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历史冲刺试题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含解析

合集下载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练习有解析)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练习有解析)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

”由此可知该外交原则的提出A.引申和发展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C.推断中苏两国建立了同盟关系D.是对美苏争霸时代主题的积极响应【答案】B【解析】根据50年代这一时间信息,并结合材料“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50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排除B;求同存异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才提出的,排除A;中苏同盟在这之前已经建立,排除C;“积极响应”不符合史实,排除D。

2.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

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

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

这种“半外交关系”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代表C.有利于维护双方利益,协调国家间分歧 D.彻底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双方在充分考虑对方实际情况的因素下建立“半外交关系”,而这种“半外交关系”则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有利于维护双方利益,协调国家间分歧,故C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重返联合国主要是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和自身实力的增强,并不是英国的弃权,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西方关系在当时的典型特征是互相敌对,故B选项错误;D选项中“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并且不符合史实,故D选项错误。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含解析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含解析

课时检测(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这一思想()A.有利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B.后来发展成“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C.后来发展成“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成为“求同存异”主张的理论基础解析:选C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题目中“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相符,故C项正确。

2.1948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

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

”这一原则的核心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选A“另起炉灶”的含义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材料中的要求独立自主相吻合,故A项正确。

3.(2018·无锡期中)“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据此,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发生在()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B.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上C.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解析:选C由“周恩来的发言”“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可以判断这是美国方面对在处理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时对中国方面的态度的回应,据此可知是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评价,故C项正确。

2019年历史冲刺试题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含解析

2019年历史冲刺试题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含解析

一、选择题1.[2018·云南月考]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

”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一大片”C.独立自主D.“另起炉灶”答案 C解析“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两极格局下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体现不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A项错误。

“一大片”是20世纪70年代外交方针,是指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办法处理国际事务,与“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符,B项错误。

由材料可知,中国在建国后虽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坚持独立自主,不是毫无原则地倒向苏联,故C项正确。

“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原来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方针,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2.[2018·江苏宿迁模拟]六十多年前,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举行记者招待会。

一个印度记者很感兴趣地提问:“国家有大有小,怎么才能够和平共处呢?”周恩来说:“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

”这则材料主要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另起炉灶” B.互相尊重主权C.“求同存异” D.互不干涉内政答案 D解析根据题干中周恩来的回答可知,要想两国和平共处,就应该尊重其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即实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故D项正确。

“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是我国的外交方针,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项错误;题干主旨不涉及国家主权,故B项错误;“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C项错误。

3.“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中美关系正常化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利益纠纷的国际准则,与题干信息“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相符,故C项正确。

高一历史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试题答案及解析1.亲善四邻,安定友邦,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加强同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我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下列不属于上述努力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中美关系正常化C.中日建交D.上海合作组织【答案】B【解析】A项是1950年签署的条约,是建立的同盟关系,是加强与邻邦关系的重要的手段;B项错误,美国并非中国的近邻,与材料无关;C项正确,中日建交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D项也是中国同周边国家建立的合作组织。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中国的外交活动。

建国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国际中发生的事件的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的判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策略,并积极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影响,注重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活动,维护世界的和平,越来越发挥着大国的国际地位。

2.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

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外交胜利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从时间70年代和内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可以看出这是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故选D。

A项是在1955年;B项是在1954年;C项是在2001年,和材料中给的1971年时间不符。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点评: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说明中国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除此之外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取得的其它的外交的突破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也需要掌握。

高一历史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试题答案及解析1. 1971年8月2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指出美国将支持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

同时,美国将反对任何驱逐“中华民国”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

美国这种态度的实质是()A.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B.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为中国的合法政权C.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D.制造“两个中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C两项与材料“指出美国将支持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的信息不符,故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题干信息表明美国这种态度是双重代表权的议案,实际上是在制造“两个中国”,故D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的双重代表权2.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

”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B.中国重返联合国C.尼克松准备访华D.中美开始建交【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可知,这个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所以答案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3.美国代表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这是美国代表针对下列哪一事件所说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C.中国成功参加万隆会议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抓住材料中“联合国历史”及“反西方国家”等信息及时间限定可知,此历史事件是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初三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试题

初三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试题

初三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试题1.下列图片中的外交成就发生在中国外交活动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时期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美国政府继续采取敌视新中国,对我们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的政策,企图扼杀新生的政权,一直延续长达二十多年,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基础上,开展更加灵活、主动、多变的外交政策,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通过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香港问题,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2011年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问美国等都是展现了新时期的外交外交成就。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2.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外交状况曲线图,其中属于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期间的外交成就是A.上海成功召开APEC会议B.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期间的外交成就”,分析图片可以知道第二次建交的高峰是在1972年左右,依据已学孩子是可知1972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 2013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0月7日至8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顺利举行。

