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君子文化是儒教文化的精华。
②儒家学说中关于君子的人格理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君子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格。
《论语>对此有种种具体描述,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
而《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③按子贡的理解,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即在孔子自己看来,他在“仁”“智”“勇”三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仁”,未达无忧;“智”,未达无惑;“勇”,未达无惧。
这些自我评判表明,孔子是从“仁”智”“勇”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君子标准的。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智”“仁”“勇”乃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它们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认知” “情感”“意志”。
按孔子的思想,君子的人格特点就在于:认知上达到“智”,情感上达到“仁”,意志上达到“勇”,换言之,孔子所谓君子,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新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④自子贡提出“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以后,儒家的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不再有本质性区别,实际上都是指本于人性自觉采取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的人。
这种人性自觉包括两个方面:对自己来说,是自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说,是认识到他人与自己是同类,因而同自己一样也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并且自己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的文明生活。
在后一种意义上,人性自觉包含着对他人的爱,正是基于这种爱和由这种爱所产生的对他人的责任感,才会有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文明生活的道德意识。
2018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2018 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一 }2018 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一}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小题。
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往常有两个:一是符号认知主义,主张智能行为依靠于符号操作,经过鉴于符号表征的计算可实现推理、决议,甚至感情活动,如初期的专家系统;二是联络主义,认为经过大批基层简单的“激活单元”互相交叉可在高层自觉浮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这一传统以神经网络为代表。
阿尔法国棋的研究主要受益于这一种传统,鉴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实现算法的打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当前的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浮现性,即智能是一种由算法基层的简单规则生成的复杂行为,智能其实不由预约的算法前提所决定。
游戏棋局的最后胜败是一种浮现,不是依靠单次行为的累加,而是算法演化系列的整体取胜。
阿尔法国棋有一些令顶尖职业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后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表示“招数系列”比“某一招”更存心在义伦。
理上,涌现性特质揭露出智能算法拥有不一样于传统的行为特点;智能算法行为不是界限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成效既不由“某一”行为所决定,亦不由其前提决定。
智能算法的另一个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
阿尔法国棋一代曾依照人类历史上的优异棋语,棋战了3000 万盘棋,二代增强了自我增强学习。
假如智能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类主动的、自我进化的“生命”那么我们能否能说人工智能就是一个拥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决定的“主体”?以算法的看法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同的“主体”是一个能够协调个体自己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所有行为的控制。
当前获取宽泛应用的弱人工智能,则形成了一种完好不一样于传统的主体看法。
弱人工智能的自主性是智能行为的自组织性,机器算法会在没有人类程序员的干涉下自觉学习,自动办理问题。
2015 年,有人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时遭受车祸,历经十个多月的检查,最后究责为驾驶员过于相信人工智能,手没握住方向盘,人工智能得免得责。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年全国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先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
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
2018年高考语文精品模拟试题(十二套)
2018年高考语文精品模拟试题(一)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B.蝎.子谒.见歇.斯底里竭.尽全力C.洪.水供.奉哄.堂大笑烘.云托月D.汲.水吸.取岌岌.可危负笈.从师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怄气前踞后恭羽扇纶巾不能框得太死B.倏乎横渡长江戳穿阴谋家在蛤蟆陵下住C.涣散嘉宾满座拾人牙慧金銮殿上坐皇帝D.纷云殚精竭虑擢发难数睃睁着眼睛发愣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胡锦涛主席虽然60多岁了,但看上去,人们还是觉得他很____,很潇洒,很有风度。
②《水浒传》里的李逵真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干什么事情都似乎不太____,还乐呵呵的。
③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不能_____词语,一定要精心地推敲、琢磨,筛选出最恰当的写入作文,使文章在词语方面就能吸引老师的眼球。
A.年轻经心乱用B.年青经心滥用C. 年轻精心滥用D.年青精心乱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发展经济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了子孙后代,绝不能做涸泽而渔....的事情了。
