板理论:木桶所乘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贫困化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制约了经济发展。

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的稳定。

首先,社会成员对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满情绪强烈,失衡心理蔓延,将会大大降低劳动者的生产热情。

另外,收入差距扩大容易导致社会结构畸形发展,激化社会阶层矛盾,引发社会不稳定,进而危及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民币连续升值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从经济学上讲,人民币汇率近十年来都没有做过调整,而这十年中国的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九十年代以来,一些权威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21世纪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所以人民币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

从国际上看,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四大风险是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从国际上看,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四大风险是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从国际上看,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四大风险是:1.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中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新兴经济体中的流动性大量增加,通货膨胀率远高于发达国家。

国际金融市场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债券利率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低于一些欧洲国家。

这些国家政府财务纪律松弛,正在形成泡沫。

第二,为了保增长,新兴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却错过了做结构性调整的机会。

相比而言,发达国家反而正在进行调整,美国失业率上升也可以被看做是结构调整的一种迹象。

而发展中国家还是依赖出口、原材料出口,调整却放慢了。

第三,新兴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市场化趋势有所倒退,政府干预增大。

整体来讲,2012年世界经济自由度有所下降,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这三个因素与其他因素叠加在一起,出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资金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回流,导致这些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风险在增强,不能排除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金融危机有可能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进而导致整个世界经济陷入困境。

2.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扩散的风险同时,债务危机使欧盟的经济前景变得暗淡,宏观经济风险明显上升。

首先,债务危机挫伤了刚刚开始恢复的经济信心。

由于担心经济形势可能因债务危机而恶化,私人消费和投资进一步萎缩,令欧盟脆弱的经济复苏失去两个重要的增长引擎。

其次,欧元区国家纷纷紧缩财政也将影响到脆弱的经济复苏,政府巩固财政的努力将变得更加困难,这些国家将不得不经历更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困难。

3. 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风险表面上看起来,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

因此,要防止通货膨胀特别是恶性通胀的发生,似乎可以从紧缩货币入手,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比如,提高银行利息率和证券的收益率,防止居民从银行和证券市场大量变现,导致大量现金流入市场;收缩货币供应,减少信贷额度,控制基建投资;鼓励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国内市场对货币的需求,等等。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摘要:本文对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分化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措施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30年来实现了年平均8%左右的持续增长,在人类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是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四个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资源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资料和人们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

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并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巨大2005年我国能源和矿产品产量快速上升,原煤产量达到21.9亿吨、原油1.81亿吨、铁矿石4.21亿吨、粗钢3.52亿吨、10种有色金属1635万吨、磷矿石3044万吨、原盐4454 万吨、水泥10.60亿吨。

大宗短缺矿产品的进口量持续增加,2005年我国矿产品贸易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进口原油12682万吨、铁矿石27523万吨、锰矿石458万吨、铬铁矿302万吨、铜矿石406万吨、钾肥917万吨。

“十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从2001年13.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2亿吨标准煤,增长了64.4%。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6.5%,用水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5.4%,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分别高达70%、60%和90%,而国际上公认的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低于40%,否则将危害河流健康和流域安全。

中国民生问题清单

中国民生问题清单

中国民生问题清单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民生问题也备受关注。

民生问题的解决关乎人民的幸福感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教育、医疗和环境等方面,列举出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重大民生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经济问题1. 收入差距: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严重,城乡收入差距、地区间收入差距以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显著,富有与贫困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2. 就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失业人员再就业难等都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教育问题1. 教育公平:在中国的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条件较差。

教育公平问题导致了城乡之间和富贫之间的教育差距扩大。

政府应增加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育设施条件。

2. 教育质量:中国的大学数量庞大,但整体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和知识灌输导致了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

教育体系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医疗问题1. 医疗资源不均衡:大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缺乏医疗资源,导致就医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医疗投入,引导医生到农村执业,并改善农村医疗设施条件。

2. 医疗费用高昂:医疗费用的高昂是困扰中国民众的一个普遍问题。

政府应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基本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

四、环境问题1. 污染问题:中国的空气、水和土壤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监管,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2. 自然资源浪费: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但资源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正面临四方面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正面临四方面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正面临四方面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1、、是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2、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3、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4、是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5、是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

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学习意义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不仅给我们提出了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更给我们方法论方面的启示。

启示之一,是教育的说理性与动情性的结合。

荣辱观不同于一般道德观,它对人的影响不仅在于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和评价上,而且还在于荣辱的体验上。

