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合集下载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图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图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春分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春分-夏至向北移动,在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长,夜变短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夏至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且纬度越高,白南半球黑夜达到一年中最长,且纬度越高,夜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越长,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夏至-秋分向南移动,在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秋分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秋分-向南移动,在昼短夜长,昼长夜短,北半球正午南回归线冬至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变长,夜变短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冬至南回归线北半球黑夜达到一年中最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冬至-春分向北移动,在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地球运动-第二课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运动-第二课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主讲人:曹琰旎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画一画
P.15 图1.18







① 画出地球
② 画出黄道面
③ 利用量角器画出赤道面(过地 心和黄道面相交23°26')
④ 过地心垂直于赤道面画出地轴 (标出北极星、地球自转方向 以及南极、北极)
⑤ 画出南北回归线(标出纬度)
⑥ 垂直于黄道面做辅助线,定位 并画出南北极圈(标出纬度)
作图步骤
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b 6月22日
夏至
3月21日 春分
a
c
9月23日 秋分
d
12月22日 冬至
阳公转的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
③分别画出地球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所处的位置
④标出地轴、北极星、地球自转方向、南北两极
⑤画出赤道 ⑥连接太阳的球心与地心
南极圈
南寒带
90°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检查纠错
应如何去画?
·B
·A
·C
·E ·D
①根据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我 们将全球划分为哪五个热量带?
90°N
五 66°34'N 带23°26'N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的 热 带 0°
赤道
划②23征这°和五26气个'S候热特量征带两分方别面南具来有说什回。么样归的特线点?从天文特
分 南温带
⑦观察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
3月21日 春分
a
b 6月22日 夏至
⑧得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c
9月23日 秋分

高中地理:1.1.3 地球的运动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1.1.3 地球的运动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课件
5. 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观察太阳光线与地轴的夹角的变化, 尝试画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图,判断直射点的纬度。
点拨精讲
春分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
冬至
太 阳 光 线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
太 阳 光 线
春分日和秋分日
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
太 阳 光 线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阅读课本16页第一自然段并结合图1.18填写下表,然后画 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参见16页活动题)。
课堂小结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_2__3_˚_2__6_′_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范围:2_3__˚2__6_′_N__~__2__3_˚_2_6__′S
1.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2.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到达的 最北、最南纬度数。
思维拓展
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
① 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 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② 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③ 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 ④ 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
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⑤ 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春分日和B秋分日。
(2) 判断下列日期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① 北半球夏至日至秋分日:_先__逐__渐__减___慢__,__然__后___再__逐__渐__加___快__。 ② 北半球冬至日至春分日:_先__逐__渐__加___快__,__然__后___再__逐__渐__减__慢___。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说明-精选.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说明-精选.

(接上节课)
4太阳直射的移动规律
(1)回归运动
①概念:
②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图表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示意图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示意图说明:
运行区间直射点所处半球运动方向时间区间
A →
B 北半球由南向北3月21日至6月22日
B →
C 北半球由北向南6月22日至9月23日
C →
D 南半球由北向南9月23日至12月22日
D →
E 南半球由南向北12月22日至次年3月21日
例题:国庆节10月1号,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向运动(两空都可以选择填“北”或者“南”)。

【点拨】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一年365天,一年移动23°26′×4≈94°,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纬度,历时3.88天,约为4天。

即太阳直射点约为每4天,移动纬度1°。

(接上节课)
4太阳直射的移动规律
(3)回归运动
①概念:
②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4)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图表2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示意图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示意图说明:
例题:国庆节10月1号,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向运动(两空都可以选择填“北”或者“南”)。

【点拨】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一年365天,一年移动23°26′×4≈94°,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纬度,历时3.88天,约为4天。

即太阳直射点约为每4天,移动纬度1°。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初中地理】FLASH5.0在地理教学中的尝试

【初中地理】FLASH5.0在地理教学中的尝试

【初中地理】FLASH5.0在地理教学中的尝试一:Flash与地理教学1. Flash的功能介绍Flash5.0是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多媒体创作软件,用Flash来做课件,其特点是对象运动效果生动,画面色彩丰富。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交互性强,智能化程度高。

Flash的函数功能丰富(Flash5.0的函数更丰富),创作者不但能做出动画,而且动画互动性强。

Flash当中的action功能,为我们提供了比较易用的编程环境。

其语法跟basic、pascal等相识,且拟人化。

其语法平易近人,界面友好,有编程基础的老师很容易上手。

Flash的编程能力是不亚于一般的编程语言的。

编程爱好者们在flash环境下,运用我们的编程经验,能创作出一些智能化较高的课件。

第二、画面亮丽、清晰。

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是矢量,不论你把它放大多少倍,都不会失真,保证了画面的亮丽、清晰。