会议决定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也将是中国第二次举办此会议。

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第一次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在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珠海2、进入新世纪后十多年,中国两次承办此会议表明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②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中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B 2、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八十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八十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八十篇第1题【单选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请把下面的这些外交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万隆会议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中美正式建交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⑤尼克松访华A、②①③⑤④B、②①④⑤③C、②①⑤③④D、①②④⑤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时间中印友好掀起热潮,周总理所到之处响起“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和“潘查希拉金德巴”(五项原则万岁)的欢呼声。

后来印度首都新德里一条美丽的大街还被命名为“五项原则街”。

除了中国和印度,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还有( )A、美国B、瑞士C、缅甸D、越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处理对外关系始终坚持的基本立场是( )A、互不侵犯B、求同存异C、维护主权D、独立自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72年2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的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 )A、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一周B、让世人关注的一周C、愉快的一周D、改变世界的一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D、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答案】:【解析】:第6题【多选题】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的60周年。

以下关于万隆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有( )A、会议在印度召开,所有的亚欧非独立国家首脑都参加了会议B、会议讨论了人权、宗教信仰、环境污染等共同关心的问题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D、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答案】:【解析】:第7题【材料分析题】新中国的外交随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发展历程。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2019年高考历史江苏专版总复习课时作业:第13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江苏专版总复习课时作业:第13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

第13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1949年,华北出现旱灾,粮食、棉花供应困难,司徒雷登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

此外,他认为提供大批借款和进行贸易,对中国工业化也有帮助。

中国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实现这些事情并非易事。

此事件表明当时()A.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B.美国企图用经济封锁要挟新中国C.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原则基本形成D.中国已经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战略2.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到:“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

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

”为此,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实施与该论述一致的是()A.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B.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C.改变中国半殖民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D.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3.下表为周恩来某一天的行程安排,这些外交活动的内容表明当时他正在参加()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联合国大会D.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4.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5.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面人身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

”这次会议()A.实践了不结盟运动的政策B.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D.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6.基辛格回忆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课时检测(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某某检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印制了多种版本的护照。

其中1950、1953、1958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75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B.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C.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方针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解析:选C 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整了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

2.(2019·某某调研)渡江战役期间,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解析:选D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与材料中“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相符,故D项正确。

3.中国新时期外交战略和政策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下列符合“选项二”的是( )A.实行“一边倒”方针 B.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C.成立了某某合作组织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解析:选C 实行“一边倒”方针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是在新时期,故A项错误;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不是区域整合战略,故B项错误;成立某某合作组织是属于区域整合战略,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故C项正确;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4.(2019·海门调研)周恩来曾指出说:“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

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

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

”这一公报的发表(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解析:选D 材料中“周恩来”以及“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说明是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 项正确;A项是日内瓦会议影响;B项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C项是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外交成就中华书局版习题精选七十四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外交成就中华书局版习题精选七十四
【答案】:
【解析】:
下列史实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一五”计划的完成②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③中共“八大”召开④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答案】:
【解析】:
下列外交成就,不是在70年代取得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国代表权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材料三中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与近代屈辱的外交相比,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是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美国对华政策的冷战在1997年11月解冻,宣布与中国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根本原因是看重中国的国际影响和作用。正如不少美、中学者分析的:“对同中国合作的兴趣涉及地区稳定和建立国际制度……美国经济由于可以进入中国市场而得益。建立有效的国际武器、控制贸易和人权制度以及控制全球污染,都要依靠中国的合作。双方合作的潜力是巨大的。”可以预言,21世纪的中国,必将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请举例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顺应形势,开拓进取,把握机遇,化解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北京奥运会的空前盛况,标志着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活跃在世界舞台上。——杨洁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成就与经验》请回答:(1)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会议的航向?这一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2)在中美关系上,有的同学认为美国常常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不应该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有的同学认为中美关系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请你谈谈你的认识。(3)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你说出取得的成就有哪些?(4)你如何理解“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为什么中国的外交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真题备选人民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真题备选人民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真题备选人民版必修知识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xx·全国卷I)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解析】选B。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外贸联系,故B正确;70年代,中国才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故A、D错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推行了全方位外交政策,故C错误。

