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认识论复习课(2020)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 践中去。 (2)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 的目的和归宿。
夯基固本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表现
侧重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
的唯一标准
比较和对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
易混易错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区别:来源与途径
实践是唯一来源; 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3.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 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特别注意: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表明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正确) 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错误)
例题赏析: 材料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制教 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 知识课程”的要求,2016年7月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颁 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大刚提出。开展青少年法 治教育,要以宪法为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 育的各个阶段。 材料二 某中学在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基本知识的同时,积 极开展模拟家庭.法治情景剧展演.法治社会调查等活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陶冶法治情感。养成规划意 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从认识角度,说明在法治教育中为什么要引导青少年学以 致用。
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
点拨:真理是发展的,但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 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得以完善, 向前发展。
五、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反复性 认识的主体 认识的客体
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 认识的基础
3. “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 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人能 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 有( )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主动创造性 D.直接现实性
4. 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由于古代商业 贸易的发展,原有的筹算不能适应计算 的需要,筹算逐步演变为珠算。这一演 变过程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
一、实践的含实义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主体
对象 直接现实性
①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本能活动不是实践。
②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不是主观世界, 学生的学习不是实践。
③实践能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按照一定标准将垃圾分类 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 使其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 系列活动的总称。
误区点拨
× 真理永远都是正确的。
点拨: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要随实践 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它就会成为谬误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真理中都包含着
谬误。 ×
点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指任何真理都 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 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
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对生态 文明建设的认识过程。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 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来源于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在其基础上深化和发展。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党对生态 文明理念的探索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 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遇到
产生
①实践
新问题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的发展提供新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
锻炼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认识本身不能回答
B. 客观事物自身也 不能回答
C. 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 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践,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 事物是否相符合
实践
主观 客观 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果
(2020•江苏合格性考试)中国科学院国 家天文台2019年11月28日宣布,其研究团 队依托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一个迄今为 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C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研究团队依托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一个 迄今为止 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体现了认识工 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 直接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正确。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A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目的, BD错误。
判断题: 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2.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 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 6.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 7.客观性是真理的唯一特性( ) 8.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 9.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 10.坚持真理就要做到客观符合主观( )
误区点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点拨:由于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每个人的 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 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说明认识具有差异性,但 这些差别的认识应由实践来检验,因此并没有否认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
上升性
波浪式前进或 螺旋式上升的 过程真理在发 展中不断超越
自身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认识具有上升性
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 件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 升性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 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认识到只有走基 层、接“地气”,才能在新闻报道中有 底气、长灵气,把最鲜活的新事物、新 变化、新气象充分展示出来。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真理都是客观的 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
6.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 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正确)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错误) 2.实践的三个特点: 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 (实践的主体、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 能动性: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社会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 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 各不相同的(历史性)。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2020)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含义、 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的特点+方法论
考点展示: 1.实践的含义和特点(A)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B)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B) 5.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C)
四、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B)
真理是客观的 ①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③真理与谬误界限不容混淆 “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 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实践是 人们 改造 客观世界的物质活
直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接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
现 实 性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活 动
二、实践的特点:
①客观物质性 ②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提醒(1)盲目的实践是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无 目的、无意识的活动。 (2)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 个人的活动。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 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 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经历了一个从 忽视到初步认识,再到提升为社会价值目标的发展过程。
参考答案: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 只有学以到致用,才能提升青少年 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陶冶法 治情感。(1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分) 只有学以到致用,才能用所学的法 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养成尊法守 法的习惯。(1分)
典型题例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初步认识,再到 提升为社会价值目标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受 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 系时强调“人定胜天”,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 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 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日益 严峻,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列入 新发展理念,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 再到“建设美丽中国”写入宪法。
真题再现:
1. 2016年2月II日,美国科学家宣布, 他们利用LI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的存在,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 这表明( ) A.人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真理不可能被怀疑和推翻 D.人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
2. 现代社会水资源危机推动人们对海 水淡化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海水冻结 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等海 水淡化新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 用。这表明( ) A.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B.认识是实践的前提 C.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的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注意:认识的来源≠认识的途径
认 直接经验 (实践) 识 途 径 间接经验 学习或传递知识 实践
实践 是认 识的 唯一 来源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