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同理心的案例有哪些
同理心的举例说明
![同理心的举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5a8814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1.png)
同理心的举例说明你们知道同理心吗?同理心呀,就是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事情,感受别人的感受呢。
我给你们讲几个小故事,你们就明白啦。
有一次,我的同桌小敏在课间的时候一直低着头,也不和我们一起玩。
我就觉得很奇怪,要是平时呀,她早就跑出去跳绳啦。
我走到她身边,看到她眼睛红红的,像是刚哭过。
我就想,如果我是她,肯定是遇到了很不开心的事才会这样。
我就轻轻地问她:“小敏,你怎么啦?是不是有谁欺负你了呀?”小敏小声地说:“我昨天的数学作业错了好多,刚刚老师还说了我几句,我觉得自己好笨哦。
”我听了,就想到自己也有作业做不好被老师说的时候,那时候心里可难受了。
我就拍拍她的肩膀说:“小敏,这没什么的呀。
每个人都会有做错题的时候呢。
我也会呀,上次我语文作业还被老师打回来重写呢。
我们只要把做错的题目再认真看看,搞懂了就好啦。
”小敏听了我的话,慢慢抬起头来,眼睛里好像有了一点希望。
后来我陪着她一起把那些数学题又做了一遍,她就变得开心多了。
这就是同理心呀,我能体会小敏被老师批评后的难过,所以我就去安慰她、帮助她。
还有一回,在公园里,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哭。
他的风筝挂在树上了,怎么也拿不下来。
周围的大人们都只是在旁边看着,我就跑过去。
我想,如果我是这个小男孩,心爱的风筝拿不到,肯定特别着急。
我就对小男孩说:“小弟弟,不要哭啦,哥哥来帮你。
”我找了一根长树枝,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把风筝从树上弄下来了。
小男孩立马就笑了,还说:“哥哥,你真好。
”我也觉得很开心呢。
我站在小男孩的角度,知道他想要风筝,所以我就尽力去帮他。
再说说我们班上的事儿。
有个同学叫小刚,他跑步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
膝盖擦破了好大一块皮,有些同学看到就笑了起来。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摔倒了,大家还笑我,我得多伤心呀。
我赶紧跑过去,把小刚扶起来,对那些笑的同学说:“你们不要笑啦,要是你们摔倒了,别人笑你们,你们会舒服吗?”然后我陪着小刚去了医务室。
小刚对我说:“谢谢你,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同理心沟通案例
![同理心沟通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91ade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4.png)
同理心沟通案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和他人进行沟通,而同理心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同理心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案例一,工作中的沟通。
小明是一个团队的领导,他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和团队成员进行沟通。
有一次,团队中的一位成员小张因为工作上的一些问题感到很沮丧,表现出了不耐烦和情绪低落。
小明选择了和小张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他首先倾听小张的抱怨和不满,而后用理性的语言和态度,向小张解释了团队目前的工作情况和困难,同时表示理解小张的情绪,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最终,小张感受到了小明的关心和理解,情绪也得到了缓解,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案例二,家庭中的沟通。
小红是一个家庭主妇,她在家庭中经常需要和丈夫、孩子进行沟通。
有一次,她的孩子小明因为学习压力大,情绪低落,不愿意和家人交流。
小红选择了和小明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她首先倾听小明的诉说,表达对他的理解和关心,而后用鼓励和支持的话语,帮助小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小明感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关爱,情绪也逐渐好转,学习也取得了进步。
案例三,社交中的沟通。
小王是一个社交达人,他在社交场合经常需要和不同的人进行交流。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心情低落的朋友,朋友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感到很沮丧。
小王选择了和朋友进行深入的交流,他首先倾听朋友的抱怨和不满,表达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而后用自己的经历和建议,帮助朋友找到了重新振作的动力。
最终,朋友感受到了小王的真诚和关心,情绪也得到了缓解,生活也变得积极向上。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作、家庭和社交中,同理心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共赢。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培养和运用同理心,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创造更美好的人际关系。
同理心沟通案例
![同理心沟通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00bc6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e.png)
同理心沟通案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情况,而同理心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情感,从而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面,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同理心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案例一:小明是一个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感到很沮丧。
他向同事小李倾诉了自己的困难,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和鼓励。
小李在听完小明的倾诉后,并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先表达了对小明的理解和同情,然后才逐渐引导小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明在得到这样的支持后,感到自己得到了被理解和关心,情绪也逐渐得到了缓解。
案例二:小红是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情绪变得很低落。
小红在和孩子沟通时,并没有直接责备孩子的学习态度,而是先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困惑和困难。
在听完孩子的倾诉后,小红给予了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同时和孩子一起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在得到这样的关心和支持后,情绪也得到了缓解,学习状态也逐渐好转。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同理心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不仅要倾听对方的心声,更要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感,给予对方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只有在建立了良好的情感连接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因此,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解决各种问题,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和他人交流,多倾听他人的心声,多给予他人关心和支持来培养自己的同理心。
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和情商管理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同理心水平。
总之,同理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感,从而实现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关于同理心的素材
![关于同理心的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d74b040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a.png)