2.(xx·江苏高考)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日内瓦会议的内容。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越南是印度支那三国之一,故A 正确。

B、C、D都与材料无关。

3.(xx·广东高考)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解析】选B。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美贸易激增,A错。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所以中苏贸易额呈上升趋势;由于这一时期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在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在经济上实行经济封锁,中美贸易呈急剧下降趋势,故B与表格内容相符。

表中中苏、中美的贸易发展趋势明显与改革开放后的情况不符,C错。

D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专题练习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外交 (4)开创外交新局面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专题练习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外交 (4)开创外交新局面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外交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演练4开创外交新局面一选择题1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

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

”明显体现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A.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确立“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C.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D.提出“打倒美帝苏修”的主张答案:C 解析:毛泽东“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说明了“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外交战略。

联合美国对抗苏联,正是利用了美国对苏联的敌意,中苏关系恶化之后,中美的共同敌人是苏联,符合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故选C。

A、B两项体现了寻找“共同利益”来达到外交目的的方法,错误;“打倒美帝苏修”体现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的外交政策,使中国在国际上比较孤立,与题干中的寻求合作不符,D项错误。

2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

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 ) 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D.落实《中美上海公报》的原则立场解析:从题干“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可以看出,美国改变了过去的对华政策,再结合时间1971年,故A项正确;1971年中美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谈不上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故B项错误;由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方面中美之间还存在较大分歧,美国不可能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故C项错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于1972年,故D项错误。

答案:A3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的文章数量统计表。

该表可以说明( )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答案:A 解析:1960年对美国的报道没有积极报道是由于中美关系对立,1975年以后对美国的态度日益改善,原因是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A项。

决胜(预测题)中考历史 专题09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试题

决胜(预测题)中考历史 专题09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09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一、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A.26届联大的召开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2.右图是中美建交当年,邓小平访美时观看骑公牛表演的照片。

我们可以由此推断这张照片拍摄于()A.1953年B.1971年C.1972年D.1979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内容。

该图片是邓小平访美时观看骑公牛表演的照片。

由题文“中美建交当年”的提示可知是1979年,因为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故答案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界事业的发展3.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

”为此,尼克松采取的重要举动是()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正式访问中国C.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在国际问题上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尼克松对中美关系正常化所作的贡献。

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为此,美国总统尼克松准备访问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至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因为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帮助,1979年中美建交时尼克松早已下台,在国际问题上美国并非一直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

高二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新中国外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尤其是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政策,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其中互不干涉内政,体现了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精神,而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实践,故B项正确;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还处于对抗中,故D 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方针(独立自主)。

2.“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共同着眼点是A.废除旧政府屈辱的外交关系B.与各国建立新型的平等外交关系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及特权D.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起炉灶有两层含义:对外“另起炉灶”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对内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提出要另起炉灶,创立新型的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外交队伍。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外国在华的侵略势力,再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它们的共同点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因此选择B。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三大政策3.历史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展示了周恩来这位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系列事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20世纪70代的外交每日一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20世纪70代的外交每日一题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 20世纪70代的外交每日一题(2018年辽宁大连高三第一次双基测试)如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及追随美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

分析该图可知A.联合国始终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第三世界力量崛起逐渐改变联合国面貌D.中国彻底改变建国初期外交孤立的局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支持中国的票数在逐年增多,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相继独立,故选C;材料与国际政治新秩序无关,排除A;B项说法有误,排除;D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解题必备】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1.背景(1)国际背景①西欧和日本崛起,冲击两极格局,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②不结盟运动兴起,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大大加强。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居于守势。

(2)国内背景中国在内政和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1)对中国而言,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2)对国际而言,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新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1970年,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

这说明美国A.放弃了与苏联争霸B.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C.力图维护世界和平D.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1978年,美国总统与日本首相举行会谈,明确了主要通过发展美中日三国的双边关系来维持亚洲和平稳定的构想。

这一构想A.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B.推动日本成为政治大国C.冲击了中苏的同盟关系D.目的是封锁和孤立中国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的《联合公报》中,有一段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经典表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9-2a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9-2a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一、选择题1.[2018·云南月考]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

”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一大片”C.独立自主D.“另起炉灶”答案 C解析“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两极格局下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体现不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A项错误。

“一大片”是20世纪70年代外交方针,是指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办法处理国际事务,与“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符,B项错误。

由材料可知,中国在建国后虽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坚持独立自主,不是毫无原则地倒向苏联,故C项正确。

