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高中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调
1.何陋之有?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由于古今词法的演变,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尽 相同,翻译时要做到在不失原义的基础上,应按照现代汉 语的语法习惯适当调整。(倒装句)
11
补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 ②场主积薪其中。(于) ③投以骨。(宾语“之”)
文言文语言简洁常有省略,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成分,否 则会影响语义或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常见的情况有 补出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省略句)
6
留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郡。 2.及鲁肃过寻阳。 3.拜左拾遗。.
凡是专用词语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 器具、度量衡名称等,均保留不译。
7
换
1.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 2.其李将军之谓也!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字(古词、异义、活用、通假、固定等),翻 译时应当注意将其对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
15
例8 ①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 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②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 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有的人)做官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往往是由于家人喜好奢侈造 成的。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为了子孙 而这样的,那么子孙也不能救我;假使为了朋友而这样的,那 么朋友也不能救我。
12
贯
1.衡下车,治威严。……视事三年,上书乞 骸骨。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 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 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13
纵览全篇,明晓大意。由词到句,串联成义。实词 必译,重复合一。虚词实义,定要翻译。虚词虚义, 留住语气。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年号地名,不必 翻译。若有省略,补出本意。修辞用典,可用意译。 词类活用,尤为注意。是否通假,全靠记忆。揣测 推断,前后联系。重点难词,采分所系。切莫望文, 从而生义。大胆推断,下笔心细。特殊句式,调整 词序。省略倒装,皆有定律。因句定调,皆按惯例。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之文言翻译

• 2. • (1)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对他的清
贫刻苦感到奇异,因此把女儿嫁给他,陪送(给女儿)的嫁 妆非常丰厚。
• (2)“我父亲因为你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 毛巾梳子服侍你。既然侍奉你,(我)只有听从你的命令。”
(2018年全国I卷)
真题回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主人下马客在船 将军角弓不得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都护铁衣冷难着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悲伤 。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 的归来。
(三)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 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 事。” • 他们便(于是,就)在皇帝面前诋毁(贬低、批评、诽谤、说……
的坏话)贾谊说:“洛阳之人,年轻没有经验(学浅),一味想 独揽权力,使许多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 贾谊又多次上奏疏(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是古 代的制度,应该逐渐(渐渐、慢慢)削弱他们的封地(势力,权 力)。
• (2020全国卷2 )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具体 情况:①句中停顿的词、取独或结构倒装的标志。 ②凑足音节的助词、只有语法作用的连词。③偏义 复词中的衬字、同义词中的某个词语④句首发语词。
活用的词语、古今异义的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 等都必须换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绝大部分单音词换 作双音词。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

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 刘继勋入朝拜见皇帝,正赶上契丹进犯汴京, (留)(换)(补) (换)(留)(换)(留) 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 军士喧哗鼓噪,请求拥立段思恭担任同州主帅,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我是女汉子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爸爸去哪?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13.请把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语文湖北卷)
一、(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
考
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5分)
点 探 译文: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
句子省略的部分;词类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 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 把典故、部分 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 语表达习惯替换 )
小 结 翻译技巧:
留删换——字字落实 调补贯——文从字顺
二文、四:验看念写,避免失分
言 文 翻
留、删、换、补、调、贯
11
: 翻
译
1、留 ①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的欧阳
修。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 巴陵郡做太守。
2、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
翻
偏义词中无义的一方
带回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 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 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翻译(新法突破)