不仅有认知影响,还有情感影响。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教育的说理性与动情性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

启示之二,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落脚到应用上,但不是不要理论,束之高阁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

同样,没有理论的教育也是苍白无力的。

用荣和耻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不仅有强大的理论穿透力,也能很好地付诸实施。

启示之三,是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要求与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实际之间的差距,引导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善自身的不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防止脱离实际,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又要防止以结合实际为幌子,附着庸俗,妥协落后。

“八荣八耻”既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又高于现实。

使人们既能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又有信心改变现状,达到新的目标。

一切脱离实际可能的高标,一切没有引导性目标的平庸,在教育中都是应当力戒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分析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答:目前影响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问题是社会总需求总量不足和社会总供给结构性过剩等问题。

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总需求总量不足和社会总供给结构性过剩我国目前市场供需不平衡,社会总需求总量不足和社会总供给结构性过剩矛盾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

郎咸平在北京大学“博雅论坛—金融大讲堂”演讲中认为,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制造业危机和产能过剩危机。

社会总需求总量不足的状况日益严重。

据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对我国600种主要商品的供求情况分析,我国供过于求的商品达到86.3%;供需平衡的商品只有13.7%。

这种供给总量相对过剩的问题表面上表现为全国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走低的趋势,但实质是受到我国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和产品结构等由现在的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转变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矛盾;知识结构与就业需求的矛盾;要素、资源状况与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矛盾;重复建设、区域封锁与市场规则的矛盾等等。

由于这种供给过剩的一系列矛盾的存在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逐步加大,将使未来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前几年放慢,失业人数继续增加。

因此,供给过剩的压力在未来两三年内仍会存在。

此外,郎咸平分析表示,中国制造业除了经营环境恶化外,还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他指出,随着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的爆发,外贸需求大减,加剧了国内产能过剩,制造业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

郎咸平大胆地预言,2015年中国制造业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和农业产业化这九大领域和行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大企业,从而引发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

(2)分配不公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分配不公,是近些年来我国分配领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新时代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新时代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新时代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作者:新时代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日期:2018-07-02人气:3753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界各国都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的不同阶段经历各自的时代。

但新时代下中国的经济无论是外在表现形式,还是形成机制,都与发达国家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虽然中国经济学界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的特征还存在分歧,但是综合来说可以总结为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和增长动力需要转换三个方面的特征。

在这些特征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还面临这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一、新时代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也各异,因此各个国家的经济也都表现出不同的问题。

就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现状来看,新时代下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如下:(一)人力资源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战略,在1978-2000年前后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最短缺的生产要素是投资和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所需的外汇。

由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人口高出生率,导致人口结构非常年轻,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适合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青年劳动力供给相对于短缺的资本投资和外汇储备而言几乎是“无限”的。

这种状况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

自1980年实行强制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下降的效应在2004年开始显现。

从2000年到201 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只增加了13.13%,而经济总量增长了143%。

2013年第一次出现了劳动人口数量下降的情况,2014年又比2013年下降371 万,2016年又比2015年减少349万。

劳动人口的绝对数量下降意味着劳动力供给会出现短缺,工资上涨成为必然结果。

(二)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落后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高速工业化和十几年的城市化建设,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后期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心得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心得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心得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在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同时,我国内部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和消费升级等方面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宏观经济稳中有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宏观调控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目前,中国政府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保持经济增长的平稳。

同时,通过适度扩大内需和优化外贸格局,中国经济在艰难的全球形势中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的GDP增长率、就业率等指标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经济总体稳中有进。

二、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加注重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问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三、消费升级提振内需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内需市场的潜力巨大,消费升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政府应进一步放宽消费限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鼓励人们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品质。

同时,加强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供更多便利和高品质的消费体验,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四、创新创业助推经济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府应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减少创业成本,鼓励大众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五、深化改革开放迎接挑战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是应对各种挑战的根本出路。

我们需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打破垄断,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进一步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只有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改⾰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成就,中国已经从贫困、落后、封闭的国家,迈向正在现代化的⼩康国家。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经济体,国际影响⼒⽇益提升。

改⾰开放来,中国的⾯貌发⽣了根本性变化,世界瞩⽬中国⾮凡的成就,但世界上也有不少⼈对中国的崛起⼼怀嫉妒。

中国的崛起的确正在改变全球的经济格局,所以有⼈会有些不舒服。

但是我想,谁也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处于合理区间中尽管当前经济运⾏仍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仍存在下⾏压⼒。