“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原来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方针,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2.[2018·江苏宿迁模拟]六十多年前,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举行记者招待会。

一个印度记者很感兴趣地提问:“国家有大有小,怎么才能够和平共处呢?”周恩来说:“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

”这则材料主要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另起炉灶”B.互相尊重主权C.“求同存异”D.互不干涉内政答案 D解析根据题干中周恩来的回答可知,要想两国和平共处,就应该尊重其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即实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故D项正确。

“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是我国的外交方针,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项错误;题干主旨不涉及国家主权,故B项错误;“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C项错误。

3.“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中美关系正常化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利益纠纷的国际准则,与题干信息“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相符,故C项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文档: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13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文档: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13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3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考试说明考查角度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16·课标全国Ⅰ,3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考点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教材补充『历史概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14日,中国与苏联签订,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核心内容是:缔约国双方均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集团、行动和措施,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反对侵略、维护远东及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了保证,有助于新中国的恢复和发展。

『史论观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

”——牛军《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考点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教材补充『历史概念』中美建交三原则1978年12月,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

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史论观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

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

……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考点三新时期的外交[巧学妙用][图示解史] “一边倒”外交方针[图示解史] 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及成就[理清概念] “求同存异”方针(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2018·云南月考]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

”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B.“一大片”
C.独立自主D.“另起炉灶”
答案 C
解析“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两极格局下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体现不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A项错误。

“一大片”是20世纪70年代外交方针,是指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办法处理国际事务,与“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符,B项错误。

由材料可知,中国在建国后虽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坚持独立自主,不是毫无原则地倒向苏联,故C项正确。

“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原来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方针,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2.[2018·江苏宿迁模拟]六十多年前,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举行记者招待会。

一个印度记者很感兴趣地提问:“国家有大有小,怎么才能够和平共处呢?”周恩来说:“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

”这则材料主要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另起炉灶” B.互相尊重主权
C.“求同存异” D.互不干涉内政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中周恩来的回答可知,要想两国和平共处,就应该尊重其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即实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故D项正确。

“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
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是我国的外交方针,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项错误;题干主旨不涉及国家主权,故B项错误;“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C项错误。

3.“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利益纠纷的国际准则,与题干信息“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相符,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2018·河南周口期末]1955年,万隆会议后,有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

这主要表现在周恩来( )
A.提出了“求同存异”主张
B.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
C.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
答案 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功绩,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对万隆会议产生了很大的干扰,使会议杂音时起,出现波折和争吵。

就在会议可能偏离正确轨道时,周恩来发表极具针对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演讲,并广泛与各国交流意见,使会议朝着正确轨道前行,故D项正确。

A项虽然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贡献,
但不是材料反映主旨,应排除。

B项说法错在“消除”,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项与万隆会议无关,应排除。

5.[2018·山东枣庄八中期末]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

”这说明( )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B.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
C.美国对华的冷战思维在加强
D.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美国总统尼克松认识到反对中国重返联合国已经是无法阻挡的事实,主要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为大势所趋,故B项正确。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排除A项;题干反映美国对华的冷战政策受挫,排除C项;题干信息无法推断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排除D项。

6.新中国参加的某一国际会议的5项议程为: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

据此判断,这一会议( )
A.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B.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D.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中“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可知反映的是1955年反对殖民主义的万隆会议,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故A项正确。

开始冲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是指新中
国成立第一年就同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故B项错误;万隆会议召开时两极格局尚未形成,故C项错误;实现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内容,故D项错误。

7.[2018·湖南郴州期末]下表为新中国建交情况统计表。

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应该是( )
B.“文化大革命”时期外交停滞不前
C.中美关系改善开创外交新局面
D.八十年代后中国外交形势下滑
答案 C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并非实行多边外交,排除A项;从表中信息可知,“文革”时期外交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排除B项;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后,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大量增加,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故C项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8.[2018·杭州七县联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

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

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直接反应是( )
A.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B.对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道歉与赔偿
C.与台湾当局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
D.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日本和中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故A项正确。

B、C两项明显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1971年新中国已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9.[2018·河北正定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二战时期的美国宣传海报
材料二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材料一中的美国宣传海报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1)背景:二战时中美两国结为盟国,相互合作,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

(2)变化: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或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或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3)因素: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国际形势。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宣传海报及宣传内容,可知反映了中美两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背景。

第(2)问,根据材料二“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可知,美国对华态度由敌对到实现关系正常化。

原因根据材料“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结合1972年前后的时代背景分析即可。

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