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机用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的结构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机用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的结构优化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窗机用的冷凝器,对窗机用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的结构优化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窗机平行流冷凝器优化
平行冷凝器是一种新型的换热器,具有高效、紧凑的特点,它最初是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应用的,近几年来被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家用空调领域。百叶窗翅片结构的换热性能比较高,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一般都采用这种模式,制冷剂侧所采用的是小水力、直径多孔、扁管结构,其截面可以是圆形,这种结构能够强化空气侧和制冷剂侧传热,使平行流冷凝器具有换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并且质量轻、制冷剂充灌量不多的优点,已经成为了目前最有前途的换热器。
1 窗机用凝器的简单介绍
用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由于具有方便的特点,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的应用很普遍。强制通风式和自然对流式是冷凝器的两种基本形式。强制通风的空气冷却式一般用于缺水或者无法提供水的场合,因为它的冷却介质是空气,尤其是在小型的制冷装置中,由于其制冷剂是氟利昂,更适合于强制通风的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应用。翅片式管簇式、强制通风的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一般用于窗式空调器中。冷凝器是一种换热设备,它把由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过热制冷剂蒸气,以传热管壁和(或)翅片没媒介,传输热量给冷凝器外的空气,使过热
气态制冷剂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在冷凝器中,制冷器要经过三个阶段的相态变化,即过热、两相和过冷。在过热阶段和过冷阶段,制冷剂是单相的状态,其交换形式是显热交换,而在两相阶段,制冷器的交换方式则变成了潜热交换。冷凝阶段是制冷器释放热量的主要阶段。下面对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的数值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原有的平行流冷凝器,用特定公式计算,对窗式空调器的平行流冷凝器结构进行优化。
2 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是换热器热计算的两种基本类型。设计计算的目的是确定所需的换热面积,它的计算方法是把给定的介质种类、流量和进出口温度结合合适的换热器型式和布置方案,计算出总的传热系数。校核计算则是针对确定的对象(已知换热器),核算其两侧的流体温度是否达到了预期值。核算主要是依据下面三个方程式:
设计换热器的基本计算步骤是:一,根据热量守恒定律,对两种流体四个进出口温度中的未知温度进行计算;二,对涣散热器的形式
和布置方案进行选择,并且对两侧流体的表面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进行计算;三,在了解进出口温度和流程布置的基础上计算出平均温差;把根据传热方程所计算出的传热面积与初选面积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不一致,就要对布置方案进行修改并且重新计算,直到二者一致为止。
3 对平行流冷凝器结构的优化
3.1 基本条件
首先,计算出平行流冷凝器的热负荷。
其次,注意平行冷凝器的工况。窗式空调的空冷冷凝器名义工况在HB68-88《房间空气调节器用冷凝器、蒸发器》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详见下图所示,对窗式空调器的空冷冷凝器名义工况进行了依次计算。
表1 空冷冷凝器名义工况
3.2 采取的基本步骤
计算出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和空气体积量,这个计算用到的元素有:冷凝温度、排气温度和R407C的物性参数。强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空气侧的进出口的温差通常为8-10℃,对于平行流冷凝器来说,这个空气侧的进出口温差相对来说比较大,换热效率也很高。
平行冷凝器的结构进行初步规划。平行冷凝器采用的结构是弧形百叶窗翅片和多孔扁管结构,对百叶窗翘片和多孔扁管几何尺寸的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考虑到多孔扁管的尺寸情况,还要结合比较常用的百叶窗翅片结构参数。
空气侧表面的传热系数。强化传热的设置位置是表面传热系数较小的空气侧,但是在冷凝器上,其冷凝剂侧的传热系数要大于空气侧的传热系数,因此,应运而生了多种的扩展助化表面,翅片也出现了多种样式。目前,由于科技的局限性,还未能从理论上分析翅化表面的流动过程和传热过程进行分析,主要还是借助于实验手段,并且是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归纳总结的关联式才能应用。
制冷剂侧表面的传热系数。在小水力直径的多孔扁管内的流动的制冷剂蒸气,其流动换热需要经过的阶段有:过热、两相和过冷,其中,制冷剂发生显热交换的有过热和过冷阶段,
而制冷剂发生潜热交换的是两相阶段。两相阶段是制冷器释放热量的主要阶段,为了方便对冷剂侧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把冷凝器中制冷剂所处的阶段均假设为两相阶段。
依据得出的系数计算出总传热系数,确定冷凝器的尺寸,最后进行核对。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对窗机用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的结构进行优化还处在探寻摸索阶段,在当前提倡节能减排的形势下,这项研究的进行要本着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袁秀玲.现代制冷空调理论应用与新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6.
[2]卜春贵.暧通空调节能技术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0(23):222-222.
[3]陈华,邸倩倩,李惠玲.家用水冷空调器与风冷空调器运行性能比较[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0(5):11-15.
[4]姬丽明、祁影霞、欧阳新萍.制冷剂气体水合物用于蓄冷空调中的探讨[J].低温与超导中,2010 (11):58-62.
[5]刘中杰,刘丽娜.窗机室外侧风机风道系统CFD优化[J].价值工程,2010(15):16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