B.“五.四”时期的青年人,尤其是为中国革命寻找道路的青年革命者,他们对刚刚介绍到中国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崇敬,真正是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
C.公司的新章程早就推行到各个子公司了,可收效甚微。
广种薄收....,令总裁异常懊恼。
D.鲁迅先生通过阿0这个典型人物,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起到了讽一劝百....的作用。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美国宇航局科学家18日说:“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一块篮球大小的铁镍陨石。
B.赖斯在听证会上指出,基于共同利益,美国正与中国建立一种《坦诚、合作和建设性的》双边关系。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word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word含答案语文(一)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刑徒兵制是一种征发刑徒为兵的制度,一般由皇帝颁发诏书,变更特定刑徒原来所服之刑,代之以从军打仗,戍守边疆。
此种制度孕育于战国,流行于秦汉。
在商朝、西周和春秋时期,当兵是贵族阶层的特权,庶民和奴隶只能充当徒卒或私养。
商朝士兵的主要起原是“众”,这些“众”是王族和其他贵族的族众,属于统治阶层。
在西周,只有“国人”才能当兵。
战国以后,各诸侯国的社会布局和阶层关系发生了深切变革,列国为扩大兵员相继施行革新,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典型。
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开始实行遍及兵役制,要求所有适龄的健康男子、适役的职员都要服役,以至刑徒也被征发充军。
秦至西汉前期,国家武备由XXX和郡国兵构成,集兵方式采用义务兵役制度,只有遇到紧急军情时才大规模使用刑徒兵。
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XXX二年冬,XXX将XXX率十万大军兵临函谷关,军情紧急,XXX采纳少府XXX的建议,发骊山徒击破XXX。
此次发刑徒为兵,属于非常之举,而非常制。
XXX,XXX曾使用刑徒兵平定淮南XXX 反叛,这次使用刑徒兵的背景是XXX的叛乱尚未结束,对于讨伐淮南XXX面临着无兵可派的困境。
XXX时期土地兼并问题突出,自耕农日益减少,秦和汉初以来的征兵制开始遭到破坏,加之对外战争规模巨大,发刑徒为兵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XXX击朝鲜,平南越XXX,平益州、昆明反叛均使用了刑徒兵。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三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一)(word版)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三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一)(word版)毛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书写工具,比古埃及的芦管笔和欧洲的羽毛笔更为古老。
尽管现代出现了钢笔、铅笔和圆珠笔等新型书写工具,毛笔仍然在书画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毛笔的生命力之强大令人叹为观止。
有关毛笔的起源,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其中最有趣的故事要算秦国大将军___制笔的传说。
据《史记》《博物志》等书籍记载,___在外执行君命时,觉得用刀刻字太慢,于是就制造了一支毛笔,用枯木做笔杆,___做笔柱,羊毛做笔套。
因此,___被誉为毛笔的始祖。
浙江省湖州善琏百姓为了纪念___,建立了“蒙公祠”,每年___的生日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至今仍在延续。
但是,历史学家考证表明,中国毛笔的起源比___的时代要早得多,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陶器上,可以发现一些文饰的点的收笔往往带有挑锋,横线的收笔则往往有蚕尾;长线条饱满圆润,一眼就能看出毛笔的踪迹来。
在商代的一些器物上也可以找到一些毛笔的痕迹。
1936年出土的一件朱笔书写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书写流畅、婉转自如,只有富有弹性的毛笔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毛笔易折易损,难以保存,因此古代的毛笔很难找到,迄今为止,西周以前的毛笔实物仍未发现。
1953年,湖南长沙出土了战国时期的一支毛笔,是我国最早的毛笔实物。
该笔用兔毛制成,用优质的精竹作笔杆,将笔毛围在杆的一端,再用蚕丝缠绕,外涂一层土漆,这种文笔被命名为“楚笔”。
后来,___也出土了楚笔。
湖北云梦和甘肃天水也出土了秦笔。
秦笔的杆大多采用中空的竹杆,上端削尖,下端较粗,镂空成毛腔,笔头纳入腔里。
___制笔时选用较坚硬的毛做中心,形成笔柱,外围覆以较软的披毛。
这样的毛笔既可使笔头保持浑圆,又利于吸墨,书写更具稳定性。
早期毛笔的式样多种,名称也不一。
据汉代___的《说文解字》等文献记载,吴国称之为“不律”,楚国称之为“聿”,燕国叫“弗”,秦国叫“笔”。
2018届高三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仿真卷(一)语文试卷(带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一)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2018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
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内容多歌功颂德,浮泛空洞,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情性不足。
体式既定,难出新意,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
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顺利完成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墓志虽也称颂逝者,抒发哀悼之情,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但偏重于述哀,抒情色彩更为浓厚。
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实用文体的情感张力。
此外,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激起读者的共鸣,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
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李元宾墓志铭》“铭词与《祭十二郎》相埒(等同),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
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
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
