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课标要求】1. 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元概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的历史。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当然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这也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知识结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单元知识网络】【真题解析】1.【2001湖北黄冈】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D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较和辨别能力。
因为本题要求将洋务运动的各个方面的作用逐个加以分析评价,因此,对每一个评价的“度”的把握要很确切。
如“学习了西方”,确切来说是“学习了西方”的什么呢?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因此可以确定选项D。
2.【2002重庆市】阅读以下材料: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答:(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
3.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 是因为他们 A、发起了洋务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4.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 B.不允许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训练新式军队
D.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5.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9.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10.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1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 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 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 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 司。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①民权主义 ②民主主义 ③民生主义 ④民族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一、创办军事工业;二、创办民用工业; 三、筹划海防;四、培养人才;
内容
评价
性质,作用,
洋务派 主观目的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摆脱内外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清政府败于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 军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封建制度的腐朽才导致中国落后,洋务派 不但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反而力图维护
人教版八年级近代史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3)这段材料后来被阐发为哪三大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 不断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进步意义 有哪些? 戊戌变法.意义(1)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
传播.(2)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派别
探索活动
基本主张
师夷长技
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 棠,张之洞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变法维新 三民主义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进步的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陈独秀 李大钊
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 感悟:
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B)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C
A.1888年 B.1894年
)
C.1895年
D.1898年
3.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4.戊戌变法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C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5.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B ) A.公车上书 B.成立强学会 C.创办《万国公报》 D.成立保国会 6.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D ) A 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 发展社会经济 D 促进思想启蒙
选择题: 1、兴中会成立地点是: D A 广州 B武昌 C日本东京 D檀香山
2、 1905年,孙中山创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 C A兴中会 B华兴会 C中国同盟会 D光复会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影响
刺激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是中 国近代化的开端 加快了近代化的 进程 在社会上起到思 想启蒙作用
19C6090年代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1898年 维新派
救亡 图存
辛亥 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二试身手
1、(2011· 牡丹江)7.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 以六君子血染菜市口宣告夭折,但它却在近代化道路上留下 深深的足迹。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资产阶级 1898年 维新派
救亡 图存
辛亥 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反帝反封 三民主义 建的资产 1911年 资产阶级 革命派 阶级革命
三、辛亥革命
1、孙中山先生的主要民主革命活动
辛 亥 革 命
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3、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革命事迹知多少?
时间 1894年 1905年 革命活动
派遣留学生:
1、培养了大批科 技、军事、外交 人才 2、也为清末的教 育改革奠定了基 础
海军: 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这些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
请回答:
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 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炮折》
1、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 物还有谁?
19C6090年代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1898年 维新派
救亡 图存
辛亥 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反帝反封 三民主义 建的资产 1911年 资产阶级 革命派 阶级革命 新进 1915年 知识分子 民主 思想解 科学 放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案新人教版
3.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让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在近代化探索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让学生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民族危机加剧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 作业反馈: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结果:《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戊戌变法
-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康梁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
- 过程: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
- 结果: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受挫
③民族危机加剧
- 原因:列强侵略,清政府腐败,封建制度束缚
- 影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对于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不够准确的学生,建议他们从历史背景、运动过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对于对民族危机加剧作用理解不深的学生,建议他们结合历史事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内容逻辑关系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阐述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八国联军侵华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继经济和政治领域近代化之后,思想文化领域也迫切地需要近代化。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两阶段主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从思想的巨大作用来重新审视“伟大理想”等词语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紧迫感。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完成39页的动脑筋2)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所谓的近代化:即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请同学们回忆前三课的内容,说说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探索?结果如何?进行这些探索的分别代表哪个阶级或阶层?2、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一单元中的前3课内容,实际上反映的是近代化探索中的两个阶段:其中的洋务运动属于“经济领域”的探索,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则属于“政治领域”的探索,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文化运动则属于“思想领域”的探索。
※出示教学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3、学习探究新课: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0页的内容,然后我们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略)※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课本上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是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do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9课新文化运动一、课程标准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吋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②③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应重点掌握。
2、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地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思想,分析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课件展示相关资料板书 学生齐声朗 读 边讲授边课 件展示相关 资料课文p41上有对这几位代表人物的简单介绍。
陈独秀【课件展示图片介绍】, 陈独秀小吋候聪慧过人,但是他自幼不爱死记硬背,更不喜欢八股文章。
因此,他常常背不出书来,被祖父责打。
17岁的时候他去考取秀才,面对“鱼幣不可胜食也材木“这样古怪的题冃,他不假思索地决定“对这样不通的题H ,也就用不通的文章來对付接着,他把《昭明文选》上 所有约兽草木的难字和《康熙字典》上荒谬的古文,不管二七二十一地填满了卷了。
可是,他这 篇不通的文章,竟蒙住了不通的大宗师,而中了当地第一名秀才。
18岁的时候他乂去参加科举考 试,考场里有个考*聚精会神地念着自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声“今科必中! ”陈独秀在一旁看得发呆,心想若是此等败类考中举人得了势,不知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
从此之后,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他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小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概述中国近代化是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它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甲午战争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也随之失败。
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希望完全寄托于没有任何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因此维新运动如昙花一现,很快失败了。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及几个名牌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近代化的探索。
把矛头对准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结构一、技术变革——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中央是;地方是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3、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4、性质:是一场失败了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5、结果及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没有触动封建统治阶级的根基。
6、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制度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戊戌变法(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危机空前严重。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明确考纲】1、识记知道洋务派的口号、代表人物(八上P28-30);知道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八上P28-30);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八上P36-38);知道武昌起义(八上P37-38);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八上P40-42)。
2、理解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八上P32-34)。
3、运用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八上P30);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八上P38)。
【梳理知识】一、洋务运动(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4、代表:中央为奕;地方为曾国蕃、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6、特点:通过从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7、主要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如:曾国蕃、李鸿章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八上P28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机器房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创办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
八上P29(3)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八上P29 (4)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八上P298、结果:失败。
失败的标志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的原因:(1)主观原因: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2)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
10、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八上P30(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陈独秀、李大钊(鲁其主要阵地在哪里?