例1:(2021·新高考Ⅰ卷)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 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 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 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答案】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 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 成忠诚。
【解析】后一句“乐闻”译为“乐于听”,前一句的“恶 闻”,就应该是“讨厌听”;“过”,过错;“佞”,谄媚。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
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
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
之。……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
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定了该考点考查的是考生在语境中的推敲、分析、 整合能力。
第10页
例 1:(2020·课标全国Ⅲ)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 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行。加 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拜。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 十万以营医药。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
少有。
第15页
2.从成语中推断
例 2:(2020·课标全国Ⅱ)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答案】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 了进言。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答案】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 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方法六: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
将直译时意思不明确的词句活译成相关文字。主要包括: 比喻、借代、夸张、互文、委婉等。
这个“变”就是“意译”。
委婉:发动战争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方法六: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
将直译时意思不明确的词句活译成相关文字。主要包括: 比喻、借代、夸张、互文、委婉等。
习
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方法五:在翻译时要补出以下内容
数词后面补出量词;
补出省略成分。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省略宾语:之,他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 而
衰,三(鼓)而竭 。
(省略谓语)
方法五:在翻译时要补出以下内容
数词后面补出量词;
补出省略成分。
齐军,官夺名取了阳晋与,现被代封汉为语上义卿同,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
方法一:逐字翻译,连词成句
凡人名、地名、官名、国号、年号、帝号、书名、 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翻译
时保留不变。Leabharlann 练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习
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方法二: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猜测法:
1.联想推断法 联想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推断: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不速之客: 邀请、招致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离 )
众叛亲离 背叛
2.相似结构推断法(对偶、排比句均可用此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 自然界的万物
3.以形释词法
如从字形结构入手: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大多表意,因此可以 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文翻译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翻译专项精练真题精练6篇,对话命题人优化练习9篇,掌握解题方法【真题精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2全国甲卷)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
”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
”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
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
”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使人绝齐。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
陈轸曰:“伐秦,非计也。
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
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
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真题精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2全国乙卷)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

今日故事
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 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 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 回,陪客饭。待我与其对立在此。”——《明清笑话集》 译文:
有一对父子性格都非常倔强,与人交往不肯礼让。 有一天父亲留客人在家吃饭,派儿子到城里去买肉。儿 子买了肉回家,要出城门时,正巧一个人迎面走过来, 两人都不给对方让路,就面对面挺立了好长时间,父亲 一路寻到城门下看到了,对儿子说:“你暂且拿着肉回 家去(做菜),陪客人吃饭。让我与他对站在这里。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 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 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 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留 删
换调
补
字
变
人名
A.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岳年阳的楼春记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 做太守。 B.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年号
地名
例: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
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 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别是帝王纪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 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总结一:凡朝代、年号、人名、 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 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1、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 相兼枢密使。
• (2)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 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 解答文言文,要结合全篇,抓住得分点,准确译出 ,得分点是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模块一: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一)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
章和二年,(1)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不然。
(2)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
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3)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
”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
迷吾,部族首领。
(1)译文:(2)译文:(3)译文:(二)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
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1)“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数以此非诮高祖。
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2)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
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3)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
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课件

9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 审清得分点即两类考点。
↓
切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
连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
↓ 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誊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
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 、
简化字、错别字。
五、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5、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6、注意固定句式
2021/8/10
六、如何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
色彩变化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见识浅, 委屈自己,降低了身份。
例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 ,强健的筋骨,(但是能够)向上吃 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 用心专一的缘故。
求可使报秦之人
例14:求人可使报秦者。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课堂练习
翻译下面这段话,注意红字部分。
王元泽数岁时,客有一獐一鹿同笼 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 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 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
直译: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 余。
意译:意译为辅,文从句顺。
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 惯,没有语病。
直对 留 换
译
六删 补 调
字
三、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 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 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共36张)

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3)词义的转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颜色不少变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汤:本意是“热水” ,今义则菜汤、米汤等
• 币:礼物;钱。 • 涕:眼泪;鼻涕。 • 走:跑;步行。 • 去:离开;前往。 • 勤:辛苦;做事尽力,不偷懒。 • 慢:怠慢;不快。 • 牺牲:祭品;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弃生命。 • 假:借;真假、假期。
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
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
心也。
,
。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翻译要求——信、达、雅
1. “信”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就是要使 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 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2.“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 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 句畅,没有语病。
2.要体现文言句式的表达特点:
• a.判断句:无论是否有判断标志,只要是判断 句,翻译时一定要落实判断动词“是”或“就 是”,如“此人力士”(这个人是个大力士)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 b.被动句:无论是否有表被动的词,只要认定 是被动句,就一定要翻译为被动结构。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大王所欺骗) “行将为人所并”(将要被人所吞并)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被正义所激励,踏上 死地而义无反顾)
• 多义词,古今异义,特殊含义,词类 活用。诸如:“明日、妻子、地方、 可以”等等,要注意区别,不要当成 现代汉语词语理解。
• 通假字则要翻译成本字。
文言文翻译-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讲解