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亦即叙述的真实。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届高三年级高考一模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梦应是一幅(fú)多维度的篮图,它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融碰撞,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càn)的中国文化.B.陈明还是没吱(z hī)声,默默地坐着,连江老师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好久,他才瞥(p iē)了一眼门口,露出了极难捉摸的有些玩世不恭的神态.C.周文略是个虚构高手,做着“宇宙梦”,在小说内容介绍中,书写宣言似(s hì)的写道:“一滩稀泥,也可以面对浩瀚(hàn)的天空,站在最高处的石头,就是星辰!”D.《幻想交响曲》中的音浪裹挟着你栖惶的内心左奔右突,直到古典的形式扭曲、变形、坍圮(pǐ),然后,听他高唱挣脱灵魂桎梏(gù)、摧毁旧日城堡的浪漫主义的赞歌.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追求完美;琢磨,追求卓越。
人生于世,无法干很多事,故切忌心浮气躁,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
比如作画,你必须坚持对大自然做长期静心的观察,才能让你的作品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晨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
[乙]一部《红楼梦》,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云河,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感动自己,震撼世人。
然而,[丙]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及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
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提不高、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1)文段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浮气躁B.清芬可挹C.及时D.从而(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
高考语文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的,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是其根本,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是其外化形式。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诗意的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诗抒情言志不脱此道,诗意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点,因而古典美学精神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之中。
审美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易学的简易变易不易三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美标准的基本原则,先秦百家争鸣的开放性成为后世多元思想的出发点。
秦之峻厉,汉之雄浑,魏晋风流、南北朝之多元并存,隋之一统,唐之雍容、宋之清雅,元之粗放,明之世俗、清之古雅,各有面目气息不同,审美情趣嬗变轨迹可循。
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其艺术风格,每一朝代的不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
如唐代初期尚清新刚健,盛期尚华美开放,中期多元并举,晚期靡丽诡异。
传统文化是传而统之的文化,流传长久说明其有着历史合理性和时代适应性,在精神领域占统治地位,说明其理论形式的完善与精致,植根传统文化的中华美学精神不仅与意识形态的显性结构相合,也渗透到民族心理的潜意识层面,是集体无意识的共同倾向。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自然之美、素淡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趣,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经验形态的古典美学让人在各类艺术品评中品味生活。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1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抢跑式”校外培训班喧宾夺主,主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héng),这种不均衡导致一些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互相钩连,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
B.教育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在于浑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bēi)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
C.水受重力驱动,总要往低处流,且荡平阻挡、充盈凹陷,秉(bǐng)持温良向善;沙则借风力助推,偏爱往高处攀,且积沙成峰、摧枯拉朽(xiǔ),始终前赴后继。
D.中国在外交斡(wò)旋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方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休戚(qì)与共的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平时容易误读的字和对读音相同的错别字的辨识。
近几年高考对字形的考查都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语料贴近现实、贴近时代。
预估难度系数0.7。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
[甲]李白的狂放,除去金樽对月“将进酒”,还是仗剑浩歌“行路难”;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肯定会有不同于“铁马冰河”的全新感受。
[乙]相对于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缤纷浩阔的人生体验,“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于是,他们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那大抵是作为“行卷”走后门用的),潇潇洒洒地出门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全国卷I)[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全国卷I)[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四)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犹如连接此岸和彼岸的桥,哲学家们站在桥上看自然和社会,有的站在靠近自然一端,有的站在靠近人类社会一端,有的站在中间段。
于是,依在桥上的站位不同,可能就有了不同的哲学思想。