播放时,你可随时在Flash画面上点右键,选Zoom In放大画面,可细看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特别适合指导学生读图。

第三、课件体积小。

利用Flash生成的动画播放文件(*.swf)都非常小巧,一个精美的课件也就一、二十KB,大的、复杂的也就五百KB左右。

也就是说一张软盘上足够装载下好几份电影动画,这可是其它软件所不能相比的了。

第四、Flash对声音的设置处理也很独到,读入*.wav声音在生成的Flash动画播放文件时,你会发现文件被压缩到了原文件的十分之一大小,原来Flash播放文件中的声音文件可设定为mp3格式。

2.地理教学地理课的主要特点是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论述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综合联系,对区域的特征要在广泛的对比中加以概括,一堂地理课的信息量往往很大。

地理课的另一特点是要运用教学地图展示地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这些特点使得传统的教学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陷于捉襟见肘的窘境。

以往,我们常常用三板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今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在地理课堂的应用,使地理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α
黄赤交角(教具展示) 黄赤交角(教具展示)
地轴、赤道平面、 地轴、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交线、 黄道平面、交线、 垂线、夹角。 垂线、夹角。
黄赤交角(图片分析) 黄赤交角(图片分析)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地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地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观察直射点位置
S
E
太阳
昼 半 球
练习1 练习1: 写出二分二至
夏至 春分、秋分 春分、 冬至
练习2 练习2:判断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从当年的春分到秋分: 从当年的春分到秋分: 先向北再向南 从当年的秋分到来年的春分: 从当年的秋分到来年的春分: 先向南再向北 向南 从当年的夏至到冬至: 从当年的夏至到冬至: 从冬至到来年的夏至: 从冬至到来年的夏至:向北 先向北再向南 日到10 10月 从5月1日到10月1日: 向南 12月30日 向北 远日点: 远日点: 12月30日:
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邑高中 卜庆民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特点—节气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内容导航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移动 原因、方向、范围、周期、速度) (原因、方向、范围、周期、速度)
数学知识
1.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1.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直线与投影的夹角; 直线与投影的夹角; 2.平面与平面的夹角: 2.平面与平面的夹角: 平面与平面的夹角 垂直于交线的两线夹角; 垂直于交线的两线夹角; 3.直线与球面的夹角 直线与球面的夹角: 3.直线与球面的夹角: 投影交点切线的夹角。 投影交点切线的夹角。
太阳直射赤道
66°34´N ° ´ 23°26´N ° ´ 23°26´S ° ´ 66°34´S °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ppt课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ppt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中地理I(必修)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规律 概念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
公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 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

分10秒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
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这种周期性 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
分46秒,叫做回归年。
6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7
在地球公转图上如何判断二分二至
日:
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定——北夏南冬
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南左北 右)
赤道为0,两极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 增)
24
地转偏向示意 随纬度增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北半球
赤 道
南半球
(图中虚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表示偏转方向 ) 画的时候将偏向的角度画成与原运动方向大致呈45º即可25

北半球河流一般是右岸冲刷,左岸堆积。
D
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
A
半球夏至日,顺地球公
太阳
C 转方向可依次判断B、C、
D位置分别是秋分日、
B
冬至日、春分日
图甲
8
2.根据地轴的倾向 ——左倾做冬,右倾右冬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日移动速度并不均匀,在赤道附近移动速度较慢,纬度越高速度越快。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变化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在夏 至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相反;在冬至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南半球 相反。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而影响该点的太阳辐射强度和 日照时间。
太阳直射点日移动的观测方法
01
02
03
使用日晷
通过观察日晷上影子的移 动,可以大致判断太阳的 方位和高度,进而推断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
使用天文望远镜
通过观察太阳黑子和光斑 等特征,可以判断太阳直 射点的位置。
使用现代科技
使用GPS和太阳辐射计等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精确 测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 移动速度。
05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实践应 用
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指导作物种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通过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 律,可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品种,提高产量和品 质。
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 ,可以对不同地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农业生产和布局提 供科学依据。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也会有所差
异。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 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 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昼短夜长。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 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在一年中,பைடு நூலகம்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完 成一次回归运动。
生物多样性

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共6张PPT)

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共6张PPT)