【答案】②世人认为被老鼠咬破衣服,它的主人不吉祥。现在,我的衣服被咬破了, 因此悲伤。
【答案】③不多时守仓库的官吏就把马鞍被咬这件事报告给了曹操,曹操笑着说: “我儿的衣服放在身边,尚且被咬破了,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对这件事丝毫 不加追究。
•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删削法)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
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
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
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节选自《说
苑·辨物》)
• 【答案】①扁鹊拜访赵王,赵王的太子突然得病身亡。扁鹊来到宫门说:“你进去禀 告,说郑国医生秦越人能救活太子。”
• 【解析】①过:拜访。暴疾:突然生病。造:到。活: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①关键词语:过、造、入、活
• 【解析】①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为状语前置句,应 该调整为“颁白者于道路不负戴矣”。谨: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兴办。申:反复陈述 。孝:尽心奉养并顺从父母。悌:敬爱兄长。颁:通“斑”。 ①关键词语:谨、申、颁 白 调整句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句)
• 【答案】②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人挨饿受冻,做到这些 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没有过这种事。
• 【答案】②我并不能使死人复活,只是使那些应当活的人让他活着罢了。死人是不能 用药物救活的。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项练(调、补、变)(含解析)

“文言文翻译”专项练(调、补、变)一、“文言文翻译”语段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民所爱.母疾,弃官去。
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征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
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己奉送。
”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1)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译文:(2)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译文:译文:(3)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译文:参考答案:(1)(会稽这个地方)山里的老百姓质朴敦厚,有的竟然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他们)被官吏侵扰得很是(厉害)。
(“山民愿朴"前省略“会稽这个地方”,“颇为官吏所扰”前省略主语“他们”,且是“为……所……”的被动句,需要翻译成带“被”的语句)(2)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到夜里仍不停止,有时(扰得)狗叫一整夜,百姓也不得安宁。
(“发求”,委派官吏搜求;“绝”,停止;“或",有时;“竟夕”,一整夜)(3)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能比得上您说的那样(好)呢?使父老们受苦受累了!"(“及”译为“比得上",“勤苦”是偏义复词,偏在“苦”,且是使动用法,译为“使……辛苦”)参考译文:刘宠字祖荣,是东莱郡牟平县人.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因为仁爱惠民被吏民爱戴。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人 的特殊句式
角 度
语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
一致
翻译时难住你的地方,往往就是采分点。
02.学会抓得分点
强化得分意识 一个句子4分
①一词多义 ②古今异义 ③词类活用 ④通假字 ⑤偏义复词 ⑥重点虚词 ⑦文言句式 ⑧固定结构(句式/词语) ⑨单音节词
突破二 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
文言文翻译作为一道主观题,在高考阅卷时,是按照每一句中的关键 得分点给分的。因此,翻译题得高分的关键是能够捕捉到句子中的有效采 分点。有时,所翻译的句子中会包含一些生僻的词语,这些生僻的词语一 般不会是得分点,因此翻译时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耽搁过多时间。 采分点一 重要实词
04.掌握翻译方法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保留法 在文言文翻译中,原文的一些词语可以直接保留到译文中,不用翻译。
古今意义 例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同的词 译文: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人名、物名、地名、朝代、帝号、国号、官职、典章制度等。 专有名词 例句: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译 文 :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 子。“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壶盛黄金,以餐 充之”,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加璧其上”省略介词“于” 。
文言文翻译的“尴尬”
1、该背的背了,该做的做了,提高不明显; 2、翻译总是拿不到高分,感觉白练了; 3、有的字明明认识,放到句子里却无法解释; 4、有的字压根就不认识; 5、有的字认识,意思也大概知道,但翻出来就是不得分 …… …… 空白——不够时间是最好的理由 对你有千言万语——但就是说不出口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22张

换:(文言文换成现代汉语、单音节变双音节等) 如: •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人君”换成现代汉语为“国君” 单音节“愚”换为双音节“愚笨” 单音节“智”换为双音节“明智” 单音节“贤”换为双音节“贤明”
• 调:(特殊句式要调整语序)
如: A.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自为、自佐”为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为“为自、 佐自”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答案:(1)楚怀王没有听从,说:“我的事办得很好!你还 是住嘴不要说了,等待我完成这件事。”
• (2)张仪知道楚国和齐国断交了,于是出来见使者说:“从 这里到那里,纵横六里。”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于江渚之上”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为 “于江渚之上渔樵”
• 删:(语气词、无意义虚词等) 如: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为语气词,无实义,可删去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删去
• 补:(一般补充主语、宾语,其他省略句等) • A.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 “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 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 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 “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 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 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 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
省略了“伐”的主语“廉颇”,翻译时要补充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文言文翻译-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精讲