关于同理心的素材以下是 8 条关于同理心的素材:1. 同理心就是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啊!就像你看到有小朋友在哭,哎呀,你难道不会去问问他为啥哭,去感受一下他的伤心吗?这就是同理心的一种体现呀!例子:我那次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路边掉眼泪,我就走过去轻声问她怎么了,就像我希望别人在我伤心时来关心我一样。
2. 同理心不就是进入别人的世界瞧瞧嘛!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垂头丧气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站在他的角度去想想呀?那才叫有同理心呢!例子:我朋友工作上受委屈了,我立刻就能体会到那种难受,陪着他一起抱怨吐槽,给他支持。
3. 同理心可不是嘴上说说哦!好比说你看到老人过马路艰难,你不得过去扶一把,感受感受他们行动的不便啊!这多重要啊!例子:那天看到一位老爷爷过马路战战兢兢的,我马上过去扶着他慢慢走过去,感受着他的那种迟缓与小心。
4. 同理心就是要和别人的心贴在一起呀!当你的同学被嘲笑了很伤心,你会忍心不去安慰他,不去感受他的痛苦吗?例子:我们班一个同学因为胖被人笑,我赶紧去抱抱他,让他知道有人理解他的难过。
5. 同理心就如同在别人的情感海洋里畅游啊!如果你的家人遇到了挫折唉声叹气,你能无动于衷吗?当然要去感受啦!例子:我妈妈那次工作失误很难过,我坐在她旁边,用心去体会她的失落与懊恼。
6. 同理心不就是把自己变成别人嘛!别人开心你也开心,别人难过你也难过呀!你想想是不是这样?例子:看到好朋友中彩票那么兴奋,我好像也跟着激动起来,体验到他的喜悦。
7. 同理心呀,就像一把钥匙打开别人的心门!当有人处于困境中,你要去试着开启那扇门,感受他们的处境哟!例子:邻居家遇到困难,我主动去帮忙,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他们的焦急和无助。
8. 同理心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桥梁呀!没有同理心,这个世界得多冷漠呀!我们都应该拥有同理心,好不好?例子:遇到有人在寒风中卖东西,我去买一点,感受他们的辛苦与坚持。
我觉得同理心特别重要呀,它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亲近,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暖和爱啊!。
教师同理心案例小故事
![教师同理心案例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5c290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0.png)
教师同理心案例小故事教师同理心案例小故事1. 引言同理心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和互动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同理心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情感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个教师同理心的案例小故事,深入探讨同理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2. 故事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所中学,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数学老师李老师。
李老师刚刚加入这所学校,他对教学充满热情,并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然而,他很快发现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小明,总是沉默寡言,与同学和老师都保持距离。
3. 李老师的观察与接触为了更好地了解小明,李老师开始观察他的课堂表现和与同学的互动。
他发现小明在数学课上的成绩一直很差,也很少与同学进行交流。
于是,李老师决定主动接触小明,以了解他所面临的困难和需求。
4. 倾听与支持李老师在课后和小明进行了一次对话。
他首先表达了对小明的关注和理解,让小明感受到他的同理心。
他询问小明对数学的看法和困扰,并倾听他的心声。
小明很快敞开了心扉,他透露自己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和理解,而且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上面临很大的压力。
5. 理解与启发基于对小明所说的问题,李老师深入地思考了解决方案。
他决定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应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李老师还安排了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小明与同学们进行合作,促进他的社交能力。
6. 效果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老师逐渐发现小明的变化。
小明开始参与课堂讨论,并在小组合作中展现出积极性。
他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李老师感到自豪和满足,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
他意识到同理心不仅对学生有益,而且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7. 总结与回顾这个小故事展示了同理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李老师通过观察、倾听和关怀,建立了与学生的真实联系。
他的同理心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小明受益于李老师的同理心,展现出了积极的变化。
同理心案例
![同理心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a0bb0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0.png)
同理心案例同理心案例1、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心理医生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这个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病人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病人点点头,继续坐她的蘑菇,过了一会,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走来走去?医生回答说:“蘑菇当然可以走开走去,病人觉得有道理,也站起来走走。
又过了一会,医生拿出一个汉堡开始吃,病人又问:“咦,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呀”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也开始吃东西。
同理心定义: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
同理心是一种与人沟通交流的心理技术,它的目的是沟通一方,通过采取“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与另外一方达成共识,并最终将问题处理好。
”2、怎样运用同理心?第一步:辨识分辨出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第二部:反馈将此辨识反馈给当事人,以让对方了解你已经明白他的感受。
情景你的同事小张,是个非常优秀的销售代表,在公司的业绩遥遥领先,但他最近有点消沉,下班以后在办公室,他找你聊天。
小张说:“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做这个客户,但客户的销售量还是不高,小张的意思是()”A抱怨B 无奈C 表达建议D 征求建议E 希望指导当对方向你抱怨的时候,你注意不要给对方指导的建议,他其实知道,怎么做,只是想发泄一下而已,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你只要听着就可以了。
情景2 小张说:“看来麻烦了,我用整整一周的时间,做这个客户,客户的销售量还是不高,小张的意思是:A抱怨B 无奈C 表达建议D 征求建议E 希望指导当对方想切换客户,可能是对直接切换的信心不足,需要你给他鼓励,这个时候你只要给他鼓励他,还要分享你曾经切换客户的经验就可以了。
同理心对话案例
![同理心对话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bd1b1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d.png)
同理心对话案例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父:“怎么回事?”子:“学习太吃力,而且学的都是些不实用的东西。
”父:“现在的确看不出好处来,我当年也用同样的想法,可是现在觉得那些知识还是蛮有用的,你就忍耐一下吧”子:“我已经耗了十年了,难道那些X加Y能让我学会修车吗?”父:“修车?别开玩笑了。
”子:“我不是开玩笑,我的同学王明辍学学修车,现在月收入不少,这才有用啊!”父:“现在或许如此,以后他后悔就来不及了。
你不会喜欢修车的。
好好念书,将来不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子:“我不知道,可是王明现在很成功。
”父:“你已尽了全力了吗?这所高中是名校,应该差不到哪儿去。
”子:“可是同学们都有同感。
”父:“你知道不知道,把你养到这么大,妈妈和我牺牲了多少?已经读到高二了,不许你半途而废。
”子:“我知道你们牺牲很大,可是不值得。