从《尚书》中的“允执厥中”、《周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礼记》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等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中间段。
但在皇权的裹挟下,其又倾斜于社会伦理一端,突出纲常伦理,从“四书五经”的主体内容足可以看到这一点。
直到近代,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文化思维向自然一端漂移。
尽管如此,至今我们仍习惯于把哲学侧重归属于社会科学。
因为中国思维方式的根在中间,这决定了它看待事物须整体关联,统筹自然和社会,突出系统性和整体性。
因此,中国有了有别于西方解剖学的中医学;也因此,中国有了有别于西方油画的国画。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一整体关联的系统思维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是这种系统性又是不完全、不稳定的,因为它高悬天地概念代替真实自然,虚置了自然界。
同时,也因其倾斜于社会一端,虽形成了视天地人为一体的系统思想,但它不究天地存在之理,从而形成了不拜物、不重商的伦理思想,使中国文化单向发展。
在西方,虽然也有不少关注社会伦理的著作,但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大多是从几何学、动力学和静力学等角度探究自然界,其哲学思想的主体是倾向于自然。
这种思维方式因其站位在自然一端,强化了一种不断探究自然的科学精神,形成了一个以不断分解细化为特征的实证科学体系。
应该说,这种思维方式对人类认识、利用自然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但这种思维方式往往需要设定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然后解剖分析。
因缺乏一种整体关联的系统存在思想,实践中难以解释“南橘北枳、形同味异”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现象。
高考语文-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最新
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A.着zháo 着急着数着凉不着痕迹B.和hè唱和附和和诗曲高和寡C.落luò落魄涨落落枕丢三落四D.泊bó飘泊湖泊停泊淡泊名利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灌注全神贯注截流开源节流B.直言仗义执言提名金榜题名C.背景离乡背井终身奋斗终生D.委曲委屈求全事故人情世故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穿针(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穿针引线(比喻从中撮合拉拢)看穿(看透)望穿秋水(形容经霜后的秋水很清,能看到水底)B.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而有名的学者)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大旱云霓(形容盼望的迫切)C.文豪(杰出的、伟大的作家)文不加点(写文章不打标点符号)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恬武嬉(指文武官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心国事的腐败现象)D.高歌(放声歌唱)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高手(技能特别高明的人)高屋建瓴(从高往下倒水,流畅无阻)4.下列各句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点破坏,都遭到了相应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绝不可视同儿戏。
B.刘老师当班主任二十多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不幸积劳成疾。
C.他俩50年前是好朋友,没想到半个世纪之后在他乡萍水相逢,真是喜出望外。
D.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赛场上果然深乎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
_____从社会角度看,______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______可能获得最佳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表达效果等于零。
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______是语言表达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
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
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
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
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
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
“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二是“中正”。
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
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
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可见,中道即是正道。
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
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
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
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1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7页, 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 答题前, 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 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 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 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第三题2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原创】A、由是观之, 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 各民主党派参政, 没有反对党, 不是三权鼎(dǐn)立、多党轮流做庄。
B.四百年来, 有不少“匹夫”, 把“天下兴(xìng)亡, 匹夫有责”奉为座右铭, 俨然把“天下兴亡”的责任放在自己肩膀上, 人人自以为是“天下兴亡”的负责人。
C.几千年间, 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 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 在时代的演变中, 创造了书法艺术。