谢谢观赏
Hale Waihona Puke 大家制作ppt课件时,可以直接复制本幻灯片粘贴套用。
地球的公转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超级精彩动画演示)
请尽量用powerpoint2007或者以上版本打开,另外本动画为ppt嵌入式,请尽量安装flashplayer最新版本,不然可能无法正常打开。
大家制作ppt课件时,可以直接复制本幻灯片粘贴套用。
地球的公转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超级精彩动画演示)
请尽量用powerpoint2007或者以上版本打开,另外本动画为ppt嵌入式, 请尽量安装flashplayer最新版本,不然可能无法正常打开。大家制作ppt 课件时,可以直接复制本幻灯片粘贴套用。动画内嵌,可能无法预览, 需下载后观看,敬请谅解。
地球的公转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超级精彩动画演示)
大家制作ppt课件时,可以直接复制本幻灯片粘贴套用。
请尽量用powerpoint2007或者以上版本打开,另外本动画为ppt嵌入式,请尽量安装flashplayer最新版本,不然可能无法正常打开。
大家制作ppt课件时,可以直接复制本幻灯片粘贴套用。
请尽量用powerpoint2007或者以上版本打开,另外本动画为ppt嵌入式,请尽量安装flashplayer最新版本,不然可能无法正常打开。
请尽量用powerpoint2007或者以上版本打开,另外本动画为ppt嵌入式,请尽量安装flashplayer最新版本,不然可能无法正常打开。
大家制作ppt课件时,可以直接复制本幻灯片粘贴套用。 地球的公转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超级精彩动画演示) 地球的公转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超级精彩动画演示)
多谢指导
请尽量用powerpoint2007或者以上版本打开,另外本动画为ppt嵌入式,请尽量安装flashplayer最新版本,不然可能无法正常打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教学反思07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教学反思07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教学反思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形成以寻找神秘的“马纬度”导入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为学生敢于直面困难提供了心理基础。

2. 借助动画在最大尺度的热力环流——单圈环流与之前的所学的小尺度
的热力环流原理之间架起一座思维的桥梁,由此降低了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的难度。

3. 借助艺术吸管自制简易的教具,将低纬环流高空气流的偏转直观地呈现
在学生面前,从而顺利画出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4. 通过对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动画归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5. 留给学生事先录制好的微视频《三圈环流的形成》,让学生课后可以不
计次数地进行观看,达到加强理解与巩固的作用。

地球运动动画演示

地球运动动画演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 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 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 ②若求出时间大于 24 小时,则减去 24 小时,日期 加一天;若求出时间为负值,则加上 24 小时,日期 减一天。
4.日期变更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 (1)自然界线:即 0 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 化的,自西向东过 0 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 东向西过 0 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180° 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 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18时。
2.时区
(1)划分原因: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分区 计时的方法,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 度 15°。
(2)划分原则: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 7.5°E 到 7.5°W 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 零时区以东,每隔 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 一区至东十二区;在零时区以西,每隔 15°划分为 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 各跨 7.5°,合为一个时区。如图。
①A点 ②B点 ③C点 ④D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 B点所处的时区是 A.西十二区 B.西十一区 C.东十二区 D.东十一 区
4.读图1-1-15,完成下列要求:
(1)从A到B再到C,方向先

,再向

(2)若D处的经度为150ºE,
则E点的经度为
,F
点的经度为 。
(3)当D点为5月11日0点时,



北回归线

Z1.2地球运动1课时gif动画

Z1.2地球运动1课时gif动画

地球五带的划分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
春分 夏至 (3.21)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二分二至点以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地球的公转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 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 纬 线叫北 回 归线 , 23.5°S 纬 线叫南 回 归线 , 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 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 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 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 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 多。
小结:由于地球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 时刻是不同的,于是便产生了地方时差
• 活动:请同学列举自己所遇见到 的关于时差问题的例子?
归纳: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因此每 相差经度15度,时间上相差1小时。 “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所以当北京已是晚上时,而位于北京西部的 纽约还是当日的早上。)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 向也是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为一年, 公转轨道形状为近 似正圆的椭圆形。 无论是自转或公转, 地轴总是倾斜的, 且方向不变,永远 指向北极星。
地球的公转
讨论: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 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填写下表。
日心说
•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将近40年 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 ---日心说。哥白尼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 由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而不是 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 24 秒,所以,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出 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现了时间差异。 ►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宇宙体系是有局限的, 但他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观念,第 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它行星围 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了真正的太阳系。 讨论: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1《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主要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

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成为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初一学生。

因此,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做好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做到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探究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间运动,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大致要学什么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还很缺乏;另外,一些学生还没有养成图文结合的习惯,本节课要注意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训练。

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讨论比较方法等形式,从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设置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帮助其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通过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利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前两节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中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强化和读图、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但还应充分留给学生多的活动时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21、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所以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这样更直观、更生动,也便于学生理解:(1)对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利用动画演示,很直观地展现了不同地区,见到太阳的时间是存在差别的,特别是经度相差比较大的地区更是明显。

(2)用动画演示,也很生动地展现了地球上因为地轴倾斜的原因不同纬度地带,不同的时间获得的光热不同,因此出现了四季交替的五带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