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出⼝压⼒不断增⼤;国内市场需求动⼒依然偏弱,⼯业⽣产者出⼚价格连续多⽉同⽐下降;部分⾏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产经营困难增加;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相关领域投资和消费增速回落,进⼀步加⼤了经济下⾏压⼒和财政⾦融风险。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就业是民⽣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业稳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体现。

近两年来,我国劳动年龄⼈⼝总量⼩幅减少,同时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增强,加上积极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员超过 700 万⼈,完成全年⽬标任务的 70%;农村外出务⼯劳动⼒数量同⽐增长 1.8%,增加 307 万⼈。

这与多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不下的局⾯形成鲜明对⽐。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今年上半年,主要⾷品供应较为充⾜,消费品市场供求⼤体平衡,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上涨2.3%,各个⽉份基本上是在 1.8% 和2.5% 之间平稳运⾏,远低于全年物价总⽔平调控⽬标。

⽽其他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然较⾼,南⾮、巴西、印度、俄罗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在 5% 以上。

居民收⼊稳定增长。

经济增速的放缓,并没有影响居民收⼊的稳定增长。

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中国的新经济正在快速发展,这是近年来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

在这个新经济时代里,人们可以看到诸如移动支付、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这些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形态。

然而,随着中国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讨中国新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一、创新投资不足新经济中的一些技术领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以便使科技公司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生产研发和品牌推广等工作。

然而,中国目前的创新投资仍然相对不足。

有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天使、种子和Pre-A轮投资数量呈下降趋势,而且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水平。

这有着许多原因,其中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小型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困难,资本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融资环境的不完善等。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促进风险投资和创新资金的流动,优化政策环境和扩大金融市场等方面入手。

二、人才培养不足作为新经济的核心,新技术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

但是,在中国,技术领域内的高素质人才并不足够。

近些年来政府一直在培养人才方面做了很大的投入,但却存在短期效应。

很多人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且很多新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倍加注重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建立有利于技术人员成长的良好体系。

三、缺少良好的市场环境新兴经济环境下,市场只有通过更多的创新和不断完善,才能让企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但是,中国新经济发展并没有真正达到市场的成熟阶段,市场的成熟程度远远低于国外。

企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问题包括商业模式不确定、市场环境不清晰、同类产品的抄袭猖狂等问题。

为此,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企业提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助于引导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四、寻找独特的竞争优势新经济时代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商业模式,这些新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我们对商业价值的认识和判断方式。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四大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四大挑战

1、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成熟,增长速度放缓,以及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经济将需要更多创新。

在建设创新型经济方面主要的挑战是什么?挑战一:中国产业结构正遭受“高端挤压”和“低端挤出”效应在金融危机之前,世界上存在着三种类型经济:第一,美欧消费型;第二,中印生产型经济;第三,中东、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是资源型经济。

美国欧洲等国家是靠金融扩张来支持赤字消费,他们出口高科技产品,然后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老百姓靠信贷消费。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国内生产大于国内需求,生产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只能依赖出口。

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去杠杆化,使得美欧这些国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由此减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这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需求是一个严重抑制。

因为我国生产了太多的发达国家正在减少甚至停止购买的产品,这加大了我国出口压力。

另外,还有两个变化需要高度关注:一方面,美国正在采取战略,培育战略产业,支持增加高技术产品出口。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洪都拉斯、孟加拉、越南、斯里拉卡、印度、甚至印尼等国家,他们利用比中国更加低廉的资源和劳动成本,生产比中国成本更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目前,在美欧的商店里,不再到处是“made in china ”,其他发展中国家产品正在打入美国市场。

这些国家替代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势头,就像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替代亚洲四小龙一样。

这种变化,对中国是一个严峻挑战,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了来自美欧国家的高端挤压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低端挤出效应。

挑战二:现阶段消费超过投资比较难从制度因素看,我国收入政策有两方面不利于消费。

一方面,在政府、企业和老百姓之间,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大蛋糕”里,收入增长快,所占比重上升快,而老百姓收入增长慢于前两者,所占份额不断下降。

另一方面,在居民群体中,收入分配政策也不利于消费。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与消费向相反方向变化,就是收入分配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但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低于低收入群体。