民主、科学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1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洋务 运动
经济领域 主张:
技术领域 师夷长技
近
主张
代
戊戌 变法
维新 变法
化
政治 领 域 主张:
的 辛亥
三民主义
探 革命
近代化 的开端
不同阶级的探索
阶级 派别
事件
探索 领域
具体内容
(1)思想主张:“维新变法”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维 新 派
戊戌 变法 (1898 年)
政治( 君主立 宪制)
(3)主要史实:公车上书、颁布“明定国是”诏 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戊戌变法 失败 (4)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5)评价: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哪一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自强、求富
3.说出任意两位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 中央:奕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戊戌变法的主张是什么?其性质又是什么?
学习 技术
思想启蒙
学
习
推翻清朝统治, 政
结束两千多年的, 治
使 封建帝制 制
民主共和 观念 度
深入人心。
特点:
中
(1)、
国
由浅入深、 正
层层深入; (2)先 学习西方
技术 ,
处 在 半
再学习西 殖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知识网络】'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轍治。
代表人物:奕訴、曾国藩、李鸿章、左蘇、张之洞。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措施:创办近代军事业和开力、民用工业,开力、新式学堂。
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羊舰队全军覆没。
评价:一次失败的统;邰介级的自救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背景:1895年《马关鮒》的签订。
― 过程:公车上书,组级S学会,《万国公报》改为《中卅己郦,百日维新。
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纟諦,杀害“戊戍六君干”。
(准备:孙中山组织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过程:1911年10月,占领武汉三镇,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意义:辛亥革命删了清朝的统?台,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羊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C原因:西方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发生了;愎。
杂志: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
,旗帜:民主、科学。
<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躺蛾专制;提倡科学,厉寸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彳歸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I意义: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 “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 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难点突破 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百日维新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 除了湖南巡抚陈宝箴等极个别人以外,大多对新政或明或 暗的抵制。
材料二 慈禧太后在变法开力始量后对不久比,(就客要观求原光因绪皇)帝
凡是任命高级官吏必须首先征得她的同意。 材料二 在百日维新的103天里,光绪帝先后发出变法
模诏令、谕旨达180件。康有为的策弟略弟失康误广仁(曾主评观价原道因:)“规
21
课堂小结
背景
戊
戌 变
过程
法
影响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洋务运动的破产 公车上书 创办报刊、团体 百日维新:内容 解放了人们思想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精选ppt
爱国 救亡
的 政治 运动
思想 解放 运动
22
课堂延伸
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们,能够从一百多年前 的那场变法中感悟到些什么?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继续 推进改革开放?
政治方面 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意义
有利于具有维 新思想知识分 子参与政权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有利于中国民 族工业的发展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 有利于西方科 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 技文化的传播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军事的 近代化
戊戌变法是一场精大选pp刀t 阔斧的改革 18
精选ppt
御览上书—— 变还是不变?