”父:“你应该多读书,少看电视!”子:“爸,唉,算了,多说也没用。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顶了!”父亲试图理解儿子的感受:“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子:“没错,学习很吃力,而且觉得学的东西没什么用”父亲顺着儿子的感受,问道:“你觉得读书对你没有什么用。
”子:“对,学校教的不一定对我有用。
你看王明,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才实用。
父:“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
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后悔。
”儿子认真地理解父亲的话,说:“你认为将来他会觉得当年作错了决定。
”父亲理解了儿子的意图,但是他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是会吃亏的。
”子:“你认为教育很重要。
”儿子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说:“如果高中都没毕业,上不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
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妈妈吧?”父:“你不想让你妈妈知道,是吧?”子:“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
今天学校举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父:“我有个构想,也许你可以上补习班加强阅读能力。
同理心沟通的经典案例
![同理心沟通的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b6ebf5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b.png)
同理心沟通的经典案例同理心是指理解和共情他人的感受、需求和情绪的能力。
在沟通中运用同理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下面是十个经典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同理心进行有效的沟通。
1. 同事之间的沟通在工作场所中,同事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运用同理心,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协作。
例如,当一个同事感到沮丧和疲惫时,我们可以通过询问和倾听来表达关心,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2.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在家庭中,同理心也是维系亲密关系的关键。
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或产生误解时,通过运用同理心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例如,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感到困惑时,可以通过问问题和倾听来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3.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运用同理心,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和提问来理解学生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4. 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样非常重要。
通过运用同理心,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例如,当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感到担忧时,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和理解家长的担忧,提供相关的反馈和建议。
5. 医患之间的沟通在医疗领域,医患之间的沟通对于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通过运用同理心,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贴心的医疗服务。
例如,当患者对诊断结果感到困惑或焦虑时,医生可以通过倾听和解释来理解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6. 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在职场中,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对于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通过运用同理心,老板可以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例如,当员工感到工作压力过大时,老板可以通过倾听和理解员工的困惑和需求,提供相应的缓解措施。
同理心的故事
![同理心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2e0bd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c.png)
同理心的故事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叫小明的男孩。
小明是一个非常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他总是乐意帮助别人,尽自己所能去关心他人。
有一天,小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流浪汉,他看起来非常疲惫和饥饿。
小明立刻停下来,拿出自己的午餐盒,将食物递给了流浪汉。
流浪汉接过食物,满脸感激地对小明说,“谢谢你,孩子,你是个好孩子。
”。
小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走。
他想着,或许流浪汉还需要更多的帮助。
于是,他决定再去买一些食物和水给流浪汉。
当他回到流浪汉所在的地方时,却发现流浪汉已经不在了。
小明感到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决定在这个小镇上四处打听,希望能够找到流浪汉并帮助他。
经过一番打听,小明终于找到了流浪汉的踪迹。
他发现流浪汉在镇上的边缘地带搭建了一个简陋的棚屋,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小明决定帮助流浪汉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他和一些朋友一起,帮助流浪汉修建了一个更加舒适的房子,还为他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
流浪汉看到这一切,泪流满面,他感激地说,“谢谢你们,你们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
小明的故事并不是个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故事。
那些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人,往往能够带给他人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同理心,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
它让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理解他人的痛苦和困境,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同理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同理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感情,它需要我们去用心感受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处境。
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体会他人的痛苦,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同理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一种责任。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同理心。
比如,当我们看到有人遇到困难时,可以伸出援手,给予他们实际的帮助。
当我们看到有人受到伤害时,可以站出来,为他们说话,为他们争取公正。
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关爱时,可以给予他们温暖的拥抱和鼓励。
同理心,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
最重要的是,同理心是一种传递。
演讲中同理心的案例有哪些
![演讲中同理心的案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5cf20179ec3d5bbfc0a7499.png)