中国经济面临九大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九大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九大问题与挑战随着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将面临如下九方面问题与挑战: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通胀长期化带来挑战,经济泡沫累积带来挑战,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带来挑战,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带来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恶化带来挑战,改革阻力增加带来挑战。

问题与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在哪里。

认清了问题和挑战之后,我们完全可能应对好挑战,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前行。

⊙李佐军随着持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阶段的结束,随着中国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首先,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一个事实和趋势。

2012年二季度GDP增速已降到了7.6%。

这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反映了一种趋势。

根据国研中心的研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很可能下降到7-8%左右,到2020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可能接近美国,开始进入到“高收入国家”门槛。

据国际经验,到这个阶段后,即2020-2030年期间,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降到5-6%左右。

到2030年中国有可能提前20年实现小平同志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后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降到2-4%左右。

总之,过去三十多年来持续保持10%左右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年份达到10%以上。

其次,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速会逐步下滑?一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

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各种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能够支持的最优增长率。

过去由于资源环境约束不是太大,加上制度变革释放的生产率较多,故可以保持那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但现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制度变革释放生产率的空间也相对缩小了,因此潜在经济增长率也下降了。

二是经济开始进入到大调整时期。

要进行持续若干年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需要在比较合理的增速下进行。

因此从经济调整来看,经济增速也存在下降的需要。

实际上“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增速目标只是7%左右,2012年确定的增速目标只有7.5%。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对策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对策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对策研究一、引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中国经济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瓶颈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二、劳动力市场的瓶颈1. 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一直以来都偏高,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

一方面,城市职工的薪资水平普遍较高,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的速度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导致了企业用工的难度。

2. 不合理的就业结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然而,目前中国的就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例如,大量的农民工聚集在低技能岗位上,而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却很少。

这种就业结构导致了企业用工的难度和人力资源的闲置。

3. 缺乏新型人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的瓶颈,中国的新型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十分明显。

这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也影响了整个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金融市场的瓶颈1. 金融系统不完善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投资标准不规范、信用评级系统不健全等。

这样的问题导致了市场风险增加,进一步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 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的支撑和保障,而中国的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例如,支付体系的普及率较低,交易结算的效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限制了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和竞争力。

3. 金融监管缺失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事件频发,主要原因是金融监管的不足。

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金融监管缺失问题尤为严重。

这样的问题不仅影响了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也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金融风险。

四、技术创新的瓶颈1.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虽然中国技术创新的速度相对较快,但在核心领域上的技术创新能力依然相对薄弱。

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在中国迈向经济强国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这一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可持续发展挑战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高污染产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了空气和水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可忽视。

因此,中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例如,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环境监管和法规的实施,并设立相应的环境保护基金。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加和生育率下降,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将成为未来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应加大对老年人口的福利保障,鼓励创新医疗技术和养老制度,并采取措施鼓励青年人口的增长,如减税和扩大生育政策的覆盖范围。

三、贫富差距扩大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推动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一些地区的贫困人口仍然无法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

因此,中国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并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以缩小贫富差距。

四、金融风险问题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如高杠杆率、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

这些问题可能对中国的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改革,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和处置能力,并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五、产业升级问题中国的经济仍然依赖于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在迈向经济强国的过程中,中国应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推动创新科技的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加强对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六、国际贸易摩擦中国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面临着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和摩擦。

这些争端可能对中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应加强外交协商,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

国内经济发展的缺陷及建议

国内经济发展的缺陷及建议

国内经济发展的缺陷及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经济也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虽然国内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些隐患。

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环境污染和消费升级方面分析国内经济发展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由于国内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

此外,许多农民工没有享受到基本福利,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往往受到经济利益的侵害。

应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提高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让他们能够在市场上更加公正地竞争。

此外,应该实施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使他们的工作条件得到保障。

二、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对国内外投资和资本流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针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大的短板。

应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重点投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问题,它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不断提高,环境治理已成为一个非常紧急的问题。

政府应该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强化环境治理监管机制,采取合理的环境治理政策,提高投入和监管的效率,促进环境漂亮中国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四、消费升级虽然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消费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

政府应该鼓励人们进行消费升级,提高人们的消费品位和水平。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引导消费,进一步扩大消费领域,同时要保证消费品质和安全。

此外,可以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文化创意、体育旅游等产业的支持,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为全国经济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和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中国经济存在四方面困难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出口,导致出口受阻、出口下降,进出口下降导致工业生产下降,工业由于支撑整个经济的大块,所以整个经济增速就往下降。

