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问

清远市佛冈县第一小学钟桃芳

“问”是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这里面大有学问,适当的“问”往往可以成就一节成功的课。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问法,就有不同的效果。以下谈谈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几种设问:

一、铺垫性设问

这种设问通常在讲课文前进行,它是为正式讲课文做铺垫的。如出示某篇课文的题目,让学生对课题产生疑问,从而引起阅读兴趣。例:《石榴笑了》,教师设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的问题:石榴为什么笑了?石榴笑了是什么样的?石榴什么时候笑呢?它笑了之后又会怎么样……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认真阅读,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提示性设问

教师先讲述课文的有关片断,让学生体验课文特定的情境,再初步体验课文的基础上设问。有时是正面提示,例如学习课文《自己去吧》,先说一段课文中某角色的独白或对白,再问学生:“这句话是谁说的?说了以后怎么样?”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时是反面提示,如教师有意讲错有关内容,然后让学生辩证。“是这样吗?有什么不对?应该怎样?”此种设问有猜测、有回忆、有判断,能激发学生答问的积极性。

三、角色设问

设问一般是第三人称口吻的,而角色设问则是第一人称口吻的。例:《小英雄王二小》,教师以王二小的身份设问:“我是王二小,有一天,我在山上放牛,敌人叫我带路,我要怎样做才能保护村里的老百姓呢?”这种提问对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因为学生在听故事时很容易产生移情,以角色身份设问,会使学生更直接地产生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从而十分容易进入故事的情境和氛围中。这种情感体验还会使学生乐于答问,并答得真切、深刻。再如学习课文《刘胡兰》,教师可以设问:“如果你是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胁,你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身临其境地体会刘胡兰当时的心情,感受刘胡兰伟大的革命精神,更深一层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四、分析设问

这种设问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的主题思想。例:《燕子妈妈笑了》,小燕子三去三回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第三次的时候,燕子妈妈终于笑了。教师可设问:“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知道的?”等等。这种设问既要符合课文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特点,不能在准确性和深刻性上过分要求。

五、体验设问

这种设问能够诱引学生表达对课文的体验。例:“喜欢课文里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为什么高兴?为什么难过?”等等。体验设问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而定,一般多用于情感色彩比较浓的课文,如童话故事《小红帽》和《丑小鸭》等等,故事角色善恶分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六、联系设问

这是由此及彼,即由课文内容联系到实际生活的设问,多用于行为习惯的培养。这种设问有时是联系学生自身实际的,例:《轻轻地》,文中的小朋友因为爸爸在睡觉,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是轻轻地。教师可设问:“课文里的小朋友是这样做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有时是联系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的,如《希望》,文中的大烟囱冒出滚滚浓烟污染了环境,教师可设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这种设问要考虑到课文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一定要在学生有感受、有体验的情况下运用。

七、想像设问

这种设问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设问,大多是由故事内扩散到故事外的发挥。有时讲到课文的某些关键处暂停讲述,向学生提出想像的要求:“想一想,这会怎么样呢?”待学生猜一猜,议一议之后,再接着往下讲。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又能促使学生动脑。有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就课文的某些发散点进行改编或创编。例:《司马光》,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改编:“如果不是这样,结果会怎样?”“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救出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等等。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设问,都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千篇一律,要根据目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设问;二是要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在趣味上下功夫,让学生乐于答问,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