演讲中同理心的案例有哪些篇一:同理心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案例龙源期刊网 .cn同理心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案例作者:吴芃叶来源:《新课程·上旬》XX年第03期摘要:管理即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幼儿园管理中,园长经常会站在当事人双方中间做出调解和判断,而如何成功地引导当事人解决问题,并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是一门领导艺术。
心理学中的“同理心”技能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有着广泛的运用。
我院在如何管理好集体办公室的讨论中,较为成功地运用了同理心的方法,取得了使用和管理双方的共识,有效地改善了办公室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同理心;管理;幼儿园同理心在心理学中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和内心世界,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
在实施管理中,可以借助同理心的运用,促使当事人之间互相谅解,矛盾得到妥善的解决。
幼儿园管理中经常出现管理和被管理双方的矛盾纠纷,在协调关系中灵活运用同理心的技巧,成为我院管理工作的一个助力。
一、事由我院刚装修完办公室,按班级配置了各自的电脑,共18台电脑,办公室装了八台壁扇、一台空调,有前后两个门出入,总面积100平方米。
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有教师离开办公室忘了关电脑,电脑一直工作到第二天,电脑桌面不整洁,垃圾随意扔在地上,风扇和空调也没人关。
分管卫生的领导多次开会强调纪律,但收效甚微。
二、思考如何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果并能取得长远的效果,必须让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并且成为管理的主人是根本。
我在会议上采取了有请管理方和使用方双方面对面剖析的方式,并运用同理心引导技能,使双方达成共识。
三、做法首先有请双方一起观看办公室使用的情况,通过使用方自己去查看使用状况后,大家开始面有愧色,窃窃私语。
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而可以进入解决事情的程序。
篇二:善用同理心共筑沟通桥合肥师范附小知心姐姐善用同理心共筑沟通桥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幼儿园老师的同理心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老师的同理心教育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f84610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5.png)
幼儿园老师的同理心教育案例共享一、概述幼儿园老师在孩子们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情感和道德发展的引导者。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同理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共享一些幼儿园老师运用同理心进行教育的案例,希望能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同理心教育的重要性。
二、案例共享1. 莉莉老师的故事莉莉老师是一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同理心教育。
有一次,班里的小明因为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情绪低落,并且经常发生与其他小朋友的冲突。
莉莉老师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小明,而是主动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在了解了小明的困扰后,莉莉老师开始安排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明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互动,增加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在莉莉老师倾听和理解的过程中,小明逐渐打开了心结,情绪也逐渐得到释放。
通过同理心的教育方式,小明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建立了更好的人际关系。
2. 李老师的案例在另一所幼儿园,李老师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小雨,她是一个内向而敏感的孩子。
小雨在上学期间常常因为害怕和不安而哭泣,李老师并没有简单地责备她,而是选择与她建立更深层次的交流。
在了解了小雨的害怕原因后,李老师开始在日常活动中加入一些适合小雨的游戏和任务,并鼓励她主动参与。
通过持续的理解和关怀,小雨逐渐放下了内心的障碍,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三、总结回顾通过以上的案例共享,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老师在面对孩子们的情感问题时,如何利用同理心进行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在引导孩子们理解他人心情,学会关怀和帮助他人。
同理心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智慧和自我认知能力。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同理心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尤为重要。
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和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同理心教育能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施同理心教育时,教师需要注重倾听和理解孩子的需求,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德育故事 教育随笔 教育故事 师德演讲 教育=信任+同理心
![德育故事 教育随笔 教育故事 师德演讲 教育=信任+同理心](https://img.taocdn.com/s3/m/2444f90f453610661ed9f48d.png)
教育=信任+同理心3月14日。
今天,俊硕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又没写作业。
因为近期每天放学后不是要上轮滑就是上珠心算,妈妈又很忙,每天上完课吃完饭开始写作业时都已经很晚了,孩子被搞得精疲力竭。
二是大课间做太极操的时候就是不做。
给了好几次机会,软硬招都用了还是不动,还和其他同学打闹。
基于以上两条,做完课间操回班后,我对俊硕说:“俊硕,第三节课到我办公室一下”。
可是我说了3遍,他还是不动。
他半低着头,眼神呆滞,一动不动。
于是我走到他位置上,又说了2遍,他还是一言不发,一动不动。
于是我开始试着伸手拉他,他还是不愿意动。
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对自己没有交作业、没有做操、动手打别人、又一直没有回应老师的行为感到羞愧、自责而又无助。
既然这样,那我就更要“严肃、认真”地处理这个问题了,于是我半抱着、半拖着把他带到了办公室。
到了办公室,俊硕身子僵硬,眼神似有似无,浑身充满紧张与害怕。
其实,我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和他沟通,我知道现在我说什么他都难以听进去。
到底要怎么跟他说才能让他明白自己做的不对、到底该怎么开始和他讲道理,我都没有想好。
这时我才看见自己桌子上还有一堆练习册,我叹了一口气,想到:“唉,先改作业吧。
”于是我就让他站在我桌子旁边,我开始改作业:先改第1题。
张孜诺,全对,放一边;耿海文,全对,放一边;李明皓,“顶”的最后一笔点又写成竖弯钩了;刘家欣,“见”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又写成点了……第1题改完了,这时我才发现一旁的俊硕一直在看我改作业,身体不再那么僵硬、害怕了,慢慢地放松了下来。
接着改第2题。
任志远,全对,放一边;王所献,全对,放一边;胡紫晨,“喝水”的“喝”又写成“渴”了;张绮涵,“唉……”还没等我说完,一旁的俊硕开口说话了:“她把‘拔河’的“拔”写成‘拨’了!”我开始欣喜起来,笑着说道:“是啊,俊硕的眼睛可真是火眼金睛!”接着改第3题。
我赶紧抓住“机遇”,和他说起话来,“你猜这本是谁的?老师猜是任世晗的!”俊硕一翻,“哇,真是任世晗的!”“你猜这本是谁的?老师猜是耿海文的!”俊硕再一翻,“哇,真是耿海文的!老师你好厉害啊!不看名字都知道哪一本是谁的!”“那当然,老师教你们都快500天了,每天都要改作业、都要和你们写的字见面,早就已经认识你们的字了。
同理心倾听 案例
![同理心倾听 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1e5927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0.png)
同理心倾听案例
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公司里头是出了名的“耳朵长”。
为啥子这样说呢?因为他特别会听别人说话,不是那种光听不进的听,而是真的用心去体会对方的感受,用四川话说,就是“同理心倾听”。
有回,他们部门新来了个同事小张,第一天上班就遭了上级的批评,心里头憋屈得很,午饭时候就坐在旁边小声嘀咕。
其他人都在忙自己的,或者聊天打哈哈,就小李过去了,坐到小张旁边,轻声细语地问:“小张,今天是不是遇到啥子不开心的事情了?”