这些都降,导致财政收入等等指标也往下降。

如果我们把从去年到现在中国经济的困难做一个梳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中国经济的困难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外部需求急剧下降。

我刚才讲了去年,你看今年,我给各位汇报,今年进出口,三季度比二季度好,二季度比一季度好,环比我们是在逐月逐步回升,特别是7、8、9三个月,每个月出口都是超过1000亿美元,但是再来看同比,就同比来说,1到9月份,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还是-20.9%,你看这个数据有什么意义呢?1、我们要看到我们的对外贸易、出口和进口都在回升,趋势是向好的趋势。

2、就同比来说,我们应当看到,还是处在外部需求持续萎缩的局面,现在世界经济复苏当中,我们看美国经济、欧洲经济,在复苏当中都有一些值得我们高兴的迹象。

但是总的来分析,世界经济的复苏还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

这种状况,我的观点是,我们现在和明年,一定要把中国经济增长根本点放到扩内需上面,我们千万不能把中国经济增长,把希望寄托在世界经济更早、更快复苏上面,我现在和一些企业家接触,有的同志有这种想法,世界经济现在有见好的迹象。

大家希望世界经济能够很快复苏,还能恢复到过去大出大进的状况,我觉得不现实,当然我们现在是希望、渴望、祝福世界经济赶快复苏,但实际上看,肯定是缓慢曲折过程,所以我们还是要把中国经济增长根本点放到扩内需上面,外部需求萎缩的局面还在持续,影响仍然还再继续。

106届广交会成交显示,不仅家用电器、五金工具、服装纺织等各类商品成交普遍回升,海外采购商的捧场力度也在大大回升,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比今年春交会增长13.7%,比去年秋交会增长7.8%。

.第106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比今年春交会增加42.4亿美元,增幅为16.2%,但比去年秋交会减少10.8亿美元,降幅为3.4%。

2008年秋交会是在当年的10月15日召开,其时金融海啸已经爆发,对外贸的影响已经显现。

因此,本届广交会成交情况与2007年秋交会对比更具参考价值。

相比2007年秋交会,本届广交会成交额下滑约20%,也就是说,本届广交会上订单增长的“小行情”仍属“恢复性回暖”。

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至70%。

外需疲弱的压力一直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

7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统计数字,上半年连月来的进口降幅有所收窄,而出口下降21.8%的跌幅却为多年来少见。

中国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显然不能持续,美国高消费和低储蓄的经济结构也被迫转向。

金融危机撼动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构架,各大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复苏路径,中美达成的共识无疑对这一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美国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例如新能源,或者是生物医药,关键取决于美国是否能主动启动结构性调整,是否会主动提高居民储蓄率,是否会改变经常项目赤字的格局。

”张明说。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把新能源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通过开发新能源,带动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同样表示,新能源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路径之一,可以视作未来新的经济引擎,但他也坦言,“这取决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对于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王小广认为这会对我国造成压力。

“危机就是调整的时机,无论采用何种新路径,美国的校正过程可能需要五年到十年,尽管这对中国来说有压力,但不是坏事,应该是最好的机会。

”在外需形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内部的问题与矛盾更需要消化解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过去一个时期外需主导型发展形成的很多产能并不属于落后产能,调整起来是相当困难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此外,对于增强未来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方面,祝宝良建议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未来消费增长的关键领域,还是在住和行方面。

二、产能过剩问题。

过去世界经济好,需求旺盛,我们有很多产品可以出口。

我们国内经济,大家知道,2003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也是保持了连续5年的两位数高增长。

中国现在是建国60年,或者叫做改革开放30年,我们30年也好,60年也好,中国经济在这60年历史当中连续5年两位数高增长,这个历史阶段一共就两次,其中有2003到2007,所以过去那5年经济也是需求旺盛。

在国际和国内都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中国就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力,现在这两个因素,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它出现变化,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一下子摆在我们面前。

我举一个例子,钢铁。

钢铁,我曾经讲过,我说钢铁真的是我们中国人骄傲、自豪的行业,建国60年,60年前,1949年,全国钢产量是15万吨,今年8月份中国钢的日产量是168.8万吨。

这168.8万吨的日产量相当于1949年建国那一年年产量的10倍还多。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钢产量占世界钢铁总量4%,现在特别好记,在4后面加一个0,现在中国的钢产量占世界年产量的40%,了不得的行业,伟大的行业。