3.增补法 文言句式多简洁短小,往往会省略很多成分,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
的成分和对应现代汉语表达需要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
省略主语、谓语、例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译文:_晋__平__公__向__师__旷__询__问__:_“_我__已__经__七__十__岁__了__,__想__要__学__习__,__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解析] 这个句子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暮”指傍晚、天要黑了, 这里比喻学习“晚”“迟”了。 (2)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译文:__壮__年__的__时__候__喜__欢__学__习__,__就__像__正__午__的__太__阳__一__样__;__晚__年__的_ 时候喜欢学习, ______就__像__点__亮__的__蜡__烛__一__样__明__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个句子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日中之光”指日头正当午 的阳光,意译为“正午的太阳”。
[解析] 翻译时,国名、专有名词等可保留不译。如(1)句中的“晋”“楚”
“王”,(2)句中的“榛”“虎豹”等。
2.删减法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在句子里没有实际的意义,翻译时可以删除不译。
结构性助词
例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
译文: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发语词、表停顿和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 王无乃耽于乐乎?”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其榛丛刺虎豹者,吾是以知 其勇也;其攫犀搏兕者,吾是以知其劲有力也;罢田而分所得,吾是以知 其仁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故曰“苟有志则无非事者”, 此之谓也。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学案-文言翻译句子(含答案)

文言翻译句子——联系语境,准确通达复习目标1.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要点。
2.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
链接高考卷别题干表述(第13题翻译)(8分)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3新课标Ⅰ卷(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①实词:骄侮、先;隅、审、信②虚词:唯、是以;而、其、焉①主要得分点:重点实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重点虚词——以、乃、之、其等;重点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及固定句式。
②均有个别陌生实词,需要临场推断。
2023新课标Ⅱ卷(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①实词:少、却、令、缓辔;临、意、相②虚词:而、乎、与;之、斯③句式:不……乎2022新高考Ⅰ卷(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①实词:岁、行、数;②关键虚词:且、以;③固定词语: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①多义实词:折节、与、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去②关键虚词:以2022新高考Ⅱ卷(1)禹曰:“吴汉可。
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①重点实词:勇鸷、数、鲜②句式:省略句(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①多义实词:让、多;②古今异义词:军师;③句式:固定句式(何……乎)一、文言文翻译“三大赋分点”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
[边练边悟] 1.分析下列文言句子中的重要实词、关键虚词和特殊句式,准确翻译文言语句。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重要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宋史文彦博传(含解析)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宋史·文彦博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
西方用兵,偏校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中覆。
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
今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
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路平奴,使附己说以证。
平家二百口皆械系。
诏彦博置狱于河中,治得实。
德和党援盛,谋翻其狱,至遣他御史来。
彦博拒不纳,曰:“朝廷虑狱不就,故遣君。
今案具矣,宜亟还,事或弗成,彦博执其咎。
”德和并奴卒就诛。
贝州王则反,明镐讨之,久不克。
彦博请行,命为宣抚使,旬日贼溃,槛则送京师。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熙宁二年,相陈升之,诏:“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
”彦博曰:“国朝枢密使,无位宰相上者,独曹利用尝在王曾、张知白上。
臣忝知礼义,不敢效利用所为,以紊朝著。
”固辞乃止。
夏人犯大顺,庆帅李复圭以陈图方略授钤辖李信等,趣使出战。
及败,乃妄奏信罪。
彦博暴其非,宰相王安石曲诛信等,秦人冤之。
庆州兵乱,彦博言于帝曰:“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
祖宗法未必皆不可行,但有偏而不举之敝尔。
”安石知为己发,奋然排之曰:“求去民害,何为不可?若万事隳胜,乃西晋之风,何益于治?”御史张商英欲附安石,摭枢密使他事以摇彦博,坐不实贬。
彦博在枢府九年,又以极论市易司监卖果实,损国体敛民怨,为安石所恶,力引去。
拜司空、河东节度使、判河阳,徙大名府。
身虽在外,而帝眷有加。
绍圣初,章惇乘政,言者论彦博朋附司马光,抵毁先烈,降太子少保。
卒,年九十二,谥曰忠烈。
(选自《宋史·文彦博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B.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C.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D.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西方用兵”的“用”与《劝学》中“用心一也”的“用”意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