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材分析与教材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材分析与教材组织(4学时)
教学内容:
1 教材分析的意义、目的和要求;
2 教材分析的依据和方法;
3 教材组织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教材分析的含义,理解教材分析的意义、目的、要求和依据;
2 掌握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结合具体的教材进行分析;
3 了解教材组织的概念,理解教材组织的原则,通过对具体的例子掌握教材组织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从教育教学理论上把握教材分析与教材组织的内涵是难点,具体的教材分析和教材组织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
第一节教材分析基本功
一,对教材分析基本功的要求
1,教材的含义
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统称为教材。
2,教材分析的含义及意义
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两个内在特性:
⑴逻辑序;
⑵心理序
教材分析的层次要求:
第一,研究教学大纲,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要深入理解和钻研教学大纲,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了解教材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学科、篇章、课时中所处的地位。
第二,研究单元教材,理清重难点;
第三,分析本节教材,理解并掌握教材;
具体分析教材的内容,包括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的特点、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
第四,关注邻近学科教材,建立教材之间的联系。
教材分析的目的: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师范生明确教材分析的重要性及教材分析的依据、内容和方法,逐步培养他们分析、研究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提高胜任未来数学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二,教材分析的方法
1,知识分析法
知识分析法是以分析教材知识为主的方法,它涉及教材全书、篇章、单元和课时。它通过分析知识体系,弄清教材重难点,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教材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把握全套教材知识体系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研究全册教材,抓住重点内容,研究各部分内容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3)研究单元教材,弄清它的地位和作用,找出重难点,理解各小节及例题之间的关系
(4)认真研究每一节课的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重难点及相关的知识脉络
例如:•小数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内容有:数学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
要求是:能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能熟练的读写小数;能够正确、熟练的进行小数四则运算;能正确的解答小数应用题。
例如:
2,心理分析法
一是分析教材的心理因素;二是分析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规律。
3,方法论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是以数学知识及史料为线索,运用数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进行对比和挖掘,总结教材中的方法论因素。在此基础上,通常采用“提出问题
观察实践分析总结应用练习”的教学模式。
4,信息论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是从反馈信息和调整信息再输出的方法进行教材分析的方法。
总之,教材分析的上述方法中,运用较多的是知识分析法,而最重要、最基本的是知识结构分析法。教材分析要综合多方面、多角度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分析,再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抓重点和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教材分析的一般顺序是:先对整套教材进行总体分析,然后进行章节的教材分析,最后到具体一个课时的教材分析。
三,实例分析P5-14
分析全套教材(特点、内容、地位作用、教学要求……)
如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体系的特点,见课本第6页;
补充:具体的特征是在删除了大量繁琐的计算题和繁难的应用题,增加和
补充了一些代数、几何知识,渗透了一些现代数学思想方法。但有两个结构特征在改革中始终不变。
(一)螺旋式递进的课程教材体系
螺旋式:按学生年龄的特征,对数学知识进行逐步渗透和拓展,在每个年级都要安排一定内容的计算、几何、应用题,而且后一年级段始终建立在前一个年级段的基础上,并逐步拓展,经过五、六年的反复循环,形成数学基础知识的完整体系。
可见,这种编排特点注重了数学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为:
1,以计算教学为课程教材编排的主线
如小学整数教学划分为五个阶段(二十以内、百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亿以上)。
2,以前呼后应、逐步拓展为教材编排的主导思想
如从整数到小数再到分数。
(二)模仿例题式的配套练习题
例题式教学是1963年后小学数学教材编写时较为流行的编排特点,在此后的多次教材改革中都保留了这样的形式。配套习题一般有两种:完全模仿式、拓展(综合)式。
1,归纳法的论述体系
如在“商不变性质”教材编写中(学生自行阅读并讨论归纳法的五个过程)2,网络式的训练体系
目的是建立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结构,因此要配备大量的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习题,使学生通过练习得以巩固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分析一节课的基本功
所谓一节课即指一个课时。
具体来说,分析一节课时,应该考虑如下几点:
1,教学的内容是什么?
2,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名词解释“教学目标”)
3,如何组织教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确定什么教学方法?
5,如何最大限度的做到“抓两头、促中间”?
第二节教材组织的基本功
一,教材组织的概念
教材组织是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它是上好课的基础。具体说来,就是如何实施“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思考”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具体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体现。
二,教材组织的原则
教材组织的总原则是,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