但是这个行业,大家都清楚,现在遇到产能过剩的困难,我们的钢铁现在产能是6.6亿吨,我们的需求,分析来分析去,大概在4.7亿左右。

所以你看看钢铁的价格,去年11月份大幅度下跌,12月份反弹,1、2月份又往下跌,4、5月份又开始反弹,9月份开始又往下跌。

全球钢企都在为中国钢企与日俱增的产量而紧张。

10月上旬粗钢日产达169.2万吨,创下旬度日均次高水平,这已是中国钢铁连续3个月逼近170万吨大关。

第三季度全国粗钢产量1.53亿吨,创历史最高,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20%和10%。

今年中国钢铁产能过剩1亿吨中钢协提供的数据显示,1~9月我国出口钢材1570.7万吨,钢坯1.2万吨,折合粗钢出口1672.16万吨,同比下降68.28%;同期我国进口钢材1337.85万吨,钢坯386.08万吨,折合粗钢进口1809.32万吨,同比增长36.92%。

算下来净进口137.16万吨。

“这些低档钢材主要来自独联体国家。

”联合金属网分析师张平表示,以俄罗斯为代表的独联体国家基本不缺矿,所以生产成本比中国企业更具优势,加之这些国家在经济危机下也明显产能过剩,因此大量低价出口到中国。

1~9月份,纳入统计的70户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10户亏损,亏损面达14.29%。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现在是两股力量左右这个行业,一个是保增长、扩内需往上拉这个行业,还有自身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这个行业不断处在波动当中,这是第二个困难,产能过剩。

三、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今年1、2月份,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是-37.3%,总的来说,现在企业利润增长幅度还是低于常年,企业利润上不来,财政收入上不来,财政收入上不来,我们还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的财政压力也在加大。

四、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难”,难在三大群体就业呈现叠加现象。

2000多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牵动着政府和社会的神经。

据权威部门预计,到今年7月将有700万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进入求职队伍。

另据统计,2009年全国有610万大学毕业生,再加上2008年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100万人,总计710万左右。

在这两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之外,还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地震灾区劳动者、残疾人等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他们的就业尤其需要重点帮扶。

“就业难”,还难在影响充分就业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二元结构,在进行跨地区择业时,势必要考虑机会成本,因为一旦离开,户口、社会保障等都很难办理。

此外,在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制度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农村差异之大有目共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坦承:“受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干部身份等制度的制约,高校毕业生从非公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流动存在不少困难。

”就业难”如何破解?压力,前所未有,政策密度和力度,同样前所未有。

为了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增长,从2008年11月开始,政府打出“组合拳”,积极化解不利因素。

针对农民工就业,政府提出,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等。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明确指出,到城乡基层就业是大方向,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是主渠道,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登台亮相,提出从2009年至2010年,集中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

为了鼓励企业少裁员不裁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通过采取缓缴社会保险费等五大举措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

在这些政策措施中,既有老政策的力度加大,又有新政策的出台。

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措施,必将对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在近日结束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传出好消息:今年1月份城镇就业人数略有回升,扭转了去年11月份以来的连续下滑趋势。

首先我国产业结构及发展主要依靠粗加工,与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对路,因而吸纳大学生极为有限;其次近年大学生竞相应聘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现象表明,大学生就业观念并非就业难的主因。

以上两点的排除,意味着唯一的可能就是过快的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通俗地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出在高校自身。

对于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扩招后优质办学资源被快速稀释,各校的办学定位被快速模糊,加上培养模式的僵化,学校责任心的下滑,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如果不顾及这个事实,继续片面强调社会存在的高等教育需求及其人才需求,就势必导致大学生质量继续下滑及其就业进一步困难。

全球虚拟经济反弹?资产泡沫催生通胀隐忧从2008年底至今,美国推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欧盟拿出2000亿欧元救市,日本的经济刺激规模累计达38.4万亿日元,而中国也斥资4万亿元力挽经济困局。

在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下,大量流动性注入全球虚拟经济。

以股市为例,全球股市上半年出现普涨局面。

截止到6月10日,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在近3个月时间里分别上涨了26.1%、30.19%和35.1%。

据估算,全球股市市值在上半年已膨胀了16.07%。

“这实际是资金的故事。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和发达国家股市相比,今年第二季度新兴市场股市平均涨幅在70%左右,可以看出各国为刺激经济而大量投放的货币流向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