小张一开始还不好意思说,但看到小李那真诚的眼神,就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小李呢,也不打断,就静静地听,时不时点点头,或者嗯一声,表示自己在听,也懂他的感受。
小张说完后,明显感觉心头轻松多了。
小李还进一步说:“我刚来那会儿,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后来慢慢就好了。
有啥子问题,咱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这话一出,小张感觉像是找到了知音,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从此以后,小张和小李成了好朋友,工作上遇到啥子难题,都会找小李聊聊。
小李的这种同理心倾听,不仅帮同事解了困,还拉近了同事之间的距离,让整个部门的工作氛围都变得更加和谐了。
所以说,同理心倾听真的很重要。
它不是光用耳朵听,而是要用心去体会对方的感受,这样才能真正帮到别人,也让自己收获更多的友谊和尊重。
同理心沟通案例
![同理心沟通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cc45d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5.png)
同理心沟通案例同理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同理心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解决问题,甚至改善人际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个关于同理心沟通的案例,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同理心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运用同理心来改善沟通。
在某个公司里,有一位叫做小明的员工,他一直感到自己在工作中被忽视和不被重视。
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成绩很好,但是却总是被领导忽略。
于是,他开始对同事们抱怨自己的遭遇,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支持和理解。
然而,大多数同事都选择了置之不理,甚至有些人还对他的抱怨表示不耐烦。
就在这时,有一位同事叫做小红,她选择了和小明坐下来,倾听他的抱怨。
小红没有打断小明,也没有试图去解决他的问题,而是静静地听着,表达出她对小明的理解和支持。
小明感到很受到鼓舞,因为他感到自己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小红的同理心沟通让小明感到被重视和理解,他的情绪也得到了释放。
从那以后,小明和小红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他也变得更加积极和乐观。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同理心沟通的重要性。
在面对他人的抱怨和困难时,我们可以选择用同理心去倾听,而不是立刻去解决问题。
通过表达理解和支持,我们可以帮助对方释放情绪,建立更好的关系。
同时,同理心沟通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改善人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运用同理心沟通。
比如,当朋友向我们倾诉困难时,我们可以选择静静地倾听,表达理解和支持。
当我们与同事合作时,也可以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这些简单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同理心来改善沟通,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同理心沟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案例的分享,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同理心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运用同理心来改善沟通。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例子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36616d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d.png)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例子
同理心和同情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例子:
一、同理心的例子:
1.假设你有一个朋友,他失去了工作,心情非常低落。
你可能会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处于类似的情况中,试图理解他的感受和处境。
你会表达出对他的遭遇的同情,但同时也会试着理解他的心情,这就是同理心的表现。
2.如果你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哭泣,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你会试着去安慰他们,表达出你的关心和同情。
这就是同理心的表现,你会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并试图提供帮助。
二、同情心的例子:
1.当你看到新闻报道说某个地方发生了灾难,你可能会感到难过和同情。
你会为那些遭受不幸的人祈祷,或者捐款帮助他们。
这就是同情心的表现。
2.如果你看到一个动物受伤了,你可能会感到非常难过,并试图帮助它。
你会尽力为它找兽医或者动物保护组织来帮助它。
这就是同情心的表现,你会对动物的痛苦感到同情。
同理心和同情心都是对他人的情感和遭遇做出反应的能力。
同理
心强调的是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心则强调的是对他人的不幸或痛苦做出反应。
培养同理心的演讲稿
![培养同理心的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97c0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8.png)
培养同理心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同理心。
同理心,顾名思义,就是能够理解和体谅他人的感受和处境,与他人产生共鸣,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和提升的能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小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乞丐蜷缩在街边,他的手冻得通红,嘴唇干裂。
路人匆匆忙忙地走过,没有人停下来关心他。
直到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她掏出自己的围巾给了乞丐,然后温柔地问候了他。
这个小女孩就是有着丰富同理心的人,她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并且主动去帮助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理心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为,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关心他人,更加愿意去帮助他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根据研究显示,拥有同理心的人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在工作中,拥有同理心的领导更容易获得下属的尊重和合作,拥有同理心的员工更容易获得同事的支持和帮助。
在家庭中,拥有同理心的父母更容易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拥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容易与父母产生共鸣和理解。