D.几千年中国的文字, 都是统一的。
这首先要归功象形字, 音义可以分开, 虽然中国人都说方言, 方言之间, 很多都风马牛不相及, 但不耽误用同一种文字勾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完成2-3题。
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 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 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
五言字少, 念起来有一种安详缓和的气度, 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
七言音促, 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 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
试读“杜陵有布衣, 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或者像“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 无论叙事还是抒情, 口气何等自然平实, 不带任何拖腔。
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 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 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 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 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 是仄脚还是平收, 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 抑扬抗坠, 铿锵成韵。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
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
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干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
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
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12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4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谈起法律工具主义,还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
此后,法律就被公认7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
所谓治世之具,也可以叫治国之具,法律的工具主义从这儿就开始了。
到唐8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9的鞭子就是法律,这样就把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
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
遇有开明的君主就能够发挥法律治世功能的作用,遇到昏君那就没有办法1011发挥法律的治世功能。
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
唐太宗时期就是个讲究法制的时代。
当时,针对官吏12假冒伪造履历,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以后再遇到假冒履历的官员必死不赦。
不久,又发现了假冒履13历的事情,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没有断死刑,唐太宗就非常不高兴,说我说过以后再有一定14要处死。
这时戴胄讲了一句话,他说什么是法,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15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这样说服了唐太宗。
唐太宗说了一句话,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
所以皇帝也遵法了,这就发挥了法律的工具主义的作用,这是遇到了明主。
1617遇到了昏君的时候,就是法制的败坏。
隋文帝本来是很重视法律的,但是到晚年任意为法。
比如说六月天要判处犯人死刑,大家就劝解他从汉以来都秋冬行刑,六月天不能判死刑。
他说六月1819天为什么不能判死刑呢?六月天还有雷霆震怒,雷还会击人呢,我是皇帝我也可以杀人。
所以法律20工具主义是人治下的法制,遇到明主确实起到了治世的功能,但是遇到昏君的时候便不能发挥积极21作用。
法律工具主义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
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22法就把法收起来。
所以今天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权威主义的观念,就必须肃清法律工具23主义的残余影响。
法与改革的关系就是古人所说的改制与更法。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其经济体制2425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联在一起的。
到汉以后,专制制度牢固建立起来,谈改革多半都是经济体制26改革。
无论是先秦的也好,以后的也好,体制改革总是和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说,成功的27改制,成功的改革都是和法制相向而行。
举一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就是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就经济28体制改革来说,是建立一家一户的封建的生产方式。
政治体制改革是废除世卿制度,建立军功爵制。
29这次改革借助于法律,颁布了许多新法。
开阡陌,封疆令,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国有制。
颁布二十等军功爵令,奖励首功,废除世卿世禄。
这些法律明确地提出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对改革起了引导作3031用。
其次商鞅也利用法律扫除或者是减除阻碍改革的旧势力。
把反对改革的旧贵族,甚至太子的师32傅处以肉刑,借以推动改革。
最后是运用法律来巩固改革的成果。
这些成果得到了秦国百姓的拥护,所谓秦民大悦。
尽管商鞅被处以死刑,但其法未败。
所以改制与更法密切相关,成功的例子都是改3334制与更法相向而行。
3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认识起源很早,法律作为治国之具,从它用来治理国家那天起,3637就形成了法律工具主义。
38B.魏征用比喻来阐释法律工具主义,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39中拿着鞭子,就是法律。
40C.在古代要发挥法律治国之具的作用,皇帝至关重要。
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会使法41律失去它应有的信用。
42D.戴胄能够依法断案,没有判假冒履历的官员死刑,他认为“法乃天下之法”,非皇帝一43人之法,不能随意变更。
4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45A.文章先追溯法律工具主义源头,指明我国在很早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