16
变法开始—— 大刀阔斧还是循序渐进?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课堂历史辩论会
社会各界对变法的态度
类别
态度
维新士人
完全拥护变法
了解西学的官僚 支持有限变法
大部分官僚 不愿或反对改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详解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近代化】也叫资本主义现代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就近代中国而言,现代化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三大问题,即三个方面的现代化:(1)政治现代化:即政治民主化,反对和消除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树立民主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实行民主的政治生活。
同时,现代化的国家还必须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国家。
(2)经济现代化:包括生产技术、生产方法、生产组织形式、经济制度、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的现代化。
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变革生产关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3)思想和生活现代化: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现代化。
从整个社会来说,现代化要求创造一代新人,具有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技能的人,从事新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活。
以上是现代化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关于政治民主化问题: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出了政治民主化的问题,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民主派,他们的目的都是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国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打倒国民党政府,建立人民民主国家,也是为了实现中国历史上提出来的民主任务。
不过这个民主是人民民主,同资产阶级的民主有着根本的区别。
今天,人民民主国家早已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是民主制度还不完善,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还要经过长时间才能养成。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培养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学会运用民主的方法组织社会生活、处理各种关系,仍是今天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关于经济现代化问题:鸦片战争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教训了中国的封建统治者。
他们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师夷之长技”,造武器、开矿藏、练新军、修铁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随后,民办的资本主义工业艰难起步。
由于受到封建地主阶级和外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中国国民党政权建立后,官僚买办资本的扩张又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
中考回放:
• 1、(2012年陕西副题14题)下列图片反映 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历程。 说法正确的是( )
江南制造总局的机器房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
A、反映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体现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索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 D、解决了经济、政治和思想发展之路
康有为 梁启超 资产阶级维新派
时间
1898年6月到9月
领导者 光绪帝 内容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 文化: 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结果 失败(戊戌政变)
又称 百日维新
性质
103天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 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经 济近代化的开始
①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国出现第一批近 代企业,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 定的抵制作用。
考点点拨:
• 1、洋务运动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 端,因为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新 式教育。 • 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时期。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 个军事工业 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1861年 曾国藩 李鸿章 1865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时间 举办者 1872 李鸿章 1893 年 张之洞 1893 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继经济和政治领域近代化之后,思想文化领域也迫切地需要近代化。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两阶段主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从思想的巨大作用来重新审视“伟大理想”等词语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紧迫感。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完成39页的动脑筋
2)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所谓的近代化: 即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请同学们回忆前三课的内
容,说说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巳经进行了哪些探索?结果如
何?进行这些探索的分别代表哪个阶级或阶层?
2、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一单元中的前3课内容,实际上反映的是近代化探索中的两个阶段:其中的洋务运动属于“经济领域”的探索,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则属于“政治领域”的探索,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文化运动则属于“思想领域”的探索。
淤出示教学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学习探究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0页的内容,然后我们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淤学生回答(略)
淤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课本上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是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那么这里的新思潮指的是什么?旧思潮指的乂是什么?(尊孔复古)袁世
凯尊孔复古的目的是什么?(实现独裁和专制)袁世凯为了达到
政治上的独裁与专制,就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在思想领域内掀起复古
尊孔的逆流。
那么“尊孑L”与“专制、独裁”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出示《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
淤中华民国成立后,。
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浓出示“袁世凯剪•掉辫子表示革命”图片和“袁世凯登基、祭孔” 图片淤这些说明了什么?
淤什么是孔子之道呢?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引导学生思考:尊孔复古是反动的封建逆流,而帝国主义在当时处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它们为什么支持尊孔复古?教材中的“对内对外,两无遗憾”是什么意思?
把同学们上面的回答简化一下,尽力做到言简意赅,我们可以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一是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二是尊孔复古思潮的泛滥;三是进步知识分子的推动。
(板书)1.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2 .尊孔复古思潮的泛滥
3 .进步知识分子的推动
课本上提到“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新文化运动是反孔的,而新文化运动又是在袁世凯破坏共和、专制独裁愈演
愈烈的情况下兴起的。
因此,在“尊孔”与“专制、独裁”之间必然有联系。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政治上:袁世凯专制独裁、破坏共和,为维持专制独裁,提出了“尊孔”。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希望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思想上: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但思想界的“尊孔”逆流也不断涌现。
在这种情况下,由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人物发起了旨在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新文化运动。
请同学们根据板书的内容, 来判断一下“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句话的正确与否。
答案:不对。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借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
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
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我们可以明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有其阶级、经济、思想基础的。
不是凭哪一个人随便造出来的。
3、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祭孔的倒行逆施得到封建余孽的喝彩、
就连曾经领导过戊成变法运动的康有为也主张把孔教定为国教,列入宪法,重新像两千年前汉武帝时代那样独尊儒家,康有为同样拥护帝制。
这说明在辛亥革命之后,虽然民主国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原来儒家的纲常名教、封建道德,还是统治着人们的头脑。
这才引起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忧患。
出示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说得很明白的话:
“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国体,非将这
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
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实际上是从思想领域辛亥革命补上了它缺少的一课。
尊孔复古是反动的封建逆流,而帝国主义在当时处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它们为什么支持尊孔复古?教材中的“对内对外,两无遗憾”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