可以说,同理心是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些方法。
要培养同理心,首先要学会倾听。
倾听他人的心声,理解他人的感受,是培养同理心的第一步。
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感受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最后,要学会行动。
同理心不仅仅是停留在感受上,更重要的是要将同理心转化为行动,去帮助他人,去关心他人,让同理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态度。
同学们,培养同理心,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能力。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多关心他人,多倾听他人,多换位思考,让同理心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丽的风景线。
谢谢大家!。
初中教育同理心案例(2篇)
![初中教育同理心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4bd98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a.png)
第1篇背景:小明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学校里常常被同学们忽略。
过程:1. 发现问题:班主任李老师注意到小明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闻,下课也不和其他同学交流。
2. 深入了解:李老师通过与小明交流,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以及他在学校遇到的一些困难。
3. 制定计划:李老师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关爱小明:a. 鼓励小明参加课堂活动,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b. 组织班级同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并关心小明。
c. 与小明的爷爷奶奶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帮助。
4. 实施计划:a. 在课堂上,李老师鼓励小明积极参与,并给予他充分的肯定。
b. 组织同学们为小明过生日,为他送上祝福,让他感受到温暖。
c. 定期与小明的爷爷奶奶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5.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变得开朗起来,与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他的成绩也有所提高,逐渐融入了班级集体。
案例二:关心困难学生背景:小华是一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常常面临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
过程:1. 发现问题:班主任张老师注意到小华在学校里的表现,他总是默默承受着压力,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
2. 深入了解:张老师与小华交流,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以及他在学校遇到的一些困难。
3. 制定计划:张老师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关心小华:a. 为小华提供助学金,减轻他的家庭负担。
b. 安排同学与小华结成学习伙伴,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c. 定期与小华沟通,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为他提供心理支持。
4. 实施计划:a. 为小华申请助学金,让他能够安心学习。
b. 安排学习成绩优秀的小明与小华结成学习伙伴,帮助他提高成绩。
c. 定期与小华沟通,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为他提供心理支持。
5.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关心和帮助,小华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他的生活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他变得更加自信,与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生活需要一点同理心演讲稿
![生活需要一点同理心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f9ca5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6.png)
生活需要一点同理心演讲稿
有的时间特别喜欢看奇葩说,特别喜欢其中的两个人,一个是傅首尔,一个是詹青云!
傅首尔讲的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主要是讲老公和儿子的故事,他总能从一些小事中让你捧腹大笑。
笑过之后,才会让你去思考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詹青云更多的是讲一些心灵故事,她对演讲节奏的把握非常到位,对大家痛点的把握也非常准,有能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能很快打到人的心坎上,很容易把听众带入到她讲的情境当中去,,不觉你就会认为他讲的那个人就是你,其实他把同理心真的用到了极致相比较来说,我更喜欢后者。
有一次演讲,她把蔡康永,李诞还有很多的听众都讲哭了。
她在讲自己的恋爱故事他,她在讲曾经错过的那个人,讲她在最脆弱的时候,仍然会记起的那个人!开始没几句,观众就被她带入了进去,是因为同理心,听起来是在讲他自己的故事,实际上可能很多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故事,慢慢的就会觉得他讲的是你自己的故事,,所以听起来才会打动人心。
其中有几句是这样说:我在香港读书时候有一个伴侣,后来我去了美国读书,他不愿意跟着我,我们就分手了。
我什么时候感觉到非常的遗憾?我们为什么没有更努力,彼此妥协一点去更努力的在一起,不是要一个人学着修马桶和装家具的时候,不是我在美国学习压力,没有时间哭的时候,也不是在大街上被抢劫。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教师演讲稿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教师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e9d9e4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1.png)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教师演讲稿今天,我站在这里,深感荣幸,因为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同理心,这个词汇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或许并不陌生,但它所蕴含的力量,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案例开始谈起。
想象一下,在一个普通的数学课上,老师正在为学生们解答一道复杂的几何题目。
这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他问道:“老师,如果我是那个图形的一部分,我会感觉怎么样?”这个问题立刻引发了其他学生的思考,他们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个图形,去感受那个“部分”的喜怒哀乐。
而老师,也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们去想象、去体会,最终,他们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更在无形中学会了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