46B.文章第一段引用官员履历造假事件,论证古代社会君主对法律工具主义所起的作用。
47C.文章第二段,以隋文帝为反面事例,论证君主不依法行事随意变更法律造成的恶果。
48D.文章第三段,在论法与改革的关系时,运用商鞅变法,阐明改革与变法应相向而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4950A.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管仲就认识到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而法律工具主义51则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
52B.法律作为统治者的治世工具,在古代社会中的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遇到像唐53太宗这样的明君时发挥的作用更大。
54C.商鞅变法的成功,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要借助于法律,商鞅如果不55颁布许多新法,其改革便难以成功。
56D.商鞅以法推行改革,使秦国强盛,唐太宗遵守法治,出现了贞观之治,可见法律工具主义是应该继承的古代文化遗产。
5758(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596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61在夜晚的麦田独行62刘庆邦63①已经是后半夜,我一个人在向麦田深处走。
64②人在沉睡,值夜的狗在沉睡,村庄也在沉睡.仿佛一切奋归于沉靜状态•走田上空偶尔响起布65谷鸟的叫声,远处的水塘间或传来一两声蛙鸣,在我听来,它们迷速糊糊,也不清醒,像是在发癔66症,说梦话。
它们的“梦话”不但丝毫不能打破夜晚的沉静,反而对沉靜有所点化似的,使沉静显67得更加深連,更加邈远。
③刚圆又缺的月亮悄悄升了起来。
月亮的亮度与我的期望相差甚远,它看上去有些发黄,还有6869些发红,一点儿都不清朗。
我留意观察过各个季节的月亮,秋天和冬天的月亮是最亮的,夏天的月亮“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
这样的月亮也不能说没有月光,只不过它散发的月光是慵懒的,朦胧7071的,洒到哪里都如同罩上了一层薄雾。
比如月光洒在此时的麦田里,使麦田变成白色的模糊,我可72以看到密匝匝的麦穗,但看不到麦芒。
这样的月光谈不上有什么穿透力,它只洒在麦穗表面就完了,73麦穗下方都是黑色的暗影。
74④我沿着一条田间小路,自东向西,慢慢向里边走。
说是小路,在夜色里几乎看不到有什么路75径。
小路两侧成熟的麦子呈夹岸之势,差不多把小路占严了。
面前的草丛里陡地飞起一只大鸟,在寂静的夜晚,大鸟拍打翅膀的声音显得有些响,几乎吓了我一跳,我不知不觉站立下来,我不知道7677大鸟飞向了何方,一道黑影一闪,不知名的大鸟就不见了。
我随身带着一支袖珍式的手电筒,却没78有打开。
在夜晚的走田里,打手电是突兀的,我不愿用电光打破麦田的宁静。
79⑤我们家族的塞园就在村南的这块麦田里,白天我已经到这块麦田里看过,而且在没腰深的麦80田里伫立了好长时间。
自从1970年参加工作离开老家,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在麦子成熟81的季节回过老家,再也没有看到过大面积金黄的麦田。
这次我特意抽出时间回老家,就是为了再看82看遍地熟金一样的麦田。
放睬望去,金色的麦田向天边铺展,天有多远,麦田就有多远,怎么也望83不到边。
一阵熏风吹过,麦浪翻成一阵白金,一阵黄金,白金和黄金在交替波涌,阳光似乎也被染84成了金色,麦田和阳光在交相辉映。
请原谅我反复使用“金”这个字目艮儿来形容麦田,因为我想85不出还有哪个高音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然而,如果地里真的铺满黄金的话,我不一果那么感动,恰恰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成熟的麦子,才使我心潮激荡,感动不已。
那是一种生命的感动,深度的8687感动,源自本能的感动。
它的美是自然之美,是壮美、大美和无言之美。
它给予人的美感是诗歌、88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89⑥因为白天看麦田没有看够,所以在夜深人静时我还要来,晚上没有风,不见麦浪翻滚,也不90见麦田上方掠来掠去的燕子和翩翩起舞的蝴蝶。
仰头往天上找,月亮升高一些,还是暗淡的給都。
91月亮洒在麦田里的不像是月光,满地的查子傻是铺满了灰白的云彩。
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92里,在随着云彩移动;又以为自己也变成了一棵小麦,正幽幽地融入麦田。
⑦从麦田深处退出,我仍没有进村,没有回到我一个人住的老屋,而是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9394向邻村走去。
在路上,我想我也许会遇到人。
夜行的人有时还是有的。
然而,我跟着自己的影子,95影子跟着我,我连一个人都没遇到。
河上有一座挢,我在那座桥上站下了。
还是在老家的时候,也是在夜晚,我曾和邻村的一个姑娘在这座桥上谈过恋爱,那个姑娘还送給我一双她亲手为我做的布9697鞋。
来到桥上,我想把旧梦回忆一下。
桥的位置没变,只是由砖桥变成了水泥桥。
桥下还有水,只98是由活水变成了死水。
映在水里的红月亮被拉成红色的长条,断断续续,青蛙在浮萍上追逐,激起99一些细碎的水花儿,逝者如斯,那个姑娘再也见不到了。
100⑧到周口市乘火车返京前,我和作家协会的朋友们一块儿喝了酒。
火车开动了,我还醉眼蒙昽。
101列车在豫东大平原的麦海里穿行,车窗外金色的麦田无边无际,更是壮观无比。
我禁不住给妻子打102了一个电话,说大平原上成熟的麦子是全世界最美的景观,你想象不到有多么好看,多么震撼……103我没有再说下去,我的喉咙有些文咽。
104(摘编自《散文选刊•下半月原创版》,有删改)105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06A.文章第②③两段描绘了一幅平原地区夏夜麦田月光图,突出月夜沉静、暗淡、朦胧的107特点。
这两段写鸟声、蛙声,以动衬静,表现出麦田一派生机的景象。
108B.“我”从麦田深处退出,站在桥上,想起往日的恋人,大有物是人非之感。
浓浓的情意109融入淡淡的月色之中,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110C.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交代夜游的经历,叙写夜游所见所闻引起的感想,以深情告别故111乡收束全文,既是叙事的结束,也是情感的高潮。
D.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作者凭细致的观察,用细112113腻的笔触,给读者呈现了一曲沉重略带忧伤的乐曲。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5分)114115(1)我想不出还有哪个高贵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
116(2)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
6.文章标题是“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既然是“夜晚”,为什么第⑤段要写“白天”在117118麦田看到的景象?(6分)119120(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1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2材料一:丹麦政府近期公布了一系列方案,其中包括计划废除商店接受传统现金的法律规定,服装店、123124餐馆以及加油站等将逐渐进入无现金时代。
125在丹麦,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您只要拿出手机,靠近带有移动支付的标识,在手机里126打开地图的APP,它可以自动定位到需要支付的店家位置,打开需要支付的软件,就可以轻松完成127支付,整个过程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