这样的教学方式,正是同理心教育的一种体现。
它不仅仅教会了学生们知识,更教会了他们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去关爱他人。
而这种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同理心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去引导、去实践。
比如,在文学课上,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让学生们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在历史课上,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让学生们去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从而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和同理心。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帮扶等,让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中体验他人的生活、感受他人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同理心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当我们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耐心倾听、用心思考,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答问题;当我们在组织活动时,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感受,确保他们都能够参与其中、得到成长。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讲中同理心的案例有哪些篇一:同理心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案例龙源期刊网 .cn同理心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案例作者:吴芃叶来源:《新课程·上旬》XX年第03期摘要:管理即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幼儿园管理中,园长经常会站在当事人双方中间做出调解和判断,而如何成功地引导当事人解决问题,并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是一门领导艺术。
心理学中的“同理心”技能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有着广泛的运用。
我院在如何管理好集体办公室的讨论中,较为成功地运用了同理心的方法,取得了使用和管理双方的共识,有效地改善了办公室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同理心;管理;幼儿园同理心在心理学中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和内心世界,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
在实施管理中,可以借助同理心的运用,促使当事人之间互相谅解,矛盾得到妥善的解决。
幼儿园管理中经常出现管理和被管理双方的矛盾纠纷,在协调关系中灵活运用同理心的技巧,成为我院管理工作的一个助力。
一、事由我院刚装修完办公室,按班级配置了各自的电脑,共18台电脑,办公室装了八台壁扇、一台空调,有前后两个门出入,总面积100平方米。
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有教师离开办公室忘了关电脑,电脑一直工作到第二天,电脑桌面不整洁,垃圾随意扔在地上,风扇和空调也没人关。
分管卫生的领导多次开会强调纪律,但收效甚微。
二、思考如何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果并能取得长远的效果,必须让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并且成为管理的主人是根本。
我在会议上采取了有请管理方和使用方双方面对面剖析的方式,并运用同理心引导技能,使双方达成共识。
三、做法首先有请双方一起观看办公室使用的情况,通过使用方自己去查看使用状况后,大家开始面有愧色,窃窃私语。
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而可以进入解决事情的程序。
篇二:善用同理心共筑沟通桥合肥师范附小知心姐姐善用同理心共筑沟通桥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所谓“会变小孩子”,就是指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陶行知强调的是一种教育理念,而“同理心”则是一种心理辅导技能,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他人的情绪、想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因此,合理运用同理心,是实现师生、生生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情感关系同理心引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如何实现这种需要?教师的同理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教学中,善用同理心,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心理学上将同理心分成三个层次:一是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知和体验他人所感知的世界。
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总是会有不同的心情与想法,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位置和角度去看世界、去体验世界。
作为教师,能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容易和学生的心更近,就为开展教育赢得了主动权。
二是能知道和理解他人为什么这样感知与体验。
这是一个比较难做到的层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多地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家庭背景、个性特征等,主动地了解他们对不同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产生这些看法的主要原因。
理解孩子这样想的来历,就能真正理清孩子的思路,教育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致“放空枪”。
三是能把自己对他人的感知和体验传达给对方。
如果只是一句“我理解你!我很理解你!”别人怎么会知道你理解了他什么?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程度,随时调整自己表达的语言、表现的情绪、使用的动作等。
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得使用同理心?如何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如何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是当下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技能。
下面,结合一段教学案例《小鲤鱼成长记》来细致分析和探讨同理心的建立和实施。
***小鲤鱼诞生篇*** “老师,快看她的手!”巡视到这一小组时,惊呼声不绝于耳。
这是小组团队意识培养的初期,一年级的孩子,自控力差,大惊小怪的事件我已经习以为常了。
李**怯生生地握紧拳头,眼神慌乱,不知所措。
我俯身走进拍拍她的背,她像找到了依靠一样,放声大哭起来。
“这是皮肤病,会传染的。
”小组内的组员还在轻声议论着。
办公室里,我使尽浑身解数彰显为师的和蔼可亲,李**终于打开了自己的双手。
我顿时惊呆了。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手心每一寸皮肤反复蜕皮,颜色就如刚出生的小老鼠一般。
“老师,我这绝不是皮肤病。
医生都说不会传染的。
”“我说得都是真的!”看我没有吱声,她又加了一句。
我轻抚着孩子的双手,犹如握一刺球于手心般扎人,“老师相信你!”第二天,孩子尾随妈妈来到办公室,递交了一份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
孩子一直躲在妈妈的身后,望着妈妈离开的背影许久后才转身走向教室。
而后的那节课,我带着这份健康证明踏上讲台。
郑重介绍道:“李**的手很特别,就像泡泡(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中的主角)的皮肤一样。
她的手还可以帮你挠痒痒哦。
”于是,“小鲤鱼”便这样喊开了。
***小鲤鱼挣扎篇***而后,每每巡视到这个组的小组讨论时,小鲤鱼总是默默地听着,极少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组员虽不像初次的那般咋呼,却也是对她的那双手敬而远之。
同桌更是避免自己的手臂触碰到小鲤鱼,一旦有丝毫的接触必是又吐舌头又跺脚。
四人小组渐渐被三人小组所取代。
大家似乎都忽视了小鲤鱼的存在,因为她总是安静得像一团空气。
课下,她总是远远地看着蹦跳游戏中的同学们,眼神一旦与人触碰到,随即便会低下眼睑,故作拨弄手指状。
我虽三番五次找过组内成员,但态度转变的时效性总是稍纵即逝。
***小鲤鱼脱胎篇***这节课的小组讨论环节,我直接驻足于小鲤鱼组。
听完其他成员的汇报,我握起小鲤鱼的手,低声说道:“老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其他同学肯定也一样。
”她习惯性地搓揉着大拇指,声音低到极限。
我始终盯着她的眼睛,期间不乏给予点头肯定,末了我还评价道:“小鲤鱼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不仅找到了别人发言中的精髓,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全班交流环节,我又再次当众与她握手示好。
小组长似乎受到了老师的感染,竟主动要求批改小鲤鱼的作业。
并这样对其他两位组员说道:“我们是一组的,小鲤鱼这节课的表现真棒。
你们都来看看她的课本。
”小鲤鱼羞涩地低着头,嘴角掠过一丝微笑。
大课间,孩子们玩得是猫抓老鼠。
我不动声色地来到小鲤鱼组,自然地拉起她的手,随其他孩子们的节奏与她互动配合。
胜利时尽情地与她击掌祝贺。
轮到小鲤鱼扮演小猫了,她迟疑了一下,撇见组内其他同学焦急而又专注的眼神,终于进入了角色,我配合她的行踪左躲右闪。
第一次发现小鲤鱼的运动技能精湛,不出五分钟,竟满载而归。
组内同学听到胜利的喜讯时,尽情与她拥抱、呐喊。
小鲤鱼陶醉于同学们的字字句句赞美声中,不禁莞尔一笑,脸上犹如菊花绽放般灿烂。
随后的几天,我刻意在大众场合下与小鲤鱼的双手亲密接触,并不失时机地对小鲤鱼的积极变化给予肯定。
组内交流中,也暗示组长多追问小鲤鱼。
一次、两次??多次尝试后,小鲤鱼组的讨论氛围便更有针对性了,大家对小鲤鱼的不信合和排斥渐渐被小鲤鱼的见解所融化。
同桌也由嫌弃、疏远逐渐演变成鼓励、肯定。
组员之间的互评也多了份对自身变化的纵向比较。
***小鲤鱼待续篇***小组组员间的交往,一旦破冰了,就会亲密无间。
低年级的孩子,内心深切地渴望得到老师、组员的直观肯定,内向的孩子总是习惯性自我封闭,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给孩子树立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至关重要。
小鲤鱼的变化离不开老师真切的关注和陪伴,而组员态度的转变也离不开老师的榜样示范。
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重在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处,让孩子有机会可表现、有空间可发挥。
每个组员都很重要,大家都意识到了,进步得便是整个小组了。
上述案例提示我们如何表达“同理心”?一、理解孩子此时的内心首先,通过面部表情我观察到,孩子十分胆怯,一个转身躲闪,一个细微的搓手动作,一个眼神的逃离??都应该及时捕捉并重视。
其次,我们应该领悟她这种表情与心态的来历。
通过了解,我明白了,手部的严重湿疹,是孩子一切不自信的来源。
因此,及时给予孩子恰当的表现机会和肯定,在言传身教中,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为走进孩子真实内心埋下伏笔。
二、表达对孩子内心的理解当众出示孩子的健康证明并接触孩子的双手,当众耐心倾听孩子的发言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当众主动亲近孩子并肯定孩子的特长??教师在处理学生的事情时要态度要热情,立场要坚定。
我们说同理心只是对对方的感受做出反馈,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倾听者赞同当事人的观点与行为,它不等同于同情心,也不等同于有错不纠和拍马屁,让倾听者放弃自己的立场。
修正孩子的不自信源头,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赢得更多的掌声,这才是表达同理心的根本目的。
三、夯实深入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规律、情感诉求、心理变化的理论基础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努力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学习心理学的理念和技巧、不断了解人的发展和成长的客观规律。
“同理心”不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沟通技术,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高度、一种胸怀。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多一份同理,除了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觉得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同时,也恰恰是对自己、对他人多一份认同,对职业、对工作多一份理解与投入。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构建出真正的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让师生之间的沟通呈现出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良好状态,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小鲤鱼”的蜕变仍在继续,更多的热情参与会带来更多的惊喜,更多的俯身倾听也会带来更多的有效沟通。
四、巧用朋辈效应,传递同理心案例中,由小组长开始的第一步走进,其实是对教师同理心的继承和传递。
孩子们更易接受和认可教师的示范行为,也就自然得开始模仿和靠近。
而这种积极主动的开始,会使整组的氛围发生变化。
基于朋辈效应的普遍性、全员性、义务性、时效性和直接干预性,小组长的改变,恰恰表达了小组长对于小鲤鱼的同理心,同时他又自然地将这份同理心传递下去,乃至弥散给整组、整班。
同理心是份沟通技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需要学习和掌握“同理心”的理念和技巧。
尊重、理解学生是与之沟通交流的基础,而“同理心”则是尊重、理解学生的一个基本途径。
在努力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个理念和这项技能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能得到锤炼和完善,教育效能就能够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也会逐渐学会“同理”他人,在心理上成长得更健康、更强大。
参考文献[1]李镇西:《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维普资讯网XX年版。
[2]李子勋:《陪孩子成长——亲子关系36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XX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